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課件(范文20篇)_支氣管哮喘課件
發布時間:2017-09-12支氣管哮喘課件(范文20篇)。
? 支氣管哮喘課件
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辦法,但堅持長期規范化治療可使哮喘癥狀得到良好控制,減少復發甚至不再發作。
(1)完全控制癥狀;
(2)預防疾病發作或病情加劇;
(3)肺功能接近個體最佳值;
(4)活動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認識和處理急性加重的能力,減少急診或住院幾率;
(6)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7)防止不可逆性氣道阻塞;
(1)長期抗炎治療是基礎的治療,首選吸入激素。
(2)應急緩解癥狀的首選藥物是吸入β2激動劑。
(3)規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長效β2激動劑,或緩釋茶堿,或白三烯調節劑(聯合用藥);亦可考慮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癥哮喘患者,經過上述治療仍長期反復發作時,可考慮做強化治療。即按照嚴重哮喘發作處理(給予大劑量激素等治療),待癥狀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復最佳水平和PEF波動率正常后2至4天后,漸減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經過強化治療階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1)消除病因和誘發原因。
(3)免疫調節治療。
(4)經常檢查吸入藥物使用是否正確和對醫囑的依從性。
? 支氣管哮喘課件
一、前言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為氣道痙攣和炎癥,導致氣道狹窄和黏液分泌增加,進而引起呼吸困難和咳嗽等癥狀。支氣管哮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并掌握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知識至關重要。本課件將詳細介紹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癥狀、診斷和治療等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和應對這一疾病。
二、支氣管哮喘的定義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主要特征為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狹窄,造成呼吸困難和喘息等癥狀。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免疫、遺傳、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因素。
三、支氣管哮喘的癥狀
1. 喘息:是支氣管哮喘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氣促和喘鳴音等。
2. 咳嗽:特別在夜間或清晨更為明顯,常帶有粘液。
3. 咳痰:常見于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痰液多呈黏稠狀態。
4. 胸悶:患者常感到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
5. 發作性呼吸困難:支氣管哮喘的典型癥狀,在發作期尤為明顯。
四、支氣管哮喘的診斷
1. 詳細詢問病史:包括過敏史、氣喘史、家族病史等。
2. 肺功能檢查:如肺活量、用力呼氣容積等。
3. 支氣管激發試驗:通過吸入支氣管激發物,觀察患者氣道反應性。
4. X線胸片和CT檢查: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
五、支氣管哮喘的治療
1. 控制觸發因素:避免接觸過敏原、避免粉塵、煙霧等刺激。
2. 藥物治療: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皮質類固醇、抗過敏藥等。
3. 氣道清潔:通過呼吸訓練、呼吸操等方法促進氣道通暢。
4. 注意休息與營養: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
六、預防支氣管哮喘的措施
1. 避免過敏原:及時清潔家庭環境、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
2. 加強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支氣管炎癥。
3. 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禁煙限酒等。
七、結語
通過本課件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支氣管哮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夠提高對支氣管哮喘的認識,并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保持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感謝大家的聆聽,祝大家身體健康!
? 支氣管哮喘課件
畢業論文是檢驗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文檔,如何寫好畢業論文也成為每個即將畢業的學子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可以參考一些優秀的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痰熱清聯合頭孢呋辛鈉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方法:將就診的`12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平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頭孢呋辛鈉治療,對照組僅給予頭孢呋辛鈉抗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均不明顯。結論:痰熱清聯合頭孢呋辛鈉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優于單用頭孢呋辛鈉,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應優先選用。
關鍵詞:頭孢呋辛鈉;痰熱清;小兒支氣管肺炎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我國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12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隨機均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程度、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頭孢呋辛鈉,2次/d。觀察組在給予對照組同樣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痰熱清注射。采用靜脈滴注,控制輸液速度,嚴密監測肝、腎功能。連續治療7~10 d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評定項目:患者咳嗽、體溫升高、肺部啰音持續時間和治療時間以及兩種藥物的安全性,觀察并記錄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后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體溫恢復正常為痊愈;咳嗽、肺部啰音和體溫有所改善為部分緩解;咳嗽、肺部啰音和體溫無改善或者加重為無效。總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
1.5 統計學方法:對本組資料采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對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過程比較:觀察組患者咳嗽、肺部啰音和體溫升高持續時間以及治療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支氣管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變化主要是支氣管、 肺泡炎性反應引起通氣和換氣障礙,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從而造成一系列改變。病原體為各種病毒和細菌,或為其合并感染[1]。兒童由于其發育特點,患病后易導致氣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痰熱清注射液是新一代中藥,經中藥指紋圖譜檢測標準后,第一個批準上市的中藥注射制劑,屬國家中藥Ⅱ類新藥。其成分是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其中以黃芩為君藥,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之火,起到清熱解毒、宣肺化痰作用,現代研究有抗炎、抗病毒作用;熊膽粉、山羊角為臣藥,清熱解毒,化痰解痙,平肝熄風,同時還有解熱鎮靜,抗驚厥,增強免疫的作用;金銀花、連翹宣肺化痰,透肌解表,據研究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殺滅作用[2-3]。頭孢呋辛鈉為半合成第二代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對金葡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桿菌、克雷白桿菌、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有高度抗菌作用,對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厭氧球菌亦極為敏感,且對細菌β-內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用于對氨芐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藥的菌株,臨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腎盂腎炎、尿路感染及骨、關節、耳鼻咽喉、軟組織等的感染[4]。
小兒支氣管肺炎通常采用常規的止咳、平喘、抗生素和營養支持治療,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日益增多,加之病毒性小兒支氣管肺炎發病率持續升高[5]。單純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療效逐漸降低,聯合用藥就顯得日益重要。本研究中,痰熱清聯合頭孢呋辛鈉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用頭孢呋辛鈉,此種聯合用藥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4 參考文獻
[1] 吳 珉,吳良霞,王子才,等.小兒呼吸道感染病毒檢測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5,23(9):262.
