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實習范文|李商隱錦瑟教案(必備17篇)_李商隱錦瑟教案

發布時間:2022-07-31

李商隱錦瑟教案(必備17篇)。

『一』李商隱錦瑟教案

師:上課!

生(全體):老師好。

師:謝謝,請坐。咱們今天上的課,我們可能都已經讀過了,我們就先讀讀看,老師要從你們的聲音中開始研究。好,錦瑟,開始。

(教師使用幻燈片顯示全詩)

(學生齊讀全詩)

師:好,讀得非常好。請同學們告訴我,什么是錦瑟?

(教師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A:錦瑟本義指繪有花紋的瑟,這里是對一種瑟的一種美稱。

師:好。錦瑟指的是繪有花紋的一種什么?

生(全體):瑟,樂器

師:樂器。非常好。讀過以后請你告訴我這首詩是寫錦瑟的嗎?

(給學生留十秒左右思考時間)

生B:這首詩不是完全寫錦瑟的,而是由錦瑟引出了一種其他的情感。

師:我非常喜歡你回答里的一個句子——“不是完全寫錦瑟的”,也就是說,還是有寫錦瑟的地方,是這個意思嗎?

生B:是

師:哪一句?

生B:第一句

師:讀讀看。

生B: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師:(重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好,請坐。

那既然不是完全寫錦瑟的,那么你看看這首詩主要是寫什么,能不能從這首詩里面找出一個字來告訴我它是寫什么的。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你來說。

生C:應該是“情”。

師:辭以情發,詩歌和情感緊密相關。這首詩中“情”字嗎?好,我們一起再把整首詩讀一下,逐字輕輕地讀。

(學生齊讀全詩,教師巡視)

師:詩歌離不開情感,詩要表達情感,并不是寫樂器,那么這首詩的情感借助哪個字表達出來的?情感的蔓延是靠作者的什么?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D:我覺得作者情感的蔓延是靠一些典故的引用和一些用詞,比如說“生煙”、“珠有淚”,用這些詞營造一種意境來表達他的情感。

師:回答得很專業。作者想說的這些東西其實都包含了他看到錦瑟時的心理活動。因此我們說這首詩里作者是在——

生:回憶。

(教師板書:憶)師:或者說是開頭“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思”。那么這樣我們就得出這是一首作者在追憶往事,然后迸發情感的一首詩。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看這首詩。

(教師指定一位同學朗讀)

(生E朗讀全詩)

師:非常好!大家覺得我說的非常好最主要是好在什么地方?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F:我覺得她把詩中傷感的氛圍讀了出來。

師:對。但是更主要的是,既然是一首回憶往事的詩,那么回憶在電影里應該是快鏡頭還是慢鏡頭?

生(全體):慢鏡頭

師:回憶時人的情緒是緩慢的,所以讀這首詩時首先在速度上應該慢一點。這位同學讀得非常到位,這不是一首快快樂樂的詩,建議同學們再齊讀一遍。錦瑟無端五十弦(此句教師用正確的語調示范),預備起!

(全體學生齊讀)

師:大家覺得“惘然”這兩個字最后讀成上揚還是往低沉走,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生(全體):低沉,慢一點。

師:詩人依舊沉醉在對往事的追憶中。大家再齊讀一次最后兩句。

(全體學生齊讀后兩句)

師:請同學們說一下這首詩在你第一次讀過后給你什么感受?

生G:有點兒悲傷。

師:悲傷在里面,好,請坐。那么再請同學告訴我這首詩哪里有悲傷的感覺。

生H:我覺得最后兩句,美好的回憶到現在只剩下迷惘和失意,表達出作者的傷感。

師:好,惘然,還有其他的詞嗎?

生H:追憶,就是以往的事情到現在都已經灰飛煙滅只剩下回憶了。

師:追憶,不是一般的回憶,這個回憶的特殊體現在哪個字?

生(全體):追。

師:寫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年的李商隱,他想要追趕人生的腳步去抓住某些細節是非常遙遠的。還有沒有?“只是當時已惘然”,你覺得哪個詞還沒有注意到?

生I:已

師:怎么理解?

生I:能感覺到,說不出來。

師:非常好,這就是讀詩的境界,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感覺到但不能言表?!耙选弊?,哪個同學能說出這個味道?

生J:我覺得“追憶”是有一個過程的,而“已”表示時間的短促,說明作者剛剛追憶這段時間已經惘然,表達一種情感的積累和突出。

師:對比差,是不是?在不易見感情色彩的副詞上看到了情感,這就是一種高明!我們再想想看,“只是”這個詞有沒有味道?(停頓幾秒)也有這個感覺是吧?好,我們再讀一下這兩句。

(學生齊讀)

師:非常好。為了加重這種悲傷,為了把這個回憶循環一下,我建議大家最后一句讀兩遍,我看大家怎么來讀。

(學生齊讀,教師在學生讀得過程中指導)

師:女同學讀“此情可待”一句,男同學讀“只是當時”一句,然后再一起讀“只是當時”一句。

(學生按要求朗讀)

師:發現沒有,讀詩的時候總是有種味道,尤其是站在西安這么一塊富有歷史氣息的土地上。還有沒有感傷的句子,請大家繼續找。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K:我覺得“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很傷感。

師:為什么?

生K:因為“珠有淚”和“玉生煙”用了典故,有一種傷感的氣息。

師:用典故就能表達傷感的氣息?

生K:因為“珠有淚”本身典故就是指鮫人流淚,本身就有傷感,再加上詩歌的傷感氣息,就更加傷感了。

師:好,我終于聽明白了。你不能說用了典故就有傷感氣息,而要說用了一個傷感的典故就更加有傷感的氣息。尤其是“珠有淚”的“淚”字,大家一起讀這句。

(學生齊讀)

師:回憶典故其實也是在回憶一個事實。還有沒有?

生L:我覺得“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句,主要把重心放在這個“迷”字之上,莊子難以將自己和蝴蝶分開而敘,這里作者是說自己在愁緒中難以自拔。

師:聽懂了嗎,同學們?所以著迷也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時候就變成一種迷失,因此這里是有悲傷地感受的。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學生齊讀)

師:“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些詩句里都有眼淚,都有辛酸。還有哪些同學想說說在哪些詩句中讀到了這種悲傷?

生M:“藍田日暖玉生煙”中“玉生煙”表明一切美好事物都是一種虛無縹緲,遠看是美麗的事物,或潔白無瑕,或閃著金色的光芒,但是走近一看只是一場虛無。


『二』李商隱錦瑟教案

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吧?你們是不是都這樣覺得,我也是這樣想的。用我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視角,去看我自己,寫給我自己,錦瑟,加油。

你是一個好女孩吧,你學習算得上優秀,卻達不到父母心中所期望的,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資本,絕對不是現在這種高度配得上的,只要你再努力一丟丟,可惜,你不愿意努力,你不想,你需要一個契機,需要一個讓你徹底能夠放棄你所喜愛的事情,放棄你的信仰,放棄你所珍視的東西,放棄很多在旁人看起來是累贅的東西。

別人不知道你為什么飛不高,但是我知道,因為我就是你啊,若是有一天你飛起來了,那么,毋庸置疑,不管你的表面多么開心,笑容多么燦爛,但是我知道,你舍棄了你的最愛,舍棄了你的夢想,所以,你才可以將所有的時間精力用來飛翔,將所有的那些所謂的累贅拋下,獨自飛翔。

人生若只如初見,卻道故人心易變。多么現實,第一次見到這句詩,雖然只是偶然一次聽起,但是你卻奇跡般的記住了。后來,你明白了這句詩的真諦,也失去了你的好友,你最好的朋友,你很傷心,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你最好朋友的朋友,在你面前耀武揚威,你沒有哭,內心卻已經蒼涼悲哀,你希望有人能夠安慰安慰你。

你的父母,告訴你朋友不重要,好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你點點頭,確實學習很重要,但是,就是舍不得她。你又開始告訴你的同學,你很欣賞很喜歡的一個同學,樊,你忘記了,樊和你最好朋友的朋友很熟,她向著誰,一目了然,你想哭,沒有人愿意安慰你。后來你見到了你最好的朋友,你很激動,和她擁抱了,她和你聊了不到五分鐘,匆匆走了,這時候,你才突然發現,你最好朋友的身邊,站著一女生,那個女生上下打量著你。

錦瑟,你知道你的筆名哪里來的嗎?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多好的一個詞,你希望交更多朋友,朋友是有了,但是,能夠和你說話的,cmt姐姐,你的筆友,你還沒有來得及給她回信,你還沒有給她寫過一封信,她高三了,她告訴你等她,你答應了,憋回了眼淚。

錦瑟啊錦瑟,我都開始替你悲哀了,你個可憐鬼!你知道你為什么學得好嗎,不是因為你努力,因為你本身!你還自詡很努力,你確實努力了,呵呵,你難道真的敢說,你的努力,不是為了努力而努力?我覺得你真的很像一個垃圾,垃圾到什么地步,你自己都開始討厭自己,都開始嫌棄自己!

你永遠不敢面對你的內心,你連自己的內心都不敢面對,你想要飛翔,你想要解開累贅,你卻說累贅將你拴住,但是,你從來沒有試圖解開那繩索。

希望你早日走出來,重新陽光,雖然那陽光,也只是為了掩飾你自己的眼淚,多少次你想哭,卻害怕旁人笑話,硬生生憋會眼淚,多少次,你想哭,卻害怕家長的追問,害怕旁人虛假的安慰,有了第一次,你就想要第二次,第三次,錦瑟,你突然就如此了,突兀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何時變得如此。

我不想和你多說,你從來都不會聽我的,你寧愿聽旁人的,也不敢鼓起勇氣去飛翔,因為你所珍視的你舍不得放開,就這樣吧,不愿意飛翔,那就等到一個打擊,一個讓你心甘情愿放下你所真愛的東西,再去飛翔吧!

