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野外實習總結(匯總十一篇)
發布時間:2024-04-08動物野外實習總結(匯總十一篇)。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第一章 緒論
此次實習的城市為杭州市,地點西湖景區;這里是個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文明古城,旅游勝地。在實習中我們還可以“苦中作樂,游山玩水”此次實習自然是不虛此行。
我們此次野外觀察實習共5天,具體時間為6月29日至7月3日。為了方便我們的實習,我們借住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學生公寓。按約定我們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點集合,然后根據實習線路一起出發,完成每日的實習任務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實習記錄筆記。
黃龍組、船山組、棲霞組巖性及其所含化石;觀察小背斜、小平臥褶皺,玉皇山向斜。這一天我們定了定了5個點,在得意亭處觀察了葉家塘組巖性,在收費亭處觀察了黃龍組巖性,在停車場處定了黃龍組和船山組的分界點,然后來到了紫來洞,進行了對溶洞形成的描述.在離休息亭東南100m處觀察了斷層,并對斷層進行了產狀測量,和正逆判斷。第一天實習就算結束了。
這一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在野外辨別三大巖類,怎樣測量產狀,怎樣辨別正逆斷層等,通過這一天實習,讓我們學會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
煙霞洞再到南高峰頂。由于天氣惡劣,加大了我們實習的難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變了原定實習計劃,于是今日定了四個點分別為石屋洞的構造觀測點,水樂洞巖溶觀測點,煙霞洞溶洞觀察點,南高峰巖性觀察點。此行我們途徑青龍山、煙霞三洞,并觀察了青龍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煙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樂洞附近灰巖中的縫合線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線起于紫云洞終于寶石山,今日任務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觀察其巖性,到寶石山學習后方交匯定點法。在紫云洞我們觀察到崩塌的巖洞有斷層,有三組解理面,是熔結凝灰巖,斷層間有角礫,有擦痕,沒有位移的為解理,有位移的為斷層,斷層附近也有小的解理。從棲霞嶺至初陽臺的石階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寶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寶石山的蛤-蟆峰我們學習了后方交匯定點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這樣就完成了我們當天的實習任務。 7月3日,實習路線為:錢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務是認識志留碳系部分地層巖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錢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蝕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運堆積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這樣,我們的杭州實習就算結束了。
第2章 地層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層簡述: 以吳山、龍塢、錢江、古蕩為東、西、南、北之界線,在此區內可見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層:
1、奧陶系(o)(僅見上統,分布在區西南一隅)分為文昌組和長塢組;
大白地 組和吉安組;
3、泥盆系(D)分為西湖組和唐家塢群;
黃龍組、葉家塘組和珠藏塢組;
茅口組和棲霞組;
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廣泛,成因類型復雜;
2.2 地層巖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層分布位置、巖性特點(描述)、巖層產狀等。主要地層有DCCJQ。第四系合并描述。
D粗砂巖夾砂質泥巖。厚度白云質灰巖,底部為白云巖,產紡錘、莫斯科小紡錘,犬齒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盤山龍井飛來峰一帶。
C3c(船山組) 巖性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巖,藻灰結核灰
巖。產中華麥、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葛嶺、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據火
山噴發間斷及巖性特征,可分為三個亞段第3章 巖漿巖
實習區巖漿巖以酸性噴出巖為主,侵入巖不發育,地表均以脈巖產出。從巖漿巖特征化學成分,以及與圍巖、地質構造關系,結合區域對比分析,均屬燕山期巖漿活動產物。
實習區脈巖:分布零散,種類較多,從基性到酸性都有發育,以中酸性為主,多數受構造控制。計有:輝綠巖脈,安山玢巖,英安玢巖,高嶺石化霏細斑巖等。
實習區噴出巖:晚侏羅世早期的噴出巖以流紋質火山碎屑巖為主,是實習區火山巖最發育的一類,分布在寶石山、葛嶺、孤山等地。巖性有熔結凝灰巖、流紋質含碧玉團塊玻屑熔結凝灰巖。葛嶺、寶石山一帶角礫熔結凝灰巖的巖性特征為:灰紫、紫灰色,呈角礫狀結構,具假流紋構造,有玻屑、晶屑(斜長石、石英、黑云母、角閃石)、巖屑(安山玢巖)和微量磁鐵礦褐鐵礦組成,少量隱晶質物質膠結,熔結凝灰巖的巖性特征為:紫、暗紫灰色,晶屑、玻屑結構,具假流紋構造。玻屑主 要,晶屑(斜長石、石英、黑云母)次之,巖屑(安山玢巖、凝灰巖)零星,褐鐵礦、磁鐵礦微量,由少量隱晶質物質膠結,有些凝灰巖含碧玉團塊。碧玉由玉髓和細粒石英組成,有方解石、黃鐵礦、有機質和粘土混合物,顏色多樣,常為紅色,致密堅硬,具貝殼狀斷口,常具隱晶質和膠狀結構,顆粒在流紋巖。安山質熔巖(輝石安山玢巖、安山巖)和基性熔巖(玄武玢巖、玄武巖)等四類,零星分布在六和塔浙大三分部,南星橋、杭一中等地。
第4章構造
4.1 概 述
杭州市位于揚子準地臺東部錢塘臺褶帶,包括安吉長興陷褶帶、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帶、華埠(開化)新登(富陽)陷褶帶、常山諸暨拱褶帶、余杭嘉興臺陷等五個三級構造單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斷褶束等七個四級構造單元。
一、褶皺
杭州市區包括三個褶皺區:西湖復向斜、石龍山褶皺區和半山皋亭山褶皺區。
二、斷裂
杭州在印支運動以前基底固結程度較低,地殼變形以褶皺方式為主,斷裂不很發育,主要是一些長期活動的同沉積斷裂或基底斷裂,但它們都控制著構造單元邊界和古生代地層的發育,如臨安馬金斷裂、蕭山球川斷裂、昌化余姚斷裂、印渚埠開化斷裂,畢浦雙溪口(淳安)斷裂等。
三、節理
杭州市區節理以葛嶺寶石山構造節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東東向兩組剪切節理形跡構成小型“棋盤格式構造”。在寶石山,北東70°~80°的節理密集,北西向節理稀疏;葛嶺附近,北西
北東70°~80°的兩組節理均較明顯;而葛嶺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節理卻變得密集,北東東向節理變得稀疏。
4.2 節理與斷層
