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范文|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品二十篇)
發布時間:2022-11-18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品二十篇)。
[1]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作者:1905班李沐妍
一夜春風,一夜春雨
寒冷的冬天結束了,漸漸地春姑娘蘇醒了。
突然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
??!多么美麗的彩虹。
當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一片片碧綠碧綠的落葉像粘土一樣飄落,它們形狀各異。
我走在小區外的道路上。道路像鋪上了一條碧綠的圍巾。這是有一條落葉圖案的,碧綠的圍巾,從腳下一直鋪到學校大門口。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耐心地數著。我穿著一雙藍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么像兩只藍色的小鳥在春天碧綠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要不是怕上課遲到我會走得非常慢的。
一夜春風,一夜春雨。
[2]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創新教案】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學設想】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麗。
2、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的會寫字。
3、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樹葉是什么顏色的?(綠色)你見過其他顏色的樹葉嗎?
2、出示課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為什么鋪滿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
3、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排列遲到規則凌亂亮晶晶濕漉漉閃閃發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法國梧桐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法國梧桐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簡單介紹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ㄐ蝾^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ㄆ?—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曠地,列植于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增、棕”,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三、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注釋: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復聯系,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3]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則”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學重點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難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則”等詞語。
2、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法國梧桐樹(課件出示2)
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法國梧桐樹。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課件出示3)
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可達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花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ㄆ?—5月;果9—10月成熟。
它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
3、談話導題。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法國梧桐樹有著密切的聯系,板書課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疏疑:巴掌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會鋪滿金色巴掌?
(2)聯系對梧桐樹的介紹,請你把梧桐樹和巴掌連起來,說一句話。
預設: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樹葉從梧桐樹上紛紛落下。
二、學習生字、認讀新詞。
1、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2、檢查字詞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4:生字)
pūníjīnɡjǐnyuànyìnpáilièɡuīzéluànzōngchí
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則亂棕遲
指名領讀,正音。
“則”是平舌音,“遲”是翹舌音。
“緊、院、亂”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5:詞語)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印著凌亂增添棕紅色雨靴
自由讀,指名讀,相機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自由練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誰能讀好它們,試試看。指名讀。齊讀。
5、(課件出示6)下面加點的詞語,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
預設:我用聯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為上一個自然段有句話“天開始放晴了”。
預設:“熨帖”就是緊貼的意思。我是通過查字典查到的。
預設:“凌亂”就是“雜亂無條理”的意思,我是通過上文的“它們排列得并不整齊”。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給課文分段,理清層次。(課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門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熟讀課文。
四、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1、(課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則亂棕遲
2、仔細觀察,分析字形,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1)形聲字構字規律識字:鋪、泥、院、列、棕、遲。如“鋪”,“钅”是形旁表義,表示這個字和金屬有關,“甫”是聲旁,表音。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排:扌+非規:見+夫則:貝+刂
(3)組詞鞏固:如“鋪滿水泥泥塘水晶院墻規則排列凌亂棕紅色遲到”
3、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田字格課件,弄清生字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交流:
“鋪、泥、院、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印列規則”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遲”半包圍結構,“尺”的最后一捺變成點。
師重點指導“規、印、泥”。
“規”左右結構,左邊的“夫”的捺變成了點,右邊是“見”,不是“貝”。注意筆畫的穿插和避讓。
“印”左右結構,第二筆是豎提,右邊是單耳旁,不是雙耳。
“泥”左右結構,第七筆是撇,最后一筆是豎彎鉤。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
指導。
五、反饋檢查,比賽認讀。
1、師生合作,老師抽讀生字卡片,學生比賽讀,看誰讀
的又對又快。
2、小組合作,給生字找朋友,看哪個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讀課文,另一人聽,指出讀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設計意圖:從形象直觀的圖畫入手,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通過圖片介紹,通過課題質疑,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期待,預熱課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0圖片)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評讀。
2、(課件出示11)秋風秋雨圖,讓學生談感受。(板書: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預設一:當我看見這些無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風吹落在地,心里頭有一種甜滋滋的感覺,因為它美,瞬間會讓我感到,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葉子會跟著秋風伴舞,它隨風,輕輕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鋪成一個金黃的“地毯”,在秋風之下,我也會跟著它奔跑。
預設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xx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指導帶有美好的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至九自然段。
談話過渡:一夜秋風,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我”有了什么新發現呢?
