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實習范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集錦14篇)_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07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集錦14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

難忘的童年

再次來到外婆家時,發現改變了好多,再也找不到以前爬過的狗洞,再也找不到以前穿過的小巷,再也找不到古老的幼兒園。但是以前爬過的欄桿依舊還在,不禁勾起了我埋藏在心底深處的回憶。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表姐來到外婆家。吃過午飯后,樓下的姐姐邀請我們和她一起玩,當我們興高采烈的踏出家門第一步時,外婆連忙把我們給叫住了:你們這兩個小糊涂,如果口渴了怎么辦?來,給你們一人十元,口渴好買水喝。我們接過錢,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就已經到了樓下。我們和大姐姐用了五元買了零食,邊走邊吃。真是的,這樣閑逛有什么好玩的,無聊。我在心里嘀咕著。表姐也似乎感到無聊,便問:現在去哪里玩?嘿嘿,跟我來就對了。大姐姐望著我們奸笑著。我突然感到一股涼氣沖上腦門,而在看看姐姐,她正感到奇怪呢。不久后,我們來到了一個欄桿前,在欄桿對面是一個斜坡。不會是爬欄桿吧?我感到腳已經不聽使喚,在拼命抖動著。這時,表姐卻笑得像一朵花,可能因為她最近在看《冒險小虎隊》的緣故吧,覺得這很刺激,有挑戰性。這時,大姐姐利索的爬了過去,表姐也在大姐姐的幫助下,笨拙的爬了過去。輪到我時,腳已經抖得發軟了,如果沒扶著欄桿,我可能已經坐在地上了。這時一個想法從我腦袋閃過,咦,我怎么不用看家本領裝可憐呢?我立即用水汪汪的眼睛望著姐姐們,心想:這下不用爬了吧?沒想到這次去失靈了,表姐不帶任何表情的對我說:你如果不過,那么我們可就告退了。不要不要,我爬了還不行。拼了,我自我安慰道:不是還有如果不開始行動,我們就無法知道結果。這樣一句名言嗎?我用一只腳翻過對面去,但是夠不著地,當我準備將原地那只腳抬起時,那感覺搖搖欲墜的,非??植馈.斘蚁胪丝s時,大姐姐恐嚇我:如果你退縮,我們就走人,讓你一直呆在這里到天亮。聽到這里,我奮不顧身的翻了過來。我本以為會摔一個四腳朝天,沒想到那感覺好極了。呀!那邊還有一個欄桿。我趕緊跑了過去,爬過欄桿。咦,那邊也有。我又跑過去,爬過欄桿。姐姐們只好跟在我的背后,當我爬到興頭上的時候,聽見大姐姐對表姐說:我真后悔帶她來爬欄桿??唇憬愕谋砬椋坪跻舱J可了。但是我卻視而不見,因為我心底只有一個信念:繼續爬。這時外婆來了,說道:該回家吃飯了。大姐姐和姐姐在一旁歡呼雀躍,但我卻生氣的說道:回家有什么好,在這里爬欄桿,多好呀。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2

目標導航

1、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它們的公倍數、因數和它們的公因數。

2、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100以內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發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自主探索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基礎鞏固題

2、6的倍數有:();

8的倍數有:();

6的8的公倍數有:();

6的8的最小公倍數是:()。

3、填空

(1)48既能被8整除,又能被6整除,所以48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數。()

(2)先將18和24分解質因數,再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18=()24=()18和24的最小公倍數()。

思維拓展題

15、填空

(1)有10張卡片0、1、2、、9。選出三張卡片,使這三張卡片組成的數能同時被2、3、5整除。你選的卡片組成的最小三位數是()。

(2)兩個質數的最小公倍數是221,這兩個數的和是()。

(3)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18,這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

(4)三個連續奇數的和是21,這三個奇數分別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

16、有一個比50小的數,它既是2的倍數,又有因數3,還能被5整除,這個數是()。

A.48B.45C.30D.20

17、一堆蘋果平均分給2、3、4、5、6個小朋友,都可以使每人分到的個數一樣多,這堆蘋果最少有()個。

A.30B.60C.126D.240

18、求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3、2和724、30和1614、8和28

12、18和915、12和2033、11和22

19、一個自然數被2、3、5除都余1,這個數最小是多少?

20、解決實際問題

(1)光明小學五年級學生,分為7人一組、8人一組或6人一組排隊做操,都恰好分完,五年級至少有多少學生?

(2)王叔叔家三個兒子都在城里工作,大哥6天回家一次,二哥8天回家一次,小弟12天回家一次。兄弟三人同時在4月20日回家,下一次三人同時在哪一天回家?

21、改錯:

自主探究題

25、填空

(1)10和12的最大公因數是(),最小公倍數是(),比較這兩個數的乘積和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積,我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單元復習提優訓練

一、填空:

1、7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4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數是()。

2、15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8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是()。

3、兩個自然數a、b的最大公因數是1,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3

教學分析:

注意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新穎、生動、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己設計圖案。

3.學生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學生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學生盡情發表自己的感受。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及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布置作業

欣賞

盡情發表自己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完成第8頁3題。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

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教材第9頁第5題。

學生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圖案2

圖案3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4

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童年趣事

1.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但在我的腦海中有一件永遠沖洗不掉――種雪。

那是個紛紛揚揚的雪天,我望著窗外銀白的世界,滿心的歡喜。避開媽媽,躲在一個角落,往搶那些美麗、潔白的雪姑娘。不一會兒,我的手里已經抓到了許多雪姑娘。她們形狀各異,一朵有一朵的樣子。我的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蛇^了片刻,她們全全部變成了水,不見了。我相當傷心。

正在我獨自傷心的時候,我的好朋友菲菲來找我玩。她瞅見我愁眉苦臉的樣子,問我為啥犯愁,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給我說了她。她便和我一塊想起辦法來。對了,對了,農民伯伯把糧食種到地里,明年便又長出更多的糧食,我們為啥不把雪也種到地里,等到明年春天,雪不便又長出來了嗎?菲菲的主意一下子提醒了我。

