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融化教案

發布時間:2025-04-25

融化教案(收藏8篇)。

融化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攔、傷、嚴、裹、獨、隔、持、度、掀”9個生字,正確書寫并記憶“攔、傷、嚴、獨、持、度”6個生字;積累“嚴嚴實實、果然”等8個以上詞語,句子不少于三句。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嘗試讀出媽媽和小熊對話的語氣。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圈劃找出描寫給小冰熊蓋棉被原因的句子。

3、能發揮想象,說一說小熊一家外出旅游時,不讓小冰熊融化的辦法。

4、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媽媽和小熊對話的語氣。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描寫給小冰熊蓋棉被原因的句子。

2、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你認識小冰熊嗎?它是用什么做的?

2、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小冰熊是()送給()的禮物。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學字詞。

3、接龍讀課文,糾正字音。

4、在自學基礎上,反饋自學情況。

(1)讀準翹舌音:傷濕傳持

(2)比一比,認一認。

融()持()

隔()詩()

(3)記字形。

“裹”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說明: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可以通過小組自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充分地發揮學習主動性,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反饋時,教師要把握好生字的特點,不用每個生字都面面俱到,逐一講解,也不能放得太松,讓學生自由學習,一筆帶過。而是讓學生在充分時間自學之后,教師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有所側重地進行引領和指導。如“傷、濕、傳、持”在字音上要重點指導,“裹”則從字形上加以強調。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1—3節。

(1)小熊喜歡小冰熊嗎?讀讀課文1-3節,劃劃句子。

(2)出示句子:

小熊別提有多高興了,它抱著小冰熊用嘴親了又親。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就把它抱進了自己地被窩。小熊不情愿地把小冰熊抱出來,果然,小冰熊渾身濕漉漉的,還比原來瘦了些。

(3)體會感情。

生讀第一句,師引導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可用什么詞表示?(愛不釋手)

生讀第二句,師引導小熊和小冰熊就像影子一樣不分離,可用什么詞表示?(形影不離)

(4)讀這三句句子,讀出喜愛的語氣。(指名讀,比賽讀)

(5)指導說話:你得到自己喜愛的東西會怎樣?

小熊得到心愛的小冰熊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填空: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他想:(),于是把小冰熊抱進了被窩。

說明:這一部分重點幫助學生體會小熊喜歡小冰熊的情感,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在學習這三小節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劃出體現小熊喜愛之情的句子,并反復地體會朗讀,后進行想象說話,進一步地體會這種喜愛。通過這樣一個坡度地練習,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2、學習4-6節。

(1)小熊喜歡小冰熊,卻不知道如何愛護它,小熊是怎么做的?

(2)讀4-6節,找出句子交流。

(3)出示句子:熊媽媽另外拿來了一條小棉被,嚴嚴實實地把小冰熊裹在里邊。

媽媽為什么要給小冰熊蓋棉被呢?再讀4-6節,用直線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4)學生交流。體會“嚴嚴實實”的意思。

(5)說一說:

熊媽媽用棉被把小冰熊裹起來是因為()。第二天,小熊一起床就(),果然()。

這回小熊看到的和媽媽說的一樣,所以用了個——果然。

練習說話:吹笛人說:“我能用笛聲把老鼠引出來》”當他吹奏齊優美的樂曲時,果然()。

生獨立用“果然”說話。

說明:知道冰遇熱融化,棉被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是本文要完成的一個教學目標。通過劃句子——讀句子——練習說話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這個道理。

四、朗讀課文,拓展練習。

1、小組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展開想象,說一說。

第二天,小熊一家要出去旅游了,小熊當然舍不得把小冰熊一個人留在家里呀,他把小冰熊也帶上了。路上,他們會怎樣照顧小冰熊呢?

小組自由準備編故事,交流。

五、鞏固生字,練習書寫。

1、游戲鞏固生字。

2、練習書寫,重點指導:持。

說明:編故事的練習包含著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聽與說的能力,合作能力、模仿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培養。在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給予鼓勵和啟發,喚起學生說的興趣。

融化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通過攪拌和提高水的溫度,能夠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相同食鹽的速度。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科學態度目標

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認識到通過攪拌和提高水的溫度,能夠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進行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實驗材料一套。

小組準備:相同質量的食鹽4份、四杯水(三杯自來水、一杯熱水)、玻璃棒1根、秒表1只、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

[材料準備:食鹽1份,一杯水]

