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發布時間:2025-04-09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推薦10篇)。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1
一、主題來源
秋天來了,大自然會發生一系列明顯的變化:樹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莊稼熟了,天氣轉涼了,樹葉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小草漸漸枯萎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毛衣。然而,小班幼兒對大自然的這些變化,還缺乏一定的感知能力。設計主題活動“秋天多可愛”,就是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多種活動形式,幫助幼兒認識秋季這一喜慶季節的歡樂,豐富多樣的樹葉,色彩鮮艷的花卉又給孩子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孩子們共同享受秋天的豐盛果實,知道這一切和成人的勞動是密不可分,初步形成“秋季”的概念,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積極感情,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二、預設主題目標
1、認識秋季主要的花卉樹木和豐碩的果實,感知氣溫的變化,初步掌握秋季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學會有順序的、細致的觀察事物。.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讓幼兒懂得勞動果實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應該珍惜。
三、主題網絡:
四、環境創設:
1、師生共同制作樹葉貼畫,手印畫布置墻飾。
2、在自然角放置各種秋天的花、農作物、水果,供幼兒觀察。
3、將幼兒的撿到落葉串接起來掛在活動室內,適時附上幼兒關于秋天的童言稚語,營造秋天濃濃的氛圍4、用樹葉與孩子玩游戲,如小小葉片來追我,鋪樹葉小路等。
五、日常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角的水果,看看若干時間后會發生什么變化。
2、在午餐后,品嘗各種水果,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品嘗過程中的感受。
吃水果時請幼兒說說其名稱及味道,并探索水果的果皮,果殼等。
3、利用散步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落葉,并看看那些樹掉葉子,那些樹不掉葉子
4、開展“樹葉像什么”的談話。
5、欣賞秋季的花卉,加深對秋季特征的印象。
六、家園共育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秋天的花、農作物、水果。
2、提醒家長在家應多鼓勵幼兒自己剝瓜果的皮。
3、請家長在雙休日帶領幼兒去公園等地方,踩踩樹葉,采集葉片;上幼兒園時帶到班里,放到自然區工大家觀賞。
4、請家長帶領孩子檢拾和請掃門前的落葉。
5、針對秋季干燥的特點,讓孩子注意護膚,多飲開水。
七、區域活動美工區:
給各種水果涂色;泥塑水果娃娃;撕貼水果;樹葉壓印,壓印后請幼兒自由添畫;手印畫;樹葉拼拼樂。(將樹葉自由拼成某一形象);手工:一串紅;益智區:提供各種水果玩具,引導幼兒按物點數。
將水果圖片與實物或水果玩具一一對應。
提供大小、顏色不一的樹葉,讓幼兒按顏色或大小給樹葉分類。
語言區:各類有關秋天的幼兒讀物。
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閱讀《蛤蟆種瓜》、《樹葉蝴蝶》。
打電話:提供電話機讓幼兒自由交談。
科學區:提供果醬、水果糖等,供幼兒觀察、擺弄。
收集各種水果核、用小塑料袋裝好,供幼兒觀察、擺弄。
提供樹葉、塑料袋、羽毛、自動降落傘等,供幼兒探索飄落物體的特征。
張貼有關秋天動物和植物的圖片,供幼兒欣賞。
表演區:用各種輔助用具把自己打扮成各種水果娃娃,進行表演。
《秋天》等音樂磁帶,供幼兒歌唱或自由運用動作表演。
八、預設活動
第一周
1、體育:切西瓜
2、歌曲:蘋果
3、綜合活動:水果全家福
4、美術:秋天的水果
5、語言:蛤蟆種瓜
第二周
1、參觀:水果店
2、兒歌:瓜娃娃
3、歌曲:秋天
4、數學:1和許多
5、美術:一串紫葡萄第
第三周
1、音樂游戲:撓癢癢
2、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3、數學:樹葉媽媽和孩子
4、參觀:撿落葉
5、美術:樹葉印畫
第四周
1、體育游戲:小小葉片來追我
2、音樂游戲:大風和秋葉
3、語言:會響的小路
4、美術:樹葉裝飾
5、科學:什么東西飄下來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參與討論秋游的地點以及活動項目,有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
2、感受、欣賞秋天大自然的美景,認識公園里指示牌和警示牌。
3、樂于參加各種野外探索活動,學習收集各種落葉,捕捉秋蟲。
4、愿意把自己的收獲向同伴介紹,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選擇秋游地點,熟悉場地環境,確定活動內容。
2、幼兒園準備中午的午餐或幼兒準備一個小背包,一個塑料袋,小食品,水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語言引出秋游。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想不想走出去找一找秋天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秋游應注意的問題。
1、秋游時,可以組織哪些活動?你們想做些什么?
