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最新小班我的小腳教案(精品八篇)。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觀察小腳丫,了解腳的結構和作用。
2.練習腳步的各種基本動作,鍛煉腳部肌肉。
3.能與同伴友好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布置森林情景。
2、報紙若干,音樂。
三、活動過程:
1.以“到森林旅行”為題引入,激發興趣。
教師指導語:今天,我們要到神秘的森林去旅行,但是我們得先練練本領,特別是小腳丫的本領。現在,我們把鞋襪脫掉,讓小腳丫快快樂樂地玩一玩吧。
2.觀察感知腳的特征與作用。
(1)提問:小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幼兒互相觀察、討論)小腳有什么用呢?
(2)小結:腳由腳趾、腳面、腳底、腳跟等部分組成,我們的小腳能走、跑、跳、踢、跨等本領,還會做小腳操呢!
(3)聽音樂做腳丫操,活動腳部肌肉。
(4)游戲“碰碰小腳丫”:幼兒(師生)之間相互用小腳丫碰碰對方的小腳丫,感受快樂。
3.夾報紙走。
(1)出示報紙,引導幼兒嘗試用兩腳夾住報紙走或跳。幼兒四散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2)情景練習:夾著報紙去大森林旅行。
游戲規則:路上不能讓報紙掉地,先繞過“大樹”,再跳過“陷阱”,走過“獨木橋”,看誰先到目的地。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繞過不同的`障礙,允許能力弱的幼兒選擇較為平坦的路徑走到目的地。
4.腳丫合作撕報紙。
(1)教師與一幼兒示范合作用腳撕報紙,一個用腳踩住報紙,一個用腳趾撕報紙。
(2)幼兒兩兩合作撕報紙,要求:先用腳將報紙撕碎,再將撕碎的報紙團成紙球。
5.腳丫合作傳紙球。
鼓勵幼兒兩兩或三人合作用腳傳紙球,鼓勵幼兒與同伴友好協作。
6.評價小結:根據幼兒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用小腳從事各種活動,如用腳畫畫,用腳撿地上的東西等。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爺爺奶奶的情感,樂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重陽糕等、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親親我,情感激發
1、今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老師請來了爺爺奶奶到幼兒園里過節,大家歡迎
2、放音樂(親親我)
老師親親寶寶,老師為什么要親親寶寶?(喜歡寶寶)還有誰也會親親寶寶?(爸爸媽媽、奶奶、爺爺)
爺爺奶奶也愛寶寶,所以要親親寶寶。寶愛爺爺奶奶嗎?(愛)那寶寶也來親親爺爺奶奶好嗎?
二、爺爺奶奶吃糕,學習分享
1、今天是過重陽節,老師準備了重陽糕,我們請爺爺奶奶一起吃重陽糕好嗎?
2、幼兒拿起重陽糕,請爺爺奶奶吃,邊送邊說:“節日快樂!”爺爺奶奶先吃,寶寶一起分享
3、重陽糕什么味道的?(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
老師小結:爺爺奶奶真辛苦,我們有了好吃的東西都要分給爺爺奶奶一起吃,這樣爺爺奶奶會感到很開心的。寶寶也就能變成一個懂事的好孩子。SXW9.coM
三、捶捶背,表達關愛
1、我們吃了重陽糕,心里真高興!爺爺奶奶也很高興!我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好嗎?
