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途次讀后感
發布時間:2025-05-15北伐途次讀后感。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1
我讀了高士其爺爺寫的《細菌世界歷險記》,書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帶著我游歷了整個細菌世界。
在書中高士其爺爺變成了細菌大王“菌兒”,它們就像小小的蒲公英一樣到處旅行,隨風飄動,隨心所欲的去任何地方;它們也像一個大魔法師,可以和哈里波特一樣分身,一變十,變百,變千,這個“菌兒”呀給我們講述了它的兄弟姐妹們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它們是如何攻入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生??;我們是如何和它們打仗,把它們趕出我們身體……
在還沒看過這本書以前,我特別討厭細菌。媽媽說細菌會導致食物發霉,吃了會讓我們生病。細菌還會傳播感冒和很多疾病,可怕的是當我們不好好刷牙時,細菌還把我們的嘴巴當做一個大食堂,甚至會吃掉我們的牙齒,造成蛀牙。
自從我看過這本書后,我對細菌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原來,細菌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害細菌,有害細菌有很多,大腸桿菌會引起腸道感染,沙門氏菌會引起食物中毒,還有可怕的是霍亂弧菌,是一種能致命的病菌。這些有害細菌就像壞蛋強盜一樣侵略我們的身體,破壞我們的健康,我們一定注意個人衛生不給它們可趁之機。
另一類是有益細菌,小朋友一定無法想象細菌還能制作食品吧?原來我們愛喝的酸奶就是乳桿菌制作的,還有爸爸愛喝的啤酒就是酵母菌的功勞。有益細菌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促進維生素的吸收,增強人類的免疫力。從書中我了解到原來有益細菌對我們人類的用處可大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細菌也有好壞兩面,它們既是人類的天敵,又是人類的好幫手,并非百害無一利。這對于我們人類也是一樣,我們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忽略了別人的優點。我們也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于自己的優點不驕傲自滿,對于自己的缺點也不膽怯勇于改正。細菌世界里的奧秘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探索更多的科學知識。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2
天鵝會叫,是天生的本領。你知道么,世界上還有一種稀有的天鵝——吹號天鵝,它們不僅會叫,聲音還像法國號一般圓潤動聽。遺憾的是,有一只叫路易斯的小吹號天鵝不僅發不出法國號的聲音,連基本的叫聲都沒法發出。但它的爸爸并沒有放棄,冒著被獵人捕殺的風險,想方設法弄來一支真正的小號,還教它學會吹響。它終于可以和其他天鵝交流了,不僅如此,還利用這特長到夏令營擔任號手,甚至還收獲了美麗的愛情。這就是我暑假讀過的一本好書——《吹小號的天鵝》。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父母對子女的親情,子女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人類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以及不能不勞而獲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路易斯充分利用自己會吹小號的特長和脖子長的優勢,在夏令營擔任號手期間,努力克服困難,勤勞工作,和小朋友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既找到了自信,也通過為社會做出貢獻而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努力地攢錢,替它的爸爸償還了小號的費用,避免了它爸爸被誤認為是小偷。
通過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即便處于逆境、遇到困難,都要有勇氣和信心,相信奇跡,讓不可能的事變成現實。當然,這一切的背后,必須是認準目標不斷地努力,既認清自己面臨的狀況,也積極思考尋找辦法,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我們小學生,雖然談不上有啥逆境,但是隨著年級往上升,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媽媽告訴我,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所以當我遇到困難時,不能知難而退,而應該勇往直前,牢記心中的夢想,一步一步去實現。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超級棒的書,名字叫做《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主要講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后,一群退伍軍人無所事事。于是,他們突發奇想在當時那個沒有火箭的年代,用大炮發射炮彈到月球上去。這個消息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在退伍軍人的堅持下,他們籌集了四百萬美元的巨額經費,制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炮。而就在準備制造炮彈時候,一位法國學者的發言引起了許多關注。他希望能夠制作一個空心炮彈,自己在空心炮彈里飛往月球。終,這名法國學者陪同兩名退伍軍人一同被打上天空。經過天文望遠鏡的觀察他們擦著月球的表面飛過,被月球的引力吸引。天文局當天宣布,如果月球的引力大,有可能會成功到達目的地月球。但是如果沒有到達月球,他們的嘗試只會給太陽系添加一顆新星。這個結果可真是出人意料。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三個主人公是偉大的,他們為了完成全人類探究其他星球的夢想。用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生命。在人類的歷史長河里,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正是那些用于創新,勇于革新的老前輩,我們才能有如今幸福,便利的生活。并且我也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要放棄,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這個世界,需要那些追求安逸的人,只有這樣,整個世界才不至于混亂不堪。這個世界,又需要那些大膽,敢于創新的人,正是這些人,世界才能不斷進步,不斷而前。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4
