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你的位置: 實習報告網> > 實習范文 > 導航 >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發布時間:2025-05-02

2025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合集十九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19篇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墻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著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尸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秘書,與拉貝共同負擔著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當他終于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幸免于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

后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于求生的人……后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著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蒙眼睛,他笑著對日本軍官說:"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這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段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國人怎么能忘記?盡管日本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蒙蔽事實。但近來發生的釣魚事件有一次給我們敲醒了警鐘,現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已經覺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會問自己的主權做不懈的努力和斗爭。歷史永不能忘,我們要將這段屈辱的歷史轉化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斷前進,改變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為力量,變弱小為強大,棄腐朽造神奇。只有通過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2

看完南京南京,我懷著沉重的心情,我觀看了南京南京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與此同時,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來,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展開了慘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終失敗之后,在數十萬中國人的鮮血終于染紅長江之后,南京全城淪落,一系列慘無人道的的`瘋狂舉動在無恥的日本人的手下展開最后,角川把幸存的兩名中國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選擇了自殺。

影片留給了我很長時間的思考。是,人慫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當我看到鏡頭里那一張張痛苦的臉、無奈的臉、絕望的臉便心如刀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孫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憤怒!淚水、痛苦、憤怒編織在一起,便是南京南京的最好觀后感。

當我看到日本人拉著一車死去的慰安婦,把我們中國人當貨物一樣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來,流著淚,向這些慰安婦致敬;我也要用盡一切惡毒的語言去咒罵這些無恥的日本人,他們失去了最起碼對人性的尊重!

日本婦女五元,中國、朝鮮婦女兩元。在日本,一位軍官這么說。他們的做法就是對我們極大的侮辱,極大的傷害!我們不是羊!這一點,中國不會忘!

是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不會忘!

華夏大地曾經多么慷慨的給予我們,它給予我們熱情、善良、堅強,卻忘了給予我們平安。炎黃子孫享受著這一切。但是,當別人攻擊我們之時,有無還手之力,這是莫大的悲哀??!

我覺得南京南京這個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發奮圖強。

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從現在起,認真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的更昌盛,更繁榮,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3

今天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剎那間非常恨日本人,甚至對今年發生的日本地震不太感到傷感,我也許是一時心血來潮,畢竟上次如此的滿腔憤怒還是好久的事情了,感到國內對國恥的宣傳并不是很多,因為畢竟抗日戰爭結束已經很久了,很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已經不在人世了,作為80后的我也只是在以往娛樂節目不多的情況下,看了一些抗日題材的電影,但是這些不夠,不能真正反映出日本人在那個年代所犯下的滔天罪惡?,F在電視娛樂節目和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根本很少涉及到這些題材,即使涉及也感到拍出的有些搞笑,只有南京南京這部片子才能稍微把那段歷史呈現給大家看,我們的.民族擁有那么長的歷史,創造出那么燦爛的文明,為什么那么容易遺忘呢,雖說團結是主體,但是國恥不能忘呀,也許90后們還能略懂那段歷史,但是00后們,以后的人們難道就永遠的對那段歷史陌生了么?他們僅僅感興趣的就是現在的娛樂節目嗎?民族性何在?這是歷史的教訓,希望所有人勿忘國恥,即使千百年后也應記得日本人對我們的民族國家所犯下的罪惡。

我是在南京讀的書,只知道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那個時候無非是拉響警笛,在南京的那幾年我并沒發現當地政府有什么紀念活動,反正作為學生的我并沒有機會參加,但是僅僅是那幾聲警笛聲,似乎也能勾起人們無盡的回憶,回憶那段歷史,如果有其他活動是否會讓我們更加難忘那段歷史呢?畢業后回到生活的城市合肥,在這里那么多年了,每年的12月13日并不能聽見警笛聲,別說什么紀念活動了。我想很多城市也是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是否就會開始忘記歷史呢?現在的中日團結并不能讓我們有理由忘記慘痛的教訓。

順便百度了一下,現在這段歷史似乎快被遺忘了,我不是劇作家,也不是名人,更不是電視電影導演,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80后,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不忘掉那段歷史,更希望有能力的國人拍出一些回憶那段歷史的經典電影或電視劇,而不是把那段歷史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拍成了搞笑題材的,我覺得我們有理由提醒我們的后代和我們的同胞,友誼歸友誼,但是歷史已經發生,不能忘掉。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4

