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范文|詩經氓美術教案(經典十篇)_詩經氓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18-10-21詩經氓美術教案(經典十篇)。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一、導入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提問,誰知道這首歌的出處?《詩經蒹葭》歷代文人都給予《詩經》很高的評價,當代作家王安憶評《詩經》本身就是一條河流,一天文字的河流,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永遠處于河流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乳,今天,我們就通過《衛風氓》的研究再一次感受《詩經》的價值機器思想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二、知識積累
《詩經》文學常識。
三、信息篩選
明確:1.2章追述戀愛生活,3.4.5章追述由結婚到婚變的婚姻生活,第6章表示“躬自悼矣”的感受和決絕。
四、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自讀文章,思考這首詩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明確: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女子被一個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來兩人結為夫妻。婚后,盡管妻子甘心貧困,日夜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的故事。
2.衛風·氓文中女子的情感一直隨著事情的發展而變化,感受女子的情感變化。
明確:1-2:戀愛:熱情、幸福;3-5:婚變:怨恨、沉痛;6:決絕:清醒、剛烈、堅強。(板書)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明確:
(1)一個是卑鄙的男子“氓”的形象,雖然這個小商人看起來很老實,但實際上是個朝三暮四,甚至動用暴力。專橫暴躁,三心二意的人。
(2)女子是個勤勞、溫柔、善良、堅強。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一、導入
二、明確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詩經》有關的文化文學常識。
2.掌握《詩經》兩首涉及到的文言現象。
3.能把握古詩節奏、韻律、感情,恰到好處的朗誦古代詩歌。
4.能熟練背誦、正確默寫這兩首詩歌。
方法與過程目標:
1.體會賦比興手法及其在詩中的運用。
2.體會《采薇》重張疊句的妙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把握詩歌內容與感情,培養負責任的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三、知識積累
(一)了解學生對《詩經》的了解程度
(二)詳細介紹詩經有關常識。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 說的是內容,“賦、比、興”說的是手法。
“風”包括15部分,稱作“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
“雅”分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把拧奔凑?,指
朝廷正樂。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層貴族,也有下層貴族和地位低微者。
“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是宗廟用于祭祀的樂歌和舞歌,音樂可能比較舒緩。
“風”是“詩經”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皣L”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2. “賦”按朱熹《詩集傳》中的說法,“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采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比如《阿房宮賦》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內,由建筑到人物,運用鋪陳夸張的手法,大筆墨的描寫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寫阿房宮工程浩大,宏偉壯麗。“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長虹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這字字句句,無一不表現了阿房宮的宏偉氣勢。這是寫“外”,主要描寫樓臺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內,人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接著,文章自然而然進入了第二個層次,描寫皇宮內的人物活動?!懊餍菬蔁?,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煙斜霧橫,焚椒蘭也。”如此奢華的生活,除了皇宮內的妃嬪媵嬙,又有何人能夠享受得起呢?然而,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們“一肌一容,盡態極妍,漫立遠視,而望幸也;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通過這些描寫,作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秦始皇時期奢靡、腐朽的宮廷生活。
3. “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變化。 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 《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 《碩人》連續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
4. “賦”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对娊洝分械摹芭d”,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有時一句詩中的句子似比似興時,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來判斷是否是興。
“興”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如《關雎》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確定。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土危}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學完這首詩尤其是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這一句。再看過醒的不相信愛情。好像自己也有了這種感想。女生不能因為看不到或者很想很想就只能自己偷偷的哭了,應該長大了。。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當然也會有很好的男生不像氓里寫的那樣,不會像氓中的會因為一些無聊的原因而始亂終棄。所以要為自己而努力不要到最后是不好的結局要讓自己努力做到最好要開始長大,開始長大不可以再無故的影響自己的心情,要開始在學業上的努力最后的幸福。無論怎樣的幸福,都是要自己去爭取。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選擇雄飾大膽表演。
2、能用相應的動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活動準備: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當成草地。
(2)雄飾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張小椅子裝飾椅背當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將大灰狼雄飾掛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餓都帶好雄飾,先小羊上去與大灰狼對話,小羊把走路聲音說出來,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與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兒大膽自由講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聲音,小――中――大
(3)使幼兒明白有團結起來才能打敗大灰狼的道理。
活動反思: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氓
教學目的1.學習掌握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和其現實主義的風格;
2.?學習掌握《詩經》四言詩的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節奏特點;
3.理解三首詩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敘述的手法;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關于《詩經》的編集,漢代有兩種說法:①行人采詩說。②孔子刪詩說。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但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只不過至春秋后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只有歌詩流傳下來?,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对娊洝返捏w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導入??:
《氓》敘述的是一個古老的,至今在無數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癡情女子負心郎。詩人們曾千百次地用作創作的題材,然而我們讀著這兩千多年前的詩章,卻決不因時代的遙遠題材的習見而厭倦。
一首詩歌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呢?今天我們通過美讀來感受,分三個環節:在誦讀中體會音樂美、在誦讀中品味語言美、在誦讀中感受情感美。
為什么強調誦讀呢?
