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的數學日記(合集11篇)
發布時間:2022-02-04路程的數學日記(合集11篇)。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62-64頁的《路程、時間與速度》,下面我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路程、時間與速度”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這一運算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解釋與運用,由以往第一學段的圖畫情境應用題的數模學習過渡到現在第二學段的文字應用題的數模學習。通過教材這種概括的、單列的數量關系向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數學模型(即數量關系式),這種數學模型將應用到以后文字應用題的學習中去。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知識的基礎和心理發展的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結合實際情況,根據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1)重點: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難點: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并運用這些數量關系分析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關鍵: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情境,讓學生感知與形成“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概念,并切身體會每個物體的快慢與路程和時間都有關系。
4、教學準備: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再向抽象思維轉化。為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本節課我借助下面的教具幫助教學: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皮尺、秒表。
二、說教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用演示法、情境教學法、引導發現法、多媒體電教法、嘗試教學法、反饋法等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個概念。并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整節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三、說學法:
因為“速度”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故而教師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經歷一系列的觀察、實踐、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過程,逐步讓學生理解“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概念,并建立這個問題的數學模型(數量關系式),然后運用這個模型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提供的練習和教師補充的習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分享更多小學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畫角》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分數混合運算》
小學數學說課稿《20以內退位減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標準》所提出:展現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一 、聯系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和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個概念。
1、情境導入:劉翔奧運會比賽實況。
師:看完錄像,你想說什么?從錄像中你搜集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從錄像中找出相關數據,并分析數據所表示的含義,學生自己總結出名稱。(板書:路程、時間、速度)
初步感知“速度”:你知道劉翔的速度有多快嗎?老師通過計算知道他平均每秒大約跑8.5米 (板書:平均每秒大約跑8.5米) 。從我們教室的后墻到講臺大約是8.5米,也就是“滴答”這短短的一秒,劉翔已經從教室的后墻跑到講臺這了,他的速度確實驚人。
巧妙的利用現實生活中熱點的賽況情境,通過讓學生觀看、分析錄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初步感知、理解“速度”這個概念(速度實際上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物體的行程,行程大則稱為“快”,行程小則稱為“慢”),幫助學生建立“速度”的數學模型。達到了新課初始便分散這節課的`難點。
2、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什么是路程、時間與速度,以及他它們之間的關系。
向學生明確表示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三個概念。
⑴教師舉例,學生辨別各個量表示的含義:
①老師從學校走回家的距離
②我坐摩托車用了10分鐘
③小汽車平均每小時行60千米
⑵學生聯系生活嘗試模仿老師的例子自己來舉例表示這三個概念。
⑶練習:(課件演示)你能分辨出路程、時間與速度嗎?并說說為什么?
①從百草堂到盈信最近的路大約有900米,走路大約需要15分鐘。
②一輛面包車3小時一共走了21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駛70千米。
通過教師的舉例、學生的模仿、課件的演示,從中捕捉學生的好奇心,并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將這種好奇心發揮到極致,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理解、區分這三個概念。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探究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1、進一步理解速度的含義和由來。
(1)師:森林里的小動物也進行了一次賽跑比賽,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比賽成績。(課件演示)
分享更多小學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畫角》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分數混合運算》
小學數學說課稿《20以內退位減法》
①小狗5分跑了300米;
②小兔4分跑了280米;
③小猴5分跑了250米;
(2)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時間、路程)你還想知道什么?(誰跑得快,就是“速度”。)
(3)師:怎樣才能解決問題呢?你有什么辦法?
學生獨立思考后各抒己見,計算出各動物每分鐘奔跑的路程,比較出快慢。
(4)師指導:他們每分鐘奔跑的路程實際就是他們的速度。
(5)師:速度是怎么求出來的呢?它與路程和時間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6)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自己發現各部分關系,總結關系式:速度=路程÷時間。全班齊讀。
先通過多媒體的聲、形、色的動畫動感演示三只小動物的賽跑比賽,從“速度”這個難點入手,再通過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路程、時間、速度)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從而總結出第一個數量關系式,建立第一個數學模型,由此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
2、學習速度的正確寫法和讀法。
(1)師:為了準確的表示速度,我們在60米后面加上“/分”,表示小狗每分鐘跑60米。
(2)讓學生自己寫出其他動物和劉翔的速度,再讀一讀。
教師再進行速度單位書寫的指導和關于速度知識的補充,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速度這個抽象的概念。
3、學生活動:現場測試學生步行的速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速度”的概念。
在教室里選擇一段距離讓2-3名學生分別來行走,教師用秒表記時,用計算器計算出行走的速度。
通過學生的親身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只要有運動就會產生速度。
4、課外知識補充:了解一些關于速度的知識。(課件演示)
學生觀看課件,師:你知道嗎?