戰火,硝煙。經久不息的槍炮聲黯然回蕩在蒼茫的天空中,無力地訴說著一國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實。

電影《南京!南京!》,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幕幕慘無人道的屠殺現實。標題上兩個

鮮明的感嘆號無時無刻敲擊著我們倍受震撼的心靈,用無聲的文字表達著一種強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讓人難忘的場景應屬那個沉重慘烈的黃昏。國民黨軍隊,共產黨,抗日民眾,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對著日軍黑漆漆的槍口,奮盡全力地吶喊著,肅穆悲憤的面孔下是一聲聲“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那一刻,時間仿佛凝結,有的只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豪言壯語。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席卷而來的槍聲,遍地堆積的尸骸,刺目的鮮血,以及侵略者嘲諷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充分地展現了這場悲劇的原因。與此同時,侵略者的丑惡也同樣揭露在了我們的面前。但這個世界也還存在著像拉貝那樣的國際人道人士,正是有了這樣的無私的人,我們的世界才會在最黑暗的時候出現陽光,出現彩虹,出現希望。

而換位思考一下,當時執行屠殺任務的`日軍所背負的是什么?一個國家所下達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熱盼的目光?還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殺戮的心?那些囂張的軍國主義又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對這個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無需探究,歷史的來龍去脈就如同一面鏡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質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萬人這個龐大的數字下包含著中國人民屈辱不堪的回憶,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永遠難忘的一個日子。它猶如一座巨大的警鐘,警示著人們若再不自強,這個數字遲早將會重現。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5

我懷著沉重的心境,看完了《南京!南京!》這部影片。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墻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阻止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著觀者的內心。槍聲,炮聲此起彼伏,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涂炭,南京城變成了一座死城。

最令人感動的是那雙被稱為“天使之手”舉起的一瞬間,上百名婦女舉手自愿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每一只上揚的手,都像一只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己,救助他人。她們的犧牲與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直擊在歷史的鼓面,震撼著我的內心,動人心魄,回音蕩蕩。教堂婦女舉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繼中國軍人江邊就義后的第二個高潮,令這部災難電影,回腸蕩氣,漸入佳境。

《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那些驚心動魄的老照片,在黑白不見血的銀幕上,你只能讀到倆個字——絕望。那使你相信這就是真實的地獄。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睔v史留給我們的是痛苦,也是教訓,更是一種激勵,僅有中國強大,才不會被外國欺凌,僅有自己強盛了,人民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我們要銘記國恥,勿忘國恥!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6

我不想對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對人性,道義的扭曲作出過多的談論,我只想說即便是一個軍人被戰爭扭曲而瘋狂了,也不會象日本軍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種對生命的極度漠視,對人性的極度違背,以至于我懷疑日本軍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體患病,一種心靈的病,應該考慮是否對這個民族實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進精神病院一樣。不要說我憤青,也不要把我的文章和拒絕日貨掛鉤,因為看了這部片子,我如果連罵兩句的權利都沒有,我難以發泄這郁悶到極點的心情。

人之所以區別于動物,就是人會思考。文明之所以遠離野蠻,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尊重。人類文明在野蠻與無知中掙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幾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個世紀犯下的這場罪行,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若干年后,當后世的人們審視這段歷史時,一定會說,你看,野蠻人,還沒有進化。就像我們現在看以前的猿人為了食物互相拼殺一樣,野蠻。

更可悲的是,這個號稱大國的國家的人們,早已忘卻他們犯下的罪行,錯,應該不是忘記,而是記得但卻不承認,并且試圖抹殺或篡改這段歷史,并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們當神一樣供著,這是多么可悲的一個民族,一個遺忘歷史的民族終究也會被歷史所唾棄。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7

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墻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著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尸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秘書,與拉貝共同負擔著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當他終于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幸免于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后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于求生的人。后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著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蒙眼睛,他笑著對日本軍官說:“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边@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8

在我們參加完初中培考試的晚上,鐘天成學長帶著我們這一屆的入黨培訓班觀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很深,幸好是晚上看不清楚我的臉,不然一定很尷尬。在我們看完這部電影離開教室的時候,看到大家臉上都是淚痕,帶給我們的是更加憤怒和對南京人民的同情。

看完電影,覺得內心很沉重很壓抑,很難受,這樣的情緒持續了很長時間才慢慢消退。真的很不明白導演以什么心情拍的這樣一部電影,但是漸漸的想明白了,他是在提醒我們勿忘國恥!不要忘記自己的尊嚴和國家的尊嚴!

