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發布時間:2025-06-06最新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熱門九篇)。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1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安陽市老干部大學掀起了學黨史、誦讀紅色家書的熱潮,老年大學每天上課前都要誦讀一封紅色家書。
我們先后學習了左權致母親的信;周恩來致表兄陳式周的信;陳覺致妻子趙云霄的信等多封紅色家書。特別是4月7日上午,我們又在安陽市老干部大學多功能廳收看了河南省老干部局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紅色家書誦讀”網絡直播演出。一封封紅色家書,浸潤著血脈親情和革命豪情,穿過烽火硝煙,將革命先賢立志救國、以身殉國的悲壯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人看了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通過一封封家書,我們切身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方志敏在就義前寫道:“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劉伯堅在給兄嫂的信中說:“為了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陳覺在給妻子的信中說:“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共產主義信仰自他們開始,如星火燎原之勢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萬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扛起馬克思主義大旗,為危在旦夕的中華民族走出了一條光芒萬丈的共產主義道路。一個人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一個政黨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帶領全國人民沖破黑暗、無往不前。
看紅色家書,就是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禮、補足精神之鈣的過程,從他們敢于犧牲、為國家和人民甘于承擔一切,我們深刻體悟到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表現了共產黨人偉大的精神氣概,他們用鮮血書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忠誠信仰和偉大擔當。
和平年代的共產黨員,繼承了先烈們的紅色基因、鋼鐵意志,帶領全國人民把祖國建設的越來越繁榮富強,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又使我們進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讓我們在青山綠水、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國家里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這時候你會不由自主、發自肺腑的吶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我們現在能夠坐到老年大學這么美好的環境里學習,讓我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讓我們享受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感謝共產黨,感謝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作為一名受黨培養多年的老黨員,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情懷,要不忘我們曾經在黨旗下的宣誓,牢記初心使命,牢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黨指揮,跟黨走,時時處處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管何時何處,都要讓我們胸前佩戴的黨徽留下一個共產黨員在群眾中起表率作用的永不息滅的閃光點。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2
為了進一步將共產黨的理想信念與堅強黨性融入到黨員、團員的自我行動中,學院開展了品讀“紅色家書”主題教育活動,在閱讀了相關書籍后,我被那些在戰火硝煙中真情流露的書信所感動。熱忱之心不可泯滅,紅色基因永存于心,中國人對于黨的信仰、信念、信心如同一炬火焰,燃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
“紅色”是中華民族之代表色,也是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所進行的奮斗之色?!凹視笔侵腥A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更是民間傳遞思念、維系情感的重要紐帶?!凹t色家書”,將一段段飽含深情的故事傳遞至今,其中有對國家未來之設想、對故鄉家人之思念、對侵略敵人之憎惡……我終于理解我們為何需要進行“四史”教育,去閱讀紅色家書,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能使當代青年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革命歲月牢記于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受觸動的是黃繼光寫與母親的家書,他在信中開解母親不要憂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壓迫下過著牛馬奴隸生活,現在雖有少些困難,是能夠度過去的,要知道咱們英明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正確領導,幸福的日子還在后頭呢”,他向母親為了祖國的人民百姓,將站在光榮戰斗的前面,為了家人朋友的幸福日子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不立功不下戰場!”看到此處,我腦中竟想象出黃繼光伏案寫信,閃爍的燭光映在他堅毅臉上的畫面,他執筆書寫柔情與安慰,將所有憤怒與激情揮灑在戰場,落款慷鏘有力,“1952年4月29日戰斗中”,而黃繼光后也真的將青春與生命永遠留在了“戰斗中”?!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八路軍戰士馮庭楷寫信對母親說:“我萬一不幸為人民戰死,那也無須乎哭,你看,疆場上躺著的那些死尸,哪一個不是他母親的愛兒?”,他們思念親人,但也無所畏懼,此時的小家與大家似乎不再是矛盾體,只有去守住大家,才能使小家平安,這些戰士是母親的好兒郎,更是祖國的好兒郎。
這些紅色家書中,還有母親趙一曼給兒子的后寄語、革命者李大釗在獄中為國家解放做后的助力、劉伯堅沉靜地向兄嫂交代后事安排等使人深受觸動的內容。他們或在獄中,或在行刑的車上,或在臨時的避難所,條件雖苦,下筆卻堅硬有力,慷慨激昂。我們這個時代,都在說著“青年強,則國家強”,但青年如何能強?需要強在哪里?如今科技發達、教育普及,比起那個時代,條件可以說好了不止幾倍,可有的青年卻慢慢開始缺乏活力、喪失目標,在我看來正是因為當今青年缺少理想信念,太多紛繁事物擾亂人眼,而讓人忘記什么是真正的使命,正是因為如此,“紅色家書”中的文化基因才愈發顯獨有的精神光輝。
品讀紅色家書活動意義非凡,它使我們在閱讀、學習中不知不覺的將黨的革命理想與奮斗目標深化于心,在這些家書中,我們了解了先烈們的優秀事跡,從中獲得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曾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更應多了解紅色歷史,學習英雄先驅,將來能做一個對國家真正有用的好青年。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3
