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公文寫作
發布時間:2025-06-03統計公文寫作(系列六篇)。
統計公文寫作 篇1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非常榮幸,我于3月26日參加了廣宗縣第一屆公文寫作和新聞采編培訓班。這次培訓機會來之不易,也讓我受益匪淺,增強了對公文寫作的認識,充實了相關知識?,F就此次培訓,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增強了對公文寫作的認識和理解
牽牛要牽牛鼻子。政黨公文寫作要緊緊樹牢“工具性意識"。"公文不是擺楞字,而是研究事”,老師課上的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公文是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使管理職權、處理日常工作事務的文字材料,是為了實際工作,傳遞交流信息,商洽處理問題的一種工具。在寫作時要切忌空洞浮華,應該立足實際,以實為名,領會領導意圖,同時考慮受眾,注重可行性,以提高機關事務效率為公文寫作的本質目的。
二、學無止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方能成就江河。公文寫作素材的積累是根基,對此我們要做到細心,留心,耐心,既要注重寫前相關材料搜集,更要注重日常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才如有神。首先學習要內外結合。向內部學,查找學習本單位本縣優秀的公文,進行摘抄記憶。向外部學,跟主流媒體要方向。關注各大主流媒體材料編寫的邏輯思維和常用詞匯,關注國家大政方針,關注時政和熱點,隨時整理。其次要縱橫交錯。橫向學,要把材料分成不同種類。例如政治,文化,經濟,環境等。遇到不同的素材,放入不同的籃子,進行分類歸納。縱向學,要把同一類材料建立縱向軸,進行擴展,及時用自己的語言進行重新編寫,只有轉化為自己的才可以內化于心,外化為力。
三、業廣惟勤,功崇惟志。自身寫作實踐是提高公文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實踐出真知,只有多寫才能不斷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加勤奮的態度、更加敬業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多看、多聽、多想、多寫。要積累各種信息和材料,善于傾聽領導和同事的意見和建議,取長補短,對所寫材料進行認真修改和完善,在不斷的意見交換中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技巧和水平。要從材料立意、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等方面進行細心揣摩推敲,力求新意,把文字工作做得更好。萬事開頭難,不下筆永遠不知道差距和距離,要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在總結中完善工作,在完善中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本次培訓學習中,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踐行終身學習的承諾,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公文寫作中。不斷加強語言修養,勤于思考問題,熟悉和掌握公文寫作的規律,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工作中做出新的成績和貢獻。
五月二十一日,星期四,學院舉行了一次關于公文寫作的講座。剛開始,只是因為不得不去而勉強坐在那里聽講,也沒有多少的用心。聽著老師跟我們講解了今天講座的主要內容,分為幾個板塊,突然防線原來公文寫作也有那么多的學問。
隨著講座的深入,我們學習了什么是公文,即公文的概念,公文的特點、功能;公文的種類,黨的機關公文有14種,國家行政機關的公文共有13種;公文的格式;包括眉首、主體、版記;公文的印刷格式要求;公文的寫作。其中公文的格式部分是我記憶最深,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學習公文的格式這個具體內容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在公文書寫時的各個注意事項,包括字體、間距、一頁的'行數、每行的字數等等的內容。因為公文是用于正式場合的一個具有相當嚴肅性的文本形式,因此這些細節方面就成問尤為重要的、體現一個部門的整體素質的關鍵部分。這時突然意識到了,無論是我們現在處于學生這個位置,還是將來進入社會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細節都是我們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好像一份簡單的公文,僅僅只是一些格式、字體的要求就可以看出一個機關、一個部門的整體素質。
總之,細節決定成敗,這是這次公文寫作學習的最大收獲。
統計公文寫作 篇2
打從畢業后,就沒有認真的系統的學習過寫作,畢竟寫作能力有限,只是偶爾寫寫文章。正好趕上單位組織學習寫作的培訓,于是學習了一番,為自己充充電。通過培訓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心里也有一點小小的感悟。
第一,要在生活中注重知識的積累。寫作的`素材都來自于生活,只有在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的實質,才能去更直面的寫出來,讓別人去看懂。積累知識是文字工作的重要基礎,沒有豐富的、真實的各種方面的資料信息,寫出來的文章,只能是空洞無物的,缺乏文字的生命力。
第二,在寫作中要理清思路,要抓住寫作的方向,否則不能按照需求,理解上級要求寫作的意圖,就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寫作思路。要在大局意識上下功夫,只有做到了大事了然于胸,才能寫出具有較高戰略意義的文章來。
第三,在勤奮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業精于勤荒于嬉,如果只是看別人寫,一味的去想,不親自動筆,那就成了紙上談兵,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實踐出真理,只要你從不斷的模仿別人走出去,用自己的文字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不斷的提高,讓別人認可。
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到十分的欣喜。著實為自己的業余生活尋找了一個新的興趣愛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會努力提升,不白白浪費這次寶貴的培訓機會。
統計公文寫作 篇3