在看開頭的時候,南京人集體躲在一棟很大很大的房子中,闖進去的日本人卻只有幾個,如果當時的時候,有人站出來說殺掉這些日本人,也許不會有那么多犧牲,也許整個南京的命運都會不一樣。但是沒有人,沒有人這么做,所以的人都在等著別人去救他,等著別人去保護他,中國人軟弱無能的形象在外國人的眼里根深蒂固。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話,我想我會拿起刀槍去戰斗,去保護所想保護的人,即使我沒有能力,即使我沒有任何可以跟別人廝殺的能力,但是現在的我們是有尊嚴的,是有著自己的思想的。但是在那個的時候,中國是懦弱的,是無法反抗的,是默默接受的,中國也有著自己的士兵,自己的軍人。但是 這些手持各式武器,身穿戎裝,腦袋頂上頂著國徽,失去了抵抗勇氣的青年,壯年,不顧自己的使命,榮譽,和責任兵鋒一轉突破了自己人的防線,向城外做鳥獸狀散去。可是,他們身后的百姓呢?那些手無寸鐵的貧民呢?老弱婦孺呢?如果連這群全副武裝的軍人都無法保護自己,那么誰又來保護他們呢?每一個逃兵活命的代價卻是南京幾倍百姓的傷亡,幾倍婦女被玷污,國都被占領,中國的歷史被永永遠遠地記錄上了這恥辱的一刻。

如果每個人舉起武器來戰斗,來反抗,就算南京最后變成了一座空城。我們也可以驕傲的跟別人說我們,抵抗過,我們抵抗到我們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是事實卻讓我們心涼,士兵為了自己的性命而逃走,為了活命,在中國歷史上寫了最殘忍的一筆,當面對一具具尸體,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悲憤,一種什么樣的傷感 , 喉嚨里頓時失去了感覺,心被拽到谷底。當那些幸存的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妻女被日本人強行拉走,那是一種怎樣的無奈,怎樣的自責?怎樣的無能為力?面對著黑洞洞的槍口,我們只能默默地舉起雙手,將武器高高舉過自己的頭頂。投降,只有投降,即便我們知道下一刻等待我們的是集體的'屠殺,是黑壓壓的彈雨,是充滿汽油味的滾滾烈火。我們像奴隸一般被日本人綁住雙手由他們來清點數目,我們像羔羊一般困在鐵絲網中,任由他們一批一批地宰殺。這些投降的中國軍人如果想到是這樣的結果,他們是否會咬咬牙,有尊嚴地握著槍死去呢?這樣至少當敵人將我們通通殺害后,他們至少不會輕蔑地說, “ 看,這就是奴隸! ” 當那些軍人臨刑前大聲喊出 “ 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 ” 的話語時,他們是怎樣期盼。一顆顆彈殼彈出,那是一條條人命灰飛煙滅,那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栽倒在血泊之中。當活埋我們的土壤,那曾經養育我們的土壤一鏟一鏟地蓋在我們身上,我們除了無奈,就真的連痛快地沖向敵人的刺刀的勇氣都沒有嗎?

看到最后,國家和國家之間相互掠奪,相互爭搶。我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為何我們沒有拿起武器去侵略其他國家,而是等待著別人來侵略我們,這確實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奴性問題??谷盏淖罱K,中國勝利了,七年抗戰中國終于贏得了勝利。然后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成長了,受過不少國家的饋贈,也受過不少國家的欺壓。但是,我們終于有勇氣拿起了武器,拿起武器去保護想保護的人,去努力戰斗,去勇敢的拾起了自己所丟失的東西。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9

很早以前就聽媽媽跟我講過南京大屠殺的事,說南京死了有30多萬人。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觀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這個歷史。

我們坐在座位上,等待著《南京南京》的開始,在一陣陣轟炸聲中拉開了《南京南京》的帷幕,這使在場的所有人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一架架飛機投下的炸彈把南京的圍墻炸得殘垣斷壁,南京成了一片廢墟。