20xx年x月19日至20日,在鄂托克旗關工委的精心安排下,我們阿爾巴斯蘇木關工委兩名常務副主任與全旗的同行們一道赴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鄂托克前旗城川、三段地等革命老區進行參觀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日程安排,我們精神飽滿地參加了本次教育活動。
熾熱的革命情懷和搞好蘇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烈信心、責任感鼓舞著我們,沿途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激勵著我們。
我和阿。朝都是鄂托克旗人,從小就聽說過烏蘭夫,高司令等革命前輩以及馬良成,顧壽山等革命先烈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學習,重溫了革命歷史,瞻仰了習仲勛、王震、烏蘭夫等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學到了很多,收獲也很多,充分領悟到“紅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諦。
一是要給后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就像馬良成、顧壽山等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是來之不易的。當我們站在他們的紀念碑前懷念他們的英雄事跡時感到悲喜交集。悲的是他們沒有親眼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主。喜的是他們為黨的事業,為鄂托克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愛戴。所以我們要傳承他們的遺愿,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關工工作上,努力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新人,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二是要給后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學習革命先輩們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于開拓,善于創新,努力培養出時代新人。
三是要給后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因此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努力培養出代代傳承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堅決反對鋪張浪費的時代新人。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4
“我非木石人,能無手足情?”一封封紅色家書浸潤著血脈親情和革命豪情,穿過烽火硝煙,將革命先賢立志救國、以身殉國的悲壯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映照出一個個為著理想信念寧死不屈的鮮活生命。讀來,眼中常含淚水,滿腔熱忱抒發一二。
我們切身感受信仰之力。習近平總書記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革命英烈一生短暫而輝煌,他們之所以能在任何艱難困苦、險境絕境中義無反顧、向死而生,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有無比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方志敏在就義前寫道:“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共產主義信仰自他們開始,如星火燎原之勢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萬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扛起馬克思主義大旗,為危在旦夕的中華民族走出了一條光芒萬丈的共產主義道路。
一個人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一個政黨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帶領全國人民沖破黑暗、無往不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眻远ǖ男叛鲂拍?,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我們黨獨特的政治優勢。看《紅色家書》,就是一次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禮、補足精神之鈣的過程,我們要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和安身立命之本,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練就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始終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矢志不渝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勇往直前!
我們深刻體悟家國情懷。《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因懂得小家命運與國家興亡同命相依、同頻共振,共產黨人從孝親敬老走向濟世救民。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在給親人的最后一封家書中,有了最酣暢淋漓的表達。史硯芬在給弟弟妹妹的信中說:“我的死,是為著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請你們不要因喪兄而悲吧!”劉伯堅在給兄嫂的信中說:“為了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眲⒅t初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望你不要為我悲傷,希你緊記住我的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好好愛護母親!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這里的母親,借指黨中央?!爸熑握撸笳煞蛑家?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為國家和人民甘于承擔一切是共產黨人偉大的精神氣節。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把個人價值融于對國家人民的大愛中,勇于奮斗犧牲,書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忠誠信仰和偉大擔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要傳承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多一些家國情懷。多一些家國情懷,就是要常懷愛民之情。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始終沉下身子聯系群眾、尊重群眾、關心群眾、依靠群眾,把維護好、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人民記在心頭,把群眾問題解決在手頭;多一些家國情懷,就要保有實干之心。干是真理,是真功。和平年代黨員作用更多展現在做好本職工作上,反應在具體工作中。要力戒“大事不得,小事不為”,樹立“只顧攀登不問高”的實干精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既要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又要勇于創新,敢于創造,不斷增強做事干事的本領,不遺余力、精益求精地做好工作,切實肩負起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多一些家國情懷,就要恪盡興國之責。位卑未敢忘憂國、人微未敢忘憂黨。身為黨員干部,面對愈發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要有天下為己任的博大情懷,常思國之興衰,常思黨之安危,切實把個人抱負與遠大理想、個人追求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團結帶領身邊人,在推進復興偉業中尋找生命的真實意義。