說干便干,我歸家拿了一把小鏟子和一個塑料袋,菲菲還歸家偷偷拿了姐姐一根紅頭繩。在我家西南角挖出了一個拳頭大的坑,塑料袋的口打開了,我們每人往里放了一把雪,我還對雪在心底說了一句話:期望您快點長大。然后扎住口,埋在了小坑里面。

雪種好了,我們相當興奮,盼望了許久,盼著再見到那些可愛的雪姑娘。歡迎繼續瀏覽:-作文大全-五年級作文大全。你也可以。

2.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難忘童年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5

劉浩中心小學許夏敏

教學目標: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鞏固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并能根據等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掌握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鞏固解方程的方法,進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教學實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學們,本學期的內容已經全部學完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所有的知識進行與復習。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數的世界”,在十個單元中哪些是與數打交道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方程

公倍數與公因數

認識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加減法

2、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復習方程,公倍數與公因數(出示課題)

3、討論與思考:本學期學習了方程的哪些知識?

什么是公倍數與公因數?

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二、專項練習

1、方程的復習

⑴與練習第1題,在方程下面打√,集體匯報時說出為什么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別叫什么?你覺得方程與等式有什么關系?你能用一副圖來表示嗎?

⑵與復習第2題

提問:根據什么來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對時說說是怎么想的?

出示練一練,找出括號中方程的解

①3x=1.5(x=0.5x=2)

②x-210=30(x=240x=180)

③x÷5=120(x=24x=600)

⑶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米11.7平方米?米

2.7米

6.9米3.9米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根據什么數量關系式列方程的?

教師,用方程計算可以使很多問題變的簡單,容易解決。

⑷與復習第4題學生讀題后獨立用方程解決。

2、公倍數和公因數的復習

對公倍數和公因數你有那些了解?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呢?

出示練習①寫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6和94和82和3

②寫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18和2415和602和3

請做得快的同學介紹經驗

三、全課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四、課堂作業

與復習第3題、第5題、第6題。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復習課,主要復習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兩個單元的內容。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對知識的回顧與還不是很系統。特別是對潛能生而言,教師的提問不能及時溝起他們對知識概念的回憶,因此跟基礎較好的同學相比就形成了鮮明的落差。

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正確掌握題中的數量關系是關鍵,也是學生理解中的難點。大部分學生在列方程時,因為沒能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而把方程列錯,或者方程列到了,卻不能把方程抽象成數量關系式。諸如這些現象,主要是學生的抽象能力還不夠完善,分析問題的能力還不夠仔細,深入,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在公倍數和公因數一單元中,問題不大,主要是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對較大的兩個數,如求100以內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出錯率較大。因此課后還應多補充一些相應的練習。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因數和倍數個數方面的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整數的乘除運算認識因數和倍數的意義,自主探索和總結出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條理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教學例1:

1.觀察算式的特點,進行分類。

(1)仔細觀察算式的特點,你能把這些算式分類嗎?

(2)交流學生的分類情況。(預設:學生會根據算式的計算結果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第二類是被除數、除數都是整數,而商不是整數。

2.明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1)同學們,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例如,12梅2=6,我們就說12是2的倍數,2是12的因數。12梅6=2,我們就說12是6的倍數,6是12的因數。

(2)在第一類算式中找一個算式,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3)強調一點:為了方便,在研究倍數與因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自然數(一般不包括0)。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整數的除法算式中認識因數和倍數的意義,簡潔明了,同時為學習因數和倍數的依存關系進行有效鋪墊。

3.理解因數和倍數的依存關系。

(1)獨立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

(2)我們能不能說4是因數24是倍數呢?表述時應該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正確表述: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單獨存在的。我們不能說4是因數,24是倍數,而應該說4是24的因數,24是4的倍數。

4.理解一個數的因數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數的區別以及一個數的倍數與倍的區別。

(1)今天學的一個數的因數與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數有什么區別呢?

課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數是相對于積而言的,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分數;而一個數的因數是相對于倍數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數。

(2)今天學的倍數與以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倍數是相對于因數而言的,只適用于整數;而倍適用于小數、分數、整數。

(3)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與學生已學過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數以及倍的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這也是學習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意義的難點。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一個數的因數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數的區別以及一個數的倍數與倍的區別。

(二)找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例2:

1.探究找18的因數的方法。

(1)18的因數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預設:方法一:根據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通過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數。

因為181=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數。

因為182=9,所以2和9是18的因數。

因為183=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數。

方法二:根據尋找哪兩個整數相乘的積是18,尋找18的因數。

因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數。

因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數。

因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數。

2.明確18的因數的表示方法。

(1)我們怎樣來表示18的因數有哪些呢?怎樣表示簡潔明了?

(2)交流方法。

預設:列舉法,18的因數有:1,2,3,6,9,18.

圖示法(如下圖所示)。

3.練習找一個數的因數。

(1)你能找出30的因數有哪些嗎?36的因數呢?

(2)怎樣找才能不遺漏、不重復地找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交流,獲得找一個數的因數的不同方法,在練習中體會一對一對有序地找一個數的因數,避免遺漏或重復。初步感受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以及最大因數、最小因數的特征。

(三)找一個數的倍數

教學例3:

1.探究找2的倍數的方法。

(1)2的倍數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預設:方法一:利用除法算式找2的倍數。

因為22=1,所以2是2的倍數。

因為42=2,所以4是2的倍數。

因為62=3,所以6是2的倍數。

方法二:利用乘法算式找2的倍數。

因為21=2,所以2是2的倍數。

因為22=4,所以4是2的倍數。

因為23=6,所以6是2的倍數。

(3)2的倍數能寫完嗎?你能繼續找嗎?寫不完怎么辦?