公文寫作是一種古老的文化,迄今為止,實際上我們在三國以后,文件就出現公文的痕跡,再往后,清末、明國初年那時候,我們就有文件,就這樣形成“公文”。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中國公文理論研究會舉辦的xx年度公文寫作培訓班。作為一名對公文理解不深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可貴的學習機會。經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必須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公文是法定機關與組織在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過程中,按照一定程序制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起到傳達方針政策,公布,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求和答復問題,、和交流情況等作用。
公文與其他文體不同,受影響和政策影響最為明顯,它既表現在政策上,也體現在表述形式和諸多表達手法上。因此,政策理論水平對于一個公文寫作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著寫作人員洞察事物、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且直接關系到寫作人員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較強的政治思想素質才能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平時多讀經典公文,在工作、學習當中要做“有心人”:沒有豐富、詳實的各方面資料和信息,我們寫出來的材料只能是空洞無物,缺乏生命力的。為了積累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不斷充實“信息庫”,學習的渠道很多,除讀書、看報、上網外,要特別注重研讀范文,厚積薄發,先模仿,再趕上,后超越。正所謂“事事留心皆學問,生活無處不文章”。
(三)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要正確的公文處理方法:新工作確定的公文種類有十五類,明辨相近易混淆的文類區分,弄清其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在實際工作中學用結合,銘記心中從而使我們不斷得以提高。
(四)要提高公文寫作水平,要注意格式規范,還原“真實”文風:公文寫作要直來直往,不能給人一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假象,公文并不是要追求華美、韻味,它只是一種應用文體,文風相對來說要樸實一些,反映和表達的內容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是為實際工作、實際生活而使用,是傳遞交流信息的'一種工具,并弄清楚各種公文的格式,避免張冠李戴現象使公文寫作規范化。
“學而后知不足”,短暫的培訓學習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更加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還在后面。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公文寫作實踐相結合,在干中學,邊干邊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的職責,為本單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統計公文寫作 篇4
公文寫作是從事機關工作一項重要的日常性基礎性工作,三天時間武部長、姜xx、郝xx三位老師給我們做了公文寫作培訓,既生動精彩又通俗易懂,既有理論高度又有鮮活案例,學習之后感受深刻,對我們這些欠缺經驗的年輕人而言真是撥云見霧,豁然開朗。結合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的工作實際,今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公文寫作工作。
一是從思想上認識到從事公文寫作的重要性。文字材料工作事關單位工作大局,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厥孜洳块L他們曾經從事文字工作的艱難,與現在的`條件相比真是相形見絀,曾經一份份的公文信息完全靠加班加點手抄傳遞出去,雖然方式落后效率不高,但卻鍛煉了那個時代文字工作者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加積累。我們不可能通過一節課便脫胎換骨,成為文字達人,一切還得靠平時用心點滴的積累,通過日積月累最終實現量變到質變。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今后要增加閱讀時間,廣泛涉獵與工作有關的文章,通過多練多寫多積累讓材料豐滿起來。
三是講究寫作方法。我們平時接觸比較多的工作計劃和總結類,既要突出重點又要關注全局,既要立足實際又要有所提煉,但主要是要提綱挈領,沒有提綱就如同人沒有骨架。搞調研報告就要深入實際,從實踐中提煉精華。這要求我們針對不同性質的公文寫作,要以不同的方法靈活運用。
統計公文寫作 篇5
公文處理程序與方法:包括收文辦理、發文辦理和整理歸檔。公文處理工作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準確規范、精簡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則。
(一)收文處理程序與方法
收文處理的一般過程
1、簽收。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逐件清點,核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并注明簽收時間。
2、登記。對公文的主要信息和辦理情況應當詳細記載。
3、初審。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進行初審。初審的重點是:是否應當由本機關辦理,是否符合行文規則,文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區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是否已經協商、會簽,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經初審不符合規定的公文,應當及時退回來文單位并說明理由。
4、承辦。閱知性公文應當根據公文內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確定范圍后分送。批辦性公文應當提出擬辦意見報本機關負責人批示或者轉有關部門辦理;需要兩個以上部門辦理的,應當明確主辦部門。緊急公文應當明確辦理時限。承辦部門對交辦的公文應當及時辦理,有明確辦理時限要求的應當在規定時限內辦理完畢。