我們必當牢記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員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xx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繼續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任何歷史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承擔更為艱巨的任務,作出更多艱苦的努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泵恳粋€黨員也要每日三省,常問自己何為黨員,黨員為何?在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中我有何為?要有所作為,成為合格黨員,就要遺傳好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保持好革命戰爭時期的不屈斗志,把歷史使命扛在肩上。
**是片紅色熱土,有豐富紅色資源。我們著力挖掘紅色資源,將紅色基因不但在黨員干部中弘揚傳承,也不斷注入黨外人士血脈當中。近年來,全市同心教育基地遍地開花,建設了“鉛山石塘”等一批新的同心教育基地,也專門在橫峰葛源閩浙皖贛革命舊址群等原有基地中,深入挖掘其中的統戰元素,設立統戰工作陳列室,并結合統一戰線各主題教育活動狠抓宣教,用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感召更多的黨外人士,不斷聚起前行的磅礴之力!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5
現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通電話和視頻就可以和遠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聯系。但是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將對親人的思念寫成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
《紅色家書》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重現了歷史。書中記載了互報平安、家庭之間的小事,其中穿插寫信人之間的思想情感的變化,實實在在,觸手可及。這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崗位雖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離我們遙不可及,榜樣其實就在身邊。
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許多共產黨員脫穎而出,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換得大地陽光燦爛,讓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色家書》,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勇敢頑強的人。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熱血沸騰。
讀《紅色家書》,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態度。正像何叔衡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命運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積極面對人生。路在腳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對于自己走過的路,無論成敗,都不應該后悔。對于未來的路更要靠自己來走,而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實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組成了未來的幸福。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讀《紅色家書》,不僅使我的思想得到凈化,而且錘煉了黨性,更加激發了工作熱情。作為一名組織工作者始終要追求和諧、健康、科學、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要與時俱進,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當中。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組工干部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嗅覺、鮮明的政治態度、強烈的集體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6
近期在工作之余潛心誦讀了革命先烈的《紅色家書》,里面的一字一句,無不展現出了革命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發人深省,讀罷禁不住淚流滿面。
紅色家書顯示了革命先烈們的忠肝義膽和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抗戰英雄高捷成在《致叔父書》里寫到:“在這六年中東西奔波,南北追逐,歷盡一切千辛萬苦,雪山草地,萬里長征,在所不辭!無非為的是挽救國家的危亡!志向所趨,海浪風波在所難阻!”“這是從戎的決心,這是救國抗戰為國犧牲堅決的立志!救國才能顧家,國亡家安在!”這種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當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引。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紅色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按照中央和省、市、縣經濟工作、“三農”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發展實體經濟為重點,以鄉村振興為抓手,著力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紅色家書體現了革命先烈們殞身不恤、抵御外侮、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革命烈士左權在他的家書中寫道:“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边@擲地有聲的話語,抒發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奮斗的遠大抱負。