①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 4 千米/時。
②飛機飛行的速度大約為12千米/分。
③為什么我們會先看到閃電才聽到打雷呢?聲音傳播的速度大約為340 米/秒。
光傳播的速度大約為 30 萬千米/秒。
④地球以500米/秒的速度自轉。
⑤人心跳的速度為80次/分左右,新生兒呼吸的頻率大約為40-50次/分,成人大約為16-20次/分,人眨眼的速度約為22次/分。
通過課外知識的補充,讓學生了解“速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的數量,從而體現“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身邊”。
5、探索三者的其它關系。
⑴師:那速度與路程、時間除了我們發現的關系之外,他們之間還有沒有別的關系呢?
學生自主發現、總結。(路程=速度×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⑵到底同學們自己總結的對不對呢,讓我們來看下面一組例題(教材63頁“試一試”第1題)。(課件演示)
題目二:
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時?
①師:誰來說說圖意?你怎么解答?為什么用乘法(除法)?
學生看課件口述圖意。學生分析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② 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發現三者之間的另外兩個關系式:
路程=速度×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在學生自主發現了第一個數學模型后,通過這一組的例題,讓學生嘗試分析、思考、解決其中的數學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探究出第二個和第三個數學模型。本次的例題以線段圖的形式出現,體現了幫助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由此進一步的培養了學生探索的精神、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6、全班齊讀三個關系式。
三、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1、數學書P63第2題:
一輛汽車的行駛速度為60千米/時,從甲地開往乙地需要3小時。
分享更多小學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畫角》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分數混合運算》
小學數學說課稿《20以內退位減法》
①60×3=180表示什么?
②180÷3=60表示什么?
③180÷60=3表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說。
要求:說清算式中每個數字分別表示什么?算式又表示什么?
三個練習的難度由淺入深,訓練的側重點由理解概念到選擇計算的方法再到運用三者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讓學生體會了生活中的數學,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三個概念,又訓練學生思維的方式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表格練習:(課件演示)你會列式嗎?
要求:學生根據所給條件口答算式并說出計算依據。
3、生活實際問題:一輛開往天津的在看到距離天津還有225千米的路牌后,它的速度是多少?
師:從題目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它們實際是什么,你會計算嗎?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并利用這些條件之間的關系來解決問題。)
4、擴展練習:老師在上班時遇到了一個困難,你能幫助老師嗎?(課件演示)
從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600米,我步行的速度大約為60米/分,我從家出發步行9分鐘能否到達?(你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師:從題目你得到了那些信息?你估計能到達嗎?你打算怎樣解決?
⑴學生獨立思考。
⑵四人小組交流不同的方法。
⑶學生匯報:
③ 計算應該用的時間來進行判斷
②計算9分能走的路程來進行判斷
③計算9分走完所需的速度來進行判斷
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思考問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這道拓展題讓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三個數量關系式(或是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從不同的思維角度來分析、思考、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通過這個過程,體會到處理實際問題的策略多樣性、算法多樣化(即: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的理解,解決它也有多種的方法)。
分享更多小學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畫角》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分數混合運算》
小學數學說課稿《20以內退位減法》
四、回顧反思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弄懂了什么?想對同學們說什么?