棲霞嶺介于掛牌山和葛嶺山之間,這里發育有蝙蝠洞、華嚴洞、紫云洞、棲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這些洞泉的發育都在一條直線上,若與其北東的臥云洞相連,則其走向為北東。沿線不僅發育有洞泉,而且還明顯地可見斷層擦痕,斷層角礫巖、斷層糜棱巖,因此這洞穴泉水的發育與斷層有直接關系。此斷層即為棲霞嶺斷層。近棲霞嶺最高處,紫云洞牌坊前,此處可找到侏羅系火山巖系第二亞段和第三亞段的分界面,兩亞段之間可明顯地見到一層紫紅色的沉凝灰巖,這是在火山噴發間隙時期形成的。
斷層和裂隙(節理)統稱為斷裂構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水出來時冒泡則是上升泉(承壓泉),水澗是微上升泉。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開次量很大。巖縫的水開采量校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紫云洞(圖泥巖或沉凝灰巖,單層流水作用循環對松軟的沉積巖夾層進行剝蝕、侵蝕和浸泡軟化,其碎屑物質被水流搬運帶走而淘空,逐漸刻鑿出傾斜狀深槽。
深槽頂板為堅硬的火山碎屑巖,并發育有NEE、NNW、NW向X節理(圖流水侵蝕和水的循環交替隨之變弱,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紫云洞。我們組選在紫云洞進行巖石的走向、傾向、傾角三組產狀的測量,我們組所測數據為巖層傾向:130,傾角45
4.3 褶曲
西湖復向斜,即杭州復向斜在杭州市區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皺區的主體,組成西湖復向斜翼部最老地層是上寒武統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層是下二疊統的丁家山組,出露在西湖畔的劉莊附近)。西湖復向斜的形態,順西南方向收斂,樞紐仰起,向北東方向展開、樞紐傾伏,樞紐總的方向為北東天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龍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將臺山向斜,鳳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遠離西湖的另一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塢背斜,直塢向斜。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復向斜的北東方向,可視為西湖復向斜的余延部分。
第5章 地質發展史
前人對杭州地區做了大量的地質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地質資料,因此本區的地質研究程度相對較高。在杭州地區進行地質工作的主要有下列地質工作者和單位。
二迭系灰巖稱為“飛來峰層”;
“西湖石英巖”,并分別劃歸志留系和泥盆系;
1947年吳磊伯在李四光的指導下,對杭州地區進行較詳細的調查,并編制1:5萬杭州地區地質圖。
二迭系地層進行了詳細研究,劃分出黃龍灰巖(C船山灰巖(C棲霞灰巖(P1q),并肯定了杭州有茅口組灰巖段(P1m2)存在;
1957-1959年南京大學師生多次來杭州實習,填制了1:1萬地質圖;
構造、巖漿活動和礦產都作了大量而系統的工作;
1977年浙江省第六地質大隊做了杭州市地熱普查,收集了豐富的地熱資料。
目前,仍有許多院校師生在杭州進行基地地質實習,如東華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地質系、同濟大學、工業學校。
第6章資源環境地質
杭州地區的地質景觀極為豐富,如杭州西湖,錢塘江,九溪等均為杭州有名的旅游勝地,奇特的地質景觀給杭州的旅游業帶來了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再如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的瑤琳洞,有巖溶地下的垂云通天河,是我國特大型水陸兼備的溶洞之一。眾多地質景觀不僅使杭州的旅游業得到發展同時是杭州的人文景觀也得到了發展,自然環境也得到了保護,各種資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第7章結束語
為期5天的杭州實習很快結束了,也許實習給我們首先的印象就是挺好玩,但就是有點累,這也許是我們最直接的感受。由于天公不作美,我們實習的4天氣候條件相當惡劣,前兩天是陰雨綿綿,中途還突遇過暴雨的侵襲,后兩天是高溫,相當容易中暑,還好各位同學都做好了防暑準備。由此,讓我聯想到的是作為地質工作者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地質學知識,更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以及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作為地質工作者的接班人就必須接受各種惡劣環境的挑戰,不僅要學好知識,更要鍛煉好身體。當然通過此次學習我們也或多或少的學到了一些東西,尤其是一些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實習讓我們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地質工具的使用,嘗試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也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難度,對于理論知識我們應該經常適當的與實踐聯系,才能達到我們的學習目的。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一、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12日
二、實習地點:
x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實習目的:
為了進一步了解xxx地區生態環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異條件對天然植被的影響。以及自然保護區的設置作用。通過實地考察,熟練運用課本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動手調查的能力,團隊分工及其團隊協作能力。
實習出行路線:南寧(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經府城、雷江二級公路)——xxx旅游區大門區——xxx旅游區。
四、實習地概況
4.1、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及歷史沿革
廣西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部偏南的南寧市武鳴、上林、馬山和賓陽四縣交界處。保護區管理局設在武鳴縣兩江鎮漢安村那江屯南側。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0′~108°24′,北緯23°24′~23°30′。保護區呈西北至東南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21km,東西寬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龍頭山在山體中部之武鳴與上林兩縣交界處,海拔1760.4m,相對海拔1563m,是廣西中部最高的山峰。保護區總面積16994hm2 ,林地權屬全部為國有。
1965年7月經自治區林業廳批準,成立xxx林場,歸屬自治區林業廳管轄,委托南寧地區林業局代管。
1975年自治區林業廳和南寧地區行署決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場工作重點轉移到保護森林資源。
1981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將xxx林場改建為自然保護區,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xxx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屬事業單位,隸屬關系不變。