[2] 高益民,王忠山.對痰熱清注射液臨床藥學初步評價[J].首都醫藥,2004,11(12):44.
[3] 田雅萍,侯明惠,李 祥.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肺炎52例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4,9(5):505.
[4] 劉惠俠,何 艷.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世界臨床藥物,2006,27(6):364.
[5] 傅文勇,成煥吉,鄒映雪.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學診斷與治療[J].新醫學,2001,32(5):268.轉 小兒推拿治療是指通過中醫推拿療法來治療小兒咳嗽相關癥狀。 當小兒出現流清涕,身稍熱,咽不適,食欲減時,可服用保元丹、至寶錠等小丸藥,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藥,及時到醫院診治。 常用穴位為肺俞、中府、孔最、豐隆、定喘。隔日一次,每次選用單側或雙側3-4個穴位。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用藥量約3毫升左右。10次為一療程。 急性支氣管炎如為細菌感染,可選用下列抗菌藥物:復方新諾明0.05/kg/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萬U/mg/日分2次肌注,麥地霉素、紅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 喘鳴嚴重時可加用強地松1mg/kg/日,分3次口服,4-7天為一療程。亦可用丙酸倍氯松氣霧劑,局部用藥可減少全身用藥副作用。嬰幼兒難以合作不宜選用,兒童每次1-2撳(50μg-100μg)/次,每日2-4次。 “稱書”投稿了7篇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后的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歡迎大家分享。 重癥支氣管哮喘是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是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哮喘持續發作會導致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循環衰竭及酸堿平衡失調[1],病情迅速惡化從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哮喘病護理作為醫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我院6月~12月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流程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6月~月治療的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63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齡16~67歲,平均年齡歲;病程2~22年,平均病程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5~69歲,平均年齡歲;病程3~,平均病程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標準,均有哮喘病就診史。排除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應用藥物禁忌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吸氧、輸液、抗炎、平喘、解痙等常規急救護理治療。觀察組給予急救流程化護理,具體護理流程分院前急救護理、運送途中急救護理與院內急救護理,院前急救護理:當救護車到達至現場時,應立即為患者采取半坐或端坐臥位,給予正確的吸氧,吸氧時保持呼吸道濕潤,防止氣道痙攣。對意識障礙患者給予S型口咽管,可以防止舌下墜,增加通氣,給予可拉明、洛貝林、納洛酮等呼吸興奮劑靜點,呼吸衰竭者可行球囊面罩輔助呼吸,必要時行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昏迷患者應將頭偏向一側。盡快緩解氣道阻塞,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注意預防呼吸性酸中毒,并發心力衰竭者可使用西地蘭、速尿等進行強心、利尿治療,休克患者按抗休克處理。同時給予持續心電監測及經皮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心理護理,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及安全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運送途中急救護理:對患者要正確的搬運,搬運時一般病人采取坐位,可用輪椅搬運,休克病人取休克體位用擔架搬運,運送途中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保證患者病情不再惡化,盡量縮短途中時間,既要迅速又要注意安全,保持靜脈管道的通暢,注意保暖。應用車載電話報告給醫院,使急診科做好搶救的應急措施,人力、物力準備。院內急救護理:對急救護士要進行職責分工,使急救護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應用于治療,心理護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及時宣傳疾病的治療情況,減輕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颊呷魺┰瓴话?、精神緊張,可適當地給予藥物治療,但禁用嗎啡和大量鎮靜劑以免抑制呼吸。監管護士準備搶救儀器,接心電監護、做心電圖,觀察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變化,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吸痰、氣管插管,必要時氣管插管或協助醫生行氣管切開,接呼吸機。準備搶救車、搶救藥品,建立靜脈通道,根據醫囑給予平喘解痙,加強心肌收縮力和減輕心臟負荷,查血氣分析、電解質、腎功能,輸液時嚴格控制40滴min以內的速度。記錄口頭醫囑、各項監測數據,及時補寫搶救護理記錄。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分析資料。計數資料行X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反復發作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各種環境和心理因素均可誘發或加重哮喘發作[2],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呼吸困難,咳嗽等,我國哮喘的患病率約為1%[3],重癥哮喘的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由于重癥哮喘發病急,病情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阻塞支氣管,可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甚至死亡,因此,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措施就成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環節。 搶救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不能依靠單純的藥物治療和一般的'護理,一定要把搶救的時間與高效的急救護理工作相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搶救目標。應用急救護理流程,護理工作分工明確,強化了醫護協助性。護士由被動變為主動,院前急救正確評估,果斷處處理突發事件,運送途中針對患者病情提前報告給醫院,使急診科做好搶救的應急措施以及人力、物力準備,為病人住院治療爭取了時間,避免了患者入院以后再準備造成的忙亂、低效、差錯。入院后護理人員根據自己的分工各自準備,為挽救患者生命明顯縮短了搶救時間。 本研究觀察組應用流程化護理總有效率為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見急救流程化護理通過對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氧療、監測、改善通氣功能、合理用藥、心理護理等一系列的護理過程及時緩解患者哮喘癥狀,阻止病情的發展,縮短了搶救時間,及時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程錦.