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霓虹燕子教案

發布時間:2025-04-28

霓虹燕子教案(匯集17篇)。

霓虹燕子教案 篇1

【目標導航】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實踐支點】

一、我會讀拼音,寫詞語

jùn qiào  zēng tiān lüè guò ǒu???? yàng

()?。ǎ。ǎ。ā。柺帲ā。?/p>

二、我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的羽毛?。ǎ┑某岚颍ǎ┑奈舶?/p>

()的小燕子()的細雨()的春天

三、我會分別寫出下列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聚攏:()俊俏()偶爾()

()()()

【能力跳板】

一、先按課文填上恰當的詞,再按提示答題

1、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的嫩葉的/柳絲。()的草,()的葉,()的花,都像()聚攏來,形成了/()的春天。

⑴ 填完詞后,按停頓號“/”提示,有感情地朗讀兩遍。

⑵ 從所填的詞和朗讀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身子/在天空中()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過湖面,尾尖偶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開去。

⑴ 填完詞后,按停頓“/”提示有感情地朗讀兩遍。

⑵ 從所填的詞和朗讀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根據課文填空

課文以燕子為線索,從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描述燕子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______的小燕子的喜愛及對______的春天的贊美之情。

【創新臺階】

課文第2自然段,作者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色彩鮮艷、生機勃勃的春景圖。請你結合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加上自己的春天特征的觀察,以《這里的春天真美麗》為題,寫一篇短文,表達出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霓虹燕子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特別是有關燕子的資料),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3、讀題:

(板書“燕子”)

(1)指導“燕”的結構:“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

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

A、小黑板出示字詞:自由讀——指名糾正讀——齊讀

B、讀課文:(分段指名讀)看誰讀得又準確又流利。(教師評)

2、理清課文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那些內容?(小組討論)

(2)指名回答

(相機板書:外形,春天趕來,飛行,休息)。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理解內容

默讀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相機板書:羽毛——烏黑光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剪刀似的)

2、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①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②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③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④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⑤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3、指導朗讀

(1)情感準備:既然燕子是這樣的漂亮、機靈,大家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歡快……的語氣)

(2)練讀。

(3)指名讀——男生女生比賽讀——齊讀

4、指導背誦

(1)思路:課文是怎樣寫燕子的外形的?(指板書:羽毛——翅膀——尾巴、指圖)

(2)請學生自己試著把這一段背給同桌聽。(提示:可看板書或看圖)

(3)看板書,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齊背。

四、布置作業

1、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還有一個( )的尾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前課

1、請學生說說回憶第一段寫了什么?(外形)

2、作者是怎么寫的呢?(請學生帶感情背誦)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燕子的模樣,那么著可愛的精靈是什么時候來到我們身邊的呢?(春天)

(2)自由讀這一段,想想它描繪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橫線劃出來。它們是什么樣的?圈出描寫的詞語。(微風——吹拂;細雨——灑落;柔柳……)

(3)重點品味描繪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指名口頭填空第一句。(吹拂、灑落)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舒服、愜意……)你怎么讀出這個感覺?(示范讀,教師評價)

指名口頭填空第二句。(展開)你怎么讀出柳葉的嫩呢?(示范讀,教師評價)

指名口頭填空第三句。(趕集似的,爛漫無比)

什么叫“趕集”?

[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摆s集”說明花草很多,很熱鬧……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你準備怎么讀?(教師評價)]

B、在這樣美的春天里,還有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生趣是什么意思?(生機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場面,有什么感覺?(高興、興奮……)

C、完整地練讀——分小組比賽讀——齊讀

(4)指導背誦

A、理思路:春天到了,微風和細雨怎樣?柔柳怎樣?青草怎樣、綠芽、鮮花怎樣?小燕子又怎樣?

B、同桌互背。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理解內容:

A、自瀆:思考這一段寫了燕子的哪個方面?(飛行的形態)

找出描繪的詞語。(斜著、掠過、橫掠……)

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

B、掠過寫出了什么?(飛的速度快)(板書:快)

橫掠寫出了什么?(飛得輕)(板書:輕)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皶灐笔鞘裁匆馑?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

(2)指導朗讀

A、小燕子飛得又輕又快,我們應該怎么讀?(輕快)

B、指名讀,評價——齊讀。

(3)指導背誦

A、燕子圖片演示。(指名表演)

B、練背——齊背(教師同時演示)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燕子輕快地飛呀飛,累了,就——停在電線上休息。(板書:休息)

(2)默讀。找出比喻句,說明把什么比做什么?(板書:電線——五線譜;燕子——音符)

(3)比較:教師故意讀錯“痕””為“根”,請學生說說哪個好。

(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這里的“痕”字用得好)

(4)指導朗讀:飛倦了怎樣讀?春天的歌怎樣讀?

(5)指導背誦:

三、總結課文

學習這一課,我們認識了春天里活潑可愛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著——(指名說),它在春天里到來,輕快地飛到我們身邊,連休息的姿態都那么美。

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一起讀它。

四、布置作業

1、填空。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著,毛毛細雨從天上下來。千萬條柔柳( )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 )似的聚攏來,形成了( )的春天。

2、圍繞春天景物寫一篇日記。

3、課外再摘抄一些描寫春光的句予。

附板書:

羽毛烏黑光亮

外形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3、燕子春天趕來

飛行快,輕

休息電線——五線譜

燕子——音符

霓虹燕子教案 篇3

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春天,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機,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光,贊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自然段講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第三自然段講在飛行中的燕子的各種姿態;第四自然段講燕子停歇在電線上,形成了美麗的圖景。

課文以燕子為線索,按燕子的外形特點、燕子從南方趕來、燕子飛行和停歇的順序記敘。全文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明快是這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豐富的想象及一些表達方法。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準備,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梢詥l學生對春天景物特點的了解,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或者組織學生到野外去觀察春天的景色;還可以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讓學生對春天有一個切身的感受。

本課所描寫的畫面生動,語言優美,構成生動、感人的意境,教學時要把學生引入情境。可以結合課文插圖來學習課文,加深對課文描寫的意境的直觀感受;可以啟發學生回憶對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體等其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比如,青草、柳葉、鮮花、小溪流水、青山綠水、燕子等,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特征和美麗;教師還要重視指導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感受光彩奪目的春天,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同時,教師要善于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點和燕子的活潑可愛這一重點,可以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從“斜著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飛行姿勢,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通過“掠過”,體會燕子飛行之快速;通過“唧的一聲”感受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

本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還要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

學習目標

1.會認“伶、俐、增”等10個生字,會寫“桿、痕、偶”等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22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朗讀背景音樂、收集有關春天的圖片

教學預設:

(本課教學可用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3)不理解的字詞可以借助工具書學習。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

集體點撥:“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胺鳌钡淖x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這篇文章的確寫得很美。下面請仔細讀第一自然段,簡要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可愛)

2、再讀讀這一段,說說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作者是怎樣寫出燕子的可愛的?

