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發布時間:2025-05-15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必備十二篇)。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1
尊重服務員的勞動,對服務員謙和有禮。當服務員忙不過來時,應耐心等待,不可敲擊桌碗或喊叫。對于服務員工作上的失誤,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語,加以諷刺。
六、賽場禮儀
到體育館或體育場觀看體育比賽,應提前入場,對號入座。有些比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按照賽場的要求到指定地點就座,不要到禁區走動,以免發生危險。要遵守公共道德,自覺維護秩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體育場內一般不許吸煙。拍照時不要使用閃光燈。
運動員比賽時,觀眾要保持安靜,不能任意走動。鼓掌和喝彩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一般應在選手完成了高難度動作之后。鼓掌的時間要適可而止。主場觀眾應體現東道主的風度和公平精神,為雙方鼓掌,表現出公道和友好。
七、乘車禮儀
乘客乘車、船時應依次排隊,對婦幼、弱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或有礙安全的物品上車。上車后不要搶占座位,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應主動讓座。乘車時不要吃東西、大聲喊叫或把頭伸出窗外。不隨地吐痰、亂丟紙屑果皮,不要讓小孩隨地大小便。乘坐飛機時要自覺接受和配合安全檢查,登機后不要亂摸亂動,不使用手機手提電腦等可能干攏無線電信號的物品。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2
所謂禮儀是指在社會交往中,用于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為規范和慣用形式,禮儀的直接目的和本質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禮儀的要求去做,禮儀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在現實生活中,知禮,守禮、行禮的人會贏得別人的尊敬和信任。反之,非禮、失禮的人往往為社會所垂棄,作為學生更要注重禮儀修養,當然,禮儀修養絕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形式,它是與人內在的道德、文化和藝術修養密切相關的,是人的內在道德、文化和藝術修養的反映和折射,為此,學生在學生禮儀行為規范的同時,還要從思想道德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等方面提高自己。
一、升降國旗,莊重嚴肅,脫帽行注目禮。
二、集會要依次迅速,嚴守會場紀律。
三、上課時,遵守課堂紀律,發言先舉手,教師允許后起立回答。
四、在家里,尊老愛幼,尊重父母兄長的教誨,被誤解時避開鋒芒后解釋。
五、用好禮貌語言:“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六、衣著整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舉止文明。點頭微笑、鞠躬握手要情真意切。
七、進辦公室先輕輕敲門,遲到要報告,遇見老師先讓行、并問好,見了客人要問好讓座,講究歡迎、歡送的形態和語言。
八、不圍觀陌生人,尊重殘疾人的人性,主動讓座、讓路并予以幫助。
九、參加宴會、座談會或觀看演出、比賽時鼓掌致意要適度,不用嘲諷語言,不起哄。
十、碰到車輛要行禮。
十一、師生之間相處禮儀。與老師相處時,要有基本的禮貌,如見到老師要問好,向老師請教問題時要謙虛并虛心接受老師對自己的批評。
十二、同學之間相處禮儀。與同學相處時,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禮貌相待,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十三、校園公共場合禮儀。在校園公共場合中,特別要注意衛生方面的保護,遵守必要的秩序維護,如公共聚會、校園生活中的秩序等。
十四、教室場所禮儀。在教室等公共場合中,要愛護教室的公共設施,衣著整潔,舉止得體,保持教室的衛生和秩序。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3
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4
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5
應遵循“讓長者、客人先知”的原則。即先把身份低的、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先將主人介紹給客人;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
介紹時,應簡潔清楚,不能含糊其辭??珊喴亟榻B雙方的職業、籍貫等情況,便于不相識的兩人相互交談。介紹某人時,不可用手指指點對方,應有禮貌地以手掌示意。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6
接待上級來訪要周到細致,對領導交待的工作要認真聽、記。領導前來了解情況,要如實回答。如領導是來慰問,要表示誠摯的謝意。領導告辭時,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見”。接待下級或群眾來訪要親切熱情,除遵照一般來客禮節接待外,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聽取,一時解答不了的要客氣地進行解釋。來訪結束時,要起身相送。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7
1、請:借物品,求幫忙,要說清,才像樣,有問題,說請問,客人到,您請進。
2、您好、再見:見面時,要問好,早中晚,不能少,分別時,說再見,臨睡前,道晚安。
3、禮貌用語(謝謝、不客氣):人幫我,謝謝你,我幫人,不客氣,謝謝你,不客氣,常用起,更知禮。
4、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系):做錯事,對不起,用誠心,表歉意,不要緊,沒關系,互謙讓,明事理。
5、自我介紹:做介紹,要大方,口齒清,聲響亮,先名字,后年齡,讓對方,更知情。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8
1、禮貌用語掛嘴邊
(1)遇到長輩要說“您好”,遇到同齡人要說“你好”。
(2)得到幫助后要說“謝謝”。別人感謝你時要說“不用謝”“不客氣”。
2、見人主動打招呼
(1)不要怕見人,見到人要主動說話。
(2)說話時,面帶微笑,給人以舒服的感覺。
(3)說話和打招呼時要熱情,讓人家愿意和你說話。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9
㈠孝敬父母
1、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長輩見面要主動問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問“早安”。
3、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道別。
4、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6、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不與父母長輩頂嘴。
