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匯編二十篇)_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發布時間:2021-12-16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匯編二十篇)。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摘要】對內科學教學進行改革,是適應目前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對我院內科學教學改革探討,認為對內科學進行教學改革,進而滿足教學需要,提升教學質量,是完全可行的。
【關鍵詞】內科學;教學改革;探討
息量大、整體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通過學習該學科,學生應掌握內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治等基本知識,同時掌握疾病診療的基本思路。當代學生思維活躍,有個性,接受能力強,喜歡探索性思維和多渠道獲取知識,過去陳舊、呆板、固有的教學模式,已不適合應用于當代學生。所以,全面構建相關醫學課程整合模式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內科學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進而提升醫學課程的教學質量,這亦是內科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
1.目前我校內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陳舊
我院的內科學教學先后運用了板書、掛圖、投影、幻燈及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我校現在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為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講授知識。雖然運用了新的教學手段,講課較以往生動、信息量有所加大,但是學生被動上課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上課形式仍然是“灌輸式”、“填鴨式”,缺乏互動式、啟發式、討論式等靈活多變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上課方式,學生表現為懶散學習、被動學習[2]。
1.2與基礎知識縱向串聯不夠
內科學教材各章節的編排通常涉及流行病學資料,如依據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資料、預后等多個子課題進行闡述。為方便于理解以及記憶,在講解時如能將相關背景作介紹,通過對相關生理、生化、病生等知識的串聯、回憶,更能提升學生對內科學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2.我校內科學教學改革探討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講授內科醫師必備的理論和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內科病人的處理思路;掌握內科醫師必備的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促進知識向技能轉化。在教學內容上,根據最新醫學發展狀況及時加入一些新內容,轉移側重點,刪除一些過時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實用的專業知識和本專業科學技術發展最前沿的動態。同時,調整與其它課程的關系,避免內容上的重復,與整個教學體系融為一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基礎醫學教育和臨床醫學教育相互滲透,有機結合
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由于基礎課的教研室和臨床醫學教研室分屬于不同部門,溝通較少,無法做到講解基礎課程時,聯系臨床相關疾病。對此,我們進行內科學備課時應加入相關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在接受臨床知識同時,通過復習基礎知識,融會貫通所學知識,利于記憶。
2.3模擬病人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標準化病人是指經過一定培訓的正常人或慢性病病人,同意充當某種疾病的模擬病人,同時教學醫院配備模擬人,作為學生訓練或臨床學習時使用。通過學生與模擬人溝通,在模擬人身上操作,從而更有效地訓練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和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2.4訓練臨床思維
讓學生從詢問病史、書寫病歷、病歷分析等過程,都有實際的體驗。同時我們還注意給學生提供比較適合本校發展方向的參考書籍,對習題集和實驗指導書都是有針對性的由課程組成員自己編輯。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把整個內容進行了一個有效的貫穿,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2.5設置學生講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內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在具體工作中靈活應用這些方法去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出合格的新一代醫學專業高質量人才。為了了解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我們采用啟發式教學,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在部分教學環節中設置了學生講座,使他們增加了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同時在課程每一章節結束后,要求學生根據本部分內容查閱相關書籍和論文,學習更多的知識,并作相關的總結。
參考文獻:
[1]范慧慧,朱軍.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向在高等醫學課程改革中的體現[J].醫學教育探索,20xx,(4):349-351.
[2]張鵬,于蘭,劉助柏,等.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xx,91(3):50-53.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1.哪種肝炎一般不發展為肝硬化: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膽汁淤積性肝炎
E、 慢性酒精性肝炎
2.我國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慢性膽道梗阻性疾病
C、血吸蟲病
D、代謝性疾病
E、 病毒性肝炎
3.在肝硬化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肝臟細胞是:
A、肝細胞
B、肝內膽管上皮細胞
C、肝星狀細胞
D、Kupffer細胞
E、 肝竇內皮細胞
4.肝豆狀核變性引起的肝硬化主要是由于哪種元素代謝障礙:
A、鐵
B、銅
C、鉛
D、鋅
E、 錳
5.門脈高壓性胃病的機制是:
A、肝功能減退
B、血管活性物質增加
C、門靜脈壓力升高
D、胃酸分泌增多
E、 激素代謝紊亂
6.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學改變是:
A、肝細胞透明樣變性
B、肝細胞壞死
C、肝內纖維組織增生
D、肝內炎癥細胞浸潤
E、 假小葉形成
7.肝硬化較早出現的癥狀是:
A、乏力、納差
B、腹痛、大便次數增多
C、黃疸
D、出血傾向
E、 腹水形成
8.哪項能夠反映門靜脈壓力增高:
A、脾臟腫大
B、腹水形成
C、痔瘡形成
D、胃底-食管下段靜脈曲張
E、 腹壁靜脈曲張
9.哪種疾病門靜脈壓力升高最明顯:
A、酒精性肝硬化
B、肝炎后肝硬化
C、血吸蟲性肝纖維化
D、心原性肝硬化
E、 布-查綜合癥
10.肝硬化出血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A、血小板減少和功能不良
B、維生素K缺乏
C、毛細血管脆性增加
D、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E、 抗凝血因子增多
11.肝硬化患者全血細胞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消化道出血
B、缺鐵性貧血
C、肝腎綜合癥引起的腎性貧血
D、脾功能亢進
E、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12.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自發性腹膜炎
C、肝腎綜合征
D、原發性肝癌
E、 肝性腦病
13.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癥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自發性腹膜炎
C、肝腎綜合征
D、原發性肝癌
E、 肝性腦病
14.肝腎綜合癥的實質是:
A、血容量不足導致的腎前性腎功能不全
B、腎小球壞死
C、腎小管壞死
D、腎間質炎性病變
E、 高膽紅素對腎的毒性損害
15.以下哪項最容易引起肝腎綜合征:
A、高蛋白飲食
B、低鉀血癥
C、上呼吸道感染
D、排黑便
E、 大量單純性放腹水
16.哪項不是肝腎綜合征的表現:
A、自發性尿少或無尿
B、進行性氮質血癥
C、釋釋性低鈉血癥
D、低尿鈉
E、 腎實質萎縮
17.肝硬化腹水自發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幽門螺桿菌
C、肺炎克雷伯桿菌
D、腸球菌
E、 大腸桿菌
18.哪項生化指標能反映肝臟的合成功能:
A、白蛋白
B、球蛋白
C、ALT和AST
D、谷氨酰轉肽酶
E、 總膽汁酸
19.肝硬化腹水的基礎治療是:
A、限制鈉、水的攝入
B、利尿劑使用
C、放腹水加輸注白蛋白
D、提高血漿滲透壓
E、 腹水濃縮回輸
20.自發性腹膜炎的治療關鍵是:
A、積極改善肝功能
B、早期、足量、聯合應用抗菌素
C、大量放腹水
D、腹腔沖洗
E、 積極補充白蛋白,提高抵抗力
21.治療肝硬化腹水, 哪項措施不正確:
A、低鹽飲食
B、一般進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
C、聯合應用留鉀和排鉀利尿劑
D、少量多次補充白蛋白
E、 單純放腹水是加快各種程度肝硬化腹水消退的重要手段
三、A2型題
22.男,55歲,肝硬化史7年,2周來持續右上腹隱痛、腹脹,腹圍增大,無發熱,診斷性腹腔穿刺發現為血性腹水。診斷首先考慮:
A、自發性腹膜炎
B、原發性肝癌
C、結核性腹膜炎
D、肝腎綜合癥
E、 門靜脈血栓形成
23.男,63歲,肝硬化史5年,近4天來出現低熱、腹脹加劇。體檢:T38.2℃,蛙腹,全腹壓痛、反跳痛。腹水淺黃色,白細胞0.7×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數0.55×109/L,腹水總蛋白9g/L??赡艿脑\斷是:
A、肝硬化并原發性肝癌癌結節破裂
B、肝硬化并結核性腹膜炎
C、肝硬化并自發性腹膜炎
D、肝硬化并胃穿孔
E、 肝硬化并門靜脈血栓形成
24.女,48歲,乏力、納差半年。12年前有“急性乙型肝炎”史。體檢:肝掌和蜘蛛痣,腹壁靜脈充盈,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血清白蛋白30g/L,凝血酶原時間比正常對照延長6秒。B超:肝包膜欠光滑、門靜脈直徑15mm,少量腹水。診斷是:
A、慢性乙型肝炎,輕度
B、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C、慢性肝纖維化
D、肝炎后肝硬化,代償期
E、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25.男,42歲,乏力、納差、腹脹3個月首次就診,診斷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有中等量腹水。治療首先選擇:
A、限制鈉、水攝入
B、保鉀利尿劑
C、放腹水
D、輸白蛋白
E、 肝臟移植
26.男,48歲,肝硬化腹水,查24小時尿鈉為23mmol(正常為130~260mmol)、鉀為121mmol(正常為50~105mmol)。選擇哪種利尿劑比較合適:
A、速尿
B、雙氫克脲噻
C、氨體舒通
D、利尿酸
E、 氯塞酮
四、A3型題
男,43歲,“乏力、納差半年,1小時嘔血2次”入院。既往無明確的“胃病”和“肝病”史。體檢:血壓110/76mmHg,中度貧血貌,見肝掌和注射部位淤斑,鞏膜不黃,腹壁靜脈可見,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灒篐b96g/L,血清白蛋白28g/L,凝血酶原時間比正常對照延長4秒。B超:肝回聲增粗,包膜欠光滑、門靜脈直徑16mm,少量腹水。
27.最可能的診斷是:
A、原發性肝癌癌結節破裂
B、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C、出血性血液系統疾病
D、急性胃粘膜糜爛
E、 無癥狀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
28.24小時后血常規檢查:WBC、3.2x109/L.血小板11x109/L??赡艿脑蚴牵?/p>
A、急性失血后血液稀釋
B、慢性營養不良
C、肝硬化并脾功能亢進
D、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E、 急性白血病
29.治療藥物首先選擇:
A、H2受體拮抗劑
B、質子泵抑制劑
C、稀釋的去甲腎上腺素口服
D、生長抑素類似物
E、 垂體后葉素
30.治療后無再嘔血,排1次軟的黑便,量約50g。血壓120/80mmHg。為明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選擇哪種檢查比較合適:
A、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B、腹腔B超檢查
C、上消化道鋇餐X線檢查
D、肝脾CT
E、 胃鏡檢查
男,42歲,肝炎后肝硬化7年,2天來腹脹、尿少,疑有肝腎綜合癥。
31.下列哪項不符合肝腎綜合癥的表現:
A、少尿或無尿
B、氮質血癥
C、低鈉血癥
D、高鉀血癥
E、 高尿鈉
32.哪項治療措施不合適:
A、小劑量多巴胺
B、高劑量速尿
C、八肽加壓素
D、右旋糖酐
E、 腹水濃縮回輸
四、A4型題
男,40歲,“乏力、腹脹3個月,半小時前嘔鮮血3次”入院。既往HbsAg陽性。體檢:脈搏124次/min,血壓96/72mmHg;神智清楚;中度貧血貌,前胸見數枚蜘蛛痣、注射部位淤斑;鞏膜不黃,腹壁靜脈充盈;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
33.對這種上消化道出血,首先應該采取的搶救措施是:
A、立即輸血
B、建立靜脈輸液通路、補液
C、靜脈滴注質子泵抑制劑
D、靜脈注射生長抑素類似物
E、 靜脈滴注垂體后葉素
34.半小時后化驗報告:Hb 76g/L;PT 23.5秒(正常對照13秒)、纖維蛋白原1.5g/L。診斷是: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B、肝炎后肝硬化,代償期
C、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D、消化性潰瘍
E、 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35.綜合治療3天后,體檢發現脾臟輕度腫大,腹水陰性。Hb 126g/L。治療后脾臟腫大的原因是:
A、入院時體檢遺漏
B、治療不當
C、治療后血容量恢復
D、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E、 病情惡化
36.胃鏡檢查發現食管靜脈曲張(II度),為預防出血再發,可以考慮哪種治療措施:
A、食管下段靜脈結扎術
B、食管曲張靜脈硬化劑注射
C、脾臟切除術
D、TIPS
E、 肝臟移植
答案:
1.A、2.E、 3.C、4.B、5.C、6.E、 7.A、8.D、9.C、10.D
11.D、12.A、13.E、 14.A、15.A、16.E、 17.E、 18.A、19.A、20.B
21.E、 22.B、23.C、24.E、 25.A、26.C、27.B、28.C、29.D、30.E
31.E、 32.B、33.B、34.A、35.C、36.B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內 科 學》教 學 大 綱
第一篇
緒
論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
內科學在臨床醫學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臨床醫學的基礎課程,它與基礎醫學和臨床各學科有密切的聯系。內科學涉及范圍廣泛,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疾病與營養疾病、結締組織病和風濕病等。涉及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過程,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生發展的過程,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
內科學的任務和目的是在基礎醫學的基礎上,用先進的醫學思想和現代醫學的成就,系統地傳授內科學常見疾病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并注重臨床思維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樹立科學的、正確的臨床工作方法。
二、課程基本要求和教學基本內容
1、內科學的學習方法
2、內科疾病的診斷
3、內科學的進展
第二篇 呼吸系統疾病
總 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
2、了解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統疾病醫療、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2、呼吸系統的結構功能與疾病的關系
3、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相關因素
4、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
5、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展望
肺 炎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炎的分類(包括解剖分類、病因分類和患病環境分類)。
2、熟悉病原體引起肺炎的途徑。
3、掌握肺炎的診斷程序(確定肺炎,評估嚴重程度和確定病原體)
4、掌握肺炎的治療原則
5、了解肺炎的預防
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和治療。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診斷和治療。
8、了解軍團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肺炎的定義、流行病學概況
2、肺炎的病因、發病機理
3、肺炎的分類方法及其特點
4、肺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嚴重程度的評估,如何確定病原體
5、肺炎的治療
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X 線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
7、感染性休克的治療
8、自學其他病原體肺炎
肺膿腫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膿腫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要點。
2、熟悉治療原則及手術指征。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肺膿腫的病因
2、發病機理
3、病理
4、臨床表現
5、實驗室檢查
6、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
支氣管擴張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氣管擴張的病因及其成為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基礎的特點;癥狀、體征;診斷與鑒別要點。
2、了解治療原則、手術指征。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和發病機理
2、病理
3、病理生理
4、臨床表現
5、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6、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
肺結核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結核病的發病情況,發病的三大環節;結核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改變;肺結核的臨床類型,與其他疾病鑒別要點;抗結核藥的化療原則;肺結核的診斷紀錄方法;肺結核X線特點;痰菌檢查、結核菌素試驗、卡介苗接種;常規化療與短程化療,給藥方法;對癥治療;咯血處理。
2、熟悉常用的抗結核藥物。
3、了解肺結核的手術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發病機制(疾病的發生、發展)
3、病理
4、臨床表現
5、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COPD的臨床特點與診斷要點,治療原則與預防方法。
2、熟悉COPD的臨床嚴重程度分級。
3、了解COPD是常見多發病,發病率高、并發癥嚴重、危害性大,必須積極進行防治。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念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病理