日本軍和中國對抗時,由于日本人太多了,所以中國軍倒下了。日本人來到孫中山的雕像前,把雕像拉下來,在那里豎起了一面日本國旗,仿佛南京已經被他們占領了。雖然中國人死到臨頭,但是他們在死之前仍然高喊著“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看到這兒,我的`心揪了起來,被他們的那種精神感動。日本人一氣之下,把一部分人趕到一間很大的房子里,用無數個木板封住了出口,讓中國人逃都逃不掉,最后放一把大火,把他們活活燒死,可他們還嫌不夠,還往里面投了兩枚炸彈。日本人又挖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坑,把其余的中國人都推了下去,把他們活埋了,日本人還在那露出頭的沙坑上跳舞……日本人實在是太殘忍了,他們的行為真是令人發指??吹窖矍斑@一幕,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

日本人都很殘忍,但是在這部《南京南京》中,唯獨有一個日本軍與眾不同,那就是角川。當他看到自己無辜的傷到中國人時,他都會忍不住流下淚水,有時還會對他們說對不起,甚至還會為他們立一個墳……在電影接近尾聲時,角川還放走了兩個中國人,其中還有一個孩子。放走后,那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是那樣天真,那樣燦爛。而角川因不堪忍受日本人殘殺中國人的行為而自殺了。

看完《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在戰爭時期,有無數個人喪失了生命。日本人雖侵略了我們,但是他們永遠侵略不了我們中國人的心!現在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依然還威脅著“和平之花”。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活。

現在的南京是多么美麗??!可在這美麗的城市腳下卻埋藏這30多萬人的身軀?!赌暇?!南京》是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從現在起,我們要發奮學習,為人民的幸福,為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努力奮斗。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0

這周五,學校為了增強愛國心,組織我們觀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澳暇?南京!”描寫的是1937年日本人進駐中國南京虐人的真實寫照,在這段時間內,中國人活的生不如死。

看之前以為是描寫中國人的電影,沒想到他竟然是圍繞日本軍官角川展開的一系列的故事。以前描寫抗日戰爭的電影或電視連續劇,日本人都是遭到鄙視的.,不過這部電影中的他,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日本人那么可恨,因為他在當時的日本人中算善良的了。他殺了人沒錯,但他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他知道這是不對的;他知道百合子是為了日本士兵才來到中國的,到他并沒有把百合子當成一個豬狗不如的人;他明明看到了姜老師多從卡車上多救了人,他卻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但最后姜老師還是被日本軍官發現了;當姜老師被拉走的時候,用英文對他說了“殺了我”時,他的善心還是沒有辦法逃避,他知道姜老師被士兵拉去會失去尊嚴,所以他答應了姜老師的懇求,讓姜老師能夠有尊嚴地死去;當日本士兵在殺死唐天祥時,他背過了身子,不想看到這一幕發生,因為他知道唐天祥是好人,他為了救難民,為了讓他人活下來,他選擇了留下;最后他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趙,也許是他不忍心看著這么小這么可愛的一個孩子就這樣被槍斃了,并對著同伴說了一句:“活著比死更艱難吧!”

也許他是屠殺中國人的日本士兵中惟一一個有良心的,也許還有很多,也有可能是陸川導演為了不讓我們不憎恨日本人而特意這樣安排的……在角川心里,日本人所做的各種暴行都成了一個個深深的烙印,狠狠地刻在他的心上,他不能承受,因為他還有一個良心存在。所以他不忍心去把暴行實施在中國人身上。他的善良導致了他的精神崩潰,最后在放了小豆子和老趙之后自殺了。

除了角川之外,還有2個人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唐天祥,一個是小江。

唐天祥是貝拉的秘書,他一方面是算是替德國做事和幫助貝拉,另一方面卻是保護著家人,幫助著可憐的難民??伤髞頌榱松嫦聛韰s背叛了人民。到最后,出賣了人民并沒有換來全家人過新生活,因為日本人是為了錢才給他個證件糊弄他的,反而女兒在反抗日本人時被日本人扔出窗外死了,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最后他放棄了跟拉貝先生走,可能是以死來贖罪。最后在臨死前仍微笑著告訴日本人:我老婆又懷孕了。

小江剛開始時拒絕了姜老師等人給她剪頭發什么的。當日本人j奸她后,她才知道了姜老師是為了她好,她不恨姜老師了。當日本人要求選出100位中國婦女帶走,否則就毀掉難民營時,她第一個舉手。那時,我很感動。曾經的她,任性,嬌氣,現在的她,舍棄自己,為了別人,這讓我很感動。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1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涼的死城,它彌漫著死氣沉沉和絕望的氣息。

