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5-05-16呂蒙的故事(收藏十七篇)。
呂蒙的故事 〈一〉
故事: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聽過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故事嗎?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鉆研儒家經典而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到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么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告別而去。
呂蒙的故事 〈二〉
呂蒙正不計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計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選自司馬光《涑水見聞》)
注①呂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參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員。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 佯:_____________ (2)悔不窮問 窮:_____________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從呂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與呂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干涸就制止了他們。
14.(1)對待別人的不敬和缺點錯誤,應該像呂蒙正那樣寬容大度。(2)不應當過分計較和胸襟狹窄,容不下他人。
呂蒙的故事 〈三〉
一日,方仲永在湖邊看著自己的倒影時,不禁回想自己兒童時的往事。想想自己兒時聰明的天賦,但沒有后天的努力,他的聰慧都離他遠去,使他有了自殺的念頭。
忽然,一道金光出現,方仲永到了三國時期。他眼前的豪宅把他給吸收了,他不禁的走了進去。這時,一位身披鎧甲,身高八尺的猛將出現在他的面前,兩人于是談起話來,呂蒙說:“在下是?”,方仲永說:“在下方仲永,想必您是呂蒙大將軍吧!”
呂蒙說:“您就是那個天才兒童方仲永吧,久仰大名,您面容憔悴,是不是有心事在身?”方仲永慚愧地說:“我本應該是過著富裕地生活的,但因為我小時沒有好好學習,那些聰慧都離我而去,如今我已是個身無分文的貧民,我還可活什么勁!”呂蒙說:“如果先生這樣認為,那您就大錯特錯了,我以前比您還慘,從不讀書,可以說是文盲,經常以軍中的事務多來推辭讀書。但是,經過我的大人孫權的勸說合,使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學習是學不完的,學海無涯,先生您還年輕,想必還有機會?!甭犃藚蚊烧f的話,使方仲永自信了起來,便對呂蒙說:“我一定會好好讀書的,相信我。”
于是方仲永開始苦讀,不懂就問,經過幾年時間后,方仲永成為他所在地區的一位書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貧人,變成一位知識分子。不知過了多久,呂蒙和方仲永又遇上,呂蒙和方仲永談論了一會后,很驚訝地對方仲永說:“以你現在的才干來看,你不再是那個方仲永了。”于是兩個結交朋友,還經常對詩,兩人成為當地有名的才子。
呂蒙的故事 〈四〉
【成語】刮目相看
【讀音】guā mù xiāng kàn
【釋義】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p>
【近義詞】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刮目相待、肅然起敬
【反義詞】視同一律
【歷史典故】
呂蒙初不習文,孫權開導他和另一個勇將蔣欽說:“你們如今都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眳蚊赏仆姓f:“在軍營中常??嘤谑聞辗倍?,恐怕不容許再讀書了。”孫權耐心指出:“我難道要你們去鉆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瀏覽些書,了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這樣多呢?我年輕時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周易》。自我執政以來,又仔細研究了 ‘三史’ (《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覺得大有收益。像你們二人,思想氣質穎悟,學習一定會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讀書呢?應該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以及‘三史’。孫子曾經說過:‘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沒有好處,還不如去學習。’東漢光武帝擔任著指揮戰爭的重擔,仍是手不釋卷。曹操也說自己老而好學。你們為什么偏偏不能勉勵自己呢?”呂蒙從此開始學習,專心嘞奮,他所看過的書籍,連那些老儒生也趕不上。
魯肅繼周瑜掌管吳軍后,上任途中路過呂蒙駐地,呂蒙擺酒款待他。魯肅還以老眼光看人,覺得呂蒙有勇無謀,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呂蒙不乏真知灼見,使魯肅很受震驚。酒宴過后,魯肅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繼任統帥,才識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與關羽為鄰,確實很難。關羽其人雖已年老卻好學不倦,讀《左傳》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氣,但卻頗為自負,老兄既與之相鄰,應當有好的計策對付他?!彼麨轸斆C籌劃了三個方案,魯肅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呂蒙的故事 〈五〉
2、權:指孫權,字仲謀,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不久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稱帝.