『三』李商隱錦瑟教案

錦瑟,繪紋如錦之瑟,你的名字是多么靈動悅耳??!是誰賦予你如此美妙的名字呀?我只知道,是詩人李商隱為你的名字蓋上一綢錦緞,令你得以躍動在詩詞上,盡顯你的花容月貌,被后世人所稱贊。

在李商隱的筆墨之下,你那五十根弦令人無奈。你偏是五十根弦,且一弦一柱都令人回憶起已逝的美好年華。用手彈著你身上那脆弱的弦,商隱的心卻在默默滴血,因為那弦發出的聲響蕩漾在商隱的心里,令他想起過往的傷心事,但也總算是青春年華的回憶。

在李商隱輕輕叩響你身上的弦時,你有在細心聆聽他的傷悲嗎?我想,你肯定能感受到埋藏在他心中的那份孤苦悲痛,因為,萬物皆有情。當時在你面前的或許不是一個真實的李商隱,而是一個像莊周夢蝶般的人,正在沉淪迷戀在美好的境界中,但夢歸夢,最終這一切都宛如夢里看花,鏡中水月,美好的幻想破滅,最終只能像望帝一樣,把自己那份悲痛傷心之情托付給杜鵑,在暮春是晝夜啼叫,以泄心頭之悲。

或許,你還能感受得到李商隱在落淚,從他那晶瑩透明的淚珠中,你看到了一幅幅催人淚下的圖景。如那片碧色的大海,有一個有著李商隱模樣的鮫人,時而在海浪中翻滾躍動,每次跳躍,他總流下一串串眼淚,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一串串眼淚成了玲瓏剔透燦爛奪目的明珠,這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但不幸的是這串明珠是鮫人傷心欲絕的淚化作的。李商隱心中那美好的理想就如遠處那盛產玉石的藍田,可望不可及。

曾經與佳人在那月圓之夜相約,談笑風生的美景破滅成碎片,割痛李商隱的心,在心中留下抹不去的淚痕,回憶幻作泡沫飛逝。人已去,詩仍存,那才華橫溢但命運坎坷的李商隱為我們留下了那美好如夢的《錦瑟》——也是一個難解的謎。

這篇散文主題集中,不枝不蔓,充滿想象。文章選取了“遙望錦瑟”詩語濃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詞生動,語言暢達。最后畫龍點睛,真是文采斐然。另外,文章所引“如夢里看花,鏡中水月,美好的幻想破滅,最終只能像望帝一樣,把自己那份悲痛傷心之情托付給杜鵑,在暮春是晝夜啼叫,以泄心頭之悲?!薄?/p>

『四』李商隱錦瑟教案

李商隱錦瑟表達什么情感(錦瑟的主題思想分析)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約812―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出生于滎陽(今河南鄭州),晚唐著名詩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代表作品有《樊南甲集》《玉溪生詩》等,作品收錄于《李義山詩集》。這里重點解讀帶有夢幻色彩的《錦瑟》一詩。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釋】

錦瑟:弦樂器,似琴。長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

華年:美好的年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出自《莊子?齊物論》載:“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崩钌屉[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藍田:在今陜西省藍田縣東南,古代著名的美玉產地。

【賞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兩個字。舊說中,認為這是詠物詩,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學者周汝昌認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首聯兩句,很多學者以為據此可以判明詩人創作此篇時已年近五十,其實不然?!盁o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生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和“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復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生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生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中情景,不復成寐。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怨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詩人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說。月本是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對于詩人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边@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代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田一帶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也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作者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作者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功力。

頸聯兩句所表現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于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

尾聯總述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這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

《錦瑟》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藍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怨深曲的深思。

本人最是喜歡李商隱,可能現實的無奈與詩人產生了細微的共鳴,感受詩人的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在李商隱的詩中,這兩種境界水乳相溶,借夢尋得對痛苦人生的解脫,借夢尋得燦爛美麗快樂的人生。如“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牡丹》;“十年長夢采華芝”《東還》等。

『五』李商隱錦瑟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李商隱生平和藝術創作。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2、宏觀上把握這兩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3、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元解讀。

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情景再現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情感的豐富性,體味意境美

學習重點:

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本詩內部結構和思路。

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義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其中的名詩佳句多如繁星。人們也許并不知道它們出自何人之手,卻能將其熟記于心,并千古傳誦?,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詩句對接。

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②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你能說出這些詩句的作者是誰嗎?(李商隱)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

二、走近李商隱

【仕途經歷】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河南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 受牛黨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后來又被李黨王茂元招為女婿,因此牛黨認為他忘恩負義。牛黨掌權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便去世。

【初戀情懷】

李商隱一生雖短暫坎坷,但感情的經歷絕非尋常。李商隱那時二十三歲,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陽山學道,在靈都觀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宮女、后隨公主入道的女子宋華陽,宋年輕美麗,聰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雙雙墜入情網。兩個多月后,這段超出常規的愛戀,終因不為禮教和教規所容以致無疾而終,然短暫的歡娛,無望的戀情,卻在李商隱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痛。于是,他寫下了系列《無題》詩,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

這些回憶舊情的詩作,辭藻華麗,音韻悠揚,深情眷念,凄婉動人。運用比喻、典故和強烈對照的手法,抒寫對愛情熱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懷春的惆悵與相戀的愉悅,執著的愛戀和綿長的相思,無果的愛情。春宵一刻,輕憐蜜愛;雙飛彩鳳、血淚相思,我們可以相信李商隱和女道士宋華陽的戀情既纏綿悱惻,又極其真誠的。李商隱的心靈深處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終身難忘。他的一生都在這段回憶中悵惘與悲哀,直到李商隱晚年,還設法在長安與宋華陽相見。

【伉儷情深】

李商隱26歲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僚,并愛上王茂元之女。開成二年(公元837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李商隱和王家七小姐舉行訂婚儀式。正月初五,舉行結婚儀式。結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愛妻的《夜雨寄北》,仍然為現代人稱道。

李商隱婚后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令狐楚及其子屬牛黨,王茂元屬李黨。義山竟做了屬于李黨的王茂元的女婿,所以牛黨的人,從此瞧不起義山。令狐說他背恩,更加嫌惡他。公元851年,李妻早逝,李商隱寫了一些詩懷念她。逢著美景良辰,則懷念當時歡愛,而無時無刻不悲悼,見一花一草也要寓意興悲,自此以后,李商隱每逢七夕必有一詩。直到四十五歲,壯年時即郁郁而歿。

【其人其作】

李商隱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備受排擠,潦倒終身。李商隱一生又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這么多哀婉艷麗的詩篇。其詩,或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諷今以詠史,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后代讀者所喜愛。真可謂:詩人不幸,詩歌幸。早年的詩,也曾有經世濟國的偉大理想,寫詩關心民生疾苦,揭露現實政治的黑暗,對李唐王朝的沒落衰微無限傷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頓、政治斗爭的殘酷,使他逐漸淡泊功名,遺落世事,他自知憂天無力,回天乏術,就轉而退守到個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現在詩歌創作中,則寫出了大量抒情感懷類的詩篇,尤以晚年的無題詩和詠史詩成就最大,本課選讀的兩首詩,就是其代表作。李商隱的詩,以其纏綿婉麗、典麗精工、意味深長的風格,卓立于晚唐詩壇,頗受后人喜愛。他的詩有獨特的藝術成就,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象豐富,風格婉轉纏綿。李商隱的作品大多傷感情調比較濃重,詩風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詩婦孺皆懂,而李商隱的詩用典過多,隱晦難解,特別是他的無題詩,大多有一種朦朧的境界,不易得到確切的解釋。盡管如此,如果單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讀,它又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独盍x山詩集》。

三、賞析《錦瑟》

活動一:誦讀詩歌,初步感知。

1、請兩名同學誦讀詩歌,老師及其他同學指出其誦讀的不足或錯誤。

資料鏈接——朗讀錄音。

2、學生聽讀,在聽讀中把握誦讀節奏,感受詩的韻律,體味詩的意境。

3、學生結合注釋譯讀詩歌,了解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主旨。

活動二:感悟詩意,理解主旨。

引導:我想大家在讀的過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談談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你從詩中捕捉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可就全詩內容談,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給你的感受來談。 學生交流閱讀感悟,教師予以引導點評。

1、 比興起句(借瑟起興)

詩意解讀:錦瑟呀,你為什么無緣無故要有五十根弦,每一音每一節都讓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華。教師可以以“思華年”作為理解此詩人情感的切入口帶領學生鑒賞此詩。

2、品典。四處用典的內容及用意

莊周夢蝶 (莊生曉夢迷蝴蝶):

一日,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鞓?,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他不禁納悶:不知是我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我呢?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

化用這一典故包含了詩人美好卻又十分虛緲的心靈寄托。此聯緊承上文“思華年”一語,寫詩人回憶中的感受。出句用莊周夢蝶事,似乎有這樣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樣美好,在回憶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確使人迷戀,致使詩人覺得它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頓狀況只不過是一場夢。但又可以反過來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頓狀況是真,則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豈不成了虛幻的夢?這真是“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人生如夢,物與我、夢與醒,不知誰真誰假,誰虛誰實。詩人已經完全陷入一種迷惘的境界之中。這里用此以描繪變幻迷離的氛圍,是詩人夢幻般的身世或者是追求、幻滅、迷惆的心靈歷程的象征,至于具體指什么方面的心靈歷程,詩人并未提及,我們也無非搞清的必要,總之這種朦朧隱約使人浮想聯翩。

望帝啼鵑((望帝春心托杜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杜鵑,暮春啼哭,以至于口中流血,啼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

對句用望帝魂化杜鵑一事,似乎表明了詩人對“華年”的一往情深,寫詩人自己至死不泯的春心春恨——無論是夢是真,是回憶還是現實,他都不會讓自己的“春心”(可能是他的美好理想,也可能是某種情思)自生自滅,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樣借杜鵑的啼聲唱出自己的悲哀。但反過來想,這美好感受只回憶才有,這思念之情此生無望,只有待之來世!這一聯即給人以悵然若失之感,意境朦朧凄迷?!岸霹N啼血”包含了詩人難言的愁緒與怨憤,無限悲愴!詩人借冤禽托寫恨懷,既表達殷切的思念,又表達哀怨悲痛的情緒。

鮫人泣淚(滄海月明珠有淚):

傳說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又有南海鮫人泣淚,顆顆成珠的故事。

此聯詩人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冷月為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皽婧?、明月、珍珠、淚珠”,這一連串憑借聯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個難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極其哀婉的妙境?!爸橛袦I”者,珠光、淚光融成一片,難以分清之謂也,既有對其高曠浩凈的愛賞,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傷,它使人聯想無窮,表達一種復雜的悵惘情懷。至于這淚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淚還是作者本人之淚,大可不必去管,反正這意境是夠美的了。

暖玉生煙(藍田日暖玉生煙):

藍田玉,在藍田山。今陜西藍田縣,是著名的產玉地。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玉氣卻能穿透泥土,凡有美玉的地方則籠罩著若有若無的煙霧,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可望而不可及。

詩人借此具有極高美學意味的理想景色,抒發一種對于高潔情感或美好理想只能遠觀、不能把握也無法親近的悵恨,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感追求、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與悵恨。

頸聯用“珠有淚”和“玉生煙”,再寫自己回首往事的感受—只有眼淚和迷惘。聯系上文看,前一句意在表明自己一生執著,然而不為人所知,美好的夢想,熾烈的思念無法實現,只有眼淚為伴了!后一句用玉埋地下只見其煙,寫自己求而不得的迷惘,有一種恍惚隱約之感。這兩幅畫面盡管色調不同,但在表達作者悵惘、悲傷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們具體的象征意義如何,老師們大可見仁見智。(那就有待專家們各抒己見了。)

總結:

其頷聯、頸聯連續使用四個互不相關、寓意迷離的典故。四個典故營造的情緒意境迷離、縹緲、哀怨、清寥,或許都是詩人華年所經歷的種種人生遭際、人生感覺的概括。這是李商隱的特點,他不是用典故說事,而是借典故營造情緒意境。

梁啟超讀李商隱詩說:“義山的《錦瑟》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可見,盡管這首詩的內容晦澀難解,但不影響其詩極高的美學境界,確實是一首讀不懂的好詩!