電影開始了,電腦上顯示出了四個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過了一會兒,電影上出來了幾行書法字,上面寫著從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僅僅6個星期內,毫無人性的日我侵略入江蘇省南京市,將南京的老百性一個也不放過地給殘忍地殺了。他們以槍殺、刀砍、焚燒、活埋,水溺等許多殘忍的酷刑對待我無辜的市民,日我們將燒光、殺光,槍過作為口號,向我國的南京人民進行大屠殺。他們將五萬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趕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機關槍,對著那些痛苦的人群掃所射。.。.。.除了個別的幸存者外,絕大多數都躺在了滿是血腥味的血泊里,連一幢大多數完好的樓房也沒有,都被可惡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將南京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歷史名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可怕極了!日本軍隊還齊心協力將孫中山的雕像用鐵鏈拉起來推倒,扔到大江深處。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們:當姜淑云講出日軍需要一百名慰安婦的時候,她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小江的勇氣是為了能夠讓所有人換取更多的食物,帶來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間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復返。她是一個很悲慘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們大大聲地大喊:"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

看完了電影,我的心情沉重,這刻骨銘心的國恥,我們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不會亡!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2

看完了《南京!南京!》,我內心無比感慨。雖然,這部電影只有僅僅一時四十分鐘,但是,我的心情深感壓抑。

影片一開場,就聽見槍聲、炮聲和南京人的慘叫聲!聽此聲,我的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匆娔菓K不忍睹,生靈涂炭,血流成河的慘狀,我的雙眼已經淚目模糊,拳頭捏得緊緊??吹侥暇┤肆粝履潜o助的眼淚,我的肩上仿佛壓上了一副重擔??匆姶司?,我除了深感愛莫能助,心里就剩下十二分的內疚。

影片反映的是1931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中國南京開始了那慘不忍睹的殺戮。由于當時中國國民黨軍隊抵抗失敗,大批士兵潰逃,南京淪陷。就在那一天,南京就死了約30多萬的.同胞??删驮谀菚r,有誰去審判、制裁日本人犯下的`那巨大罪行?人們只是向日本人投去悲憤的目光罷了!

眼看中國人不是被日本人用槍掃射而死,就是被日本人放火燒死。我深深記得一位將領在臨死前的呼喊:“中國萬歲!”

對,中國永不滅亡!這是10億中華人民心中的吶喊。中國!中國!強大起來吧!我們中國一定要強大起來!

影片我實在不忍心再看一遍。但是,影片中那一幕幕慘不忍睹的悲狀早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化悲憤為力量,努力學習。我們只有強大了每一位自己,我們的整個國家才可以強大;我們只有富裕了每一個自己,我們的祖國才可以富裕!因此,我們一定努力學習,在做好每一天的同時做好每一個自己,為我們祖國的富強添磚加瓦。

對,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祖國,我衷心祝愿祖國強大起來!

祖國,加油!堅持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加油!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3

前日,看了陸川的電影《南京!南京》,感覺和震撼。

我用了兩天的時間來沉淀心情。今日,同學發短信來問“看過了沒有,感覺怎么樣”。我覺得應該把感想與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

看完影片,憤恨、屈辱、振奮皆而有之。說起憤恨,一恨國府無能。常言道“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國可富強”,然影片一開始就表現出日軍兵臨城下時,南京國軍部隊的高級軍官竟然逃跑,置國都于不顧,置城中百姓于不顧,更是置保衛南京殊死作戰的眾多將士于不顧。結果導致南京三日即告城破。

我曾設想,南京如此之大的城市,若是將士用命,團結一心,保衛作戰決心堅定,我們未嘗不可打出像斯大林格勒戰役那樣的巷戰,把城市變成日軍的血肉墳場,即使是由于武器、補給諸多不利因素,我們可能還是會失去這座城市,但是也不會失去國之尊嚴,同時會給日軍以極大的殺傷和打擊。但是歷史不可以假設,恨,這些逃跑的高級軍官真可謂之“國賊”。二恨國民無知、無智。教堂中數百中國人,而日軍只有六人,中國人竟舉起雙手任由日本人俘虜,當無數中國人被日軍有預謀的屠殺的時候,他們臉上那種麻木的表情帶給我的是深深的痛。更是有唐先生那種只是知道有自己小家,而不知有國家的人。他們可以在日軍入城之后還可以安心打麻將,在被德國人拋棄之后又為了小家偏安不惜出賣同胞投靠日本人。唐家所表現的僅僅是折射出當時的國民心態,他們難道不記得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了嗎?失去了國家,他們就永遠只有一個名字——“亡國奴”。