6、涂:同“途”.當涂掌事:當涂,當道,即當權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異議:當涂:地名).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26、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27、何:為什么. 28、呂蒙:東吳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人
41、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對呂蒙親昵的稱呼;在吳下時的沒有文學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5、邪(yé):通“耶”,語氣詞.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呂蒙的故事 〈六〉
呂蒙(178—2),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東南)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受孫權之勸,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
呂蒙少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時鄧當為孫策的部將,數次征伐山越。呂蒙年僅十五、六歲,也私自隨鄧當作戰。后為鄧當發現,大驚,厲聲喝叱也無法阻止。作戰歸來,鄧當將此事告呂母。呂母生氣,欲責罰呂蒙,呂蒙說:“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呂母聞后,“哀而舍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時鄧當手下有一個官員,見呂蒙年幼,很輕視他,說:“彼堅子何能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后來,又當面恥笑羞辱呂蒙。呂蒙大怒,舉刀而殺之,逃到同鄉鄭長家中。后通過校尉袁雄出來自首,袁雄為呂蒙從中說情,并將他推薦給孫策。孫策見呂蒙確有過人之處,便把他安排在身邊作事。幾年后,鄧當去世。張昭推薦呂蒙接替鄧當職務,任別部司馬。
建安五年(2),孫策死,孫權接掌聲大權,想把那些統兵較少又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輕將領檢選出來,把他們的部下加以調整合并。呂蒙聞后,知部隊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為,就更困難了。于是,他想辦法賒來物品,為部下趕制了絳色的服裝和綁腿,并加緊操練。孫權檢閱時,呂蒙兵馬“陳列赫然,兵人練習”(《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見后大悅,認為他治軍有方。不但沒有削減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員。
建安九年(2),孫權討伐黃祖,擊破黃祖水軍,獲悉丹陽、豫章、廬陵三郡的山越少數民族起事。孫權引軍返回,呂蒙隨軍征討。至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孫權命征虜將軍呂范平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蕩寇將軍程普進擊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撫治?;?今江西永修東),同時,令呂蒙與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周泰等率兵鎮守險要,擔任山越最為活躍地區的縣令或縣長。呂蒙與諸將遵照孫權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人。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都尉,兼任廣德長。
建安十三年(2),孫權采納將軍甘寧建議,發兵進攻夏口(今湖北武漢境),呂蒙隨軍出征。江夏郡太守黃祖下令用蒙沖戰艦封鎖沔口(漢水入長江口),用大棕繩系巨石為錐以固定艦位,上有千余人用弓弩交射,封鎖江面,吳軍進攻受阻。孫權命偏將軍董襲、司馬凌統各率百人敢死隊,身穿重鎧,乘大船沖抵蒙沖艦旁,董襲揮刀砍斷棕繩,戰艦順水飄流,孫權軍遂溯流而進。黃祖見孫權兵來,黃祖急派水軍都督陳就率兵反擊,呂蒙統率前鋒部隊,身先戰陣,親自斬殺陳就。孫軍乘勝水陸并進,包圍夏口城。孫權督軍猛攻,克其城,并屠之。黃祖只身逃竄,被騎士馮則追斬。此戰,孫權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宿敵黃祖,占領江夏地區。戰后論功,孫權認為:“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任命呂蒙為橫野中郎將,并賜錢千萬。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呂蒙還跟隨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軍北歸,留曹仁等駐守江陵(今湖北江陵)。孫權命周瑜、程普統兵數萬,與曹仁隔江相持。
時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周瑜上表,請孫權把襲肅所部撥給呂蒙管轄。呂蒙卻有不同的見解。他從全局考慮,認為周瑜的意見欠妥。他極力稱揚襲肅有膽識,有才能,并說襲肅向慕教化遠道前來投誠,只該增加他的兵力,而不該褫奪他的兵權。孫權覺得呂蒙說得有理,便依照他的意思,歸還了襲肅的部隊。
不久,周瑜欲奪取江陵,先派甘寧襲取上游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對江陵形成側背威脅。于是,曹仁分兵圍攻甘寧,欲奪回夷陵。甘寧向周瑜求援,諸將擔心兵少,如救援夷陵,則造成江陵空虛。呂蒙對周瑜、程普說:“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接著又獻策,勸周瑜派三百人用木柴把本來險峻的山路截斷,當敵人逃跑時,我方就可獲得他們的馬匹。周瑜采納了他的建議,親率主力馳援夷陵,大破曹軍于夷陵城下,所殺過半。曹軍乘夜逃走,途經木柴堵塞的險路,無奈,騎馬者皆棄馬徒行。周瑜、呂蒙驅兵追趕截擊,獲得戰馬300匹,軍威大振。隨即回師渡江,進軍北岸,構筑營壘,向江陵發起進攻。此時,孫權為策應周瑜攻勢,派兵包圍合肥(今安徽合肥)。曹仁由于孤軍無援,在近一年的交戰中屢戰失利,損失甚重,遂被迫放棄江陵城,退往荊州(今湖北襄樊)。周瑜占領江陵,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帶。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一次,孫權對呂蒙說:“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呂蒙推脫軍務繁多,沒有時間。孫權說:“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六》)。呂蒙乃悟,開始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超過了宿儒耆舊。
建安十五年(2),周瑜病死,魯肅接任。魯肅到陸口,途經呂蒙駐地。魯肅為一代儒將,認為呂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有對魯肅:“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魯肅遂見呂蒙。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魯肅倉猝回答說:“臨時施宜 ?!眳蚊烧f:“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于是,呂蒙詳盡地分析當時的利害。魯肅聞后,大驚,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贊嘆道:“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還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六》)!從此,二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
時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三人的軍營離得很近。后三人去世,其子弟年幼,不能任事,孫權想把他們的部隊都合并給呂蒙。呂蒙堅決推辭。他給孫權上書,指出徐顧等三人勤于職事,忠于國家,子弟雖然年紀小,但不能廢黜。連續上書三次,孫權才聽從他的意見。呂蒙又為三將的子弟請老師,精心輔導。從這件事,可以見出呂蒙對他人是何等盡心盡力。
曹操派廬江人謝奇任蘄春典農,駐扎在皖城的田鄉,屢次侵擾邊境。呂蒙派人誘使投降,謝奇不從,呂蒙就尋其破綻發動襲擊,謝奇退縮,部下扶老攜幼,紛紛投降。
