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精華13篇)_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14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精華13篇)。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梅蘭芳被稱為旦行一代宗師。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梅蘭芳簡介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乳名裙姊,字畹華,另稱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漢族,生于北京,祖籍江蘇泰州。出身于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也常跟著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戲,10歲登臺。祖母無錫人,四歲喪父,十二歲喪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工青衣,兼演刀馬旦。擅長旦角,扮相端麗,唱腔圓潤,臺風雍容大方,被稱為旦行一代宗師。他刻苦學習昆曲、練武功,廣泛觀摩旦角本工戲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對京劇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方面都有所創造發展,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
在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國外人士的重視,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并榮獲美國波摩那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梅先生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抗戰期間蓄須明志,拒絕演出,靠寫字賣畫為生。解放后歷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以65歲高齡,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戲《穆桂英掛帥》。1961年8月8日因心臟病發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祖父梅巧玲,咸豐年醇和堂歌郎,同治年脫籍自營景和堂,甚為名望,名列同光十三絕,乃四喜班班主,巧玲長子梅雨田(大鎖),次子梅竹芬(二鎖),皆承祖業,為名歌郎。梅竹芬后為景和堂二主人,二鎖體弱,晝歌夜飲,因致肺疾,支離床次,骨瘦如柴,未幾病死。梅蘭芳遂孤,恃伯父大鎖撫育。稍長,送云和堂朱小芬(祖父門下,蘭芳姐夫)處學藝,同習者小芬弟幼芬、蘭芳表兄王惠芳,開蒙吳菱仙。其始,蘭芳不甚入藝,吳師感巧玲恩,特加恩教。在此期間亦曾有過侑酒生意,賴仕商以巧玲孫特垂青之,京僚文博彥,嬖蘭芳甚,出巨金脫籍,遂搭班喜連成,時14歲。遇馮耿光(字幼薇,大銀行家),尤盡其力,為營住宅于北蘆草園,揮金如土,不稍吝惜。彼時仕商結成梅黨,蘭芳急速躥紅,為梨園教主。非惟時機,亦以德藝色皆重。
藝名由來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出生于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員,伯父梅雨田是京劇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為楊隆壽之長女長玉。他8歲學藝,師從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歲登臺,他刻苦鉆研不斷實踐,繼承并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風格獨具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但他到16歲才起了“梅蘭芳”這個藝名。梅蘭芳為中國“四大名旦”之一!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連成班主葉春善帶領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葉春善偕籌資組建喜連成的開明紳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倆邊爬山,邊閑談,忽然發現有一人在小樹林里練劍,但見他體態輕盈,動作敏捷,那劍被他舞得寒光閃閃,風聲嗖嗖,把自己圍在水潑不進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簡直看呆了。他生平酷愛京劇,也觀賞過不少武術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見到這樣的絕倫劍技,還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連連拍手叫好。那舞劍人聽到有人喝彩,連忙把劍收住,兩頰緋紅,用手帕揩拭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禮:“牛老板,喜群獻丑了?!?/p>
牛子厚這時近前定睛細看,只見面前這個年輕人儀表堂堂,氣度瀟灑,舉止端莊,真是一個挑大梁的料子,便問道:“你可曾有藝名?”葉春善接答道:“我給他起了個藝名叫‘喜群’?!迸W雍癯烈髁季谜f:“這孩子相貌舉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給他更名‘梅蘭芳’如何?”葉春善師徒二人欣然同意。從此,就用了“梅蘭芳”這一享譽國內外的藝名。
擅長角色
京劇行當中梅蘭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劇《竇娥冤》中的女主角竇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美,細膩婉轉。
生平