4、病理生理
5、臨床表現
5、實驗室和其它檢查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并發癥
8、治療
支氣管哮喘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并發癥;哮喘急性發 作期及危重哮喘的處理原則。
2、熟悉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影響因素,急性發作期的分度和慢性持續期的分級;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和慢性持續期的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和發病機理
2、臨床表現
3、實驗室和其它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并發癥
6、治療
肺血栓栓塞癥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血栓栓塞癥、肺栓塞、肺梗塞、深靜脈血栓形成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定義以及相互關系,了解其發生的危險因素、病理和病理生理。
2、熟悉肺血栓栓塞癥的臨床特點、診斷方法和臨床分型,尤其強調不明原因呼吸困難是肺血栓栓塞癥的重要臨床征象,要引起足夠重視;肺血栓栓塞癥的治療原則,溶栓和抗凝之間的關系。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危險因素
3、病理和病理生理
4、臨床表現
5、診斷、鑒別診斷
6、臨床分型
7、治療
肺源性心臟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心病心肺功能急性加重期和緩解期臨床表現特點和診斷方法。認識到呼吸功能不全的處理是本病治療的關鍵,掌握處理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與一般心功能不全的異同點;以及治療原則及必須的具體措施。
2、熟悉肺心病“肺動脈高壓”的發病原理和酸堿平衡失調的原理。
3、了解肺心病是以肺功能不全為基本矛盾的全身性病變及其病情復雜多變的特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
3、發病機理和病理
4、臨床表現
5、并發癥
6、實驗室及其它檢查
7、診斷、鑒別診斷
8、治療
間質性肺疾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彌漫性間質肺纖維化的定義;該組疾病的共同的臨床表現;診斷要點。
2、熟悉該組疾病的X線表現、影像學檢查和治療方法。
3、了解該組疾病的肺功能特征、分類方法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表現和診治要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肺間質的概念
3、發病機制
4、分類
5、臨床表現
6、診斷要點
7、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的特征
8、治療
結節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結節病的定義、臨床特點、診斷要點。
2、熟悉結節病的X線表現和主要治療方法。
3、了解結節病的分期。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結節病的病因
2、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3、臨床表現
4、診斷、鑒別診斷
5、治療
胸腔積液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與細菌性胸膜炎、惡性胸腔積液的鑒別診斷要點);結核性胸膜炎的處理方法;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要點。
2、熟悉良性和惡性胸腔積液的鑒別要點。
3、了解膿胸、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胸腔積液產生和吸收的機理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臨床表現
4、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超聲檢查、胸膜活檢或胸腔鏡及開胸活檢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治療
氣
胸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病因及發病機理、臨床類型、臨床表現和診治原則。
2、了解氣胸的手術指征。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和發病機理
2、臨床類型
3、臨床表現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病理特點、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
2、熟悉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3、了解肺癌的TMN分期、常用的化療方案。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流行病學
2、病因、病理、分類
3、臨床表現
4、實驗室及其它檢查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臨床分期
7、治療
8、預防及預后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定義和分類,中樞型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不同點;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尤其是多導睡眠圖檢查的意義和經鼻持續氣道正壓的價值。
2、熟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特征以及不同類型之間的差別。
3、了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發病機制。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定義和分類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臨床表現
4、診斷、鑒別診斷
5、治療
呼吸衰竭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以及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發生機理,及其對人體影響;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血氣分析對診斷治療的指導意義;呼吸衰竭的治療原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搶救處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機械通氣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
2、分類
3、臨床表現
4、診斷
5、治療
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機械通氣治療
第三篇
循環系統疾病
總 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循環系統疾病特點: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類診斷在內的特殊診斷方法。
2、熟悉心血管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和主要死因,并認識在我國以冠心病、高血壓病和風心病為防治重點。認識眾多的檢查方法(侵入性和非侵入性)。
3、了解心血管病的研究發展和發展方向。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心血管疾病,在內科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通過本系統的學習,應掌握常見心血管病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和治療要點,了解心血管病研究進展和防治上的成就。
心力衰竭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發病機理、病因(基本病因和誘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和急性左心衰的搶救治療。
2、熟悉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心力衰竭的類型。
3、了解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實驗室檢查。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心衰類型
2、發病機理
3、臨床表現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診療原則和急性左心衰的搶救治療
心律失常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常見心律失常(早搏、房顫、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等)的典型心電圖表現,臨床診斷、治療原則。
2、熟悉常見心律失常的病因、分類、機制。
3、了解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典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診斷
3、臨床特點
4、處理原則,包括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合理應用
5、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原發性高血壓的分類、定義、診斷標準、分級、鑒別診斷、藥物治療;高血壓急癥的臨床表現和處理。
2、熟悉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并發癥;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
3、了解高血壓的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查。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分類、定義、流行病學
2、病因、機制、病理改變
3、臨床表現、并發癥
4、診斷、鑒別診斷、實驗室檢查
5、治療
6、繼發性高血壓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冠心病的分型、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措施。
2、熟悉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防治措施;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發病機制以及冠心病診斷過程中各種實驗室檢查的選擇、意義;冠心病的介入診斷。
3、了解冠心病的介入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措施。
2、冠心病危險因素、臨床分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和各種實驗室檢查的選擇及作用,以及心肌梗死并發癥。
3、冠心病預防和康復治療。
心臟瓣膜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二尖瓣病變和主動脈瓣病變的診斷、鑒別診斷和主要治療措施。
2、熟悉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病變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心電圖、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及并發癥。
3、了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病變的臨床表現、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并發癥和治療要點
2、二尖瓣關閉不全、主狹和主閉的病因、病理生理
3、三尖瓣病變特點
感染性心內膜炎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亞急性自體瓣膜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2、熟悉亞急性自體瓣膜心內膜炎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實驗室檢查。
3、了解人工瓣膜和靜脈藥癮者心內膜炎的特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亞急性感染性自體瓣膜心內膜炎的常見致病因素、病理改變、鑒別診斷、臨床表現、并發癥、血培養和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依據和治療措施。
2、手術治療指征及預防原則
3、人工瓣膜和靜脈藥癮者心內膜炎
心肌疾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和診斷依據。
2、熟悉原發性心肌病分型和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得臨床表現和診斷依據。
3、了解心肌疾病的定義和分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治療措施
2、擴張型和肥厚型心肌病X線和超聲心動圖表現以及肥厚型心肌病的雜音特點
3、心肌病的定義、分類、分型
心包疾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急性心包炎的常見病因、臨床表現、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表現、鑒別診斷;主要治療原則和心臟壓塞診斷與處理。
2、熟悉急性心包炎的病理變化、心包穿刺術的指征和注意事項。
3、了解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特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變化
2、臨床表現
3、實驗室檢查特征
4、診斷要點、鑒別診斷
5、治療原則
6、心臟壓塞的診斷及處理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心臟驟停、心臟性猝死的臨床表現,心臟驟停的處理(心肺復蘇)。
2、熟悉復蘇后的處理及預防。
3、了解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及預后。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
2、心臟驟停與心臟猝死的臨床表現
3、心臟驟停的處理
4、心臟驟停復蘇的處理、預后及預防
第四篇
消化系統疾病
總 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了解消化系統結構功能與疾病的關系。
2、熟悉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
3、掌握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消化系統結構功能與疾病的關系
2、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
3、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原則
胃食管反流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胃食管反流病治療、臨床表現。
2、熟悉胃食管反流病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3、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發病機制、病理。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和發病機制
2、胃食管反流病病理
3、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表現
4、胃食管反流病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5、胃食管反流病診斷與鑒別診斷
6、胃食管反流病治療
胃 炎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胃炎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要點。
2、了解胃炎的鑒別診斷及防治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一)急性胃炎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臨床表現和診斷
4、治療和預防
(二)慢性胃炎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6、診斷
7、治療
8、預后
消化性潰瘍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診斷、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2、熟悉病因、發病機制、病理、并發癥、鑒別診斷、防治原則。
3、了解特殊類型的消化性潰瘍;實驗室和其他檢查;H.pylori與胃十二指腸疾病的關系;胃泌素瘤的臨床特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發病情況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特殊類型的消化性潰瘍 6、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7、診斷與鑒別診斷 8、并發癥 9、治療
胃 癌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要點及其防治原則。
2、了解胃癌的流行病史。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實驗室檢查
6、內鏡檢查
7、X線鋇餐
8、診斷、并發癥及治療
9、預后和預防
炎癥性腸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病理特點、臨床表現。
2、熟悉炎癥性腸病病因、發病機理、診斷及鑒別診斷、防治原則。
3、了解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炎癥性腸病病因和發病機理
2、潰瘍性結腸炎(UC)病理
3、UC臨床表現
4、UC并發癥
5、UC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血液檢查、糞便檢查、自身抗體、X線鋇劑灌腸檢查
6、UC診斷和鑒別診斷
7、UC治療:1)一般治療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
8、克羅恩?。–D)病理
9、CD臨床表現和并發癥
10、CD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11、CD診斷和鑒別診斷
12、CD治療 和預后
肝硬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2、熟悉本病的鑒別診斷和并發癥;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3、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病理分類及治療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并發癥
6、實驗室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8、預后
原發性肝癌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肝癌的臨床表現、早期診斷,鑒別診斷要點。
2、熟悉惡性病變的處理原則。
3、了解病因及發病機理。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肝癌的分期、并發癥
6、實驗室或其他檢查
7、診斷與鑒別診斷
8、治療
9、預后及預防
肝性腦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肝性腦病的診斷。
2、熟悉本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3、了解肝性腦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
3、發病機制
4、病理
5、臨床表現
6、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治療
9、預后及預防
胰腺炎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病因及發病原理、臨床表現。
2、熟悉診斷及鑒別診斷與防治原則;重點為急性胰腺炎。
3、了解重癥胰腺炎的并發癥;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特點,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內科治療原則,手術指征。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掌握定義,強調自身消化,是一種常見消化系統急癥。重癥死亡率高,且輕癥與重癥可相互轉化。
2、病因和發病機制:掌握常見的病因及其共同的發病機理,胰腺各種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胰腺自身消化。
3、病理:熟悉水腫型、出血壞死型;