3、直抒胸臆:

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過往的種種情感和經歷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現在再來回想,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其實這種悲歡離合的人生歷程和情感經歷豈待今朝追憶時才有,就在它發生的當時已經讓我感到悵然若失了,今日追憶則更加惆悵,不堪回首。唉,追憶逝水年華,一切都已恍如隔世了!

小結詩歌內容:

錦瑟牽情,回首往事——往事如夢,感傷深沉——對月而泣,美夢如煙——追憶此情,當時惘然。

四、探究主旨

引導:經過追憶往事,詩人的情感凝結在哪個詞語上?(惘然)

引導:作者為什么而“惘然”?(為“此情”。)

引導:“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請同學們就此探討詩歌的主旨。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點評。

(悼亡說、戀情說、自傷身世說……)

活動三:品味語言,賞析技巧。

引導:現在讓我們借助一段動畫影片,來感受走進這首詩的意境。

資料鏈接——flasn影片《錦瑟》.

學生觀后結合詩歌及畫面談談這首詩的意境。

引導:這首詩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還有哪些藝術特色?請同學們從它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再作分析、討論、交流。

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談詩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的藝術特色。

小結詩歌藝術特色:哀怨的基調

凄迷的意境

華美的語言

活動四:再讀詩歌,感受詩意詩韻美。

小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李商隱的情感世界,共同學習了他的《錦瑟》,盡管這是李詩中最晦澀的一首,但我們還是觸摸到了這位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脈搏,這足以說明,只要用心體會,心靈總會相通。

作業:

請將今天所學進行整理,寫成一篇賞析性的短文。

『六』李商隱錦瑟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特色。

2、領會這首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重點難點:

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學習方法:

誦讀,理解,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與作者簡介。

1、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描寫音樂的著名詩文:

(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賀的《李憑箜篌引》。

(3)蘇軾《赤壁賦》。

(4)劉鶚《明湖居聽書》。

(5)韓愈《聽穎師彈琴》。

(6)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7)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8)李商隱《錦瑟》。

2、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滎陽。

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詩歌創作中,則寫出了大量抒情感懷類的詩篇,尤以晚年的無題詩和詠史詩成就最大,本課選讀的兩首詩,就是其代表作。

3、關于《錦瑟》

《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于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說古代詩歌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保ā墩撛娙住罚┮馑际钦f,像《錦瑟》(以及受李商隱影響的宋初的西昆體詩)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嘆,無力為它作注。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也曾發出“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的浩嘆,可見這首詩的特異之處。

二、如何理解《錦瑟》的字面意義?

1、理解典故

①莊周夢蝶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鞓?,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啼聲非常悲凄。

③鮫人泣淚

《博物志》里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煙

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

2、翻譯詩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不知什么緣故,錦瑟會有五十根弦,我現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心情難以平靜。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像莊周那樣,我在清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飛舞的蝴蝶;像古蜀國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鵑鳥的悲鳴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大海茫無際涯,明月照在蒼碧的水面,鮫人的眼淚化成萬千明珠;藍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裊裊輕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種感慨豈待現在回顧追憶?它發生的當時我已經惘然失意,事后更何從追尋呢?

三、如何理解《錦瑟》的深層意境?

第一聯:起興。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6歲)。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耙幌乙恢?,兩個“一”字,更加強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覺,既暗示了感覺的細致繁復,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纏綿。則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發出來。

中問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承首聯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嘆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

第二聯:寄情于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哀怨感傷之情,表達對美好情感的追懷。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于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凄涼中追憶往事。猶如莊子“夢蝶”,不知哪種狀態是真實的自我了。

第三聯: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里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蒙蒙,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深埋水底,不能相見,無人賞識。

最后一聯:尾聯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癡迷、“春心”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迷惘,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味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在暖玉生煙的縹緲里,詩人回望華年往事,追憶往日情緣,空留當年的悵惘,令他再一次不勝嗟嘆: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四、究竟《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隱在月夜彈響了他的《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后世無數的聆聽者,歷來也曾經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說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說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綿藐,對于《錦瑟》一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紜,確實是一個千古之謎。

1、詠瑟詩。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彼木涫欠謩e寫了瑟的適、怨、清、和四種樂調。

2、悼亡詩。認為詩人是在孤獨凄涼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詩。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并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微。

4、愛情詩。認為《錦瑟》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5、傷世詩。認為此詩的主旨是“悵觸人生,情懷歷亂”。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詩歌約作于作者晚年,當是他回憶往事,對一生坎坷而發的感慨,盡管描寫委婉,旨意朦朧,但顯然有其寄托。李商隱在詩中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緣情造物的寫法,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6、理想詩。認為此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我們認為:(并不要求學生認同)

這首詩應該是感時傷世詩?!跺\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五、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

1、比喻象征,形象鮮明。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板\瑟”“蝴蝶”“杜鵑”“珠”“玉”象征著美好事物。

2、意蘊深厚,朦朧夢幻

《錦瑟》一詩,無論是“錦瑟”,還是“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心知肚明,完全意會,但究其具體,卻云霧遮目,不甚明了。雖不能說李商隱開啟了朦朧詩的先河,但這種藝術嘗試和創新是獨特的,對后世影響很大,也許,正是李商隱詩歌中表現出的這種意蘊深厚的朦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近人梁啟超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詞》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p>

六、背誦詩歌。

『七』李商隱錦瑟教案

錦瑟無端五十弦(xián),一弦一柱思(sì)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釋:

3、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4、莊生句:意謂曠達如莊生,尚為曉夢所迷。莊生:莊周。

5、望帝句:意謂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鵑上。望帝: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后其魂化為子規,即杜鵑鳥。

參考翻譯:

錦瑟無緣由地有五十弦,引起我近五十載豐富人生的傷心往事。追思已逝的歲月,其中有一件事對我半百的人生來說,更是悠悠難忘。

我像莊生夢蝶一樣夢到了你,到彼岸與你短暫相會,但未來得急暢敘幽情,就夢醒在痛苦的另一岸。我醒了,但悲痛未絕,我的思緒又來到杜宇的年代,我化作了杜鵑鳥,你看到我哀啼中泣出的鮮血了嗎?歸來吧!歸來吧!

曾經的夜晚,你我共賞明月,傷心處看到你淚眼婆娑;而今的白天,風和日麗,只待與你把玩,你卻香消玉殞,化作縷縷輕煙。

悲乎!對你的款款思念之情,本待慢慢地、詳細地、長久地追憶,只是自從你玉殞之后,就不堪思量,每當思量都悲痛欲絕,腦袋里一片模糊,迷失掉自我。

賞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學者周汝昌認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解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盁o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寫出二人被迫分別之苦,與分別的戀戀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對面對的結局的憤恨,與此情的戀戀不舍。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詩中,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边@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

頸聯兩句所表現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于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話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詩之所以為詩者在于此,玉溪詩之所以為玉溪詩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經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中懷,發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瘐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

《錦瑟》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八』李商隱錦瑟教案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造背景;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并背誦全詩。

思維發展與提升把握詩歌哀怨的感情基調及朦朧迷離的藝術境界;體會李商隱非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造體會李詩神秘的美感,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審美情趣;強調美對人精神的涵養作用,鼓勵學生注重提高審美的境界。

體會詩歌中通過用典、意象等寄托詩人情感的傳統。品味詩歌哀怨的感情基調及朦朧迷離的藝術境界;體會李詩神秘的美感,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審美情趣。

重難點:尋找突破點、切入角度理解詩歌,即“理解詩歌的多義性”;體會本詩非寫實的藝術手法。

一、導入解題

1、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其中的名詩佳句多如繁星。人們也許并不知道它們出自何人之手,卻能將其熟記于心,并千古傳誦?,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詩句對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你能說出這些詩句的作者是誰嗎?(李商隱)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

2、文學常識: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河南沁陽人。李商隱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跺\瑟》這首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爭議最多、晦澀難懂、眾說紛紜,被人們稱為“斯芬達科斯之謎”、古典詩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賞析詩歌

(一)初讀,知內容

1、播放朗誦視頻。

2、學生自由朗讀、背誦詩歌。

3、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無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地)

可(難道,哪能)

惘(wǎnɡ)然(迷惘,茫然)

用現代語句翻譯詩歌:錦瑟琴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讓我追思美好青春。我曾經像莊周夢為蝴蝶一樣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終我只能像望帝那樣,把自己的傷心托付給杜鵑。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著,過去生活的圖景如同藍田玉山上的縷縷玉煙,依稀可見。這種悲歡離合的感情豈待如今追憶時才有,在事情發生的當時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

4、討論:初讀這首詩有什么樣的感覺?你覺得詩人想表達什么?