梅蘭芳(1894年-1961年),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劇世家,10歲登臺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臺演出了《彩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臺、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后,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61年8月8日(農歷六月廿七),梅蘭芳病逝。
成就影響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進行演出,獲得盛譽,并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梅蘭芳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并稱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梅蘭芳先后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先后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歷史點評:梅蘭芳先生在舞臺上度過近60個春秋,演出過無數劇目。他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征,是我國人民的驕傲光榮。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1個新偏旁。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料子”、“緊盯”、“注視”、“眼睛會說話”、“京劇大師”意思。
3.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梅蘭芳是如何勤學苦練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梅蘭芳是如何勤學苦練的。
教學流程:
一、京劇欣賞,激趣導入
1.小朋友,老師今天要給你們上課感到特別高興,所以帶來了一件禮物。請大家豎起小耳朵,認真欣賞哦!(欣賞京?。骸顿F妃醉酒》)
2.好聽嗎?那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教師相機指出:這是京劇。(板書:京?。┻@出京劇是梅蘭芳唱的。(板書:梅蘭芳,強調“蘭”、“芳”的書寫)
3.出示梅蘭芳的大幅照片,教師簡介:梅蘭芳是男的,扮演的卻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他8歲就登臺演出,9歲那年,拜吳老師學藝。(板書:學藝)
4.那梅蘭芳學藝是指學什么藝呢?(梅蘭芳跟老師學習唱京劇)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梅蘭芳小時候學藝的故事。
設計意圖:播放京劇,學生欣賞。教師依據學情簡單介紹梅蘭芳的情況,讓學生對梅蘭芳有個大致的了解,初識大師風采,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趕快打開課文,先標上小節號,然后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讀兩遍。注意字字讀準,句句讀通。讀完的小朋友請你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們讀得可認真了,老師喜歡聽你們朗朗的讀書聲。瞧,詞語寶寶們開著一列小火車來了,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出示第一自然段的詞語)
拜師學藝師傅沒有神兒料子
(1)指名讀,讀到“拜師學藝”,指名做動作;相機指好兒化音。
(2)指導寫字:藝。草字頭,乙字底,梅蘭芳來學藝。
2.老師把這些詞語寶寶送回家,你還能準確地叫出它們嗎?
3.指名讀課文。
4.師傅認為這徒弟怎么樣?能學好唱戲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紅色標注: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
(1)小朋友們,“不是唱戲的料子”是什么意思?你能換一句話說說嗎?
(2)教師點撥:“不是唱戲的料子”,是說梅蘭芳沒有唱戲的天份,唱不好戲。不可能出名。這是因為——眼睛沒有神兒。
(3)練習說話:因為梅蘭芳眼睛沒有神兒,所以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
5.誰能加上動作、表情來讀一讀這一段呢?讀讀看!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那梅蘭芳又是怎么做的呢?
1.第二列小火車又載著詞語寶寶們來了,小朋友們打個招呼吧?。ǔ鍪镜诙匀欢蔚脑~語)
決心緊盯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漸漸靈活
2.老師把這些詞語寶寶送回家,自己再試著讀一讀吧!
3.指名讀課文。
4.師傅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那他是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
(1)指名讀,教師出示語句,什么叫“緊盯”、“注視”(紅色標注)呢?老師請你上來做做動作。
(2)教師口述,學生做動作。
抬頭看,這是空中飛翔的鴿子。天空可大了,鴿子自由自在地飛翔著。你現在就是梅蘭芳,你要緊盯住一只飛翔的鴿子,眼睛要一直追隨著它,一眨都不能眨。看,它飛上去了,你的眼神要緊緊跟著,它飛下來了,又往遠處飛走了。
你再向下看,下邊是一個大水池子,里面有很多魚。你看那一條——師說到這里,有右手指著“水池“,指尖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快,忽而慢,學生的眼珠則隨著老師手指的方向快速轉動,仿佛在跟蹤一條游動的魚。
(3)原來這兩個詞都是說梅蘭芳看東西很認真、很仔細。
5.后來,人們是怎么夸贊他的?
(1)指導理解“眼睛會說話”。
這句話你讀懂了嗎?我來考考你們(抽兩名學生)。
用眼睛告訴我你很生氣——生做;用眼睛告訴同學你在思考問題——生做。
(師評:看來你的眼睛真會說話!是塊當演員的料子!)