4、臨床表現:掌握臨床表現特點,分輕癥和重癥分別掌握
5、并發癥
6、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治療
9、預后及預防
上消化道出血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出血量的估計,出血持續或停止的判斷,掌握治療原則。
2、熟悉有關的病因及發病機理。
3、了解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處理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
2、臨床表現
3、診斷
4、治療
第五篇
泌尿系統疾病
總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與臨床緊密聯系的泌尿系統結構與生理功能及防治原則。
2、掌握腎臟疾病的實驗室檢查、常見臨床綜合征及診斷。
3、了解腎臟疾病學科發展動態。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腎臟生理功能。
2、腎臟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
3、腎臟疾病的各項輔助檢查及意義。
4、腎臟疾病的診斷程序及防治基本原則。
尿路感染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尿路感染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
2、熟悉尿路感染定位診斷、各項輔助檢查及并發癥。
3、了解尿路感染病理、預防。
二、課程基本內容
1、尿路感染病因、發病機制。
2、臨床表現。
3、實驗室和其它輔助檢查。
4、診斷及尿路感染的定位、鑒別診斷。
5、臨床常見幾種尿路感染表現的治療。
6、并發癥及預防。
慢性腎小球腎炎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
2、熟悉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常見病理類型。
二、、課程基本內容
1、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病機制。
2、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
3、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
4、慢性腎小球腎炎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在鑒別診斷中重點講述慢性腎小球腎炎與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和感染后急性腎炎的鑒別,使同學了解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和感染后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5、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原則
腎病綜合征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基本原則。
2、熟悉腎病綜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并發癥。
3、了解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病理類型及相應治療及預后。
二、課程基本內容
1、腎病綜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2、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常見病理類型及臨床特征。
3、腎病綜合征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4、常見并發癥。
5、治療。
慢性腎功能不全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見病因、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和治療。
2、熟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各種臨床表現產生的病理生理、腎功能不全分期標準。
3、了解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急性加重因素;了解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非透析治療方法和替代治療原理、方法和指征。
二、課程基本內容
1、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見病因、發病機制、分期標準。
2、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
3、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診斷及原發病和急性加重因素的診斷。
4、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治療;
5、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非透析治療方法、血液凈化治療原理、指征和腎移植近況。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SLE的臨床表現、免疫學和免疫病理檢查、診斷標準、疾病活動性判斷和鑒別診斷、治療方法。
2、熟悉SLE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改變。
3、了解SLE預后和妊娠問題。
二、課程基本內容
1、SLE的臨床表現、免疫學和免疫病理檢查、診斷標準、疾病活動性判斷和鑒別診斷、治療方法。
2、SLE預后和妊娠問題。
腎小管性酸中毒(自學)
一、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腎小管性酸中毒分類、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2、了解腎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療方法,重點是Ⅰ型和Ⅱ型。
二、課程基本內容
1、腎小管酸中毒分型幾其病理生理:(1)根據病損部位、病生變化和臨床表現分型;(2)按酸化功能缺陷的病理生理改變。
2、腎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療方法,重點是Ⅰ型和Ⅱ型。
第六篇
血液系統疾病
總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了解血液系統結構、功能及發育過程。
2、掌握血液病的特點。
3、了解血液病的范圍和分類。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血細胞的生成
2、血液病的范圍和分類
3、血液病的特點。
貧血概述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貧血的分類,臨床表現。
2、熟悉貧血的概念,診斷步驟和治療方法;簡單介紹巨幼細胞貧血。
3、了解溶血性貧血發病機制分類,臨床表現,診斷步驟,肯定溶血證據的實驗室檢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分型及治療原則,溶血性貧血脾切除治療的指征。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貧血的概念
2、分類
3、臨床表現:根據發病機理、分別講述各系統的臨床表現。
4、診斷
5、治療:闡述貧血治療的原則。
缺鐵性貧血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臨床特征和防治方法。
2、熟悉本病病因和發病機制。
3、了解正常體內鐵的代謝。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定義、貧血特點
2、發病情況
3、鐵的代謝
4、病因和發病機理
5、臨床表現
6、實驗室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治療
9、預防
巨幼細胞貧血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臨床特征和防治方法。
2、熟悉本病病因和發病機制。
3、了解正常體內葉酸和Vit B12的代謝。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定義、貧血特點
2、發病情況
3、葉酸和Vit B12的代謝
4、病因和發病機理
5、臨床表現
6、實驗室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治療
9、預防
再生障礙性貧血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本病臨床特征、診斷依據。
2、熟悉治療的主要方法。
3、了解本病有關的發病因素、機理和鑒別診斷。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病理
4、臨床表現:敘述重型病例和慢性病例的臨床特點和鑒別
5、實驗室檢查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8、預后和預防
溶血性貧血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溶血性貧血的臨床特征、診斷標準。
2、熟悉溶貧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3、了解溶血性貧血的分類及鑒別診斷。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溶貧的定義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分類
4、臨床表現:急性溶血及慢性溶血的特點及并發癥
5、實驗室檢查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骨髓增生性疾?。∕DS/MPD)
一、課程基本要求
1、了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的病因、發病機理及區別
2、掌握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分型及臨床表現
3、掌握骨髓增生性疾?。∕PD)的類型及臨床表現
4、熟悉MDS及MPD的診斷、治療方法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分型和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出血和感染等臨床表現;FAB協作組1982年分型標準及WHO最新分型方法
4、診斷
5、治療:支持療法;誘導分化治療;刺激造血藥物;細胞因子;化學治療;骨髓移植
6、預后及影響預后因素
(二)骨髓增生性疾病
1、真性紅細胞癥:原發、繼發的鑒別;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2、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3、原發性骨髓纖維化: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
白血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白血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分類和治療方法。
2、了解目前本病發病情況、病因與發病機理;簡單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一)概述
1、發病情況:發病率
2、病因與發病原理
(二)急性白血病
1、分類
2、臨床表現
2、實驗室檢查
4、診斷和鑒別診斷
5、治療
6、預后
(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1、臨床表現:臨床表現,慢粒的病程演變。
2、實驗室檢查:主要介紹血象與骨髓象的特點。
3、診斷和鑒別診斷:著重依據實驗室的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組織化學和染色體分子生物學檢查在診斷上的意義。
4、治療
5、預后
(四)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1、臨床表現
2、實驗室檢查
3、臨床分期
4、治療
5、預后
多發性骨髓瘤
一、課程基本要求
1、了解概念與免疫分型
2、掌握多發性骨髓瘤的病理生理和臨床表現,診斷依據
3、熟悉鑒別診斷與治療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一般概念
2、病理生理與臨床表現
1)、骨髓瘤細胞對骨骼和其他組織的浸潤破壞的臨床表現,特點及早期癥狀 2)、血漿蛋白異常引起的臨床表現 3)、腎功能損害
4)、免疫球蛋白分型和表現的差異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鑒別診斷和臨床分期.5、治療
淋巴瘤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淋巴瘤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
2、熟悉淋巴瘤的分類、分期和臨床特征;簡單介紹漿細胞病。
3、了解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標準。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概念
2、病因和發病機理: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
3、病理和分類
4、臨床表現
5、實驗室檢查
6、診斷和鑒別診斷
7、治療
出血性疾病概述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正常的止血凝血機理和抗凝系統。
2、熟悉本病的分類實驗室檢查和診斷步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定義、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原則、肝素應用指征。
3、了解本病的治療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發病機理
3、分類:1)血管壁功能異常;2)血小板異常;3)凝血異常;4)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異常;5)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
4、診斷
5、防治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要點,治療方法。
2、了解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發病機理;血栓性疾病的定義、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原則。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理
3、臨床表現
3、實驗室檢查
5、診斷和鑒別診斷
6、治療
第七篇
內分泌系統疾病及代謝疾病
總論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激素的化學性質及作用原理;掌握內分泌疾病常用的診斷原則和方法。
2、熟悉內分泌疾病的分類及基本病理。
3、了解目前國內外內分泌病學的發展情況;臨床內分泌學的范圍及其在臨床上的重要性。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激素分類及生化:激素的分類、激素的降解與轉換,激素的作用機制,重點了解激素的分類和作用機制。
2、內分泌系統的調節:簡單介紹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的相互調節,重點介紹內分泌系統的反饋調節。
3、內分泌系統的疾病:簡單介紹內分泌系統病因,對不能明確病因者以功能亢進或減低來區分。
4、內分泌疾病診斷原則診斷內容分:(1)功能診斷;(2)病理診斷;(3)病因診斷(大多腫瘤等病因未明者僅能按功能及病理下診斷),概括介紹目前常用的功能實驗,同時不應忽視臨床癥群在內分泌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性。
5、內分泌疾病防治原則:以強調預防為主,治療原則可按功能診斷分為亢進及減退二大類??哼M者以藥物治療、手術切除、放療或化療等抑制功能的療法為主,功能減退者以替代治療,補充生理需要量激素為主。
骨質疏松癥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原則及鈣劑和維生素D、性激素替代療法,抑制和刺激骨吸收藥物的適應癥及副作用。
2、熟悉骨質疏松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3、了解骨質疏松癥的基本實驗室診斷方法及鑒別診斷。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臨床表現
4、實驗室檢查
5、診斷和鑒別診斷
6、防治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藥物治療原則;甲狀腺激素過多時的病理生理表現。
2、熟悉本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特殊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3、了解同位素治療和手術治療的適應癥,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的處理原則;本病的發病機理。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分類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臨床表現
5、特殊臨床表現
6、實驗室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治療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一、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本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特殊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2、熟悉粘液性水腫昏迷的處理原則以及本病的誘發因素。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病因和發病機制
2、病理
3、臨床表現
4、實驗室檢查
5、診斷和鑒別診斷
6、治療
Cushing綜合征
一、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臨床表現和診斷依據。
2、了解Cushing綜合征的病因和發病機理,了解如何選擇適當治療手段。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病因和發病機制
3、病理
4、病理生理和臨床表現
5、診斷和鑒別診斷
6、治療
7、預后
糖尿病
一、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變;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2、熟悉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和常見并發癥。
3、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現狀;常見降糖藥物的使用方法。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概述
2、糖尿病分類
3、病因和發病機制
4、病理
5、臨床表現
6、實驗室檢查
7、診斷和鑒別診斷
8、防治
水、電解質代謝與酸堿平衡失常
一、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水、電解質代謝與酸堿平衡失常的原因和病理生理改變;各種類型脫水、缺鈉、低血鉀癥、高血鉀癥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方法;酸堿平衡失調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
2、了解體液和酸堿平衡失調的防治方法。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
1、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的概念。
2、脫水和缺鈉的關系。脫水的類型和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3、低血鉀癥、高血鉀癥的原因、診斷與治療。
4、酸堿平衡失調的類型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5、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綜合防治原則和具體方法。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教 材:《內科學》(第六版)葉任高主編 參考書:
1、《中華內科學》陳敏章主編
2、《實用內科學》(第十版)陳灝珠主編
3、《江紹基胃腸病學》 蕭樹東主編
4、《腎臟病學》 第二版
王海燕主編
5、《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學》沈清瑞主編
6、《西塞爾內科》(第20版)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2017神經內科學主治醫師精選習題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專科,幾乎是所有其他臨床醫學的基礎,亦有醫學之母之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做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神經內科學主治醫師精選習題吧!
