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紙公開課教案(精華12篇)
發布時間:2019-11-12折紙公開課教案(精華12篇)。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教學要求:
1、在老師的講解引導下,了解掌握鉛筆字的書寫要領;
2、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撇”。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4、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講解“撇”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點。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不能平拖或平劃;要有輕重變化,不能寫得像個火柴棒。詳細講解: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大半部分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圖示: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圖示:
5、指名說一說斜撇、豎撇、短撇怎樣書寫。6、師邊講解邊示范。
(2)學生練習書寫撇,師行間巡視輔導。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三)學習書寫帶撇的字。
1、出示范字。斜撇:豎撇:短撇: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
三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活動目標
1.練習繞障礙物走、跑,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則。
3.培養勇敢精神和同伴間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喜羊羊頭飾、豎立的灰太狼畫像、背 景音樂、狼嚎叫的錄音、裝有沙包的小籃。
2.場地布置:地上貼有間隔相等的四排共24張小樹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等).“小樹林”,兩條不同彎曲度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晴朗,“媽媽”帶你們出去郊游。(音樂聲中,“媽媽”帶著喜羊羊沿著圓圈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戲)
二、分層活動
1.嘗試繞障礙物走。
(1)教師創設情境:瞧,我們來到了“小樹林”,讓我們找到小樹的位置,一起玩游戲。(幼兒自由選擇站位)
(2)交代任務:每排最后一個開始繞著喜羊羊自由穿插走,注意不要碰撞.隨意找到一個喜羊羊交換位置。
(3)幼兒練習。難點:幼兒繞障礙物走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并側身繞過。
(難點化解:幼兒自主游戲后,提問:你覺得怎樣繞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又不會碰撞?幼兒充分發言,教師及時肯定正確表達的幼兒,并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教師進一步指導,正確示范。)
2.變式訓練。。
(1)教師創設情境:孩子們,“媽媽”發現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我們一起出發吧。不過這次我們要比賽,看哪一組先到目的地。
(2)交代任務:幼兒背對著前進的方向,站成四列縱隊,第一個轉身從后面依次往前繞著走,走到最前面向前站立。依次進行,最后比一比哪隊先走完(蛇形方式前進)。
(3)幼兒練習。重點: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與集體合作精神。
(指導提示:游戲前預設可能發生的狀況,提出游戲規則:要求幼兒必須在前面一個幼兒繞過時才能開始轉身,移動時注意同伴間的間距。游戲后簡單總結,鞏固繞障礙物走的正確方法。)
3.學習繞障礙物跑。
(1)教師創設情境:多美麗的大草原!我們來圍坐成圓圈(幼兒圍成大圓圈相對坐下)?!皨寢尅毕肫鹆恕皝G手帕”這個有趣的游戲,不過今天我們要改變游戲方法,我們來玩玩吧。
(2)交代任務:集體拍手演唱喜羊羊的歌,一名幼兒圍著圓圈繞著走,歌曲唱完,輕拍一同伴的肩,兩人圍著圓圈繞著跑……循環游戲。
(3)幼兒練習。重點:幼兒繞障礙物跑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側身繞過時要放慢速度,避免沖撞。
(指導策略:幼兒在游戲或觀察后,引導大家討論:為什么會有人跌倒?怎樣才能跑得順利?通過對比評價進行指導。)
4.鞏固繞障礙物跑。(配班教師布置場景,第一、第三縱隊的小樹圖片覆蓋成兩條“小河”,對岸展示灰太狼的頭像,提供沙包。)
(1)教師創設情境:寶寶們聽,誰的聲音?呀,是河對岸的灰太狼又來欺負我們了,羊寶寶們,我們趟過河去,一起對付灰太狼。
(2)交代任務:幼兒排成兩列縱隊,前排一幼兒拿起小沙袋趟過“小河”跑到對面,向灰太狼的頭像砸去,然后繞著小樹返回,與第二名幼兒擊掌后排到隊尾,第二名幼兒游戲,依次輪流。