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18:1135-1136. 2張瑞芬.護理干預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控制中作用[J].醫學信息,,:1671-1672. 3王云芬.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與護理[J].醫學信息,2011,24:1296-1296.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提高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生活質量的作用。方法選取1月—1月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8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系統性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患者家屬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結果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在角色功能評分、社會及情感功能評分及總生活質量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家屬在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和人際關系敏感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性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態,并且幫助患者家屬降低負面情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惡性腫瘤;護理干預;生活質量;負性情緒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最常見疾病,病死率高。惡性腫瘤患者在確診后往往出于對病情的恐懼,產生嚴重的思想壓力及緊張心理,甚至產生放棄生命的悲觀情緒?;颊呒覍僭谏?、情感等各個方面均與惡性腫瘤患者息息相關,擔負著照料患者生活的責任,肩負著沉重的生活和經濟壓力,但此類疾病對患者家屬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往往為人所忽視[1]。本文探討針對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生活質量的護理干預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月—201月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病情穩定,自愿入組臨床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研究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2.2±15.6)歲;平均病程(3.2±10.5)年。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5.1±10.6)歲;平均病程(3.5±9.6)年。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惡性腫瘤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根據個體化病情對所有患者進行積極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針對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等系統化干預措施,干預方法如下。1.2.1建立患者信息檔案研究組專職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通過下發調查問卷的方式建立患者的信息檔案,了解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精神狀況、職業等一般情況,結合其疾病相關治療信息、家庭背景等實際情況,了解其對臨床試驗的認知程度、心理狀況。針對患者認知水平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形式及語言與其進行溝通,便于對其實施個體化的知情同意告知,疾病、藥物及臨床試驗知識流程普及和全程用藥指導[2]。隨著患者治療周期的遞增,結合其自身不同的認知水平,不斷完善護理干預措施,給予不同強化水平的依從性教育、知情同意認知及用藥指導。1.2.2積極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應加強同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并與其建立一種坦誠、友好、信賴的護患關系。在臨床研究進行過程中了解患者知情狀況,不斷強化確保其充分知情。詳細介紹并強調所入組臨床試驗的目的、意義、治療方法、執行過程、及試驗用藥物的藥理作用、服用方法、不良反應等。當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或藥物相關不良事件時,研究護士協助研究醫生及時給予相應治療措施,記錄并做好心理支持,使患者明確研究人員始終將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1.2.3強化臨床督導管理在用藥初期,為每位患者制訂訪視計劃,發放計劃訪視周期時間表并記錄患者及其家屬聯系方式。替代研究醫生職責,提前1周根據訪視周期計劃電話通知患者具體訪視時間,使其有充足的時間安排好自己的事務,便于訪視按時完成。在治療周期中,遵醫囑發放試驗藥物,根據每位患者生活及用藥習慣的不同,合理安排選擇最佳服藥時間。為每位患者建立服藥日記卡,并將服藥日記卡在發放藥物的同時交給患者或其家屬,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多服或漏服藥物帶來的問題。定時電話隨訪監測患者服藥及病情變化,前2個月每周電話訪視受試者1次,后2個月根據患者具體依從情況,對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改為每月電話訪視1次,對依從性不佳者追加電話訪視次數。電話訪視時主要詢問患者用藥情況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強調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幫助其養成定時服藥的自覺性[3]。護士應深入溝通,以患者主動傾訴的方式為主,提高患者提問的主動性,與患者溝通時注意其反應并及時給予反饋。在與患者溝通時,識別其可能發生不依從的各種潛在隱患及因素,對患者進行依從性方面的.預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1.3評價方法2組患者參與研究時間1個月,采用生命質量量表評價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隨后使用根據SCL-90心理癥狀自評量表評價患者家屬的心理癥狀。1.4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研究組總生活質量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2組患者家屬心理癥狀評分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家屬在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和人際關系敏感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由于全球疾病構成比例不斷變化,每年約有1100萬新的惡性腫瘤病例出現,其中,中國每年約有220萬新的惡性腫瘤病例出現,新發例數占全球的20.3%。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資料顯示,受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全世界死于惡性腫瘤的病例數持續增加,惡性腫瘤這一疾病所帶來的負擔已經超越其他疾病,居于世界首位[5]。因此,確診腫瘤對于患者及其家屬而言都是嚴重的負擔。目前,我國惡性腫瘤患者的照顧護理重任大部分由其家屬承擔,在此過程中,不僅腫瘤患者要承受身心的痛苦,照顧患者的家屬也需要長期陪伴,同時承擔著巨額醫療費用,身心各個方面都承受著巨大壓力。