(4)根據前面的經驗,試著表示出2的倍數有哪些?(預設:列舉法、圖示法)

2.練習找一個數的倍數。

你能找出3的倍數有哪些嗎?5的倍數呢?

【設計意圖】在理解倍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初步感受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以及最小倍數的特征。

(四)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的特征

1.從前面找因數和倍數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

2.討論交流。

3.歸納總結。

預設: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最大的倍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1是所有非零自然數的因數。

(五)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1題。

(1)想一想,怎樣找不會遺漏、不會重復?

(2)哪些數既是36的因數,也是60的因數?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再次體會1是所有非零自然數的因數一個數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和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同時,滲透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意義。

2.課件出示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答案。

(2)思考: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設計意圖】滲透5的倍數的特征。

3.課件出示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答案。

(2)你能改正錯誤的說法嗎?

(六)全課總結,交流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7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95頁主題圖、96頁例3、第96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并能進一步體會利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方法的多樣化,體會轉化的思想。

考點分析:

會用梯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游戲引入——新知講授——鞏固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用具:

課件、多組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第95頁的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在圖中發現了什么?

教師:車窗玻璃的形狀是梯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

二、通過舊知遷移引出新課。

教師:同學們還記得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怎么求嗎?

1、指名能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及三角形面積公式。并能簡要說出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及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的過程,教師揭示轉化方法:拼合法、割補法

3、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三、揭示課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梯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四、新知探究

1、師:根據前面的學習,我們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就能找到求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梯形面積,可以怎樣轉化呢?下面我們就來實踐操作一下吧。

2、請同學們打開學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點?

生:各種梯形,每種兩個,每種梯形顏色一樣。

教師提出要求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梯形把它拼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②想一想,拼成怎樣的圖形,利用怎樣的方法拼成的?

③它們的高與梯形的高有怎樣的關系,它們的底與梯形的上、下底有怎樣的關系?它們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有著怎樣的聯系?

④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生小組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注意把轉化前后圖形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找準。

3、(出示課件)現在畫面展示的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重疊在一起,哪個小組能說一說剛才你們將其拼成了什么圖形?是怎樣拼的?各小組推選1人向全班匯報過程與結果。(教師逐一配以課件演示。)

師引導得出如下幾種推導思路:(師邊利用課件演示邊講解)

思路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平行邊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從而推出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思路二:把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與一個三角形,梯形的面積等于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與一個三角形面積之和,從而推出

梯形的面積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思路三:沿梯形的一條對角線剪開,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從而推出

梯形的面積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教師引導學生對以上的推導結果進行比較,最后得出“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如果上底用字a來表示,下底用b來表示,高用h來表示,那么梯形面積公式用字母公式可表示為什么?學生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a+b)h÷2

五、鞏固提升

1、(出示課件),三峽水電站全景圖及第89頁例3并讀題。同時出示水電站的橫截面的簡圖(梯形)。提問,實際求什么?

S =(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

2、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六、總結結課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要計算梯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幾個條件?還要注意什么?

2、我們是怎樣得出梯形面積的公式的?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利用轉化的思想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會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積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積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等方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掌握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說出2的倍數有哪些,3的倍數有哪些?

二、 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一)探索公倍數

1.觀察剛才同學們說的2的倍數和3的倍數,你有什么發現?

2.師生共同觀察分析得出公倍數的含義。

(二)探索最小公倍數,引出課題。

三、探索找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一)找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一般方法

1.列舉法

2.分解質因數法

3.短除法

(二)找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幾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7和14 8和24 9和18

5和6 2和7 9和4

2.觀察每橫數據和結果,你有什么發現?為什么

3.師生共同觀察分析得出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方法。

四、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習題。

五、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找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數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數有:12、24、… …

最小公倍數: 12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6—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探究、交流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發現3的倍數特征的過程。

2、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進行判斷。

3、通過探究3的倍數的特征的活動過程,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3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探索活動中,發現規律,并歸納出3的倍數的特征。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數字卡片等。

學具準備:

每人幾張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們能不能通過觀察個位上的數來確定是不是3的倍數,那么3的倍數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們共同來研究。

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一)活動一:復習鞏固。

1、前面我們研究了2和5的倍數的特征,能用你的話說一說他們的特征呢?

2、請你舉例說明。(請學生說,教師把學生的舉例板書在黑板上。)

3、說說能同時被2和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觀察特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活動二:探索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

1、在書上第6頁的表中,找出3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先獨立完成,看誰找的快?)

2、觀察3的倍數,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參與到討論學習中。

先獨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與四人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發現。

生1:3的倍數個位上的數有0、1、2、3、4、5、6、7、8、9沒什么規律。

生2:十位上的數也沒有什么規律。

生3:將每個數的各個數字加起來試試看

3、你發現的規律對三位數成立嗎?找幾個數來檢驗一下。

(1) 自己先找幾個數試一試。

(2)然后在小組內說說你驗證的結論。

(三)活動三:試一試

在下面數中圈出3的倍數。

28 45 53 87 36 65

(先自己圈,然后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四)活動四:練一練

1、請將編號是3的倍數的氣球涂上顏色。

36 17 54 71 45 48

(自己獨立完成,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

2、選出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分別滿足下面的條件。

3 0 4 5

(1)是3的倍數。

(2)同時是2和3的倍數。

(3)同時是3和5 的倍數。

(4)同時是2,3和5的倍數。

(獨立完成,說說你的竅門和方法。)

(五)活動五:實踐活動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數,并涂上顏色。

(可以在自主實踐以后再交流。)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課題:探索活動(二)3的倍數的特征

1、在下面數中圈出3的倍數。

28 45 53 87 36 65

2、選出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分別滿足下面的條件。

3 0 4 5

(1)是3的倍數。

(2)同時是2和3的倍數。

(3)同時是3和5 的倍數。

(4)同時是2,3和5的倍數。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4-96頁的例1、例2,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具體情境中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方法,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在認識事件發生的不確定現象中感受統計概率的數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把一個紅色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讓你摸一摸,它們的可能性相等嗎?