2、幼兒學習怎樣捶背
3、幼兒給爺爺奶奶捶背,一邊捶一邊跟爺爺奶奶說說話。
老師小結:以后爺爺奶奶干活辛苦的'時候,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都要給奶奶捶捶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體驗與感悟,在活動中孩子不僅能了解一些節日的習俗,體驗節日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整個活動的過程感受著濃濃的祖孫親情。應該說達到了較好的引導與教育作用。
整個活動分為了三個環節,整個活動以情感為主線,激發孩子與爺爺奶奶濃濃的感情。在活動中老師注重孩子情感的轉換,從接受燁燁奶奶的關愛到對爺爺奶奶的關愛與尊敬,這其中在這三個環節應該說很好的幫助了孩子進行轉換,但是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們能否將這種行為繼續,那還是需要家庭與老師不斷地進行教育引導的。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初步學習用腳畫畫、撕紙、夾東西等本領,鍛煉腳部肌肉。
2、能積極探索小腳的本領,培養幼兒保護小腳的意識。
3、體驗用小腳丫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創設春天情景。
2、布置污染的'小河(內有紙杯、玻璃珠、廢紙團、塑料袋、瓶蓋等)、皺紋紙、圖畫紙、顏料、海綿、大樹模型、濕毛巾等。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動一動小腳丫。
1、幼兒自由結伴,玩“腳跟腳尖踢”的游戲。
2、聽音樂做腳丫放松操。
二、認識小腳丫
1、你的腳上有什么?動一動、數一數。
2、撓一撓、比一比。
三、探索活動:小腳丫的本領
1、引導幼兒談談小腳丫的本領。
2、分組活動: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
(1)腳印畫——春天的樹
(2)小腳作畫——美麗的花朵
(3)撕紙貼畫——柳樹
(4)救救小河——練習用腳夾物的本領。
3、幼兒與同伴、教師分享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的經驗。
活動結束:
師生共同討論保護小腳丫的辦法。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小腳,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外界事物興趣;
2、初步知道排序要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嘗試利用小腳印進行排序。
準備材料
1、課件小腳印排隊;
2、大、中、小腳印若干(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腳
1、我們小朋友本領很大的,會穿鞋、會穿襪,那你們會脫鞋子和襪子嗎?現在請小朋友脫下你的鞋子和襪子。(幼兒獨立脫鞋襪,師隨機指導、幫忙)
2、脫掉了鞋子、襪子,你們看到了什么?
3、小腳是什么樣的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的回顧,根據幼兒回答逐個認識腳背、腳底、腳趾、腳跟,
教師及時回應,并給予適當的經驗提升,如豐富認識腳弓、保護小腳、數數腳指頭等)
4、小結: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小腳,小腳有腳背、腳趾、腳底、腳底中間還有腳弓、后面是腳跟,我們的小腳真好玩。
5、請你們想一想好玩的小腳有什么本領呢?
(小腳可以跳、可以跑……)
6、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腳本領這么大,可以做許多事情。
7、那我們的小腳在什么地方留下過小腳印呢?
(在沙灘上、在濕地上……)
8、小結:原來我們赤腳走在沙灘上、濕濕的泥土上就會留下我們的小腳印
(二)、猜腳印
出示課件,大、中、小三種腳印圖
1、看一看,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腳印?哪個大?哪個?。?/p>
2、猜一猜:大腳印是誰踩下的?中腳印又會是誰的?那可愛的小腳印是哪個的?。?/p>
3、驗證幼兒的猜測
點擊課件中的腳印,課件中就會出現相應的人: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圍裙媽媽
(利用幼兒感興趣動畫人物形象,引導幼兒數數,認識并比較出大、中、小)
4、小結:原來不同的人會留下不同的腳印,我們看到大腳印就能猜到那是爸爸的,看到中腳印就知道那是媽媽的腳印,看到小腳印,你們知道是誰留下的?。浚▽殞殻?/p>
(三)腳印排隊
出示課件中的小腳印排序
1、(第一組腳印,全部排好的)這是誰小腳?。克鼈冊诟墒裁囱??是怎么排隊的?
2、(第二組腳印,開始有大、小、大、小4個已經排好的腳?。┈F在的這些又是誰的腳印,它們是怎么排隊的?剩下的誰來幫腳印排隊?(可以是幼兒口頭說、老師操作拖拉腳印排隊,也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上前操作)
3、(出示第三組腳印排隊,是大、中、小三種腳印的排序)這次有幾種腳印啊?它們是怎么排的'?我們快來幫忙全部排好隊吧。
(利用直觀形象的電腦課件進行腳印排序,延續了剛才“誰的腳印”的興趣,同時讓幼兒親自操作電腦進行排序,再次體驗、感受排序要按一定規律進行,大大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習的效果)
(四)幼兒操作:
1、別急,看大家都想來幫助小腳印排隊,老師為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許多腳印,你想為小腳印排,出示腳印圖片:
這里還剩下許多小腳印,誰來幫忙排排隊?
