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發布時間:2025-05-24

2025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1

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一、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三、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2

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收精兵

統兵權歸“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衛步軍司和侍衛馬軍司三部分組成)

調兵權歸樞密院掌管

使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兵權最終由皇帝掌握。

(2)削實權

兵權——樞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權力、財權——三司使

行政權——中樞門下(宰相權力被一分為三)

地方:規定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下設通判,負責監察。

(3)制錢谷

規定各州郡的財賦,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運往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從而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3

1、明朝內閣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朱元璋廢氶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

內閣的機構性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是正式行政機構,是侍從咨詢機構)影響:使君主XX進一步加強;內閣受司禮監太監牽制,導致政治日益黑暗。

2、清君主XX達到頂峰——軍機處的設立雍正時期

直接目的:為適應西北軍務的需要,防止泄露軍事機密。根本目的:加強皇權

職責:只是秉承皇帝旨意辦事,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作用:進一步加強了君主權利,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標志著君主XX制度達到了頂峰。

3、清朝的邊疆政策

設機構——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務,后來也負責新疆和西藏事務

改土歸流: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實行流官統治的政治措施

明代開始廢除土司,實行流官統治;清雍正年間大規模實行改土歸流;乾隆時期大部分土司被廢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4

歷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秦漢:郡、縣;西漢中期后是州、郡、縣。

(2)唐代:道、州、縣。

(3)宋代:路、州、縣。[小學作文網 WwW.zwb5.cOm]

(5)元代:

實行行省制(10個),形成:省、路、府、州、縣。

兩個單列行政區劃:“腹里”即中書省;宣政院(藏、青、川)。

評價:行省的設置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6)明代:承宣布使司、府、縣。

(7)清代:省、道、府、縣。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5

1、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2、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增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6

古代中國的農業

了解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即人們先用石刀、石斧把樹木砍倒,曬干后放火焚燒,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種。這種耕作方式被稱為“刀耕火種”或“火耕”。

(2)耜耕:隨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標志著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由于青銅比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

(3)鐵犁牛耕: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并將其逐步推廣。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7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點:

(1)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

(2)實行宗法制;

(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2)目的:鞏固統治,擴大統治疆域。

(3)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4)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6)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邊遠地區得到開發,并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對周天子眾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8)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為: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2)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3)特點:嫡長子繼承制;大小宗相對。

高中歷史必修一課件 篇8

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動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增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