相關研究表明,惡性腫瘤患者的家屬與患者同時承受疾病所帶來的種種負擔,其長期處于不良狀態,可能導致心理、生理的改變;反之,患者家屬生活質量的下降也使其對患者的照顧質量大打折扣,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F代護理理念要求以患者為中心,同時也包括對患者家屬的護理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疇,體現護理的系統性和延展性,針對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二者的生活質量較為有利。本文采用的護理干預是雙向的,既包括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也包括對患者家屬的護理干預。由此可見,系統性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態,并且幫助患者家屬降低負面情緒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將護理內容系統化,延展護理范疇,覆蓋患者及其家屬,體現了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服務宗旨,有利于改善二者的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韓秀艷,荊秀麗,陳彩玲.系統護理對直腸癌Miles術后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CD].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1(3):206-208. [2]付麗群.個性化護理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干預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8(16):86-87. [3]李春華.責任制整體化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在預防宮頸癌患者化療并發癥中的效果比較[J].浙江臨床醫學,2015,4(8):1447-1448. [4]張莉,李新苗.舌癌患者的心理狀況調查及手術前后實施心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CD].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5,2(3):108-110. [5]范曉蘭.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2(8):94-96. 〔摘要〕目的探究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艾滋病患者,經隨機平行的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抗病毒治療的依從性。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依從性分別為95.9%和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中,可從根本上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耐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艾滋??;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艾滋?。ˋIDS)為當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癥之一,屬于傳染性疾病的范疇,尚不能完全治愈[1]。艾滋病可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病情控制中還使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實行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HAART)能夠有效延長患者壽命,并提高生命質量[2]。本研究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98例艾滋病患者,探究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艾滋病患者,實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據衛計委下達的艾滋病診斷標準確診,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男41例,女8例;年齡32~44歲,平均(38.4±3.4)歲;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別為23例、11例、15例。對照組男39例,女10例;年齡36~44歲,平均(40.5±3.5)歲;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別為23例、14例、12例。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3]:艾滋病HAART治療90d內,無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患者;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南,如臨床分期為Ⅲ期、Ⅳ期患者,CD4+T細胞低于350個/mm2患者。排除標準[4]:肝細胞癌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遺傳性肝病患者。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給予藥物指導,并實行健康宣教,為其講解病癥基本知識。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針對性健康教育護理:為患者講解疾病基礎知識,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可經宣傳手冊、講座、電視教育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2)針對性心理護理:艾滋病患者多會存在自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所以,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其鼓勵、支持和安慰。積極和患者溝通,以便消除患者的社會歧視感以及心理障礙,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同時,樹立治療的自信,提高治療的依從性。(3)患者家屬的針對性護理:加強家庭支持,主動和患者的家屬、親戚、朋友等溝通,告知其給予患者鼓勵,并給予其用藥的指導。向患者家屬宣傳艾滋病傳播途徑,告知普通擁抱、接觸并不會傳染,使家屬能夠多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呵護。(4)飲食及運動指導:告知患者平時多補充高蛋白、熱量和維生素等食物,并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進食。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并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可過度勞累。定期可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此加強自身的機體免疫功能。(5)針對性隨訪工作,構建完善的患者健康檔案以及服藥監督的機制?;颊呖共《局委熎陂g,定期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溝通,給予其心理方面的疏導,并告知其通過抗病毒治療,能夠有效控制臨床癥狀。為患者行服藥指導時候,應仔細告知服用方法、劑量、服藥需要注意的事項,以確?;颊吣軌驈母咎岣叻幍囊缽男浴4送?,還應叮囑患者定期復查。 1.3依從性評判標準 治療后,對所有患者的依從性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調查,并建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調查表。能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為依從;沒有遵醫囑服藥包括服錯藥、漏服藥、不按時服藥、拒服藥為不依從。