6.指導朗讀:梅蘭芳的技藝是多么高超呀!但是,這高超的技藝不是天生的,是梅蘭芳苦練出來的。請小朋友們加上動作、表情來讀一讀這一段。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紅色標注“經過、終于”。
2.你知道大師是什么意思嗎?
教師相機點撥:能稱為“大師”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繪畫本領特別高的人叫——繪畫大師;攝影技術十分高超的人叫——攝影大師。能把魔術變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術大師。梅蘭芳的京劇表演藝術十分高超,就叫——(課件點擊詞語變黃:京劇大師)。
梅蘭芳就是靠著這樣的勤學苦練,讓自己的眼睛——眼睛會說話了;梅蘭芳就是靠著這樣的勤學苦練,成為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
設計意圖:教學中采用表演這樣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理解了重點詞句。抓住關鍵詞句,領悟“勤學苦練”,引導學生走進文章,潛心詠涵語境、語意,理解梅蘭芳怎樣勤學苦練眼神。
三、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學過的生字:蘭、芳、藝
小朋友,剛才我們學的這六個生字,你還記得嗎?我們來寫一寫。
2.指導書寫剩下的生字:緊、注、視。
(1)小朋友們,你會寫哪個生字?
編兒歌:記住它,兩豎又加絞絲底,抓緊時間要努力。(緊)
猜字謎:主人愛喝水。(注)
加一加:“示字旁”加“見”。
(2)你認為哪幾個生字難寫,想提醒大家書寫時注意什么呢?
(3)教師邊寫邊強調要點,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中以學定教,針對難寫的生字、新學的偏旁相機指導,突出重點,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四、作業設計
1.讀一讀課文,爭取會背。
2.書空生字,給生字找朋友。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梅蘭芳(1894—1961)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與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稱“京劇四大名旦”。他的代表劇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等。課文一是梅蘭芳先生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工作的認真;二是通過寫梅蘭芳如何拒絕日本人的四件事,表達了他將民族尊嚴、國家尊嚴置于首位的愛國之心。
一、教學效果
依據教材特點和編者的意圖,學生的生活儲備,設計以自學為主的教學流程,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音頻導入,激發興趣。
基于學生曾經學習過《梅蘭芳學藝》,所以,一開始便設計復習交流的環節:你對梅蘭芳有哪些了解?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通過交流,讓學生調動起生活的儲備,為今天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交流完之后,播放《貴妃醉酒》,讓學生欣賞,從而培養對國粹藝術的向往之情,也從心底對梅蘭芳精湛的表演產生強烈的敬仰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奠定好本文學習的情感基調??焖贋g覽課文,從文章中找到也表達同樣情感的句子;作為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的高超的表演藝術讓人喜愛,他的民族氣節更令人敬佩!指導朗讀,讀出對梅蘭芳的敬佩之情!
2、自讀自悟,初讀感知。
自學的第一步: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找出可以體現梅蘭芳先生熱愛表演、熱愛舞臺的句子。自由朗讀,標畫相關的句子,在旁白處寫一寫批注。通過此環節讓學生理解感受到作為一個藝人,不能登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為下面梅蘭芳蓄須明志的理解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感悟他的愛國情懷。自學第二步:自讀自悟,梅蘭芳是在什么情況下蓄須的,他經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再次引導學生邊讀邊作批注,總結歸納出四件事情:(1)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播音;(2)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登臺演出;(3)梅蘭芳離開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絕為日本人演出;(4)梅蘭芳蓄須拒絕為日本人演出。明白其中第四件“蓄須拒絕為日本人演出”寫得較為詳細。作者這樣安排材料更能體現它的愛國情懷。
3、合作探究,拓展升華。
面對危險和困難,他這樣做,如果你就在他身邊會對他說些什么呢?拿起筆寫一寫。之后在班內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給予溝通,且評選出最佳的小作家,以資鼓勵。然后再創設口語表達的氛圍: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進一步通過口語交際的環節引導學生領悟到: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不一定面對什么危險局勢,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充實自己,在外國友人面前做到以禮相待,維護國家的尊嚴,卻是完全可以的。
二、成功之處
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情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愛國主義情懷扎根心中。
三、不足之處
老師還是引導太多,學生的自主性體現得不夠好。
四、教改措施
把時間和空間真正留給學生,創設學生完全自讀自悟的氛圍,讓教學更圓滿!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學寫“蘭、芳、緊、靈活”。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字底,擺好“緊”上下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耳朵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學生答“聽聲音”
2、那么請你豎起你的耳朵,一起來聽。
播放梅蘭芳京劇《霸王別姬》的幾句唱詞)
(1)小朋友聽到的叫做京劇,是戲曲的一種(出示圖片)這些是表演京劇時的照片和各類的京劇臉譜,今天老師就要把這些臉譜送給守紀律積極發言的小朋友(出示臉譜禮物)
(2)剛剛你聽到的一段叫做《霸王別姬》,你知道誰唱得嗎?