2、秋游時,要注意什么?(內容安全、行為文明、進餐的衛生等方面。)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并告訴幼兒我們班的活動,必須服從幼兒園大集體的統一安排。
三、欣賞游覽地點的'美景。
1、引導幼兒根據公園里指示牌的提示,到公園的某個地方活動。指導幼兒閱讀警示牌上的漢字或圖標,知道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
2、組織幼兒欣賞秋天的花草,重點了解名稱,觀察花卉的色彩和形狀。
3、觀察秋天的樹木變化,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是什么顏色的?秋天的樹葉有什么變化?
4、觀察人們的活動。
四、采摘收集,尋找秋蟲。
1、幼兒收集落葉,捕捉秋蟲。
2、教師根據活動情況,組織幼兒互相看看、談談自己采集到的東西。
五、選擇合適的地點讓幼兒休息,吃午餐。提醒幼兒不扔垃圾,要將廢棄的雜物放在指定的地方。
六、組織幼兒開展一些小型、輕松的游戲活動,教育幼兒在公園里不要隨便亂跑。
七、清點人數,組織幼兒返回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識菊、賞菊、愛菊。
2、幫助幼兒獲得菊花在秋天開放的常識。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節假日帶幼兒到公園或社區賞菊。
2、在幼兒園觀賞菊花。
3、《菊花開》錄音帶、準備紙張和顏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秋天)那你們知道劉老師最喜歡秋天的什么嗎?(幼兒隨意回答)告訴你們吧,劉老師最喜歡秋天漂亮的花兒。你們看,秋天到了,許多漂亮的花兒都開放了,可漂亮了,有這么多漂亮的花我很想帶你們一起去看一看。今天呀,我想帶你們一起去花園玩,想不想去?”(想!)好,我們出發!
2、組織幼兒列隊帶戶外種植菊花處。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賞菊、評菊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秋天是一個豐收、碩果累累的季節,有許多水果、蔬菜、莊稼都是在秋天成熟的。而這些漂亮的花兒,就是秋天里開的時間最長、最漂亮的一種花兒,它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嗎?”(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告訴你們,是菊花。
2)組織幼兒觀看菊花,引導幼兒比較菊花的大小、顏色、味道、形狀。
3)組織幼兒會活動室討論所觀察的結果,說說你還見過那些菊花?簡單介紹部分菊花的特別作用。
2、學習兒歌《菊花開》
1)師:“小朋友們,這些菊花呀長的這么漂亮呀,而且香氣怡人,所以呀,我還找到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呢!不過,菊花姐姐說,只讓我教給聰明勇敢的小寶寶,那么老師先提問幾個問題,誰能回答上來就教給誰,怎么樣?”(提問有關菊花的知識)
2)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那我只好把這首好聽的兒歌教給你們啦?。ń淌谟變簝焊琛毒栈ㄩ_》)
3、畫菊
1)師:“小朋友們,我知道,你們穿了漂亮的新衣服,特別喜歡照像,菊花姐姐這么漂亮,她也想照一張,我們也給它們拍一張照片好不好?”(好)
2)師:“哎呀,壞了,忘帶照相機了,這可怎么辦呢?哎,有了,我們的小朋友可以用五色的水彩筆把漂亮的菊花姐姐畫下來呀,你們看這是老師畫的菊花,漂不漂亮?(漂亮),漂亮咱們自己動手畫一張吧!”
幼兒自由創作菊花。幼兒作品簡介。
幼兒作品區角展評。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
以表揚、鼓勵為主,組織幼兒集體參觀幼兒作品。
2、多種形式復習朗誦兒歌《菊花開》。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一起到戶外尋找其他的秋天景象。領略秋天的美,并告訴幼兒其他的一些秋天的知識。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有條件的話師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說秋
著名詩人秋瑾曾在詩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我言秋日勝春朝”的絢麗。同學們,現在我們這兒正值秋天,你能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也可以用學過的詩句表達),學生發言后,老師補充:在勞動者的眼里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慶的日子。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秋天》
二、 讀秋
1、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語段朗讀。教師出示朗讀要點: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2、學生配樂試讀,其他學生評價。
3、聽錄音朗讀。
4、學生齊讀。
5、背誦(填空式,課件出示)
三、 品秋
1.找出詩中共描寫了幾種景物?
2.思考這幾種景物組成了幾幅畫面?
3、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想像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這幅圖畫,并給這幅圖取個名。
4、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為什么?