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漏服藥1例,不按時服藥1例,依從率為95.9%(47例);對照組漏服藥3例,不按時服藥2例,拒服藥2例,依從性為85.7%(42例)。觀察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服藥依從性反映了患者遵醫囑情況。艾滋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會對HAART效果構成直接的影響。而服藥依從性差會使患者HAART失敗,病死率提高。而產生不依從的主要原因與患者對病癥認識、治療療程長、用藥監督缺乏等有直接的關系。護理人員應充分做好隨訪工作,為患者講解藥物服用的劑量、需要注意的事項、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同時,因為這類病癥需長時間堅持服藥,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情況,應提前告知患者按醫囑服藥,不可隨意停藥、調整藥物的劑量,如有明顯的不良反應,應囑患者或家屬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調整治療等[5]。治療前提前告知患者、患者家屬可能存在的問題、藥物不良反應,使患者對這些情況有心理準備,從而減少抵觸情緒[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經針對性護理干預能使患者不斷克服藥物治療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其對藥物的耐受性,提高自身對病癥治療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從根本上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綜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實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依從性,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方法:選取5月-10月的70例泌尿科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在常規護理的前提下,對所有患者進行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分析對患者病情的影響。 結果:通過對本組患者進行相對應的診治和護理干預,70例患者的病情全部有顯著改善,沒有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針對護理干預工作的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顯示,很滿意49例,滿意11例,一般6例,不滿意3例,差1例,總體滿意程度為85.7%。 結論:在醫院泌尿科患者的診治中,提高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病情有顯著的影響,增強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 護理干預; 泌尿科; 護理滿意度 由于泌尿科疾病的臨床特點,很多患者對自身病癥無法啟齒,對護理工作者來說,怎樣在平時工作過程中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和支持,增強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程度,是當今很多護理人員所面臨的問題[1]。 在針對泌尿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常規護理只可以達到臨床護理的基本要求,在這個前提上還要增強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措施,讓患者能夠在體驗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了解更加全面的自我護理意識和方法,增強患者身體恢復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有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齡22~59歲,平均歲。 70例患者中泌尿系結石28例,急進性腎炎綜合征12例,急性腎炎綜合征8例,泌尿系統感染8例,腎腫瘤6例,前列腺疾病4例,泌尿系統腫瘤3例,腎小球疾病1例,所有患者全部進行相對應的臨床治療和護理干預。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護理工作者應對入院患者的病情發展狀況給予嚴密觀察,對患者的體征變化進行檢查和記錄[2]。 在患者住院時期,護理人員要重點注意患者的排尿是否困難、有無尿潴留情況、是否有排尿延遲、尿流中斷等現象,倘若患者在排尿過程中有疼痛情況,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地詢問患者疼痛發生位置和持續時間,并且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診治。 倘若患者出現尿失禁,護理人員需要觀察和記錄此現象的持續時間;假如患者出現血尿,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嚴密觀察,觀察目標主要有:患者是否全程均為血尿,血尿是否為終末血尿,血尿的具體顏色,是否存在血塊等。 在此同時,為避免患者出現壓瘡,護理人員需要特別注意確?;颊叽矄?、被褥的干燥清潔[3]。 1.2.2 術后護理干預 針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使用護理干預的護理方式,具體包括以下內容:護理人員需每天對患者的尿道、造瘺口進行2~3次的消毒棉球擦洗,確保其清潔,防止患者出現院內感染[4];護理人員應確保各類導管的牢固性,避免其受壓、彎曲、掉落等情況,確保引流暢通;護理人員需要確保各類導管、引流管的無菌處理,避免出現污染,每2周更換導管一次。 在傾倒尿液的時候,應該防止引流管倒置抬高,避免尿液逆流的現象發生;在針對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患者尿液的顏色、形狀、尿量等,倘若出現尿液混濁、出血、結晶等情況,應該第一時間告知醫生進行診治;在整個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遵照有關規定定期進行尿標本常規監測和細菌培養。 1.2.3 腹膜的護理 以往情況下,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之后需要術后排氣,進而改善腸內積氣和腹脹等情況。 在本組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中,一些患者發生持續腹脹的情況,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下床活動,一些較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施行肛管排氣或者是胃腸減壓,少數患者手術后發生嚴重腹脹,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幫助患者施行腹腔內膿腫、腸漏等相關檢查[5]。 當患者正常排氣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叮囑家屬對其給予半流食,同時給予常規補液,嚴密注意患者的病癥發展狀況。 1.2.4 出院健康教育 泌尿科患者在出院之后對其進行有關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在出院之后應該重點注意的飲食和常規活動的問題,叮囑患者不能過度地伸展四肢和腰部,指導患者注意觀察尿液的顏色,要求患者定時進行復查,如果發現任何異?,F象應該盡快到醫院就診。 2 結果 通過對本組患者進行相對應的診治和護理干預,70例患者的病情全部有顯著改善,沒有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針對護理干預工作的滿意程度自制調查表,調查結果顯示,很滿意49例,滿意11例,一般6例,不滿意3例,差1例,總體滿意程度為85.7%。 3 討論 隨著現在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日常生活質量的逐漸升高,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增強,泌尿科屬于醫院里的主要科室,住院患者的人數相對很多,在護理工作中為達到提高患者病癥的積極影響效果,需要特別注意在護理工作中采取護理干預的措施,以此來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康復時間,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后的有效護理,顯著降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促進患者能夠早日出院。 