3、畫燕子,互相介紹。

4、反饋、總結:引領學生體會抓住特點、語言簡潔的好處。

5、小練筆:選擇一種小動物,寫好它的樣子。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9個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自己觀察識記,集體點撥:

“伶”右邊是“令”不要寫成“今”;“增”左邊是提土旁,要書寫到位;“斜”第五畫是豎鉤;“痕”是病字框,不要寫成“廠”。

3.師根據需要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配樂自由讀這段,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麗、生機……)

2、你又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呢?

隨機學習:

a、“黃綠眉眼”指什么?

b、“趕集”是什么意思?請說說你見到的趕集的情況?這一自然段描寫的花、草、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呢?把你腦中的畫面描述一下。

3.指導朗讀

師:你能把這種充滿生機的美讀出來嗎?

隨機朗讀指導:

定準輕松歡快的基調,語速根據內容的變化時緩時急?!跋逻^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語調要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扒嗟牟?,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語速加快,要有趕集、聚攏之意。“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要讀出欣喜之情,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4、指名朗讀,生生互相點評。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是啊,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三段,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朗讀,反饋:燕子活潑、可愛、機靈、飛行快……

過渡:那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3、抓重點詞句,讀中感悟。

隨機學習:

a、從“斜著身子”感受到燕子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通過“掠過”,體會到燕子飛行之快速,理解“掠”;通過“‘唧’的一聲”感受到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

b、“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理解“小圓暈”,畫一畫感受美。

4、朗讀。大家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看誰讀得能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又感受到了怎樣的美?

2、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這”指的是什么?聯系上文和書上的插圖來理解。

4、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5、拓展: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朗讀指導

四、作業

1、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在課外再摘抄一些描寫春光的句子。

教學鏈接

知識拓展:

燕子一種候鳥,體小、翅膀尖而長,尾巴分開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是益鳥。在我國,燕子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去。

鄭振鐸(1898—1958)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社會活動家。生于浙江永嘉縣,原籍福建長樂縣。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同茅盾、葉圣陶等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3年主編“小說月報”,1931年任燕京大學教授??箲饎倮髣撧k《民立》周刊。解放后歷任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文物局局長、文化部副部長。1958年在出國訪問途中,不幸因飛機失事遇難。鄭振鐸畢生從事文學創作、文學研究和考古研究,致力于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建設。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佝僂集》《山中雜記》《泰戈爾傳》等;主要譯作有《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等。1959年出版《鄭振鐸文集》。他的作品《鸕鶿》(由《鵜鶘與魚》改編)等,曾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課本。

霓虹燕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形容詞在表達意思中的作用及動詞運用的準確。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的光彩奪目、生機勃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有序地表達,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來寫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體會燕子的特點及春天的生機勃勃。

2.體會文中的好詞佳句,特別是擬人、比喻、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難點:理解文末那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課文掛圖、錄音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板書設計

樣子 所見

燕子 飛行

(活潑機靈) 停時 所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檢查預習情況)

3、圖文結合,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體會春天的光彩奪目、生機勃勃。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投影、課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談話引入:冬天過去,春姑娘又來了。你能說說大地有什么變化嗎?(自由說)

2、誰能背寫春天的詩歌?

二、認定目標:口頭認定

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寫、贊頌的對象。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齊讀課題)

三、導學達標:

(一)學生讀通課文,了解內容。

(二)聽錄音,小聲跟讀課文。

(三)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并組詞。SxW9.COM

2.反饋在自學中你認為生字該注意的地方。

3.教師強調后,出示鞏固練習。

俊( ) 攏( ) 譜( )

峻( ) 擾( ) 普( )

(四)學生的說和掛圖結合,感知春天的光彩奪目。

1.播放錄音,集體跟唱《春天在哪里》。

2.反饋課前活動《找春天》:你們在課文插圖的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3.出示課文掛圖,引導觀察,訓練順序表達,感知春天的光彩奪目。

(1)師導,這是一幅鄉村的村景圖,你們仔細觀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來了?(生述師板畫)

(2)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畫面,對景物進行有序的口頭表達。要求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說。

(3)教師小結,導入課文的學習。

春天樹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奪目,生機勃勃。作者僅用了三句話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請同學們快速讀文,用"--"畫出來。

(五)

賞析文中寫春景的語句,體會春天的光彩奪目。

"才下過幾陣蒙蒙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光彩奪目的春天。"

1.指名回答,全班齊讀。

2.這些句子好嗎?體現在哪?

(1)小組內部交流看法。

(2)集體反饋。

(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理解、體會其中顏色詞語、擬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處)

(3)教師歸納總結。

a."蒙蒙"寫出了春雨的獨特特點。

b."吹拂"寫出了春風的柔和。

c."黃色青綠各色鮮艷"寫出了春天色彩斑斕的世界。

d.擬人句的使用使春天顯得更加的生機勃勃,充滿生命的活力。

四、達標測評: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讀的方式可多樣,比較、個別、范讀、男女比賽,以活躍課堂)

五、總結:

問: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六、作業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的羽毛( )的翅膀( )的細雨

( )的柳絲( )的燕子( )的天空

2、比一比,組成詞語。

俊( ) 攏( ) 粘

峻( ) 擾( ) 沾

3、摘抄你喜歡的句子。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對小燕子外形及動作的描述內容,體會春天生命的氣息。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及有序的表達,動詞的恰當使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學習文中對小燕子外形及動作的描述內容,體會春天生命的氣息。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自讀課文,回憶主要講了什么?(自讀后,回答)

二、認定目標:

1.錄音播放(小燕子),全體同學跟著哼唱。

2.師導語:春天光彩奪目,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將小燕子圖貼在板畫邊)

三、導學達標:

(一)圖文結合,體會小燕子的外形特點。

1.自由說對小燕子的了解。

2.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小燕子外形特點的句子。

3.全班學生齊讀。

4.對比讀,體會形容詞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點)

(1)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

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語調輕快,流露喜歡之情)

(二)學習燕子的飛行,體會動態美,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

1.師導入:眾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機勃勃。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認真地體會。

2.教師提供導學提綱,學生自由讀文,反復吟詠體會。

(1)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

(2)文中用什么詞將它們聯系在一起?這說明了什么?

(3)用"--"標出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詞語,想作者用得好嗎?

(4)讀中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畫出你認為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逐題反饋,欣賞佳句。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并熟讀成誦。

(三)學習燕子的停歇部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中心。

1.教師一邊板畫一邊說:燕子在春光中飛來飛去,累了就落在電線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找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讓學生讀出不理解的句子,齊理解。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1、總結文章的內容。

2、學了課文后,你在寫作上有何收獲?(要求學生各抒己見)

3、教師歸納總結。

(1)點面結合。(2)動靜結合。(3)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及動詞運用準確。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達標測評:

1、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俊俏--( ) 光滑--( )

偶爾--( ) 烏黑--( )

2、判斷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采,形成光彩奪目的春天。( )

2.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

五、作業:背誦全文。

霓虹燕子教案 篇5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開火車讀,個個過關。

(2)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

(3)出示生字詞集體點撥:“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拂”的讀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ó”?!奥印笔谴榭谝?。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燕子的?