作為基層黨委書記,我要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和旗幟,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在發展鎮域經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抓好“雙創雙修”、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推進鄉村振興等工作上,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展現當代黨員干部對黨忠誠、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和擔當,確保黨的xx大精神在浮梁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紅色家書彰顯了中華兒女們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革命烈士趙一曼在英勇就義之前,她給嗷嗷待哺的三歲兒子留下如下家書:“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殷殷囑托,字字錐心,句句刻骨。即使眼前面對的是敵人冰冷的槍口,縱然知道即將到來的是與這個世界的訣別,也只想著把革命的信念堅定不移的傳遞下去,彰顯出中華兒女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
鏡頭轉向今天,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他們的高尚情懷和對革命至死不渝的信仰,發揚傳承革命戰爭年代的堅定信念和精氣神,在工作中以擔當實干為要,,立足本職、服務大局,以一個共產黨人該有的擔當和責任,為把浮梁建成“對話世界的后花園”貢獻力量。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7
近期,我懷著對黨深厚的情感與敬意,細細的品讀了《紅色家書》。從一封封飽含深情的紅色家書中,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艱辛,也感觸到了革命先烈對于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當我翻開一封封書信,真實的情感撲面而來,革命先輩視死如歸的情懷令我內心肅然起敬。從家書中一句句肺腑之言、忠誠之志里,我感受到了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堅持和貫徹的崇高理念和目標,也對我們所要堅持走的道路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永葆崇高信仰,堅定理想信念
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者們不畏艱險、不懼生死,為革命理想赴湯蹈火、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忠誠的黨員本色,是我們黨堅強有力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委書記,我必將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自己終身的必修課,把對黨的絕對忠誠作為自身基本的政治素養,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加強自身理論素養。發揮黨委班子帶頭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樹立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意識。
-
實習報告網小編精心推薦:
- 講紅色故事團會總結?|?學校晚會總結最新四篇?|?最新畢業生工作總結四篇?|?暑期實踐活動總結四篇?|?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二、永葆奮斗初心,樹立擔當意識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并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在硝煙彌漫的戰斗年代,革命先烈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畏艱險、英勇奮斗,緬懷先烈業績,發揚先烈精神,當代共產黨員更要勇擔時代賦予的責任重擔。對于當前而言,我們就是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永葆淡泊明志、照亮清廉本色
淡泊是情懷,清正見本色,廉潔勤政,清廉為民,是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劉伯堅給兄嫂的書信中寫道:“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分錢的私產。”“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毖诰沓了?,革命先輩始終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他們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私利;他們正人先正己,時刻用黨的紀律和規矩約束著自己和家人,這些都值得今天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對照反思。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一封封紅色家書,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我們唯有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優的作風,更好的行為來約束自己,不斷把勒功朝著爭做世界對話后花園中的一株茗卉而不斷奮斗。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8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學習“不計生前身后名”的擔當精神。一部林縣史,就是一部干旱史,寫滿了林縣人民幾百年來與“旱魔”作斗爭的悲歌。
1949年,514年間林縣發生旱災100多次,大旱絕收達30次,出現了人相食的人間慘劇。上世紀60年代,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后,面對貧瘠的山區、干旱的困擾,他把百姓裝在心中,敢想敢干敢擔當,經過反復論證,擔著被撤職受處分的風險,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排除萬難,毅然決定修建紅旗渠。修建過程中,他肩扛大錘走在群眾的前面,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不求任何回報。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修成這一澤被后世的長渠后,他便銷聲匿跡,把功勞推給了一個個普通的勞模。直到今天,不到紅旗渠,我還不知道楊貴書記的名字。楊貴書記曾說,“修建紅旗渠如果有錯,責任在我……我們都是共產黨員,黨性原則不允許我們眼睜睜看著地里旱得長不出莊稼,十幾萬人翻山越嶺找水吃而無動于衷。”“如果紅旗渠修建失敗,我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以死謝林縣百姓”。面對人民利益,他把個人生死、名譽置之度外,何等的豪言壯語,何等的責任擔當,有了這樣的擔當和胸懷,何愁事業不成。當前,事業發展公司正處于改革改制、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各種困難挑戰、利益取舍正考驗著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我們必須對標紅旗渠精神,學習楊貴書記的不計個人得失的責任擔當,堅決摒棄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明哲保身、不敢擔當、爭名逐利的錯誤思想,牢記發展使命和崗位職責,銳意改革、大膽創新、敢于擔當、苦干實干、砥礪前行,努力開創公司改革發展新局面。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學習“敢叫天地換新顏”的創造精神。“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是南京長江大橋,一是林縣紅旗渠?!鄙鲜兰o7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向國際友人介紹。如今時隔半個世紀后,歷時10年才建成的河南省林縣紅旗渠浩大工程,仍讓我們感到相當震撼。紅旗渠穿過太行山引漳入林,總干渠渠墻高4。