20xx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8月隸屬南寧市林業局主管。保護區人員編制218人。
4.2、保護區性質和保護區類型
以北回歸線上保存較完整的常綠闊葉林為特色,以保護多樣性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珍稀頻危特有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以自然保護、科研教學、宣傳教育為主要管理任務,適度開展多種經營和森林生態旅游。所轄部分區域是廣西大學的實習科研基地,為此我們得以在此實習參觀。在我國自然保護區網絡中,具有典型地帶性特征的國家級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境內保存著多樣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貴稀有生物物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帶性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態系統平衡觀測實驗室。是廣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是科研、教學、森林生態旅游的理想場所。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其保護的對象有(1)保護北回歸線上豐富多樣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xxx生境多樣性,植物群落也多樣性。共有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等多個植被類型。并且保存著近6000公頃的原生植被,以桫欏、黑桫欏為代表的蕨類植物在xxx形成了較大面積的優勢群落。(2)保護區域內豐富的物種資源及其基因。(3)保護桂中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
4.2.1、重要保護價值
xxx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擊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類型如此之多,實在罕見。其多樣性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價值在國際國內是較為少有的。xxx保護區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定的中國40處具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屬2069種,野生脊椎動物有294種。xxx的動植物物種占廣西已知種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積高密度的生物多樣性區域。是廣西不同植物區系的交匯點,動物區系特征上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質。是林學專業學習和實習的基地。
4.3、保護區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各級政府部門對xxx的保護工作歷來十分重視,并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1986、2002年被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1999年被自治區環保局、林業局、海洋局、地礦局授予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同年,xxx保護區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05年得到“香港吳氏野生動物保護”的資助以及納入了世界銀行全球環境保護基金會資助項目;同時,本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南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快開發利用xxx的旅游資源,建設環xxx旅游圈,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寧”的旅游戰略決策;同年,xxx保護區由副處級事業單位提升到正處級事業單位。
五、實習情況
2.1、100m2 記名樣方調查
在離xxx大門入口2公里處,做一個100平方米的森林記名樣方調查,在不同海拔高度處,觀察記錄各海拔出的植物種類。
該樣方喬木層主要以馬尾松為主,灌木層以桃金娘、崗松為主。有很強的熱帶植物指示性。還有木姜子、漆樹、鴨腳木等混雜在群落中,草本層以鐵芒箕最多棕葉蘆次之。總體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該記名森林樣方可以命名為馬尾松-桃金娘-鐵芒箕群落。
2.2線路踏查
在590米的魚躍龍門處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許多蕨類植物。土壤為赤紅壤。
在海拔900米的飛翔傘基地我們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馬尾松相對減少。苔蘚類增多。但依然有較明顯的優勢群落結構。土壤為紅壤。
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欖大峽谷,山茶科及槭樹等闊葉樹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瘋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樺、羅孚栲等。優勢種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樣化,有大頭茶、甜椎、小葉羅漢松、船柄茶、銀荷木、長葉木姜、基脈楠、吊絲紅、羊角杜鵑、五裂槭、毛楊桐、蛇葡萄等等優勢種極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其間我們還可以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灌草帶,在南方的土石山中竟然沒有喬木先鋒樹種的演替現象。
六、實習收獲與感受
夏日炎炎,細雨霏霏,我們乘車而上,在各個典型區域下車考察聽老師講解。如仙境般的感受讓人異常興奮。在低海拔的熱帶叢林看到雖有較大的人為干預。
但完整的群落結果依然讓人覺得清新自然。在魚躍龍門觀望點,我們看到武鳴盆地的壯觀和美妙,向脊的山脈形成鯉魚的樣子在眼前跳躍。知道我曾經就讀的廣西民族高中所在的大致方位。
猜想著我們高中年代看日出日落的那幾座大山是否就是此山。一陣風吹來云蒸霧繞,有時夢境般的美妙。在飛翔傘基地和山花爛漫、燈籠花苑我們腳踩才、石灰石在朦朧的大霧中感受飛翔的心情。觀賞著杜鵑花后凋零和生長。
留下了密集的相機的咔嚓聲。兩次路過橄欖大峽谷和云龍佛光景點但都蒙在大自然的婚紗中,看著懸崖峭壁和上面長著的龍須草葉子上、不停地參出的泉水,感覺但絲絲的秋意。清風吹過,兩側的山體顯現出高大魁梧的震撼力。步入神奇之旅,山上古木參天,偶有荒草連天。林中鳥叫蟲鳴,獸走猿攀,幾乎是人間的天堂,動植物的樂園。
在北回歸線紀念杯及科普走廊我們看到很多相關的知識和動植物氣息。進入天書草坪,路上有不少的銀荷、槭樹和竹子。大片的碧草,酸甜的楊梅,矮化的杉木等等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微波轉發站和最高的`山峰在層層的煙霧中托著。大有凡人不可及之勢。進入養生之旅,黃杞、檫木、石楠、青岡、樟樹、紅苞木、中平樹等等。數不盡數的樹木展現在眼前。
其中有稱化石鐵杉的長苞鐵杉,雄偉高大的xxx松等等,一路風景,一路學問。
在園林設計和生態保護的雙作用下,給我們學習和游玩的感受。前往金龜瀑布的路上,我們一路觀看一路感嘆。上百級的階梯和不可思議的古木是我們的驚嘆!回來的路上,我們進入知青林,測出了70.5cm的杉木,以及在我腳下留情竹葉青。
經過xxx的實習,深切體味到林業工作的不容易。通過本次實習,不但得到了森林生態學上的實踐,同時,經過老師講解,樹木分類學、土壤學也得到了相應的實踐和鞏固,并且能夠把學過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都融合了進來。