4.集體交流。(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描寫)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

2.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機靈的小燕子?!耙簧碛鹈薄耙粚Τ岚颉薄皽惓尚⊙嘧印笔切⊙嘧油庑蔚墓蠢?,“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3.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4.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6個生字

1.出示本課生詞: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飛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認讀、組詞

3.自己觀察識記,集體點撥: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艸”;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寫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筆是撇,中間橫沒有連著。

4.師根據需要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霓虹燕子教案 篇6

【課業設計】

一、我會寫

jù? lǒng????? dàng yàng?????lüè guò???? zēng tiān????? yǎn zǒu

(  ?。。ā?  ) (  ?。。ā? )?。ā??。?/p>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

()的燕子()的春天

()?。ǎ?/p>

三、讀下面的這個句子,用加粗的詞寫一句話

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遷移】

填空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燕子的飛行姿勢是__________,通過“掠過”一詞體會到燕子__________,“唧唧”一詞體會到燕子飛行時心情_________,“有的……有的……”感受到眾多燕子在__________中,在__________中飛行的情景。這句話描繪出了__________的燕子為春天增添了__________。

【挑戰奧賽】

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寫一寫你身邊的春天,如校園里的春天、院子里的春天、社區里的春天、窗臺前的春天。

霓虹燕子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與魅力。

3.閱讀課文,學習用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同一種事物。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與魅力。

【教學難點】

閱讀課文,學習用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同一種事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關于金字塔,有很多有趣的謎。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與魅力。(重點)

3.閱讀課文,學習用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同一種事物。(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金字塔夕照》用流暢、飽含韻味的文筆,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金字塔的概況。

四、品讀釋疑

兩篇文章介紹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用優美的語言文字著重描寫了金字塔的金色,寫出了金字塔的意境美,譯名妙,色彩難忘,引人遐想。

第二篇文章是說明文,運用圖片和各種說明方法介紹了金字塔雄偉、神奇的特點以及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

(一)金字塔夕照

1.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

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

夕陽、田野、沙漠都是金色,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那古老的金字塔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由此看出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

2.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

金色的夕陽、田野、沙漠、泛著金光的河水、像是純金鑄成的金字塔,調動讀者的視覺,寫出了金字塔的絕美意境。

3.遠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從它那里放射出來的。

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遠望所見的金字塔的美麗樣子。

4.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一片耀眼的色調,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1)把這里的景色比作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突出了夕照下金字塔的雄壯美麗。

(2)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意境?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現瞬間的、局部的特色,而且充分運用文字表現色彩、光線及其帶來的感受。高超的表現藝術與表現技巧造就了文章絕美的意境。

5.你看金字塔多像一個“金”的漢字。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作者對令人陶醉的金字塔的贊美,也體會到作者對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人類偉大創造的歌頌。

6.有人說金字塔的白晝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覺得最令人難忘的,恐怕還是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運用對比,突出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最美。

7.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簡直把你融化進一個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滿豪邁的感受和無邊的遐想,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

文章在寫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這是一篇“風貌通訊”,也是散文,文章結構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描繪非常出色,構思巧妙。

(二)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1.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這部分內容介紹的是胡夫金字塔。作者用畫圖的方法展示了胡夫金字塔的塔高和塔基邊長,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塔的重量、體積和塔基面積,簡潔、明了、直觀。

2.◇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幾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現比它更高的建筑。

◇用約230萬塊石材砌成,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126個籃球場那么大。

這兩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從中感受到胡夫金字塔非常高大雄偉,在當時的情況下,修建十分不容易。

3.仿寫: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胡夫金字塔的概況呈現了出來。請你也運用這兩種說明方法來介紹一種事物。

示例:現在的筆記本電腦越來越薄,越來越輕。今天我看見一個小型的筆記本電腦,居然跟平時用的會議記錄本大小相當,薄厚也差不多,我感到十分驚奇。看了一下說明,它居然只有?25厘米長,15厘米寬,2厘米厚,重量只有945克,真是名副其實的筆記本!

4.塔身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疊加而成的,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難用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從這兩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從這兩句話中,我體會到了幾千年前的工匠手藝精湛,技術高超,超乎人們的想象,太了不起了。

5.塔高的10億倍約等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寫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點?

寫出了金字塔的巧合,引人深思。

6.尼羅河被稱為埃及的母親河。它每年定期泛濫,給河兩岸帶來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羅河的西岸。

金字塔為什么要建在尼羅河的西岸?

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尼羅河東岸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象征著生命的開始;而尼羅河西岸是太陽降落的地方,象征生命的結束,那里是亡靈的世界。陵墓正好是兩個世界的交界口,由這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然后再從東方再重新出現,所以他們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羅河的西岸。

7.古埃及人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

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們將一年定為365天,并規定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余5天作為節日。

這段文字與哪段文字相印證??這段文字與“塔高的10億倍約等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相印證。

五、結構主旨

1.課文結構

出示本課結構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金字塔夕照》用流暢、飽含韻味的文筆,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恫豢伤甲h的金字塔》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金字塔的概況,表達了作者對金字塔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3.課堂小結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謎團重重。我們課后可以通過資料進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六、課堂拓展

板書設計:

意境絕美

金字塔夕照譯名絕妙人間奇跡

色彩難忘

霓虹燕子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燕子》選自現代作家、文學史學家鄭振鐸寫的散文詩《海燕》。課文以燕子從南方飛來為主要內容,捕捉到燕子的各種姿態和特點,描繪了它的外形、飛行和停歇時的特點,全文不到四百字,語言凝練,生動。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豐富的想像及一些表達方法。

【課后習題】

第一題:引導學生讀文、背文。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背不下來的可以留作家庭作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讀,再背誦下來。指導背誦要指點背誦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課文脈絡來背誦,記住每段話中描寫的先后順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潑可愛的燕子的順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細雨、微風、柳絲、草、花到燕子的順序背誦。

第二題是討論題,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通過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展開討論。討論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對燕子的了解來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最后大家總結出燕子小巧靈活,活潑可愛的特點就可以了。

第三題要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讓學生根據例子的提示,明確什么樣的詞語稱作好詞,自己再尋找一些用得好的詞語。想一想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學討論交流。葉圣陶:“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钡拇_是這樣。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一個“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文中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本課描寫生動形像,用詞準確,語言優美。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來體會。比如“湊成”,有身形靈巧、搭配和諧的意思;“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聚攏”可以通過查字典讓學生了解意思,再體會這里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生動活潑的春景;“橫掠”可以通過畫面演示,了解這種姿勢,體會作者用詞的豐富、準確?!奥印陛p輕擦過的意思,指燕子身輕,速度快,一瞬間而過?!岸嗝聪裎寰€譜啊”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五線譜,可以讓學生看看五線譜,知道五線譜和音符是什么樣子,再體會課文為什么要用五線譜來打比方。

選做題是積累語言的練習,如果教學時間允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鼓勵學生在課外再摘抄一些,還可以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抄下來。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22個詞語(見詞語表)。

⑵ 培養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語言,想像語言情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⑵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⑶ 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⑵ 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導入新課:

⑴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

(板書:“1、燕子”,并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⑵ 你們了解小燕子嗎?

(學生說說已有知識)

2、教師范讀課文。

(播放優美的曲子,教師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

二、自學生字新詞

根據生字表、詞語表自學生字新詞。

學習建議:

1、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

2、問一問:在自學中,遇到讀不準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查字典。

3、想一想:哪些生字和自己學過的字是同音字,形近字?應怎樣區分?