1.出示食鹽和水。

提問:把食鹽放入水中會如何?(預設:食鹽會溶解在水里。)

提問:這些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約需要多少時間?(預設:5分鐘、6分鐘、10分鐘)

提問:誰有辦法使食鹽更快的溶解?(預設:用熱的水、用玻璃棒攪拌)

2.揭示課題:加快溶解(板書)

二、探索:加快溶解(預設30分鐘)

活動一:如何進行實驗。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用熱的水、用玻璃棒攪拌可以加快食鹽的溶解?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做對比實驗時,只能改變其中的一個條件而保持其它條件不變。

活動二:探究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

[材料準備:每組相同質量的食鹽2份、兩杯水(一杯自來水、一杯熱水)、秒表、學生活動手冊等。]

1.提問:要研究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需要哪些材料?(預設:食鹽、燒杯、冷水、熱水)

2.出示實驗記錄表

3.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上面的實驗記錄表。

4.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5.介紹實驗要求以及學生活動手冊的填寫方法。

(1.小組合作;2.分步進行;3.及時記錄。)

6.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活動三:探究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

[材料準備:每組相同質量的食鹽2份、兩杯水、玻璃棒1根、秒表、學生活動手冊等。]

1.提問:要研究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預設:食鹽、燒杯、水、玻璃棒、秒表)

2.出示實驗記錄表

3.組織學生結合上一個實驗,完成上面的實驗記錄表。

4.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三、研討:實驗發現(預設6分鐘)

[材料準備:學生活動手冊]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反饋交流。

小結:通過提高水的溫度和攪拌,能夠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提問:如果要讓食鹽更快地溶解在水里,還可以怎樣做?

四、拓展:請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加快溶解的方法。(預設2分鐘)

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兩個,你們還想做實驗研究其它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嗎?

【板書設計】

6.加快溶解

對比實驗:只能改變一個條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熱水

攪拌

融化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想像,培養愛心。

重點難點:

1、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背誦課文。

2、借助課文內容展開豐富想像。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下雪的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雪花飄飄灑灑,多美?。≌埬銈冏屑氂^察,小雪花都飄落到哪些地方去了?

生自由回答。

師:是呀,小雪花在空中隨風飛舞,多快樂呀!我真想變成一朵小雪花。

2、板書課題:如果我是小雪花。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播放全文動畫課件,學生形成初步印象。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用筆圈出6個生字,用橫線劃出8個認讀字。

3、熟讀課文,要求讀準確、流利,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6朵漂亮的小雪花從天上落下,然后定格,分別帶來以下的詞語。

雪花什么廣場她然后融化

(1)學生試讀生詞

(2)同桌互讀

(3)請小老師帶讀。

2、課件出示,6個生詞只留下生字。

花什廣她后化

(1)這就是你們的新朋友,快大聲地讀給大家聽吧。

(2)在自學小組里讀讀生字,會讀的讀給小朋友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

(3)開火車讀生字。

(4)不知打亂順序還會讀嗎?

課件出示打亂了順序的6個生字。

(5)請拿出自制字卡。讀一個,擺一個在桌面上。

(6)請一個識字大王來讀,小朋友們找出字卡。

3、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的樣子呢?

(1)熟字記憶:“亻”加上“十”就是生字“什”了。

在“廠”字頭上加一點,就是生字“廣”了。

“女”字加上“也”字,就是生字“她”了。

(2)比較記憶:花——化

(3)自學小組的同學互相編字謎猜,鞏固記憶。

4、指導學生邊讀邊寫生字。

廣:第一筆點在豎中線上。

后:注意第一筆撇是橫撇。

什:十的第一筆橫寫在橫中線上。

化:豎彎鉤在豎中線上起筆。

她:注意寫好“女”字旁,撇點寫豎一些,橫不出頭。

花:上下結構。

5、學習練習寫字,教師評價。

四、學習認讀字。

1、課件用雪花飄出認讀字。

如果變成要想快樂

2、指名認讀,領讀。

3、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

五、再次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出示上節課生字,指名認讀。

2、聽寫6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二、創設情境,引導初讀。

1、再次欣賞課件:下雪的情景。

你想變成一朵小雪花嗎?

2、齊讀課題:如果我是小雪花。

“如果”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換個詞語嗎?

3、課件在雪花飛舞的背景下出示第1自然段,師范讀。

(1)這是一個什么句?指導讀。

(2)結合圖畫理解“飄落”。

(3)那小雪花到底會飄落到什么地方呢?