團隊之間的協調和相互協助工作的經驗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次是去xxx風景區實習,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經過xxx黃伍導游的解說,我們懂得了國家自然保護區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xxx風景區的亮點之所在。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實習時間:
XX年7月7日—7月18日
實習地點:
國家地質公園秦皇島市
實習人員:
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學生
實習目的:
1、學會地形圖、地質圖的使用和閱讀地質現象,2、掌握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3、練習做野外筆記,鍛煉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較正確地分析和認識一些地質現象
5、了解實習區地層發育情況及接觸關系
6、了解實習區總的構造構架和特點
7、初步分析實習區礦產、地貌、水文地質等的一般輪廓
實習概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并對地質地貌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在楊東林等幾位老師的帶領下,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100多名同學到河北省秦皇島市進行了為期11天的地質地貌實習。盡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師們的精心講解和耐心指導下,配合一些背景資料,我們得以比較系統地了解當地的地質地貌知識,并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時也通過實踐,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植物野外實習報告總結本次植物野外實習是我大學生涯中最為難忘的一段經歷。在實習期間,我與我的實習隊友一起走遍了不同地區的森林、沼澤和山地,跨越了不同季節和日夜之間的差異,對植物的生態和多樣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我們的實習任務主要包括測量植物群落生物量、采集植物樣品并進行鑒定分類、以及記錄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情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進行植物生物量測定時,我們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較大的樹木上,我們使用了可折疊的高度計來測量樹干的高度。同時,我們還使用了標準面積的樣地技術來測定不同地方的植被覆蓋率。這些方法雖然需要一定的勞動力和時間,但對于掌握植物生態特征和保護生態系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采集植物樣品并進行分類鑒定也是一個重要的實習任務。我們學習了如何識別不同的植物品種,并使用了植物分類學的技術來分類植物。采集植物樣品的過程對于我們了解植物生長環境和生長規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記錄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情況方面,我們使用了多種方法來確定植物對不同氣候變化的響應。我們記錄了氣象站的資料,比較了過去幾十年和最近幾年的氣候變化情況,以及采集了當前季節中的生物數據。這些數據幫助我們了解氣候變化對植物生長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改變植物生態系統的風險等。
在實習中,我深刻理解到,生態系統中植物的多樣性、數量和分布等決定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重視生態平衡的建立,它才能維持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總之,本次植物野外實習讓我不僅加深了對植物和生態學的認識,也鍛煉了我的實踐能力。我相信,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這次實習經歷一定會對我產生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在這一年之中,我參加了徐家溝南部鐵礦磁法測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對傳灣銅礦、金洞子、紅巖山激電測井5口,陶家溝金礦充電測量0.5平方公里(充電激發激化法已完成),也參加了雪花太坪鉛鋅礦以及徐家溝南部激電物探成果編寫等工作。
我是學物探專業,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學校只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實踐的機會很少,工地是我學習和實踐的好地方。到工地后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太膚淺,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在工地我就向師傅虛心的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問,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先后系統地學習了磁法、激電、充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注重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吸收教訓,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以前聽說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來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們的辛苦,物化探師傅們就用四個特別來形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干活、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前輩們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必須學習的。在和前輩的交流中我學會了怎樣面對困難,怎樣做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一年的工作和學習我感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要細心、認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對野外數據采集以及處理等流程要熟悉,對圖紙要熟悉,對規范更要熟悉,還要繼續學習和工程相關、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野外實習總結范文
五月末的時候,我們xx級生科班全體學生去我們心怡已久的九宮山進行野外實習。實習之前我們班分為幾個小組,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而且列出我們的實習準備、實習目的,以及內容,詳細如下:
一、實習準備
購買野外實習用品,統計實習基本預算,老師講解野外實習相關注意事項。
準備采集、壓制、制作標本的工具,去圖書館借閱《湖北植物志》等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用來鑒定實習過程中采摘的植物。
去標本室辨認并記憶一些學長學姐制作的標本,并在網上或圖書館查閱一些關于九宮山的植被分布情況以及九宮山的地勢特點,氣候特點。