4、寫一寫:哪些生字,詞語不容易寫對,寫好,自由練習。

5、讀一讀: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組詞(出示卡片),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ǎ∏危ǎn() 拂() 倦()

峻() 悄() 籠() 佛() 卷()

駿() 稍() 壟() 沸() 圈()

符() 譜() 沾() 添() 奏()

附() 普() 粘() 填() 湊()

4、說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聚攏──(聚集)掠過──(拂過)

反義詞:偶爾──(經常)增添──(減少)

5、解決學生自學中的疑難。 

四、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指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質疑、梳理問題

第二課時

一、觀察插圖,引入新課

從單元整體的角度考慮,不僅要了解燕子的特點,更要深入到本單元的主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觀察插圖:這是一幅鄉村的村景圖,你們仔細觀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

提示:1、觀察插圖要按一定順序。

(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

2、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你看到的小燕子嗎?小燕子在圖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后,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引導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系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二 研讀語言,理解內容

1、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呢?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發言,可以直接讀課文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描述。

3、你覺得課文中的小燕子是怎樣的小燕子?

板書:

()的小燕子

(學生發言: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4、默讀課文:

⑴ 思考:

從哪些語句的描寫中看出這是一只(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有趣的……)小燕子?用“____”畫出來。

⑵ 想一想:

怎樣朗讀才能使人感到小燕子是這樣的(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5、同桌交流。

6、練習朗讀:

⑴ 第一自然段:

學生讀后,老師可以這樣指導:

聽教師讀,你們發現老師讀的與原文有哪些不同?并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不同之處: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

學生發言:去掉了描寫的詞語。

初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教師點撥:添加上這些詞語,有什么不一樣呢?請你對比著讀一讀。

學生讀書后發言:“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教師引導1:這些詞語放在在句子中怎樣朗讀呢?請同學們自己嘗試練習。

(這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

教師引導2:解決同學質疑中的問題。為什么說“湊”成了活潑機靈小燕子? 

(品味“湊”)

① 查字典選講:

湊:a、聚合:~錢?!珨怠!稀F础>o~。

b、接近:~近。往前~。

c、碰,趕,趁:~巧(碰巧)。

課文中的“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

② 這句話中指什么聚合在一起呢?

③ 為什么用“湊”?

學生發言: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

深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指導朗讀: 一個“湊”字,就使這句話對小燕子的描寫顯得非常形象生動,朗讀時應怎樣讀呢?

⑵ 第二自然段:

① 過渡: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這些景物畫下來。

② 歸納: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③ 自由讀書,邊讀邊想像課文語言描述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④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看插圖便展開想像。

⑤ 師生問讀:

教師提問什么樣的雨、什么樣的風、什么樣的柔柳、什么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

⑥ 追問: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比喻句呢?出示后齊讀比喻句。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教師:想想趕集與春天的草、芽、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學生:趕集的人很多,很熱鬧,春天的花、草到處都是,很多,也顯得很熱鬧。

教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百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趕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嗎?

學生:趕集的人有先有后,春天的草也不是同時長出來的,花也不是一起開的。

教師:我們就要這樣讀書,要和生活聯系起來,和自己的經驗、經歷聯系起來。

教師:假如你們就是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都“趕來做什么”?

學生:趕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

教師:這百花爭艷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真是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啊!

⑦ 引導:

課文中有一個小泡泡:我能想像出“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初春,你會看到怎樣地景色?哪些景物是報春的使者?

再看看插圖,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使聽眾眼前浮現出光彩奪目的春天?

⑧ 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

⑶ 第三自然段 

①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課文中具體寫了燕子飛行的幾種姿勢?

用“____”畫出描寫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② 引導:

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學生:燕子斜者身子從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師板書:斜、掠過、唧)

教師講解: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p>

③ 引導:

大家再讀一讀第三段,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⑷ 第四自然段 

① 過渡:

可愛的燕子飛累了,落在電線上休息,那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出示語句: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V难嘧映闪艘舴?,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② 朗讀,追問:

“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 薄斑@”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像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引導:

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像力!

走近看,這些小燕子什么樣?

(回讀第一自然段)

離遠看,這些小燕子什么樣?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曲譜上那一個一個音符。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

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去演奏的曲譜?

(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③ 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 總結課文,想像畫面

1、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2、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再來讀一讀課文。

(選擇段落讀)

注:背誦指導可以融進課中。

霓虹燕子教案 篇9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點 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 熱

燕子飛回增添生機 美 愛

春 大

姿態優美 天 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霓虹燕子教案 篇10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生:我們平時都說是幾根線、幾根繩子,這里怎么說是幾痕細線呢?我從來沒有讀到過“幾痕”,“痕”又不是量詞,怎么能說“幾痕”呢?是不是寫錯了?

師:(心里一怔——問得有理??!是從沒讀到過!幾痕?幾根?……)你問得非常好,這可能是我們大家心中共同的疑問!這里的“細線”指什么呀?

生:是指電線。

師:的確,我們通常都說一根或幾根電線,可這里怎么說是“幾痕”呢?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幾痕”的說法,還真不知道課文為什么這么寫。(提問的學生臉上由好奇轉為好大的失望)

為什么不說“幾根”呢?是真的用錯了,還是另有用意?(此言一出,學生的眼睛里頓放光彩)我想,我們大家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學生又露出了自信的神情,專注地點著頭)。再讀讀這句話,想一想;還可以聯系上下文,琢磨琢磨。(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果然積極投入到讀書中去。他們有的緊皺著眉,讀著,想著;有的一下緊繃著臉一下又舒展開來,自言自語的,似乎已有所悟。)

師:需要與同學討論一下嗎?

生:需要,需要?。ɡ蠋熯@么一說,好像正中他們下懷。看來,他們可能對自己的思考、見解還不是很有把握。于是,各合作小組嘰嘰喳喳地、興奮地開始了討論。)

(討論后,學生匯報)

師:好好地研究了課文,又經過了相互討論,我現在特別想知道你們認為“痕”字用得對還是用錯了?

生:(幾乎是齊聲說)沒用錯!

師:(睜大眼睛,奇怪地)哦,此話怎講?

生:我們組討論后認為,“痕”比“根”表達的意思顯得更細一些,用“幾痕”來描寫電線,寫出電線很細。(馬上有別的小組舉手積極要求發言,還有的學生仿佛忍不住了——“要寫出細不一定用痕啊,用其他的詞也能寫出細……”可見,這種見解還不能說服大家)

生:電線原本就比較細,架在電線桿上,離我們遠了,看上去不就更細了嗎?就好像成了我們眼前的針線一樣。那么細,如果不仔細看可能讓人有時會看不出那里有電線呢!課文中不是把它寫成“細線”嗎?我們還查了字典,查到“痕”是“痕跡,物體留下的印兒”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少得只有一點痕跡”的意思,“幾痕”剛好可以寫出電線“細細的,淡淡的,看起來不明顯的”的特點。

生:我們也是這樣理解的,但我們還有補充。文中的句子寫“藍藍的天空沒,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我們想,電線架在藍天下,藍天是那么廣闊無垠,而電線是那么纖細,看上去會讓人覺得電線真的好像是留在藍天上的一線什么痕跡,不再像原來一根一根的那樣顯目了,所以這里不用“幾根”,而要用“幾痕”更恰當。

師:聽了大家的發言,我明白多了,謝謝你們!你看到過藍天下架在電桿之間的電線嗎?