4、學生小聲地讀讀課文,在自學小組內討論:小雪花飄落到什么地方了?

找出答案劃出橫線。

5、匯報。

生答師相機板書:

小河里廣場上媽媽臉上

6、師:如果我是小雪花,我會飄落到這些地方去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細細讀課文。

三、層層遞進,讀好課文。

1、課件在雪花飛舞的背景下出示第2、3、4自然段。

請三個小朋友每人讀一段。

2、請自學組長拿出自學卡,小組討論后完成任務。

親親她做游戲堆雪人

小河里廣場上媽媽臉上

()()()

注:上面一排的三個詞語分別是寫在三朵小雪花上的。

(1)師帶讀小雪花里的詞語。

(2)小雪花飄到這些地方去干什么呢?請大家互相討論,把正確的答案貼到括號里去。

(3)小組匯報。師也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雪花。

3、指導朗讀。

師:是呀!小雪花和小魚、小蝦做游戲,堆成大雪人望著小朋友笑瞇瞇,親著媽媽的臉,它多么快樂、多么高興??!你們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1)和你的自學伙伴一起讀課文吧!記住,要高興地讀啊!

(2)老師忍不住也想讀了,因為我覺得小雪花太快樂了,而且它能把快樂帶給別人。小朋友愿意和我一塊讀嗎?

(3)請幾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表演讀。

師演媽媽,一個小朋友演小雪花,還要一些小朋友演小魚、小蝦和一些上學的學生。

(4)現在我們看著黑板來把課文復述一遍,老師說前半句,大家接后半句。

四、課間游戲

課件播放《雪絨花》,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所有同學站起來和老師變成一朵小雪花,邊復述課文,邊表演。

五、激發想像,拓展延伸。

1、課件再次出示下雪的情景。并出示文字:

如果我是小雪花,我會飄落到__________________。

(1)自學小組內交流。

(2)代表發言

(3)師隨機把學生的答案畫在黑板上,并在旁貼上一朵小雪花。

2、讓我們來做小詩人,把黑板上老師畫出來的圖,用課文中句子的形式說出來吧。

如:我愿飄到小樹身上,做它暖和的棉衣。

我要落到森林里,看看蘑菇長出來了沒有。

3、課件文字變為:

如果我是_________,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自由發言。

六、課堂總結。

小雪花是這么美麗、可愛,它把歡樂帶給人間,希望小朋友也做一朵小雪花,把快樂、愛心送給他人。

板書:愛心

融化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報紙的用途。

2、積極的參與到探索報紙的活動中,通過探索、觀察、模仿,嘗試用不同方法使報紙發聲。

3、在集體面前展示講解自己的辦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報紙(人手一張),音樂,報紙工藝品圖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不同方法使報紙發聲。

難點:在集體面前展示講解自己的辦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報紙,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有什么聲音?

請小朋友們回答聽到的聲音;

A唱歌的聲音;

B抖動報紙的聲音。

對,是抖動報紙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來和報紙做游戲。

2、報紙的認識

①你在哪里見還過報紙?

②你們家有人愛看報紙嗎?誰愛看報紙?

③為什么這么多人愛看報紙?報紙上有什么?

師小結:報紙的用途可真大,報紙上有新聞,他讓我們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報紙上有知識,它能讓我們學到很多本領,報紙上有廣告,能了解新信息。

3、觀看課件了解更多用途,通過啟發初步讓幼兒知道報紙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改變形狀的為探索報紙如何發聲做準備

總結:用舊報紙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只要我們多動腦筋,肯動手,就可以把很多沒用的東西變成很多有用的好玩兒東西。

二、幼兒嘗試操作讓報紙發聲

1、幼兒嘗試想出各種讓報紙發聲的方法“報紙還有特別的神奇的功能,能夠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需要你們動腦筋想辦法來幫助它。”將報紙發給幼兒。注意了,報紙上有油墨,玩過后手會臟,不要把手放在嘴巴里面。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啟發指導。

2、鼓勵幼兒來展示自己發現的方法

小結:揉成一個球、用手指彈一彈、用手甩一甩、搓成棍子、卷成筒打、放在身上擦,雙手各拿報紙一角抖一抖、用手拍一拍、用嘴用力吹、放在地上踩、用東西砸、用筆戳……

三、游戲《報紙樂器》

我要給小朋友出個難題,看看能不能難住你們,你們能用報紙當樂器給樂曲伴奏嗎?