5、傳閱。根據領導批示和工作需要將公文及時送傳閱對象閱知或者批示。辦理公文傳閱應當隨時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傳、誤傳、延誤。
6、催辦。及時了解掌握公文的辦理進展情況,督促承辦部門按期辦結。緊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應當由專人負責催辦。
7、答復。公文的辦理結果應當及時答復來文單位,并根據需要告知相關單位。
(二)發文處理程序與方法
發文處理的一般過程
1。復核。已經發文機關負責人簽批的公文,印發前應當對公文的審批手續、內容、文種、格式等進行復核;需作實質性修改的,應當報原簽批人復審。
2。登記。對復核后的公文,應當確定發文字號、分送范圍和印制份數并詳細記載。
3。印制。公文印制必須確保質量和時效。涉密公文應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場所印制。
4。核發。公文印制完畢,應當對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質量進行檢查后分發。
(三)公文的`整理和歸檔
1。涉密公文應當通過機要交通、郵政機要通信、城市機要文件交換站或者收發件機關機要收發人員進行傳遞,通過密碼電報或者符合國家保密規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傳輸。
2。需要歸檔的公文及有關材料,應當根據有關檔案法律法規以及機關檔案管理規定,及時收集齊全、整理歸檔。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辦理的公文,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相關機關保存復制件。機關負責人兼任其他機關職務的,在履行所兼職務過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職機關歸檔。
統計公文寫作 篇6
中國的方塊字最容易使文章披上對仗工整、平仄相間的漂亮外衣。而長期講究思想一律的文化傳統,又將文人學士的探索思維空間限制得死死的,于是轉向于玩弄辭章考據來展示其才華,八股取士更將這種封閉、僵化的思想,機械、呆板的文風推向了極致。
八股遺風的一個表征,就是我們在作文時過分看重對仗工整的四六句。尤其在領導文稿寫作領域,還有不少人認為四六句造不好,就是寫領導文稿的水平還不到家。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有為四六句絞盡腦汁、索盡枯腸的時候。
過分追求形式,必然傷其內容。整齊劃一的形式美,展示的是一種缺乏生機的暮氣,是扼殺創造靈感和思想解放的枷鎖。
說來說去,目的只有一個,從非此即彼的'思維誤區中走出來。對反對的東西,未必都要徹底鏟除,“推倒批臭”;對倡導的東西,也不宜當作萬般呵護、唯此獨尊的寵物來看待。
對四六句,我們說了它許多的壞處,其實,壞的本身不是四六句,而在于把它用得多了一點、濫了一些,漸成風氣,便成了病態。四六句的優點是不容否定的。領導者與學者的區別就在于,領導者要把復雜的問題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達出來,使之易于傳達,更具操作性;而學者則往往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使之帶有理性的成分,由已知去探究未知,更重啟示性。四六句則較好地體現了領導者這種語言要求。有時候,幾句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切中主旨的四六句,就是一聲沖鋒的號角,一篇醒世的宣言,一面率眾的旗幟。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革開放,振興中華”等。但是,在領導文稿中,過分追求四六句的形式美,會限制思想的充分表達與發揮,會露出做作、小氣的痕跡,甚至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沾上機械主義、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惡習。再從語言表達上講,四六句后面,往往要用許多起承轉合的廢墨,使文章顯得累贅和雜亂。
如果說四六句能強化文章的形式美、氣勢美,那么,自由句則能使文章充滿率真美、理性美。這同樣是領導文稿和領導語言不能缺少的品性。自由句能為我們提供一片無拘無束的思想空間,提供多多種靈活、準確表達思想的文字選擇權力,使文章去掉雕飾、做作之痕,凸現率真和大氣。同時能使文章一氣呵成,省去許多起承轉合的廢墨。它的缺點是使文章顯得有點“散”,將許多歸納、概括的功夫留給讀者或聽眾。四六句與自由句各有優劣,我們不能作非此即彼的簡單肯定或否定,而要科學取舍和靈活運用。
基本的規律和原則是:
1、四六句的適用度與領導層次的高低成反比,自由句反之。任何領導活動都是分層次的,這種層次從整體上講能夠體現領導者學識、思維、決策等方面的能力上的差距。地廳級以上的領導干部,思維、決策的問題更帶全局性、宏觀性,它直接領導的是縣處級以上的領導干部。對這一層次的領導干部,同樣要求他們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全局觀念。因此,以地廳越往上領導文稿越可以在四六句的使用上少花些精力,任意發揮、不拘長短的自由句更能展示領導者縱橫捭闔、瀟灑自如的“大將風度”。而縣處級以下的領導面對的是基層干部,從整體上講,這些層次的干部更注重的是傳達指令和實際辦事。四六句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古文改裝,二是對群眾語言加以概括和提練。在領導文稿尤其是講話文章中,后者比較常見,由古文改裝的四六句已用得很少。這一特點決定了四六句更貼近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所以,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界,愈往下領導文稿可多借用四六句的優點,使文章盡量變得簡潔明快,尤其是一些重要觀點和工作要求,能用四六句就不要用自由句,以便下級記憶和傳達。
2、四六句的適用度與文稿。內容的復雜程度成反比,自由句反之。文稿要研究、表達的內容越復雜,越要打破文字對思維的束縛,一切以滿足表達思想的需要來選擇文字;文稿涉及的內容通俗易懂,無須深入研究和重點論述,則不妨多用四六句來增其文采。
3、四六句的適用度與場境的莊重、嚴肅度成反比,自由句反之。一般而論,在莊重、嚴肅的場合,領導文稿涉及的內容往往是人們比較敏感的話題,或政策性、原則性強的問題。對這類問題的表述,要求邏輯嚴密,用詞準確,是非分明,不存歧義,無懈可擊,這是四六句很難做到的,所以,要多用自由句的優點。而在輕松、活潑、以鼓動聽眾或渲染氣氛為主的場合,則可大展四六句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妙語連珠之優長。
-
我們精彩推薦統計公文寫作專題,靜候訪問專題:統計公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