生:相等。

師:如果放入兩個紅球和一個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嗎?

生:不相等。

師:我們這節課來研究用分數來表示它們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學例1

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打乒乓球嗎?如果讓你來當裁判,你會用什么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

出示例1場景圖,提問: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場景再現)

師: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小結: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時,每個運動員猜對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里的1

/

2?

(評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猜左右爭奪發球權”的活動展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思考和交流。)

2、同步練習

拿出裝有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的袋子,問: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1

/

2

師: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個紅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幾分之幾?

生:1

/

3

師:袋子里都只有一個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會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兩個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個球。

追問:如果再往袋里放入一個白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幾分之幾?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

5,口袋里該怎樣放球?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放5個球,其中白球1個。

(評析:通過學生熟悉的摸球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有幾個球,摸到其中一個球的可能性就是幾分之一,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3、教學例2

出示例2中的實物圖,讓學生說說這6張牌各是什么牌,幫助學生區分“紅桃”與“黑桃”。

師:把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討論后明確:一共有6張牌,紅桃A有1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

/

6。

一共有6張牌,摸到每張牌的可能性都是1

/

6。

師:你還想提什么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1: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2:摸到方塊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2”的可能性是1

/

3。

生3:一共有6張牌,“2”有兩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2

/

6,也就是1

/

3。

生1: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2:這6張牌中,紅桃有3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3

/

6,也就是1

/

2。

對比練習:紅桃A、紅桃2、紅桃3、黑桃A、黑桃2五張,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請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說可能性。

匯報1:摸到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匯報2;摸到紅色牌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匯報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評析: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從6張牌中任意摸到一張,每一張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從而為解答下面的問題奠定認識基礎。教學時,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以促使學生更加透徹地把握問題的實質,豐富學生對基本思考方法的體驗。)

4、同步練習

①學生口答第(1)題中的幾個問題

②學生討論:如果指針轉動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紅色區域?

指出:由于停在紅色區域的可性是1

/

8,所以指針轉動80次,可能停在紅色區域的次數是80次的1

/

8,也就是10次。

③追問:如果把轉盤上的指針轉80次,停在紅色區域的次數一定是

10次嗎?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評析:通過練一練,讓學生先用分數表示指針轉動后,停在每種顏色區域的可能性,再根據可能性推算指針轉動80次,可能停在各種區域的次數。進一步加深對用分數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三、綜合練習,實踐運用

1、做練習十八第一題

先讓學生根據題意連一連,再指名說說思考的過程。

追問: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

2、做練習十八第二題

①學生讀題后,引導學生列表整理題中的條件。

紅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2、3、4、5、6;

綠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1、2、2、3、3;

藍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2、2、3、3、3。

②組織比較:正方體都是6個面,為什么拋紅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拋綠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學生完成第(2)小題后,組織比較:拋藍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為什么不一樣?

3、摸球比賽

師:紅球4個,黃球3個,如果摸到紅球算老師贏,摸到黃球算你們贏,你們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為什么?

生:摸到的紅球可能性是4

/

7,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3

/

7,比賽不公平。

(評析:通過練習,讓學生判斷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經驗,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通過計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斷游戲規則是否公平,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總評: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先從“猜左右爭奪發球權”的游戲活動展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對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是1

/

2”。然后借助摸牌游戲情境,讓學生收集數據,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應用學習過可能性的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所增強。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3的倍數的特征,掌握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的判斷方法。

2、培養分析、比較及綜合概括能力。

3、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掌握歸納的方法,獲取一定的學習經驗。

教學重點:

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教學難點:

探索3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明確目標】(3分鐘)

(一)創設情景,反饋預習

1、師:課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導學案自主預習部分,我們已經知道了2、5的倍數特征,下面的數你能判斷出下面的數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哪些即是2的又是5的倍數呢?

P:16、24、85、102、138、170、

2 的倍數:16、24、102、138、170

5的倍數:85、170

即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170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個位上是02468就是2的倍數。個位是上0或者5的數就是5的倍數。一個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它的個位上一定是0.

2、看來要想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數,只需要看這個數個位上的數??墒?,為什么只需要觀察個位上的數呢?為什么其他位上的數就不用觀察呢?

生:2的倍數的個位數是0、2、4、6、8;5的倍數個位上是0、5。

師:那么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還看個位數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內容。

3、教師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

(二)明確目標,引領方法

1、出示學習目標(見學案),生自讀目標。

2、同伴說說自己的理解,談談如何實現目標。

【設計意圖】交流預習內容,解決預習中的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帶著目標進行合作學習。

二、【自主學習,同伴合作】(15分鐘)

(一)自主學習,自我感知

1、小棒游戲,探究規律

師: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擺小棒的游戲,怎么玩呢?(拿6根小棒)找一個同學在這張數位表上隨意用小棒擺出一個數,我能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數。信不信?

師:你來!

師:為了驗證我猜得對不對,再請一個同學到前面的展臺上用計算器來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學生擺出:51

師:51是3的倍數。我算的比計算器快吧?

師:能擺一個三位數嗎?

學生擺出:312

師:312是3的倍數。

師:再來一個難點的。

學生擺出:1123

師:1123不是3的倍數。

師:想知道老師為什么判斷的這么快嗎?相信通過下面的操作你能發現其中的秘訣。

2、小組合作探究

(1)用3根小棒擺一個數,這些都是3的倍數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探究要求:用相應根數的小棒在數位表上各擺出3個數。

小組內合理分工,請大家看一下導學案的合作要求

①根據要求每人用3根小棒擺一個數,并思考是不是3的倍數,3人擺數,1人記錄。

②用計算器算一算,將3的倍數圈出來。

③仔細觀察表格,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2)用4根再擺出一些數,這些都是3的倍數嗎?

(3)用6根再擺出一些數,這些都是3的倍數嗎?