二、實習目的
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范圍。
復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系。
描述和采集、壓制、制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鑒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鑒定植物的方法。
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獨立能力。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三、實習地點的概況
九宮山位于湖北通山縣內,橫亙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岳,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云蕩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里百川掛巖,千峰競秀,萬木爭艷。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岳的雄偉,雄、奇、秀、險集于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春可賞花,夏好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既有南國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國風光之壯美,為華中聞名的避暑游覽勝地。主峰海拔
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稱。山上海拔;還有面積分布近千種名貴動植物、近百種珍稀瀕危物種、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和第四季冰山遺跡的省級森林保護區---九宮山森林公園。
四、實習過程
我們坐車來到九宮山400-600m的地方,落宿后我們的一星期實習任務開始了。
實習的第一天,不得不說,我被那醉人的景象迷住了。先不說那名動四海的闖王陵了,就光那青松迎賓、云湖夕照、云海波濤、懸泉瀑布等奇觀異景就讓我應接不暇了。當然賞景的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忘了正事,畢竟勞逸結合才是正理。我們同學在擺脫了暈車的不適后,紛紛對山上的奇花異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爭先恐后的詢問老師。
不得不說,國家自然保護區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的,本來我以為我們校園的物種挺多的啦,可是跟九宮山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和潛山相比也是云雀之別。山上的植物真多呀!極少數我們見過。比如紅葉紫花的云澤蘭,腎形白被的虎耳草,腎葉黃花的蒲兒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長在吊橋石巖上形態美麗的石蕊。剛一接觸它們,我就愛上了它們,那么可愛,那么生機勃勃。
剛上山的時候老師便交代我們,保護九宮山植物多樣性,莫如蝗蟲過隙,所到之處片甲不留。為了凸顯我校大學生的優良品質,更為了那一株株顫抖著身體的小生命,我們爭取科學的采摘植物。第一天我們每個組都滿載而歸,個個都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到了晚飯時間,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的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往回。一頓殘風掃落葉后,我們開始了壓標本的工作。百合科的黃精、樟科的黃丹木姜子、景天科的佛甲草、三白草科的魚腥草。。。這一天,我們收集并壓制了五十多種植物,累并快樂著。
如果說第一天實習給我的印象是新奇,那么接下來的幾天便是精彩 。我們在吊橋上采摘絡石,在懸崖上折水絲梨,來到水晶宮的瀑布旁摘象征純潔幸福的百合花。望著那根下純白如蓮花的一團,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渴了,喝山泉水,沁人心脾;熱了,鞋子一脫,赤腳在瀑布下行走,更有甚者,衣服不脫,如同出籠脫兔破不及待的滑入水中,如游魚般在水中撒著歡兒。暮色稍降,大家都留戀不舍,老師含笑催促,我們才穿上鞋子,踏上歸程。
在山腰上逗留一段時間后,我們開始奔赴1600多米的山頂。 老師說,那里有云霧繚繞的云中湖;老師說,那里有青草覆蓋的滑雪場;老師還說,那里有淳樸可愛的云中小鎮;老師又說,那里還有呼呼旋轉的的大風車,那上面上的一切宛若仙境,那里的風似乎都帶著甜味,那是我們最初的向往。我們將要爬一天的山。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背著一天的干糧和水,我們三兩結伴而行。在經歷了天氣驟冷、陣雨突襲 、白霧夾道、前不見行人,后不見來者、懸泉擋道、鳥雀相迎、臭蟲猖狂、誤入歧途后我們終于到了。簡單的休整后,我們又開始了我們的正事。這次我們為了看到更多的植物爬上攀下,走僅一人能過的破損的臺階。在臺階兩側我們看到了粉條兒菜、龍膽黃芩,我們爬上幾百米的山峰,觀察那在風中搖曳的夏枯草、粉紅薔薇,那花那草怎地如此可愛,讓人心花怒放。蔡老師為了鍛煉我們,激勵我們棄公路爬臺階。
五、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里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這次實習對我們來說是輕松上路,滿載知識而歸。我們小組一開始制定的課題是觀察、辨認卷柏科、茶科一類的。在觀察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擁有天空一樣湛藍葉子的翠云草,它那小小的磷葉似乎剛沐浴過的嬰兒,嫩嫩的,清新的。還有那粉粉的、白白的山茶花,美麗中透著高雅。
六、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一開始同學們認植物沒有方法,主要是通過老師的口述,大部分同學一開始不夠積極,不會的不會主動請教學長或老師,主動力不夠,沒有主動的翻閱相關書籍,但隨著實習的進行,情況有所改善。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尊敬的導師:您好!我是一名大學生,在您的指導下,我有幸能夠參加今年夏天的動物學野外實習,非常感謝您的支持和幫助。
動物學野外實習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將會在難得的野外環境中認識各種有趣的動物。在這個實習中,我將有機會親身體驗動物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將結合實踐經驗,深入理解大自然和生態環境。
實習期間,除了聽取您精彩的講座外,我們也將深入野外,對動物進行觀察和研究。在采樣時,我們需要準確識別不同物種,判斷它們的習性特點,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我們將通過標本制作、綢繆等技術,把我們從野外帶回來的標本“復活”并保存下來供教學和科研使用。
由于這是一次極具挑戰性的課外活動,所以我會帶著極其思慮和熱情去參加實習。我相信,這將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不僅能夠讓我獲得知識與實踐技能,還可以讓我對動物和大自然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會在實習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任務,不僅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還會結交新的朋友,提高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
最后,感謝貴導師對我的指導和支持。我會用心確保整個實習過程與貴研究團隊充滿敬意和成就感,希望這種團隊精神能夠得到大家的共鳴和體會。