指導提示:壓縮詩歌,抓詩眼,感詩情。

壓縮成七絕: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壓縮成五絕:錦瑟五十弦,弦柱思華年。此情可追憶,當時已惘然。

再壓縮:錦瑟弦,思華年。(內容詩眼)可追憶,已惘然。(情感詩眼)

5、小結:詩人看到錦瑟,聽到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時代。那是一段多么美好而又感傷的回憶啊,可是往事卻如一片云煙,令人難以真切把握。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迷惘的感覺。

(二)再讀,析“此情”

1、朗讀中間兩聯,掌握四個典故。

①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

莊周夢中蝴蝶快樂

夢后悵然

詩人早年及第娶妻仕進快樂

現在發妻早逝沉寂下僚悵然

②望帝啼鵑: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后禪位臣子(鱉靈),退隱西山,死后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一說,通于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為鵑。

望帝國家生命哀傷

詩人青春愛情哀傷

③鮫人泣淚:晉張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④暖玉生煙:相傳寶玉埋在地下,上空會出現煙云,陽光下見得分明。

珠玉沉于海埋于土泣淚生煙

詩人沉寂下僚半世蹉跎自傷自憐

年少時玉生煙今日珠有淚

2、分析重點詞語,探討“此情”。(各抒己見,不拘一格)

①“迷”——迷戀、癡迷、入迷、迷失;“夢”——理想、抱負、戀情、美好的時光等等。此情實為一種迷惘之情。

②“托”——寄托、托付(生而不能,死則續夢);“春心”——傷春之心,不忍逝去;愛情。此情實為一種懷恨、執著之情,也可為一種殷切的思念之情。

③“淚”——遺珠淚,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被人識,深情無人領會。此情實為一種傷感、悲傷之情。

④“煙”——暖玉煙,可望不可及,幽微飄渺無法把握。此情實為一種無奈、嗟悼之情。

3、小結: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癡迷,“春心”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無奈,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會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

(三)三讀,悟詩情

1、請結合李商隱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試著探討他究竟是為了什么具體的事情而如此哀怨悲痛。(開放題,學生只要能自圓其說都可。)

李商隱才華橫溢,少有文名,抱負遠大,受牛黨成員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后來又與李黨成員王茂元的女兒相愛成婚,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牛黨掌權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從此仕途坎坷,壯志成灰,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

本詩作于詩人晚年,此時李唐王朝氣息奄奄,作者經歷宦海沉浮壯志成灰,妻子也已早亡。他一生的回憶,一生的苦心孤詣,一生的詩,一生的情,像一部高度濃縮的寫意默片,都在這首《錦瑟》中了。后人認為此詩是李商隱的壓卷之作。

有人說,《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解人最多、爭論最大、聚訟最繁的一首詩,古往今來解讀這首詩的作品不下數百,解讀的派別多達十余種。晚唐以來留有姓名的解家就達百位以上。

關于《錦瑟》的詩意,最新的資料總結竟達十四解以上,大致包括令狐青衣說、音樂說、悼亡說、自傷身世說、哀唐室衰亡說、詩序說、情場懺悔說等。

相思說:思念戀人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諧的戀情??吹健板\瑟”,想到戀情的華美。錦瑟,你為何無緣無故有五十根弦,如此華美、豐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對戀情的記憶。感覺幸福、遙遠又迷惘。像莊生夢蝶一樣如夢如幻,像望帝化鵑泣血哀啼一樣執著和凄美。感覺戀情如滄海明月中鮫人哭泣的眼淚化成的珍珠一樣晶瑩、純潔,又如藍田暖日里美玉所升騰的繚繞煙云一樣可望不可及。多想把這份記憶珍藏,可在過去戀情發生之時就已迷惘!

悼亡說:對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按说客鲈娨?。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幌乙恢印既A年’,二十五歲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已葬也,猶言埋香瘞(yì)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

自傷說:詩人獨自哀傷之情。錦瑟呀,你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華美、豐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讓我想起過去的青春年華。感覺是那樣美麗、虛幻、飄渺、傷感。自己曾如莊生夢蝶一樣追逐美好夢想,曾如讓賢亡國、化鳥悲啼的望帝一樣執著??衫硐胛茨軐崿F,自己如滄海朗月中的鮫人泣淚為珠,雖然是滄海遺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負,但依然如明珠一樣,閃亮依舊,晶瑩依舊,純潔依舊,絲毫不減高潔節操!可畢竟美好年華和理想如藍田暖日中的美玉升騰繚繞起來的煙云一樣可望不可及。年華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遠珍藏,只是當時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現在才終于明白。

李商隱的一生,固然是在黨爭的政治派別夾縫中求得生存的,受過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擠,有過短暫的榮光,更有長期的失意。但他政治上的得失悲歡,未必用這樣朦朧的詩歌來表現,不能硬套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的傳統”(以愛情隱喻君臣際遇)。否則,李商隱的那些寫愛情的無題詩,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類的,就都可當做政治詩讀了。個人認為,《錦瑟》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年華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當然,詩歌欣賞本就是“仁者見仁”的愉快活兒。有自己的觀點,并能說明理由就行。

2、小結:《錦瑟》,像一座美輪美奐的迷宮,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之驚嘆心馳,卻尋不到進入的路徑,他們一開始便迷失在路口,惝恍猜測,未知所蹤。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寫: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清朝詩論家、一代詩宗王士禛也在詩論中說:一篇《錦瑟》解人難。雖然這首詩的主旨我們無法確定,但是一千多年來它依然深深的吸引眾多讀者,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這首七律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感情寄托。王蒙先生就曾說:“情種從《錦瑟》中痛感情愛,詩家從《錦瑟》中深得詩心,不平者從《錦瑟》中共鳴牢騷,久旅不歸者吟《錦瑟》而思鄉垂淚,這都是賞家與作者的合作成果?!笨傊?,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篇《錦瑟》。

(四)四讀,體美感

1、梁啟超先生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樣化的,神秘的。”張中行也說:讀這首詩“不如重點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2、思考:詩歌中間兩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他們又是如何體現豐富的情感的?

明確:這兩聯的手法和首尾兩聯不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立象盡意”,所立的意象,不是單獨的,各個意象之間隱含著和諧的關系。蝴蝶和杜鵑,莊生和望帝,屬同類,通過“曉夢”、“春心”將之深化到夢中和心中,就不是一般的,而是心靈的畫圖。同樣,滄海月明、藍田日暖,在時間上是一早一晚,在空間上是一海一陸。在色彩上冷暖交融,而在情調上則是珠淚之悲和如遇寒而霧,這是聯想的統一。而且此聯表面上與前聯不相屬,但在意脈上滲入了“可望不可即”的性質。照應了首聯的“思華年”,又為“成追憶”作了鋪墊。這樣,就以靜態的畫圖溝通了首尾兩聯意脈的律動。使得全詩不但統一和諧起來,而且將意象和抒情、視覺和心像、靜態和動態豐富統一在圓融的意境之中。

象征的手法;跳躍的邏輯;聯想的統一;寫意的手法,朦朧美。

3、演讀欣賞。

三、總結延伸

1、詩歌總結:

詩歌內容:

(首聯)錦瑟牽情,回首往事

(頷聯)往事如夢,感傷深沉

(頸聯)對月而泣,美夢如煙

(尾聯)追憶此情,當時惘然

詩的情感:追憶華年的迷惘與感傷

藝術手法:用典,象征,聯想

李商隱對心靈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過的深入開拓與表現,他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藝術表現領域:非邏輯的、跳躍的意象組合;朦朧情思和朦朧境界的創造;把詩境虛化。完全不同與白居易強調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樣的非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僅極大地擴大了詩的容量,而且留給讀者更大的聯想空間。就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而言,在中國詩史上是空前的。直到清朝,西方的很多文化進入中國,對此才有了“唯美主義”這個西方人發明的標簽。到了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朦朧詩派

2、《紅樓夢》第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里,寶玉對黛玉訴肺腑后,二人感情篤定。假設黛玉題帕,會送李詩的哪一聯給寶玉呢?

參考:第一種看法:送頷聯——美好的愛情像蝴蝶夢一樣朦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戀;一片思慕春心付與悲啼的杜鵑,綿綿不絕。既能表現黛玉的癡情與忠貞,又蒙著一層悲劇色彩,與原著相符。

第二種看法:送頸聯——寶黛奇情,有還淚說。那月下滄海的鮫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愛情不為禮教認可,孤寂傷感,夜夜流淚成滄海。藍田美玉也能預表寶玉,純潔,有才華,埋于山中不外現。兩句表達了高潔的感情,是愛慕,執著,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婉的。

3、課外閱讀李商隱的兩首《無題》,體會其詩歌的藝術風格。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九』李商隱錦瑟教案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鑒賞:

元好問說:“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薄跺\瑟》也許是中國詩歌史上最難解的一首詩了。

首聯的“無端”是全詩的意緒總源。錦瑟啊,你為什么憑空的有五十條弦呢?對本身存在的事物質問其存在的原因,這是詩人對生命本源的追問。海德格爾說:“‘存在’是自明的的概念……然而這種平常的可理解性,恰恰表明了它的不可理解性……我們總已經生活在一種存在的領悟中,但同時存在的意義有歸于晦暗,這一事實說明,完全有必要重新追問存在的意義。(《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顯然這種追問是沒有答案的,人類始終生活在這樣難以尋覓意義的狀況之中,這是詩中不安情緒的根源。但是在詩人看來,這種意義的追尋并非沒有出口,在面對宇宙,面對生命的終極意義的時候很多人都想到了時間?!蹲窇浰扑耆A》中,普魯斯特正是借助時間進入無限的回憶與遐想之中,以此來尋求和體會生命的進程。“在場的過程,不知不覺和隱蔽地,有一種現在時的延綿在進行著──用一個名詞來說就是‘時間’。因此,由于‘時間’,‘存在’才被顯露出來。所以,‘時間’便表現出‘隱蔽性’,也就是說,表示出‘存在’的真理了?!?同上)于是,詩人看見“一弦一柱”的時候,便“思華年”了。

頷聯頸聯連用了四個典:莊子夢中幻化為蝶而人蝶兩茫;望帝死后魂化杜鵑啼血悲鳴;滄海鮫人泣珠的傳說;“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戴叔倫)??梢钥吹?,著四句詩有強烈的畫面感,包含豐富的象征意味:物我兩忘不知夢真的境界,生死兩隔啼血傷懷的境界,孽海情天泣淚太虛的境界,人琴俱亡寄心云嶠的境界。這四個場景彌漫著一層濃重的悵惘與感傷,建出一種遠離塵囂的神秘與永恒,同時,也是虛無。這些場景和境界是遙遠而詭秘的,它們象原始祭祀時跳動的火、飛舞的裙倨、飄揚的黑發、渺渺的歌聲一樣,不會讓人感受到具體的形態,而是象一只巨手緊緊的攝住你的靈魂。一種無限沉重又飄渺,遼遠又貼近的憂傷隨之而來。