2、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排序,老師巡回觀察、隨機指導。
(幼兒人手一份大、中、小腳印圖與排序卡,卡有提供規律的,也有空白的。鼓勵幼兒自己選擇腳印,用自己的方法排序,看誰想出的方法最多。)
3、展示、講評,重點講abc、abc或者是aba、aba之類較難類型的。
(五)延伸:
把小腳印及腳印排序卡投放在活動區,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練習。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們年紀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著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前期經驗的準備:
讓幼兒觀察和討論爺爺奶奶的日常活動。
物質準備:
收集有關爺爺奶奶日常生活細節的'信息(圖畫、文字記錄)。
環節預設:
一.出示爺爺奶奶圖片,自然引入主題。
師: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得什么樣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忙。
二.我為爺爺奶奶來幫忙(角色扮演)
師:想一想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什么,兩人結伴試做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扮演)。
師:我們小朋友在家里為爺爺奶奶做過什么事情,爺爺奶奶有什么反應呢?
師: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寶寶。
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延伸:
畫畫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表現他們的特征和活動。畫完后和伙伴們交流一下,畫上的爺爺奶奶在干什么。(如:給花澆水、擦桌子、縫衣服)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樂于參與討論。
3、知道自己的名字。
【活動準備】
1、老師手偶。
2、親子故事《我的名字》(《長大真好》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5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家庭”老師手偶,說:“嗨,小朋友,請問你叫什么名字?”請幼兒輪流回答。
二、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講述親子故事《我的名字》: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但我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爸爸、媽媽會叫我“欣欣”。爺爺、奶奶叫我“寶寶”。在街上遇到的叔叔和阿姨會叫我“小朋友”。在幼兒園,老師叫我“王家欣”,有時也叫我“小朋友”。不過,全班小朋友都是“小朋友”啊。那次老師講故事的時候問:“小朋友,小白兔躲在哪里?”結果全班小朋友都舉手回答。所以,我還是喜歡老師叫我“王家欣”。
三、與幼兒討論:
爺爺奶奶怎么叫她?(寶寶。)誰會叫你“寶寶”?(自由回答。)
叔叔和阿姨怎樣叫她?(小朋友。)
老師怎么叫她?(王家欣/小朋友。)
四、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5頁,找出有小朋友名字的物品。(小書包。)
五、請幼兒細心聆聽老師說出的名字,當聽到自己的名字時,便要站起來轉一圈,或用自己喜歡的動作有禮貌地向大家打招呼。
六、請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后,老師可請幼兒設計其他動作代替轉圈,或可改由幼兒說出小朋友的名字,繼續進行游戲。
活動評價:
能專心聆聽故事。
能回答有關故事的`問題。
聽到自己的名字時,能作出反應。
活動建議:
在表演區,可以表演王家欣的姓名故事,也可以將小朋友的多種姓名編成《姓名故事》在表演區中表演。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鼓勵幼兒能大膽的在陌生人面前進行表述,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通過已有經驗講述書法中基本筆畫的用筆方法。
3、能夠根據個人能力雙鉤填墨、單鉤、脫手寫出自己的字并送給朋友、老師。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書法中基本筆畫的用筆方法、知道自己名字的意義。
材料準備:筆、墨、紙、基本筆畫的范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叫一名幼兒的名字)xxx!
(幼兒回答后,教師提問)為什么你知道回答我?
問題的提出:你叫什么?誰幫你取的名字?有什么意義?