謝謝您!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前言:
通過接近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系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野外實習。接觸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有了初步理解和興趣。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通過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結合。
2、學習懂得用科學方法觀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標本制作、種類鑒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且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5、得到驗證、復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6、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植物形態學術語。
7、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擴大和豐富了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范圍。
8、學會了觀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壓制、制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鑒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了鑒定植物的方法。
9、通過實習,了解常見的植被和群落類型,認識植物的生長發育、變異、分布與環境的關系,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意識到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們受到從事植物生物學、尤其是分類學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實習地點
銅仁市江口縣 梵凈山 凱里市施秉縣 云臺山
四、關于實習地點的介紹:
1、江口縣
梵凈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金頂海拔2493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自明代以來即為佛教朝拜圣地。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賜重建梵凈山金頂序》碑文中稱它為“天下眾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國300多年間,“信男善女,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可見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現有明建承恩寺、金頂摩崖、敕賜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紅號軍三角莊根據地遺址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區風光,雄奇壯麗,有數不清的險峰怪石,看不厭的奇花異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飛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觀賞。山區還保存著40多萬畝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長著許多國內外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 賞和科研價值,被科學工作者譽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庫”。
明萬歷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義一帶)楊應龍叛亂中,梵凈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區廟宇中毀壞殆盡。萬歷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經她捐資倡議重修,由國舅李穎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圓通殿、釋迦殿和金頂上的天橋,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壩梅寺),并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豎碑于老金頂腳,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凈山進入鼎盛時期,據山區現存碑刻,摩崖記載香客不僅來自云、貴、川、湘,甚至有從江西、安徽、江浙一帶遠道而來者,茶殿碑文記述“數百年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這種盛況延續了200多年。
清咸豐5年,(1855),銅仁府爆發了以徐廷杰、梅濟鼎為首的紅號軍起義,起義軍以梵凈山為根據地,堅持斗爭達11年之久。期間山上廟宇陸續被毀,僧眾風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凈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煙寂寞”。同治九年(1870),銅仁東山寺隆參和尚上山主持修復工作,經他十方募化,“道剪荊棘,路劈蠶蟲”,5年內修建了報恩寺,回香坪等廟宇。光緒元年(1875),清軍中參加哥老會起義失敗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劉滿率領進入梵凈山,據險與清軍周旋。同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奉命征討,次年平復,。經隆參和尚繼續努力,大力恢復了山上受破壞的廟宇,還在江口境內修建了3條朝山大路。民國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國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搶劫,朝山活動猝然大減。
解放后,朝山活動停止,山上廟宇不耐風蝕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廟宇多被修建成為學校,食堂,倉庫或被拆除燒毀,至今縣境內僅存朝陽寺1座。然而,梵凈山卻以它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壯麗的旅游資源,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從50年代起便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后,在保護區管理處主持下,科學考察工作更加頻繁、系統,為了適應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撥款支持下,先后投資55.3萬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點拓修了魚坳至金頂5公里,1984年,全線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險處或鑿石為梯,或澆鑄混凝土臺階,共8250級,稱“萬步云梯”。險峻處置鐵鏈或鋼、鋼筋混凝土護欄,建進山橋涵9座,歇息臺38處,食宿站2處。1985年省文物處撥款修建了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和天仙橋,現每年進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數以逾萬,且呈與年俱增之勢。