(1)自由讀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2)總結:(課件出示12)
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書: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高興,大家再來讀讀這部分課文。
(4)有了新發現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我一張一張仔細地數著。)
讀讀第二至九自然段,讀出“我”的喜悅之情。
2、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此時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ò鍟核嗟勒婷溃?/p>
帶有贊嘆地語氣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三、拓展讀文,閱讀鏈接。
1、(課件出示13)
從我家到小學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放學回家喜歡東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百看不厭。
2、學生自由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
3、互相交流,說說“我”的上學路是怎樣的?(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在上學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厭)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導入課文,詮釋課題,感受水泥道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4]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可愛的小巷
從我家到學校要經過一個小小的古老的小巷。
為什么要說小巷很古老呢?因為左右兩邊有許多未做完的小黑屋,里面有很多蜘蛛網,當然也不是全是古老的“小黑屋”了,還有許多美景,如果你仔細看,你就會發現這一朵朵艷麗多彩的小野花比擺得整整齊齊的花還要美麗,這就是無章勝有章吧。
小巷很窄小,就因為這樣路上顯得就很熱鬧了。時不時就會有愉快笑哈哈的聲,在小巷上方飄蕩。
放學時我會仔細的看著每一朵鮮紅鮮紅的花,青綠青綠的草,百看不厭。
[5]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這是一篇內容、情思上富有兒童趣味,而在構思、語言上表現得十分精巧和熟練的散文。顯然,作者是一位富有童心的、用心為兒童寫作的成年人。的確,文章的作者是的兒童文學家張秋生先生。
在學習課文之前,我讓同學們讀了很多次課文,小希和小彤在讀書時總是特別有感情。通過多次朗讀,同學們自然能體會到整篇課文所包含的情感。
這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我”被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吸引的故事。這個故事吸引讀者的,還有語言的準確和細膩。“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藍天”“閃著雨珠的葉子”“濕漉漉的水泥道”……讀著這些細膩的描述,就好像身臨其境,也和“我”一起走在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后,鋪滿金色梧桐葉的水泥道上。讀著這樣的描述,還很容易喚醒讀者心中類似的經驗和記憶,并重新發現秋天的美。
教學環節:理解詞意
這篇課文要學會用“聯系上下文呢”的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如:
我問大家“明朗”時什么意思?大部分學生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便有三四個學生舉手說是“晴朗”的意思,后來我讓大家讀一讀前后文,從文章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明朗”的意思?個別學生反應很快,但是部分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教學“凌亂”也是如此,部分學生反應迅速,馬上找出前文中的“不規則”。午自習時,我再次將詞語的意思寫在黑板上,但是今天的作業本上還是有五個左右的學生不會寫。
教學板塊:發現“美麗”
問:在讀書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很美麗呢?將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劃出來。
同學們找了許多句子,小涵說:“老師,有人幾乎把整篇課文都劃起來了?!毙∠AⅠR接上:“全部劃起來就難看死了。”
大大部分同學所找的句子集中在6、7、8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比喻。這個也是顯而易見的,難不倒孩子們。所以,這篇文章是適宜用來進行句子積累的。
但是不足之處在于我沒有在此環節讓學生仿照“金黃金黃的葉子”“閃著雨珠的葉子”這樣的詞語形式說一說。而這個是班里學生所欠缺的。也可以仿寫:水泥道像鋪上了XXXXXXXX。應該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也可以用句中的詞語寫一寫,達到積累語言的教學目標。
教學板塊:小練筆
剛開始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在上學或者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都說自己沒看到什么東西,都是坐車回家的,或者說自己只是看到了房子、樹、同學家等。我便讓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孩子們一動筆,確實比口頭表達的句子要完整生動多了。
[6]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周易陽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天氣漸漸涼爽了。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已經開始放晴了。
?。《嗝疵骼?、美麗的天空,空氣是那么新鮮,但是地面還是潮濕的,不時還能看見幾片亮晶晶的小水洼,在朝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我走在上學的路上,一陣涼風輕輕吹來,像在撫摸著我的臉龐,又像媽媽的手溫暖了我的心。馬路被雨水洗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灰塵。這也讓我的心情霎時變得愉快、開心。
放學了,我從校園里走出來,蔚藍的天空還是那么明郎。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像戰士一樣筆直的站著,粗壯的枝桿上原來那翠綠的樹葉,有的慢慢枯萎了、變黃了。金黃的梧桐葉隨風飄動,好像在向我招手,又好像小姑娘跳舞似的那般靈動。
學校前面還有一條步行街,那可是最有名、最熱鬧的一條街了,里面有好多好多非常好吃的東西。有賣奶茶的、有賣臭豆腐的、還有賣章魚小丸子......香氣四溢,讓我看得眼花繚亂,百吃不厭。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喝蜜雪冰城里的百香果奶茶,還有炸雞排跟臭豆腐。我每次看到這兩樣食物就垂涎三尺,挪不動腳步,想方設法纏著媽媽給我買。
怎么樣,我上學和放學路上的景色是不是很美麗??!