學生總結自己的收獲及對自己的評價。
給學生提供一個空間和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說說、找找中領悟本節課的內容,再一次理解與整理“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三者構造成的三個數量關系,并由衷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2、教師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觀察、分析、發現、自主探究弄清了什么是路程、時間、速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同學們自己總結出了三個數量關系式,并利用這些關系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收獲不小。希望同學們能繼續保持這種探索的態度,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數學中的生活。
五、布置作業
數學書63頁第3題、64頁第5題。
鞏固新知,形成技能,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設計,配合多媒體,能簡明扼要,畫龍點睛地展現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板書展示了什么是“速度”,“速度”的表示方法、讀法;展現了“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所構造成的三個數量關系式;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
路程、時間與速度
劉翔:平均每秒大約跑8.5米(8.5米/秒)
誰跑的快?
路程 ÷ 時間 = 速度 速度的表示方法:
小狗:300 ÷ 5 = 60米 小狗:60米/分
小兔:280 ÷ 4 = 70米 速度= 路程 ÷ 時間 小兔:70米/分
小猴:250 ÷ 5 = 50米 小猴:50米/分
小兔跑得最快,平均每分鐘跑70米。(讀法)
另外兩個數量關系式: 路程 = 速度 × 時間
時間 = 路程 ÷ 速度
分享更多小學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畫角》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分數混合運算》
小學數學說課稿《20以內退位減法》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從課堂上漫不經心的我就是不會寫到嬉笑著回答老師這道題我來!路程中的磕磕絆絆、起起伏伏、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而我也樂在其中。
回到了初三,下課鈴聲一響,我那魔性的就會貫穿整層樓,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說的應該就是我。那時候的我,上課夢游、下課神游、擔憂、考完沒優。一個學期就在不知所以然的盲目中歡度過去。到了下學期,我又找了新的樂子,立志成為獨一無二的靚仔,整天緊跟潮流、花里胡哨、無所事事。悄無聲息地,中考來了,只能臨時抱佛腳,挑燈夜讀、嗓子背啞,但到了周末還是奔向自由放飛自我,最終考試失去自我。啥也不懂但還是懵懂,這就是我青春路程的第一高中生作文。
大概青春就是有這樣的魔力,雖然迷迷糊糊,但懵懂中還是被推著向前,就這樣我來到了高中。剛到高中的時候,學校的高強度訓練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本力就差,加上身高不夠,五公里的訓練讓我不由得困惑這是真實存在的人間疾苦嗎?死扛著撐過了第一個星期,結果第二個星期就聽到一個噩耗訓練量要增加,我的心理防線頓時就崩了,甚至因此產生了厭學的念頭。當時的教官知道以后,經常和我談心,談想法、講心事。教官當時跟我說過一句話:全世界不會圍著你轉,也不會因你而停止,所以你要努力再努力,才能發出那么一點點光,剛開始可能只有一點微光,但一直努力,那束光就一定能奪目耀眼。就這樣我帶著要發光的念頭繼續了下來,終于,訓練成果展的到來,當我穿著制服高中生作文在舞臺上,我發現沒有什么事情比看到自己的努力被展現出來更令人激動,因為你真實地看到,你一路走來的堅持,原來都沒有白費;你實實在在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邕^門檻,這是我青春路程的第二高中生作文。
輾轉間,因為專業的問題,我來到了現在的學校,帶著對護理學的憧憬向往,沖破來到新的不適,我很快融入到了新的學習環境。在這里,每一天都非常充實,身邊的每個人也都非常努力,我知道,我必須拿起筆,奮戰書海,找到一個全新的自己,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以前的經歷和讓我現在更明確自己想要什么,現在的環境讓我有去毫無顧忌地追求自己所想,我明白,現在正是我厚積薄發的時候,在青春路程上的這一高中生作文,我一定會在這里從點點微光到那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從一個不管何時何地都依賴別人的小女孩變成一個事事愿意嘗試愿意突破的、有擔當的小少年。我相信我的也會非常欣慰,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越覺得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我的,以前和大部分人的父親一樣,并不擅長言辭,不會對我說、煽情的話,但最近我發現他變得越來越溫柔,我知道,這是一個在愛面前做出的對言辭的妥協,所以,我也不想看到他臉上會有失落,我要盡我所能,在他的臉上看到對我的欣慰我的女兒了!