生:看到過。

師:你能想起這句話所描寫的情景嗎?(能)你想,如果我們現在就站在田野里,隨意地看著,看到電線桿上架著的電線,我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說:“瞧,那里有幾根電線!”(學生點頭)但如果再仔細地看,我們會發現電線是——

生:很細,很淡!

師:這是我們的——

生:視覺!感覺!

師:你現在又明白了一些什么了嗎?

生:我明白了,“幾根”是對的,“幾痕”也是對的,只是“幾根”著重于數量,而“幾痕”卻還能表達出作者遠遠看電線的感覺,淡淡的,非常細微,這個“痕”字用的很妙!

師:簡直是“妙不可言”!“幾痕”,使原本普通的電線多了幾分朦朧美,使春天的景色多了幾分詩意!“幾痕細線”,多有詩的感覺!一個“痕”字,竟有如此大的蘊涵!

(由讀而悟,由悟生情,學生把這句話、把“幾痕”讀得極有韻味。)

【評析】

學生主體意識的樹立,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實現了學生能夠在自主閱讀中、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大膽地提出問題。面對學生的問題,作為學生學習伙伴的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讓自己與學生站到同一個角度上、同一個位置上,進入同一個問題情境中,與學生“親密接觸”,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營造氛圍,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使學生投入地讀、專注地思。在讀、思中,學生找到了與文本對話的途徑,進入文本世界,與文本“零距離”接觸,實現了與文本的溝通對話,產生了個性化的理解。作為“對話”中的首席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了必要的引導——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討論,把各自在獨立探究中的發現進行交流,從而生生之間(組里)互相啟發,互動地學(第一層次)。然后,組織組際之間的交流匯報,學生在悉心傾聽中發現他我見解的異同,或贊成,或否定,或補充,或重新思考,組際之間、生生(全體)之間互相啟發,互動地學(第二層次),使學習動態生成地向前推進。

而師生之間,就正如弗里在《被壓制的教育學》一書中寫道,“在平等對話中,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師式學生及學生式教師。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他們共同對整個成長過程負責?!@里沒有誰教誰,也沒有自己教自己,只有從頭至尾在相互地教?!?

霓虹燕子教案 篇11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

眾生:認識,您是宋老師。

師:在馬路上能認識老師嗎?(生點頭)那么你們是怎么從這么多人之中認出老師的?

生:因為我看過您,您和別人長的不一樣,我記住了您的樣子。

師:對,因為你們平時觀察過老師,并記住了我外貌特點所以不會認錯了。我們平時觀察周圍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抓特點。你們會抓特點觀察事物嗎?(生點頭)我來來試試你們的眼力。老師帶來一幅畫,猜猜是什么季節,看誰最先搶先說出來。(師出示一幅描繪春天的圖畫)

眾生:(搶答)春天。

師: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這幅畫上畫了剛剛發芽的柳樹,所以我看出是春天。

生:另外,畫上還有正盛開的桃花,草是談綠色的,通過這些特點我們也看出是春天。

師:觀察事物一方面要抓特點。另外還好要按一定順序觀察,這樣才能看得細,品出其中美的神韻。這回同學們在仔細地按照一定順序看一看,品品畫中的美景。

(生觀察討論)

師:你看到了什么?按你剛才看的順序說一說。

生:春天到了,莊稼長出了小芽,小草變綠了,小溪里的水嘩嘩地流著。柳樹的枝條變綠了,桃樹的枝頭開滿了紅色的小花。藍天上飄著雪白的云朵。

生:春天來了!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大地更美了。桃花紅了,柳樹綠了;清清的河水泛起了波紋;小草也探出了綠色的頭,田野里的莊稼發出了嫩芽,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你們看得真細,說得也好。同學們會觀察欣賞美的事物,那么怎樣把你感受的美與別人共享,也就是表達出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看這幅圖學習一篇課文。

(師板書小燕子)

師: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發現或疑惑?

生:我們今天看圖學文是“燕子”可老師拿的畫中沒有燕子。

生;我也有同樣的疑問,畫上沒有燕子,燕子到底什么樣?

生:看了課題和圖畫我在想春天和燕子有什么關系?

生:春天這么美,作者是怎樣寫的?

(生質疑,教師歸納板書)

師:老師給同學們拿來的是一幅未完成的畫。老師覺得燕子太可愛、太有靈性了,怎么也畫不好,一會你們參照課文內容和提供的圖片幫老師畫只小燕子好嗎?我選幾只最漂亮的帖在畫上。

眾生:(興奮地)好!

師:剛才老師把同學們的想法歸納成四個問題,我們把要解決的問題排排序。

(生議論教師在提出問題上標上序號)

師:問題出來了,大家讀課文先自己試著解決好嗎?如果你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可以小組討論,如果小組都不明白可以派代表寫在黑板上,請其他小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自學、討論、質疑)

……

師:最漂亮的小燕子我們選出來了,可是他們應該在畫中哪呢?按照書中的語句給他們找位置。

(生讀書中語句,老師帖畫:天空中、稻田上、柳樹下、湖面上、電線上)

師:現在看看這幅畫完美嗎?

生:老師,我覺得現在這幅畫是完整的的畫了。

師:畫是美的,可我覺得他是一幅沒有生命的畫,而文章寫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們也讓畫動起來好嗎?

生:(興奮地)我們來扮演燕子讓他們動起來,我先扮演一只。

師:(示范)我是一只成熟勇敢、驕傲的老燕子。我渴望自由,我向往藍天和白云,看我的翅膀用力一拍,身子輕輕一斜,便飛得無影無蹤。你們能學著老燕子的樣子,也能表演一下嗎?自己先試一試。

生:我是一只聰明活潑的小燕子???,我一會兒掠過天空,一會兒飛過稻田,一會兒輕輕擦過湖面,觀賞湖中嬉戲的小魚。

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燕子??次乙簧頌鹾诠饬恋挠鹈粚p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一樣的尾巴多么討人喜歡。我有時飛累了便落在電線上梳梳羽毛,理理頭發。

評析:

1、教師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

2、教師巧妙地引發了學生提出問題,但不是就問題而解決問題,而是通過討論、整理、歸納問題,使問題有價值,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自主解決。

3、注重了閱讀的實踐。通過角色的表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體現了課程的人文精神。

◆[2004-01-26]

霓虹燕子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要詞語的意思。

3、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會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初學課文,了解大意;體會燕子的可愛,春天的美麗。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預習生字新詞;讀熟課文;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揭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課件出示《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誰愿意來讀讀看。

2、請學生朗讀。

3、同學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可愛的小燕子也飛來了,你喜歡春天和小燕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文章《燕子》。(簡介鄭振鐸)

4、板書課題,齊讀。

5、今天我們的學習形式和以往不同,采用比賽的方式。老師把同學們分成A、 B、C、D四組??纯茨慕M能夠在比賽中勝出。準備好了嗎?