建安十八年(2)正月,曹操親率10萬大軍進攻孫權,進至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攻破孫權軍江西營寨,俘虜都督公孫陽。呂蒙隨孫權統領7萬部眾抗御曹操。呂蒙多次獻奇計,且均有效驗。還勸孫權在夾水口建立船塢。呂蒙防范敵兵,精到細密。后曹操遙望孫權的軍隊,見陣容威嚴,布防嚴密,慨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遂不敢輕易冒進。適值長江春訊將至,孫權寫信勸曹操盡速撤兵,曹操也審時度勢,主動撤軍而回。
建安十九年(2),曹操為充實軍糧,派廬江(郡治今安徽六安北)太守朱光在皖城(今安徽潛山)地區屯兵耕地,種植稻谷。又派間諜招降鄱陽一帶的強盜頭目,作為內應。呂蒙認為“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采納了他的意見,
五月,大雨使江河水漲;閏月,孫權率軍沿江而上,進攻皖城。朱光收聚部眾據城堅守。孫權問計于諸將,諸將欲修筑土山,添置攻城器具。呂蒙說:“治攻具及土山,必歷日乃成;城備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并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七》),孫權其計。呂蒙舉薦將軍甘寧為升城督,率領精銳士卒,從拂曉發起猛攻。呂蒙擂鼓助威,甘寧身先士卒,呂蒙以精銳緊隨登城,僅一頓飯時間,就將城攻破,擒朱光,俘數萬人。曹操聞皖城告急,派大將張遼率兵馳援,至夾石(今安徽桐城以北),聞皖城已失,只好退兵。
此戰,對孫權控制江淮地域起重要作用。孫權認為此戰呂蒙功勞最大,重加獎賞,當下任命他為廬江太守。所俘獲的人馬也都分給了呂蒙,還特賜他尋陽屯田六百戶,官屬三十人。
呂蒙返回尋陽。不久,廬陵盜賊為亂,諸將屢次征剿未平。孫權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下令讓呂蒙前往征討。呂蒙兵至廬陵,擒殺首惡,余下的全部釋放,讓他們復操舊業。
劉備占據荊州,派關羽鎮守。孫權屢次索要,劉備拒不歸還。
建安二十年(2),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呂蒙傳檄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劉備聞后,見形勢危迫,匆忙從蜀郡趕到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當時住在陸口,指揮諸軍。孫權一面派魯肅率萬人屯駐益陽抵抗關羽,一面傳遞緊急文書給呂蒙,讓他放棄零陵,立即回師增援魯肅。當初呂蒙平定長沙,率兵趕赴零陵,路過酃縣時,順路找到了零陵守將郝普的舊友鄧玄之,把他帶在軍中,想讓他誘降郝普。呂蒙得信后,他并未公布,而是連夜招集將領,布置方略,說天亮就要攻城。布置完畢,他對鄧玄之說:“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余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于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于此耳。君可見之,為陳禍?!?《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鄧玄之會見郝普,把呂蒙的意思轉述給他。郝普信以為真,心中恐懼,準備投降。鄧玄之先出城報告呂蒙,說郝普一會兒便至。呂蒙預先命令四領,各選百人,待郝普出城,馬上搶入,守住城門。不久,郝普出城,呂蒙迎上去,拉住其手,跟他一起上了船。寒喧之后,拿出孫權的緊急文書給他看,拍著手大笑。郝普接過文書,知劉備已到公安,關羽已到益陽,方知中計,“慚恨入地”(《三國志·呂蒙傳》)。呂蒙智取郝普后,留下孫皎處理后事,自己即日率部趕赴益陽。
雙方大戰在即,時曹操攻打漢中,劉備后方吃緊,被迫與孫權講和。孫權也想乘機攻取合肥,同意罷兵。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孫權把零陵郡和郝普等還給劉備。為表彰呂蒙的戰功,以尋陽、陽新為呂蒙的食邑。
孫權回軍,征討合肥,為魏將張遼所挫。孫權圍合肥10余日不克,遂撤圍退兵,至逍遙津(今安徽合肥東)北,張遼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呂蒙、甘寧奮力抵擋,凌統率衛隊拼死撕殺,掩護孫權逃至逍遙津,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時值將軍賀齊率3000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幸得免。
建安二十二年(2)正月,魏王曹操治兵完畢,遂再次興師伐吳,進至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北)。孫權即在濡須口筑城據守,以扼控濡須水與長江交匯處。同時,以呂蒙為都督,令其率軍守濡須塢(今安徽巢縣東南),憑借以前所建的船塢,置強弩萬張以拒曹軍。曹操的前鋒尚未安營,呂蒙即率兵出擊,將其擊潰。由于呂蒙等的奮勇抵抗,曹軍久攻濡須塢不克。三月,曹操見難以急戰速勝,遂率軍撤回。呂蒙因此役被任命為左護軍、虎威將軍。
同年冬,鎮守陸口的魯肅去世。呂蒙代其為將,西駐陸口,原來魯肅所部人馬萬余全都歸呂蒙指揮。孫權任命呂蒙為漢昌太守,增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呂蒙轄區與關羽的江陵毗鄰,二人各守其土。呂蒙深知關羽善戰,有對外擴張的野心,而且從地勢上講,又處在自己的上游,絕對不會長期相安無事。因此,積極備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
當初,魯肅等認為曹操雄踞北方,戰亂剛剛開始,孫劉應該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同仇敵愾,不可因雙方利害爭奪影響大局。當時,呂蒙就持有不同見解,曾向孫權獻陳密計,他說:“今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于操,何賴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強壯時圖之,一日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深納其策,又對呂蒙說起攻取徐州的意圖,呂蒙說:“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認為這建議更為切實可行。
今呂蒙代替魯肅為將,與關羽對峙。呂蒙的表現卻一反常態。一到陸口,他便對關羽加倍殷勤,廣施恩義,和關羽結下友好關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后,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
呂蒙上書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上書后,呂蒙就聲言病重,孫權則公開下達文書,召他回建業。關羽聞迅果然中計,逐漸把守備兵力調往樊城。
閏十月,呂蒙奉孫權之召返回建業,途經蕪湖,定威校尉陸遜(孫策之婿)前來拜見,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后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于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于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眳蚊纱篌@,但為不泄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后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并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后可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下令,由陸遜代替呂蒙。陸遜來到陸口,馬上寫信給關羽,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開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關羽愈發大意。
曹操從漢中回長安,派于禁增援樊城。關羽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關羽新得人馬數萬,糧食匱乏。關羽在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強占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孫權得知此事,覺時機成熟,便命呂蒙為大都督,發兵襲擊關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劃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占據的荊州。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將關羽部下的家屬全部抓獲,厚加撫慰,并下令軍中,不得騷擾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時呂蒙手下有一個汝南籍的軍士,相傳是呂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斗笠,來覆蓋官府的鎧甲。呂蒙認為,鎧甲雖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還是犯了軍令。揮淚將他斬首。于是軍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遺。