看到電影中段的時候,我的心中又被屈辱所填滿。日軍為了建立慰安所向安全區提出了條件:為日軍提供一百名婦女來交換糧食、衣服和過冬的燃料。安全區里并不缺少男人,但是這些男人任憑日軍狂笑著將自己的姐妹帶走、蹂躪,他們選擇了躲在女人的背后,就像狗一樣卑微的活著。漢家男兒的血性到哪里去了?幸而,在影片中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屈的戰斗精神。城破了,但是男主人公仍然在戰斗著,在盡一個軍人的.職責。被俘后面對著日軍的屠殺他勇敢的走向刑場,向我們展示了愛國軍人真正的風骨。

正如影片中所述的“中國不會亡”,我相信有這些民族的脊梁背負著國家的希望,中國就不會亡。

今日讀的文章中提到了四行倉庫和八百壯士,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想起了。會忘嗎?能忘嗎?我們的下一代還能不能記起來我們民族所造受到的苦難呢?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4

1937年,在那個炎熱的時代,中國遭受了最嚴重的破壞。盧溝橋事件和南京大屠殺都讓人感到苦澀和悲傷。南京大屠殺尤其著名!僅在三天內,整個城市就有多達30萬人被日軍屠殺。手段的殘忍和內心的冷漠是不可接受的。

南京!南京!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歷史背景的大型歷史紀錄片??赐赀@部電影后,我感覺好多了。在看這部電影的整個過程中,對生活無能為力和痛苦的感覺一直緊緊圍繞著我,揮之不去。

我見過南京!南京!“讓我從心底感到悲傷和震驚。在濃煙中,穿著盔甲、拿著槍和刺刀的日本士兵走過搖搖欲墜的中山門。斷肢和赤裸的尸體布滿了城市的街道。人們冰冷的頭顱堆積如山,覆蓋著路邊的河岸。機槍火力、挖洞活埋、刺刀刺傷、石油和火力都用盡了不人道。

兩個小時的電影看不到一滴血,但能讓人感覺到血變成了河、尸體。電影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是脆弱的。不管他是富是窮,高是低,他隨時都會像煙花一樣消散。我無法想象人們是如何生活在這個人間地獄的',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是如何生活的。然而,這些只是歷史事件的藝術概括。更可悲的是,這部電影可能比現實更加微妙幾十倍。只有經歷過這場災難的同胞才能真正體會到苦難。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來自無數革命烈士不屈的戰斗,來自無數中國同胞鮮紅的身體,來自無數錚錚鐵骨的堅強脊梁。正是他們用他們的誓言、鮮血和生命歌頌了這多事之年的苦難和死亡,寫下了中國兒童不朽的篇章,鍛造了國家崛起的繁榮。

這段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但我們必須牢牢記住,雖然有些人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欺騙事實,以掩蓋他們的罪行。如果一個國家或民族甚至沒有勇氣回顧自己的歷史,那將是非常可悲的。我們不僅不能忘記,而且必須把這段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沉重負擔變成不屈不撓的意志,鞭策我們自己繼續前進,逐步改變落后和挨打的卑微處境,把悲痛變成力量,把軟弱變成力量。只有通過我們中國兒女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使我們的祖國真正強大,并有能力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別忘了國恥,南京!南京!“給我帶來了太多的震撼和感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有憂患意識,懂得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懂得感恩和回報,盡最大努力回到父母和社會,為我們無愧于國家的培養,無愧于自己即將死去的青春。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5

懷著沉重的心情,我關看完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30萬中國人,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鮮血染紅整個南京城!殘兵連在廢墟中做著最后的抵抗。最終,隊長陸建雄無力的說:“兄弟們,守不住了,散了吧”,但是沒有人離去。這群中華民族的英雄在子彈穿過胸膛的前一刻一起呼喊:”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多么感人的又多么偉大的一幕,他們是中國的英雄是炎黃子孫的驕傲!