15歲的懵懵懂懂,16歲的漸入佳境,17歲的滿目星辰。星光不問趕路人,不負有心人,在這段青春的路途中,我相信我會跨過一個又一個門檻,去到每一個更好的下一高中生作文,直到星星漫天,而我,會從趕路人蛻變成為天空最亮的那一顆。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20xx年4月1日 星期六天氣:晴天
一節“未知如何”的課即將來臨了。那節課是由劉老師上的,在這之前,我們尊敬的劉老師為我們準備了一些課件。劉老師將課件給我們播放了,課件的內容課豐富了!里面有:例題、答案、概念……課件的背景雖然“平淡”可又十分精彩。錄象課的內容是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我們已經“大概”地學過了,因此這次錄象課是為了我們更加地牢固并加深認識。這節課過后,我們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求法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長方體各有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
我們曾學過求長方形的面積,然而因為長方體每相對的兩個面是相同的,因此我們可以先求長方體的三個面,最后再乘以2,得出的結果就是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了。正方體也一樣,因為它6個面都相同,因此只用求正方體的一個面,最后并不乘以2而是乘以6。只要我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就不再死記硬背了。劉老師為了我們不憑空想象,叫我們自制一個正方體及長方體,這樣我們可以對照著想了。劉老師真為我們著想??!以后還會有許多考驗等待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去理解并思考,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死記硬背,因為死記硬背不但會與其他知識混亂還會很快忘記。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今天,上了一堂有意義的數學課。老師讓我們玩一個游戲叫拍皮球。
老師把全班分成兩個小隊,甲隊和乙隊。計時五秒,我被分到了甲隊,我想:“我以前拍過球,所以,我一定會為我隊增光添彩?!蔽覞M懷信心地舉起手來,我被選中了,我非常的高興。我才不在乎自己是第三個,還是第幾個,只要選上就好。我心里又高興,又緊張,比賽開始了,座位上的“小觀眾”都為自己隊喊:“加油!加油!”一號拍完之后,驟然傳出一陣掌聲,教室里成了歡樂的海洋,第二號隊員和三號隊員也拍完了,最后輪到了我,由于太緊張我只拍了五個,最后結果是乙隊獲勝!乙隊驟然歡呼起來,有點鼓掌,還有的從椅子上蹦了起來。而甲隊一個個垂頭喪氣,臉色很難看,肯定正在“反思”呢!突然,老師說:“甲隊,別灰心,我來幫助你們?!崩蠋熥屢幻瑢W給老師查數“一。二。三?!?。十九。二十?!卑。±蠋熍牧硕畟€呢。甲隊傳出了歡呼聲,乙隊傳出“不公平,不公平”的.聲音。突然傳出“叮當,叮當”的聲音,下課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教室。
這一次,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痛快的玩了一節課。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暑假開始了,已經不再像上學時那樣,把學習時間安排好了。因為爸爸媽媽沒時間管我和姐姐了,所以我決定要安排好一天。
早晨,不能太晚起床,但也要保持睡眠時間,那么就在七時三十分起床,到了八時,洗漱過后,吃早餐。早餐時間一般需要二十分鐘。寫作業就在八時二十分開始,寫兩個小時左右作業,到了十時三十分鐘。休息半個小時到十一時,十一時到十二時進行一個小時閱讀。十二時就要吃午餐了,大概需要三十分鐘時間,到十二時三十分。十二時三十分到十四時午休,休息一下,下午才有精神。十四時到十五時是戶外活動,可以跳一下繩,騎會單車,運動運動。十五時到十七時畫畫和吹單簧管,練習一下,不要生疏了。十七時到十七時三十分吃晚餐,十七時三十分到十八時休息,消化一下食物。十八時到十九時出去散步,到處走一走。十九時到二十一時看電視,放松一下心情。二十一時睡覺早睡早起。
安排好了時間,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也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放松時間。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20xx年3月4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數學課,楊老師說:我們讓長方體進行變形,大家愿意嗎?同學們情緒馬上高漲起來!