二、新授:

1、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回合的大比拼:“課外知識大比拼”。

多媒體大屏幕出現要求:(你對燕子了解多少?)請你來發表關于燕子的`高論吧!

(每輪比拼結束,教師做相應簡單的評價。)

過渡:作者鄭振鐸也非常喜歡春天和燕子,看看他是怎樣寫燕子的。(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新詞)

2、第二回合大比拼:“推薦好詞大比拼”

要求:通過預習,你喜歡文中的那些好詞語?它們是什么意思?趕快推薦給大家!

(學生推薦完以后,大屏幕出現本課生字,學習生字)

3、第三回合大比拼:“朗讀課文大比拼”

要求:輕聲朗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自然段重點讀一讀,再和大家比一比。

這輪比賽分個人比和大組比,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作相應的指導和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4、第四回合大比拼:“歸納段意大比拼”

要求:本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每段寫了什么?先小組討論,再來比一比。

學生歸納后,大屏幕出示每段段意,幫助學生整體理解。

5、第五回合大比拼:“提問質疑大比拼”

要求:讀了全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提出來大家討論,看誰提問的水平高。

學生踴躍提問,教師對提問情況作評價,大屏幕出示大家的問題,讓學生明白本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過渡:剛才我們進行了激烈的競爭,看來你們的小腦袋里裝了大智慧,大比拼都難不倒你們。最后簡評五輪大比拼,總結勝負,一般爭取評價為平局。

三、總結:

學到這里,你對春天和小燕子要有何感受呢?請你來談一談。

(學生暢談他們對春天、燕子的喜愛之情。)

可以說,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會失去一半的美。讓我們飽含深情,齊讀課文,把可愛的燕子,把美麗的春天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伴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機,更加燦爛!

霓虹燕子教案 篇1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課文內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

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

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小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四、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激情導入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并歸納主要內容。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2)“湊”字是什么意思?(幾方面合起來)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于紙上。

(3)指導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欣賞教學光盤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投影出示練習題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著,有的過湖面,尾尖偶爾一下水面。①按課文內容說一說②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

(4)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辨析“幾痕”和“幾根”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

(3)以讀代講理解最后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

總結全文“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八)拓展延伸

自由創作《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自由創作一張春景圖,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

霓虹燕子教案 篇1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一課《荷花》。我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本組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記敘的能力。

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識記部分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經分析得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為: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我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字詞句的訓練為重要途徑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實踐中,可以了解到:

三年級學生善于想象,但缺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谏鲜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欣賞燕子俊俏、靈巧的美。

為了完成目標,我將采用以下教法:

1.圖片擴展法。

2.以讀代講法。

3.創設情景法

結合教法,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朗讀品味 2.想象體驗

呆會兒,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所體現。

三、說教學過程:

(一)成語引入,整體感知。

上課伊始讓學生說一說描寫春天的成語,當學生說至“鶯歌燕舞”一詞時,提問:這里的燕指的是什么?倘若學生未說到“鶯歌燕舞”一詞,可以送成語的形式,向同學介紹本詞。進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板書課題,由于“燕”為本課生字,而且筆畫復雜,所以通過形象記憶法幫助學生識記。提示:“廿”是燕子的頭,“口”為燕子的身體,“北”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后,安排學生與文本進行第一次對話。要求學生:邊讀,邊回憶作者描繪了哪幾幅燕子圖?即: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后文細讀品悟做好鋪墊。

通過閱讀,可知作者依次描繪了燕子外形圖、燕子歸來圖、燕子飛行圖以及燕子停歇圖。首先,欣賞第一幅:燕子外形圖。也就進入了課堂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細讀品悟,學習語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樣的特點呢?我組織學生以小老師領讀的形式溫習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詞語,接著出示填空,以詞語搭配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綠色字體,發現作者描寫燕子外形的視角是由整體到局部,通過觀察紅色字體可以發現作者正是從顏色、動作、形態三個方面將小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特點躍然紙上。從而為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放聲朗讀。

 2.那么是誰在召喚著春之使者——燕子,趕快歸來呢?當然是春天里的伙伴們,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寫的景物。

根據學生的匯報,隨即播放春景近景圖。柳絲千條萬條、小草挨挨擠擠、綠葉碧玉蔥蘢、各色野花競相開放,大家你追我趕、爭著搶著聚集到一起綻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話說就是——趕集似的聚攏來。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四字詞語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及熱愛之情。進而追問:假若你是燕子,看到伙伴們這樣賣力的為春光增添生機。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通過燕子心情的理解,體會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生機的迫切心情以及“趕來”一詞應用的準確性。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齊讀本段。

那么燕子的到來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怎樣的生機呢?請大家繼續欣賞燕子飛行圖

首先要求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燕子飛行姿態的語句,很容易會找到“斜著”、“掠著”、“掠過”這幾個詞,進而以聯系課文內容調換詞語的形式幫助學生體會燕子飛行的特點。將“斜著”換成“歪著”不行,因為不夠美。將“掠過”換成“飛過”呢?通過后文的“一轉眼”可以體會到,“飛著”顯然不夠快。將“橫掠”換成“橫擦”更不行,因為那就體現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輕滑而過的輕盈,顯然不夠輕。

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飛行是快速中帶有自由輕盈的柔美,此后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本段。

引導學生發現正是有的關聯詞的使用,讓我們看到看了燕子豐富多彩的飛行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那女生對讀本段。朗讀過后呈現畫面,激發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這是柳樹枝頭的燕子、橫掠過湖面的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的燕子,又有飛翔的燕子還會飛到哪呢?也許會在枝頭嬉戲,也許會在橋欄上極目遠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進而讓學生用上“有的”關聯詞語將想象到的畫面,匯總起來說,從而達到豐富積累的目的。

通過語言敘述,引導學生發現這景雖美,但仿佛還缺少點什么。聽,田野里的歌唱家在譜寫新曲。你聽懂她的在說什麼了嗎?它的心情怎樣?入情入境后,再回歸到文本讓學生尋找描寫燕子聲音的詞語,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描寫動物時聲音詞語的運用,能使畫面更加充滿生命力。隨即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燕子的快樂心情。

(三)對比聯想,自讀感悟。

燕子飛倦了會落在電線上停歇,此刻也就進入了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

通過燕子停歇圖與五線譜圖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當,用五線譜來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進而組織學生以為圖片配上注解的形式,進行賽讀,評選出最佳播音員。

(四)回顧全文,總結升華

至此,四幅美麗的燕子圖欣賞完畢,讓我們再將那無數的美麗瞬間定格回放,仔細端詳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賞到燕子飛行的動態美,極目遠望,燕子的靜態美讓人一覽無余。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作者的寫作視角正是由近至遠。此后安排學生同桌間,看圖片復述全文,從而實現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再造想象的過程,達到積累佳句,升華情感的目的。

霓虹燕子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蕩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艷;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作用。

三、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并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課前準備]:

一張剪紙。一張燕子的剪影。一張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范讀課文。自學課文。講讀課文一、二兩節。

第二課時:復習生字。講讀課文三、四節??偨Y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有一種美麗小鳥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知道那是什么鳥兒?(學生回答后,板書課題,并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你們看見過燕子嗎?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鳥,它在春天里飛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這篇課文,就把這種美的情景寫出來了。

怎么美呢?聽老師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

三、讀后學生主動談感受。

四、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復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_____?"