通過本組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針對醫院泌尿科患者的診治中,使用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病情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增強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羅玉紅,劉沛珍,柯志麗.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實施體會[J].護理學報,,33:58-61. [2] 何俊華.試點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11:124-125. [3] 壬穎,李秀云,汪暉,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病房的運作與成效護理研究[J].護理學報,,32:39-41. [4] 宋錦平.循環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18:293. [5] 彭林輝,霍楓,詹世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體會[J].腹部外科,,19:351. 摘要: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于泌尿科患者的病情影響,并研究護理對于泌尿科患者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本院1月~6月的泌尿科患者70例進行分析,對于這些泌尿科患者在進行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總結護理對于這些泌尿科患者的`影響,并且進行總結歸納。 結果 通過對于這些泌尿科患者的診斷和進行對應的護理,所有的患者的病情都有明顯的好轉,在治療期間沒有出現較為嚴重的病發癥。 通過對于護理干預的調查報告顯示,51例患者對于護理效果極為滿意,15例患者表示對護理效果較為滿意,3例患者認為護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認為護理效果不理想。 結論 對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用相應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顯著的作用和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泌尿科;護理干預;影響 泌尿科疾病與其他的疾病有所不同,其臨床特點與其他的疾病也有顯著的差異,要想做好泌尿科患者護理工作,必須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交流,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屬對于治療以及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除了日常工作中的護理工作以外,還要針對于每位患者的特殊病情制定出一套適合患者特殊的護理方案,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干預,使患者的身體得到良好的恢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患者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齡22~60,平均年齡43歲,在所有的病例中有泌尿系結石25例,泌尿系統感染18例,前列腺炎5例,泌尿系統感染22例。 對于以上的泌尿科患者進行臨床治療以及相應的護理干預,并進行結果統計。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 常規護理指的是對于泌尿科患者在進行相應的治療時的病情發展狀況進行定期觀察、記錄,對于患者的各種體征進行定時的檢查并且做相應的記錄。 對于入院治療的泌尿疾病患者,要注意記錄患者是否存在排尿困難、尿流中斷以及排尿等待等現象,記錄下疼痛的時間以及疼痛發生的位置,疼痛發生的頻率,并且要把記錄單交給患者的主治醫師。 對于患者出現尿失禁的情況,護理人員要記錄下尿失禁的持續時間以及發生頻率。 當泌尿疾病患者出現血尿時,護理人員要進行嚴密的觀察和記錄,記錄患者血尿的顏色、是否有血塊存在以及患者是否全程都是血尿。 需要說明,常規護理是護理工作的基礎,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并且觀察患者24h的尿量變化。 對于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需要按照醫院的相關規定對于患者的導尿管以及造瘺管進行觀察,并且給以詳細的記錄,保證患者的導尿管自己造瘺管十分通暢,因此,在進行常規護理時要十分謹慎細心。 1.2.2多尿期護理 當患者進入多尿期的時候,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尿量以及患者的血壓情況,量出為入。 護理人員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對尿道管的滴數進行記錄,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對補液管的滴數進行詳細的記錄,使兩者達到平衡,使患者能夠及時的排出體內的毒素。 在發生較大的變化時,護理人員要根據相關指標進行補液,此時護理人員要控制補液的量防止患者出現肺水腫以及心衰的臨床癥狀。 護理人員在患者的多尿期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尿常規、電解質以及尿比重等相關的指標。 每天定期監測患者電解質的相關指標,以便在出現異常時進行及時的調整或者進行補充。 如果患者在多尿期時,患者的尿量沒有達到峰值,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對于患者的血壓以及尿量進行相關檢查。 如果患者的血壓低且尿量少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多巴胺靜脈滴注,以便維持患者保持正常的血壓,通過改善患者的血壓來使患者的尿量增加,達到正常的尿量水平。 1.2.3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是對于進行手術后的泌尿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謀求更好的治療效果。 術后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點:護理人員要定期對于泌尿患者的尿道進行消毒棉球擦洗,保持尿道的清潔,防止出現術后感染的狀況,護理人員還要保持醫療器械的安全暢通性,包括保證患者使用的各種醫療導管的安全性,牢固性,避免導管因為各種因素出現掉落、彎曲的現象,確保導管的引流暢通性。 護理人員要定期更換導管,一般的更換周期為2w,在更換導管時要保證導管清潔,無污染。 在進行護理干預時,護理人員要按照規定記錄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顏色等,做到密切觀察,如若出現尿液混濁、出血、結晶的現象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 1.2.4腹膜護理 通常情況下,患者在進行手術以后需要以排氣的方式排出腸道內的積氣和預防出現腹脹,在護理的過程中,許多患者出現了持續的腹脹的情況,對于這種情形,護理人員通過幫助患者進行下地活動來改善腹脹的情況。 此時要對患者進行肛管排氣或者腸胃減壓手段來緩解患者持續腹脹的情況,在進行相關的排氣之后,定時給予患者喂食半流食,并且注意常規補液,在此過程要嚴密監視患者的病情發展,時刻做好病情記錄。 1.2.5出院健康指導 在泌尿科患者出院時,要積極對于患者進行有關方面的健康指導,雖然患者經過醫生的治療病情大大好轉或者已經康復,但是仍然不排除由于飲食或者其他行為不當引起患者疾病反彈或者舊病復發。 所以,在患者出院之前,護理人員要對于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并且告知患者注意觀察尿液顏色,患者要按期回醫院進行復診,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 2 結果 通過對于所選的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所選患者的病情都有明顯的好轉,所有比例都沒有出現比較嚴重的并發癥,通過對于護理干預的調查報告顯示,51例患者對于護理效果極為滿意,15例患者表示對護理效果較為滿意,3例患者認為護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認為護理效果不理想。 