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發布時間:2025-05-222025芒種作文關于農民(匯集7篇)。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1
農民工,一群生活在城市底層的人,是城市的人卻又不是城市人。
其實他們才是這座城市的真正建設者。沒有他們一磚一瓦辛勤的'勞動,這幾百層的摩天大樓或許還在遙遠的前方向我們招手,沒有他們為這座城市涂抹絢麗的色彩,鋪設寬廣的道路,或許就沒有城市今天的發展。
他們青春和汗水都灑在這片土地上,這是我們的故鄉,也是他們的城市。他們,是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是和我們一樣對這座城市寄予希望和夢想的人,他們做著這樣一種職業,他們是這一種人,他們將自己的夢想、幸福和明天打在行李卷里,離開土地,離開家鄉,離開親人,寄居在這座繁華而陌生的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的汗水不再澆灌農田,而更多地澆灌著城市。
讓我們向農民工致敬,說一聲辛苦了!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2
一提到農民工大家自然和弱勢群體聯系在一起,討薪難、安全問題等,因為媒體使我們了解到太多這方面的信息。農民工問題確實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關注農民工倒不是我憂國憂民,而是因為工作關系,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反應農民工現狀的調查報告,建議從源頭上加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維護,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所以至今我仍有一種農民工情結,仍在關注農民工。但是今天,我以另一種視角去觀察、發現農民工的另一面,竟覺得農民工有農民工的優勢。
農民進城務工,是我國的國情,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城,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進城務工是必然的。他們成了企業的一支生力軍,城市的建設者,他們改變了城市,城市也改變了他們。
城市中隨處可見農民工的身影,黝黑的臉龐,粗糙的皮膚,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說著各自家鄉的方言,身著五花八門的衣裳,成為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夜幕降臨,城市變得熱鬧起來時,他們也變得快樂起來,有的坐在公園的一角用好奇的眼神觀察著周圍人們的一舉一動,感受著城市的氣息,有的坐在商場的一角觀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出出進進購物的人們,感受著物質的氣息。偶爾也見他們逛逛超市買點東西,或者在露天場地打打臺球等娛樂一番。他們在慢慢地靠近城市、融入城市,也試著去享受城市生活、接受城市文明。
今天的農民工確實變了。他們已經逐步改變了原來狹隘無知弱勢被動的農民形象,自身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具備明顯優勢的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保留農民身份的基礎上在農村和城市之間不斷轉換著角色,農忙時回農村耕耘,農閑時回城市打工;一種是堅持在城市打拼安身立命演繹著從農民向城市人的徹底轉變。
前者,農民工的身份本身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農民工,即是農民又是工人,雙重身份,這就意味他們同時占有著雙重的社會資源。農村有他們的田有他們的地,有他們賴以生存的最起碼的物質基礎,進城務工并不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手段,實際上是在農村有其田的基礎上又在城市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農忙時他們浩浩蕩蕩地返回農村,播種、收獲,農閑時又進軍城市打工賺錢。農村有他們的希望,城市有他們的憧憬。
我熟悉的務農打工兩不誤的老張和老郭就是這樣的人。老張并不老,40歲左右。平時在家種地,農閑時進城打工。一天,他在一個倉庫干裝卸工,當天拿到了工錢。下班后他立刻去給老婆買了一件衣裳,給兒子買了一件T恤,他說老婆不容易,賺錢就是為老婆孩子日子過得比別人好。他還說:等再打幾個零工,賺了錢也為自己置辦點行頭。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老郭家在貧困地區,他說家里種著幾畝田,打的糧食能解決溫飽問題,孩子現在上學,將來娶媳婦,都需要錢,為了兒子他必須打工。他說不管兒子怎么樣,只要給他蓋上房子,娶上媳婦,自己才算盡到責任。暫且不說他的想法有沒有局限性,但是進城打工賺錢卻寄托著他的目標和責任。
后者,屬于農民工新生代。他們進城后就沒打算再回農村。有文憑和有專業特長的,能謀到相應的職位,在城市實現就業。沒文化沒技術的不怕吃苦,從最底層干起,臟活累活,賣苦力的活,城市人不愿干的活他們樣樣能干。農民敢于走出來農村,需要勇氣,能在城市找到工作,是他們擇業標準放的很低,所以一般能夠找到工作,這一點就比城里人又有很大的優勢。