指名學生回答后,(出示照片)他就是梅蘭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劇大師,他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藝術流派,稱為“梅派”, 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戲時的情景。
(3)你有什么疑問嗎?
在以前,女的是不能登臺演出的,所以都是男扮女裝來表演女的角色。
3、教學“蘭、芳”
請小朋友看黑板,范寫“梅蘭芳”
“梅”我們已經學過了
(1)請你打開書自學蘭和芳這兩個字。學完后再描紅。
(拿字卡)我們說過像“蘭”這樣橫比較多的字,要注意什么? (間距一樣,橫有變化)
“芳”注意中間的一橫要寫在…………橫中線上
(4)小朋友你一定很想了解梅蘭芳,我們趕快一起去看看梅蘭芳學藝的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把書翻開,看清楚拼音,認真地讀課文,生字詞可以多讀幾遍。
( 1 ) 瞧!這些生字詞已經在老師的大屏幕上了,趕快讀一讀它們吧。
不認識的可以多讀幾遍。
開火車讀。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拼音幫手沒有了,你還認識它們嗎?趕快考考你的同桌吧。
(2)小朋友能像梅蘭芳一樣克服困難,正確地讀出這些詞語嗎?一起讀。
這是一些輕聲的詞語你會讀他們嗎?試試看(出示詞語)指名讀,讀對了跟他讀。
(3)詞語沒難倒大家,老師還要再考考你
(出示句子)自己先讀讀看,誰來教教其他小朋友怎樣正確、流利地讀出這句話呢?
指名讀,齊讀。
2、這些難讀的詞語和句子,小朋友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請你邊讀課文邊標上自然段。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1)那么請三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其他小朋友當評委,聽聽哪些詞語讀得準,哪些句子讀得流利。
(2)生讀課文,學生點評,先說好的地方再說要改正的。
(3)剛剛三個同學的朗讀起了示范作用,讀得好的我們向他們學習,不足的地方我們自己讀得時候要多注意,把書立起來,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小朋友,你現在對梅蘭芳有了一些了解,跟你的同桌討論討論應該樣填呢?
(1)出示填空:
梅蘭芳小時侯拜師學藝時,師傅說他( ),后來經過( ),他終于成為( )。
(2)指名說,多請幾個說。
四、學寫生字。
1、小朋友知道,學問不僅要會說還要會寫,這三個字你還記得嗎?
字卡出示:緊、靈、活。
2、請你自學這三個字的筆順筆畫,書上已經出示了“緊、靈”,學好抱臂坐正。
3、這三個字當中你會寫哪個字了,指名說。
4、這兩個字中藏著新偏旁,你能找出它嗎?
范寫偏旁領讀。
把你的手拿出來,我們一起寫“系字底”怎樣寫?
為什么這個偏旁叫橫山呢?
5、(出示“房子圖”)冬天來了,天可冷了,緊、靈、活要找房子過冬了,看,老師這有三座房子,每個字只可以住進一間房子,你能幫三個生字朋友找到最合適它的房子嗎?
6、指名說,你為什么要選這間房子給它?。?/p>
緊:緊在房子里住的可開心啦,還哼起了兒歌呢!請你看黑板(范寫“緊”念兒歌 )
靈:靈和活作了鄰居了呢,連成了一個詞,什么詞?誰來用“靈活”說一句話?