隨著人們對于醫療效果的要求逐步升高,人們由于飲食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泌尿疾病的患者數量逐漸增加。 泌尿科室是醫院的主要科室之一,住院人數較多。 通過護理干預對于泌尿科患者康復的影響調查,我們不難發現,護理干預能夠對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療以及康復起到積極的作用,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和縮短治療時間,并且能夠明顯降低相關并發癥的幾率[1-3]。 參考文獻: [1]彭林輝,霍楓,詹世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體會[J].腹部外科,2006,:1003-5591 [2]壬穎,李秀云,汪暉,曾鐵英.“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病房的運作與成效護理研究[J].護理學報,2009,:39-41. [3]羅玉紅,劉沛珍,柯志麗.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實施體會[J].護理學報,2010,:58-61. 何俊華.試點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124-125. 護理干預對消化道潰瘍患者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對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作用。方法7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5例,對其進行專業的護理干預;對照組35例,對其進行常規護理。一段時間后,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恢復效果良好患者例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專業的護理干預對于消化道潰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康復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減少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在臨床中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消化道潰瘍;護理干預;健康的生活習慣 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強大的壓力,這使得人們無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過大的生活壓力不僅會導致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還會對消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消化道系統疾病發作起來十分兇猛,即使經過專業治療也難以確保完全恢復,對日常生活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專業的護理干預,使其快速有效地康復。現選取月~10月本院接收的具有代表性的消化道潰瘍患者70例,對其進行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專業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在年10月~2010月接收的共7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18~60歲,病程1~3年;對照組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18~60歲,病程1~3年。70例患者都具有明顯上腹部疼痛、反酸等消化道系統疾病的癥狀,通過胃鏡等輔助設施檢查確診為消化道潰瘍[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的35例患者進行合理用藥等常規護理,不進行其他護理干預。觀察組的35例患者進行專業的綜合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預護理消極的心理會加重疾病的發展,與之相反,如果患者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那么康復率可會隨之大大升高。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進行心理干預護理。首先醫院應當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醫護人員注意保持病房整潔,并經常開窗通風;其次注意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消化道潰瘍患者經常會有厭食、腹部疼痛等病癥,當患者出現此類情況時,醫護人員應當有耐心,用親切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使他們的心理得以放松[2];再次,醫護人員應當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關于消化道潰瘍的相關知識,克服其對于疾病的恐懼心理,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日常飲食護理消化道潰瘍患者的飲食需要格外注意,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少食多餐,攝入營養豐富的且不傷害消化道的流食,并適當加入人體需要的其他營養成分,提醒患者不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品,更不要吸煙,防止潰瘍創面擴大。 1.2.3藥物護理在患者用藥之前,醫護人員應當提前與家屬交流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確認患者不會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之后再進行用藥治療[3]。用藥過程中,要注意遵循醫囑,嚴格按照要求定時定量服用,以便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 1.2.4健康指導當患者經過專業的'護理干預達到出院標準時,醫護人員應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專業的健康指導,這也是護理干預計劃的最后一步,這一過程主要是傳播積極向上的健康知識,提醒患者在出院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由于消化道潰瘍這類疾病復發率較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過分攝入刺激性食品,更不要大量無節制地飲酒,防止疾病再次發生。 1.3統計學方法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方法: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陽光公寓生活的56位老年人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進行為期1年的護理干預,對老年人在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分析比較。 結果:接受護理干預后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標均優于接受護理干預前,其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且使老年人具有更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陽光公寓進一步完善對老年人的護理工作。 關鍵詞:護理干預 陽光公寓 老年人 生活質量 隨著我國人口數目的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由于老年人行動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降低,使得老年人的醫療保健問題成為我國目前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 [1]。