讀《紅星照耀中國》,想當年賀龍拿著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個蘇區,他襲擊了國民黨的人,毫無畏懼之心,隨后加入國民黨,最后在南昌起義后又加入了共產黨。
他是大家公認的“黑幫頭頭”,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樣反抗正義,引發慘案;也不像汪精衛那樣外表友善,內心狠毒背后捅刀。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謙虛,可以像唐太宗一樣虛心聽取意見,從而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在將士們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辯的口才,成就一支龐大的隊伍,也為紅軍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賀龍,他平易近人,照顧下士,即使在長征那最艱難的歲月里,他忍著傷痛,背著受傷的部下行軍;即使在糧食幾乎斷絕的情況下,他想盡一切辦法,不讓手下的將士倒下;所以在被國民黨圍剿、形勢惡劣的情況下,戰士們都沒有忘記賀龍有恩于他們的點點滴滴,寧可追隨著賀龍,在路上死去,也不愿離開,可見賀龍平時對他人沒有貧貴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這一切的結果是——紅軍取得勝利。
有人說賀龍的行為過于急躁,沒有將帥風范,只配是一個戰場上的一兵卒,但賀龍忠誠于黨,待人真誠,嫉惡如仇,大家紛紛前來來投奔他,這就說明他有著超贊的凝聚力和超強的戰斗力。雖然他在解放戰爭中并沒有許許多多驕人的戰績,但他仍是后勤部隊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紅軍的勝利,他功不可沒!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5
1、題目:
格式一般為《讀xxx有感》(xxx為書名),或者直接寫"讀后感"也可以。
2、第一段:
簡述這本書的書名,作者等基本情況,再講一下讀了這本書的感受,比如說感覺受益匪淺啊,對我很有啟示啊等等。
3、第二段:
簡述(概括)書中主要內容,注意是簡述,越精煉越好,因為這個不是文章主要內容,只是為下文的感想做鋪墊。不少人會覺得這很難,所以在概括前可以先閱讀一下前記和后記。雖然這很難讀懂,但時間久了,不僅能在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還能大大地提高閱讀的能力。
4、第三段:
讀了這本書的感想,這是全文重要的部分,要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這里開頭好先講一兩句自己的觀點或者感想,接下來的部分就圍繞這句話展開討論,這種寫法很容易就是讀者知道你想表達什么。
5、第四段:
想讓自己的觀點更有真情實感,富有時代氣息,就可以聯系自身,聯系生活,聯系社會現象。這樣寫出的文章更真實,有說服力,也更打動讀者。
6、結尾:
說一下這本書帶給你的啟示和對它的喜愛之情(后者可不寫)
優秀范文:
01
《小熊維尼》讀后感
《小熊維尼》里面有克利斯多夫羅賓、跳跳虎、小熊維尼、小象、小袋鼠、小豬??死苟喾蛄_賓的特點是愛護小動物,小熊維尼的特點是愛吃蜂蜜,跳跳虎的特點是愛跳,還很喜歡大叫,呵呵。小袋鼠總是愛指揮小象用鼻子吸水跟他一起玩。我從這本書里學到了愛護小動物,朋友之間相親相愛。
02
《匆匆》讀后感
前不久,我們有幸拜讀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它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年華。其中:“但這不能平地,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我們的生命只有?!把嘧尤チ?,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彼?,我們應該有所作為,才不會留下遺憾。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現在的我們都嬌生慣養,不會注意這些。早上的太陽公公上班時,我們都喜歡賴在床上,一日之計在于晨,無比美好的早晨又過去了。來得匆匆,去得也匆匆,一下子便沒了影子——從床邊過去了。匆匆吃完午飯?不是的,我們從不放過一個精彩的節目,一手端著飯碗,一手拿著遙控器,坐在電視機前全神貫注,飯碗一粒未動——中午又過去了,從飯碗前過去。下午應該要寫作業?沒有,“今天我和同學約好要去‘爬山’?!薄敖裉煳矣泻堋匾氖虑橐鋈??!币粋€下午便又在玩耍時過去。晚上呢?“明天再做吧,明天比較有空,今天晚上玩會兒電腦……”一天匆匆過去了,你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有看書嗎?有做作業嗎?有復習或預習功課嗎?沒有,沒有,沒有。而明天卻又將是如此。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時間過得飛快,是何等的匆忙,年少時無所事事,老來自當后悔萬分。若是如此,我們還要來這世間有什么用呢?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6
愉快寒假馬上要結束了,我在寒假里讀過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雖然它里面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卻不是這個寒假中讀的喜歡書,我喜歡的書是《做優秀的自己》。
《做優秀的自己》這本書大概講的是一些人因為努力的鉆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得病,比如說失明、耳聾等癥狀,但是他們不會放棄學習,努力鉆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這本書里的故事我喜歡的是:“一粒沙子”。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出生在英國的格格斯特群,他的名字叫做韋拉德。約翰,在他出生后不久,他就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手抖病”。上了小學后,韋拉德的動手能力在班里是差的一位,他甚至連一個很簡單的單詞都不能順利寫完。但是他很喜歡雕刻,雖然他的手一直顫抖,但是隨著他雕刻時的專注,顫抖竟然在減弱。后,他經過不懈地努力,不但能雕刻的很好,而且還能在沙粒上雕刻。終于,他成為了一名偉大的雕刻師。
這本書還有很多和這個相似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要告訴我:如果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會取得成功。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7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勇敢的孩子不放棄》,讀完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想。