同時,四個畫面之間是跳動的,留有很大的空白,象“蒙太奇”一樣,將畫面剪輯和組合,構筑出一個溶入了詩人情感的流動變幻的世界。于是可以說,這些景象和典故的運用,是詩人心靈的外化和投影,甚至可以看作是詩人意識流動的軌跡。詩人在追問生命意義的時候,看到的是虛無所覆蓋著的不可把握的世界,感受到的是人生在時間中的銷蝕和宇宙的無窮與不確定?!叭酥疄槿?,總是對照某種神性的東西,來度測自己?!?同上)可是“度測”的結果是感到自我的渺小與飄忽“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塵”,帶來的是更加無望的處境。

“安居發生的方式,其本質,我們現在認為就是替所有的'度測接受一種尺規?!薄叭酥挥挟斔呀浽谠娨獾亟邮艹咭幍囊饬x上安居,他才能夠從事耕耘建房這種意義的建筑?!?同上)于是我們知道在面對宇宙、時間的時候,生命只能接受“尺規”才能獲得“按居”的前提。這是用一種貼近與大地的方式減少和克制這種虛無感和無意義在生命中的爆發,用妥協來換取心靈的歸屬。于是尾聯對試圖與時間對抗的對“情”的“追憶”作出“惘然”的否定?!叭祟惍吷荚谂c時間抗爭。他們本想執著地眷戀一個愛人,一位友人,某些信念;遺忘從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沒他們最美麗最寶貴的記憶??傆幸惶?,那個原來愛過,痛過,參與過一場革命的人,什么也不會留下。(莫洛亞《追憶似水年華·序》)所以,如荷爾德林所說:“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安居于這塊大地之上?!眲e無選擇。

“可待”是向未來的延伸,站在“當時”的時空向現在乃至現在的未來透射;“當時”本身就是回視過去的時間,“已”則是站在“當時”的時空再向前追溯。時間點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轉換,成為詩歌的抒情軸線,幻化出一種難以把握的穿透個人體驗甚至歷史脈絡的奇妙感覺。這種感覺沒有絲毫的確定性,似乎毫無來由,憑空而生,象某個深夜突然涌上心頭的憂傷,淡淡的,卻又那么頑強,從四面八方將自己包圍,我們甚至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只能束手就擒。這讓我想起《百年孤獨》的開篇:“許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边@里敘述的是在未來回望現在的過去的情形。兩者都是在對時空進行復雜爾微妙的解構,試圖通過在時間長河中“溯游從之”“溯洄從之”完成對存在意義這個“伊人”的追尋。

整首詩都沉浸在這樣一種對時間、生命難以把握的失落感之中,詩句傳達著委婉曲折卻又無處不在的悲情。詩人對流逝的年華神情的回望,滿心悵惘與無奈,對我們的“安居”作出了唯美的詮釋?!坝性娙?,才有本真的安居”。

『十』李商隱錦瑟教案

李商隱:錦瑟【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錦瑟》

作者: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注解】

1、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2、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
3、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4、莊生句:意謂曠達如莊生,尚為曉夢所迷。莊生:莊周。
5、望帝句:意謂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鵑上。望帝: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后其魂化為子規,即杜鵑鳥。
6、珠有淚:傳說南海外有鮫人,其淚能泣珠。
7、藍田:山名,在今陜西,產美玉。

?

【注釋】

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薄稘h書·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惫派笮〔坏?,弦數亦不同。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有“錦瑟驚弦破夢頻”;《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作》詩有“雨打湘靈五十弦”。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此隱隱有悲傷之感,乃全詩之情感基調。歷代解義山詩者,多以此詩為晚年之作。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

⑵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也有著人生如夢的惆悵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湎嚅_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眰髡f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后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

⑷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薄缎绿茣さ胰式軅鳌罚骸叭式芘e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p>

⑸藍田日暖玉生煙:《元和郡縣志》:“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薄段倪x》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惆悵了.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這兩句詩表達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

?

【翻譯】

錦瑟無緣由地有五十弦,引起我近五十載豐富人生的傷心往事。追思已逝的歲月,其中有一件事對我半百的人生來說,更是悠悠難忘。

我像莊生夢蝶一樣夢到了你,到彼岸與你短暫相會,但未來得急暢敘幽情,就夢醒在痛苦的另一岸。我醒了,但悲痛未絕,我的思緒又來到杜宇的年代,我化作了杜鵑鳥,你看到我哀啼中泣出的鮮血了嗎?歸來吧!歸來吧!

曾經的夜晚,你我共賞明月,傷心處看到你淚眼婆娑;而今的白天,風和日麗,只待與你把玩,你卻香消玉殞,化作縷縷輕煙。

悲乎!對你的款款思念之情,本待慢慢地、詳細地、長久地追憶,只是自從你玉殞之后,就不堪思量,每當思量都悲痛欲絕,腦袋里一片模糊,迷失掉自我。

?

【韻譯】

錦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我心象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

【點評】

這首詩歷來注釋不一,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悼亡之作,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侍兒錦瑟。但以為是悼亡死者為最多。有人認為,開首以瑟弦五十折半為二十五,隱指亡婦華年二十五歲。這話未免有嫌牽強。但是,首聯哀悼早逝卻是真實。頷聯以莊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規而啼血,間接地描寫了人生的悲歡離合。頸聯以鮫人泣珠和良玉生煙的典故,隱約地描摹了世間風情迷離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寫生前情愛漫不經心,死后追憶已經惘然的難以排遣的情緒。

宋劉攽《貢父詩話》云:“《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也?!薄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引黃朝英《緗素雜記》曰:“義山《錦瑟》詩云……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解其意,后以問東坡。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咐钤姟f生……’,適也;‘望帝……’,怨也;‘滄?!逡?;‘藍田……’,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史稱其瑰邁奇古,信然。”元好問《論詩絕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以上詠“青衣”(艷情)說乃小說家言;詠錦瑟說頗得宋人贊同。明人胡應麟于此二說皆疑之。其后說者紛紜,大抵有“自傷生平”(清何焯、汪師韓、薛雪、宋翔鳳)說、“悼亡”(清朱鶴齡、朱彝尊、何焯、馮浩、程夢星、姚培謙、近人張采田、孟森等)說、“政治寄托”(清杜詔,近人張采田、岑仲勉等)說、“詩序”(清何焯、王應奎、)說、“寄托不明”(清屈復、近人梁啟超)說、“自寓創作”(錢鐘書)說等。其中持“悼亡”或“自傷”說者較多。然“悼亡”實際上也是“自傷”的內涵之一,故“自傷”說似更圓通。茲引劉、余《集解》以備參讀:“自傷身世之說,較為切實合理?!茁撝^見此五十弦之錦瑟,聞其弦弦所發之悲音,不禁悵然而憶己之華年往事?!h腹二聯,即‘思華年’而寫回憶中之華年往事,……‘莊生’句系狀瑟聲之如夢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夢’字‘迷’字。而此種境界亦即以象征詩人身世之如夢似幻,惘然若迷?!邸湎祵懮曋嗝园г?,如泣鵑啼血,著意在‘春心’字、‘托’字?!盒摹局笎矍橹蛲非?,常用以喻指對理想之追求?!邸浯^己之壯心雄圖及傷時憂國、感傷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斷之詩歌,如望帝之化鵑以自抒哀怨也。杜鵑即作者之詩魂?!疁婧!鋵懮曋辶缺唷瑴婧_z珠之意?!{田’句似寫瑟聲之縹緲朦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近之則無?!?,頷、腹二聯并非具體敘述其華年往事,而系借瑟聲之迷幻、哀怨、清寥、縹緲以概括抒寫其華年所歷之種種人生遭際、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摵x明白……謂上述失意哀傷情事豈待今日追憶方不勝悵恨,即在當時亦惘然若失矣。”

關于這首詩的解讀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認為這是一首評悼妻子王氏的詩,首聯為“景”,看到素女彈五十弦瑟而觸景生情;次聯為比“喻”,借莊周化蝶,杜鵑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聯為“幻”,珍珠為之落淚,寶玉為之憂傷;末聯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

二是認為這是詩人對逝去年華的追憶,首聯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華;次聯為比“承”,在渾然不覺間人生將走到盡頭;三聯為“轉”,以明珠寶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聯為“合”,歲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

【評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學者周汝昌認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解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盁o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寫出二人被迫分別之苦,與分別的戀戀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對面對的結局的憤恨,與此情的戀戀不舍。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詩中,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边@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

頸聯兩句所表現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于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話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詩之所以為詩者在于此,玉溪詩之所以為玉溪詩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經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中懷,發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瘐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

《錦瑟》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
【講解】

《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爭議最大的詩作之一。此詩以含意的隱晦、意境的朦朧而著稱,也以其特有的朦朧美和豐富的暗示性,吸引歷代詩評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試圖了開她神秘的面紗。

李商隱之詩大都不易解,而諸詩之中以《錦瑟》為首。李商隱之詩之所以難解,典故的運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李商隱之詩往往是逐句用典,而且用典時又“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保?)乃至一典多用。故詩句的意義往往已與原典故所表現的意義有所不同。《錦瑟》一詩所引用的典故更不只一個,而這些典故經詩人加以融合,“經過主觀想象的創造,而具現一個全新的意象。它已脫離原典的歷史時空湖概念而存在,而獨立為一種當下趕法的意象了。”(2)本文將歸納分析歷代詩論家對該詩的評析,并通過分析典故在該詩中的運用試圖作出解讀和賞析。

一、歷代論說

從北宋的劉攽、蘇軾直到現在,解者不下百人,歷代詩論家對該詩的解說可謂洋洋大觀,但意見卻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抵牾。若將其略加歸納分類,大體可分作如下七項:(3)

1、樂志說

該說注重《錦瑟》這一題目,認為這首詩是描寫瑟這種樂器的?!毒|素雜記》中說:“錦瑟只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保?)宋許覬《彥周詩話》及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也持此說。筆者以為此論過于偏重題目,而忽略詩文本來之意蘊。(5)