[7]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鍋子弄是一條通往我們學校的細細長長的小巷子。走進這里,就仿佛走進了一片喧囂里的寧靜。
巷子的兩側是居住區,房子雖然有些老舊,但卻很整潔。老奶奶的陽臺上掛滿了醬貨,一陣風吹過來,巷子里回蕩著濃濃的年味兒。
每天清晨,同學們背著書包蹦著跳著走進鍋子弄,給巷子增添了不少童趣。和藹的校長總是會準時站在巷子口迎接每一位小朋友,聲音是那么的親切,讓原本狹窄的巷子充滿了溫情。
[8]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饞人的美食街
作者:1905班黎詩嫻
從我家到魅力之城小學要經過一條美食街,一條長長的路。
我放學后很喜歡東張西望,看看路旁的超市、臭豆腐鋪、生蠔鋪、雞爪鋪和小串串鋪。
我到超市里看一看,看見老板正在算錢,我忍不住買了一袋吃的。我到臭豆腐鋪看了一看,那臭豆腐饞得我直流口水,看我這樣,媽媽只好買了一份。我到雞腿鋪一看,那雞腿真叫一個香!我正大口聞味的時候,發現媽媽口水直流,于是我只好用我的零花錢買了兩個雞腿。最后,我去了生蠔鋪,媽媽說:“今天錢用得可多了,不買了?!蔽抑缓么饝?。
[9]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熱鬧的上學路
每次出門上學,第一個碰到的就是小區的保安叔叔。他總是笑盈盈地對我說:“小同學早??!”我也總是微笑著回應道:“叔叔,早上好!”
出了小區就來到了早餐店,一個個胖乎乎的大包子和大饅頭,坐在蒸籠里像一個個胖娃娃。早餐店旁邊是菜市場,各種各樣的綠色蔬菜擺放得整整齊齊像一片綠色的海洋。一塊塊豬肉和牛肉在冷藏柜等里待著顧客來購買。
路上碰到了好多一起上學的同學們,有的在大口大口地吃早餐,有的飛快地沖向學校,還有的盯著文具店的小玩具入了迷……
??!時間不早了,我加快了去往學校的腳步。
小作者:章欽予
[10]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著名兒童文學家張秋生的一篇寫景敘事散文,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鋪滿落葉的水泥道,通過對眼前所見所聞所感的描寫,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秋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讓讀貫穿在課堂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每次讀的過程中都有收獲,如: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并且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樂和歡愉,以及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愛之情。
學會認真細致的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必備的能力。通過本文作者仔細觀察而使自己有了新發現,作者抓住水泥道的變化,描寫了雨后水泥道的變化,特別是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寫更是形象,文章寫得很美,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時,又使學生真正懂得細致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這樣就非常自然地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的興趣,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但也有不足之處,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要盡力做到用微笑來面對學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學生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
[11]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紅綠燈
作者:1905班李顏曦
從我家到學校會經過一個紅綠燈,這個紅綠燈像是巨人國派來幫助交警指揮交通的巨人,他長得太高了只好彎下腰來。紅燈亮起時他會粗聲粗氣地說:“你們快給行人讓路。”綠燈亮起時他便說:“你們可以走了。”黃燈亮起時他便急急忙忙地說:“快點走,快點走,只有幾秒啦!”