7、拿出鉛筆擺好寫字姿勢,開始描紅。
五、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時,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后來經過勤學苦練,他終于成為了京劇大師,那么梅蘭芳是怎樣勤學苦練的呢,我們下節課一起學習。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由于學生對梅蘭芳了解甚少,所以我決定從課題質疑入手,以學定教,重點抓住梅蘭芳是個什么人、他在學什么、他是怎么學的等幾個問題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發現、聯系生活探究尋找答案,抓住關鍵詞句深入領悟勤學苦練的學藝過程。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有以下幾點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一、從學生質疑入手,以學定教
由于初讀課文時,學生圍繞課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就從學生所提的兩個問題——“梅蘭芳是什么人?”“梅蘭芳是怎樣學藝的?”入手,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答案;從第三自然段開始教學,先了解梅蘭芳是什么人?再體會梅蘭芳是怎么樣從“不是唱戲的料”成為“著名的京劇大師”的。
二、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文中有許多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如“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緊盯”“注視”“著名”“京劇大師”“勤學苦練”等,怎樣讓學生能理解這些詞語呢?其中“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如何使一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睂W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的過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本著這樣一種理念,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其中我抓住孩子好動、好模仿這一特征,試著讓同學來模擬演示文中梅蘭芳“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接著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睛好酸的,看的出來學生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
由于我在教學第二自然段中,給予學生的體驗的時間較多,在各個環節過渡和小結時語言羅嗦,導致了后面的拓展教學沒有充分地展開、完成,這也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教學用語,使自己的教學用語更為規范、精練,為學生的學更好地服務。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梅蘭芳(1894年-1961年),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劇世家,10歲登臺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臺演出了《彩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臺、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后,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61年8月8日(農歷六月廿七),梅蘭芳病逝。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出生于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員,伯父梅雨田是京劇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為楊隆壽之長女長玉。他8歲學藝,師從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歲登臺,他刻苦鉆研不斷實踐,繼承并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風格獨具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但他到16歲才起了“梅蘭芳”這個藝名。梅蘭芳為中國“四大名旦”之一!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連成班主葉春善帶領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葉春善偕籌資組建喜連成的開明紳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倆邊爬山,邊閑談,忽然發現有一人在小樹林里練劍,但見他體態輕盈,動作敏捷,那劍被他舞得寒光閃閃,風聲嗖嗖,把自己圍在水潑不進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簡直看呆了。他生平酷愛京劇,也觀賞過不少武術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見到這樣的。絕倫劍技,還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連連拍手叫好。那舞劍人聽到有人喝彩,連忙把劍收住,兩頰緋紅,用手帕揩拭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禮:“牛老板,喜群獻丑了?!?/p>