5、通過畫面的描繪,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四、 唱秋
好的詩就是一首歌,聽《春天在哪里》,小組合作把《秋天》改寫成歌詞《秋天在哪里》然后唱歌。
五 寫秋
秋你曾與秋有過親密接觸嗎?請用你最具感情的語言,描繪你眼中的秋。
六、作業:
摘抄以秋為內容的文字,并做點評。
六、板書設計:
農家豐收圖 (棲息)
秋 天 霜晨歸漁圖 (游戲)
少女思戀圖 (夢寐)
何其芳《秋天》
單 元:第三單元
課 題:《秋天》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5
小班科學認識秋天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讓孩子知道為什么枝葉會變色、還會飄落,有些樹葉為什么又不會變色,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認識秋天教案吧。
設計背景
秋天掛圖 、室外摘來能有代表性的樹葉。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為什么枝葉會變色、還會飄落,有些樹葉為什么又不會變色。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知道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
難點:我們南方冬天樹葉變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綠樹木。
活動準備
從室外摘來秋天的枝葉有紅葉子、黃葉子、綠葉子。
活動過程
1、選擇好能代表秋天的掛圖。
2、出示自己準備好的樹葉。
3、讓小朋友感覺自己現在的穿著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紹我們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然后讓小朋友自己做比較。
教學反思
通過秋天樹葉的變化讓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氣候的替換,但由于地域的不同會讓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問題,比如秋天樹葉變黃,楓葉變紅這些現象,而榕樹、松樹、樟樹等一些常綠樹就要我們費些時間向小朋友解釋才行,要不會讓小朋友感覺到我們老師說話自相茅盾的。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一邊唱歌一邊大膽做動作。
2、能分辨和表現音的快慢。
活動準備:
1、玩過該體育游戲。
2、每人一個“樹葉寶寶”頭飾,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小朋友散步》
幼兒能聽辨不同的音樂做相應的動作,愉快地游戲。
(二)教歌曲《大風和樹葉》
進入情景:
1、教師朗誦兒歌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2、教師帶領幼兒愉快朗誦兒歌。
學習歌曲并運用動作表現:
1、教師將兒歌填入曲中,幼兒傾聽。
2、請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和教師一起歌唱。
3、引導幼兒跟著磁帶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學習分辨和表現音的快慢:
1、教師用鋼琴刮奏、模擬風聲。請幼兒猜想:秋葉跳得歡時,會發生什么事?
2、再次刮奏出快慢不同的風聲。請幼兒說說這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游戲:
幼兒頭戴“樹葉寶寶”頭飾,自由舞蹈至“秋天多么美”止。此時教師用鋼琴刮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動作表現。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試著用動作表現樹葉飄。
2、能發揮對秋天景色的想像,隨著音樂的變化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秋天》,大樹媽媽的頭飾,小樹葉若干,圖片兩張(風吹樹葉、樹葉落地)
活動重點:能隨著音樂的變化進行游戲。
活動難點: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受秋天樹葉飄落的意境:
出示“大樹媽媽”的道具,老師邊唱歌曲邊演示樹葉飄落的過程(樹上的枯葉慢慢飄落)。
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第一段“樹葉到處飛呀飛”、“樹葉輕輕睡地上”兩段歌詞的順序。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秋天的落葉:
(1)教師唱歌,幼兒扮演秋天的小樹葉隨意飛舞:
—“秋天,小樹葉是怎樣飛呀飛的?”
(2)教師用藝術化的動作扮演秋天的樹葉,請幼兒伴唱。
(3)教師邊唱邊演示“大樹媽媽”落葉的過程,幼兒進一步感受落葉飄零的意境:
—“小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慢慢地、動作很美地從樹上飄下來。)
(4)教師邊唱邊扮演大樹媽媽,幼兒扮演落葉邊唱邊圍著“大樹媽媽”飛舞。
3、開展游戲“掃落葉”:
(1)請幼兒扮演小樹葉,唱完歌曲后蹲在地上做睡覺狀。
(2)從高到低的音樂伴奏聲,表示刮風了,“小樹葉”聽到音樂后隨意飛舞;音樂停,“小樹葉”又蹲回在地上做睡覺狀。
(3)教師扮演清潔工,在《秋天》音樂的伴奏下,一小節做一次掃落葉的動作。被掃到的“樹葉”跟在“清潔工”身后,一個拉著一個,按節拍走動,表示被裝入垃圾車內了。
(4)游戲反復數次,可以請幼兒扮演清潔工。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8
1、咱們班小朋友的眼睛可真厲害,發現了這么多的變化。噓!老師這里有一個禮物想送給你們想要嗎?(想)那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聽是誰來了?