呂蒙還派人早晚慰問年長之人,關心他們的生活,補給不足。若有人生病,就送去醫藥,有人饑寒,就送去糧食和衣服。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
時關羽正與徐晃對峙,聞江陵失守,大驚,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剀娡局?,數次派人與蒙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接待關羽派來的使者,帶他到城中周游,讓他到將士們家中去慰問,于是,有的人親筆寫信,說得到呂蒙厚待。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得知家中不但平安無事,而且所受到的優撫超過了平時,故軍無斗志。
此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占夷陵、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關羽向駐扎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于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西逃璋鄉(當陽縣東北),其部下皆降于孫權。孫權又派朱然、潘璋截斷了他的道路,關羽父子最終為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荊州遂平。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孫權時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并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孫權盡心為呂蒙治療,每當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為之難過。孫權想多看看呂蒙,又怕他太過勞碌,于是命人鑿通墻壁暗中觀看。如發現呂蒙吃下點東西,孫權就高興,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如發現呂蒙不進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孫權就下達赦令,讓群臣都來慶賀。后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命道士為他祈禱,想保全他的性命。但呂蒙終于在內殿中去世,死時四十二歲。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呂蒙生前,所得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賞賜都交到府庫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員,待其死后,把這些全部還給朝廷。他還留下遺言,喪事務求儉約,不得奢侈。孫權知后,愈益悲傷。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后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
呂蒙他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他一點也不怨恨。后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他推薦蔡遺。孫權見他不念前嫌,十分高興,笑著對他說:“君欲為祁奚耶”(《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于是用之。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輕于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犯孫權的命令。孫權對此,頗為惱火,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他認為,“天下未定,斗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后來,甘寧果然為東吳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后甘寧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逃到呂蒙那里,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將其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后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然后,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臥在船中。呂蒙聞后大怒,鳴鼓聚兵,準備上船進擊甘寧。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呂蒙平日非常孝敬,聽了母親的話,心里明白過來。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寧滿面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負卿”(《三國志·吳書·甘寧傳》)。于是,便去見呂蒙的母親,并跟呂蒙歡宴竟日。
呂蒙死后,其子呂霸襲爵。并賜給他守家墓的人家三百戶,免收田賦的田地五十頃。
后孫權與陸遜評論周瑜、魯肅及呂蒙時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于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后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后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于子敬。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茍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
點評:江陵一戰,呂蒙采取偽裝偷渡的奇襲戰法,又攻心為上,兵不血刃,奪取江陵,堪稱獨具特色的偷渡破襲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傳奇的一筆,史稱“白衣渡江”。但呂蒙雖在戰術上毫無挑剔,但在戰略上卻是完全失策的,為逞一時之快,使孫、劉聯盟破,讓曹操坐收漁利,可謂得不嘗失。
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對呂蒙作了如下的評論:“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于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孫權之論,優劣允當,故載錄焉?!?/p>
呂蒙的故事 〈七〉
上午六點……
“報--大將軍!大將軍!”一個士兵急匆匆地跑向正在伏案研究軍書的呂蒙大將軍。
“什么事,這么著急?這兩天好像沒什么仗可打吧?”呂蒙捋了捋胡子,不解地看著士兵。
“大,大……大將軍,昨……昨天咱們才發的工資,全……全不見了!”士兵一邊擦汗,一邊喘著粗氣。
“什么?所有人的嗎?”呂蒙站了起來。
“報……報大將軍,十幾個人的,而且……都是……官職大些的……”
“官職大的?哦,那奉祿自然多!這個賊人怪機靈!對了,昨晚你們都喝酒了吧?”
“對……對,剛打了勝仗肯定要好好喝,唉,真是喝得好!把咱奉祿喝光了!”士兵氣憤地說。
“哼!在我們軍營出了這等事,我一定好好查!查出來一定饒不了這該死的賊人!”
下午四點……
呂蒙召集了所有士兵,要把偷錢的人嚴懲。施竊的士兵叫陳容,是一個家境貧寒的人。
“大伙聽好了!士兵陳容不安分守己,偷盜同伴錢財,這是見利忘義之極為可恥行為。因此,他要受一百五十下杖責?!眳蚊蓯琅氐芍惾荩旖浅閯又?。
一百五十下杖責對于瘦小的陳容來說簡直要他的命,他嚇得渾身如篩糠一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慢,大將軍!”突然,從隊列中走出一位士兵,“大將軍,陳容偷東西情有可原,大將軍何不問個明白,三思而后行啊!”
呂蒙兩只眼中直冒火:“什么?偷東西還情有可原?我是絕對不允許有這種敗類做我手下的!你真是好壞不分!”
“大將軍,我是沒讀過幾年書,但是非好壞,我很小就知道了。陳容因為家里困難,陳母又患上重病,家里實在沒有錢供陳母治病了,所以才會去偷的,他也是很無奈呀!”
“那是因為他不想讓您為他的事而憂心啊!”那位士兵語重心長地說。
“仲永!”陳容忙喊了一聲,意思是讓他別說了。
“仲永?方仲永嗎?”呂蒙大為驚異。
“卑職金溪平民方仲永?!?/p>
“聽說你小時候是個奇才啊!”呂蒙問道。
“回大將軍的話,早就已經‘泯然眾人矣’了!爹爹不讓學了?!狈街儆赖拖铝祟^。
“嗯,還是這么好,能為朋友解釋清楚,誰能和你成為朋友,真是三生有幸啊!”