我非常喜歡紅綠燈,因為他不管是雨天還是晴天都會站在那管理交通。
[12]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張郡格
每天,無論是早上上學,還是下午放學,我總是經過那條擁擠的小路。小路上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擦踵,有辛苦接送孩子的家長,有路過的行人,還有周圍擺攤賣東西的小商販。如此多的人,在每天個工作日都在馬路上唱響著一首又一首的交響樂。
每天天不亮,街上很多的店鋪都依次開門,有的賣甜美可口的奶茶,有的賣香噴噴的面包,有的賣軟糯美味的腸粉,還有的賣美味健康的豆花,最具特色的是還有很多推著小車子在那里麥特色小吃,老板還時不時的運用他洪亮的嗓門吼上一句:“新鮮出爐的食物哦,趕快來買哦。”
我最喜歡的就是街上的一家手撕面包店。面包店的店面不大,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崩锩娴拿姘N類還比較多,這里的面包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總有忠實顧客對它青睞有加。香濃誘人的葡萄干口味;柔軟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肉松味完全經得起大家的考驗;還有標榜健康的五谷雜糧面包,上面鋪滿了瓜子仁、花生和芝麻,讓人看著都忍不住口水直流。有時候,店里的生意很忙,面包還沒出鍋都一售而空,很多的顧客寧愿多等二十多分鐘,也不愿意離去。
走進文具店,里面的貨架整齊地擺放在那里,商品琳瑯滿目,有文具,有鋼筆、橡皮、鉛筆和尺子,最吸引我注目的是各種不同形狀文具盒,還有種類繁多的各種練習本。因此,我們很多的校友喜歡到里面采購文具,時不時的還會碰到自己班上的同學。
你看,我的上學路上不寂寞吧,是不是非常的多姿多彩呢?
[13]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施羽涵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我背著小書包去上學時,天開始放晴了。
??!多么明亮的天空。
可是,地面還是濕濕的,時不時還能看見很多水洼,映著一角細小的天空。
道路兩邊的菊花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花瓣。這一片片閃著水珠的花瓣,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小路上了。
我走在院墻外的小路上。小路像鋪上了一塊五顏六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花瓣圖案的地毯,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每一片菊花樹的花瓣,都像一個金色的水滴,熨帖地、平展地粘在小路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小路的美。
我一步步小心地走著,一片片仔細地數著,我穿著一雙粉紅色的小雨鞋。你瞧,這多像兩只粉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要不是怕上學遲到,否則我就會走得像烏龜一樣慢。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當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
[14]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則”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學重點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難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排列、規則”等詞語。
2、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法國梧桐樹(課件出示2)
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法國梧桐樹。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課件出示3)
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可達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花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ㄆ?—5月;果9—10月成熟。
它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
3、談話導題。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法國梧桐樹有著密切的聯系,板書課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疏疑:巴掌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會鋪滿金色巴掌?