人慫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在這場戰爭中也十分形象的體現出來。十幾名日本軍在一個教堂里發現了無數中國人,其中還包括一些中國軍人,日本軍恐慌的叫援兵,而中國人們根本無意抵抗,那么多中國人被幾個日本軍嚇得連忙往后退, 麻木呆滯的舉起雙手。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奇怪的看了看四周,最后也跟著舉起雙手。日本軍的幾聲槍聲就使他們徹底絕望與崩潰,而教堂外孫中山的雕像,被五花大綁的拽倒,被日本軍歡呼著拖走。

畫面中,無數投降的中國士兵,老百姓,被從四面八方驅逐到一個地方。槍殺,活埋,火燒,如退潮般倒下,一張張絕望的'面孔,猙獰的面孔,畫面殘忍的不忍直視。南京,真正的地獄。拉貝以納粹的身份,保護了一小批難民,但是,在日本軍知道那里有很多女人的時候,便去索要100個,并且帶有威脅,姜老師和拉貝,無奈答應。在姜老師和拉貝哭著告訴大家這個消息時,妓女小江第一個站出來說:”我去。”他從容的轉身,驕傲的回頭,以他特別的方式勇敢的與日軍敵寇做著斗爭,證明了中國人的頑強。

整部影片都彌漫著絕望與壓抑,南京這道深深的傷疤,將永遠留在中國心頭,永遠滴血!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6

看完影片,憤恨、屈辱、振奮皆而有之。說起憤恨,一恨國府無能。常言道"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國可富強",然影片一開始就表現出日軍兵臨城下時,南京國軍部隊的高級軍官竟然逃跑,置國都于不顧,置城中百姓于不顧,置國民政府尊嚴于不顧,更是置保衛南京殊死作戰的眾多將士于不顧。結果導致南京三日即告城破。

我曾設想,南京如此之大的城市,若是將士用命,團結一心,保衛作戰決心堅定,我們未嘗不可打出像斯大林格勒戰役那樣的巷戰,把城市變成日軍的血肉墳場,即使是由于武器、補給諸多不利因素,我們可能還是會失去這座城市,但是也不會失去國之尊嚴,同時會給日軍以極大的殺傷和打擊。但是歷史不可以假設,恨,這些逃跑的高級軍官真可謂之"國賊".二恨國民無知、無智。教堂中數百中國人,而日軍只有六人,中國人竟舉起雙手任由日本人俘虜,當無數中國人被日軍有預謀的屠殺的時候,他們臉上那種麻木的表情帶給我的是深深的痛。更是有唐先生那種只是知道有自己小家,而不知有國家的人。

他們可以在日軍入城之后還可以安心打麻將,在被德國人拋棄之后又為了小家偏安不惜出賣同胞投靠日本人。唐家所表現的僅僅是折射出當時的國民心態,他們難道不記得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了嗎?失去了國家,他們就永遠只有一個名字——"亡國奴".看到電影中段的時候,我的心中又被屈辱所填滿。日軍為了建立慰安所向安全區提出了條件:為日軍提供一百名婦女來交換糧食、衣服和過冬的燃料。安全區里并不缺少男人,但是這些男人任憑日軍狂笑著將自己的`姐妹帶走、蹂躪,他們選擇了躲在女人的背后,就像狗一樣卑微的活著。漢家男兒的血性到哪里去了?幸而,在影片中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屈的戰斗精神。城破了,但是男主人公仍然在戰斗著,在盡一個軍人的職責。被俘后面對著日軍的.屠殺他勇敢的走向刑場,向我們展示了愛國軍人真正的風骨。正如影片中所述的"中國不會亡",我相信有這些民族的脊梁背負著國家的希望,中國就不會亡。今日讀的文章中提到了四行倉庫和八百壯士,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想起了。

會忘嗎?能忘嗎?我們的下一代還能不能記起來我們民族所造受到的苦難呢?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7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南京南京》,雖然看之前已經被網上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過無數遍,我也做好了難過的心里準備,可是當電影里幸存者聲淚俱下的述說以及當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講述,我還是被刺傷了。

剛開場的時候,被槍聲、炮聲嚇怕了。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涂炭。南京城成了一個死城,這個,深深震撼了我。而更震撼我的是在這部歷史災難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婦女舉手自愿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只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己,救助他人,又像俘虜們在死亡的威脅下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回音蕩蕩。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著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后我還想說,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并且濃妝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題注下他還活著。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8