同學們都喜愛優美動聽的歌曲樂曲,歌曲樂曲的美是通過演唱演奏體會出來的,而不是因為看歌本樂譜。詩歌同源,他們有相通之處,詩經本來就是歌詞配樂來演唱的,因此要多誦讀。
本文需要掌握的詞句:
(1)氓(méng)之蚩蚩(chī):氓:民,指一個男子。蚩蚩:同“嗤嗤”,嬉笑的樣子。
垣(音鬼員):破頹的墻。復關:詩中男子的住地。一說返回關來。卜:用龜甲卜吉兇。筮(音詩):用蓍草占吉兇。體:卜卦之體。咎言:兇,不吉之言。賄:財物,嫁妝。
(2)于(xǖ)嗟(juē)鳩(jīū)兮:于嗟:同“吁嗟”,感嘆詞,鳩:鳥名,這里用鳩鳥不可貪食桑葚來比喻女子不可為愛情所迷。
(4)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桑葉一凋零,就會枯黃掉下。這里以桑葉黃落來比喻女子顏色衰老。
(5)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隰:低濕之地。泮:通“畔”,邊。這兩句用淇水有岸,低濕之地有邊來反喻自己的愁思無限。
沃若:潤澤貌。鳩:斑鳩。傳說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耽(音沉):沉湎于愛情。說:脫。
隕:墜落。徂爾:往你家,嫁與你。食貧:過貧苦生活。漸(音尖):沾濕。爽:差錯。貳(音特):差錯。罔極:沒有準則,行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淇:淇水。隰:當作濕,水名,即漯河。泮(音判):通畔,岸,水邊??偨牵汗艜r兒童兩邊梳辮,如雙角。指童年。
感覺沉穩、頓錯,表現早期民間歌謠厚重、質樸的風格。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是到該離開的時候了,是該走了,應該帶些什么離開呢?是后悔還是痛恨?這些我都不要,我只想平靜的,不帶走一粒塵埃。沒想到我會走到這一步,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也許是迫不得已。我走了你會難過嗎?會流淚嗎?我想不會吧,我在你心里又算什么呢?!曾經我以為自己付出了一愛一就可以收獲幸福,可是我錯了,曾經我以為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結局卻別樣苦澀。我們的相遇即使不是一個錯誤,也可能只是命運的一個定數,我們沒有過多的料到,傷害一個人要比挽回一顆心要容易得多。
也許我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同樣,你也不過是我歲月中匆匆的穿行者。誰是誰的感動,誰是誰的刻骨銘心,誰又是誰的心靈歸宿。不要問我心痛的感覺,我只知道,當我心痛時,只想到自己最一愛一的人。
一愛一到深處是心痛,情到深處是孤獨,只是那一段青春終究被遺棄過。
陳家洛不愿負天下人便負紅顏,也許他的命運早已注定,在那命運的路上,沒有遇上幸福。張無忌放棄了江湖和江山,把幸福給了趙敏,把牽掛給了小昭,把漂泊給了蛛兒,把悔恨給了芷若。楊過跟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也許他知道也許不知道,也許他裝作不知道,程英跟陸無雙為他付清青春拋盡少華,郭襄為他天涯赴君念念不忘。也許他記得,也許不記得,曾經有一位叫公孫的姑一娘一把一生的幸福都停駐在他的一剎那的目光里,而他所能給予的也只是一曲清蕭,三枚金針,又或是一時的眷顧而已。
在這世間有太少的相濡以沫,有太多的笑望江湖。于是,我們終于明白,天長地久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幸福又是一種多么玄妙又多么脆弱的東西。
選擇放棄,轉身,離開,明天,我依然可以笑得很燦爛,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相信人很善良,相信上天有顆仁慈的心,我會幸福的,我會的!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詩經 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實詞虛詞。
2.鑒賞詩歌高超的藝術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北宋有人給蘇軾出過這樣一個對子:“三光日月星”,蘇軾對出下句:“四詩風雅頌”。風雅頌是詩經的內容,賦比興是詩經的手法,它們是詩經的“六藝”。
2.復習故事情節。
戀愛(1、2章)――婚變(3、4、5章)――分手(6章)
甜蜜――哀傷――反省