五、指導看圖。

小燕子在空中飛著,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出示燕子的剪紙,學生觀察。深藍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猶如燕子在藍天飛翔。如右圖)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

觀察后口述。

(結合學生回答,教學"剪尾""雙翼""兩翼""翼尖",并根據學生回答,點明觀察順序。)

六、講讀課文。

第一節

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么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么寫到什么?也就是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么樣呢?我們大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6.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么樣?從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樣子好看"。

8.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范)

學生各自練習,然后再指名讀。

9.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后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么作用?為什么說"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10.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準,哪三個?("一身""一對""一個")

11.現在我們輕聲齊讀這一小節,注意這些量詞的用法。

第二節

1.這么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由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

5.學生口述。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7.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8.請小朋友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說法,怎么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著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是,并說說感覺。

9.你們覺得這樣寫很干巴,沒有美感,那么課文上怎么寫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讀一讀,再比一比。課文上寫的和黑板上的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樣的不同呢?

△"三月","陽春三月","陽春"即明亮的充滿陽光的春天。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時間。

△"下過雨"下過什么樣的雨呢?("細雨""蒙蒙的細雨")加上一個"細",一個"蒙蒙的"我們就覺得怎么樣呢?

(這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學生可能聯系到學過的古詩和散文來回答:如煙如霧;春雨潤物細無聲;沾衣欲濕杏花雨;像牛毛、像細針)

△"風吹拂著柳",(通過逐步遞加附加成分,引導學生了解這一長句的含義。)

①怎樣的風,怎樣的柳,在前面加上一個字。"微風吹拂著柔柳"加上一個字,就覺得柳枝兒在微風中飄動起來了。課文上它寫出柔柳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誰能說說。

②微風吹拂著什么樣兒的柔柳?("微風吹拂著才舒展開眉眼的柔柳",什么顏色的眉眼?"黃綠"的色彩,使我們感到柔柳是那樣青嫩。)這里運用了什么的法,這樣寫給我們什么感覺?(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這樣一定就把柔柳寫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開眉眼。)

③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萬條,真是美極了。(板畫:春風楊柳)

④朗讀全句,指導節奏:"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⑤這一句描寫的情景和學過的哪首古詩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陽春三月,細雨蒙蒙,微風輕輕,柳枝飄蕩。課文接著寫了草、葉、花,你能在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適當的詞語嗎?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態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態的,甚至數量的,課文上?"各種鮮艷的花",你也可以具體說說什么花怎么樣:

草______________

葉______________

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現在你們想,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兒來形容這春天的花兒草兒色彩?("光彩奪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這么多美麗的花兒一起開了,好像在比誰最美,我們又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兒來形容?("百花爭艷""艷":色彩鮮明而好看;"爭":比。)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上用了一個什么比喻?(_____,______,______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釋:"趕集",本來是指農民們帶著各種農副產品,從四面八方集中到一個小鎮上來賣,這叫"趕集"。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趕集",注意這個"趕"字,有一種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們看這一句運用了幾種修辭手法?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我們覺得怎樣?教師小結:這樣一比喻、一擬人,好像我們也看到了花兒、草兒,一下子都趕到春天里來了。這就寫了春天樹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滿了生氣,一下子趕到春天里來了。

△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這些詞語和修辭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讀時要突出些。不過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據描寫的事物狀態的不同,決定輕讀還是重讀。如"蒙蒙的""細雨""微風""柔柳"是輕柔的狀態,應該怎么讀呢?而"像趕集似的""百花爭艷",又應該怎么讀呢?(結合示范)

△學生練習

10.你們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心里想說什么?("趕")

△這百花爭艷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為什么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釋:生趣,很有生氣,很有情趣。

指點:注意這兒是"增添生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了,所以說是"增添生趣"。

11.指導朗讀。這一段描寫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我們怎么來朗讀呢?欣賞讀,把好詞佳句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三,表示好詞佳句的:~~~~~~~~~~)

12.現在我們大家再看看圖,再體會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請一個小朋友朗讀。

13.指導背誦。

△理清層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了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練習背誦。

七、練習。

扮演角色口述。(通過表演,在情境中對話,以鞏固新課。)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媽媽;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從春天來到說起,說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學習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最后說到春天這么美,我們也趕著去參加這盛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聲)、偶(偶爾)

復習朗讀;輪讀一、二兩節,讀一遍。

二、講讀課文。

第三節.

1.導入:課文第一節寫了小燕子的形狀;第二節寫了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那么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什么樣的生趣呢?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四兩節。我們再來看看這幅美麗的圖畫。

2.指導看圖

我們先看正在飛行的燕子。圖上畫了有在高處飛的,也有低處飛的,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呢?(由上下)

高處的燕子在怎么飛;低處的燕子又在怎么飛呢?

3.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誰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飛行的特點。(快,美)

4.課文中哪些詞語告訴我們,燕子飛得快?(板書:掠、唧……的一聲、已經……)

如果說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里飛過"和"掠過"有什么不同?

5.過去我們學的《翠鳥》一課,寫翠鳥飛得快,怎么定的,記得嗎!(疾飛、一剎那、一瞬間、像箭一樣飛過去)。

6.誰能根據書上描寫的內容、畫面,聯系平時你所觀察到的想象一下,說說小燕子飛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這些詞語注意運用。

提示:這一節開頭,簡單的兩筆"在微風中""在陽光下"描寫了春風輕輕,春光明媚的畫面。這是燕子飛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時候,也要把這情景描繪出來。

7.學生口述。

8."掠""唧……的一聲"等詞語注意用上。我們看這些詞語還可以在哪兒用上?如果象聲詞"唧……的一聲,用不上,可以換上"砰……的一聲""嗤……的一聲""嗖……的一下"等等。反正用來形容某動物或其他事物運動速度的快。(引導運用)

9.我們再來看課文,你覺得這一節中哪一句寫得更美些?"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

這個長句子,誰能學習上一節老師和你們一起討論的"微風吹拂著……"那個長句子的方法,說說這個長句子,主要意思是什么?加上什么,使我們感到什么?加上什么你覺得怎樣?

學生學習自己講書。

釋:蕩漾,水波起伏。(板書:蕩漾)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理解。

燕子飛行這么快、這么美,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它?

的燕子(伶俐可愛,非常靈巧,聰明。)

10.看圖作接近原文的復述。(課文第三節)

照應:這就是寫小燕子以它飛行的靈巧、輕快、優美,給春天帶來的生趣。

第四節.

1.上節寫燕子飛行的美,其實燕子停在那兒又有另一種美。

2.看圖,你們覺得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情景象什么?