(4)擺出3的倍數與所需的小棒的根數有什么聯系?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預設

第一組:用3根小棒擺:2、12、102,都分別是3的倍數。

第二組:用4根小棒擺:22、1111、1102,都不是3的倍數。

第三族,用6根小棒擺:都是3的倍數。

問題: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發現了3根、6根小棒擺出來的數都是3的倍數。

師評價:關鍵要看小棒的根數,了不起的發現。

生:只要小棒的根數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師:你們認為除了3根、6根,還有其它情況是嗎?具體解釋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5)真的是這么回事嗎?以9為例擺擺看。

師:來,說說你們小組擺出了哪個數,它是不是3的倍數?

生:我用9根小棒擺出了36,36是3的倍數。

師:哪個小組還想出三位數、四位數或是更大的數?

生:我用9根小棒擺出了216,216是3的倍數。

生:我用9根小棒擺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數。

師:說得完嗎?

生:說不完。

師:大家用九根小棒擺出來的數都是3的倍數嗎?那你認為他們小組的結論合理嗎?

生:很合理。

師:大家說著,我把它記錄下來(板書):只要小棒的根數是3的倍數,擺出來的數就是3的倍數。

師:由擺數所用小棒的根數我們就能快速判斷出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

3、總結提升

師:通過擺小棒,我們能判斷出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現在不擺了,也不撥了,通過上面的兩次操作,能不能說說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

師: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活動。

師:誰來說說?

生1:各個數位上的數加起來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生2:各個數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生3:只要各個數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師:無論是小棒的根數還是各個數位上珠子的顆數,實際上也就是各個數位上數的和。只要各個數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4、探究原因,區別理解

(1)要想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數,只需要看這個數個位上的數。可是,為什么只需要觀察個位上的數呢?為什么其他位上的數就不用觀察呢?

研究16

師:上節課我們講過,16是2的倍數,它是由一個十和六個一組成的,那么想想把一個十,兩個兩個的分,會出現什么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把16兩個兩個地分,正好可以分完,沒有余數)

但既然十位上沒有剩余,那十位上的數還需要觀察嗎?(我們只需要觀察個位上的6根小棒就可以,把它兩個兩個地分能正好分完)

用剛才的方法判斷5的倍數為什么也只觀察個位?(因為一個百被5分完沒有余數)

看來判斷2、5不受百位和十位的影響,只需要觀察個位上的數就可以。

通過剛才地研究,我們更加熟練了判斷2、5倍數的方法,還知道了為什么只需要觀察個位上的數就可以了。

(2)問:為什么3的倍數特征要看各個數位相加的和呢?

舉例24是不是3的倍數,但是個位4是嗎?這是為什么?自己分一分,畫一畫,看看24為什么是3的倍數?

一個十3個3個分余1根,第二個余1根,兩個各余1根,在和個位繼續分,

138分一分,試一試,看看是不是3的倍數

一個百3個3個分最后剩1根,三個十3個3個分,每個余1根,所以剩三個一,個位傻上還剩一個8,合起來繼續分,12個繼續分。

(2)總結:梳理一下:24、138,分一遍,你發現什么?(剩余就是3的倍數。數位是幾,余數就是幾)無論百位上是幾,3個3個分完,就剩幾。

P:剩余的小棒正好是每個數位加起來的數。(因為這些數位和剩下的數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數位上的數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如果不是,就不是3的倍數。)

三、【鞏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鐘)

(一)鞏固訓練,夯實基礎

1、口頭練習:是不是3的倍數都有這個規律呢?隨便寫一個數: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3的倍數,再算一算各個數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數?

把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是3的倍數……

2、圈出下面是3的倍數的數:42、78、111、165、655、5988

3、□2,這是一個兩位數,十位被遮蓋住了,如果它是3的倍數,猜一猜,這個數可能是幾?為什么?

(預設:生1:1。

師:可以嗎?還有其他答案嗎?

生2:1,4,7都可以。

師:理由呢?

生2:1+2=3,4+2=6,7+2=9,3,6,9都是3的倍數,所以填1、4、7都可以。

師:恭喜你,三種可能都被你們猜中了!

師:如果它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呢?

生:24。

師:為什么只有24可以呢?

生:因為只有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

(二)拓展訓練,靈活創新

以前我們用除法來檢驗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今天我們又學了3的倍數特征,我們只需要求各個數位上的和是3的倍數就可以,但是如果遇到這樣的題怎么辦?(PPT)

13689362754、123456789

老師:如果用各個數位之和是3的倍數,比較麻煩。

但是我們用劃掉3的倍數的方法求,這樣即便是很復雜的數也能特別輕易的解決。比如:13689362754,從左開始,1不夠,看13,是3的4倍,余1,和6組成16余1,18算完……

后面的練習我們下課完成,好,這節課不僅發現3的特征,還根據特點發現簡便地判斷方法,更可貴的發現了背后的道理。學習數學就是這樣,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學們能在快樂的數學海洋里繼續愉快地暢游。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二)同伴討論,互助共進

完成學案中“同伴合作,互助共進”內容。

重點交流學生所舉的例子。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由學生自學和同伴合作,完成因數倍數的知識的學習。

四、【師生共學,交流分享】(5分鐘)

(一)小組展示,彰顯風采

指名小組進行匯報。

(二)師生完善,共同提高

1、學生糾正、補充、質疑

2、教師精講、點撥、評價

在學生討論比較充分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點撥來完善學生對比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點撥完善學生對比的認識。

五、【鞏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鐘)

(一)鞏固訓練,夯實基礎

先由學生自主完成學案中相應的內容,再同桌交流,完善答案。

1、是不是3的倍數都有這個規律呢?隨便寫一個數: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是不是3的倍數,再算一算各個數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數?

把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是3的倍數……

2、看一看哪些是3的倍數:42、78、111、165、655、5988

原來判斷是用除法,現在用加法。改革了

3、不用計算,能快速算出來那個式子有余數嗎?