這本書主要介紹,一位身高一米五二、體重六十一公斤,腰圍二尺五的一個小男孩因為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后來他堅持不懈……后他和幾位胖子們組成了一個''瘦身俱樂部'',和''胖友''們一起加油,減肥成功的美好故事。
我也有一件關于堅持不懈的事情: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溜冰鞋,我非常興奮,于是就下樓去操場學習滑溜冰。穿好溜冰鞋,我飛快的站了起來?!鞍 蔽掖蠼械?。原來我摔倒了,后來我又站了起來。結果還是摔倒了。我再次站了起來,可惜老天爺就是這樣子對我,每站起來,就每摔倒。我試了好幾次結果依然是跌倒,我有點不耐煩了,坐到了一邊,想:我為什么一站起來就摔倒?難道是腳型不對?我擺了很多次腳型,可還是跌倒了,這時媽媽給下來給我送水喝,看到我,每站起來,每就摔倒。媽媽跑過來說:“孩子堅持就是勝利,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堅持不懈才能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甭犃藡寢尩脑?,我堅持不懈,過了幾分鐘。我找到了一點感覺可以慢慢的在地上滑了。又過了幾個小時,我可以在地面上飛快的滑了起來,我又練習了幾個小時,終于可以飛快的在上坡和下坡上快樂的滑來滑去。媽媽說的對,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不懈才能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情。
讀了這本書后,我知道了,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不懈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想做的事情。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8
假期里,我把四大名著里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至今,故事里的那些情節還在我腦海里回蕩。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斗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里面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把人物的形象描述的惟妙惟肖。其中我最喜歡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三顧茅廬、空城計等等這幾個故事。
《三國演義》里有很多很多的厲害人物,有被稱為*雄的曹操,東吳的主公孫權,還有以仁德得民心的劉備,也有小氣妒忌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赤膽忠心的趙云,義薄云天的關羽等等都是一些大人物。其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和趙云。關于他們的事跡,我讀得最多了。也很清楚,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借箭”趙云的“單騎救主”現在我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
《三國演義》講的是軍事策略,講的是如何統治自己的國家,一個國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個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會有利于自己的國家。就像人們所說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個能為自己主公、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就算不一定會給國家帶來繁榮強盛。但也不會對自己國家不利。
讀了這本名著,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示,受到了很大的啟迪。我要學習諸葛亮的“機智冷靜”學習劉備的“謙虛”學習魯肅的“忠厚”我今后一定會做得更好。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9
這篇文章寫了好多個革命英雄:里面的成崗對死毫無懼色;許云峰舍己為人;江姐姐受到敵人嚴刑拷打卻死不說出軍事機密;劉思揚出身與豪門卻協助革命;渣滓洞的難友們各個團結奮斗,敵人全部慌了神。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云峰將要被匪徒拿死亡作威脅的那段描寫:“死亡,對于一個革命者,是多么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后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泵鎸χ讲奖平墓黹T關,許云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菔癄€、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鉆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為革命作出犧牲的戰士們,國民黨反動分子只能給他們身體上受盡折磨,卻絲毫無法動搖不了他們這種愛國的精神,反而他們更加愛國的精神更加強烈!讀到他們的英雄事跡,我覺得自己跟他們相比根本判若兩人,我感到十分愧疚。想起自己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才寫了幾篇,就泄氣了;學習上遇到什么“小”挫折,就想放棄。沒有對寫作文、學習的要領完全掌握。要領就是不論做什么事總要充滿熱情,這樣心里也不易被擊垮,總找借口說自己還小不懂事??扇缃裉炱?,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困難重重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鼓起勇氣去嘗試;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困難。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边@是解放戰爭勝利后的對于黎明的描寫。這一處萬物和平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是什么讓我們有了今天,有了美好的生活,舒適的享受,使人淡忘了淚與血的歷史,也使人沒有了英雄們當時的精神。所以,我要感謝《紅巖》這本書,英雄們成了我的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真正的我,一個堅強熱情的人!謝謝!
不是因為那本書自身的重量,而是它那革命精神使我敬仰。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10
俗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雖勇冠天下,可他有勇無謀,還盡干一些賣主求榮的事。想那時,*董卓只用了一匹赤兔馬,就收得呂布前來歸降,而呂布竟殺死了自己的義父丁原。這正如張飛所罵:“三姓家奴”!
