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5-04-01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模板五篇)。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篇1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1、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可分為兩類:

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此外,還有競爭、合作、寄生等等關系。

??2、科學探究

??①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3、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塊農田,一個湖泊,一條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組成:

①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②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等。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

??②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

??③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三、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生活著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篇2

1、水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

2、水分的運輸:水分在莖內運輸的結構是導管,除莖以外,根和葉脈中也有導管,這些導管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運輸的管網。

3、導管的作用:導管既能運輸水也能運輸無機鹽。

4、蒸騰作用的概念: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

5、葉片的結構:葉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

6、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氣孔既能張開又能閉合。

7、蒸騰作用的意義:①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②能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③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篇3

一、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收水分→轉運營養→胚根發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發育成莖和葉

??3、抽樣檢測:抽樣檢測是指從檢測對象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進行檢測。以樣本的檢測結果來反映總體情況的方法。

二、植株的生長

??1、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植株的芽可以分為頂芽和側芽,芽中的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

??2、植株生長需要營養物質:水、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有機物。

三、開花和結果

??1、花的結構:

??2、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藥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細胞。

??3、傳粉: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傳粉方式一般有兩種類型: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

??4、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

5、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果實;子房壁→果皮;胚珠→種子;受精卵→胚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篇4

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篇5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對于生物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知識點的積累,為此,小編準備了這篇初一上學期生物知識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歡迎瀏覽!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