2、悼亡說

何焯在《義山詩集》中說“此悼亡之詩也。首聯借童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帝不可止以發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止者;次聯則悲其巨化為異物;腹聯又悲其不能復起之九泉,曰‘思華年’,曰‘追憶’,旨趣曉然。”(6)清馮浩、朱鶴齡、朱彝尊亦主此說。(7)近人孟心史更從李商隱的生平考證其為悼亡詩。(8)此說有一定的理論根據,可惜論及哀悼對象時往往是穿鑿附會。 。

3、戀情說

????? 從錦瑟二字著眼或說此為一女子之名,或說此為定情之物。如劉就認攽為其是令狐楚家的青衣。宋計敏夫《唐詩記事》則云“錦瑟,令狐之妾。”(9)蘇雪林認為“錦瑟是商隱的愛情紀念物”。(10)鄭緒平認為這是李商隱為其小姨所寫。(11)此說純粹為妄斷,不足為信。
?
4、自傷說

清汪師韓在《詩學纂聞》中認為李商隱是借錦瑟以自傷。(12)此外,近人王福民亦主此說。(13)此說論據較為合理,但在解頷聯時卻有問題。如王福民說“‘滄海’為官場,‘月’為權臣,‘日’為君主,因而得出了‘權臣無方、’‘帝恩難得’的結論”,(14)這明顯是曲意比附。

5、寄喻說

清張采田在《玉溪生年譜會箋》中認為此詩抒發了詩人對李德裕的懷念。(15)而柳文英則認為此詩“通篇的意思則是因對令狐淘居啟陳情不省,感嘆身世淪落不遇?!保?6)此說亦過于牽強附會。
?
6、論詩說

因見宋代李義山詩集的課本列此詩于卷首,故主張此乃詩人綜述平生之詩作。清王應奎在《柳南隨筆》中就持此說。(17)錢鐘書與邵德潤則從形象思維的理論來說明此詩為論詩之作。()

7、其他

有人認為若窮盡詩意則無味,主張不要深究。如明王世貞在《全唐詩說》就說“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保ǎ┝簡⒊舱J為此詩“拆開一句句叫我解釋,我連本義也解不出來,我覺得它很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保ǎ┐苏f過于強調知覺印象,只可作欣賞札記。

綜觀諸論,其中不乏客觀言論,只是諸多詩評家在以意逆志時往往加入過多的妄斷臆測以至穿鑿附會;在知人論世時又往往將此詩實系一事,不惜曲解詩意,而不考慮詩歌的敘事與歷史事實的區別。
?
二、解 題

漢魏六朝以前的詩歌,詩與題的關系較為松散,但自唐起,詩與題的關系開始緊密結合,詩句不僅“將題目字字寫到”,“且詩意的理解往往仰賴題目提供線索”。()反過來說,由于唐宋之際的制題多半明確,于是“題目空泛者,往往暗示了該詩詩意反而別有所指?!保ǎ?
《錦瑟》一詩的詩題亦引起了不少的爭論,不少論者認為“錦瑟”此題只取此詩句首二字為名,實同于無題詩。如《澹周詩話》:“義山好為無題或失題之詩以寓意,非必實有所指,《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與《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為題,實亦無題?!庇魇卣婧褪┫U存也同意此說。此說雖有理,但也有破綻。既然李商隱有意為一種無題的詩體,為何不將風格與做法和無題詩相若的詩篇也定名為“無題”呢?故此,《錦瑟》雖似乎只取二字為題,實應有其含意。此詩確實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雖所寫的事情與瑟相關,但卻有所寄托。

三、索 隱

面對珠圓玉潤而又撲朔迷離的詩歌境界和一大堆紛紜的臆說,開始時不免眼花繚亂,但細加尋繹,卻可發現在迷離中自有線索可循,在紛紜中也不無相通之處。不少臆說,實際上是詩歌本身的吩咐的意蘊和按時在不同的讀者中引起的不同感受與聯想。它們往往各得其一體而未窺全豹,但不必相互排斥,如果我們根據詩人提供的線索找到它的主旨和基調,融會各種原可相通、相容或相并行的學說,也許可以做到比較接近這首詩的本來面目而不致嚴格其豐富的內涵,對它的藝術特點也會有比較切實的體察和認識。

律詩的首尾二聯,在一般情況下較多敘事和直接抒情成分,全篇的主意也往往寓含其中,有時甚至棉百點出。而頷、腹兩聯往往敷衍主意,意象密度較大。此詩首聯以“五十弦”的形制和“一弦一柱”所發的悲聲引出“思華年”,尾聯以“成追憶”回應“思”字,以“惘然”點醒華年之思的感受,已多少告訴我們:這首詩是詩人追憶華年往事,不勝惘然之作。當然這種枉然的華年身世之感,內容非常寬泛,既可以兼包詩人的悼亡之痛乃至愛情生活悲劇,也和詩人抒寫詩人不幸身世、充滿感傷情調的詩歌創作有關。我個人認為,傷身世、詠悼亡、述創作,對李商隱這樣一位紳士凄涼、處境孤羈,“可以傷春復傷別”的詩人來說,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錦瑟既可看作是詩人凄涼身世的一種象征,也不妨看作感傷身世詩歌創作的一種比喻,正像他在《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詩中所說:“聲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張?!碑斎桓鶕对⒛俊贰ⅰ斗恐星?、《西溪》等詩句,認為與懷念其妻王氏有關,其實這是互相并行的,因為在悲音之中就包括悼亡之音。

首句以錦瑟起興。詩人面對錦瑟興悲,發為癡語,以寄怨悼,錦瑟有多少跟弦,本無關人事,而發為人語,責以“無端”,一片癡怨之情立現。所以薛雪在《一飄詩話》里說:“此詩全在起句‘無端’二字,通體妙出,俱從此來?!卞\瑟本來就有那么多條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而詩人偏要來埋怨它:錦瑟啊,你為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錦瑟而言“五十弦”,本屬詩人詩中通例,如《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夢作》:“雨打湘靈五十弦”,又如“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這都說明此在詩中原無特殊用意。有人說詩人因華年近五十(按年譜,此時詩人時年四十五)而感慨年華之流逝,不禁憶起往昔的歲月。其實不然,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詩人寫此決不是讓人去死扣數字。因此要領會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也。宋詞人賀鑄《青玉案》:“錦瑟華年誰與度?”,但此聯絕非寫作者之華年。因為“華年”與“年華”是不同的。此“華年”不可解為年齡,而是指“少年”,正所謂青春也。“一弦一柱思華年”,意謂:詩人聽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我們斗志到華年往事是非常之寬泛的,因此詩人不會僅僅只是感慨自己已流逝的青春歲月。他此時應當是“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彼藭r也許在懷念著已故的旗子,也許在會議生平的創作,但這一切思緒都是由鼓瑟所發出的悲聲而引發的。詩人正是聽到“一弦一柱”所鳴奏的悲聲,不禁觸動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對華年的流逝的回憶中。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的意識在它自己看來并非是許多截成一段段的碎片。乍看起來,似乎可以用‘鏈條’或者‘系列’之類的字眼來描述它,其實是不恰當的。意識并不是一節節地拼起來的。”由此可知,詩人的思緒此時不可能只是一種歷時性的活動,即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同時應該是共時的,許多畫面同時涌現在詩人眼前。詩人睹物思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以往箋家一般只注意此句“逗下四句”,其實妙處還在“一弦一柱”四字。首聯由“五十弦”而“一弦一柱”,是辭相續,二句由“一弦一柱”而“思華年”則是意相承,另外,此聯對頷聯、頸聯的內容和表現是一種概括的提示,說明它們所描繪的既是瑟聲,亦是詩人“思華年”是流露的心聲?!皹分菊f”,雖不盡切合各句所寫的情景,但它看出中間四句直接描繪音樂境界,還是蠻有一番鑒賞功力的。 。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下文如何承接。頷聯的上句,用“莊周夢蝶”之典。此句關鍵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夢境的迷離恍惚,夢中的如癡入迷,也寫出夢醒后的空虛幻滅,惘然若迷。這迷離之境、迷離之情,從描繪音樂境界來說,是形容瑟聲的如夢似幻,令人迷惘;從表現詩人的華年所歷與身世之感來說,則正是一種象征。詩人曾在其他詩篇多次用夢幻來形容身世的變幻莫測,有時還直接用夢蝶之典。如“神女生涯原是夢”、“顧我有懷如大夢”、“憐我秋齋夢蝴蝶”、“枕寒莊蝶去”等。都可和此句互相參引。說“曉夢”正是極言幻滅之速。曉夢蝴蝶雖語出莊周,但一經詩人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此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的杜宇亦即杜鵑?!皞骸痹诶钌屉[詩中,多指憂國傷時,感傷身世,所謂“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刻意傷春復傷別”、“華年無一事,只是自傷春”。此一方面表現瑟聲的哀怨凄迷,如杜鵑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卻托之于如杜鵑啼血的詩歌。用禽鳥之鳴以比喻自己的詩歌,詩人的詩中多有其例,如“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五更凄欲斷,一書碧無情”都是顯例。

由于傷身世、詠悼亡、述創作是三位一體的,故此聯中也包含著詩人對亡妻的懷念。此句不剛這樣理解,詩人當青春華年之時,熱戀于妻子,而今妻子亡故,自己有如“春蠶到死”而且即便死后,也將如望帝把傷春之心托杜鵑而日夜哀鳴。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已達到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義待申。這時,在一切幻滅的一向中,“某中潛在的細節會突然喚起他的注意,這細節打破了他構圖的平衡。”那么潛在的細節是什么?當然是詩人所描繪的五色斑斕的神話傳說。于是便抖出了腹聯。