802、3;342、3

4、下面的數是3的倍數嗎?888、555,那這樣的三位數都是三的倍數嗎?P:777、888,可以想成3個8相乘,像這樣的三位數一定是3的倍數

5、下面都是嗎?789、345、654

都是,有什么特點?相鄰、連續三個自然數。

是不是所有都是呢?舉例:123.為什么呢?

654,把大的給小的,把6給4,三個都是5了,把較大數給叫小叔一個,數字和不變,所以一定是3的倍數。

6、是嗎?363、669、993。是。有簡便的方法嗎?每個數學都是3的倍數,這個數字和一定是3的倍數。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8

1、12的因數有( )個,倍數有( )個。

A.6

B.4

C.8

D.無數

2、8247至少加上( )就能同時有因數2、3、5。

A.2

B.3

C.5

3、a是質數,b是合數,則它們的乘積是( )

A.偶數

B.奇數

C.質數

D.合數

4、任何兩個奇數的和一定是( )。

A.偶數

B.奇數

C.質數

D.合數

5、( )是任何自然數的因數。

A.0

B.1

C.它本身

D.沒有

6、最小質數與最大的兩位合數相乘的積是( )。

A.99

B.198

C.98

D.196

7、大于2的偶數都不是( )。

A.偶數

B.奇數

C.質數

D.合數

8、自然數中,凡是7的倍數( )。

A.都是奇數

B.都是偶數

C.有奇數也有偶數

D.既不是奇數也不是偶數

9、N是合數,N( )。

A.有三個因數

B.不止一個因數

C.至少有三個因數

10、下面四個數都是自然數,其中N是任意自然數,數字S等于0,一定能同時有因 數 2和3的數是( )。

A.NNNSNN

B.NSSNSN

C.NSNSNS

D.NSSNSS

1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質數,它的周長一定是( )。

A.質數

B.合數

C.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2、四個連續自然數的和( )。

A.是奇數

B.是偶數

C.奇數偶數都有可能

13、在870、285、180、75這些數中都有因數( )。

A.2和5

B.3和2

C.5和3

D.1和7

14、從11到20,所有質數的和與合數的和,兩者相差( )。

A.32

B.35

C.36

D.40

15、若五位數2476a能同時有因數2和3,那么a可?。?)個自然數。

A.2

B.4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P19例1、做一做、練習五第1—2題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物體的。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從已有經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經歷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知道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數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與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含各環節中的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以及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播放動畫。

怎樣才能既準確又簡明地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 “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1的內容。

(1)學生讀題,了解已知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來思考這個問題。

(2)問:已知張亮同學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學,你能指出誰是張亮同學嗎?

學生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根據圖中張亮所在的列數的行數來確定張亮的位置,教師給予肯定。

2、認識數對,學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問題(看來用第幾列、第幾行描述一個人的位置真好,讓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說法。)

大家覺得用這種方法表示一個人的位置,簡煉嗎?

師:能不能把這種方法再簡化一下?

(2)創造、交流

同學們可了不起,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這么多種不同的表示方法。

這一種是哪個小組創造的?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師;不錯,既然每個小組都不約而同地保留下了這兩個數,說明——?這兩個數很重要!

真好!那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說得太棒了,數學規則需要統一,想不想知道數學上統一使用的方法,請看先寫4,接著打上逗號,然后寫3,最后打上括號,因為它們是一個整體。大家知道嗎?像這樣,用列數和行數組成的一對數,叫做——數對。

書:(2,3)

(4)如果用(2,3)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艷和趙強同學的位置嗎?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

3、游戲中概括提升

我發現咱們班同學學得特別快,下面咱們玩個游戲好嗎?

(1)師出生對

我說數對,請符合要求的同學快速地站起來??凑l反應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來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對

如果讓你來出數對,你能讓一排同學站起來嗎?誰來試試?

生:……

師:也不錯!有沒有誰能說出點不一樣的?

生:(1,1)(2,1)(3,1)(4,1)(5,1)(6,1)

師:發現什么了?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

師:也就是說,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他們就都在同一行。

(3)師再出

不過,老師還有個本領:只說一個數對,就可能讓一排同學都站起來,你們信不信?要不咱試試?

示(4,_)可能是哪些同學?

師:你的數對是?奇怪,我上面寫(4,1)了嗎?那你為什么站起來?

生:(第一個數是4,表示第4列,第二個數是求知數,所以第4列的每一個同學都有可能)能不能確定,到底是誰?如果_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誰?其他同學坐下去,看來,要想確定某一個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數行不行?還得知道?(用數對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兩個數)

師:(__)又可能是哪些同學?(全班同學都站起來了)。

師:全班同學都有可能嗎?_、_表示兩個相同的數,你的數對是(?,?),符合嗎?不符合的同學請坐下。當_=1、2、3、4、5時,看來(__)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學?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數、行數相同同學的位置。

三、做一做,鞏固確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組織學生觀察情景,思考教師的提問。

2、引導學生利用在例題中學到的確定位置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3、組織學生用一組數字來表示它們的位置。學生思考后可交流討論,最后全班匯報。

四、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19 頁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0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h2>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和路線圖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F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去醫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電影院怎么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頁天安門廣場圖,請根據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天安門廣場圖中哪個建筑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

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五岳”。現在告訴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據這個說說其他的山分別是什么“岳”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 六、布置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說出路線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內容:例4以及練習。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指南針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年 月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

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后記: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h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淀數學意識;人人參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數據,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h2>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么?