1. 脊髓一側脊髓丘腦束受累產生
A. 受累平面以下對側各種感覺均減退
B. 受累平面以下對側痛溫覺減退
C. 受累平面以下同側痛、溫覺減退
D. 受累平面以下同側各種感覺均減退
E. 受累平面以下雙側各種感覺均減退
答案:B
2.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治療主要是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B
C. 維生素E
D. 維生素K
E. 多種維生素
答案:B
3. 脊髓休克現象發生時,下列哪項不應出現
A. 損傷平面以下感覺缺失
B. 截癱
C. 腱反射亢進
D. 病理征陰性
E. 大小便障礙
答案:C
4. 脊髓空洞癥的感覺障礙是
A. 傳導束型
B. 節段型
C. 末梢型
D. 分離性節段型
E. 以上均不正確
答案:D
5. 脊髓病變引起的肢體癱瘓不大可能發生
A. 雙下肢痙攣性癱瘓,雙上肢弛緩性癱瘓
B. 雙下肢痙攣性癱瘓
C. 四肢痙攣性癱瘓
D. 一側上下肢痙攣性癱瘓
E. 一側上肢痙攣性癱瘓
答案:E;一側高頸髓病變,由于損傷一側錐體束,可出現病變同側上、下肢痙攣性癱瘓,但不可能僅出現一側上肢痙攣性癱瘓。
6. 脊髓半切損害所表現的感覺障礙為,受損節段平面以下
A. 對側深感覺障礙
B. 雙側深感覺障礙
C. 同側感覺正常,對側痛溫覺障礙
D. 同側痛溫覺障礙,對側深感覺障礙
E. 同側深感覺障礙,對側痛溫覺障礙
答案:E
7. 脊髓半側損傷最常見于
A. 脊髓空洞癥
B. 多發性硬化
C. 脊髓內腫瘤
D. 急牲脊髓炎
E. 髓外硬膜內腫瘤
答案:E
8.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的最主要危險是
A. 顱內壓增高
B. 呼吸肌麻痹
C. 延髓麻痹
D. 肺部感染
E. 褥瘡
答案:B
9. 急性炎癥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時,最常累及
A. 展神經
B. 動眼神經
C. 面神經
D. 三叉神經
E. 舌下神經
答案:C
10. 急性脊髓炎的感覺障礙是
A. 神經干型
B. 末梢型
C. 后根型
D. 傳導束型
E. 后角型
答案:D
11. 急性多發性炎癥性脫鞘性神經根神經病人常見的主要危險是
A. 四肢癱瘓
B. 并發肺部感染、肺不張
C. 并發心肌炎、心力衰竭
D. 呼吸肌麻痹
E. 合并消化道出血
答案:D;四肢癱瘓、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一般不會危及生命,心肌炎和心力衰竭發生率在此病極少,呼吸肌麻痹常見而且危及生命。
12. 急性多發性炎癥脫鞘性神經根神經病的首發癥狀通常為
A. 呼吸困難
B. 雙側周圍性面癱
C. 四肢遠端對稱性無力
D. 吞咽困難
E. 排尿困難
答案:C;四肢遠端進行性對稱性無力是格林-巴利綜合征的首發癥狀,可以合并雙側周圍性面癱,病情嚴重時累及呼吸肌和影響吞咽功能,但不會出現排尿障礙。
13. 肌萎縮側索硬化下列哪部位常首先受累
A. 胸段脊髓
A. 頸段脊髓
C. 腰段脊髓
D. 頸膨大前角細胞
E. 以上均不正確
答案:D
14. 核間性眼肌麻痹是由于哪個部位的`損傷
A. 視放射
B. 視束
C. 膝狀體
D. 內側縱束
E. 動眼神經
答案:D
15. 高血壓患者出現昏迷伴上下肢癱瘓,體征可發現
A. 病側肌張力下降
B. 病側肌萎縮明顯
C. 病側腱反射亢進
D. 病側病理征陰性
E. 以上均不正確
答案:C
16. 高血壓動脈硬化性腦出血最常見的破裂血管是
A. 脈絡膜前動脈
B. 豆紋動脈
C. 小腦上動脈
D. 大腦前動脈
E. 大腦后動脈
答案:B;豆紋動脈自大腦中動脈近端呈直角分出,受高壓血流的沖擊易發生粟粒狀動脈瘤,是腦出血的好發部位,其外側支被稱為出血動脈。
17. 橄欖-腦橋-小腦變性的代托綜合征型系指
A. 散發性
B. 無脊髓受累型
C. 混合型
D. 遺傳性
E. 以上均不正確
答案:A
18. 橄欖-腦橋-小腦變性常見的首發癥狀
A. 核上性眼肌麻痹
B. 不自主運動
C. 雙下肢共濟失調
D. 吞咽困難
E. 雙上肢共濟失調
答案:C
19. 弗里德賴希(Friedreich)共濟失調發病年齡為
A. 40歲左右
B. 5歲以下
C. 5~15歲
D. 40歲以后
E. 20~40歲
答案:C
20. 分離性節段型感覺障礙病變位于
A. 脊髓后根
B. 脊髓前根
C. 內囊
D. 橫貫性脊髓損傷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治未病工作任務剛一下達,我院領導便高度重視,立即召開了全院職工大會,對有關文件精神進行了傳達,并對有關政策進行了深入解析、學習,積極籌備成立治未病工作領導小組。為我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在組織上給予了保障。
我院中醫治未病科在業務工作上與專家門診、檢驗、傳統療法等科室有機相連,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為核心,規范服務流程和技術方案,建成了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務載體。同時,在中醫傳統思想指導下整合為集健康體檢、傳統療法保健治療、健康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由體檢中心、傳統療法中心、健康咨詢門診三部分組成),確保了我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有效、穩步的開展。
工作中我院完善人才、技術保障,并把加強人才梯隊建設、科技興院、人才培養作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與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務機制有效地銜接,確保中醫預防保健工作不出現斷層現象。利用傳統中醫師帶徒模式及西學中等方式大力培養了一批治未病優秀人才,完善治未病服務支撐條件。
xx年,我院中醫專家多次深入社區、基層開展義診和健康教育講座,面對面的講授讓老百姓加深了對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治未病知識,更弘揚和傳播了中醫藥文化。我們還通過建立宣傳欄,印發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舉辦治未病健康講座等多形式、多樣化的方法,加強中國傳統健康文化的宣傳,xx年共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等各類宣傳材料共計xx余份,舉辦健康講座xx期,以上工作確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變、瘥后防復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
預防保健工作中,我們還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整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制定各類人群的中醫特色保健方案,并開設飲食、運動進補等特色保健服務,并發放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食療藥膳手冊等健康教育資料,廣泛開展養生保健指導,充分發揮了中醫治未病優勢。
xx年,我院的中醫預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開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并且在治未病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資金的投入、中醫人才的短缺和人民群眾思想認識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中醫預防保健工作的發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進步做實做強。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內科學》是醫學生所學科目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學好此門功課至關重要,它不僅使醫學生提前了解一些臨床知識,還為日后步入醫院實習奠定堅實基礎。因此作為一名臨床課教師,擔負著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最有價值知識的重要使命。
《內科學》是社區醫學專業中一門涉及面廣和整體性強的學科,它與臨床各科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醫療、預防、康復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為一名臨床課教師,擔負著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最有價值知識的重要使命。依據從教的教學經驗,淺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我校招收的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南疆學生比較多數漢語水平差,再加上基礎課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且局限于中學的學習方法,如果一開始講課進度很快,學生就會跟不上教師的思路,自信心受挫,從而影響以后的學習。因此,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能力及基礎知識狀態非常重要。上課時首先提出重、難點,便于學生掌握本次課的關鍵點。此外,在講授重、難點時盡量科普化,將專業性很強的內容轉化為大家都能看得懂、聽得懂的內容。其次教師在課下和平時多于學生溝通,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心理,最大程度地了解學生的知識層次,多理解、包容學生,學生每次有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從內心接受并認可任課教師,使學生對本門課程有一個從接收到喜歡的過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從職業學校培養引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出發,大難、大深的內容不要求學生掌握,即適當降低目標要求,降低學習難度,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使其樹立學習內科學的信心。
二、充分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與關鍵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備課這一環。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包括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尤其應該重視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這對教學中一些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教研室每一學期都有幾次固定的集體備課,這對年青教師尤為重要。備課是教師在熟悉教材、理解大綱,根據培養目標、授課層次及學生實際情況等對教材的綜合處理,涉及到講授內容、講授技巧等多方面。顯然,備課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三、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今,運用多媒體教學已是一種普遍的教學手段。然而,在中職學校內科學授課中,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否則會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傳統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可以讓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講述、討論法、活動法等等。因此在內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應取長補短、完美結合。首先,在形式上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而在內容上適當運用傳統教學手段,這樣避免了形式上的完美掩蓋了內容的貧乏。
四、理論與實踐不能脫節
臨床學科尤其是內科學實用性強,傳統的教育模式很難將理論和實踐同步起來?,F臨床上難見或少見的病例在理論課程上仍重點講授導致醫學生進入臨床后無所適從,大部分知識需要新學習。且臨床知識大部分為感性知識,若僅以理論來表述,學生接受困難,老師也覺得講解枯燥。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導致醫學生缺乏自主學習信心,上課學習效率低下,不利于培養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五、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活躍課堂氣氛。
《內科學》講起來難度不大,可是要想講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內科學》的前提條件。廣博的理論知識是教師自信、坦然地站在講臺上的堅強后盾。《內科學》涵蓋 了多門基礎課程的內容,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檢查、診斷到最后的治療、預防。無不貫穿著醫學基礎知識。教師只有在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才能將《內科學》中每一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演變融會貫通起來,講授的 課程才能透徹、明了,使學生易于接受,使人信服。否則,這課講起來只能是晦澀難懂,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因而產生厭煩 情緒豐富的臨床經驗:理論是前提。經驗是保證,這是課程的 屬性所決定的。《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條件允許 的學校理論和見習同時并進。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佳境界。我們學校受條件限制,臨床課教師只好把自身的臨床經驗,好卻不容易。很多學生課后反映,有些教師知識淵博,可是講課死板,學生不喜歡。雖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烧n堂氣氛對 學生卻有著重要的影響?;钴S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充分發揮學習能動性。首先,教師講課要富有激情。這樣的課堂才有生命力,才能感染學生。其次,表情要生動,肢體語言要豐富。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演員,在自己的三尺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這首要的一點就是多變的表情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再次,靈活多 變的講課風格。講課時,本就不需要一本正經,適當的插入一個小笑話。調節一下課堂氣氛。幽默的調侃,學生上課不專心,教師講課出錯,善意的調侃一下他人或自我,既活躍課堂,也免除自身尷尬;積極互動也很重要,學生只有在參與課堂的情況下,才會激發才智。有意識的學習。
綜上所說,教師可通過實施充分的課前準備及課后思考反饋以便進行順利流暢的課堂講解。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加強學習,通過多環節、多途徑提高《內科學》課程授課效果,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自覺思考的習慣,循環漸進做到認知、領會、應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一、認真形勢,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項工作