“滄?!敝洌扔心虾uo人哭泣時眼淚話化珠的傳說,也有“滄海遺珠”之典。它既是對錦瑟清寥悲苦音樂境界的描摹,又是對詩人沉淪廢棄,才能不為世用的寂寞身世的一種象征?!皽婧S袦I”實際上也是詩人擬想亡妻還會于月明之下思念自己而夜夜哭泣流淚。詩人用換日映照下藍田玉山上升起的絲絲輕煙遠望若有近之卻無開形容錦瑟鳴奏出的音樂意境飄渺朦朧,也象征自己平生的追求象“藍田日暖玉生煙”一樣可望而不可及。類似的境界或感受在詩人的其他詩篇之中也經常出現。如“浦外傳光遠,煙中結響微”、“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名十二層”等。錢鐘書曾指出:“今不曰‘珠是淚’,而曰‘珠有淚’,以見雖化珠圓,仍含累淚熱;已成珍玩,尚帶酸辛,見實質而不失人氣?!弊屛覀冊賮砜丛娙嗽鯓影炎约簩ν銎薜乃寄钤⒂谄渲械?。相傳伏羲氏之母的陵墓在藍田玉山,唐時士女多葬于此。李商隱的旗子也葬在玉山之上。此句言玉山上,王氏的靈魂在名月下精氣氤氳,如紫玉化煙,再無可尋覓。詩人在《謁山》中寫到自己去藍田玉山祭妻?!皬膩硐等辗﹂L繩,水去云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餓冰。”妻子之逝,如水之東流,故有不勝之恨。

尾聯攏束全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呼應。“此情”統指頷聯、腹聯所概括抒寫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劇身世的多種境界。詩句意謂: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悵惘,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枉然了?!般弧倍指爬ā八既A年”的全部感受,舉凡迷惘、哀傷、寂寞、虛幻之情,統于二字之中。當時已然的感喟則不但強調了華年往事的可悲,而且以昔襯今,加倍渲染了今日追憶時難以禁受的悵惘和悲涼。如果說,頷聯、腹聯是聽到瑟聲涌現于腦海的歲華年情境的聯翩浮想和發自心底的與瑟聲相應的悲涼心聲,呢么尾聯就是鼓瑟結束后如夢初醒的悵惘和沉思。錦瑟的悲聲停止了,在靜默中卻依然籠罩 著一片無邊的惆悵,回蕩著悠長的凄涼余韻——“繁絲何似絕言語,惆悵人間萬古情!”


四、賞 析

紀曉嵐評說:“以‘思華年’領起,以‘此情’二字總承,蓋始有所歡,中有所阻,故追憶之而作?!?這是一位富于抱負和才華的詩人在追憶悲劇性的話您時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的時代中正直而又不免于軟弱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心理;既不滿于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環境;既有所追求想象,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
?
從通體看,這首詩和詩人托物自寓的篇章性質是相近的。但由于他在回顧華年流逝時并沒有采用通常的歷敘平生的表現方式,而是將自己的悲劇身世境遇和悲劇心理幻化為一幅幅各自獨立的顯證性圖景。這些圖景具有形象的鮮明性、豐富性,又有內涵的虛泛、抽象 和朦朧等特點。這就使得他們既缺乏通常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確性,又具有較之通常抒情方式更為豐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讀者多方面的聯想。但這些含義朦朧的象征性圖景,又是被約束在“思華年”和“惘然”這個范圍內,因此讀者在感受和理解上的某些具體差異并不影響從總體上去把握詩人的悲劇身世境遇個悲劇心理。這種總體含義的明確性和局部含義的隱約性,象征性圖景的鮮明和象征性含義的朦朧構成了該詩的最大特點,同時,該詩的優點和缺點也都寓于其中。

紀曉嵐所謂“中間四句迷離惝恍,所謂‘惘然’也。”()的確,該詩最讓人捉摸不透、把握不定的就是中間四句。如果我們仔細一想,不難發現這四句所展示的象征性圖景在形象的構成和意蘊的暗示方面,具有詩、畫、樂三位一體的特點,它們都是借助詩歌的語言和一向,將錦瑟的各種藝術意境化為一幅幅鮮明的畫面,以概括抒寫其華年所歷的各種人生境界和人生感受,傳達他在華年時迷惘、哀傷、寂寞、悵惘的心聲。這和西方的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PICASSO)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表達手法相近。我們都知道《格爾尼卡》是一幅關于戰爭經驗的畫,“這幅畫的內容是要用象征的手法來反映普遍性的暴力,當然也要反映格爾尼卡的慘劇,而這幅畫的形式,我們已經看到,是要打破里和外的對立,要建立起一種不確定性、模糊性”()畫家在表達戰爭給人們所帶來的痛苦時,經理了“從極度的痛苦到表達的困難這樣一個過程。畫上有很多張開的嘴似乎都在呼喊,表示出極大的痛苦,但這卻是一幅畫,是沒有聲音的。通過這些張開的嘴和伸出的舌頭,畢加索似乎在說,我要表達,表達這種恐懼,但藝術不能達到這一目的,我能做的只是‘我要表達’。繪畫不能發出聲音來,不能說話,因此藝術家要做的就是展示沒有聲音的呼喊。畢加索想使他的藝術達到呢感直接說出來的強烈程度,使藝術充滿力量,但繪畫卻做不到,因此他只能表現這種沒有聲音的呼喊。”()那么我們也完全有理由認為,詩人要表達自己的迷惘、哀傷、落寞和惆悵,但是詩人不可能大叫“我迷惘”、“我內心痛苦”。因為詩貴于含蓄,歇斯底里的呼叫和吶喊是成其為詩歌的。于是詩人須把自己內心的痛苦通過物象外化出來,即形成意象。當然詩人對所需的物象是有所選擇的。由于詩人此時意續萬千,因此詩人也就不可能用一種具體的五香來轉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這便使得其所選擇的物象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詩人要讓其詩歌能把其內心的痛苦達到能直接說主來的程度,這樣便和畢加索一樣遇到了“從極度的痛苦到表達的困難”這個難題,詩人選擇那些含意朦朧 的象征性圖景來表達自己內心所遭受的痛苦。照樣,詩歌是凝滯的語言,她被寫在紙上是沒有聲音的。詩人所能做的只是“我要表達”,通過錦瑟來表現這種沒有聲音的呼喊,因而這些畫面具有音樂意境、畫面形象和詩歌意象的三重暗示性。這多重暗示的融會統一,一方面使得它們的意蘊顯得特別豐富復雜,里一方面又使它們具有三者之美。可以說,詩、畫、樂三位一體的象征暗示是該詩整體構思的根本特點。如果讀者不能把握這一特點,單純從詩歌方面去探索,勢必造成誤讀。

中間二聯所展示的象征性圖景在時間、空間、情感方面盡管沒有固定的次序和邏輯關系,但它們都帶有悲愴、迷惘的情調,再加上工整的對仗,凄清的聲韻和相關意象等多種因素的映帶關系,全詩仍然具有明顯的整體感,而悲愴的情感是與珠圓玉潤、精麗典雅的詩歌語言和諧結合,更使這首詩體現了一種凄婉的美感。
?

『十一』李商隱錦瑟教案

1、下面摘錄當代著名學者張中行的一段話,以備參考:

古今解此詩者總不少于幾十家吧,其結果自然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有時想,與其膠柱鼓此錦瑟,不如重點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這種辦法試解: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曾經有夢想,曾經害相思。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可是夢想和思情都破滅,所得只是眼淚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現在回想,舊情難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這樣解,雖然近于六經皆我注腳,總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離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張中行著《詩詞讀寫叢話》)

2、課堂活動:點讀練習。請同學們給下面的話加上標點符號。弄清對《錦瑟》的幾種解釋。

A、朱彝尊: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二十五歲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已葬也,猶言埋香瘞(yì)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B、何焯:此篇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月明日暖,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C、汪師韓:錦瑟乃是以古瑟自況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為時尚,成此才學,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無端,猶言無謂也。自顧頭顱老大,一弦一柱,蓋已半百之年矣。曉夢喻少年時事。義山早負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夢。春心者,壯心也。壯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鵑,已成隔世。珠玉皆寶貨,珠在滄海,則有遺珠之嘆,惟見月照而淚。生煙者,玉之精氣,玉雖不為人采,而日中之精氣,自在藍田。(摘自《詩學纂聞》)

七、作業。同步作業本上的練習。

『十二』李商隱錦瑟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李商隱的生平及其創作情況。

2.理解詩中運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這一表現方法。

【學習方法】

1、因聲求氣,以聲傳情;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一、知人論世

1、李商隱(約813—約858),字,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擅長詩歌寫作,和杜牧合稱“”,與溫庭筠合稱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尤善七律創作,人稱“”。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故有“”之稱。

2、背景:李商隱從小穎悟,十六歲即以《才論》、《圣論》兩篇古文“出諸公間”,并受東都留守令狐楚賞識,令狐楚是當時駢文高手,李商隱得他悉心指點,很快青出于藍。二十六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次年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為妻,琴瑟和諧。但當時的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令狐楚屬牛黨,王茂元則屬李黨。李商隱此舉被視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責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兩黨的傾軋中度過,困頓凄涼,辜負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的壯志和才華,終年四十六歲?!跺\瑟》作于詩人晚年,因主題難解,被戲稱為詩界“”。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作品集有《》。

3、詩歌名句:

(1)天意憐幽草。(《晚晴》)

(2)夕陽無限好。(《登樂游原》)

(3)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

(4)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

(5)何當共剪西窗燭。(《夜雨寄北》)

(6)身無彩鳳雙飛翼。(《無題》)

二、文本探究:

1、頷聯和頸聯用到了哪些典故?

2、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近人梁啟超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詞》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保ā吨袊嵨膬人憩F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用典”分為哪幾種?

此詩主旨之所以撲朔迷離,難以索解,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用典。運用典故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藝術手法。對于典故,權威的辭典《辭?!贰掇o源》都有如下的解釋:“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梢姷涔拾鴥蓚€方面的內容:一是,即古代的故事傳說等;二是,即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句子。李商隱的詩,素以用典工整適切著稱。

2、閱讀下面詩句,找出沒有用典的句子。()

①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準》)

③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⑤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故人莊》)

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3、“用典”有什么好處?