“大將軍過獎了……只是陳容一事……”
“唉,我一定不會草率的,給陳容老母治病的'錢!唉,可憐的孩子……”呂蒙傷心地搖了搖頭。
“對了,仲永啊,你那么好的天賦,咱們一同論論文學去?”
“多少年沒碰過書本了,去看看吧……”
呂蒙的故事 〈八〉
即更刮目相看。吳下阿蒙 呂蒙是三國時東吳的大將軍,劉備不僅“走了荊州,還娶走了孫權的妹妹,讓孫權和周瑜“后來關羽守荊州”北上打曹操,被呂蒙逮住了機會,終于讓關羽敗走麥城,幫孫權奪回了荊州,大意失荊州“開始的時候是個大老粗,呂蒙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拷惴蚪訚?,沒有機會讀書,后來跟著姐夫打帳很勇敢,最終得到了孫權的賞識,目不識丁的他以為憑勇敢就能打天下。孫權很認真地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國家的棟梁:要好好讀書啊“呂蒙嘻皮笑臉的回答說,我現在整天打仗“孫權很嚴肅,我這個當國王的要比你還忙吧,我讀了那么多書還嫌不夠用,現在還抽空讀許多史書和兵書。你可不要把我的話當玩笑???呂蒙下定決心,一有空就讀書。學識長見得很快,當時的大知識分子魯肅和呂蒙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魯肅常常 被呂蒙問得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魯肅很高興地輕輕地拍拍呂蒙的背說,以前我 以為你這個大老粗只是在軍事方面有本事,現在才知道你學問很好啊。
呂蒙的故事 〈九〉
呂老師可不是女老師,他是男的。
他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從高一到高三。他身上有很多秘密,很多人都知道這點,他走起路來就好像貓一樣總是左右搖晃,聽班里的同學說在有一次沒人的時候居然聽到老師在學貓叫。他總是帶著一個褐色的老式塑料邊眼鏡,習慣性的用右手摸一摸那眼鏡框,兩張鏡片經常泛著光,讓他身上透著些許神秘。
很多時候顯得沉默寡語,除了上課外,其余時間都不會過多的說一句話。至于他住在哪里,更沒有人知道,每天就像一陣風一樣,忽然就出現在了校園里。每天放學的時候也沒有看到他騎車,甚至就沒有出過校園,比如某位同學前一刻看到呂老師進了辦公室,再過幾分鐘再去看,辦公室里確是空空如也。
如此的來無影去無蹤的,呂老師的身上一定有著什么秘密。明明知道答案也許就在眼前,卻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知道是最過于痛苦的事情了。這個秘密三年來仿佛貓爪子似得,撓著我的心里直發癢癢。高三的學習就要結束了,馬上就要畢業了,我一定要抓住這最后的機會,揭開這個秘密。
明天就是五一長假,快要臨近高三畢業的我們也在抓緊著最后沖刺的機會,而揭開呂老師的秘密也許就在今晚了,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不過一個人好辦事嘛。
隨著一聲長長的下課鈴聲響起。終于,放學了。呂老師也在講臺收拾著課件,準備走人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能錯過了,我趕忙抓起早已收拾好的書包跟了上去,順帶跟幾個平時一路回家的同學幾個說了聲抱歉。
今天他穿的是一件淡藍色的襯衣,走起路來依舊是有些左搖右晃的,不過平日子這樣走居然沒有撞到過一個人?,F在學校放學,人流量也很多,看來不至于那么容易被發現,咦?他往學校后面的樹林里走了,看來得繼續跟著……
跟著前面呂老師的身影左搖右晃的繞了十幾個彎之后,就在我都被繞的有些頭暈的時候,他終于停了下來,停在了一堵墻前。這里已經是到盡頭了,翻出墻外就是學校了。難道他發現我了?故意引我到這里來?想到這里,我的手心不禁滲出了很多汗水,腦海里不斷的跳過各種連環殺人案,學校分尸事件等等……天,我怎么會那么大膽,居然獨自一人跟著來,現在四周也沒什么人,動都不敢動。
忽然前面閃過一道耀眼的白芒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睜眼望去。眼前的驚奇替代了所有的一切,我也知道我今天總算沒有白來。原來困擾了我三年的秘密居然是這樣的,我想都沒往這方面想過,但是眼前的事實已經讓我不得不相信。那么,我還需要繼續跟下去么?呂老師的秘密,真的僅僅只有這樣么?