為了推動佛教文化和旅游事業的發展,給落后的江口縣帶來經濟上的發展,縣政府也采取相關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資。據貴州日報2007年1月8日載:江口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彪與貴州梵凈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兵正式簽訂了《梵凈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協議書》,這標志著梵凈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正式實施。海南省三亞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江口縣人民政府,于2006年9月16日在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投資2.8億元建設江口梵凈山佛教文化苑項目后,公司董事長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來到江口縣實地考察,梵凈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再加上飛機、鐵路、高速公路交會于梵凈山,他當即決定出資500萬元注冊成立“貴州梵凈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并將投資規模擴大到4.6億元,建設內容為修復梵凈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彌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黃金、140克拉鉆石和數千顆珍珠在梵
凈山鑄造全球最大的彌勒金佛。)、法華庵,興建梵凈山游客接待服務中心,佛教文化廣場等。由此可見,江口梵凈山的發展正隨著旅游業發展進一步得到開發,然而值得筆者擔憂的是,在梵凈山佛教地位正在進一步考證進行中,還未得到明確認同時,過于繁盛的商業氣息融入了梵凈山佛香氣焰中會不會給這個古樸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過一場好的商業開發,讓我國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燒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們心靈的凈地,我只能默默的為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祈禱著。
2、施秉縣概況
(1)地理位置
施秉縣位于貴州省東部,黔東南州西北部,是貴州東線旅游中心,東鄰鎮遠、北壤銅仁石阡縣,南連臺江縣可達廣西、東南與劍河縣相鄰,西面與遵義地區余慶縣交界,至湖面懷化市220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30公里。全縣國土面積1543.8平方公里,轄4鎮4鄉,2003年末總人口15.5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7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系國務院批準的早期對外開放甲級縣,國家級旅游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2)地形地貌
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多呈北東、北東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為黔北高原式陵山脈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為苗嶺山脈系,屬黔東南凹陷。平均海撥526米,全縣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多,巖溶地貌發育,形成云臺山、杉木河、上下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五、實習內容
1、注意事項
5月20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江口梵凈山和施秉云臺山,在大會上老師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并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2、具體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7點半出發,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目的地——江口縣黑灣河生態園酒家。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2)5月22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實習地帶是梵凈山腳。我們9點準時出發,邊登山邊采標本邊聽老師講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撐起雨傘繼續進行著。每個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點回到了旅館。晚飯后7點我們開始壓標本,9點基本完成。這天雖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之下我們終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3)5月23日我們爬梵凈山。早上吃了早餐,備好干糧,7點半出發,到梵凈山東大門買票。大家進去先坐觀光車過了一段,到了觀光車站,我們徒步去面對那九千步臺階。因為景區不許采摘植物,于是老師一路走著教我們認識周邊的植物。當天我們還參觀了梵凈山景區的紅云金頂,蘑菇石等景點,景色很美。最后我們拖著極度疲憊的身體,從勤儉節約出發,放棄坐纜車下山,誰知道下山比上山還難,但是大家還是團結互助,終于在最后一批觀光車回去之時,趕到了觀光車??奎c?;貋砗蠓藰吮?,吃了晚飯回房休息了。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華縣和湞江區交界地帶,總面積約180km ?,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構成。早第三紀以后的喜山運動期中,丹霞盆地基本上繼承了燕山晚期構造運動的特征,仍以較大規模的斷塊抬升為特征,而無明顯的褶皺運動,因而丹霞組地層得以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的產狀,在地塊抬升過程中,相對脆性的,主要由較堅硬的礫巖和砂礫巖組成的丹霞組形成了大量呈菱形的垂直節理。水流的不斷切割侵蝕使節理深度加大,同時,在懸崖峭壁的底部由堆積著許多由崩積物組成的山麓堆積物,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山的丹霞組按巖性可劃分為三個巖性段,從山下到山頂巖性由粗到細再到粗,分下、中、上三段。下段為下景觀層,半山亭-錦石巖為主要景點,也是觀察丹霞組下段粗碎屑巖組成的巖溶及懸崖峭壁等地貌景觀的典型地點。上段為上景觀層,在長老峰的觀日亭不僅可以觀賞日出和晚霞,還可以觀賞丹霞組上段的砂礫巖。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前言:作為一名動物學專業的學生,在野外實習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長達一個月的野外實習,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動物們的生態習性,也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無窮魅力。