新年要有新氣象,新院要有新特色,面對新醫院,無論從管理、服務、還是追求質量給我們均提出更高更嚴要求,科室召開全科人員會議,認真形勢,統一思想,樹個人形象,樹科室形象,樹新院品牌,從自身做起,高標準、嚴要求,樹立“院興我榮,院衰我恥”思想,雖然我們目前面臨困難較大,但新型合作醫療給我們帶來機遇和挑戰,靠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來贏得患者,爭創“雙贏”全科上下團結一心,增強凝聚力,堅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項目作任務,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有院科兩級正確領導,更有700多職工齊心協力,我們醫院一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百佳醫院”,使人民群眾真正放心滿意。
二、轉變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1、人性化管理
新型醫院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有管理模式和水平上,科主任、護士長首先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反對一言堂,提倡以人為本管理方式,開展人性化服務,人性化管理,根據不同層次患者,應用不同服務方式。加強同志間溝通,加強醫患、醫護之間溝通??浦魅?、護士長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科室弘揚正氣,使科室成為一個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團隊。
2、改進服務措施
①新入院病人熱情接待;
②宣教認真仔細;
③及時處置新病人、力爭在5分鐘內,30分鐘內輸上液體;
④危重病人立刻處理,5分鐘內輸上液體;
⑤護送危重病人檢查,主管醫生,主管護士;
-
【實習報告網】含金MAX:
- 傅青主女科學術思想總結?|?張景岳的學術思想總結?|?火神鄭欽安學術思想總結?|?中醫內科課件?|?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⑥保持病區干凈、明亮適舒,堅持周二衛生日;
⑦徹底轉變觀念,服務向賓館式轉化,徹底消除生、冷、硬現象及無人應答現象;
⑧出院時送出病區,道一聲“安康”。
三、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成立各種管理組織
按照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及醫院安排,熟悉15種核心制度,首診醫師負責制,病案書寫、討論、會診、危重病人搶救制度人手一冊??剖页闪ⅱ籴t療質量管理小組②醫療安全小組③合療管理小組④急救應急小組⑤病案管理小組⑥院感控制小組⑦單病種質量管理小組,科主任全盤負責,護士長積極配合,人人盡職盡責,做好各自工作。
四、醫療質量
醫院質量是重中之重,是立院之本。是醫院生存生命線,重點抓內涵建設。
1、從基本素質抓起,培養良好素質、美好的醫德,特別是年輕醫生,年輕護士,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心理素質差,愛發脾氣,工作責任心不強,科室發現一個重點抓,殺一儆百。
2、抓基層質量,抓年輕醫生綜合能力提高培養全科醫生。
3、抓醫療文件書寫,從病歷抓起,以衛生廳病歷書寫手冊為準則,科主任、二線醫生對所管的病人心中有數,查房后及時簽字。
4、抓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與治療,科主任親自抓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治療3日診斷不清科內討論,1周診斷不請院內討論。
5、加強環節質量管理,首診醫生負責制,責任劃分明確,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堅持每日三次查房制度,二線醫生對每日危重病人心中有數,新入院病人一一過目,消除潛在隱患,嚴格各種操作制度及會診制度,加強與患者溝通,簽寫好每一份知情同意書及特殊檢查、治療協議書,上對科室負責,下對自己負責。職控小組每月或每季度對醫療質量進行檢查反潰并作處罰、獎勵。
五、抓醫療安全不放松
科主任為科室安全責任人,上對院長負責,下對同志負責,科室與院方簽定安全責任書,科室與每個同志簽好安全責任書,責任明確,安全措施到位,增強防范意識,認真落實醫療制度和診療規范、知情同意書,等各種程序執行到位,貴重藥品,毒麻特殊藥品及財產專人保管,特別要加強醫患溝通每月對醫療安全進行一次自查,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醫療事故發生。減少和避免一般差錯及誤診糾紛。
六、加快人材培養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疾病也在不斷變化,知識更新較快,有些專業前沿性知識很多,但由于自身處基層,外出學習機會太少,知識更新較慢,科主任每年1-2次外出短期學習或培訓,了解前沿性知識,開展新業務,才能做好學科帶頭人,各級醫生均需加強自身學習,狠抓三基訓練,規范醫療行為;重點醫生選拔外出進修學習。提高業務能力,今年計劃選1名醫生,1名護士學習氣管鏡,力爭下半年開展工作,主治醫師每人每年要求發表一篇論文。
七、開展新項目,拓寬服務范圍
消化專業:
1、爭取要回胃境室在1-2年內完成內境下食管硬化及套扎術;
2、開展亞臨床肝性腦病診斷及早期;
3、藥物早期干預治療肝硬化;
4、與外科協作腹腔鏡下腹膜活檢,提高腹水診斷準確率。
呼吸專業:
1、開展胸膜活檢術提高胸水診斷率。
2、肺癌化學+放療,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
3、開展纖支境,提高呼吸道疾病診斷率。
4、重點放在COpD,哮喘、肺間質性疾病診治上。
八、完善考核方案,體現多勞多得
科室將醫療質量,安全服務,醫德作風,工作業績均拉入考核之中,科室按技術職務、工作年限、工作能力三方面結合制定考核方案,分配按5年以下,20xx年以下檔次,中級職稱,一個檔次;
獎勤罰懶:
a、對無故推諉拒收病人,發現1次扣30-50元;
b、與患者發生爭吵無論對與錯,扣當事人10-20元,造成惡劣影響者扣除當月獎金;
c、差錯一次扣5-10員,重大差錯扣除當月獎金;
d、發生糾紛及投訴科主任根據事實情節具體決定處罰金額,對科室名譽造成影響即當月獎金;
e發生醫療事故,當事人承擔一定賠償,金額并扣除對當月獎金。
每季度組織一次質量服務,衛生等綜合檢查考評。
九、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科室材料由護士長親自抓管,建立帳目,有進有出,任何人不得私自向他人外借或者送人,科室帳目清楚,定期公布。爭收節支,才有效益。
一、業務收入:
1、擬經濟收入目標在上年度基礎上上浮20%;通過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進一步擴大經濟收入。
2、加強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住院病人在本年度基礎上增加150人次,增長率達20%,提高床位使用。
3、加強門診工作,擴大診療范圍,門診病人在去年基礎上150人次以上,增長率達20%,進一步增加病人來源。
二、臨床各項醫療質量指標控制:
(1)臨床治愈率、好轉率達95%;
(2)出入院診斷符合率95%;
(3)危重病例搶救成功率80%以上;
(4)甲級病歷95,無丙級病歷;
(5)院感發生率控制在7%以下;
(6)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35%以下;
(7)科室平均住院日7天;
(8)單病種臨床路徑入徑率60%以上;
(9)三基三嚴培訓合格率100%。
三、臨床專業開展
1、開展缺血性腦血管病常規溶栓治療,提高腦血管病的救治水平;
2、加強與濟醫附院協做,以介入為核心技術,開展腦血管病早期干預治療,提高腦血管病診療層次。
3、開展卒中單元治療模式,多學科治療腦血管病,集搶救、治療、康復一體化,進行腦血管病的無縫隙治療,形成專業特色。
4、開展腦血管病,消化道出血,中毒性疾病重癥監護治療,提高icu病房使用率,提高重危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5、擴大診療項目,突出門診頭痛、癲癇、帕金森病、心理障礙、卒中咨詢等??铺厣\療,進一步提高科室專業化層次,擴大病人來源。
6、進一步擴大單病種的臨床路徑模式治療,提高單病種管理質量。
7、以醫院等級評審及與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合作為契機,加強專業建設和對醫護人員專業培訓,進修學習先進知識和技術,提高臨床專業水平。
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及臨床科研工作:
1、常規開展缺血性腦血管病靜脈溶栓治療,
2、開展良性眩暈手法復位治療;
3、以介入手段為核心技術,開展以下新技術項目:
(1)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動脈溶栓治療;
(2)血管內碎栓和機械取栓治療;
(3)腦靜脈系統血栓病溶栓治療;
(4)腦血管狹窄的診斷評估和支架血管成形治療;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內科學的內容包含了對疾病的定義、病因學、致病機理、流行病學、自然史、癥狀、癥候、實驗診斷、影像檢查、鑒別診斷、診斷、治療和預后等。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神經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高效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共用備選答案)
A.四肢痙攣性癱瘓
B. 上肢下運動神經元,下肢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C. 雙下肢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D. 雙下肢下運動神經元癱瘓
E. 馬鞍區感覺障礙及大小便失禁
(1)胸段脊髓受累
(2)脊髓腰膨大受累
(3)頸膨大以上部位的`脊髓受累
(4)脊髓頸膨大受累
(5)脊髓圓錐受累
答案:(1)C;(2)D;(3)A;(4)B;(5)E
2. (共用備選答案)
A.雙側下肢諸肌
B. 眼外肌
C. 雙側上肢諸肌
D. 肋間肌、膈肌
E. 四肢遠端肌肉
(1)周期性麻痹首先為
(2)重癥肌無力
(3)肌萎縮側索硬化
答案:(1)A;(2)B;(3)E
3. (共用備選答案)
A.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
B. 延髓運動神經核受損
C. 脊髓前角細胞受損
D. 僅錐體束受損
E. 脊髓前角細胞及錐體束均受損
(1)肌萎縮性側索硬化
(2)進行性眼球麻痹
(3)進行性痙攣性眼球麻痹
(4)原發性側索硬化
(5)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
答案:(1)E;(2)B;(3)A;(4)D;(5)C
4. (共用備選答案)
A.腦細胞保護劑
B. 抗凝藥物
C. 溶栓治療
D. 血液稀釋療法
E. 腦代謝活化劑
(1)低分子右旋糖酐
(2)20%的甘露醇
(3)肝素、雙香豆素
(4)尿激酶、鏈激酶
答案:(1)D;(2)A;(3)B;(4)C
5. (共用備選答案)
A.跨閾步態
B. 慌張步態
C. 剪刀步態
D. 醉漢步態
E. 鴨步
(1)震顫麻痹
(2)腓神經
(3)Dueherme型肌營養不良
(4)小腦病變
答案:(1)B;(2)A;(3)E;(4)D
6. (共用備選答案)
A.基底節
B. 大腦皮質
C. 腦橋
D. 大腦半球兩側中線附近
E. 小腦中線附近
(1)上矢狀竇血栓形成
(2)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
(3)類淀粉樣血管病
(4)髓母細胞瘤
答案:(1)D;(2)A;(3)B;(4)E
7. (共用備選答案)
A.高頸段脊髓病變
B. 脊髓頸膨大病變
C. 胸段脊髓病變
D. 脊髓腰膨大病變
E. 骶段脊髓病變
(1)雙下肢中樞性癱瘓
(2)雙下肢周圍性癱瘓
(3)雙上、下肢中樞性癱瘓
(4)雙上肢周圍性癱瘓,雙下肢中樞性癱瘓
答案:(1)C;(2)D;(3)A;(4)B
8. (共用備選答案)
A.低頻刺激遞增
B. 高頻刺激遞減
C. 高頻刺激遞增
D. 低頻刺激遞減
E. 骨骼肌對任何刺激無反應
(1)Lambert-Eaton綜合征的電生理改變特點為
(2)重癥肌無力
(3)周期性癱瘓嚴重發作期
答案:(1)C;(2)D;(3)E
9. (共用備選答案)
A.大腦中動脈
B. 大腦后動脈
C. 大腦前動脈
D. 椎動脈
E. 基底動脈
(1)供應大腦外側面血液的血管為
(2)供應枕葉血液的血管為
(3)供應腦橋血液的血管為
(4)供應延髓外側面血液的血管為
答案:(1)A;(2)B;(3)E;(4)D
10. (共用備選答案)
A.丙戊酸鈉
B. 乙琥胺
C. 苯妥英鈉
D. 卡馬西平
(1)癲癇復雜部分發作的治療首選
(2)癲癇失神性發作首選
答案:(1)D;(2)B
11. (共用備選答案)
A.同側單眼全盲
B. 同側單眼鼻側偏盲
C. 對側同向偏盲
D. 對側同位性上象限盲
E. 對側同位性下象限盲
(1)一側后部視神經的顳側損傷
(2)視束病變
(3)一側視神經完全損傷
(4)頂葉病變
(5)顳葉病變
答案:(1)B;(2)C;(3)A;(4)E;(5)D
12. (共用備選答案)
A.腦血栓形成
B. TIA
C. 腦栓塞
D. 腔隙性梗死
E. 腦出血
(1)腦梗死中最常見的類型
(2)常見病因為心房纖顫、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
(3)多數病人就診時癥狀已消失,診斷主要依靠病史
答案:(1)A;(2)C;(3)B
13. (共用備選答案)
A.腦脊液無色,白細胞5×106/L,蛋白質0.4g/L
B. 腦脊液黃色,白細胞50×106/L,蛋白質20g/L
C. 腦脊液無色,白細胞10×106/L,蛋白質1g/L
D. 腦脊液紅色,白細胞500×106/L,蛋白質3g/L
E. 腦脊液渾濁,白細胞200×106/L,蛋白質1g/L
(1)脊髓壓迫癥
(2)急性脊髓炎
(3)格林-巴利綜合征
答案:(1)B;(2)A;(3)C
14. (共用備選答案)
A.復雜部分性發作伴自動癥
B. Jackson發作
C. Todd癱瘓
D. 部分性發作繼發泛化
E.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1)患者、男性,24歲,癲癇病史10余年,訴半小時前從左側拇指沿腕部、肘部至肩部抽搐,持續約2分鐘緩解
(2)一癲癇患者,2天前的一次癲癇發作后,出現左側肢體無力,肌力3級,12小時后緩解
(3)一癲癇患者,2年內常有發愣伴咀嚼吞咽動作或反復搓手,持續數分鐘,事后不能回憶
答案:(1)B;(2)C;(3)A
15. (共用備選答案)
A.大腦前動脈
B. 脈絡膜后動脈
C. 小腦下后動脈
D. 小腦下前動脈
E. 小腦上動脈
(1)屬于椎動脈的分支
(2)屬于頸內動脈的分支
答案:(1)C;(2)A
16. (共用備選答案)
A.阿司匹林
B. 血管成形術或血管內支架植入術
C. 氯吡格雷
D. 肝素
E. 華法林
(1)血管造影證實頸動脈狹窄程度為中至重度(50%~99%)的病人,可考慮
(2)通過不可逆結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抑制血小板聚集
答案:(1)B;(2)C
17. (共用備選答案)
A.T1低信號,T2高信號
B. 高密度影
C. 低密度影
D. T1等信號,T2低信號
E. T1高信號,T2高信號
(1)發病一個半小時后的腦出血
(2)發病36小時后的腦出血
(3)發病2周后的腦出血
答案:(1)A;(2)D;(3)E
18. (共用備選答案)
A.rt-PA
B. 低分子肝素
C. 阿司匹林
D. 降纖酶
E. 低分子右旋糖酐
(1)抗血小板治療藥物
(2)溶栓治療藥物
(3)抗凝治療藥物
答案:(1)C;(2)A;(3)B
19. (共用備選答案)
A.Osserman分型Ⅰ型
B. Osserman分型Ⅱa型
C. Osserman分型Ⅱb型
D. Osserman分型Ⅲ型
E. Osserman分型Ⅳ型
(1)女,30歲,四肢無力1個月,晨起或經休息后減輕,下午或勞累時加重,近1周出現飲水嗆咳、吞咽困難、抬頭無力,兩天前感冒,而后覺呼吸困難
(2)女,40歲,雙側眼瞼下垂、四肢無力5年,呈晨輕暮重波動性變化,服用溴吡斯的明可緩解
答案:(1)D;(2)A
20. (共用備選答案)
A.CT腦掃描
B. 頭顱MRI
C. 腦血流圖
D. 腦電圖
E. 腰椎穿刺
(1)患者,男性,65歲,1小時前上街買菜時突然出現頭痛,嘔吐,數分鐘后出現右側偏癱,雙眼向左側凝視,意識喪失,首先應做的檢查是
(2)患者,女性,20歲,1周前在健身房運動時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嘔吐,不能低頭,自服止痛藥無效,頭顱CT未見異常,應做的檢查是