想當初,呂布其實是可以和劉備一起成就一番事業的??墒撬湴磷源?,根本聽不進軍師陳宮的良言勸告,反而一再相信那些小人的讒言,最終被曹操活捉,身首異處。
再看諸葛亮,他才華橫溢、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有勇有謀的他最終幫助劉備成就帝業,他自己也當上了一國的丞相。
《三國演義》中,周瑜不停地為難諸葛亮,有一次讓他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羽箭,而諸葛亮憑著智慧,在三天內就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的“草船借箭”。面對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還上演了一出“空城記”,成功擊退強敵,憑的同樣是膽略和智慧,這正是呂布所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在劉備白帝城黯然去世后,諸葛亮并沒有像魏國的司馬氏那樣越位登頂,而是遵循先帝托孤遺囑,一心一意輔佐阿斗,先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最后未能如愿,但他的一腔赤膽忠心,與日月同輝,永遠為世人所景仰。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像呂布那樣自以為是、目空一切,意志軟弱、見異思遷。要多學學諸葛亮,胸懷遠大理想,凡事都能動腦子,有勇有謀,做好每件事,走好人生每一步。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11
《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用時十九年才完成的編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根據歷發生的重大事件編寫而成,當時的皇帝宋神宗認為這本書中記載的故事可以作為一面鏡子,就像“前車之鑒”,可以讓后人更好地治理國家,因而將此書命名為《資治通鑒》。
長平之戰。趙王受秦國反間計,命趙括代替廉頗為大將,但趙括只知死讀兵書不知隨機應變,紙上談兵使四十五萬人白白喪生,趙國損失慘重。從中我們借鑒到了學習知識不能“死”,而是要“活”,要懂得隨機應變,懂得準確運用。
楚霸王項羽。誅殺宋義,威震楚國,聲名大震。鴻門宴,義放劉邦,雖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秦軍卻在烏江之夜聞得四面楚歌最終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刎烏江。得民心者得天下。善于用人的漢高祖劉邦,手下三杰韓信、張良、蕭何輔佐劉邦完成大業,可見得民心的重要性。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結交豪俊,收天下英雄為己用,在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看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便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愛民如子,輕徭薄賦。他善于納諫,聽取正確的治國方法,最終開創貞觀之治。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證明了納諫與得民心的重要性。所以,我們需要在平時生活中廣交益友,善于聽取別人真誠的勸告。雖然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但是它們卻對自己有很大的利處。
歷史是一本集錯本,而且是鐵皮封面的,其中穿插的竟都是刀光劍影。但是這樣的血教訓就讓我們能夠更加的改正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在犯古人犯過的錯誤。真的感謝司馬光先生,假使沒有《資治通鑒》,時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提供一個輪廓;作為一個讀者,我是何等幸運。問題是,讀史者的幸運,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運。因為我在其中聽到了太多佞臣的假話謊言,和太多人民的哭聲喊聲。這就讓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也該從中學到些教訓,不能讓歷史重蹈覆轍。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此名為《資治通鑒》。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12
一、格式和寫法
讀后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后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后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后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后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以“感”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
八,寫讀后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后,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寫讀后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的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網wW.fw76.CoM 76范文網】
北伐途次讀后感 篇13
《三國演義》第十二章是“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有位賢士叫諸葛亮,劉備早就聽說他的大名,又有人向劉備推薦他,于是,劉備很希望能見到諸葛亮。第一次,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前去拜訪諸葛亮。三人來到諸葛亮的莊院前,前去敲門,不料出來一個小童,說諸葛亮不在。劉備聽了非常失望,在張飛、關羽的勸說下無奈的離去;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又前去拜訪。這是正是隆冬,這次諸葛亮的弟弟在家,而諸葛亮昨天剛剛去和朋友游玩去了。于是,劉備就留下一封信,說明自己對諸葛亮的敬慕之心,失望地走了;第三次,張飛和關羽等人一齊來勸阻劉備不要再去,但是劉備求賢納士的態度非常堅決,讓張飛和關羽不得不再跟著劉備去拜訪。這次,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離山莊還有半里路時便下馬步行。三人來到山莊,小童告訴劉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一聽,便在門外等候。半天后,諸葛亮睡醒了,劉備急忙拜跪,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決定輔佐劉備平定天下。劉備也正是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才如虎添翼,進而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流芳百世…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劉備之所以能把諸葛亮這種奇才請到,是因為劉備具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總結了一個道理:人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
-
推薦閱讀:
北伐途次讀后感
最新第一次發現讀后感
名書讀后感
燈讀后感
-
想了解更多北伐途次讀后感的資訊,請訪問:北伐途次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