你們猜呂老師有什么秘密?嘿嘿……我也不知道……
呂蒙的故事 〈十〉
和蒙軒
宋-呂陶
蒙軒高占山之埡,其上五頂皆生茶。
仙崖云霧不復見,上峰紫筍今為嘉。
地宜物產種植廣,疲民所恃如禾麻。
朝晡衣食足生計,賦稅力役供王家。
頃者憸人獻榷議,百弊滋長多檗芽。
川馳陸走窮歲月,泣血無告天之涯。
近從吾蜀遠秦陜,生意凋落成咨嗟。
天高聽卑詔令下,欲使德澤沾荒遐。
使節西來善詢度,刬削弊蠹除網罝。
山翁野老盡欣悅,市井歌舞尤諠嘩。
憑軒一望快遠目,滿山和氣凝丹霞。
圣君仁政賢臣布,信矣原隰生光華。
呂蒙的故事 〈十一〉
尹洛日作
宋-呂蒙正
昔作儒生謁貢闈,今提相印出黃扉。
九重鹓鷺醉中別,萬里煙霄達了歸。
鄰叟盡垂新鶴發,故人猶著舊麻衣。
洛陽謾道多才子,自嘆遭逢似我稀。
呂蒙的故事 〈十二〉
呂蒙正相公①不喜記人過。初參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 A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④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因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 B時皆服其量⑥。
注:①呂蒙正相公:呂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對宰相的`稱呼。呂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為人正直敢言。②參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資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窮問:徹底追究。窮,窮盡,完結。問,追究。⑥量:度量,氣量。 《呂蒙正不計人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不喜記人過(過錯) ②是小子亦參政耶(這) ③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假裝)④蒙正遽止之(立刻,急忙)
13.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對象是誰?請把正確答案填在括號里。
①有朝士于簾內指之曰(C)②蒙正遽止之(A )③不問之何損(B) A同列B朝士姓名C呂蒙正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A、B兩個句子。
A:呂蒙正假裝沒聽見就走過去了 B:當時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3.本文贊揚了呂蒙正怎樣的品格?從呂蒙正身上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贊揚了呂蒙正不記人過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對別人應有寬宏大度,不計個人得失的胸懷。
呂蒙的故事 〈十三〉
呂蒙正的生平簡介 呂蒙正為何會被親生父親趕出家門?:將相故事
《知否》中的老爹盛纮寵妾滅妻,對小妾林噙霜百般維護,導致家宅不寧。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也有一位寵妾滅妻的老爹,結果卻造就了一位著名宰相呂蒙正!
呂蒙正是北宋時期的名臣,他青年時中了狀元,入官場后三次拜相,其名作《破窯賦》激勵了很多寒門學子。
正如呂蒙正《破窯賦》中的第一句話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呂蒙正自小過的就是貧窮的生活,其實他的家庭不算窮,他的父親呂龜圖,曾任后周起居郎,母親劉氏出身于萊州的名門望族。
所謂起居郎,便是記錄皇帝言行和命令,這個官職雖然不算大,但俸祿絕不會少。更何況呂蒙正的母親劉氏還是名門望族之女,這怎么看,嫁妝應該也不少才是呀。
原來啊,呂蒙正的父親呂龜圖有很多內眷,他與正室妻子劉氏不和,就把劉氏和劉氏所生的呂蒙正一并趕出家門了。劉氏生性剛烈,發誓此生不再嫁人,獨自帶著呂蒙正討生活,日子過得非常窘迫。
呂蒙正是個好孩子,窮困潦倒的生活沒有把他擊倒,反而激發了他學習的熱情與動力,他發奮讀書,終于在三十三歲時高中狀元。
呂蒙正中狀元以后,被任命為將作監丞、升州通判,宋太宗對他的才學和為人都十分欣賞,他知道呂蒙正家境不好,所以在呂蒙正來向他辭行時,對呂蒙正特別關照,讓呂蒙正若是遇到了不便處理的政事,允許他騎驛馬入京上告,還賞賜給他二十萬錢。
后來,呂蒙正調回京師,那時宋太宗御駕親征太原,宋太宗非??粗貐蚊烧€專門在行宮召見他,任其為著作郎、直史館,加任左拾遺。再后來,宋太宗又親自任命他為左補闕、知制誥。
呂蒙正做官以后,就把父親和母親迎接到自己的新家居住,父母心有芥蒂,二人雖同住一個屋檐下,卻是睡在不同房間的。呂蒙正希望好好贍養父母,他沒有記恨父親,對父母的侍奉非常周到。