(3)患者,女性,5歲,玩耍時突然將玩具摔在地上,兩眼向前直視,呼之不應,持續10余秒鐘癥狀自行消失,過后對上述情況不知。以后多次出現類似發作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他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病),全身癱瘓,不能言語。他能動的地方只有一雙眼睛和三根手指,其他部位便不能動。
1979至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他是英國最崇尚的教授職位?;艚鸬?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主要成就:總統自由勛章(20)科普利獎主要成就沃爾夫物理獎(1988年)愛因斯坦獎章(1978年)發現霍金輻射、提出無邊界條件猜想代表作品《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我的簡史》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 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學考點:胸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胸痹
細目一:概述
一、胸痹的概念及源流
1.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 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2.胸痹的源流
胸痹的記載最早見于《內經》。
《靈樞·厥病》有“真心痛”之說,謂“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p>
二、《金匱要略》對胸痹證治的認識
《金匱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稱, 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且把病因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即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氣盛, 認為乃本虛標實之證。在治療上,根據不同證候,制定了瓜蔞薤白白酒湯 等九張方劑,以取溫通散寒、宣痹化濕之效,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點。
三、本病與西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一、胸痹的常見病因
內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年邁體虛。
外因:寒邪內侵。
二、胸痹病機、發展趨勢及虛實兩者的'內涵及其轉化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三臟。
基本病機為心脈痹阻。
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細目三:診斷和類證鑒別
一、本病的診斷要點
1.膻中或心前區憋悶疼痛,甚則痛徹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內側等部位,呈反復發作性或持續不解,常伴有心悸、氣短、自汗,甚則喘息不得臥。
2.胸悶胸痛一般幾秒到幾十分鐘可緩解。嚴重者可見疼痛劇烈,持續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蒼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發生猝死。
3.多見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勞過度,抑郁惱怒或多飲暴食,感受寒冷而誘發。
二、胸痹與懸飲、胃痛、真心痛的鑒別
1.胸痹與懸飲的鑒別
懸飲、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當為胸悶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內側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飽餐、情緒激動、勞累而突然發作,歷時短暫,休息或用藥后可緩解。懸飲為胸肋脹痛,持續不解,多伴有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證候。
2.胸痹與胃痛的鑒別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當心而痛之稱,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極易混淆。但胸痹以悶痛為主,為時極短,雖與飲食有關,但休息、服藥??删徑狻N竿磁c飲食相關,以脹痛為主,局部有壓痛,持續時間較長,常伴有泛酸、嘈雜、噯氣、呃逆等胃部證候。
3.胸痹與真心痛的鑒別
真心痛乃胸痹的進一步發展,癥見心痛劇烈,甚則持續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節,脈微或結代等危重證候。
細目四:辨證論治
一、胸痹辨證:虛與實、標與本及其內涵
胸痹總屬本虛標實之證,辨證首先掌握虛實,分清標本,標實應區別氣滯、痰濁、血瘀、寒凝的不同;本虛又應區別陰陽氣血虧虛的不同。
二、本病的治療原則及具體治療方法
【須牢記的架構圖】
三、心血瘀阻、氣滯心胸、痰濁閉阻、寒凝心脈、氣陰兩虛、心腎陰虛、心腎陽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1.心血瘀阻證
主癥: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 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而加重,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柴胡、桔梗、枳殼、當歸、生地、降香、郁金。
2.氣滯心胸證
主癥: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無定處, 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 或兼有脘腹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枳殼、赤芍、香附、陳皮、川芎。
3.痰濁閉阻證
主癥:胸悶重而心痛微,痰多氣短, 肢體沉重,形體肥胖,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咯吐痰涎,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濁膩或白滑,脈滑。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宣痹。
代表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
常用藥:瓜蔞、薤白、半夏、南星、竹茹、人參、茯苓、甘草、石菖蒲、陳皮、枳實。
4.寒凝心脈證
主癥:卒然心痛如絞,心痛徹背,喘不得臥,多因氣候驟冷或驟感風寒而發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則手足不溫,冷汗自出, 胸悶氣短,心悸,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沉緊或沉細。
治法:辛溫散寒,宣通心陽。
代表方:枳實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細辛、薤白、瓜蔞、當歸、芍藥、甘草、枳實、厚樸、大棗。
5.氣陰兩虛證
主癥:心胸隱痛,時作時休,心悸氣短,動則益甚, 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質淡紅, 舌體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脈。
代表方: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炙甘草、桂枝、麥冬、玉竹、當歸、丹參、五味子。
6.心腎陰虛證
主癥:心痛憋悶,心悸盜汗,虛煩不寐,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干便秘,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促代。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和絡。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加減。
常用藥:生地、玄參、天冬、麥冬、人參、炙甘草、茯苓、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遠志、丹參、當歸身、芍藥、阿膠。
7.心腎陽虛證
主癥:心悸而痛,胸悶氣短,自汗,動則更甚,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溫 或腫脹,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治法:溫補陽氣,振奮心陽。
代表方:參附湯合右歸飲加減。
常用藥:人參、附子、桂枝、熟地、山萸肉、仙靈脾、補腎脂、炙甘草。
四、寒凝心脈與心腎陽虛之胸痹的證治區別及其治療加減變化
寒凝心脈證,若陰寒極盛,胸痹重癥,表現胸痛劇烈,痛無休止,伴身寒肢冷,氣短喘息,脈沉緊或沉微者,當用溫通,予烏頭赤石脂丸。
五、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氣滯心胸證,氣郁日久化熱,心煩易怒,口干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者,用丹梔逍遙散,以疏肝清熱;便秘嚴重者,加當歸蘆薈丸 以瀉郁火。 血壓mmHg,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即得kpa值。 例如:收縮壓120mmHg加倍為240,再加倍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壓kpa乘10再乘3,減半再減半,可得mmHg值。 其實,不用那么麻煩,我們只要記住“7.5”這個數值即可,用不著記一長串糖葫蘆。題目中若給出Kpa值,乘以7.5即可;反之,除以7.5就OK了。 “什么?你記不住7.5,那你就去吃糖葫蘆吧^O^” 發作有表情, 焦慮出汗皮膚冷, 心律加快血壓升, 交替脈,偶可見, 奔馬律,雜音清, 端坐位,腿下垂, 強心利尿打嗎啡, 血管擴張氨茶堿, 激素結扎來放血, 感染紊亂心失常, 過勞劇變負擔重, 貧血甲亢肺栓塞,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房早P與竇P異, P-R三格至無級; 代償間歇多不全, 房撲不于房速同,等電位線P無蹤, 大F波呈鋸齒狀;形態大小間隔勻, 心房顫動P無蹤,小f波亂紛紛, 三百五至六百次;P-R間期極不均, QRS波群當正常,增寬合并差傳導。 房室交界性早搏,QRS波群同室上; P必逆行或不見,P-R小于點一二。 兩腎原醛嗜鉻瘤、皮質動脈和妊高。 兩腎--腎實質性高血壓”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高血壓; 原醛--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嗜鉻瘤--嗜鉻細胞瘤; 皮質-皮質醇增多癥; 動脈-主動脈縮窄; 疼痛發熱過速心, 惡心嘔吐失常心, 痛--心絞痛; 流--主動脈瘤夾層分離; 腑--急腹癥; 肺--急性肺動脈栓塞; 心梗并發五種癥,動脈栓塞心室膨; 并發癥:房顫有血栓,水腫右室衰,內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 肺腦酸堿心失常,休克出血DIC. ”冠豐園“ (此為上海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冠心病、風濕性心瓣膜病、原發性心肌病. 兩堿激素色甘酸、腎上抗鈣酮替芬。 ”休感激、慢活亂,重點保護心肺腎“ 禁食禁洗快洗胃,蛋清牛奶抗休克。 鎮靜止痛防穿孔,廣譜強效抗生素。 ”AEIOU,低低糖肝暑“ A.腦動脈瘤, E.精神神經病, 上聯--擴容糾酸疏血管; OHA有如下幾類: 記憶第一類藥物時可如此聯想:磺,皇,皇帝,所以甲苯磺丁脲是第一代。而格列本脲(優降糖)格列甲嗪(美比噠)等第二代可聯想成還珠格格。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大學時代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并陶醉于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1963年,霍金21歲時被確診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這種病會使他的身體越來越不聽使喚,只剩下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最后連心肺功能也會喪失。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后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過后情況并不是非常糟糕。 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第二年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霉,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 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并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 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后,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后,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后,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并全力以赴為之奮斗! 2017中醫執業醫師內科學臨考沖刺試題
內科學在臨床醫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是臨床醫學各科的基礎學科,所闡述的內容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有其普遍意義,是學習和掌握其他臨床學科的重要基礎。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中醫執業醫師內科學臨考沖刺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A1型題 ( 最佳選擇題)
每一道題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在答題時只需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作為正確答案。
1.引起錯覺的常見因素為
A.感覺條件差B.焦慮、緊張等情緒因素C.疲勞
D.譫妄狀態E.以上都對
答案:E
2.感知為
A.缺乏相應客觀刺激時的感知體驗
B.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而被意識到的過程
C.對客觀事物的錯誤感受
D.客觀刺激作用于人腦的過程
E.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答案:B
3.關于幻覺的定義為
A.對客觀事物的錯誤感受B.對客觀事物的胡思亂想
C.缺乏相應客觀刺激時的感知體驗
D.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的'感知體驗
E.缺乏客觀刺激時的思維過程
答案:C
4.不一定有診斷意義的聽幻覺為
A.爭論性幻聽B.評論性幻聽C.命令性幻聽
D.原始性幻聽E.內容為指責、辱罵的聽幻覺
答案:D
5.聽幻覺最常見于
A.躁狂癥B.抑郁癥C.精神分裂癥
D.癔癥E.強迫癥
答案:C
6.病人對幻覺的反應有
A.恐懼、憤怒及敵對B.否認、隱瞞C.無所謂
D.愉快 E.以上都對
答案:E
7.正常思維一般都具有
A.目的性B.連貫性C.邏輯性
D.實踐性E.以上都對.