三、整理放松
師:“媽媽”的寶寶真勇敢,打暈了灰太狼,我們一起慶祝吧。播放輕松快樂的音樂,一起做放松動作。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教材分析:
《荒島余生》大都圍繞魯濱孫落難荒島之初的心里活動展開敘述,呈現的是魯濱孫在一段時間內的心態變化歷程。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關系,想象力豐富,但社會閱歷淺,對生活的感受不深,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揣摩不夠理性和深入。
設計理念: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疑難。
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感受人物心理活動,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身處絕境的魯濱孫行為的意義。
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現出的人類優秀品質的精華,珍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流程:
一、導語設計: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這部小說也為作者本人贏得了近500個頭銜,時至今日,它仍然是西方青少年最喜愛的一部小說,這本書就是《魯濱孫漂流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落難荒島的魯濱孫是怎樣生活下去的。
二、簡介作者
笛福,英國小說家,早年從事過許多行業,59歲開始寫小說,受蘇格蘭水手真實遭遇啟發,于1719年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備受歡迎。笛福對于他描寫的人物理解較深,善于寫個人在不利環境中克服困難,他的主人公有聰明才智,充滿活力。尤其擅長描寫環境,細節逼真,使人如身臨其境,語言自然,情節結構不落斧鑿痕跡。
三、朗讀課文
1、疏解疑難字詞
多媒體顯示字詞(略)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
四整體感悟(學生自讀課文,篩選信息)
①流落荒島時,魯濱孫面對什么樣問題?他的心態是怎樣的?后來有怎樣?他找到了哪些活下來的理由?
明確:生存問題;開始時傷心絕望怨天尤人;后來調整了心態,積極樂觀起來。
理由a在海難中,同船的11個人中,死了10個,就他一個人活著,這是上帝對他的特別關照;b從船上獲得了生活的大量必需品,這是上帝對自己的格外恩賜;c而他的日記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處,最集中地體現了魯濱孫要頑強活下去的理由。
②魯濱孫決定在荒島上生活下來,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呢?
明確: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他做了這些事a計算時間b搬運東西c建造圍墻d尋找食物e記日記和閱讀>
四、深入探究
①由于工具缺乏,魯濱孫是怎樣艱苦工作的?
②課文為什么要詳細敘述魯濱孫計算時間這件事?
③如何理解魯濱孫記日記和閱讀《圣經》及其他祈禱書的行為?
④魯濱孫是怎樣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像魯濱孫這樣的人呢?
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回答,教師點撥:
①A差不多費了一整年功夫,才把小小的木柵欄圍墻做完
B費了很長時間,才在樹林里把它們砍好削好。
C差不多費了兩天功夫把一根木樁砍好,搬回來,第三天才把它打進泥土。
②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樣活著的,表明了魯濱孫對生存下去充滿了信心。
③魯濱孫記日記使他精神有所寄托,減輕心中的苦悶,便于深入思考當前的處境,西方人普遍面臨的一個精神問題是人與上帝的關系,在這種荒島上,相信上帝的存在是魯濱孫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⑤魯濱孫是個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不怕困難、堅韌頑強、勇于創造、務實肯干的人。(學生可暢所欲言)
五、體驗反思
從魯濱孫這個人物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六、課堂小結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生活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我們要正確、辯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養自己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頑強地與命運搏斗的人就是真心英雄,只有經歷風雨的生命才是最美麗的。
七、作業布置
設想有一天你身處這樣的困境:黃沙漫漫,無邊無垠。你一個人被困沙漠之中。頭上是炎炎烈日,腳下是如焚熱沙。你和駱駝茫然地前行著。而你的水,只夠用兩天了……你該怎么辦?