按照楊老師的要求,我第一次搭造長方體,用了12根吸管,分為3組,長度分別是:高6厘米、長12厘米、寬9厘米。因為一個長方體有8個頂點,所以要用8塊橡皮泥。
第二次搭造特殊長方體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所需12根吸管,因為有12條棱,分為3組,長度分別是:高6厘米、長12厘米、寬6厘米。以此類推特殊長方體也要用8塊橡皮泥。
第三次搭造正方體時,我把上次的長剪去了6厘米,這樣12根吸管的長度都為6厘米,正方體也是有8個頂點,所以也要用8塊橡皮泥。
我每次搭建的竅門是:先一次性把所有的材料剪好,先拼底座,用吸管和彩泥粘好,再粘上高,在每個高上放一個彩泥,最后把長和寬粘上去,這樣又快又好,做起來也很容易。
這幾節課下來,我收獲了許多知識,比如: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可分為3組,每組4條,還學會了如何求出棱的總長,同時知道特殊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等等。我收獲了滿滿的知識,心里像灌了蜜一樣甜。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我的學習路程作文700字<\/h2>
學生的責任必然是學習,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學習路程,我也不例外。
記得三四年級時,我的數學成績在班里還算湊合,可當時的班主任卻又是教數學的金老師,這讓我很苦惱。哎……沒辦法,只有把數學給學好了,于是……
每天回到家,都會掏出一本數學書,捧著在那看,在哪預習,碰到稍微難點的題目,我想,若是以前的我,根本想都不想,直接空著不寫??墒沁@次,我碰到了難點的題目,則是“挑戰自我?!辈莞迳洗蛑闶?,我甚至還想用別的方法做。第二天,老師校對時,我居然全對,我心里暗暗自喜。漸漸地,我發現,我喜歡上了種感覺,我覺得這種感覺有點驕傲。哦,耶!我愛這個感覺。
五年級時,語文呢,其實應該可以算全班前十名吧(別說我驕傲),可是我再往前面擠擠??墒菍τ谀菚r的我來說,一直攻克不下來的是作文,作文總是不知道該寫什么,也正是作文讓我很苦惱。不行!我不能再讓作文再成為我的負擔,當時我的腦海里就冒出這么一個想法。心動不如行動。預習,復習的工作,又占領了我晚上的時間。老師布置的抄寫作業,認真完成。那些需要動腦想的,我都是努力完成。你們要問,我晚上時間利用了,那白天呢?白天
我就攻克作文,我當時知道的唯一辦法,就是看作文書。有事沒事就老捧著本作文書看。記得那時,媽媽還叫我“書呆子”呢,雖說這個稱號我不太能夠能理解,但是,我還是欣然接受了。
六年級,英語。雖說我英語成績也挺好的,但總比不過我同桌,哎……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也努力了,每天晚上聽錄音,背單詞。作業總是偷偷地做,(怕她做的比我快),可成績總是不增也不減。沒辦法,只有豁出我這條“老命”了。努力吧!
怎么樣,我的學習路程有辛苦,不過,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加油吧!
學習跆拳道作文700字<\/h2>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桃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我高興地走出大門,什么也不用帶,只用輕松走過去。來到了這個以前熟悉的地方——跆拳道練習館。這里什么都沒變,只變了一個讓人興奮的場景——那就是人多了許多。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人高興。這個練習館是去年暑假前建好的,那時還沒什么人,但一到暑假這里熱鬧非凡。大家都來這里學習跆拳道,我媽媽也讓我鍛煉身體,就這樣,我來到了這個大家庭。
剛開始,我還是個新手,還不知道教練教什么,但當教練一上來,我們都被嚇了一大跳。教練是一個1。8米的大漢,四肢肌肉發達,但頭腦不簡單,動作靈活。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教練,我姓吳,你們可以叫我吳老師?!眳抢蠋煷舐暤卣f。
“是,吳老師。”同學們齊聲說。
吳老師親切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先學基礎,如單前滑,單后滑等?!?/p>
我就開始了這些基礎學習,因為簡單,我幾下就學得滾瓜爛熟了。我覺得練習跆拳道太容易了。第二天我依然走向那里,莎莎的樹葉聲就像一曲美妙的小令。我們在地上坐好后,吳老師說:“今天咱們學習一個難度大一些的招式,叫‘鯉魚打挺’。先平躺,雙腿抬高,肚子用力,雙腿迅速下落,盡量放在屁股下面,上身用力往上抬,就起來啦?!?/p>
吳老師給我們示范了幾次,大家都看明白了。我們照著老師說的做,我用力一起,沒起來,再試仍然起不來。我心里想,應該肚子再用一大點力氣,這一回一試,果然成功了。后面練習幾次又沒成功,我們帶著疲憊的面容,不停地練習,風兒為我們吹干汗。后面還是沒成功,我心里有點難過,但是我沒有放棄,太陽公公也為我加油,我努力堅持著,我手一撐,腳一竄,一下成功了。此時我心里無比高興。
練習成功時,我心里好興奮,學習跆拳道也鍛煉了我無比勇敢的心。
學習雷鋒好榜樣作文350字<\/h2>
雷鋒,相信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人們曾經說過她:“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p>
那次雷鋒在沈陽換車,為別人買票,為他人背行李。他所做過的事,讓我忘不在心;他所成功的事業,讓我成功加油;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每一個行動,都是關心,愛護的。毛主席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敝芸偫眍}詞:“雷鋒同志是勞動人民的好兒子,毛主席的好戰士?!蹦敲礉M腔熱血的題詞,讓我們向雷鋒同志致敬!