教師啟發幼兒想一想報紙發出的什么聲音可以和他們相對應

活動延伸:

在操作區投放報紙供幼兒繼續探索報紙的玩法

活動反思:

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們的寶貝。經過多次仔細觀察,我發現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可對報紙的利用性還是存在著局限性。因此,“怎樣讓報紙發出聲音”的課程就生成了。孩子們對本活動有很濃厚的興趣,說到報紙的用途時,孩子們想到了很多,當孩子們看到報紙工藝品圖片時不禁拍起了手,普通的報紙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動手實踐時,孩子們探索出多種發聲地方法,搓、彈、揉、撕……孩子們形象地表達出了報紙的發聲方法,絲絲絲……咚咚咚……孩子們興奮不已,后報紙樂器演奏時,孩子們跟著節奏,臉上洋溢著歡樂!只是報紙的認識部分有些過于長,導致整個活動有些拉的太長。

融化教案 篇5

新年到了,熊媽媽雕了一個可愛的小冰熊,送給她的孩子。

小熊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抱著小冰熊親了又親。熊媽媽看見了,忙攔住說:“使不得,使不得,你嘴里的熱氣會把小冰熊弄傷的?!?/p>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就把它抱進了自己的被窩。媽媽發現了,連忙說:“不行,不行,它同你睡,會熱壞的?!毙⌒懿磺樵傅匕研”鼙С鰜?,果然,小冰熊渾身濕漉漉的,還比原來瘦了些。

熊媽媽另外拿來了一條小棉被,嚴嚴實實地把小冰熊裹在里邊。小熊不解地問:“媽媽怎么還給它蓋棉被呀?不怕它再熱壞嗎?”

媽媽說:“小冰熊跟你睡在一起,你身上的熱量傳給它,小冰熊受熱后會冒汗融化。讓它單獨睡在棉被里,棉被會隔開外邊的暖空氣,替小冰熊保持原來的溫度?!?/p>

第二天早上,小熊一起床就掀開小冰熊的棉被,果然,小冰熊睡得正香哩,身上一點兒也沒冒汗。 

融化教案 篇6

如果我是小雪花,我飄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要飄到小河里,變成一滴水,和小魚小蝦做游戲。

我愿落到廣場上,堆個胖雪人,望著上學的小朋友笑瞇瞇。

我想飄落在媽媽的臉上,親親她,然后快樂地融化?!?h2 style="color:#fff;color:#fff;padding: 0 15px;border-radius: 12px;text-align: left;height: 40px; line-height: 40px;background-color: #135fff ;">融化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1—2種野生動物,知道它們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2、知道要保護野生動物,有初步的生態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視頻、幻燈片、橫幅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師:你們去過動物園嗎?見過哪些動物?

二、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師: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動物,觀看的時候要找出老師所提問題的答案:

第一,視頻里是什么動物?他長什么樣子?

第二,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東西?

第三,它在做什么事情?

1、播放視頻《大象的命運》,觀看后引導幼兒說出問題的答案:

(1)視頻里是大象,它有著小山一樣的身體,粗粗的腿,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

(2)大象生活在草原上、森林里。

(3)他們在用鼻子卷樹葉,洗澡還有王身上噴土等等。

教師小結(過程中播放幻燈片):

大象是陸地上大的野生動物,它屬于厚皮動物,目前有非洲象和亞洲象兩種,它們有的生活在大草原上,有的生活在雨林里,是群居動物,和人類一樣以家庭為單位生活在一起。它們是食草動物,喜歡吃草、樹葉、樹皮、樹枝等植物,它們的鼻子特別的厲害,可以往嘴里送食物、噴水洗澡、噴土保護皮膚、取物還有保護自己。大象還是壽命長的野生動物,它脾性溫和,非常珍貴。另外,大象還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習慣,那就是站著睡覺,因為它的內臟承受不了它身體的重量。

2、接下來要和我們見面的動物十分兇猛,同樣要在視頻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播放視頻《兇猛大白鯊》

第一,視頻里是什么動物?他長什么樣子?

第二,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東西?

第三,它在做什么事情?