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折紙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我總是希望能夠通過創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美術課上,除了傳授基礎技巧和理論知識外,我還經常引導學生進行手工制作活動,其中一項活動就是折紙。折紙作為一種簡單而又有趣的手工藝,能夠讓學生們培養耐心、觀察力和動手能力。本次公開課的主題是折紙,通過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折紙技巧,并引導他們進行自由創作。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折紙的起源和發展,并知道折紙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2. 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動手能力;
3. 引導學生體驗折紙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4. 讓學生學會通過折紙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學準備:
1. 準備展示板,介紹折紙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2. 準備展示不同類型的折紙作品,激發學生興趣;
3. 準備紙張和工具,如剪刀、膠水等;
4. 準備必要的美術材料,如彩色筆、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Step 1: 導入新課 (10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折紙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展示板上展示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折紙作品,如中國的剪紙、日本的折鶴等,并引導學生思考折紙的用途和意義。
Step 2: 講解基本折紙技巧 (10分鐘)
教師向學生詳細講解基本的折紙技巧,如折疊平行線、對折、疊加等。通過示范,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進行折疊,確保每個學生都掌握基本的折紙技巧。
Step 3: 培養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15分鐘)
教師示范如何通過折紙表達事物的形象,如折紙成動物、植物等。學生們觀察教師示范的過程,并嘗試將紙張折疊成不同的形狀,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Step 4: 引導自由創作 (20分鐘)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創作,提供不同類型的折紙挑選。學生們可以選擇折紙書籍、模型等進行折紙創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自由發揮。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指導,提供必要的美術材料。
Step 5: 展示和分享 (10分鐘)
學生們完成折紙作品后,可以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師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創作過程和想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鼓勵。
Step 6: 總結和評價 (5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收獲,并給予學生積極評價。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折紙創作,并提醒他們保持對折紙的興趣和熱愛。
通過本次折紙公開課的教學活動,我希望能夠通過簡單有趣的手工藝,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折紙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更是一種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藝術形式。通過折紙,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和獨特性,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美。我相信,通過這次公開課的教學活動,學生們會在折紙的世界中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快樂與驚喜。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折紙公開課教案
一、課程背景和目標
1.1 課程背景
在傳統文化藝術的推廣教育中,折紙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手工藝術形式,具備了豐富的內涵與表現力,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折紙結合了幾何學、數學和美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既能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觀察、集中注意力和創造力,是一種很好的智力開發活動。
此次折紙公開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折紙的基本技巧,并通過折紙的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耐心、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增強他們的審美意識與審美情趣,同時提升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培養他們對手工藝術的熱愛與興趣。
1.2 課程目標
通過本次折紙公開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
1)了解折紙的歷史淵源和傳統文化背景;
2)學會折紙的基本技巧和常見折紙圖案的制作方法;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4)提高學生的耐心和集中注意力;
5)培養學生的美學意識和審美情趣;
6)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
2.1 課程內容
1)折紙的介紹和歷史淵源
通過介紹折紙的起源和發展,讓學生了解折紙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培養學生對傳統手工藝術的興趣和熱愛。
2)基本折紙技巧的教學
通過示范和實踐操作,教授學生折紙的基本技巧,如折疊線、折疊點和折疊角等,讓學生對折紙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基本了解。
3)常見折紙圖案的制作
引導學生制作一些常見的折紙圖案,如飛鳥、飛機、紙船等,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通過不同的折紙圖案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折疊技巧。
4)創意折紙作品的設計與制作
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引導他們設計和制作屬于自己的折紙作品,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折紙藝術的樂趣和成就感。
2.2 教學方法
1)講解法
通過講解折紙的歷史背景和基本技巧,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折紙的內涵和技術,提高他們對折紙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2)示范法
通過對折紙的實際操作示范,引導學生掌握折疊線、折疊點和折疊角等基礎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紙的操作方法。
3)實踐法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讓他們親自體驗折紙的樂趣和快樂,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折紙的興趣和熱愛。
4)啟發法
通過問題提出和思考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和設計,并在實踐中完成屬于自己的創意折紙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課程實施和評估
3.1 課程實施
本課程將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實施:
1)折紙的介紹和歷史淵源,向學生介紹折紙的起源和發展,讓學生了解折紙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2)基本折紙技巧的教學,示范和實踐操作,讓學生掌握折紙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常見折紙圖案的制作,引導學生制作一些常見的折紙圖案,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4)創意折紙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引導他們設計和制作屬于自己的折紙作品。