㈡家庭書信
1、與家人通信,信的內容要講究禮貌。
2、書寫規范,正確填寫郵政編碼。
3、正確使用祝頌問安語。
4、信封緘啟書寫要用尊稱。
㈢家庭應酬
1、迎客??腿诉M門后,主動打招呼、接待。
2、主動讓座、倒茶,敬茶要用雙手端穩。
3、客人與父母交談時,要主動回避。
4、當老師家訪時,如果老師要自己聽情況,自己應站在老師身旁,靜聽老師與家長的談話內容。
5、送客。當客人提出要告別時,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視病人。親友、老師或同學患病,應去探望,保持輕松、無慮的氣氛,給病人心靈上的大安慰。
7、慶賀。同學、朋友、親戚在學習、工作上取得好成績時,要主動慶賀。
8、憑吊。親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裝,忌穿大紅大綠的衣服,進入吊唁場以后,態度要沉重,不能大聲談笑。
9、電話
⑴向外人打電話時,不撥錯電話號碼。
⑵自報姓名,使用禮貌稱呼。
⑶通話時語調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話結束時應說“再見”。
⑸自己接電話時先說“您好”,后說“這是某某家(或某某單位)”,再請問對方應找的人。
⑹禮貌使用“請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幫你什么忙嗎”等語言。
10、探親訪友。逢年過節或休息時,探望親戚朋友要注意禮節。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10
一、稱謂禮儀
1、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二、就餐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三、待客做客禮儀
1.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2.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四、穿著禮儀Sxw9.COM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11
尊敬父母、敬重長輩:
1、早上起床后、晚上就寢前、父母下班回家時,應向父母表示問候。離家外出、上學或放學回家應向父母打招呼。當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時,應打電話或寫留言條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時間,以免父母擔心。
2、記住父母的生日;當父母過生日或母親節、父親節時,能給父母送上一件有意義的小禮物,并鄭重地祝賀。
3、過新年時,應向父母拜年并給予祝福。
4、當父母生病時,要殷勤問候、細心照顧(端茶送水、喂藥等),少讓或不讓父母煩心。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學習上自立、品德上自強,少讓父母操心。
6、不挑吃穿,不亂花錢,能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7、正確的稱謂長輩。
8、對年歲較大、行動不便的長輩能給予特殊的照顧。
吃飯的時候,主動為他們盛飯夾菜。
睡覺前,為他們鋪床、放墊、落蚊帳,防止他們著涼。
對走路困難的長輩,要時時加以攙扶,防止他們摔跤。
有空時,陪他們說話、聊天,給他們解悶,不要嫌棄老人說話嘮叨。
老人病了,要細心照料,幫助送水、喂藥;洗腳或擦身等。
餐桌禮儀:
1、入座時應請長輩先坐,女士先坐,客人先坐,待別人坐定后,自己才可入座。
2、平時等父母及家人一同就餐;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做客時主人未示意開始,不要動筷。自己先吃完飯時,應禮貌的叫他人“慢用”。做客時主人未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3、就餐要文雅,要細嚼慢咽,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或邊吃邊說。正確使用筷子,忌敲筷、擲筷、叉筷、插筷、渾筷、舞筷。喝湯要用湯勺舀到小碗內用湯匙送到嘴里,不要將湯碗直接就口。切不可口對著熱湯吹氣;喝湯不能發出響聲。
4、不要挑食,不要?!巴氲住保灰毷?。父母給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讓父母先償或給他們留部分。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5、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 篇12
待客做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迅速開門或主動到門外迎接客人,熱情與客人打招呼,如果客人手提重物,應主動幫忙,對長者或體弱者可上前攙扶。
2、進入室內后,一般請客人坐在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糖果招待。沖泡茶時首先要清潔茶具,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為宜,敬茶應雙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長者。
3、之后,及時與客人交談(寒暄),不冷落客人。假如客人有事要求與父母交談,則應主動回避。父母不在家,非常熟悉和客人才迎進門;對陌生的來客,可借故請其改日再來。
4、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5、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聲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6、客人提出告辭,通常要婉言相留,等來客起身后再起步送至門外,并說:“請慢走,歡迎您再來!”
7、選擇適當的時間,好事前同對方約定時間。
8、做客時穿戴要整齊,儀容要整潔。
9、進門前要按門鈴或輕輕敲門,待有回音或有人開門后方可進入。
10、主人斟茶或給糖果,應起立雙手接過,并說“謝謝”。
11、不可與小伙伴一起忘情嬉鬧,不可隨便進入大人的臥室和亂翻別人的東西。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12、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13、離開親友家時,要鄭重其事地告別。
打電話禮儀:
1、正確地接電話:
養成電話鈴響后中斷時立即接聽和語調溫和地自報家門的習慣。比如:您好!這是。請問您找哪位?
若是找其他人的電話,應讓對方稍等,然后迅速叫來聽電話的人;若是對方要找的人不在,要詢問對方是否有事需要自己轉告。
在接聽別人的電話時,應由對方先結束談話。如果有特殊情況,可委婉地告知對方并盡快結束談話。
在電話機旁放上筆和卡片紙,便于記錄、查詢、轉達。
2、正確地打電話:
要選擇適當的打電話時間。
查清號碼,正確撥號。
接通后,先報出要找的人名。
通話聲音要清晰,時間不可過長。
為方便使用(節約時間),應把常用的電話號碼記在電話薄上并放在電話機旁。
3、寬容地對待打錯的電話。
4、文明使用公用電話,愛護公用電訊設施。
5、牢記和正確使用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20、110。
-
欲了解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網的更多內容,可以訪問:參加派對的基本禮儀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