3.掌握重要字詞讀音、意思、用法。
匪:通“非”,不是。于:通“吁”,感嘆詞。說:通“脫”,擺脫。泮:通“畔”,邊岸。
愆:qiān將:qiāng載:zài徂:cú 湯: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
4.詩歌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女子的情感變化?帶著問題朗讀全詩,讀完和同桌合作學習,找出手法。
(1)賦比興。這是《詩經》最顯著最突出的手法。我們來看這些詩歌: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葹楦?,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p>
這是一只喪偶的孔雀,它哀鳴徘徊,遲遲不肯離去,原來它講的不是孔雀,而是一個悲哀的愛情故事。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huā)。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zhēn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釋:
①夭夭:桃樹含苞欲放的樣子。 ②灼灼:花開鮮明的樣子。華:花。 ③之子:指出嫁的姑娘。歸:女子出嫁。 ④宜:和順,和善。室家:指夫婦。⑤:果實很多的樣子。 ⑥蓁蓁:樹葉茂盛的樣子。
這首詩也不是講桃花的,它由桃花的綻放想到如桃花一樣美貌的年輕姑娘,她要出嫁了,嫁到夫家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大自然引起了內心的感發,然后才開始做詩,《詩經》這種比興手法對后世文學影響極其深遠。我們再來看“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就理解了原來它要通過桑葉的變化表達女子容貌的變化以及兩人感情的變化?!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tuō)也。女之耽兮,不可說(tuō)也?!睘楹螘f斑鳩吃桑葚?桑葚是甜的,斑鳩吃多了會昏醉。原來它是要告訴女子不要沉溺在愛情里,男子沉溺愛情是很容易脫身的,女子一旦沉溺愛情就脫不了身。因為女子一旦墜入愛河,就會把自己的整個生命投入進去。這是一個感情受到挫折的女子內心沉痛的反省。唐代白居易有一首詩是告誡女孩子的:
井底引銀瓶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2)對比的手法。有女子前后的感情對比,男子與女子感情的對比,男子前后感情的對比。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鼻宕接駶櫾u“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癡于情者耳”。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女子的性格:癡情、勤勞、善良、剛烈。
(3)情景交融。三次寫到淇水。第一次寫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表現女子內心充滿愛戀。第二次寫淇水,“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湯湯”指水勢很大的樣子,表現女子的內心有波瀾,起伏不平。第三次寫淇水,“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這是比喻的用法,就是說,淇水再大也有個限度,而我的痛苦沒有邊際。水和女子的感情始終交織在一起。
(4)稱謂改變?!懊エD―子――復關――爾――士”。
5.你是如何看待女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一思想的?學生展開討論。
邶風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來看上面這首詩,“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多么美好的感情,有肯定的、積極的內涵,可是這個女子說:“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怎么看?
教師為學生明確指出,古人云:縱言已,心豈能忘?清代方玉潤評:“此女始終總為情誤!”