播放完后,引導幼兒說出問題的答案:

(1)視頻里是大白鯊,它長著黑黑圓圓的眼睛,尖尖的牙齒,身體特別大。

(2)它生活在大海里。

(3)它在捕食小魚還有海狗。

教師小結(過程中播放幻燈片):

大白鯊是大的食肉魚類,它長著烏黑的眼睛,尖銳鋒利的牙齒還有大大的魚鰭,是用來在水里掌握平衡的,它生活在大洋沿海地區,因為它的身體溫度比海水高15度左右,所以它可以在很冷的海水里生活,它可不像大象一樣喜歡群居,他們喜歡獨來獨往,喜歡捕食海狗、海獅、海豹等一些海洋動物,它的平均身長有6米,體重1200多公斤。

3、歸納野生動物的特征

(1)剛才我們認識的這兩種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生活在哪里(野外),是自己捕食,沒有人工喂養。教師小結:像這種生活在野外,沒有人工喂養,靠自己捕食生存的動物,叫做野生動物。

(2)師幼討論:自己還見過哪些野生動物?

三、激發幼兒的生態環保意識。

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現在卻瀕臨滅絕,很多都遭到了殺害,到底在它們身上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廣告)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大自然才能和諧,我們的生態才能平衡,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目前世界上已經建立了3000多個自然保護區,讓野生動物在那里安全、舒適、自由的生活。

那我們可以為野生動物做些什么呢?

四、出示橫幅,播放《動物世界片頭》,全體師生簽名。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條橫幅“保護動物從我做起”,我希望今天在場的所有人在上面簽上我們的名字,共同呼吁“保護野生動物,不要傷害它們”,不會寫名字的幼兒,畫一顆愛心。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對科學活動十分感興趣,非常積極地投入到本次活動的準備當中,和爸媽了解了一些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在活動中,我利用了多段視頻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并討論,認識了陸地上大的野生動物和海里大的食肉魚類,幼兒對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外部特征很容易就接受了,結尾時在橫幅上的簽名活動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全體教師也參與到了其中,激發了幼兒保護動物的意識,我覺得這樣的科學和社會的滲透課程更有益于幼兒的理解和掌握,25個孩子在活動中全部聚精會神,效果十分好。

融化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學生通過食鹽能溶解于水,又能從水中析出來,明白這個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科學探究目標

學生通過使用過濾裝置來達到分離沙子和鹽水的目標。通過進行蒸發操作來達到分離食鹽和水的目的,終達到分離食鹽和沙子的目的。

科學態度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溶解前的食鹽和析出后的食鹽的特點來多角度的認識物體,從而形成細致、客觀地觀察的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學生通過分離食鹽和沙子來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2.對于一些混合的物體,我們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離,從而避免丟棄和浪費。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學習單。小組準備:1份食鹽、1份清洗干凈的細沙、1份食鹽與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個酒精燈、一個三腳架、一盒火柴、一個過濾杯、一個燒杯。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聚焦任務,揭示課題(預設3-5分鐘)

1.學生觀看視頻,你有辦法幫助叔叔們把食鹽和沙子分離嗎?

2.揭示課題,混合與分離

二、引導探索,科學實驗(預設25-30分鐘)

1.ppt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們按顏色一粒一粒分。

學生上臺分離并讓大家一起判斷可行性。

生:把他們按顆粒大小分,篩網篩一下

學生上臺分離并讓大家一起判斷可行性。

生:把他們放在水中。

學生上臺把食鹽和沙子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他們溶解在水中

師:那怎樣把沙子從鹽水中取出來呢?

展示過濾裝置

師:那怎樣把食鹽水中的水除去呢?

展示蒸發裝置

2、任務一:分離鹽水和沙子

a.展示過濾裝置

b.ppt出示溶解、過濾流程

c.學生領取材料做溶解和過濾實驗。

d.交流匯報。

師:在這個過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板書:溶解、貼畫)

師:紗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把沙子從食鹽水中分離出來

師:那就是過濾(板書:過濾、貼)

3、任務二:分離食鹽和水

a.認識蒸發裝置。

b.學生微視頻學習蒸發操作。

c.Ppt展示流程圖。

d.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①戴上護目鏡可以防止在蒸發過程中食鹽水飛濺入眼睛

②千萬不要用手去碰蒸發皿,整理過程中手拿三腳架,防止燙傷

e.學生,實驗,交流匯報

師:水到哪里去了

生:蒸發了(板書:蒸發、貼)

三、積極思考,研討發現(預設5分鐘)

師:我們是怎樣幫助叔叔們將沙子和食鹽分離的?(ppt)

生:先用水把食鹽溶解,再用過濾把鹽水和沙子分開,再進行蒸發將鹽和水分開。

四、課后拓展,知識延伸

師:木屑、鐵屑、和食鹽混合了可以怎么分離?

    想了解更多【融化教案】網的資訊,請訪問:融化教案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