牛子厚這時近前定睛細看,只見面前這個年輕人儀表堂堂,氣度瀟灑,舉止端莊,真是一個挑大梁的料子,便問道:“你可曾有藝名?”葉春善接答道:“我給他起了個藝名叫‘喜群’?!迸W雍癯烈髁季谜f:“這孩子相貌舉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給他更名‘梅蘭芳’如何?”葉春善師徒二人欣然同意。從此,就用了“梅蘭芳”這一享譽國內外的藝名。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這場戲,征服了邱如白,這個矛盾的官人。他瀟灑地,帶著被家人鄙視的目光,說他傍戲子去了。這條路,一走就是幾十年,直到白發爬上了頭。他預感到,自己的一生從此不再一帆風順,只在曲折中閃爍迷茫。
和很多人一樣,當看到黎明的面孔出現時,我崩潰了,欲哭無淚。但隨著劇情的推移,漸漸地理解了黎明的眼神,或者說梅蘭芳的眼神。
之后的梅蘭芳,是成熟的、深沉的、穩重的、抑或是個臺下的男人。他越來越明白了之前他為此不得解的事,越來越放棄了之前他不淪落的志,他知道了人生苦難全,他知道了唱戲的終究是個唱戲的。
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戲子,對于他的堅貞,他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自己的使命感,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諾言寧死不給日本侵略者唱戲,不惜為此損害自己的身體。也許他知道,這世界上超越肉體的東西很多,也很偉大,所謂的升華,便是讓精神超脫,讓生命不朽。田中說:無論戰爭誰勝誰負,梅蘭芳是不朽的。但田中不知道,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真正讓梅蘭芳不朽的,不是他的戲,是他的靈魂,是他的那份操守。
但他是普通不過的凡人,為了兒女情長迷失自我,喪失理智,遺忘自己的使命,當然,七情六欲是人的難耐,但這證明了他的平凡,他的普通性。他也是為了愛可以放棄事業的人,他也是為了人之本性可以忽略追求的人。如果沒有邱如白,也許梅蘭芳就不是梅蘭芳了,他將只是一個普通不過的戲子。
所以,邱如白最后說:你(梅蘭芳)只是個凡人。
這句話,是真理,是哲學,是王道。
他就是這么一個不平凡的凡人,一個永遠不會被弄臟的戲子,一個陽剛的真正的男人。
梅蘭芳將讓后人知道,真正的一個人,不僅僅存在于表面,更存在于旁人看不到的那冰山一角的最深處,那里也許就是另一個深度。表面的梅蘭芳,是一個讓四大美女汗顏的嫵媚的絕世女子,但真正的他,是一個陽剛十足成熟穩重道德高尚的真漢子。這就是人的不同角度,這也就是梅蘭芳。
吉大師院附小三年級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首先讀到了詞語的背后,在“緊盯、常常、注視”幾個詞的背后能懂得勤能補拙;其次讀到了課文的背后,從梅蘭芳苦練眼神,拓展到練唱功,練武功;再次讀到了人物的背后,梅蘭芳作為京劇大師,不僅勤學,而且有藝德。在此,我補充了一個梅蘭芳在抗戰時的故事,這也足以體現老師對文本把握深度,力透紙背。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第一,緊扣關鍵詞,品讀文本。通過關鍵詞句悟出文本的意思。教學第二段,緊扣關鍵句“梅蘭芳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展開教學,層次分明,悟語言,反復讀,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過實際練習,讓學生觀察老師不斷揮舞的手指,體驗梅蘭芳的艱辛。再通過一組拓展想象,這樣就讀中悟語,讀中悟情。還有讓學生體會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學生肯定會產生疑問。眼睛怎么會說話呢?我先請學生用眼神表示生氣、高興、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勤能補拙的道理悟出,詞語教學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課程資源,把課備厚了?!睹诽m芳學藝》這篇文章比較短,與學生生活有距離,老師如何豐富文本內涵呢?一方面,豐富了人物的背景資料,和京劇的資料。其次,挖空白點,設計想象點,如梅蘭芳如何練眼神,如何苦練其他,對文本進行深度挖掘。
第三,將詞語讀厚了。如對大師的理解,按學生的實際水平覺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大師,我就補充梅蘭芳在抗戰時拒絕為日本人表演的故事,這樣的補充能讓學生領會人物的精神。同時,關注看了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如教師組織學生拓展交流梅蘭芳勤學故事,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傾聽的習慣,最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進行說話訓練,使語文練習與人文精神結合。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20xx年11月13日星期四晴
第一幕拜師
背景:師傅在練習唱戲。
梅蘭芳:恭敬地說:“師傅您收我為徒吧”?
師傅:師傅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邊說:“你的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你還是回去吧”!