2、好,小朋友們睜開眼睛告訴老師是誰來了?(秋爺爺)
3、你從散文詩里聽到了什么?(秋爺爺、蘋果娃娃、石榴娃娃等等)那蘋果、石榴、香蕉是怎樣歡迎秋爺爺的?誰來說說?幼:蘋果笑紅了臉蛋、石榴裂開了嘴巴、香蕉彎了腰。
山楂和柿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幼:山楂娃娃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掛起了打燈籠。
為什么山楂娃娃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掛起了打燈籠?
幼:因為山楂娃娃想秋爺爺年紀大了,眼睛花了走路摔跤怎么辦?就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也掛起了打燈籠。
你們看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對秋爺爺多有愛心啊,它們怕秋爺爺走路摔跤,就用小紅燈和燈籠為秋爺爺照明。小朋友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爺爺奶奶老爺姥姥呢?幼:我給奶奶捶背..........
三、秋爺爺敲門進來
師:咦?誰在敲門啊?咱們看看是誰啊?啊!誰來了?(秋爺爺)
秋爺爺:水果娃娃們好,我是秋爺爺
師:你們高興嘛?咱們來一起說歡迎秋爺爺吧!(歡迎秋爺爺、歡迎秋爺爺....想)小朋友們拍手轉圈歡迎。
來咱們扶秋爺爺坐下,咱們來看看秋爺爺身上帶著什么呀?(葡萄、梨、橘子....)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幼: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是紫色的,是
圓圓的。梨是黃色的它身上有很多的點點它一頭大一頭小,它的頭是歪的.........橘子是橘黃的有點圓它的皮不光滑……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那你能像散文詩那樣用很美的話把它們說出來嘛?
幼:葡萄娃娃笑啊笑,笑的臉蛋都紫了
橘子娃娃笑啊笑,笑成了一朵花
梨娃娃笑啊笑,笑的頭歪了......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現在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秋天不僅是豐收的季節還是小朋友長身體的季節,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長的高、身體棒,對嘛?(對)那我們現在和秋爺爺一起去外面找找還有那些植物能用美麗的話說出來。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到了秋天,柿子樹上的柿子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由小變大、由青到黃、由淺黃到紅,這沒能逃過孩子們的眼睛。尤其是,樹上的柿子一片黃澄澄時,孩子們聚在樹下討論的興趣便更高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與探究是主動學習與表達的需要和動機,因此,本活動遵循幼兒本位,通過同伴協商、尋找工具、方法驗證、觸摸品嘗等自主體驗的方式,幼兒在自然情境中大膽嘗試,自然運用各領域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萌發幼兒觀察秋天環境變化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動目標】
1、了解柿子的生長情況,探討摘柿子的方法。
2、能獨立地或與同伴合作摘到柿子,并與他人分享柿子。
3、感受柿子豐收及收獲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摘柿子的工具,如:梯子、竹竿、布袋、特制棉墊等。
2、盛放柿子的筐子若干(筐上貼有相應工具標志)。
【活動過程】
1、結合幼兒的談話,引導幼兒觀察柿子,了解柿子的特點。
(1)提問:樹上結的是些什么?它們長的是什么樣子的?
(2)猜想:柿子現在可以摘了嗎?你有什么辦法知道柿子是不是熟了?
(3)小結:柿子變黃了,就說明柿子已經成熟了,可以摘下來了。
2、引導幼兒溝通協商,討論能將柿子摘下來的方法。
提問:柿子掛在哪里?摘的時候從哪里入手最好?有什么方法能夠摘到柿子?
小結:可以用梯子(爬梯子用手摘柿子);可以用長鉤子鉤住長有柿子的樹杈或柿子,用特制棉墊接著或者由小朋友在樹下用布袋接住,以防摔爛;也可以請老師幫助,將小朋友托起摘到高高的柿子。
3、幼兒分組協商、搜集材料,選擇適當的方式采摘柿子。
(1)引導幼兒與同伴協商、找成人幫忙,探討摘柿子的方法。
(2)自主尋找工具,嘗試摘柿子。
(3)提示并引導幼兒注意安全:自身安全以及他人安全。
(4)幼兒自主觀察摘下來的柿子。
4、將柿子帶回班級,進行清點總結。
(1)引導各小組清點柿子,比較數量。
(2)引導幼兒評價工具:你們覺得哪種摘柿子的工具最棒?為什么?
