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時針教案
2025時針教案(錦集六篇)。
時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認識鐘面并學會認讀整時。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認識鐘表的分針和時針,會看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鐘、每個學生一張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響,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師: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時鐘)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二、新授課
1、認識鐘面
①出示兩個鐘面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時針、分針)
②讓學生用發的紙制作鐘面
小結:鐘面有時針、分針、12個大格、12個數字。
2、認識整時
(1)出示主題圖
提問:小紅在做什么?她幾時起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指名學生回答)
(2)出示3個鐘面:8時、3時、6時
提問:下面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認識?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訴大家?現在開始
(學生討論后,匯報)
總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鞏固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老師要考考大家。
a、教師撥鐘,學生說幾時。
b、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鐘。
c、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鐘。
3、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寫法
幾時只要在幾的后面加些時字就可以了。
(2)介紹用數字表示的寫法
圓點后面兩個0,前面是幾就是幾時(提醒學生冒號寫在數字的右下角)
(3)師撥鐘,讓學生用兩種寫法來表示(集體點評)
三、鞏固練習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時間表
提問:請大家看圖說一說,小明幾時在做什么?
然后讓學生有兩種表示方法寫在書上(學生寫完后,集體講評)
2、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時間,寫出過小時后是幾時
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過1小時的含義(學生先做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鐘表,會看鐘表上的整時了。時間很寶貴,希望同學們會安排好你們的時間,愛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業
回去撥你的小鬧鐘,告訴你家人,你會看整時了。
時針教案 篇2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時針教案 篇3
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我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而是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精心設計,讓學生懂得學好數學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同時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構建教學模型,使原來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認識時間”是在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并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開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系,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后通過“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
時針教案 篇4
第1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拔矣幸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出示現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新知。
學習指導: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C、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D、分針指著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么?這里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鐘。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第2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p92例3及練習二十三4-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體會和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哪些時刻。
2、鞏固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3、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重點: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哪些時刻。
教學難點:判斷時間的合理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是()小時。()分=()時。
3、填一填
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時。
4、根據“小公雞和小豬的故事”寫時間
學生認真的看鐘面上的時間,寫一寫;
二、引出新知
1、談話揭示課題:讓我們運用這些時間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2、學習指導:
出示例3,主題圖: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鍛煉身體;
明明說:我做完作業才去踢球。小伙伴說:10:30,我們還要一起去看木偶劇。
9:00————明明說:做完作業啦!
提問: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個時間去踢球?(7:459:1510:50)
(2)小組討論后,集體分析。
(3)驗證答案。
(4)小結:解決這類問題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樣解答,后驗證解答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4、5、6,逐題分析,集體訂正。
四、課堂檢測:
小紅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看書2:10—2:50做數學作業2:50—3:30做語文作業
3:30—5:00鍛煉5:00—6:10看電視
(1)2:3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2)4:0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3)5:2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4)小紅做什么的時間長?做什么的時間短?
五、總結與拓展
1、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2、請你回家統計你和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第3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課本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認識時間的方法,正確地讀寫鐘面時間,進一步明確“1時=60分”;
2、進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正確迅速的讀時間;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地在鐘面上撥時間,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通過兩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給大家設了5個關卡,有信心過關嗎?
二、闖關游戲
1、第一關:認一認鐘面上的時間,說一說,寫一寫。
2、第二關:畫出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
3、第三關:根據時針判斷時刻。
4、第四關:簡單的時間計算,寫出相應的時間。
5、第五關:把時間與相應的活動連起來。練習生活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
三、課堂小結
關于時間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四、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7、8、9、10、11,逐題完成,集體訂正。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時針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鐘面,知道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整點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識接近整點的時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鐘面的教具,鐘面的學具。
2、學生課前了解:
(1)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每天的8時、12時、4時在干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許多地方都有報時的鐘樓,為我們準確報時。(音樂響過后,當、當兩聲)小朋友們,聽了剛才的聲音,你知道是幾時了嗎?
2、(音樂響過后,當、當七聲)你知道,剛才報的又是幾時呢?