第二幕勤學苦練成功
背景:梅蘭芳在練習。
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他每天都盯著天空自由自在飛翔的鴿子,又是盯著水底游來游去的魚兒,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眼睛變的靈活起來,經過梅蘭芳不斷的努力,不斷的練習,人們發現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
第三幕相遇
背景:梅蘭芳成名后,與師傅相遇。
師傅: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有眼不識泰山”。
梅蘭芳:笑著說:“你快別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大了,要不是您的那句話,我還不懂發奮苦學呢”!?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學習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結合課文理解“茫茫青史,為了愛國而摔破飯碗的‘優伶’,有幾人歟?”這句話。
3、我要認真體會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
重難點體會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
二、自主學習:
1、自由讀課文。
2、讀完課文后,我認為梅蘭芳是一位。
3、課文講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具體講了哪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你對梅蘭芳哪件事情感觸很深?用“~~~”畫出讓你特別感動的句子,認真品讀,把精彩的詞語圈起來,相互交流感受。
匯報提示:
①我們對梅蘭芳的……這件事感觸很深,文中讓我們特別感動的句子是……從這句話我體會到了……我認為句中的詞用得最好,最能體現……
②我們能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茫茫青史,為了愛國而摔破飯碗的‘優伶’,有幾人歟?”這句話。
匯報提示:
①我知道這是一個。(選擇:A反問句B疑問句)
②這句話的意思是:
③我能把它改成陳述句:
四、交流展示:
對學:交流自主學習的第二、三題。
群學:交流合作探究的問題。
五、拓展提升、當堂訓練:
(一)我的想象最豐富
對他這樣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人來說,又能()了,又能()了,這是多么()的事情呀!他再次沖上太平山頂,()。
(二)我的表達最完美
此時此刻,我最想對梅蘭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激情,布置任務
課后,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梅蘭芳的故事,欣賞梅蘭芳的作品。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故事:梅蘭芳的故事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游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炭鄬W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p>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臺上的眼神特別重要。怎么辦呢?后來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后,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于他的刻苦學習,努力鉆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臺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參加演出。
喜連成后來改名叫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一起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富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臺上以唱為主,像《二進宮》、《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這些戲,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圓,都能受歡迎。可是后來,隨著清朝滅亡,社會進步了,群眾對京劇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
梅蘭芳心想:看來,只演重唱的青衣戲,不能滿足要求了。我要把戲路子放寬才好。
于是,他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戲,像《穆柯寨》、《樊江關》、《虹霓關》等,果然受到歡迎。梅蘭芳經常觀看同行們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學習人家的長處,化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種古老又典雅的劇種,具有豐富的表演技巧。梅蘭芳就又和前輩藝人學習昆曲,演出《思凡》、《春香鬧學》、《游園驚夢》等名劇,這樣,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 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
圖片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但卻是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因為它不僅緊緊契合單元的主題,而且京劇也是中國國粹,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這篇課文的德育滲透我也把放在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學習前,我選擇了《貴妃醉酒》的一段視頻播放給學生聽,并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國的戲曲——京劇。而劇中人就是梅蘭芳先生,今天我們的課文正是和他有關,他可是京劇表演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一遍看完,學生要求再看一遍,當我播放時,他們有的跟著小聲地哼著。有學生問道:“老師,為什么他演楊貴妃而不演皇帝???”“梅蘭芳先生在他50多年的表演史上,幾乎都是飾演女性,叫做旦角,并且他形成自己的特色,人稱梅派?!庇诖耍瑢⒕﹦『推渲械慕巧M行普及,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
在課文的學習中,抓住主要問題梅蘭芳用哪些辦法拒絕為日本人演戲,并經歷了哪些困難和危險兩個問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蓄須明志”這一部分,我特意留了一個問題,如此熱愛戲劇的梅蘭芳,選擇了蓄須,他面臨了怎樣的處境?學生通讀課文后,有人說他肯定想演戲,可是不得不拒絕日本人,所以心里很掙扎;還有學生說,“不演戲,他沒有生活來源了,于是就想賣房了!”我加以引導總結,不能演戲,他的內心五味雜陳,沒有收入,他的日子沒法過,也就是說他承受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煎熬,“那他在做決定前,能預測到這樣的處境嗎?”“肯定能!”“由此,你能看出梅蘭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愛國”、“不屈不撓”、“有骨氣”、“有志氣”,學生們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愛國主義我進行了拓展延伸,我請他們交流了他們課外閱讀到的愛國人士的感人事跡,并結合“12·13”國家公祭日,和他們溫習“南京大屠殺”歷史,提醒他們要不忘歷史,吾輩當自強。
-
需要更多的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網內容,請訪問至:梅蘭芳拜師話劇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