一、實習地點
本次野外實習地點為我國西南地區的云南省,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我們的實習基地是位于云南的“雨林教育中心”,這個教育中心在保護和研究中國南方熱帶雨林生態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
二、實習內容
在云南的雨林教育中心,我們主要的實習內容有以下幾點:
1、 實地考察不同動物物種
我們分別前往雨林、草坪等生態環境,觀察不同種類的動物。在考察中,我們學習了如何辨識不同物種的特點、生態習性和行為特征等。在雨林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危險的毒蛇,如綠仙蹤、竹葉青等,學習了如何保護自己并正確應對這些動物的方法。
2、 野外實習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通過設置陷阱等方式,將動物捕捉到并記錄它們的重量和尺寸等信息。我們將采集到的標本進行分類、鑒定和保存,以便后續實驗和研究使用。同時我們還觀察了不同生態環境下鳥類的生態類型和群落結構,了解了鳥類如何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
3、 生態環境調查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還進行了生態環境的調查,包括土壤、植被等多個方面。我們通過分析數據,了解了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并發現了一些問題和需要解決的難題。比如我們發現了在雨林中人為的砍伐導致林木遭到破壞,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三、實習收獲
在野外實習中,我收獲了很多。我了解了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很多關于動物的知識,比如不同的物種特點、生態習性和行為特征等。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實踐技能,比如如何采集標本、如何判斷動物的大小和體重等,這些技能將在我的日后學習和工作中派上用場。
此外,我還看到了中國南方熱帶雨林生態環境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給我們的無窮恩惠。這讓我更加珍惜和保護自然環境,不斷學習和探索,為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結:通過野外實習,我收獲了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秀麗。這次實習不僅讓我更加了解動物,也讓我更加熱愛并珍惜生命,為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 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
一、引言
野外實習是大學生們探索自然和鍛煉能力的重要機會,我們小組在這次實習中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本文將詳細回顧我們的實習過程,并總結其中的收獲和教訓。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不僅提高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前的準備
在實習開始之前,我們小組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為了保證實習的順利進行,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實習計劃,并分工合作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其中,我們聯系了相關部門和專家,了解了當地的環境和實習條件。同時,我們還準備了必備裝備和物資,以應對野外實習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三、實習的主要內容
這次野外實習主要包括生物學調查、地質勘探和環境保護三個方面的內容。我們小組根據實習計劃,分別進行了昆蟲、鳥類、植物等生物學調查,并記錄了大量的數據和觀察結果。在地質勘探方面,我們采用了測量儀器和探測設備,并進行了地質構造和地質變化的研究。同時,為了保護環境,我們進行了垃圾清理和植樹造林等實踐活動。
四、實習中的困難與挑戰
在實習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但隨著團隊的努力和合作,我們都得以克服。首先,野外環境的惡劣條件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天氣的多變和氣溫的極端使我們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次,生物采集和地質勘探的技術難度也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使用復雜的儀器和設備,并借助專業知識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最后,團隊之間的配合和溝通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相互之間的配合和默契對于實習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五、實習的收獲和教訓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小組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首先,通過實際操作和實地調查,我們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其次,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作,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我們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參與環境保護活動,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環境污染的危害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六、總結和展望
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們小組不僅提高了專業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和實地調查,我們對于所學到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我們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將更加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總的來說,這次野外實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寶貴的經驗。我們通過實踐鍛煉了自己,提升了專業能力,并培養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更加堅定了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信念和動力。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實習的努力和付出,我們一定會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更多精彩動物野外實習總結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動物野外實習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