我也有過助人為樂的好事:那天,只見一位老人及一個小孩在路上走,不幸被車撞倒了,可車上的人還罵他們,我一時沖上去,把倒地的老人扶了起來,并對那些人說:“心在良心,善良中,如果你不善良,沒有同情心,你就是一個沒心的人!”
雷鋒的故事傳遍了許許多多的人們心中,讓我們發揚和學習助人為樂的雷鋒吧!向雷鋒同志學習,爭當優秀青少年!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星期五,語文課快結束了,老師發下了一堆試卷。還沒發完,跑操的音樂響起來了。因為遲到要寫檢討,又坐在后排,只好草草地拿了幾張。跑完后,渾身熱乎乎的。數了數試卷,少了一張,就這一張把我的臉皮扒了好幾層,現在想想不要算了。
我沒經過同學的同意,扒拉那張沒有的。然后跑去找語文老師,老師驚訝地說:這么巧,我也沒有,要不你去打印兩張。我立刻答應了,出了辦公室看了看表,還有五分鐘,就要上計算機課了。我楞了楞,像個稻草人一樣。但腦子在瘋狂地運作:打印室老師又兇,動作又慢。計算機課要遲到了,兇巴巴的老師不教訓死我。況且還要計算機考試,不能遲到啊。語文老師今天也沒課,肯定有時間。明天又要補課,萬一她也著急用呢?’于是我回過頭,讓語文老師去打印了。到了機房,我反應過來我好不要臉啊,竟然命令老師。我和我朋友也說了這件事,她也這么覺得。但是不要臉,真的好爽啊。
中午回到教室,想把作業寫完,順便把試卷拿過來。沉迷看書的老師說:那打印室老師,不在?!蔽覍に贾@是尋回顏面的好機會啊,于是提出要不要我去打印。她輕輕地拍了拍我的手,說:‘我來打印?!赡芩龥]get到我的點,也可能是我的言語有問題,讓她覺得我沒給她面子,讓她覺得我覺得它辦事效率一般。
下午,又多出一堆試卷,偏偏沒有那張,該死的試卷。我也反應過來我明明可以自己在家里打印,為什么要去找老師,圖麻煩唄。我乘還試卷的機會,去找老師拿試卷。遠看情形是,老師派遣另一個同學去打印,那打印室老師要老師自己去打印。打個試卷程序真復雜。
語文老師給我指明一條獲得試卷的另一個方向,可能這是下下策吧:問隔壁班有沒有。我點了點頭,回到教室的路上,想起隔壁班我一個都不認識,萬一我嘴巴又出問題遭人厭,咋辦?我試了一下找了班級里人緣超好的同學,沒找到。最后只能自己豐衣足食了。結果隔壁班也沒有,但發現隔壁班那個語文課代表感覺好溫柔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我們不認識的原因,但感覺就是不一樣。
最后,就是老師打了一張試卷。我拿到了兩張,我疑惑我為什么有兩張?突然回過神,這是另一個人的,我還沒經過他同意。我看著他,幸好他沒注意。我把最新的卷子放在他的桌子上,準備好被訓斥的準備。他似乎也沒注意,又或者他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例1:
1只小狗發現在離它8米遠的前方有1只正在奔跑的小兔,就立刻追上去。已知小狗跑兩步的路程等于小兔跑5步的路程,但是小兔步速快 ,小兔跑5步的時間小狗卻只能跑3步。小狗至少要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小兔?