我們能感受到那種離開有多艱難,不能擺脫,沒法放下,很長時間都走不出,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的痛苦,但恰恰是這種痛苦反而讓我們看到了25前靠依附男子生活的女子在悲劇感情中的巨大勇氣。這一份尊嚴、勇氣十分難得,她對自己的生命是有所要求,內心也在很堅持自我,追求高潔的品質。
五四時期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作品《娜拉》風靡文壇,娜拉“砰”的一聲把門關上走了,與沒有愛情的生活決裂。胡適模仿《娜拉》創作的話劇《終身大事》中的女子也走了,可是魯迅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講《娜拉走后怎樣》,魯迅說只能是兩種結果:回來或墮落。因為當時中國女性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不要說19的五四,就是現在,女性雖然經濟獨立了,人格獨立了,反而沒有那么高的精神境界了。文學的使命不是要回答問題,而是由一個問題看到人物巨大的精神狀態。離開若不痛苦,人性光華就不閃亮。文學把人性寫得很好,弱者也有尊嚴。
什么是經典?經典作品具有典范性、永恒性和啟迪性。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就會用這么高超的藝術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情感?!对娊洝凡粌H在藝術上成為百世楷模,也是我們燦爛文學的源頭,現實主義文學的起點。作為經典,我們更可以看到我們先祖的精神起點很高,人在受苦、無望的時候還要維護自己的尊嚴,這一點特別打動人。真正的經典能給予人精神的滋養,幾百年幾千年以后,你看到的還是這些東西,還是會被震撼,經典文學的力量就在這里。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向往,從人類誕生開始,愛情就注定與人類糾纏不清。在原始社會就有婚姻之神的流傳,在西方也有丘比特愛神的神話,可以說愛情與婚姻就是延續人類社會的紐帶。作為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也留下了許多古代社會青年男女愛情的印證?!对娊洝肥侵袊ㄒ灰徊棵撊チ酥叟c俗氣的情愛文學圣典?!对娊洝分械膼矍橹饕性凇秶L》里,以《衛風》里的情詩最為有名。
這些詩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對愛情強烈追求的青年男女。這些詩篇毫不掩飾地歌唱了人們心中的愛情及渴望。這些詩的存在,是對古代人類的愛情觀、婚姻制度、民族風俗的有力的見證。古人非常強調婚姻、家庭的重要意義,用各種手段來干預婚姻和家庭,因此那時的青年男女是沒有愛情自由的,相反往往會受到各種壓抑和阻撓。而受壓抑的又是女性占多數,也是女性的反抗最堅決。她們愿意為愛情付出一切。
《氓》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詩一開始寫一個女子與一個看起來善良忠厚的男子相愛,經媒妁之言后結為夫妻。但女子在過了三年的貧苦生活后卻受到了丈夫的無情拋棄。詩人痛心地把棄婦比作隕落的桑葉兒,說明三年的貧苦生活的煎熬,使她失去了青春美貌。當女主人發現自己上當被拋棄后,她不僅傷心、悔恨,而且憤怒地指責丈夫的忘恩負義,表現了她堅強的敢于反抗的性格。但當時禮教的統治日益加強了,她得不到社會輿論的支持,連自己的兄弟也報著嘲笑的態度,說明她的悲劇,正是自由戀愛與禮教沖突的結果。
《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劇是封建禮教的產物。而現如今我們教師的婚姻狀況又如何呢?
調查顯示,教師仍然是壓力最大的職業之一。最主要的因素依然是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精神壓力、職稱壓力、教學壓力、家庭壓力等。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面臨的壓力更大。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教育體制的全面改革,諸如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這些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并威脅著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對職業幸福的追尋,更影響了教師的情感世界。
一線的教師跟學生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家人,他們一心撲在學生身上,老人病了沒時間照顧,孩子病了沒時間照顧,甚至自己病了都沒時間去看醫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等送走了畢業班,等送走了這批孩子,等工作告一段落,等……結果導致的是,老人何時增添了白發,不知道;孩子悄然間已長大,沒留意;身體早已亮起了紅燈,渾然不知……
過度的勞累,使我們青春年華早逝,過多的精力轉移,使我們忽視了對愛情的經營,一旦危機出現,必然是措手不及。
到底是什么影響了我們的婚姻,肯定不是封建禮教,那是什么?這的確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而且也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 詩經氓美術教案 ?
