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發布時間:2025-05-09

2025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實用十三篇)。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1

㈠孝敬父母

1、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長輩見面要主動問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問“早安”。

3、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道別。

4、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6、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不與父母長輩頂嘴。

㈡家庭書信

1、與家人通信,信的內容要講究禮貌。

2、書寫規范,正確填寫郵政編碼。

3、正確使用祝頌問安語。

4、信封緘啟書寫要用尊稱。

㈢家庭應酬

1、迎客??腿诉M門后,主動打招呼、接待。

2、主動讓座、倒茶,敬茶要用雙手端穩。

3、客人與父母交談時,要主動回避。

4、當老師家訪時,如果老師要自己聽情況,自己應站在老師身旁,靜聽老師與家長的談話內容。

5、送客。當客人提出要告別時,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視病人。親友、老師或同學患病,應去探望,保持輕松、無慮的氣氛,給病人心靈上的大安慰。

7、慶賀。同學、朋友、親戚在學習、工作上取得好成績時,要主動慶賀。

8、憑吊。親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裝,忌穿大紅大綠的衣服,進入吊唁場以后,態度要沉重,不能大聲談笑。

9、電話

⑴向外人打電話時,不撥錯電話號碼。

⑵自報姓名,使用禮貌稱呼。

⑶通話時語調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話結束時應說“再見”。

⑸自己接電話時先說“您好”,后說“這是某某家(或某某單位)”,再請問對方應找的人。

⑹禮貌使用“請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幫你什么忙嗎”等語言。

10、探親訪友。逢年過節或休息時,探望親戚朋友要注意禮節。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2

小學生,要傾聽,安全意識記在心。

遇老師,要敬禮,禮儀常規掛在心。

同學間,不矛盾,和和氣氣團結好。

拐角處,莫急跑,以免把人來撞倒。

走廊上,空間小,不跑不跳不打鬧。

上下樓,要小心,一律靠著右邊行。

體育課,聽指揮,麻痹大意惹禍端。

用午餐,要文明,隨便浪費可不行。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3

一、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二、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p>

三、乘車禮儀

1、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2、在校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凈。

3、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4、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四、社會禮儀

1、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后,說聲“謝謝”。

2、不小心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小心影響了你,并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系”。

3、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

4、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6、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7、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8、慰問病人時,要說:“您好好休養。”并帶上慰問品或鮮花。

五、購物禮儀

(1)進超市購物,要按規定存包。

(2)購物時,若對已選購的商品感到不滿意,應主動將其放回原貨架區,不能隨意放置。貴重商品應輕拿輕放。

(3)超市內的商品不能隨意品嘗、試用。

(4)付賬時要自覺排隊。

(5)對售貨員的熱情服務要表示感謝。

(6)所有商品都要付賬,不“順手牽羊”,占小便宜。

六、賽場禮儀

(1)文明觀看。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比賽精彩處要熱烈鼓掌,不向賽場內投擲物品,離場時主動清理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亂扔垃圾。

(2)文明參賽。遵守比賽規則,不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認為裁判有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七、網絡禮儀

(1)認真學習網上知識,不瀏覽不良網站和信息。

(2)與網友進行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4)上網時間要控制,不沉溺虛擬時空。

(5)不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網絡程序。

八、假日旅游禮儀

(1)文明行路。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聽從交通指揮和交通信號指揮。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離護欄,不搶行機動車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擁擠的路段,不追跑打鬧,橫沖直撞。

(2)文明乘坐。主動配合乘務人員維護公共秩序,要按順序、慢步輕聲地登車、登機或上船,扶老攜幼,不搶占座位,不大聲喧嘩。

(3)文明觀光。在旅游景區,要講究社會公德,不亂丟垃圾,要舉止文明,要使用禮貌語言,要愛護公物,特別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不亂刻亂畫。

(4)文明住宿。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4

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使用不同的問候語。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4、過節時:祝爸爸(媽媽)節日愉快。