5、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1)看一看:柿子的形狀有點圓、有點扁,柿子的`顏色有點黃、有點紅,柿子頂上有一個小蓋子(柿蒂)。
(2)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3)捏一捏:柿子是硬硬的。
6、引導幼兒品嘗柿子,發現柿子的味道。
(1)討論:柿子可以吃了嗎?沖洗柿子,請幼兒品嘗柿子,大膽表達自己品嘗后的感受。
(2)提問:原來我們的柿子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時候澀澀的,那為什么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柿子卻是甜甜的呢?
小結:我們平時吃到的柿子都是經過“捂”這一程序的,捂過的柿子才會變得甜甜的,非??煽?。
7、引導幼兒回家查找不同方法,第二天嘗試將柿子捂熟。
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會唱歌曲,感受秋風吹、樹葉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樂的快慢,并大膽地用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每人一片秋葉。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歌詞,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幼兒與教師一起聽伴奏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并用動作表現。 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樹葉飛的情景。
3、分辨并表現音樂的快慢。 ·教師用鋼琴彈奏出快慢不同的音樂,模擬風聲,啟發幼兒想像,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4、游戲:“秋風和小樹葉”。 幼兒手持樹葉,邊唱歌邊舞蹈,歌曲停時,教師用鋼琴彈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不動。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多種動作表現風吹樹葉飛的情境。 活動建議
風停時,引導幼兒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動,教師可以提問:“小樹葉,你飄到哪里?”幼兒自由回答:“我飄落在?!?/p>
活動評價
1.會用柔和優美的歌聲唱歌。
2.想像并會用雙手在頭上、體側、左右擺動,表現出多種樹葉飄落的動作。
我愛秋天
活動背景:
隨著天氣的變化,逐漸進入了秋季。氣溫的下降和樹葉的飄落將秋季的季節特征顯現了出來,而這些變化非常易于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根據我們班幼兒興趣與實際發展需要,結合季節特征,我們開展了《我愛秋天》這個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 引導小朋友認識秋天的天氣特征。
2、 使小朋友知道秋天樹葉會從樹上飄落。
3、 與小朋友一同探索、認識秋天可以吃到的水果。
4、 認識顏色:紅、黃、綠。
主題方案設想:
本次主題活動分別圍繞“秋天天氣涼”,“秋天的落葉”和“秋天的水果”三個單元進行的。在每一個單元下預設和生成的活動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在“秋天天氣涼”單元中,我們從引導小朋友感受天氣變涼了懂得要多穿些衣服,了解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相比較有什么不同,并鼓勵引導幼兒學習獨立穿脫衣服,掌握扣紐扣、提褲子等方法。在此基礎上為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我們設計、組織了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動,如“美麗的衣服”、“花帽子”等等。以上的系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到秋天應該通過穿適宜的衣服取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而且引導我們思考:天涼了,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還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從而引申出了 “洗手后要擦護膚霜”、“流鼻涕我會擦”、“使用干凈手絹”、“疊手娟”等一系列的活動。由此可見,我們的每一個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連續的。
方案實施過程:
活動一:
桔子寫生
水果好看又好吃 活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加深對秋天水果 — 桔子的認知
2、培養幼兒對寫生畫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實物桔子若干,圖畫紙每人一張,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情況記錄: 活動由來: “咦!今天怎么吃桔子了?”隨著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疑問,我們開始了關于秋天水果的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為什么會對午點時吃的桔子如此感興趣,使他們很興奮呢?在幼兒園孩子們品嘗到的第一種秋季時令水果就是桔子,這第一個出現的時令水果 — 桔子,自然而然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激起了他們對秋季時令水果的興趣。 活動形式: 通過實物觀察,使幼兒生動、細致地發現桔子的特征(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等。在幼兒觀察、交流、總結的基礎上,請幼兒寫生桔子,教師不出示范例,鼓勵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實顏色用各種顏色的畫筆表現出來。 與幼兒的互動:
(1)請幼兒回憶中午午點時吃的桔子的味道,引導幼兒回憶并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桔子的樣子。多數幼兒回答出桔子是圓形、orange的顏色。
(2)出示桔子,請幼兒觀察,觀察桔子的外部特征。
(3)請幼兒逐個較細致地觸摸觀察后,引導幼兒再次表達自己的認知。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看完后說桔子不是特別圓,發現有些扁圓,桔子皮上的顏色是有變化的,有的地方是orange,有的地方是yellow,有的地方是green。
(4)請幼兒分成小組,發給每組幾個桔子,請幼兒邊觀察邊參照桔子實際的顏色給“桔子畫像”。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將自己眼睛看到的顏色盡情地用畫筆在紙上表現,展示他們的豐富感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邊畫邊發現“這兒有點黃,往下又成桔紅色了”。
-
需要更多的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網內容,請訪問至:幼兒園小班秋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