我認識的小李和小齊屬于年輕的農民工新生代一族。小李在城里什么苦活累活都干過,曾經在北京干過環衛工,倒賣過蔬菜,幾經失敗幾經挫折,苦苦干了幾年不但沒賺到錢,年輕的妻子因煤氣中毒還死在了北京。小李的母親對他說:孩子你回來,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吧。小李是那種有理想有志向的人,認準了在城市會有前途。于是他換了個城市從北京來到我們這個濱海小城市,繼續他的打工生涯。在工地上搬磚,推石灰,苦活累活樣樣干。腦子靈活,干活長眼,學了不少技術,瓦工、管道工等樣樣懂一點,時間長了他從工地上轉到小區,從干苦力往技術轉型,小區業主找他干零活的人越來越多,活多了干不過來,他便組織其他農民工干,自己竟然當起了小包工頭,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后來小區的綠化、垃圾清理等都交給他干。業務越來越多,他成立了公司,自己當起了大老板。今天的小李可不是當年的小李,賺了錢在城里買了房,城市姑娘找上門來,又結了婚生了子,在城里的生活游刃有余幸??鞓?。
小齊18歲進城,現在38歲。20年來從一個農村娃成長為一個企業的中層領導,自然是非常艱辛,但他學到了技術,學會了管理,企業與他勞動合同,為他辦理了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車子、房子等那樣不比城里人差。
如此等等,農民工在城市事業有成,賺錢有道的大有人在。
在農民眼里進城務工的是能人,在城市人眼里他們是打工者。在我眼里他們比農村人有思想,比城里人能吃苦。他們的日子比農村人和城里人都好過,因為他們退有余地,進有空間,他們根扎在農村的土壤里,汲取著城市文明的營養,豈不是時代的弄潮兒,是富有快樂幸福的人
真希望我們今后再也不要看到為討薪跳樓的農民工。在政府給予政策保護的同時,在大家給予人文關懷的同時,農民工朋友也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有法律做護身符,相信在城里的路會越走越寬敞,越走越順當。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3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一家三口去武城舅姥爺家過節,路上媽媽給舅姥爺打了個電話,舅姥爺說:“家里人都去收麥子了!”媽媽高興的說:“我們可以幫忙一起收!”路上,我和妹妹有說有笑,公路兩旁到處都是等待收割的金黃色的麥子,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
到了舅姥爺家,我們把東西放好,媽媽就開車帶我們去了地里,站在大堤上像遠處望去,地里有很多人,遠處還有好幾輛收割機在工作,不時傳來“轟隆”、“轟隆”的響聲。我和妹妹飛奔過去,來到收割機面前,我倆被這個從沒有見過的大東西嚇住了,太神奇了!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只要收割機經過的地方就只剩下麥稈了,麥粒哪去了呢?我站在旁邊,仔細的觀察這個大家伙,發現在機器的下方兩邊都有個大出口,麥稈被粉碎后就順著這個出口直接出來了,那麥粒呢?
這時,舅姥家的麥子收完了,姨夫開了一輛車過來,停在收割機旁邊,收割機師傅打開機器最上面的一個小門,麥粒就爭先恐后的滾到下面的`車里,不一會兒就裝了滿滿一車,??!它們都躲在這里呀!這時,我才發現在收割機最上面有一個大大的箱子,麥稈被粉碎的同時麥粒就被收集到這個大箱子里,最后麥稈被放回了地里,剩下的就是麥粒了。哦!我終于明白了。我們把滿滿的一車麥子拉回了家,姨夫把麥子倒在門口的馬路上,把它鋪平,麥子在太陽下要曬三到四天。
今天我學到了很多田間知識,也親眼看到了收割機是如何收麥子的,這是我之前從未品味過的農忙的快樂,心里美滋滋的。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4
春風輕輕地吹過,拂過人們的臉頰,一個美麗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春耕的季節里,時間對于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農民伯伯得抓緊時間完成春耕。因此,我們學校也放了農忙假,讓同學們回想協助家人完成春耕任務。
春耕時節的早晨總是充滿了緊張的氣氛。有的農民早已趕在太陽未出來之前,就已經在田野里抓緊時間插秧了;我們家也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餐就帶著農具去插秧了。
空曠、寧靜的田野霎時熱鬧了起來。這時,田野里的手扶機“剛剛剛”的聲音已經傳遍田野。人們正在邊插秧邊暢談著今年的春耕。我們加快了工作效率,并分工合作:小孩主要的任務是協助大人插秧。全家成員都投入在插秧的工作中。由于我是初練者,所以插秧的速度并不很快……同時,我也從這次插秧的過程中領悟到: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有進步。
黃昏時,經過我們全家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插秧,我們也帶著農具回家去。