3、揭示課題。
談話:小朋友們說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這時的鐘面是什么樣的?(出示鐘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貼課題)
二、探究
(一)認識整時的時刻
1、認識鐘面。
(1)談話:我們經??寸娒媪私鈺r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鐘面,把你知道的關于鐘面上的知識和同桌說一說。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3)指名說說關于鐘面的知識。教師相機板書:鐘面上,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
(4)談話:剛才還有小朋友說鐘面上有12個數。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2、認識7時。
(1)談話:再仔細看一看,這時的鐘面上是幾時?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2)交流:鐘面上是幾時?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2個學生上去指著投影說。
(3)總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板貼:7時)。
3、教學試一試。
(1)教師在鐘面上撥出1時,并提問:你知道這個鐘面上是幾時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上來指著投影說。
(2)啟發談話:如果想撥5時,應該怎樣撥?指名回答,然后師生一起撥(實物投影)。小結:時針撥向5,分針還是指著12。
(3)談話: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1時。指名到實物投影上交流撥的過程。
4、交流小結。
出示以上幾個整時的鐘面,提問: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誰能說一說1時、5時、11時,以及一開始認識的7時,鐘面上的`哪根針是一樣的?指名3-4人說,引導說出: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5、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4題。
(1)談話:你能撥出3時、9時、12時嗎?請你選擇一個時刻撥一撥。
(2)學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分針、時針都指著12,就是12時。
(二)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
1、7時不到一點。
(1)教師出示6時的畫面。談話:這是幾時?
(2)提問:繼續撥動哪根針,就能從6時走到7時?
(3)教師撥到6:30的時候,提問:到7時了嗎?
(4)教師撥到6:45的時候,繼續提問:到7時了嗎?
(5)當分針撥到11、12時,停住提問:現在到7時了嗎?追問:為什么?
(6)師述:哦,原來時針雖然好像指著7了,但分針還沒到12,就不能說是7時,只能說是7時不到一點(板貼:7時不到一點)。
2、7時剛過一點。
(1)教師繼續撥,分針指向12時,提問:現在是7時嗎?
(2)教師繼續撥,分針轉到12和1之間。
①談話:哎呀,老師一不小心又動了一下分針。提問:現在還是7時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②提問:超過得多嗎?(一點點)
③談話:現在,是7時剛過一點(教師板貼)。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兩個鐘面,提問:這兩個鐘面是7時嗎?為什么?(分針都不指著12。)
(2)談話:這兩個鐘面雖然時針都好像指著7,但是只有7時的鐘面上分針指著12,是真正的7時;而這兩個鐘面,一個分針不到12,一個剛過12,它們都只能說是接近7時。像這樣接近7時的情況,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板貼:大約7時)。
4、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不到8時、剛過9時、剛過5時三個鐘面。
(2)談話:請小朋友觀察這三個鐘面,它們都正好是幾時嗎?
(3)提問:這三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同桌互相說一說。
(4)全班交流。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小結:這幾個鐘面,雖然它們的時針已經指著幾時了,但分針都沒有指著12,都是不到幾時或剛過幾時的情況,都只能說成是大約幾時。
(三)課堂小結。
1、談話: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大家,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鐘表。你學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談話:你覺得哪種時刻容易辨認?哪種時刻比較難辨認?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4、談話:其實,不管是正好幾時還是大約幾時的時刻,它們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好好學習。
過渡:下面,老師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時間的好同學。
三、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誰來說一說你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指名回答后小結:小朋友應該按時起床和休息,這樣才能成為安排時間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說了自己,我們再看看他人。
(2)多媒體逐一第2題圖片。談話: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每天的這幾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結: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時間,你就會取得好成績。
3、想想做做第5題
(1)談話:下面,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考考大家。
(2)多媒體出示3個鐘面。談話:請小朋友仔細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結:對,這三個鐘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針,有的缺少時針。
(4)談話:你會把缺少的針畫出來嗎?畫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嗎?
(5)指名回答。小結:畫時,要先看清楚該畫什么針;畫時針應該短點、粗點;畫分針就長點、細點。
(6)學生完成,教師巡視。
(7)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全畫對的小朋友表揚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題
(1)談話:小朋友太厲害了!老師只能考大家難的題目了!
(2)同時第6題出示兩幅圖。談話: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追問:怎么會這樣?
(4)交流后總結:一天里有兩個10時,一個在上午,是上午10時;一個在晚上,是晚上10時。
5、想想做做第7題
(1)談話:小朋友這節課學得真認真!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其他的鐘面。
(2)出示電子表、電視屏幕等標有不同時刻的畫面。提問:你知道上面各是幾時嗎?
(3)指名回答。提問: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表示方法?