我只能說陸川愚蠢迂腐得難以理解,你去為侵略者開脫嗎,你所謂自己救贖者在日軍中有多少呢。我沒有看這部拍片子,但僅就影評來看,這個片子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了,已經沒有了人類道德的底線。戰爭就是戰爭,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資格替日本人反思?我明白當年日本國民是全民支持侵華的,還人性的光輝?我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陸川為代表的中國人奴性的光輝。這種思潮太可怕了,當被屠戮者站在屠殺施加者的角度為其開脫為其找臺階的時候,我認為我們民族出了問題。侵略的行為我們只有去譴責、唾棄,永世不忘,誓言報仇!這樣才能警告日本人讓他們生活在戰栗中,讓他們生活在國人對其仇恨的驚懼中,讓他們再也沒有膽量入寇中華。而不是陸川這樣,你的迂腐以及無良只能助長他們的氣焰,日本人會這樣認為:“我當年屠殺你,你非但不恨我還為我開脫。那就是你們中國人軟弱可欺,下次我還侵略你們?!闭f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報怨-的集中體現,孔子的以直報怨到了奴化政權的嘴里就變成了以德報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義在中國的盛行充分說明了奴化之于國人的影響之深。

我看完這部電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沒有了良知的電影其他的還有必要肯定嗎?讓我聯想到了前幾年一些腐儒學者提出的--對日新思維。他們跟陸川大導演是一個立場上的,都是主張忘記歷史,對日所謂向前看。他們絲毫不管以前日本對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靜、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記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報非君子!難道我們國人要昂首闊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嗎?

仇恨是不能泯滅的,我們這些華夏子孫也沒有資格理解所謂日本人的道歉與懺悔,活著的人永遠沒有資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勸國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這是沒有好處的,我們越是這樣越會招致他們的蔑視。自強起來,找回漢人的`血性,重塑國人的脊梁與氣節,莫要讓文天祥、李定國這樣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諸位不要忘記,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謂站在人性的高度著實有些太過了。何謂普世?難道普世者僅僅站在所謂地球人類的角度看待日本侵華是全人類的杯具嗎?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實是這樣嗎?如果打著普世的幌子,忽略正義與非正義,道德與非道德那我看到的這些普世者沒有良知,是不折不扣的奴才!

電影南京南京觀后感 篇19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時,久違的黑白畫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們記憶深處的沉淀。這次與以往的紀錄片或者電視不同,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視角的戰爭和屠殺。黑與白,簡單的對比如同大腦里面塵封的記憶,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卻增加了想象的空間;失去了血色的恐懼,卻增加了對戰爭的恐懼。黑與白,不在乎視覺上表現戰爭的血腥,而在于通過戰爭的原態趨引領大家對戰爭的思考。所謂立意,往往是一部藝術作品的靈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達出來的內在含義,立意高下,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格調高下,《南京!南京!》從一個日本兵的眼中來觀察這個戰爭,通過戰爭的表現,去挖掘戰爭的實質:一個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潰,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從一個受難者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我們是不是會被悲情所纏繞,被屈辱所充滿,忘卻對戰爭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過表現施暴者的痛苦、絕望、崩潰,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極度痛苦和災難。

第一次拿著刺刀刺死手無寸鐵的'人,會有緊張和不適,當看到尸橫遍野,習以為常以后,神經麻木了,殺人變成了一種習慣。但總有醒來的人,總有麻木后醒來的時候,看到人如此輕易的被殺死,對人生存的意義便會開始懷疑,這個人類固有的道德力量雖然弱小,但尚未泯滅。

“活著比死難受”角川自殺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話,反映出一個普通人在戰爭機器的驅動下,草菅人命后對生命的反思。

如果說,它僅僅是掀開陳年的傷疤,僅僅是在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僅僅停留在展現三十年代末中國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電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現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這部片子的導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現翹楚,令人回味,將這部悲情作品升華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視角俯瞰了這個歷史的劇痛:我們不再停留在控訴和仇恨的層面,我們不再膠著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們從人性的內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類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人類的道德的力量雖然弱小,卻始終活著,并希望有一天強大起來,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拒絕所有的戰爭!拒絕所有的殘暴!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