4、請簡要賞析下面這首詞的表現手法。

人月圓(金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注]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十三』李商隱錦瑟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寫意的幾種常用方法;

2、理解內部結構;

3、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對本詩內部結構和思路的理解。

[教學方法]

譯寫法,點讀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近人梁啟超讀李商隱,值得我等深刻體會。他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

解說:凡讀過此詩,并稍稍了解李商隱生平者,無一不在煞費心思,絞盡腦汁,希望能從這首詩中更多地發現詩人,更深地理解詩人。于是,這首《錦瑟》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謎”。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

三、對這首詩的多種理解: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李商隱的詩風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詩婦孺皆懂,而李商隱的詩雖好學深思之人讀來也很費力,特別是他的無題詩,大多有一種朦朧的境界,不易得到確切的解釋。盡管如此,如果單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讀,它又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首詩雖題為《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罷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無題詩,解讀極為不易。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傷。

[對全詩進行大意解說]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边@用的是民歌的起興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感慨萬千。

頷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贝寺摼o承上文“思華年”一語,寫詩人回憶中的感受。出句用莊周夢為蝴蝶事 。

『十四』李商隱錦瑟教案

[對全詩進行大意解說]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用的是民歌的起興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感慨萬千。

頷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此聯緊承上文思華年一語,寫詩人回憶中的感受。出句用莊周夢為蝴蝶事,似乎有這樣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樣美好,在回憶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確使人迷戀,致使詩人覺得它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頓狀況只不過是一場夢。但又可以反過來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頓狀況是真,則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豈不成了虛幻的夢?這真是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詩人已經完全陷入一種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對句用望帝魂化杜鵑事,則似乎表明了詩人對華年的一往情深,即無論是夢是真,他都不會讓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滅,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樣借杜鵑的啼聲唱出自己的悲哀。這兩句各用一事,而銜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詩人用典的工巧。

翻譯出來:因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極深,真覺得此身為虛,而夢境才是真實的,即使杜鵑啼血也難表達我的相思之苦。

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本來,在頷聯里詩人用莊生望帝兩典似乎已將他的華年之思說得差不多了,往下確實難以為繼,孰料詩人在瞬息之間視通萬里,給我們展示了這兩幅美好的畫面,真可謂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明月為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這是從民間傳說中演化出來的,但又有作者的創造。珠有淚者,珠光、淚光融成一片,難以分清之謂也,它使人悵惘而又聯想無窮。試想,鮫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淚卻化為人們喜愛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讀者品嘗!至于這淚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淚還是作者本人之淚,大可不必去管,反正這意境是夠美的了。后一幅以藍田秀麗的群山和溫暖的陽光為背景,塑造了玉生煙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在空中,為山增輝。這個想象來源于古老的說法(晉陸機《文賦》里石韞玉而山輝一句也來自這個說法)。但詩人引用這個說法的意義非同尋常:從玉被掩埋這一面來說,那是很可悲的;從生煙這一面來說,卻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況味也真是一言難盡。這兩幅畫面盡管色調不同,但在表達作者悵惘、悲傷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們的象征意義如何,那就有待專家們各抒己見了。

翻譯出來:明月生于滄海的時候,我的淚水如珠,藍田玉山之上,那玉煙縷縷升騰,何嘗不是從我心中飄出?

尾聯:這一聯意思極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個反跌:此情可待成追憶猶言上面說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時才有,所以接著就補足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言外之意是,當時既有悵惘之情,則今日追憶必定更加悵惘,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翻譯出來:我痛苦的相思,何須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書設計]

『十五』李商隱錦瑟教案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十六』李商隱錦瑟教案

風聲如弦

鳥兒出巢時的啼鳴聲悠揚

總會引人注目

回蕩在空中的鳥語,震撼著白楊樹的葉脈

樹葉在空中飄蕩,猶如斷線的風箏

飄啊飄

小溪在石縫間自由奔走

斜陽下鳥巢在水中顯得靈動起來

空巢依然令人神往,牽掛

牽掛是心底永恒的記憶

過往的畫面如弦外之音

受傷的鳥兒令人心痛

江河入海流的奔騰與咆哮

震撼著人們向往著

何時再回到母親的懷抱

遠方與思念無限的遐想

幻想著有一天

我和你從頭再來,心念無為

無為只為你之所想,相擁四季

雨伴風,風調雨順

慢步在毛毛細雨中,心卻淚如珠

你在遙遠的地方微笑著,看著我

是母愛的牽掛

是心心相依的愛戀

不舍得!不舍得

雖然沒有拉著你的手

依然能夠感覺到你的溫柔

莊周夢蝶,好事人生

陽光把空巢燃燒化著子規

錦瑟神曲把蝴蝶喚醒

忘掉吧!和美記憶必將忘卻哀怨

錦瑟神曲如光,心如愿

『十七』李商隱錦瑟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特色。

2、領會這首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重點難點:

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學習方法:

誦讀,理解,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與作者簡介。

1、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描寫音樂的著名詩文:

(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賀的《李憑箜篌引》。

(3)蘇軾《赤壁賦》。

(4)劉鶚《明湖居聽書》。

(5)韓愈《聽穎師彈琴》。

(6)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7)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8)李商隱《錦瑟》。

2、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滎陽。

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詩歌創作中,則寫出了大量抒情感懷類的詩篇,尤以晚年的無題詩和詠史詩成就最大,本課選讀的兩首詩,就是其代表作。

3、關于《錦瑟》

《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于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說古代詩歌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保ā墩撛娙住罚┮馑际钦f,像《錦瑟》(以及受李商隱影響的宋初的西昆體詩)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嘆,無力為它作注。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也曾發出“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的浩嘆,可見這首詩的特異之處。

二、如何理解《錦瑟》的字面意義?

1、理解典故

①莊周夢蝶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啼聲非常悲凄。

③鮫人泣淚

《博物志》里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煙

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

2、翻譯詩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不知什么緣故,錦瑟會有五十根弦,我現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心情難以平靜。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像莊周那樣,我在清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飛舞的蝴蝶;像古蜀國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鵑鳥的悲鳴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大海茫無際涯,明月照在蒼碧的水面,鮫人的眼淚化成萬千明珠;藍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裊裊輕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種感慨豈待現在回顧追憶?它發生的當時我已經惘然失意,事后更何從追尋呢?

三、如何理解《錦瑟》的深層意境?

第一聯:起興。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6歲)。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兩個“一”字,更加強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覺,既暗示了感覺的細致繁復,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纏綿。則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發出來。

中問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承首聯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嘆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

第二聯:寄情于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哀怨感傷之情,表達對美好情感的追懷。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于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凄涼中追憶往事。猶如莊子“夢蝶”,不知哪種狀態是真實的自我了。

第三聯: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里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蒙蒙,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深埋水底,不能相見,無人賞識。

最后一聯:尾聯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癡迷、“春心” 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迷惘,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味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在暖玉生煙的縹緲里,詩人回望華年往事,追憶往日情緣,空留當年的悵惘,令他再一次不勝嗟嘆: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四、究竟《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隱在月夜彈響了他的《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后世無數的聆聽者,歷來也曾經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說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說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綿藐,對于《錦瑟》一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紜,確實是一個千古之謎。

1、詠瑟詩。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句是分別寫了瑟的適、怨、清、和四種樂調。

2、悼亡詩。認為詩人是在孤獨凄涼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詩。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并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微。

4、愛情詩。認為《錦瑟》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5、傷世詩。認為此詩的主旨是“悵觸人生,情懷歷亂”。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詩歌約作于作者晚年,當是他回憶往事,對一生坎坷而發的感慨,盡管描寫委婉,旨意朦朧,但顯然有其寄托。李商隱在詩中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緣情造物的寫法,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6、理想詩。認為此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認為:(并不要求學生認同)

這首詩應該是感時傷世詩?!跺\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五、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

1、比喻象征,形象鮮明。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錦瑟”“蝴蝶”“杜鵑”“珠”“玉”象征著美好事物。

2、意蘊深厚,朦朧夢幻

《錦瑟》一詩,無論是“錦瑟”,還是“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心知肚明,完全意會,但究其具體,卻云霧遮目,不甚明了。雖不能說李商隱開啟了朦朧詩的先河,但這種藝術嘗試和創新是獨特的,對后世影響很大,也許,正是李商隱詩歌中表現出的這種意蘊深厚的朦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近人梁啟超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詞》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六、背誦詩歌。

    實習報告網小編為您推薦李商隱錦瑟教案專題,歡迎訪問:李商隱錦瑟教案

猜你喜歡

更多>
91精品国产99久久_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_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_成人黄色在线播放

  1.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sub>

    <strike id="fsw4v"><pre id="fsw4v"></pre></strike>

    <form id="fsw4v"></form>
    <nav id="fsw4v"></nav>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sub>

      <nav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nav>
      1. <form id="fsw4v"><th id="fsw4v"><track id="fsw4v"></track></th></form>
        加勒比av一区二区| 亚洲卡通欧美制服中文|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黄色成人av网站|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 精品成人免费| 亚洲美女黄色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三|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中国av一区| 久久国产主播精品| 亚洲免费影视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按摩在线观看|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α欧美αv大片| 日韩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韩国| 久久人人97超碰精品888|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亚洲综合99| 国产模特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女女同性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伊人久久综合网| 玉米视频成人免费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 国产欧美一区在线| 欧美色一级片| 欧美激情1区2区3区| 欧美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亚洲欧美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a久久久久|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 亚洲日本黄色|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欧美va欧美不卡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成人资源网| 欧美在线亚洲综合一区| 韩曰欧美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韩国精品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成va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久久99热| 国内精品99|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亚洲福利在线看| 黑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网站|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亚洲欧美一级|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久久人人爽国产|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欧美午夜|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2020|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桃色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产精品video| 亚洲色诱最新| 欧美成人首页| 亚洲久色影视| 久久精品一级爱片| 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欧美日韩国产123| 激情综合网激情|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三区四| aa日韩免费精品视频一| 欧美日韩国产三区| 久久久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激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vr|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av|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香蕉|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日本视频| 欧美巨乳在线观看| 今天的高清视频免费播放成人| 亚洲激情欧美| 一区免费在线|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a级| 免费欧美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免费视频软件|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a4yy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亚洲大黄网站| 久久黄色级2电影| 在线天堂一区av电影| 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一区二区av| 亚洲视频精品| 欧美在线网址| 亚洲老板91色精品久久| 欧美伊人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久久成人资源| 欧美xart系列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午夜| 国产一区高清视频| 欧美α欧美αv大片| 亚洲视频电影图片偷拍一区| 久久不射网站|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久久精品人|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色一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拍免费91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牛奶| 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啪啪| 牛牛国产精品|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 亚洲女ⅴideoshd黑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视频中文亚洲| 欧美日韩美女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直播| 蜜桃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日本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12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内免费精品永久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印度| 日韩视频久久|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 午夜宅男欧美| 久久av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护士白丝一区av| 国产欧美日韩亚州综合|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不卡'| 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蜜乳一本欲蜜臀| 欧美日韩中国免费专区在线看| 亚洲黄色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欧美大片在线看| 久久九九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