不久之后,父親去世,朝廷詔令起復呂蒙正,呂蒙正沒過多久就升了官,入朝任翰林學士,擢升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還得到了一棟麗景門的豪宅。
宋太宗如此器重呂蒙正,他對呂蒙正的喜愛不是沒有來由的。呂蒙正為官剛正,素有名望,他遇事敢言,不畏權貴,有不公平的地方就立刻站出來反對。
朝中有位收藏古鏡的大臣,他想用價值連城的古鏡賄賂呂蒙正以求任用,并自稱古鏡能照出二百里范圍的景色,誰知呂蒙正卻笑著說:我的臉不過碗碟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鏡子呢?巧妙地拒絕了受賄。
宋太宗曾說:蒙正氣量,我不如。脫脫在《宋史》中也說:蒙正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
后來,呂蒙正三次登上宰相之位,還擔任過太子(宋真宗)的老師。宋太宗去世后,宋真宗即位,宋真宗也非常器重呂蒙正。呂蒙正年老辭官后,宋真宗封禪泰山經過洛陽,兩次駕臨呂蒙正的家,賞賜許多財物。宋真宗問呂蒙正:你的幾個兒子誰能堪以大任?呂蒙正老實回答說:我的幾個兒子都不足任用,有個叫呂夷簡的侄子倒是具有宰相的才能。
于是,宋真宗回朝后,就特別關注這個呂夷簡,發現他果然像呂蒙正所說的那樣,才能出眾,便重用于他,呂夷簡后來官至宰相。
其實,呂蒙正的七個兒子個個都很出色,他們全都在朝廷任職。呂蒙正的后人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八世孫呂祖謙、呂祖儉都是南宋著名的大儒。
呂蒙的故事 〈十四〉
強烈的陽光炙烤著一望無際的沙漠。一條與會的沙漠。一條迂回的銀帶尼羅河靜靜地向前流淌。偶爾間,有幾個埃及人牽著駱駝沿著尼羅河向前走去。喳一只大鳥從天空掠過,向著沙漠腹地中唯一的一塊綠洲飛去
在某個國家里生活著一位舉世罕見的美貌少年。他善良聰明,小小年紀就深得大人喜愛。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在自家的院子里與仆人嬉笑著,奔跑著。啪!的一聲,把少年下了一跳。他跑過去,只見一只大鳥從天空中一頭摔在地上,痛苦的掙扎著,那無助的眼神,深深地吸引了少年的目光。少年抱起大鳥,心急如焚地跑向臥室。他細心的幫著大鳥包扎傷口。大鳥眼中充滿了感激。它掙扎著站起來,略帶歉意的點點頭,表示感謝。少年微笑著說:我叫圖坦卡蒙,你就叫卡特蒙吧!大鳥似乎聽懂了少年的話,又點點頭。圖坦卡蒙叫人拿來一些美味佳肴,放在卡蒙特面前??商赜米燧p輕地啄了啄圖坦卡蒙的手,埋頭吃起來
幾個月過去了,卡特蒙的傷勢早已痊愈。它和圖坦卡蒙成為了好朋友。一天,卡特蒙飛到圖坦卡蒙的手上,眼中充滿了一一不舍只情。怎么了,卡特蒙?圖坦卡蒙注意到了。他撫摩著卡特蒙的腦袋問??ㄌ孛膳呐某岚?,嘴里嘰嘰喳喳的叫著,仿佛要把原由告訴圖坦卡蒙,但又無法表達出來。你那里不舒服嗎?卡特蒙連連搖頭。你想出去玩?卡特蒙還是搖搖頭。這樣猜了好多次,都無一猜中,圖坦卡蒙思考了一會,試探的問:難道你想回家?卡特蒙連忙點頭,唧唧喳喳的叫著。哦!你畢竟有自己的家。圖坦卡蒙低下頭,哽咽地說。淚珠不由自主的滾下來。卡蒙特靜靜地看著圖坦卡蒙,不由地也低下了頭。卡特蒙,^你你回回去吧!記得回來看看我。說著,把頭扭到一邊。卡特蒙又看了圖坦卡蒙一眼,眼中含著淚水。他用嘴啄下了一根羽毛,放在圖坦卡蒙的手心里。圖坦卡蒙接過來,緊緊的握在手心里。卡蒙特終于下定了決心,拍拍翅膀,頭也不回的飛走了。它生怕一回頭,就舍不得走了。
時間就像尼羅河水一樣,靜靜的流過去了??ㄌ孛蓮倪h方回到了開羅。一路上,卡特蒙一步刻也不停留,直飛開羅。它巴不得一眨眼就回到開羅。想馬上就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圖坦卡蒙,心理別提有多高興了。它飛到圖坦卡蒙原來住的地方,卻沒有找到他。卡特蒙四下尋找。卻發現開羅在舉行盛大的葬禮。它問一直生活在開羅的同類:咦,是哪位發老死了?是圖坦卡蒙發老。他僅活了18歲。同類不經意的說著。聽此言,卡特蒙如同五雷轟頂,搖搖欲墜。同類忙扶助卡特蒙,奇怪的問:怎么了?你的反應怎么那么大?卡特蒙沒有回答同類的問題。它掙扎著飛到金字塔的塔基上,仔細一看,真的上自己的救命恩人圖坦卡蒙。它聽到人們在紛紛議論:
這個法老真奇怪,臨死還握住一根羽毛。
我聽宮里的人說啊,法老死時叫著什么卡特蒙,這個一定與羽毛有關系。
我還聽說
卡特蒙聽不下去了,淚水像雨滴似的飄落下來,無聲的砸在沙土上??ㄌ孛珊芎蠡?。后悔自己為什么不早點來看圖坦卡蒙;后悔自己為什么要離開他;后悔自己為什么不能在他臨終前見他一面,可這世界上沒有后悔藥??ㄌ孛稍诳罩斜P旋著,默默的看著人們忙碌的身影。誰也沒有注意到這只哭泣的鳥兒。葬禮舉行完畢后,人們把金銀珠寶放進了金字塔里。接著,又把圖坦卡蒙發老的遺體也安放進去??ㄌ孛沙萌瞬蛔⒁?,嗖!的一聲飛進了金字塔,藏在一個角落里。嘭!的一聲,金字塔的大門永遠的關閉了。整個墓穴一片死寂卡特蒙飛出來,看看裝有圖坦卡蒙遺體的石棺,鬧還中浮現出自己與圖坦卡蒙相處的一幕一幕突然,它飛到石壁上,用尖尖的嘴在墻上刻下了一串字符:
誰騷擾了這位發老的安寧,
展翅的死神將降臨在他頭上。
我是圖坦卡蒙的保衛者,
是我用沙漠之火驅趕那些盜墓賊。
刻完后,卡特蒙飛到石棺上面,停在那里,睜大眼睛,守護著圖坦卡蒙發老的安寧。它不許任何人來打擾他,一個也不行!