9、觀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小組進行學習。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h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四幅畫的內容。

2.嵌入數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并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時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說說,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 試一試。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簡便寫法。

6. 出示計算 420÷3

學生說,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么?強調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h2>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驗算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課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p>

用豎式計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我們用“差和減數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p>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2.教學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加起來看得數是否等于被減數。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齊讀驗算的方法。

做課本 “做一做”和習題第1 — 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 — 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h2>

教學目標:

1.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計算能力,會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能根據倍的意義,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合理地進行除法估算;正確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兩節課我們分別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這節課我們專門來進行有關練習,來進一步鞏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還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看誰最有收獲。

二、組織練習

1.專項練習

(1)口算

第一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學生先口算,再從各列中任選一個算式說說口算方法。

第二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觀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說說有什么發現;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說說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2)估算

第一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獨立估算,有困難的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把難題直接寫到黑板上。集體交流,如果出現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組: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學生練習后交流。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17頁第4題。

學生讀題后問:本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可以用哪種計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體校對。

(2)教科書第18頁第6題。

學生獨立填寫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結: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中,求一倍數的要用除法去計算。

(3)第18頁第7題。

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會計算56÷4和64÷4嗎?我們后面將學習他們。

(4)挑戰題:a第18頁第8題。

b找規律填數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獲?你現在是怎樣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業布置

完成《課堂作業本》第9頁。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1

平移與旋轉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與旋轉這兩種現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幾何現象。課程標準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更不需要學生去背誦結論性語句,只要求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去感知這些現象。

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見到很多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有比較感性的平移和旋轉意識,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于好多現象的判斷還有些模糊,更無法想象,不能透過現象用數學的眼光來抓住運動方式的本質。

知識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數學思考:在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目標:能積極參與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對身邊平移和旋轉有關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難點:1、對沒有旋轉到一周的物體的判斷,如蕩秋千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游樂園主題圖及各種游樂項目運動現象的部分圖等。

本節課安排了六個層次,分別是玩一玩、學一學、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練一練:

我是這樣引入的: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公園去玩一玩,(出示主題圖),哇,你發現了什么?(通過教師夸張的語言將學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體:旋轉椅、纜車、摩天輪、蹺蹺板、滑滑梯等。在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它們是怎樣在動,并讓學生動起手來比一比,根據這些物體的運動進行分類,一類旋轉,一類平移,初步感知旋轉和平移現象。)

(課件出示旋轉動畫和平移動畫)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讓學生通過實物的再次觀察抽象出:旋轉就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轉動,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動,方向不發生改變。得出旋轉與平移這兩種現象的本質。

(三)說一說——例舉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找出旋轉與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讓學生列舉在生活中見到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現象描述的準確性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例如:電風扇葉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學生很可能說成風扇葉子是旋轉現象等等。

列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以后,再讓學生眼睛閉上,邊想邊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轉?什么是平移?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本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多媒體呈現“螞蟻搬家”游戲來互動學習突出重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得出:要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先找出一組對應點,再數一數對應點中間有幾格,對應點之間的格數就是圖形平移的格數。

讓學生利用桌子、凳子、椅子、學具或自己的身體等做一做旋轉與平移現象。在做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將做的好的點到前面。讓他們表演并說說自己做的是哪種運動現象,下面的學生判斷正確與錯誤,并說說為什么?

等學生做完以后,教師用一根線栓住一只粉筆旋轉,讓學生判斷,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蕩秋千狀,又問學生,這是什么現象?為什么?緊接著推門問:門的運動屬于什么現象?為什么?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象剛才粉筆運動和門的運動,雖然沒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圍繞中心運動,屬于旋轉運動。然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這樣旋轉的現象。在這里通過老師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難點。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讓學生觀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對。第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畫?第三題,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自己選擇用符號表示出來,然后指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判斷。第四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用動畫形式集體訂正。第五題作為課堂作業獨立完成。

九、本節課要注意的地方:

1、語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羅嗦,要簡練。

2、學生很可能要說出一些錯誤的旋轉與平移現象,要注意引導他們運用旋轉與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斷。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2

新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 因數和倍數知識點總結

除數和商都是自然數,并且沒有余數。

整數與自然數的關系:整數包括自然數。

1)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2)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3)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的最大的兩位數是90,最小的三位數是120。

同時滿足5的倍數,實際是求2×3×5=30的倍數。

5)如果一個數同時是2和5的倍數,那它的個位上的數字一定是0。

3、完全數: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數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數叫做完全數。

如:,剛好28等

偶數。

奇數:不能被7、9的數。

偶數:能被,也就是個位上是8的數。

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

質數(或素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

合數:除了。

1: 只有1個因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小的質數是3。

每個合數都可以由幾個質數相乘得到,質數相乘一定得合數。

97

合數的技巧:

看是否是13…的倍數,是的就是合數,不是的就是質數。

兩個合數的互質數:8和9

一質一合的互質數:7和8

兩數互質的特殊情況:

⑴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⑵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

⑶兩個質數一定互質;

⑷2和所有奇數互質;

⑸質數與比它小的合數互質;

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或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

幾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就說這幾個數互質。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1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些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用短除法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兩兩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它們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方法

用12和16來舉例

最大公因數的求法:

3、4

4

最大公因數是4

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最小公倍數是48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3

一、填空。

2、貨車每小時行S千米,客車每小時行m千米,客車3小時后和貨車5小時一共行駛了( )千米.

3、食堂買來200千克煤,已燒了a天,還剩b千克,平均每天燒了( )千克.

4、每個足球x元,買4個足球,付出200元,應找回( )元.

5、三個連續自然數,已知中間一個數是m,那么前一個數是( ),后一個數是( ),三數之和是( )

8、一種商品降價a元后是80元,原價是( )元.

(2)、小明今年a歲,哥哥比他大b歲,c年后,哥哥比他大b+c歲.( )

①、4a=0.8 ②、0.17x+2.5 ③、3x+715 ④、3.5x-1.7x8

四、解下列方程。

5.5x+6.7=7.8 28-x+3.6=20 3.5x-0.8x=11.34

8x-27.542.7=1.8 6.2x-x=41.6 9x-145.5=58

五、列式計算。

1、20.3被2.9除的商去乘0.67與1.33的和,積是多少?