答案:E
8.下列哪項屬于思維內容障礙
A.思維遲緩B.思維散漫C.病理性贅述
D.思維中斷E.牽連觀念
答案:E
9.關于思維遲緩,下列哪個說法較正確
A.是強迫癥的典型癥狀B.是精神分裂癥的典型癥狀
C.是抑郁癥的典型癥狀D.是癔癥的典型癥狀
E.是癲癇的典型癥狀
答案:C
10.關于思維奔逸,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A.是精神分裂癥的常見癥狀B.是躁狂癥的常見癥狀
C.是反應性精神病的典型癥狀D.是神經衰弱的常見癥狀
E.是器質性精神障礙的常見癥狀
答案:B
11.病人原先無任何精神異常,某次聽廣播時突然堅信播音員在說他,而他的生活經歷與當時的廣播內容并無明顯聯系。這病人可能的癥狀為
A.聽幻覺B.原發性妄想C.繼發性妄想
D.思維散漫E.病理性象征性思維
答案:B
12.精神疾病中自殺最多的疾病是
A.神經衰弱B.抑郁癥C.精神分裂癥
D.癔癥E.強迫癥
答案:B
13.關于自知力以下哪項正確
A.自知力就是指病感B.自知力是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判斷能力
C.神經癥患者都有自知力D.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沒有自知力
E.有自知力的病人較沒有自知力的病人預后好
答案:B
14.刻板言語常見于
A.強迫癥B.抑郁癥C.精神分裂癥D.器質性精神病
E.癔癥
答案:C
15.意志增強常見于
A.精神分裂癥青春型B.精神分裂癥偏執型C.精神分裂癥單純型
D.精神分裂癥緊張型E.慢性精神分裂癥
答案:B
16.影響識記的主要因素為
A.注意力不集中B.思維散漫C.情感高漲
D.腦部器質性疾病E.情緒低落
答案:A
17.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現以往的經驗稱為記憶錯誤
B.由于再現的失真而引起的記憶障礙稱為遺忘
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親身經歷過的事件來填補親身經歷的記憶稱為錯構
D.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在具體時間,具體人物或地點上搞錯了,稱為錯構
E.病人把從未見過的人當作熟人或朋友認識,稱為虛構
答案:D
18.關于虛構,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A.虛構的內容固定不變B.虛構的內容經常改變
C.虛構是病理性謊言D.虛構常見于人格障礙
E.虛構就是錯構
答案:B
19.病人呆坐于一旁,對醫生的任何提問均不作回答,醫生讓其開口喝水時,患者卻雙唇緊閉,扭頭逃避面前的杯子,該患者的癥狀可能是
A.緘默癥B.主動違拗C.被動違拗D.木僵E.作態
答案:B
20.查房時,醫生叫患者抬起雙手以觀察是否有震顫,隨后叫患者放下雙手并詢問其他的問題,然而患者繼續重復剛才的動作,直至反復多次后才開始回答問題。該患者的癥狀可能是
A.強制性動作B.強迫性動作C.持續性動作
D.刻板動作E.模仿動作 內科學是一門信息量較大的、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內科學掌握常見內科病的病因和臨床表現,從而了解疾病診斷的基本過程與思路。當代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能夠從多渠道獲取相關知識,過去傳統的落后、呆板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內科學教學需要。因此,研究高職院校內科學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內科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觀念有待更新 美國醫學教育是一種比較成功的西方醫學教育模式,醫學生很清楚將來發展的方向,學校對學生的學習也比較重視,經常組織各種講座。反觀我們的醫學教育,教學觀念比較老舊、落后,往往對學生學習分數比較重視,而忽視了學生實際臨床能力,學生學習效率并不高。 (二)教學模式落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高職院校內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信息量比之前有所增加,內容也更加生動有趣。但其教學模式沒有改變,依舊是灌輸式教學,很少出現互動式、談論式的教學方式,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與基礎知識縱向串聯不夠 內科學教材的編制通常會涉及各種流行病資料,并按照病因、病理、臨床表現等多個課題進行說明。在實際教學中如果能夠介紹一下相關知識背景,進行基礎知識縱向串聯,那么就能提高學生對臨床知識的掌握程度。但由于內科學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很少有時間介紹相關知識背景,這就導致了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了解教學內容,無形中增加了教學難度。 二、高職院校內科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倡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在進行內科學課程教學時,可提倡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內科學教師可以將臨床中遇到的問題分享給學生,師生共同進行討論。我國內科學教學分為課堂理論教學和臨床實習,在臨床實習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臨床工作,學習臨床診斷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內科學教師可以將病床旁教學作為主要的實習模式,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問題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討論探究,減少教師講解的時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主動學習能力,從而將枯燥乏味的臨床實習變為生動有趣的知識探究過程。 (二)采用病例分析教學法 病例分析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一個系統講解完成后,將收集到的一些典型病例分給學生,并且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最后進行總結。例如在講解完呼吸系統疾病后,教師可以將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常見的臨床病例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指出疾病診斷、治療的原則。最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學習如何從大量的分散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進行推理分析,從而判斷疾病特性,最終做出科學的診斷與治療。病例分析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將來的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重視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的結合 高職院校內科學教師要重視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的結合,打破相關課程、學科之間的知識壁壘,積極調整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具體來說,教師在講解新的系統疾病時,可以回顧、復習一下與疾病相關的生理學、組織學、解剖學以及病理生理學等學科知識,進而推導出這些器官病變時可能出現的疾病以及對本系統的影響,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回憶一下學過的相關基礎知識,為新課做準備,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開闊學生眼界。例如,在講解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一下心、肺的結構和功能等生理學知識,然后回憶一下瓣膜聽診區、肺部聽診以及心臟雜音產生機制等內容,再之后講解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等新知識,這樣學生溫故而知新,在學過知識的基礎上很快就能掌握新知識。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高職院?!秲瓤茖W》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教學觀念有待更新、教學模式落后以及教學內容與基礎知識縱向串聯不足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提倡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的結合,積極采用病例分析教學法,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細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點:1.西醫病因、發病機制2.臨床表現與分級3.并發癥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5.診斷6.西醫治療7.中醫辨證論治
細目二:支氣管哮喘
要點:1.西醫病因、發病機制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5.診斷與鑒別診斷6.西醫治療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醫辨證論治
細目三:肺炎
要點:1.西醫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5.診斷與鑒別診斷6.西醫治療7.中醫辨證論治
細目四:肺結核
要點:1.西醫病因、病理、發病機制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5.診斷及鑒別診斷6.西醫治療7.中醫辨證論治8.預防
細目五:原發性支氣管癌
要點:1.西醫病因、病理和分類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5.診斷與鑒別診斷6.西醫治療7.中醫辨證論治
細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要點:1.西醫病因、發病機制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并發癥5.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6.診斷與鑒別診斷7.西醫治療8.中醫辨證論治
細目七:慢性呼吸衰竭
要點:1.西醫病因、發病機制2.中醫病因病機3.臨床表現4.實驗室及其他檢查5.診斷6.西醫治療7.中醫辨證論治 血壓?mmhg,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即得?kpa值。 例如:收縮壓120mmhg加倍為240,再加倍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壓kpa乘10再乘3,減半再減半,可得mmhg值。 其實,不用那么麻煩,我們只要記住“7.5”這個數值即可,用不著記一長串糖葫蘆。題目中若給出kpa值,乘以7.5即可;反之,除以7.5就ok了。 “什么?你記不住7.5,那你就去吃糖葫蘆吧^o^” 發作有表情, 焦慮出汗皮膚冷, 心律加快血壓升, 交替脈,偶可見, 奔馬律,雜音清, 端坐位,腿下垂, 強心利尿打嗎啡, 血管擴張氨茶堿, 激素結扎來放血, 感染紊亂心失常, 過勞劇變負擔重, 貧血甲亢肺栓塞,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房早p?與竇p?異, p-r?三格至無級; 代償間歇多不全, 房撲不于房速同,等電位線p無蹤, 大f?波呈鋸齒狀;形態大小間隔勻, qrs?波群不增寬,f不均稱不純。
導語:耳曩喉科五診十綱是干祖望老中醫診察耳鼻喉科疾病的獨特方法。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五診十綱在中醫內科學的應用的論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西醫外科學心衰病的提出是西醫學合理適外地融入古代醫學,是古代西醫開展的結晶。國醫巨匠鄧鐵濤教授的“五診十綱”理念補償四診八綱的局限,使中中醫病證絕對應,創始古代西醫教學新思想與新辦法,在心衰病的教學中尤爲表現。本文將從五診十綱提出的背景與在心衰病教學中的使用兩方面停止論述。
關鍵詞:五診十綱;西醫外科學;心衰病;教學法
隨著古代醫學的日新月異和社會提高帶來的變化,如何變革西醫外科學的教學,使古代醫學與之無縫銜接,滿足社會開展需求,力圖培育出傳承創新的專業人才是不時探究的話題。國醫巨匠鄧鐵濤教授在結合古代醫學劣勢的根底上,提呈現代西醫“望、聞、問、切、查”五診;再結合上古圣人“治未病”、“養生”和古代預防醫學的思想,構成“陰陽、表里、寒熱、真假、已未”十綱的診治[1],以四診八綱爲辨證根底,洋爲中用,豐厚了西醫辨病辨證體系,拓寬西醫外科學的教學思想形式。而心衰病是西醫外科學新提出和標準的疾病,四診八綱在心衰病的教學中難以概括片面,特別在病名上,容易與西醫外科學上的喘證、水腫病等相混雜,招致病位不明白,醫治效果欠佳,將理化儀器反省與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表現古代西醫辨病辨證的完好性與嚴謹性。
一、“五診”與“十綱”的提出順應醫學開展的趨向
隨著醫學的不時開展與提高,診斷明白與否擺在無足輕重的位置,傳統西醫對疾病的.診斷單靠望聞問切四診曾經不能滿足古代人對疾病診斷的要求,容易形成醫療的疏漏,在辨病明白的根底上辨證論治即“辨病爲先,辨證爲次”的古代西醫臨床思想形式[2]才是古代西醫的特征,例如惡性腫瘤辨病不明白,如何辨證也是白費。如何以傳統四診爲支撐點,拓展西醫診斷的新辦法,國醫巨匠鄧鐵濤教授提出“望、聞、問、切、查”五診,即運用古代醫學的新技術來發揚西醫,把中醫學的體魄反省與理化影像作爲西醫四診辨病的延伸,如聽診器協助診斷咳嗽病,心電圖協助診斷心悸病。國醫巨匠干祖望教授提出150年前的西醫診斷根據,只能依托望、聞、問、切捕獲得來。如今有了條件,應該再加上一個反省的查診,開展爲五診[3]。八綱辨證是西醫辨證論治的準繩,是臨床上普遍運用的根本辨證辦法。而國醫巨匠干祖望教授經過臨時臨床理論和探究,倡導陰陽爲總綱,包括萬事萬物相互統一的兩面,統帥寒熱、表里、真假六目,綱統領目而不是并列關系,“寒熱、表里、真假、標本、體用”爲十綱[4];夏克平學者以道家經典《老子》有無辨證觀和《黃帝內經》治未病思想爲實際根底,以為八綱僅適用于有癥狀體征的已病,而安康、亞安康、潛病、前病、傳變則屬于未病之無證,辨證應先辨“有無”,“有無”爲十綱辨證的綱領[5];鄧鐵濤教授依據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結合西醫養生與古代預防醫學,提出陰陽爲萬物之綱紀,位置見異思遷,在表里、寒熱、真假辨證的根底上區分已病與未病,極大地促進西醫辨證論治的開展,爲西醫外科學的教學與臨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五診十綱”爲心衰病教學中提供創新思想與辦法