3.2 課程評估
通過以下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
1)課堂表現評估:評估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程度、表現和態度。
2)作品評估:評估學生設計和制作的折紙作品的創意性、技巧性和美觀度。
3)口頭回答評估: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評估學生對折紙知識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個關于折紙公開課的教案,通過設計本課程,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并使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折紙藝術的魅力和樂趣。希望這個教案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折紙公開課教案
一、主題:折紙-手工創意的無限可能
二、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2. 培養學生的手工創意能力和動手能力。
3. 學習不同的折紙技巧和折紙模型的制作方法。
4. 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學習對稱性的能力。
5. 培養學生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1. 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介紹(主題演講):了解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折紙藝術。
2. 基本折紙技巧教學:向學生示范折紙的基本技巧,如折疊平整、對稱性、折線的角度等。
3. 不同的折紙模型制作:讓學生制作不同難度的折紙模型,例如動物、植物、建筑物等。教師可以提供模板和指導,同時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意。
4. 折紙故事分享和表演:學生可以分享他們制作折紙過程中的故事和經驗,并進行折紙作品的展示和表演。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教師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示折紙藝術的精彩作品,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同時展示一些簡單的折紙模型,讓學生猜測它們的形狀和制作方法。
2. 介紹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教師進行主題演講,向學生介紹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激發學生對折紙的興趣。
3. 基本折紙技巧教學:教師向學生示范折紙的基本技巧,例如折疊平整、對稱性、折線的角度等,并讓學生跟隨示范進行折紙練習。
4. 不同的折紙模型制作:教師向學生展示不同難度的折紙模型,并提供模板和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的折紙模型進行制作,同時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意,進行自由折疊。
5. 折紙故事分享和表演:學生分享他們在制作折紙過程中的故事和經驗,并進行折紙模型的展示和表演。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鼓勵。
五、教學評估:
1. 教師觀察學生在折紙過程中的表現,包括注意力集中、耐心和動手能力等方面。
2. 學生制作的折紙作品展示和表演評估。
3. 學生對折紙教學過程的反饋,包括他們對折紙的興趣和熱情程度、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等。
六、教學延伸:
1. 邀請專業折紙藝術家進行折紙技巧的講座和示范,激發學生繼續探索折紙的興趣和熱情。
2. 組織學生參加折紙比賽或展覽,展示他們的創作成果,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
3.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進行折紙的實踐和創作,并分享他們的作品和經驗。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和延伸,學生將能夠了解折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培養手工創意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習不同的折紙技巧和折紙模型的制作方法,提升空間想象力和對稱性的能力,培養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同時,學生將能夠通過分享和展示折紙作品,增強自信心和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享受手工藝術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數據。
2.使同學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示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09頁教學情境的錄像片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絡繹不絕。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協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同學發記錄單。種類
轎車
面包車
客車
貨車
輛數
(2)同學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同學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同學記錄會發生困難,反饋時假如同學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同學研究如何記錄才干完整。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1)同學分組討論。
假如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2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一起完成統計圖。
先讓同學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4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同學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課前與學校衛生室聯系,調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視力情況,完成統計表,并談一談對視力較弱的同學的建議,鼓勵同學暢談自身的想法。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利用多媒體出示“班級圖書角情境圖”。同學自身觀察,獨立完成。對要增添的書的建議,組織同學談一談自身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這道題以作業的方式完成,課后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二年級全體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明確長時間看電視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衛生。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示小蟲子的單詞:mosquito ladybug
2、學習表達“你是否喜歡……”的方法:
Do you like …? &;am Yes,I do / No,I don’t .
3、感受并學習基本的疑問語氣。
【活動準備】
1、本課所需磁帶
2、本課所需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舊知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Welcome to our Lucky English !
First,let’s see these two pictures .(出示螞蟻、蜘蛛的圖片請幼兒認讀)
二、謎語導入
1、身體半球形,背著七顆星,莊稼喜歡它,捕蟲最著名。(七星瓢蟲)
2、小蟲水里生,天生愛飛行,最愛吸人血,嗡嗡吵不停。(蚊子)
(老師提示小朋友們每種小蟲的特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是什么動物,猜出后拿出圖片展示。)
Today we will learn these two i ects .
三、多元感官學習活動
1、學習新單詞:ladybug mosquito
a、視覺學習圖片學習
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幼兒朗讀單詞,及時糾正發音,以便重點鞏固。
b、動覺學習游戲“單詞領地”
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提示到單詞領地里找單詞。
2、學習新句型:Do you like …? ;am Yes,I do ./ No,I don’t .
a、視聽學習磁帶播放
播放磁帶,然后暫停,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小熊問了小兔子什么?小兔子喜歡嗎?