3.課文上打了一個很美的比喻。

"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你們想怎么像曲譜?……

△為什么說是"幾痕電線"不說"幾根電線?(板書:幾痕)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這電線上,這"落"字你覺得怎么樣?(板書:落)

從高處到底處;由動到靜,把燕子伶俐輕巧的動作寫出來了。這一個"落"字用得真好。)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那一個一個音符。

△課文最后不只說"這多么像曲譜啊"還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覺得好在哪兒?這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板書:像正待演奏的曲譜)

4.齊讀第四節。

5.指導朗讀:你們說第三節是寫燕子的什么美?第四節又寫燕子的什么美?(飛行的美,即動態的美;停息的美,即靜態的美。板書:動態靜態)這兩節就具體寫出了燕子給春天帶來的生趣。寫動態的美,朗讀的速度應該怎么樣?語調也可以怎么樣?第四節,寫靜態的美,速度和語調又應該有什么變化呢?語氣適當加強些。

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接著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四、練習:《燕子的自述》

1.模樣2.趕來了3.飛行4.停息

學生口述

霓虹燕子教案 篇16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一課《燕子》。我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本組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記敘的能力。

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識記部分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經分析得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為: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我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字詞句的訓練為重要途徑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實踐中,可以了解到:

三年級學生善于想象,但缺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基于上述原因,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欣賞燕子俊俏、靈巧的美。

為了完成目標,我將采用以下教法:

1.圖片擴展法。

2.以讀代講法。

3.創設情景法

結合教法,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朗讀品味

2.想象體驗

呆會兒,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所體現。

三、說教學過程:

(一)成語引入,整體感知。

上課伊始讓學生說一說描寫春天的成語,當學生說至"鶯歌燕舞"一詞時,提問:這里的燕指的是什么?倘若學生未說到"鶯歌燕舞"一詞,可以送成語的形式,向同學介紹本詞。進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板書課題,由于"燕"為本課生字,而且筆畫復雜,所以通過形象記憶法幫助學生識記。提示:"廿"是燕子的頭,"口"為燕子的身體,"北"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后,安排學生與文本進行第一次對話。要求學生:邊讀,邊回憶作者描繪了哪幾幅燕子圖?即: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后文細讀品悟做好鋪墊。

通過閱讀,可知作者依次描繪了燕子外形圖、燕子歸來圖、燕子飛行圖以及燕子停歇圖。首先,欣賞第一幅:燕子外形圖。也就進入了課堂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細讀品悟,學習語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樣的特點呢?我組織學生以小老師領讀的形式溫習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詞語,接著出示填空,以詞語搭配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綠色字體,發現作者描寫燕子外形的視角是由整體到局部,通過觀察紅色字體可以發現作者正是從顏色、動作、形態三個方面將小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特點躍然紙上。從而為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放聲朗讀。

2.那么是誰在召喚著春之使者——燕子,趕快歸來呢?當然是春天里的伙伴們,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寫的景物。

根據學生的匯報,隨即播放春景近景圖。柳絲千條萬條、小草挨挨擠擠、綠葉碧玉蔥蘢、各色野花競相開放,大家你追我趕、爭著搶著聚集到一起綻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話說就是——趕*似的聚攏來。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四字詞語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及熱愛之情。進而追問:假若你是燕子,看到伙伴們這樣賣力的為春光增添生機。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通過燕子心情的理解,體會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生機的迫切心情以及"趕來"一詞應用的準確性。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齊讀本段。

那么燕子的到來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怎樣的生機呢?請大家繼續欣賞燕子飛行圖

首先要求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燕子飛行姿態的語句,很容易會找到"斜著"、"掠著"、"掠過"這幾個詞,進而以聯系課文內容調換詞語的形式幫助學生體會燕子飛行的特點。將"斜著"換成"歪著"不行,因為不夠美。將"掠過"換成"飛過"呢?通過后文的"一轉眼"可以體會到,"飛著"顯然不夠快。將"橫掠"換成"橫擦"更不行,因為那就體現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輕滑而過的輕盈,顯然不夠輕。

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飛行是快速中帶有自由輕盈的柔美,此后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本段。

引導學生發現正是有的關聯詞的使用,讓我們看到看了燕子豐富多彩的飛行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那女生對讀本段。朗讀過后呈現畫面,激發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這是柳樹枝頭的燕子、橫掠過湖面的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的燕子,又有飛翔的燕子還會飛到哪呢?也許會在枝頭嬉戲,也許會在橋欄上極目遠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進而讓學生用上"有的"關聯詞語將想象到的畫面,匯總起來說,從而達到豐富積累的目的。

通過語言敘述,引導學生發現這景雖美,但仿佛還缺少點什么。聽,田野里的歌唱家在譜寫新曲。你聽懂她的在說什麼了嗎?它的心情怎樣?入情入境后,再回歸到文本讓學生尋找描寫燕子聲音的詞語,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描寫動物時聲音詞語的運用,能使畫面更加充滿生命力。隨即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燕子的快樂心情。

(三)對比聯想,自讀感悟。

燕子飛倦了會落在電線上停歇,此刻也就進入了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

通過燕子停歇圖與五線譜圖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當,用五線譜來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進而組織學生以為圖片配上注解的形式,進行賽讀,評選出最佳播音員。

(四)回顧全文,總結升華

至此,四幅美麗的燕子圖欣賞完畢,讓我們再將那無數的美麗瞬間定格回放,仔細端詳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賞到燕子飛行的動態美,極目遠望,燕子的靜態美讓人一覽無余。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作者的寫作視角正是由近至遠。此后安排學生同桌間,看圖片復述全文,從而實現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再造想象的過程,達到積累佳句,升華情感的目的。

霓虹燕子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教學難點

生字“捷”“瞬”“漾”的記憶和書寫。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流程

一、聽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小燕子》。說說歌中唱的是誰呀?

2、是呀,小燕子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喜歡它,歌唱它。今天我們再去學習一篇關于小燕子的文章。

3、齊讀課題。讀完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如:小燕子為什么快樂?它有多快樂?)

4、這些問題的答案藏在哪里?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讀完后把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展示你讀得最好的,其他孩子覺得他讀得準確就跟他讀,讀得不夠好就教他讀一讀。

3、強調重點要讀好的生字:“敏”“瞬”“鹽”是前鼻音;“漾”是后鼻音;“瞬”“啁”是翹舌音,“醋”是平舌音;“掠”是邊音;“啁啾”“嘰咕”“唧”都是表示聲音的詞語。

4、齊讀生字詞語。

5、師:剛剛自己去讀了課文,你哪一段讀得最正確、流利?展示讀給大家看看。(生讀課文,相機糾正字音)

6、再次去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7、師小結:這篇課文描繪了美麗的春景,著重描繪了春天的使者——小燕子,它快樂地用自己的辛勞打扮春天、保護春天,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

三、書寫生字

1、自由認讀本課的8個生字,讀準字音并記一記。

2、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

3、師:在這些生字當中,你覺得哪個生字不太好記?提出讓我們大家來記一記。(重點記一記“捷”“瞬”“漾”。)

4、師:你能給生字組詞嗎?開火車組詞,合適的詞語練習造句。

5、師:接下來我們就要寫字了,在寫之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強調“捷”右邊的筆順;“瞬”右邊分開來書寫記憶;“漾”的右邊分為上下兩部分,沒有連在一起。)

6、在課堂書寫本上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