時光一天天滑過,卡特蒙最終倒下了。它的靈魂升上了天堂。神靈非常喜歡這只重意氣的大鳥,希望它留在自己身邊。你有什么愿望,我都可以幫你達成。神靈說,我只希望回到我的朋友身邊,守護著他,不許任何人騷擾他的安寧??ㄌ孛珊敛华q豫的說。神靈很生氣,他沒有想到這只大鳥放著天堂不待,卻要回到陰森森的金字塔里,大怒之下,把它關了起來??ㄌ孛蓻]有屈服,每當神靈來問它時,它仍然是哪個答案,一點也沒有放棄的意思。神靈終于被卡特蒙的精神所感動了。他準許卡特蒙去守護圖坦卡蒙發老,并給予它一種神氣的魔力凡是盜墓者進來則會感染上一種奇怪的病毒。這種病毒無典可查,無藥可治(在當時),凡進入者必死無疑??ㄌ孛芍x過了神靈,又回到了法老古墓里。3已經不是一只大鳥,而是一團讓人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它游蕩在金字塔的每一個角落
從古至今,幾千年過去了。沒有一個人闖進金字塔。那可怕的咒語粉碎了多少貪婪的夢。金字塔傲然屹立在尼羅河畔。19xx年,英國人卡納馮勛爵和他的助手偏偏不信,闖入了陵墓,并掠奪了不少金銀財寶。陵墓中失去了平靜??ㄌ孛煞浅鈶崱K懦隽瞬《?。由于挖掘陵墓的埃及工人是被迫的,誰也不想挖他們尊敬的法老的陵墓,迫于壓力,去從事這件事。卡特蒙非常同情他們,沒有讓他們也感染上病毒。為了懲罰卡納馮勛爵和他的助手,卡特蒙讓他們的親戚也在若干年以后以不同的方式一一死亡。隨后而來的闖入者,沒有一個逃過此劫。金字塔成為千古之迷。從此,再也沒有人感輕易地闖進這個陵墓。陵墓里又恢復了安寧??ㄌ孛梢恢笔刈o著,直到光陰走進了21世紀
呂蒙的故事 〈十五〉
話說在孫權勸呂蒙讀書后,呂蒙是一有空就閉門發奮讀書,讓博學多才的魯肅對他也不得不“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辈⑴c他結友而別。讀了書的呂蒙才學大進,甚至打敗了蜀國大將-----武神關羽,讓他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呂蒙也因此聲名鵲起,成為三國時的一代名將。
有一天,呂蒙漫步在小路上,小心地走著,不知不覺,眼前一道金光一閃,就跨越千年,把他送到了后來的宋代。走著走著,呂蒙覺得十分新奇,不覺東瞧瞧西摸摸。這時他瞧見了一個衣著樸素的年輕小伙。呂蒙不禁大喝一聲:“后生,請留步”。方仲永聽見了叫聲,便回頭一看,噢,原來是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赳赳武將呀!他驚奇地問:“請問官爺,是叫小的嗎?”呂蒙快步上來,認真地打量著方仲永,滿臉疑惑地說:“叨擾,在下是吳國的大將呂蒙。一時迷糊,不知什么奇光把吾帶到了這里??慈攴?,與吾朝大不相同,請問后生今為何朝,此為何地呀?”方仲永拱手答道:“公乃呂大將軍,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久仰久仰。今乃宋朝,與公相距近千年矣;此地為方家莊。”呂蒙聽了大喜曰:“今日在此巧遇,我好生開心。如果仲永賢弟無事,可否到前面找個酒樓飲酒暢談,不知仲永賢弟意下如何?”方仲永高興地說:“好啊,呂大將軍,我正有很多事想向您討教。今日我正好無事,不如我們不醉不歸”。
呂蒙和方仲永相跟著走到那個酒樓,叫了一壺酒和幾碟小菜后兩人便暢談了起來。呂蒙說:“聞仲永賢弟年少時天資聰明,今日在此一聚,我一定要好好考考仲永賢弟”。方仲永羞愧地說:“大人過獎了。年少時雖有點小聰明,但因常年未溫習書具,早已淡忘了,只略懂些皮毛而已”。呂蒙捋了捋胡須說:“仲永賢弟,不必謙讓,我考考你對聯吧。我出上聯,看仲永賢弟能否對出下聯來。鳳落梧桐梧落鳳”。方仲永思考了一會說:“呂將軍,小人我就獻丑了,珠聯璧合璧聯珠”。呂蒙又道:“佳山佳水佳風佳境,千秋佳境。請仲永賢弟對出下聯”。方仲永回答道:“癡聲癡色癡夢癡情,幾輩癡情”。呂蒙大叫道:“好,仲永賢弟多年未溫習書具,還如此聰慧,果真是天資聰明”。方仲永道:“不敢當,不敢當,呂將軍如此夸獎,真讓我愧不敢當。如果不是呂將軍手下留情,小人我一定答不上來的”。呂蒙疑惑道:“仲永賢弟如此聰明,為何以前沒有進一步學習呢”?
方仲永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年幼時,還未見到過書具就要筆墨紙硯,就寫了四句詩,還題上了自己的名字,從此名聲大噪。引得一些富人官員出高價讓我題詩。因我父親覺得有利可圖,就沒有讓我上學;再加上我自己年幼無知,也沒有主動要求學習,就這樣把大好的時間給荒廢了”。呂蒙道:“原來如此,如果仲永賢弟能主動的學習的話,可能早已在朝廷上有個一官半職了……”“你也不必泄氣,只要你現在想學,你以前丟的東西可撿拾起來。我發奮讀書時,比你年紀大,不是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嗎?你比我天分高,也比我年輕,應當會取得比我更好的成績。時不我待,不要辜負了大好年華啊!”呂蒙誠懇地望著方仲永說,眼里充滿期待。
他們談得很投機,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下午,呂蒙道:“仲永賢弟,今日一聚已暢談多時,真是無比地高興??!如果下次再碰面,定要繼續比試學問,可好?”方仲永連聲說:“豈敢奢談學問,屆時呂將軍要不吝賜教?!眱扇藫]手告別了。
呂蒙的故事 〈十六〉
詠史.呂蒙
宋末元初-陳普
劉葛無成痛古今,白衣搖櫓阱何深。
呂蒙公瑾俱無祿,漢室猶關造化心。
呂蒙的故事 〈十七〉
岳陽樓望洞庭
宋-呂蒙正
八月寒濤濺碧空,片帆悠飏信秋風。
探珠直待驪龍睡,莫遣迷津浩渺中。
-
更多精彩呂蒙的故事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呂蒙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