小猴子問小豬什么?小豬喜歡嗎?
然后老師再次播放磁帶,請幼兒嘗試跟讀。
老師帶領幼兒讀句子,讀出疑問的語氣。
b、表達學習情景表達
---Do you like ant ? ( ider ladybug mosquito )
---Yes,I do . / No,I don’t .
C、音樂學習Let’s chant
教師播放Let’s chant,請小朋友們聽錄音,跟隨錄音的節奏一起朗讀這首新歌謠。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1、默讀課文,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并在文中畫出有關的地方。
2、為什么說白楊樹是戈壁灘的衛士?這個問題誰解決了?
3、指名的寫白楊樹特點的句子。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誰愿意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結合理解進行板書
高大挺拔
堅強不屈
4、指導朗讀
(1)能把白楊樹的高大堅強讀出來嗎?請自由練習朗讀
(2)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哪兒讀得好?
(3)還想給她提點建議嗎?你能讀給大家聽嗎?
(4) 賽讀。
(5)是呀,多么令人敬佩的白楊樹呀!在風沙面前,你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你像松柏一樣挺拔高潔;在干旱面前,你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你像中流砥柱一樣堅定牢固。你就是戈壁灘的衛士,有誰想讀,請站起來一起讀。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1)請同位討論一下,看哪個孩子理解得好?
(2)指名回答。
過渡:爸爸希望孩子將來扎根新疆建設新疆,可是,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舊中國留給新疆的是貧窮和荒涼,1954年,中央決定駐新疆的十萬解放軍就地轉業,組建新疆建設兵團,肩負墾荒守邊的雙重歷史使命。50年來,他們為了邊疆的繁榮和穩定,克服重重困難,默默奉獻,無怨無悔。請同學們看屏幕:(圖片展是六十年代建設兵團在沙漠中工作的情景。)
邊看邊解說……無數邊疆建設這就是這樣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我們讀懂了爸爸的心愿,可兩個年幼的孩子讀懂爸爸的心愿嗎?
5、學生自由讀“他們只知道……”一段,并想一想他們不知道什么?
指2—3名學生回答。
6、兩個孩子能完成爸爸的心愿嗎?我們一起來看最后一段,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話,看你讀懂了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解決爸爸為什么笑了?)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課程分析
幼兒園課程改革第一步支架中提出:“行為觀察、指南目標領會、資源管理、自主管理”這些關鍵詞,第二步支架中又做出了相應的延伸,闡述了在關于集體活動中,要選擇合適場景,充分提供材料、幼兒充分自主、教師深度觀察,從中發現教育契機,組織開展集體活動。體現了“兒童在前、教師在后”和“生活化、游戲化”的觀念。
基于此,我結合近期幼兒正在進行的項目活動“橋”,結合幼兒身邊的資源——椅子,通過行為觀察,發現他們產生了更高層次的角色游戲的情況。我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契機,能夠組織開展集體活動。
從活動過程來說,我著重關注于師幼互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大班孩子之間具有差異。
課程目標
1.自主選擇,平穩走過一定高度的椅子“橋”。
2.在游戲中,能夠互相合作,懂得保護自己,體驗游戲中的樂趣。
課程準備
1.幼兒椅子若干
2.音樂
課程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快慢跑
2.熱身活動
(1)坐在椅子上,拍手、拍腳、手腳一起拍
(2)頭碰椅子、腿等,拉伸
二、開始部分
1.自由嘗試
老師:現在小朋友們跟著我們剛才的路線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安全的過河。
2.幼兒示范
教師:現在河又要變了看好(將繩子間距離繼續拉大),現在你們怎么過河啊?