解:速度=路程÷時間
由題目給出的.關系可知:
2狗步程=5兔步程(1)
3狗步時=5 兔步時(2)
而狗步程÷狗步時=狗速度
兔步程÷兔步時=兔速度
所以:(1)式÷(2)式可得
2狗速度=3兔速度
也就是說,某一時刻,狗跑3m,兔跑2m,二者相差1m
要使二者相差8m,
則狗跑24m,兔跑16m。
答:小狗至少跑24m才能追上兔。
例2:
小轎車的速度比面包車速度每小時快6千米,小轎車和面包車同時從學校開出,沿著同一路線行駛,小轎車比面包車早10分鐘到達城門,當面包車到達城門時,小轎車已離城門9千米,問學校到城門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解:先計算,從學校開出,到面包車到達城門用了多少時間.
此時,小轎車比面包車多走了9千米,而小轎車與面包車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時,因此
所用時間=9÷6=1.5(小時).
小轎車比面包車早10分鐘到達城門,面包車到達時,小轎車離城門9千米,說明小轎車的速度:9÷(10/60)=54(千米每小時)
面包車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時).
城門離學校的距離是
48×1.5=72(千米).
答:學校到城門的距離是72千米.
例3:
小張從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鐘,小王騎自行車從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鐘.他們同時出發,幾分鐘后兩人相遇?
解:走同樣長的距離,小張花費的時間是小王花費時間的 36÷12=3(倍),因此自行車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說,在同一時間內,小王騎車走的距離是小張步行走的距離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間的距離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張走了1段,小張花費的時間是
36÷(3+1)=9(分鐘).
答:兩人在9分鐘后相遇.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
此時爺爺看著這兩路車,突然笑著對我說:”小溦,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3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
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睜敔斠苫蟮乜粗遥骸迸?,是嗎?”
“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睜敔斅犃宋业脑?,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蔽液蜖敔旈_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 ……此處隱藏6974個字……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十分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于,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務必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從此以后的每一個周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后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那里我們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我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一次用心的參加活動,認真完成了每周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一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匯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后,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里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 路程的數學日記 ?
從上一個新年的起點出發,不知不覺走過了365個日程,還記得那些飄雪的日子,天地間除了一串腳印之外,剩下的就是前行的身影。
臘梅花次第開放,新年到來的雪覆蓋了曾經走過的腳印,不過依然清晰可見的是雪地里軌跡的延伸讓嚴寒更為凌冽。
北方的這個城市依然無雪,但心底早已有雪在千里之外,冰凍把寒冷給了即將到來的新年?;赝?,季節的烙印非常之清晰,給了心底絲絲的慰藉。
一個春夏秋冬的輪回,使這一回路程變得漫長而又短暫。
揮一揮衣袖,就該作別天邊的云彩。甩一甩額頭的汗水,就又踏上前行的路程。
其實,新年的路程隨著心路的延伸仿佛變得比以前短了,因為背負沉沉的行囊,只顧趕路,忘卻了時間的腳步。
新年款款而來,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擋,就如如銀而泄的月光,就如放任不羈的洪流,就如一往無前的腳步,就如百折不撓的信仰。
此時,日月仿佛加快了輪回的步伐,新年近在眼前,那路程比時光冗長,還等腳步的一次次丈量。
是的,在這個城市里,我用咫尺的距離丈量新年的路程,而遠方——在冰天雪地里,你卻用遙遠丈量方寸之間,用心燈照亮前行之光,用身軀溫暖曠野之冷。
新年愈來愈近,這不只是時間的距離之近,而那千里之外仿佛也變得近了,近了。在一聲聲祝福里,在一句句囈語里,在眼前,在活脫脫的面前。
那些令人感動的場景不只是一幅幅照片,也不只是一句句贊美之詞,抑或憂郁,抑或欣喜,它隨新年的腳步緩緩走進我的心里……
-
更多精彩路程的數學日記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路程的數學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