經過今天的勞動,我體會到:要想獲得一個好的收獲,必須付出辛勤與努力。學習也一樣,要想取得一個好成績,必須經過不懈的奮斗、拼搏。[OK語錄網 wWW.968oK.CoM]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5
五月的中旬,是農村一年中夏收最忙的時候。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到鄉下外婆家去體驗繁忙的農村生活。
清晨,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我們就和外婆一大家子帶上長長的鉤刀下地收割油菜了。瞧,勤勞的妹妹彎著腰不停地收割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她的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我們已經把一整塊油菜割倒在地。他們整齊地躺著,像一層厚厚的金地毯,比那最豪華的波斯地毯還要可愛。
中午,當太陽公公脾氣正暴躁的時候,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叫上我們下地搶收了。因為外婆說中午太陽正旺的時候,正是油菜曬得最響籽的時候,這時打籽最容易。所以我們就拿上曬席、連蓋和籮筐開始出工了。我和妹妹幫外婆鋪上了一張張曬席,讓一株株油菜安靜舒適地躺在它們的小床里,外婆便舉起連蓋有節奏地“砰砰砰”地拍打,就像樂師正在敲擊鍵盤演奏音樂,那黑黝黝的菜籽兒隨著美妙絕倫的樂曲,歡快地從油菜莢中跳出來,他們跳滿了一張張曬席,睡滿了一個個籮筐。
黃昏時分,當縷縷炊煙再次從村中升起的時候,我們便懷著愉悅的心情滿載而歸。
月落柳梢,勞累了一天的我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我們的床下放著磨好的長鉤刀。明天,只要是晴天,我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6
“小滿趕天,芒種趕刻?!边@句農諺說的就一個字,那就“忙”?!靶M小滿,麥粒漸滿?!毙M時節是收獲的前兆,也是天氣開啟炎熱模式的標志。等到了芒種時節,天氣已經炎熱,小麥與早稻都已可以收割,待收割完之后,有一批新的作物又的趕時間種下去。
六月六日芒種,這是一個表征物候和農事的節氣,也是一個“接地氣”的節氣。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種之曰稼,斂之曰穡,而芒種,是既“稼”又“穡”的.時節,所以芒種之農事,體現著一個“忙”字。春爭日,夏爭時,小滿趕天,芒種趕刻。
芒種,正是麥子黃熟時節,“麥到芒種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鐮鉤,騎著霜降收芋頭”。
麥收有五忙:一割、二拉、三打、四曬、五藏。一方面是夏收,一方面是夏種,“杏子黃,麥上場,栽秧割麥兩頭忙”。所以夏收和秋收的節奏有著顯著的差異:“麥收要緊、秋收要穩”,“麥松一場空,秋穩籽粒豐”。
麥子“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黃熟收、干熟丟”;“麥子夾生割,谷子要熟妥”。
芒種時節,“收”與“種”快節奏地轉換,芒種田無隙、人無閑,所以“收麥種豆不讓晌”、“芒種掌燈夜插秧”、“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于是人們忙到“麥收無大小、一人一鐮刀”、“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的程度。
芒種作文關于農民 篇7
芒種是什么?難道是把芒果種在土壤里?這個問題引起了知識淵博的姐姐的哄堂大笑……
她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什么往地下種?!痹掃€沒說完她就笑得更夸張了,連氣都喘不過了。她的理論緊接著開始:原來芒種在端午節前后。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家家戶戶當天都要包粽子。過程雖不復雜,但時間卻很久。一開始要把長葉子裹成不會漏的三角形,中間空心,里面加糯米,糯米中間可以加肉,蛋黃,紅棗。我個人比較喜歡紅棗,更喜歡肉粽。材料放好后要將剩余的葉子把沒包住的包住,要不然蒸的時候就會露餡。哎!快停停,你說得我腦子都繞不過彎了,咋還有這么多講究。
端午節當天,我看見奶奶她們有序地一個一個步驟做,速度相當快,還看見上面有好幾根線,嗯!那天姐姐為什么沒有說這個環節呢?哦!原來這些線是用來系粽子的呀!
迎著悠悠的風聲,我坐在家后門,品嘗著奶奶親手做的粽子。嗯!這味道簡直要沖出天際,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糯米吃起來的感覺就像是在吃軟糖,雖然沒有那么甜,好吃得都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吃了這個,心情可是比別人好到1萬倍。天氣也慢慢地炎熱起來,風都成了熱風,熱得只能在空調下暫時涼快一會兒。因為上學的.時候是不可能給你那么好的待遇。
原來,芒種時可以做這些事情,害得我都被姐姐嘲笑了,希望每年芒種的時候我都能吃到肉餡的粽子。呵呵!前面的你現在知道了嗎?
-
更多精彩芒種作文關于農民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芒種作文關于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