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也隨之下降,從而發病的幾率增加。 因此,應當對老年人的護理工作予以重視,通過適當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增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2]。 本文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陽光公寓生活的56位老年人,探討護理干預對福利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取得顯著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陽光公寓生活的56位老年人,其中男性為32位,女性為28位,其年齡跨度為63~94歲,平均年齡為歲。經檢查本組老年人中17例患有冠心病,12例患有慢性支氣管疾病,14例患有糖尿病,11例患有高血壓。本組老年人中均無其他相關影響調查的疾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老人在接受護理干預前均填寫一份問卷調查表,了解老人的睡眠狀況、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要對看不懂調查表的老人進行幫助,在得到老人的許可下,將問卷上的內容對老人進行詢問,并且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運用醫療設備對老人的血糖、血脂、血壓以及心率等身體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與記錄。 1.2.2 護理干預: 1.2.2.1 運動訓練:護理人員應當為老人制定相應的運動的計劃,使老人每日的運動時間為25min。在早飯前,帶領老人到戶外進行10min太極拳訓練。每日進行5min的系紐扣訓練,傍晚時分,帶領老人進行10min的慢步跑或者快步走訓練。通過運動增強老人自身的機體免疫能力,同時提高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使老人身體內的新陳代謝得到增強。 1.2.2.2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經常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陪老人聊天,聆聽老人的故事與心事。耐心的解答老人的疑問,并且向老人宣傳合理、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增強老人的生活觀念。同時,也可以為老人表演一些娛樂節目,使老人開心并具有樂觀、積極的精神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 1.2.2.3 組織活動:定期為老人舉辦親子活動,讓老人與子女一起聚餐、觀看電影,并且與子女開展聯歡會儀式,讓老人與子女共同參與其中。每逢老人過生日時,可以一起送蛋糕慶祝生日,共同送上祝賀。 1.2.2.4 常規檢查:護理人員要每隔一周的時間便為老人進行一次身體的常規檢查,對老人的肝功能、腎功能以及血壓等指標的數值進行記錄,并與之前的記錄進行對比,從而避免老人經受疾病的困擾。 1.3 觀察指標。對接受護理干預前后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標進行記錄,以供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5統計分析軟件包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P<0.05差異性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接受護理干預后老年人具有良好睡眠的為48位,具有良好自理能力的為39位;接受護理干預前老年人具有良好睡眠的為41位,具有良好自理能力的為32位,接受護理干預后老人的各項指標均優于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老年人是社會上的特殊群體,生活狀態也處在特定時期,不僅健康受到了衰老和疾病的威脅,而且生活質量也在現代社會中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3]。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生活范圍的局限使得社會交往能力明顯下降,心理狀態與生理狀況都處在逐漸下降的趨勢。為促進我國的發展,應當切實改善在福利院老人的生活質量 [4]。 應當從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促進老年人相互間的交流,改變老年人的心理狀態與生理衛生狀況,進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通過護理干預的體能訓練與心理護理等內容提升老人的體能,改善老人的睡眠狀況與自理能力,使老人的心理與生理都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使在福利院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5]。 本研究結果表明,接受護理干預后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標均優于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對在福利院老人進行全方面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老人具有良好的生活狀態,應當對護理干預實施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東華,葛敏,于麗.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轉變及健康老齡化與社區護理干預及指導[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0,01:47-48 [2] 易景娜,陳利群,賈守梅,等.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對居家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2,27:74-76 [3] 荀雪琴,李萍,張金蘭,等.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J].上海醫藥.2012,33:31-34 [4] 熊彩娟,江淑賢,張麗華.健康教育對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08:1868-1869 [5] 余波杰.社區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慢性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125-126? 支氣管哮喘課件
? 支氣管哮喘課件
篇1: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h2>
篇2: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的影響論文<\/h2>
篇3:護理干預對艾滋病的影響論文<\/h2>
篇4:護理干預對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響<\/h2>
篇5:護理干預對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響<\/h2>
篇6:護理干預對消化道潰瘍患者的影響<\/h2>
篇7:護理干預對福利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h2>

自古圣賢之言學也,先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實習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知識,寫實習范文可以幫助我們總結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為我們指引成長的方向。我們怎么樣才能寫好實習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門課件:
實習日志范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今天開始我接受了公司的基本訓練。主要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