5、外出時: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

6、歸來時:爸爸(媽媽)回來啦。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5

被人介紹時,應面對對方,顯示出想結識對方的誠意。等介紹完畢后,可以握一握手并說“你好!”“幸會!”“久仰!”等客氣話表示友好。


男士被介紹給女士時,男士應主動點頭并稍稍欠身,等候女士的反應。按一般規矩,男士不用先伸手,如果女士伸出手來,男士便應立即伸手輕輕點頭就合乎禮貌了,如愿意和男士握手,則可以先伸出手來。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6

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h2 style="color:#fff;height: 40px;line-height: 40px;padding: 0 25px;text-align: left;margin-bottom: 20px;width: 350px;border-radius: 60px 0 0 60px;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right,#7541ff, rgba(255, 0, 0, 0));">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7

一、稱謂禮儀

1、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二、就餐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三、待客做客禮儀

1.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2.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四、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8

拜年抱拳有學問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國傳統習慣尚左貶右,所以抱拳時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謂“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則稱為“哀拳”,是向別人報喪或求饒時使用的手勢。女性抱拳則相反。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9

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10

1.長輩先坐,表達敬意;細嚼慢咽,不出聲響;營養均衡,浪費可惜。


2.我們在與長輩一起用餐時,應等長輩入座后,才可以入座。坐下后安靜地等待用餐。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戲、喧鬧。


3.就餐時細嚼慢咽,嘴里不能發出聲響,餐具要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4.不專挑自己喜歡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亂翻亂揀,合理飲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亂倒飯菜,不亂扔食物。用餐時不將飯菜掉在桌上,將碗中飯菜吃干凈,不浪費。


6.飯前不吃零食、喝飲料。


7.用餐時保持輕松、愉快的氣氛。在吃飯時絕對不可以看卡通片,如果孩子哭鬧,就干脆不要開電視。


8.爸爸媽媽吃飯時給孩子做示范,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評價食物,尤其是發出不好吃的暗號,家長應該在吃飯時不斷鼓勵孩子吃得好,不挑食。


9.家長切忌不要追著孩子喂飯。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11

要提前布置會場,對必用的音響、照明、空調、投影、攝像設備認真高度。將需用的文具、飲料預備齊全。凡屬重要會議,在主席臺每位就座者面前的桌子上,應事先擺放寫有其姓名的桌簽。


排列主席臺座次的慣例是: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兩側,左座高于右座。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奇數,1號首長居中,2號首長排在1號首長左邊,3號首長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偶數時,1號首長、2號首長同時居中,1號首長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2號首長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聽從席的座次,一是按指定區域統一就座,二是自由就座。


簽字儀式,主人在左邊,客人在右邊。雙方其他人數一般對等,按主客左右排列。合影時人員排序與主席臺安排相同。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12

廟會,堪稱春節民俗文化的“大觀園”,集吃喝玩樂、民俗展示、祈福游樂等于一體,熱鬧非凡。置身廟會,首先要關注安全,尤其是在人員密集處,提前留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防止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遇到熱門小吃攤、游樂項目,自覺排隊等候,不插隊、不推搡,維護良好秩序。游玩過程中,愛護廟會場地內的公共設施,不隨意涂寫刻畫、損壞物品;對民俗展品、手工藝品,僅用眼睛欣賞,未經許可勿上手觸摸;品嘗美食時,按需購買,避免浪費,若對食物口味、價格有疑問,友好與商家溝通協商,切勿爭吵沖突;產生垃圾后,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分類投放,保持廟會環境整潔衛生。同時,尊重傳統民俗,積極參與舞龍舞獅、傳統戲曲等表演互動,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讓廟會之行既歡樂有趣,又文明有禮。

和長輩吃飯禮儀常識 篇13

1、餐前禮儀


教育幼兒在餐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幫助家長擺放桌椅、餐前洗手、擺放碗筷等。


2、使用餐具禮儀


教育幼兒學會正確地使用餐具,比如使用筷子、勺子等。


3、就餐時的禮儀


教育幼兒不挑食、不搶食、進餐不說話、不浪費、細嚼慢咽等。


4、餐后禮儀


教育幼兒吃完飯后幫助家長收拾碗筷、飯后擦嘴、漱口等。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