二、回憶、講述
你的名字第一筆怎么寫?(引出基本筆畫的用筆方法)
點——起筆尖,收筆圓、飽滿。
橫——起筆尖、方,提筆有棱角,收筆圓滿,向上略彎 曲。
豎——起筆尖、方,收筆飽滿,基本垂直。
撇——起筆尖、方,收筆尖、飽滿,上面線條基本呈直線,下面線條略顯“S”形,中段不能很細,應略粗,收筆不能分筆,應要尖、飽滿,書寫速度要慢。
捺——上面線條呈直線,下面線條呈“S”形,總要“一波三折”,注意用筆粗細的變化,收筆要慢、尖、飽滿。
三、寫名字
按照自己的能力書寫名字:雙鉤填墨、單鉤、脫手寫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的用筆方法。
四、交流
將自己寫好的名字送給朋友、教師并介紹自己名字的意義。
活動反思
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平時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時,他們會顯得興奮和好奇,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將成為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區別他人的一個方面,但對于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幼兒了解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認識名字的機會。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了解“重陽節”的由來。
3、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VCD光盤“?;丶铱纯础?。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作詩來紀念。
(2)播放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弊層變侯I略詩中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3)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4)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5)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打腰鼓等等)
3、幼兒包扎禮物。
(1)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2)幼兒包扎糖果:把一個蘋果、兩個桔子、三顆糖、四片云片糕、五?;ㄉ鷤€大禮包,上面別個粉紅的心形小卡片。
4、給爺爺奶奶送禮物,說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家中和爺爺奶奶一同賞菊;和爺爺奶奶一起去登高;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和爺爺奶奶講句心里話;幫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
附:兒歌《禮物歌》。
親愛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送你蘋果,平平安安;送你桔子,吉祥如意;送你糖果,甜甜蜜蜜;送你甜糕,高高興興;送你花生,健康長壽。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
我們精彩推薦小班我的小腳教案專題,靜候訪問專題:小班我的小腳教案
猜你喜歡
更多>-
不是我的錯教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這不是我的錯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不是我的錯教案 篇1教學目標:1.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并能按筆順規則寫...
-
小班美術教案 小班芒種美術教案 篇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想目標)1、能欣賞、感受自然的美。2、學會正確使用常用的工具。學情分析:剪雪花、染雪花是學生喜愛的活動,通過次活動,可以使學生再現美,創造美。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式:活動化教學教學重點:能欣賞、...
- 小班好吃的教案 跳躍的小班教案 篇1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參與跳繩活動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花式跳法3、重點指導還未掌握跳繩的幼兒。二、活動重點難點:幼兒在活動中看見繩子到腳時,雙腳要跳起三、材料與環境創設戶外塑膠地、繩子四、設計思路: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要加強幼兒的身...
- 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教案 端午節到了,一起包粽子吧,拿上幸福粽葉,裝上吉祥糯米,塞好如意紅棗,捆上開心小繩,將這個小粽子送給你,愿你端午節安康。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端午節主題教育教案(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小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教案 篇1活動目標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
- 教師節花束教案小班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師節活動教案(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 小班動物的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動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班動物的美術教案 篇1活動目標:1.能用雙手交替方式將彩色紙撕成長條、大小塊,進行粘貼造型。2.能較大膽合理的運用鮮艷的顏料進行點畫、印...
- 1城市年終工作總結(必備十五篇)04-04
- 2健康干預方案(收藏十五篇)04-04
- 3大學生實習報告2500字(集合10篇)04-02
- 4申請藥房店長申請書(優選十一篇)03-31
- 5新年給領導的祝福短信(精品91句)03-31
- 6財務工作總結和計劃03-30
- 7鍍膜述職報告(集錦十六篇)03-25
- 8特崗教師三年工作總結(精品九篇)03-25
- 最新貓鼠交友讀后感(匯集10篇)04-04
- 女兒長大了的短句(系列120句)04-04
- 小班我的小腳教案(匯總9篇)04-04
- 最新小班我的小腳教案(合集三篇)04-04
- 課堂教學改進心得體會(匯編十六篇)04-04
- 最新便橋施工方案(必備19篇)04-04
- 高考沖刺動員講話稿(實用十三篇)04-04
- 合同期工作總結(優選8篇)04-04
- 父親節快樂簡潔文案(匯總98句)04-04
- 最新健身會籍顧問工作計劃(合集十三篇)04-04
- 網格個人總結述職報告(精選19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