(4)師述:其實,這是某一時刻的另外一種表示方法。
時針教案 篇6
《認識時間》這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整時和半時的基礎上學習的,進一步認識分和幾時幾分,并能夠借助鐘表模型掌握幾時幾分的正確讀、寫法。在教學中,我用音樂導入讓學生感受時間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然后讓學生嘗試讀出例題中的時間,老師質疑,像這樣的時間你會讀嗎?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在之后的學習中,一步一步的化解學生心中的疑問。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對鐘面有更多的了解,認識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多少個小格?學生自己動手撥一撥,先一分一分的撥,在5分5分的撥,使學生充分地認識時間單位“分”,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老師提問5大格是幾分鐘,10大格是幾分鐘,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分和5的乘法口訣之間的關系。在學生認識了分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索時和分之間的關系,知道1時=60分。多媒體課件演示分針轉一圈時針剛好走一大格的變化,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撥一撥、動一動形象生動地感受分針和時針的變化。在認識幾時幾分時,先讓學生觀察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然后觀察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或者走了幾大格的時間就是幾個5。但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預想過高,學生在認讀7:56、4:45、9:55……這樣接近整時的時間時錯誤較多,不能靈活地運動時和分的知識認讀時間。老師在練習中對學生進行輔導,在認讀幾時幾分時,先看時針指向的區域在數字幾和幾之間就是幾時,在看分針指向數字幾,就用幾乘以5。在書寫時間時,掌握普通計時法和電子計時法,注意8時5分的電子計時法書寫格式,在分鐘少于10分時,就要在這兩個小圓點后面加上一個0,然后再寫分。學生在這部分的練習中錯誤也比較多,書寫時總是忘了寫0。
通過教學,我發現在授課中,學生在撥一撥的活動,教師沒有及時對學生評價,教師沒有關注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沒有照顧到學困生的學習,因為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比較抽象難以掌握,老師課堂中對學生的松懈,使學生在練習中出現了許多困難。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結構和教學內容,節省更多的時間啟發學困生的思維,為學生創設良好地學習環境,關注到每一位學生。
-
實習報告網小編為您推薦時針教案專題,歡迎訪問:時針教案
猜你喜歡
更多>-
公眾發言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公眾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公眾發言 篇1一、眼神交流一開始就進行眼神的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人很擅長從你的眼...
-
寫找針的作文 寫找針的作文 篇1打針,可能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過的事情,媽媽說我很小的時候身體抵抗力不好,經常打針。記得有一次我感冒咳嗽了,媽媽帶我去看病。醫生說必須打針輸液,我一開始想著打針會很疼,醫生還在做準備工作時,我就已經嚇得躲在媽媽后面不敢出來。醫生走過來要給我打針了,我遲遲不敢把手伸出來,媽媽趕緊...
- 松樹金龜子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樹》美術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美術松樹教案 篇1活動背景:秋天是五彩斑斕的,鮮艷、美麗的色彩讓孩子們喜愛……而秋葉也是...
- 師恩難忘教案 繁星忘不了夜的陪襯;江河忘不了源頭的奉獻;花木忘不了風雨的洗禮;我忘不了老師你無私的師恩。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師恩難忘教案 篇1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教師節。同學們都想好了送給老師什么小禮物,可能是一支鋼筆,一朵玫瑰,一張賀卡。但我卻還在因為這件事而煩惱。這時,媽媽突然走...
- 幼兒舞蹈律動教案 幼兒舞蹈律動教案 篇1活動目標:1.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律動,體會躲避光頭強時的快樂。2.在游戲中,能用不同的肢體動作大膽扮演木頭人,躲避光頭強。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顒又攸c:能隨音樂變換做律動...
- 中班娃哈哈教案 中班娃哈哈教案 篇1一、活動目標:1、根據圖片大膽猜測,并清楚地講出恐龍媽媽藏蛋的幾種辦法2.能大膽地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力。3、體驗故事的幽默風趣。重點:根據圖片大膽猜測,并清楚地講出恐龍媽媽藏蛋的幾種辦法難點:能大膽地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 1有關中秋節的小學作文(系列11篇)04-02
- 2紅樓夢悲苦文學作品摘抄(范本四篇)03-31
- 3秋分的語句(推薦8句)03-25
- 4幸福深處作文03-25
- 5美容院勞動合同(經典十五篇)03-25
- 6小暑節氣的古詩(精選七篇)03-25
- 7安防員工作總結(集錦11篇)03-20
- 8最新母親節活動總結(熱門15篇)03-20
- 美術印花的教案04-03
- 最新感恩媽媽暖心短句唯美(精品101句)04-03
- 時針教案三篇04-03
- 寫找針的作文(錦集14篇)04-03
- 初中生在校自我鑒定(推薦14篇)04-03
- 開學第一天作文(錦集18篇)04-03
- 養豬實習月總結(合集8篇)04-03
- 國慶節祝福語簡單(匯總99句)04-03
- 孫子生日搞笑說說句子(經典103句)04-03
- 中學語文教師名家作品摘抄(精品十四篇)04-03
- 模具畢業生求職信(范例11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