2.1標準病名明白診斷心衰病是以心悸、氣喘、肢體水腫爲主癥的一種病證。古籍雖有心衰病的相關闡述,但鮮有提及心衰病病名?!端貑?逆調論》云“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薄督饏T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贝缶植酷t家經過四診合參以“心水、心悸、喘證、支飲、水腫”等病名來描繪心衰病。直至西晉王叔和《脈經》“心衰則伏,肝微則沉,故令脈伏而沉。”初次提出心衰病。而心悸、喘證、水腫等只是心衰病的一種主癥,并不能零碎概括心衰病,如心衰病是心系疾病的最終轉歸,而心悸病是心臟體用受損的表現;喘證以肺系疾病爲主,水腫病關鍵在腎臟,關系其他四臟,氣喘、水腫是心衰病的主癥之一,不能混爲一談。在無法明白診斷狀況下,五診中的查診起到重要的輔佐作用,經過B型腦利鈉肽、N-末端原腦利鈉肽或許超聲心電圖協助四診合參,便能掃除鑒別診斷,精確辨病從而標準病名。2.2拓寬病因便于了解心衰病病因,與外邪侵襲,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逸過度,年輕久病,稟賦異常有關。如何了解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逸過度惹起嚴重的心衰病,用西醫實際闡釋比擬籠統,難以被先生承受,五診十綱的引入使得病因粗淺易懂。在未病方面,經過查診發現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招致風干冷或許病毒惹起的重癥急性心肌炎,與外感風干冷、疫毒之邪侵襲而發病相符;飲食不節制易患高血壓病和糖尿病,臨時不控制招致高血壓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臟病;吸煙、酗酒容易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與嗜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痰熱內蘊,痹阻心脈吻合;隨著年齡的增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正常、老年性心臟瓣膜病等幾率也隨之上升,契合年輕久病,心腎虧虛,發爲心衰;爲求證稟賦異常的病因,可以運用基因檢測手腕挑選罹患某種心臟疾病的概率,如家族性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已病方面,肉體神經要素如過度緊張焦慮,與過度膂力活動容易引發血活動力學變化,妊娠分娩減輕心臟負荷而誘發心衰,與西醫學的情志失調,勞逸過度不約而同。2.3區分已未防病傳變《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則求之,無則求之。虛則責之,實則責之。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戰爭?!彼浴坝小睜懸巡。赣幸欢òY狀體征的顯形病證;“無”爲未病,指無癥狀體征的隱性病患。“有者求之,無者求之”明白臨床辨證要區分已未[6]。心衰病已病辨證上病位以心爲本,五臟相關;病性屬本虛標實,氣虛爲主,兼夾陰虛、陽虛,標實有痰濁、血瘀、水飲;病情開展分爲急性慢性。鄧鐵濤教授強調心衰病病機爲“五臟皆致心衰,非獨心也”,“本虛標實,以心陽虧虛爲本,瘀血水停爲標“,醫治上主張“陰陽分治,以溫補陽氣爲上”,代表方爲暖心方(紅參、熟附子、薏苡仁、橘紅)與養心方(生曬參、麥冬、法半夏、茯苓、三七)[7]。而未病辨證上包括兩方面:一爲對未病之集體的晚期預防養生:關于后天稟賦異常的未病集體,可以經過基因檢測手腕停止篩查,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家族遺傳病,同時停止良好生活方式如積極運動、安康飲食、控制煙酒、限鹽與脂肪等的干涉;關于亞安康的未病集體,可以經過氣候、環境、飲食、運動、人體體質等方面停止調攝,從而增加疾病的發作;二爲指點無癥狀體征之病體的用藥調攝。心衰病是各種心臟疾病的最終轉歸和其他臟腑疾病的危重階段,如冠心病、心臟瓣膜病、高血壓病等,經過五診中的“查”診,如心電圖、冠脈造影、超聲心動圖、血壓計等輔佐,晚期診斷晚期醫治,避免向心衰病停頓,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痹谛乃ゲ⊥砥卺t治方面,陳可冀院士以為,氣虛血瘀型病人多見于心衰晚期,病位次要在心肺,方宜用加味保元湯(人參、黃芪、甘草、肉桂、丹參、川芎、赤芍等)[8]。四診八綱是西醫辨病辨證的根底,中心位置見異思遷。在望聞問切中參加查診,在八綱中引入已未,絕不是西醫西化,而是在承繼發揚傳統西醫的根底上順應時代的開展,應用古代醫學爲西醫學效勞,互輔互補,相得益彰,促進中中醫醫學的交流。
參考文獻
[1]吳偉,王創暢.“五診十綱”西醫臨床新思想討論[J].西醫雜志,2014,55(6):455-457.
[2]吳偉,卿立金.“辨病爲先,辨證爲次”:古代西醫臨床思想形式的考慮[J].西醫雜志,2010,51(12):1061-1063.
[3]干祖望.干祖望醫書三種[M].濟南:山東迷信技術出版社,2002.
[4]王西方.立十綱實際,重臨床適用-老西醫干祖望教授學術思想研討[J].吉林西醫藥雜志,2005,25(1):10-11.
[5]夏克平,王化猛.論有無辨證確實立[J].西醫藥臨床雜志,2010,22(12):1100-1103.
[6]夏克平,夏俊東.論五診十綱診斷體系確實立及其臨床必要性[J].西醫研討,2012,25(1):9-11.
[7]李南夷.鄧鐵濤教授醫治心衰的思緒與辦法[J].新西醫,1995,2(10):6-8.
[8]李立志.陳可冀醫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經歷[J].中中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2(4):136-138. 對于疾病的治療,必須審證求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機。疾病層面上的病機概括通常用四字一組的病機術語進行描述,其內容由病位、病理因素、病理性質、功能失常四個要點組成。如胸痹病的基本病機為心脈痹阻,不通則痛;病位在心之血脈;病理因素多為陰寒、血瘀、氣滯、痰濁;病理性質屬實或虛實兼夾;功能失常是指痹阻不通則痛。其次要掌握證機概要,臨床上每種疾病由多個病理因素影響多部位,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對應不同的證型,它們的病機證素包含上述四要點,反映疾病在某個階段的病理特點,指出疾病的主要矛盾。例如咳嗽病的疾病病機是肺氣上逆,但針對該病的每個證型其病機證素各不相同,風熱犯肺證是由于風熱犯肺,肺失清肅;痰濕咳嗽證為脾失運化,痰濁上漬于肺,肺失宣降;肝氣犯肺證為木火刑金,上逆侮肺,肺失宣降。上述“風熱”、“痰濕”、“痰濁”、“火”均為病理因素,病性屬邪實;“肺”、“肝”為病位;“肺失宣降”、“肺失清肅”均為功能異常的表現。相對于疾病的基本病機,證機概要更加具體,是論治的依據,在它的指導下每個證型才能進行立法選方用藥,指導有效的治療。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審證求機水平,準確把握每個疾病各個證型的病機證素十分必要。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 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 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 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 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 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锖庑耐催@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锖庥幸惶旃钠鹩?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 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 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敝魅吮凰木袼袆?,答應了他借書的要 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道德經》又名《老子》,全書五千言,充滿了深沉的智慧,主導意識是“道”。“道”在其中說明世間事物發展的總規律,又說明了人在社會活動中立身的行為規范,其核心就是“清靜”、“無為”、“抱一”、“守中”。 “清靜”一詞見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沒有雜念?!扒屐o可以為天下正”,意思是說“清靜”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則,心清神靜可以治理天下。這是老子的一種最高人生境界,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反省認識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雜念,“濁以靜之徐清”,才會象渾濁的流水一樣,靜止下來,重新變清?!盁o為”是不妄為、不亂來的意思。自然無為常常被人們理解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這是一種誤解。“無為而不治”、“無為而無不為”是說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總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為要順應自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在這種規律下盡情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實踐,這才是“無為”。 那么,老子所認識的天地的規律又是什么呢?他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边@是說事物在向前發展的同時總孕育著相反方向的運動,所謂“物極必反”。免費論文。所以他總是告誡人們不要過分追求什么東西,過分強盛就會衰落,要保持“清靜無為”的狀態。他反對世俗的逞強、驕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認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彼倪@些專橫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無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心理素質差者,常常個性很好強,但處處事事又表現很膽小,怕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總是難以找到心靈的安寧和穩定。老子勸人說:“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苯倘藗儾灰褟?、走極端,而要順著自然的規律走,注意保護自己。這樣就不會固執,不會矯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順著自然的規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會安全、平和、泰然,就會享受人生的樂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規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規律,他就會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單調而辛苦的工作,當作奉獻,從中得到樂趣與安慰。 老子還主張少欲寡欲,生活儉樸,反對華而不實的東西,反對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認為這些會把人誘離大道,使人做事時違背大道而遭受種種災難。 老子哲學中還有“無爭”、“知足”、“守靜”、“貴柔”、“處卑”等等特點,遵從這些教誨,無疑會為生活在這紛繁復雜社會環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人們或許會認為這些思想是消極的,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但現代西方社會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及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充分地說明了他們那種對物質的過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規律的。事實上,人們如果接受老子這些合理的教誨,雖然暫時會有所失,但會因順從了自古以來不變的正道,在經受了這一小小的損失后獲得心靈的安寧、幸福和社會的安定、和平。這也就是“吃小虧,占大便宜(保護身心健康)”的含義。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們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顯的,但人們往往難以為了獲得未來的大收獲而暫時舍棄小的損失。所以老子嘆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彼鲝?,一個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規律就應該勇敢地、堅韌地走上正道。 從現代醫學心理學角度來認識,要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特別是人們處于現代化社會變革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達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覺適應、充實、滿足,這就應將“清靜無為”的觀念植于心中,在清靜心靈的引導下,順應“自然”的規律,根據自身的心理特點和社會環境條件,陶冶情操,堅定信心,完善個性,選擇自己的價值目標。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標前進,腳踏實地,堅忍不拔,不依賴,不懶惰,努力去做,這樣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心理疏導療法抓住這些積極的原則,并使之融合于自身體系之中,以“清靜無為”、“無私無欲”為導向,不斷提高人們的自我認識能力,使之在學習、工作、人際交往及生活中處處達到“自我滿意”(即“成功”的具體表現)的境界。 從老子心理學學術思想吸取心理學的營養,受到啟發,發展出影響深遠的心理治療理論,這就是其現代借鑒意義。 在國內,給具有原本及特質性的優秀傳統文化——老子心理學學術思想賦予新的內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為今用”,為現代化服務,為心理治療服務,成了為民造福的導向。免費論文。如中國道家認知療法由楊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隨者歷時涓積成流,是現代中國心理學家獨創的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療方法,經理論研究及臨床應用證明行之有效,尤其對“A型性格、精神應激及相關疾病、焦慮、抑郁、強迫等癥狀”效果卓著,被譽為“中國現代心理治療方法之花”、“中國人自己的心理療法”。該療法基于中國道家傳統的處世養生之道,從現代科學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國人的民族文化與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內部因素、以及心理應激與生理應激的相關與區別、精神控制與精神虐待等現象,制定出精神超脫的“四個原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處下,以柔勝剛;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調節技術,通過改變個體的認知觀念和應對方式來達到調節負性情緒、矯正不適行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幫助國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實現健康人格與理想人生的完美結合。又如老子心理學學術思想不僅為心理疏導療法輸送了營養,而且使心理疏導療法的理論更加豐厚敦實。 在國外,森田療法的基本理論與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經癥發病原理與其具體治療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費論文。森田療法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療法在中國是能夠被廣泛接受和推廣應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來闡釋森田療法的理論原理,則會更易為中國患者所接受?!暗馈?,這個中國文化中最為神奇的概念,也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一種內在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心理疏導療法〔M〕.魯龍光.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9(.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現代借鑒.文彥南、劉輝.杭州師院學報〔J〕,,5 〔3〕榮格心理學與中國文化.申永荷、高嵐. bbs.archiver/?tid-135775.html 〔4〕中國道家認知療法介紹.楊德森等.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J〕,(2)?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新舊血壓單位換算?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 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
實習報告網小編為您推薦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專題,歡迎訪問:中醫內科學術思想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