3.再次嘗試
教師:我們除了一個人過河還可以小朋友團結在一起過河,那團結在一起怎么過河小朋友們好好想想(引導他們可以用椅子搭一座橋過河)我們還可以搭一座橋。
4.游戲
小朋友們過河開始(提示在椅子上不要擁擠,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安全的過河)
三、放松部分
教師:(全部小朋友通過后將剩下的椅子也放在旁邊)放松環節:現在小朋友們都不怕這條河了我們一去來游泳吧,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加上深呼吸做游泳動作
課程反思
從預設目標來說,自主選擇走過一定高度的椅子,這里有兩個自主,一個是選擇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椅子橋”的搭建、另一個是選擇自己想要的難度。
通過活動,潛移默化地讓幼兒知道保護自己,孩子知道了危險,他們自己可以去控制身體、控制自己、自己選擇,規避存在的危險。
通過活動,幼兒從最開始的各自為營,到后來的團結合作,共同過橋。讓活動過程成為幼兒成長的過程。既有體育活動中的鍛煉,更為重要的是關于幼兒核心素養的養成。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折紙公開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折紙技巧。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 折紙基本技巧的教學。
2.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準備
1. 圖紙和鉛筆。
2. 彩色紙和剪刀。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折紙的相關背景及應用,并展示一些折紙作品的圖片。
2. 折紙基本技巧的講解(20分鐘)
(1)教師向學生示范如何做一個最簡單的紙飛機,然后讓學生依照示范一起動手做。
(2)教師向學生講解折紙的基本技巧,如折線的方向、折紙的順序等,并配以示范。
3. 學生實踐(30分鐘)
(1)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及講解,獨立完成一個基本的折紙作品。
(2)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折紙,鼓勵他們發揮創造力,做出獨特的作品。
4. 小結(10分鐘)
教師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折紙作品,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鼓勵他們繼續參與折紙活動。
五、教學延伸
1. 學生可以在家中繼續練習折紙技巧,并制作更復雜的折紙作品。
2. 學生可以在課后交流折紙心得和經驗,互相學習和提高。
六、教學評價
1. 學生完成的折紙作品。
2. 學生對折紙活動的參與程度。
3. 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
七、教學反思
通過折紙公開課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折紙技巧,并能夠獨立完成一個簡單的折紙作品。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借助圖示及教師的示范,不斷嘗試和糾正,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培養。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折紙技巧,創造更多的作品,并通過交流和展示,激發他們對手工藝術的熱愛和創造力的發展。
? 折紙公開課教案 ?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戲中理解和記憶歌詞內容,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2、初步演唱歌曲,掌握節奏說唱,體驗多種形式演唱的樂趣。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十二生肖動物圖卡,歌曲圖譜ppt、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初步感知歌曲
(1)師:知道十二生肖嗎?都有哪些生肖?
(2)你屬于哪個生肖?
(3)老師帶來了一瘦關于十二生肖的歌曲,我們來聽聽,歌里唱到哪些生肖動物?誰在前?誰在后?
2、學唱歌曲
(1)聽歌詞游戲:老師邊唱歌邊輪流拍幼兒肩膀,每唱四個生肖暫停。暫停后老師拍到哪位幼兒肩膀,這位幼兒就把剛才老師唱到的生肖順序排列出來,看圖片順序說歌詞。
(2)幼兒傾聽完整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3)出示歌曲圖譜ppt,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3、演唱歌唱。
(1)老師唱歌曲,幼兒在“XX”處說唱生肖名。
(2)孩子嘗試多形式演唱歌曲:男孩子唱,女孩子在“XX”處說唱生肖名;女孩子唱,男孩子在“XX”處說唱生肖名;分組演唱和說唱等。
活動延伸
1、美術活動時,引導幼兒繪畫自己和家人生肖兔。
2、把十二生肖頭飾放在表演區,供幼兒游戲時表演。
附歌曲
活動反思:
揭秘和挑戰的游戲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發展水平,這樣的游戲也深受他們喜愛。在歌唱教學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戰的游戲,能使教學更加有效。
整個活動流程分三步:“魔語”→說歌詞;“新魔語”→唱歌曲;挑戰隱藏圖標的數量→多種方式演唱。三個階段都利用了“翻圖”游戲,隨著游戲目標和游戲方式的層層推進,孩子們在接受游戲升級挑戰的同時自然學會了演唱歌曲,整個活動順利而流暢。
-
想了解更多【折紙公開課教案】網的資訊,請訪問:折紙公開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