3米,渠底寬8米,長70。6公里,全長1500多公里。這樣的工程,不要說在六、七十年代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即便放在機械化程度很高的今天也是相當困難。而林縣人民就是靠著一錘一釬、一楸一鏟、一筐一車鑿通了“人間天河”,創造了“人間奇跡”。這就是偉大創造精神的神奇力量。進入新時代,事業發展更需要這種敢于創新、勇于創造的精神,我們要充分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課題和新任務,找準自身定位,抓住新舊動能實施重大機遇,積極探索后勤服務業轉型發展新模式。在工作中,要善于將創造精神融匯入業務工作,解放思想、努力學習、刻苦專研,以敢創造的精神、愿創造的境界、能創造的能力,踏實工作,拼搏進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各自崗位上開創出新的“人間奇跡”!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學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奮斗精神?!芭_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山河重安排。”這首《定叫山河換新裝》再現了50多年前十萬民工戰太行的壯觀場景,充分體現了人類改造、征服自然的大無畏氣概、堅定的信念和奮斗精神。當年的林縣人民就是憑著這種精神,用自己研制石灰、炸藥、水泥,缺衣少食吃住在山上,同心協力,攻堅克難,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2座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終于修成“人間天河”紅旗渠。習近平總書記在xx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指出,“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當前,公司發展中還面臨著很多難題,有很多硬骨頭要啃,還有許多險灘要涉,還有很多難關要闖,現有產業整體運營質量不高、模式創新不足、各產業板塊過分依賴內部市場等各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發展。要想實現鳳凰涅槃、高質量發展,這就離不開我們每一名職工的付出和奮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必須發揮出先鋒模范作用,肩負起職責使命,立足工作崗位,以堅定的信念、必勝的信心、無畏的氣概、奮斗的精神,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業業干好每一分鐘,扎扎實實推進各項工作,為推動公司改革發展、轉型升級不懈奮斗。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學習“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奉獻精神。一條曲曲彎彎的人工天河,正是用無數建設者的奉獻和犧牲換來的。紅旗渠工程師吳祖太,是紅旗渠工程的主要設計者,不畏艱險,翻山越嶺,查閱大量資料,制訂了紅旗渠工程設計書。開工后,夜以繼日不停工作,解決了很多施工難題,在查看隧洞險情時,洞頂坍塌,不幸犧牲,年僅27歲。當時按照規定,18歲至60歲之間的青壯年負責修渠,年齡不到或超出的老百姓,為了能參加勞動往往瞞報年齡。繼而聯想到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以及近期涌現出的黃大年、鄭德榮等人,他們雖然事跡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私奉獻。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有了無數黨員干部的默默奉獻與付出。當前,中國進入了新時代,集團進入了世界500強,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亟待我們激蕩新氣象、奉獻新作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把奉獻精神當做自己的一種責任,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企業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平常工作“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關頭“豁得出”,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真正創造出優異的工作業績,展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風采。
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 篇9
8月18日,公司機關二支部與熔鑄車間黨支部聯合組織開展了以“接受紅色教育立足崗位建功”為主題的紅色教育黨日活動,兩支部近30名黨員參加了活動。大家從公司總部辦公樓統一乘車出發,約1個半小時后,來到位于漢中市南鄭區的紅寺湖川陜革命根基地紀念館。
川陜革命根據地是我黨所建立的第二大紅色根據地。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在紀念館展廳參觀了紅四方面軍在川陜革命根據地開展革命活動的大量史料圖片、革命遺物及視頻資料。
從展覽館的宣傳標語中可以看到“我要當紅軍,我要吃飽飯”“跟著紅軍走就能吃飽飯”等等樸素實在的愿景。當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都不能保證的情況下,一個國家和民族還有什么希望?
寒門出才子,時勢造英雄!當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當中華民族岌岌可危之時,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應勢而生,從弱小逐漸發展壯大,逐步成為領導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建立新中國的堅強。
我們參觀了紀念館,追尋了革命英烈在川陜革命根據地浴血奮戰的紅色足跡;我們在革命烈士何挺穎紀念廣場,在英雄塑像前,面向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聆聽了二支部書記路延忠同志的微型黨課。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边@次紅色主題教育活動讓我感觸頗深。不僅洗滌了心靈,錘煉了黨性,也悟出一些淺顯的道理。
縱觀我黨的發展史,在各個歷史階段,知識分子在我黨的發展壯大中都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堅韌不拔、排除萬難的勇氣和智慧,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
那么,作為漢中鋅業公司的一名黨員,又是一名知識分子,我們在公司“度困求生謀發展”的重要時期該如何去做呢?我認為,我們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信心決心,還要有知難而進,迎接挑戰的魄力和勇氣,一定要學會透過過現象看本質,通過一般找規律,在日常管理及技術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專業之長,成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高手,而不是制造麻煩、堆積問題的累贅。
我堅信,只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和全體職工能夠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扎實工作,我們就沒有爬不上的坡和過不去的坎,我們漢中鋅業公司一定能夠不斷發展壯大,再創輝煌明天。
-
我們精彩推薦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專題,靜候訪問專題:品讀紅色故事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