紅塵有一愛一,人間有情,我們總希望有情一人終成眷屬,使他們的一愛一情從起點到終點,經歷磨難回歸美麗的一團一圓。然而,縱觀古今,有多少一愛一情的悲劇在上演啊
為什么相一愛一的人不能白頭偕老。我們或許可以在【衛風。氓】中找到一點答案?!拘l風。氓】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民歌。詩歌通過生動的筆墨,敘述了女主人公從戀一愛一、結婚直到被遺棄的婚戀過程,塑造了女主人公溫柔癡情、忍辱負重而又剛烈堅強的復雜形象。
首先是女主人公的溫柔癡情。詩歌是從熱戀場面入手描寫的。詩歌開頭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幾句,著墨不多,在女主人公說出非我前期,子無良媒后,氓生氣了,而女主人公馬上勸到將子無怒并不顧父母一之命、媒妁之言,一口就答應了氓的要求,許下了秋以為期的諾言?;槠谂R近,癡心的少女天天登上破舊的城垣眺望復關,望眼欲穿。沒看到氓的身影,她就泣涕漣漣,看見了他的身影,她就載笑載言。迎她的車一來,她就帶上嫁妝不顧一切地跟他走了。所謂癡情女子負心漢正是她的溫柔癡情為他的婚姻埋下了悲劇的種一子。
其次表現為女主人公的忍辱負重。為了獲得真正的一愛一情,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可謂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無怨無悔。三歲為婦,一靡一室勞矣。夙興夜寐,一靡一有朝矣,多年來無論怎樣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無論多重的擔子她都愿意承挑,甚至連丈夫的暴怒虐一待她也毫無怨言。然而,盡管她如此地忍辱負重,殘酷的現實留給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淚,一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原來那一片信誓旦旦的假忠誠,在氓言既遂矣之后,就露出來了他的廬山真面目:生活上對她拳腳相踢,感情上也變得三心二意。盡管如此,女主人公追求理想一愛一情的夢仍沒破碎,丈夫的辱罵毒打始終磨不掉她對他的一愛一,她堅信只要自己忍辱受重,維系這個破碎的家庭,丈夫終竟會有回心轉意的一天,會和她再度共建美好的家園。
最后表現為女主人公的剛烈堅強。時間是一點一點的流逝了,在無望的等待中,她逐漸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忍辱受重是不會讓丈夫回心轉意的?;貞浧鸷兔ハ鄳俚那榫?,昔日的言笑,旦旦的誓言,仿佛還在眼前,何曾想到他會違背誓言?她不愿相信氓會將她拋棄??蓺埧岬氖聦崝[在她的面前,不得不讓她重新冷靜的面對這一切。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自己的幽怨何時才有盡頭?既然如此,與其整天生活在這種恨意綿綿之中,不如痛下決心與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想到這里,她終于做出了大膽的抉擇,決定從感情的旋渦中勇敢地走出來,重新找回自己。同時她又用自己的血淚教訓,告誡天下所有癡情的女子無與士耽,因為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否則就會重蹈她的覆轍。
張一愛一玲說:一愛一情有時就象五彩繽紛的氣球,卻經不起一根刺的考驗。這根刺,也許是金錢,也許是容顏,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男人請用心呵護身邊的一愛一情,而女人,更要謹慎。在一愛一情中,不能只是沉醉,在感情中要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要自強,要那理一性一下的感一性一!只有這樣一愛一才會長久,只有這樣才不會再有負心的漢出現,只有這樣有情一人才可以白頭偕老。
生活不是童話,而婚姻,只有一愛一是遠遠不夠的。
-
推薦閱讀:
創意美術教案(范本十篇)
懷念母親美術教案(范文十篇)
小學古詩美術教案(集合十篇)
下學期美術教案《小天鵝》(匯總十篇)
幼兒園芒種教案美術玉米(熱門十篇)
2024中班美術魚教案(分享十篇)
-
實習報告網小編為您推薦詩經氓美術教案專題,歡迎訪問:詩經氓美術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