1、甲數是x,乙數是甲數的3倍少0.2, 乙數是5.8,甲數是多少?(列方程解答)

六、應用題。

1、汽車站有480箱貨物,一輛貨車運了5次,還剩3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列方程解答)

2、A,B兩城相距150千米,甲乙兩人同時騎自行車從兩地相對出發,甲每小時行16千米,4小時后,兩人還相距30千米, 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果園里有桃樹和杏樹一共1080棵,已知杏樹經桃樹的棵數多180棵,杏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4、一個長方形操場周長是348米,寬是69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5、龜兔賽跑,全程200米,龜每分鐘跑2.5米,兔每分鐘跑32米,兔自以為是,在途中睡了一覺,當龜到達終點時,兔子離終點還有40米,兔子在途中睡了幾分鐘?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教案 篇14

一、填空(30分)

1、像0,1,2,3,4,5,6,這樣的數是()

2、像-3,-2,-1,0,1,2,3,這樣的數是()

3、有一個算式78=56,那么可以說()和()是()的因數,()是()和()的倍數。

4、是2的倍數的數叫()。

5、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

6、凡是個位上是()或()的數,都是5的倍數。一個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數的個位上的數字一定是()。

7、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加起來的和是9的倍數,那么這個數也是()的倍數。如果要讓□729成為3的倍數,那么□里可以填()。

8、一個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個數叫作質數。

一個數除了()以外還有(),這個數叫做合數。合數最少有()個因數,質數只有()個因數。

9、要使5□是質數,□可以填()

10、最小的質數是(),最小的合數是()。

11、寫出1~20的所有質數是(),

1~20中共有()個質數,在1~20中,共有()個合數。

()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2、有一個比14大,比19小的奇數,它同時是質數,這個數是()。

13、任何大于6的質數除以6,肯定有余數,余數只會是()或()。

14、有一個兩位數,它是2的倍數,同時,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積是12,這個兩位數可能是()。

二、判斷(6分)

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2、除2以外,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

3、6的所有倍數都是合數。()

4、一個數是9的倍數,這個數一定也是3的倍數。()

5、連續的兩個自然數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數。()

6、8是因數,12是倍數。()

三、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偶數還是質數(6分)

456+782()1025+6487()

95104+36513()999+4825451()

15+16+17+18()96101-34569()

四、組成符合要求的數(14分)

1、從0、5、6、7四個數中,選擇兩個數組成兩位數。

2的倍數()共5個。

3的倍數()共3個

5的倍數()共5個

同時是2和3的倍數()

同時是2和5的倍數()

同時是3和5的倍數()

同時是2、3和5的倍數()

五、寫出因數與倍數(20分)

1、寫倍數

(1)、寫出100以內,所有9的倍數

()

(2)、50以內,所有4的倍數

()

(3)、寫24的全部因數:

100以內所有的8的倍數:

既是24的因數又是8的倍數:

2、寫出下列數的所有因數

16()87()

23()45()

81()9()

62()14()

六、分一分(把下列數填入合適的圓圈內)(12分)

2、4、5、7、9、31、42、57、61、70、83、102、1317、9453

奇數偶數

質數合數

七、綜合應用(12分)

1、把64個求裝在盒子里,每個盒子裝得同樣多,剛好裝完,

(1)有幾種裝法?(列出算式)

(2)如果有67個球呢?

2、食品店運來75個面包,如果每2個裝一袋,能正好裝完嗎?如果每5個裝一袋,能正好裝完嗎?如果每3個裝一袋,能正好裝完嗎?為什么?

3、晚上小明家正開著燈在吃晚飯,頑皮的弟弟按了5下開關,這時燈是亮還是暗?如果按了50下呢?

猜你喜歡

更多>
91精品国产99久久_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_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_成人黄色在线播放

  1.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sub>

    <strike id="fsw4v"><pre id="fsw4v"></pre></strike>

    <form id="fsw4v"></form>
    <nav id="fsw4v"></nav>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sub>

      <nav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nav>
      1. <form id="fsw4v"><th id="fsw4v"><track id="fsw4v"></track></th></form>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国产欧美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看| 欧美成人午夜激情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91久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丁香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综合| 一道本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欧美四级伦理在线| 国产美女扒开尿口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国产日韩欧美a| 国内精品**久久毛片app|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性8sex亚洲区入口|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99日韩精品| 麻豆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www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国产资源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 亚洲欧美中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区| 麻豆精品精华液| 久久精品视频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999|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介绍| 亚洲女ⅴideoshd黑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 欧美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狠狠操狠狠色综合网| 欧美国产大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 亚洲美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在线观看欧美日本|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激情婷婷欧美| 欧美一级电影久久| 羞羞色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看|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国外视频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国产性色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二区36p| 欧美一级久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伦理|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黄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爽| 精品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男人呻吟|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美女在线看| 欧美一区网站|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91| 在线观看的日韩av| 欧美在线视频全部完|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黄色小视频| 欧美劲爆第一页|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人在线观看| 欧美巨乳波霸|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av|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牛牛影视| 亚洲天堂av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小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成人欧美| 国内精品写真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tαg|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噜噜亚洲综合|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全部完|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在线观看| 欧美自拍丝袜亚洲| 国产自产2019最新不卡|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激情| 欧美99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久久久久久自在自线| 欧美午夜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亚洲综合不卡| 亚洲视频axxx| 国产精品主播| 精品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黄色亚洲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乱人伦电影| 欧美wwwwww| 亚洲女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洲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二区在线|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国产| 午夜免费日韩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91精品|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aaaaa网站| 免费久久久一本精品久久区| 久久亚洲影院| 亚洲一品av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毛片完整版| 快射av在线播放一区| 欧美日韩岛国| 久久伊人免费视频| 亚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级a级欧美特级ar全黄| 亚洲一区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欧美区自拍先锋|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 香蕉久久夜色| 久久成人免费网| 日韩视频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亚洲一区www|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欧美不卡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系列|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日韩视频| 美女视频一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50岁|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我不卡|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蜜月aⅴ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