(2)聯系對梧桐樹的介紹,請你把梧桐樹和巴掌連起來,說一句話。
預設: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樹葉從梧桐樹上紛紛落下。
二、學習生字、認讀新詞。
1、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2、檢查字詞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4:生字)
pūníjīnɡjǐnyuànyìnpáilièɡuīzéluànzōngchí
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則亂棕遲
指名領讀,正音。
“則”是平舌音,“遲”是翹舌音。
“緊、院、亂”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5:詞語)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印著凌亂增添棕紅色雨靴
自由讀,指名讀,相機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自由練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誰能讀好它們,試試看。指名讀。齊讀。
5、(課件出示6)下面加點的詞語,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1)??!多么明朗的天空。
(2)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
預設:我用聯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為上一個自然段有句話“天開始放晴了”。
預設:“熨帖”就是緊貼的意思。我是通過查字典查到的。
預設:“凌亂”就是“雜亂無條理”的意思,我是通過上文的“它們排列得并不整齊”。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給課文分段,理清層次。(課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門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熟讀課文。
四、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1、(課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鋪泥晶緊院印排列規則亂棕遲
2、仔細觀察,分析字形,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1)形聲字構字規律識字:鋪、泥、院、列、棕、遲。如“鋪”,“钅”是形旁表義,表示這個字和金屬有關,“甫”是聲旁,表音。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排:扌+非規:見+夫則:貝+刂
(3)組詞鞏固:如“鋪滿水泥泥塘水晶院墻規則排列凌亂棕紅色遲到”
3、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田字格課件,弄清生字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交流:
“鋪、泥、院、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印列規則”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遲”半包圍結構,“尺”的最后一捺變成點。
師重點指導“規、印、泥”。
“規”左右結構,左邊的“夫”的捺變成了點,右邊是“見”,不是“貝”。注意筆畫的穿插和避讓。
“印”左右結構,第二筆是豎提,右邊是單耳旁,不是雙耳。
“泥”左右結構,第七筆是撇,最后一筆是豎彎鉤。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
指導。
五、反饋檢查,比賽認讀。
1、師生合作,老師抽讀生字卡片,學生比賽讀,看誰讀
-
【實習報告網sXw9.Com】硬核知識:
-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金色魚鉤教案?|?幼兒園大班金色秋天教案?|?精品實習報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的又對又快。
2、小組合作,給生字找朋友,看哪個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讀課文,另一人聽,指出讀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設計意圖:從形象直觀的圖畫入手,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通過圖片介紹,通過課題質疑,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期待,預熱課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0圖片)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評讀。
2、(課件出示11)秋風秋雨圖,讓學生談感受。(板書: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預設一:當我看見這些無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風吹落在地,心里頭有一種甜滋滋的感覺,因為它美,瞬間會讓我感到,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葉子會跟著秋風伴舞,它隨風,輕輕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鋪成一個金黃的“地毯”,在秋風之下,我也會跟著它奔跑。
預設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xx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指導帶有美好的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至九自然段。
談話過渡:一夜秋風,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我”有了什么新發現呢?
(1)自由讀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2)總結:(課件出示12)
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書: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高興,大家再來讀讀這部分課文。
(4)有了新發現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我一張一張仔細地數著。)
讀讀第二至九自然段,讀出“我”的喜悅之情。
2、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此時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ò鍟核嗟勒婷溃?/p>
帶有贊嘆地語氣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三、拓展讀文,閱讀鏈接。
1、(課件出示13)
從我家到小學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放學回家喜歡東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百看不厭。
2、學生自由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
3、互相交流,說說“我”的上學路是怎樣的?(要經過一條大街,一條曲曲彎彎的巷子)“我”在上學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我到銀匠店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旋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看燈籠鋪糊燈籠……)“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厭)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導入課文,詮釋課題,感受水泥道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15]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1、本節課的優點:在上課過程中我盡量按照備課教案去上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創設情境,理解情感。在這堂課上,我讓學生在朗讀中邊讀邊想象,并結合優美的電子圖片,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情境,仿佛自己也來到了這條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歡快地蹦跳玩耍,使學生感受到這條水泥道的美,從而理解了小作者對這條水泥道的喜愛。
2、本節課的不足:教學設計的落實時,學生在演示過程中的有點慢、有點拖堂,時間把握的不夠好,時間分配不夠科學。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各環節分別應該用多長時間,時間分配不夠科學。解決方案:二次備課,我將對各環節所需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力求使這堂課變成一節精品課。
3、反饋與調整:通過對教學環節的調整,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后,在另一個班級上課,發現效果比較好。
4、二次設計: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導入新課節約出時間,在最后2分鐘回顧全篇,總結學法和學習收獲,并把拓展延伸中的練筆當堂練習,使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
[16]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袁夢晨
“叮鈴鈴......”放學啦,剛才還是鴉雀無聲的教室一下子變得吵吵鬧鬧起來,我們收好各自的文具,排著整齊的隊列走出了教室,雖然大家都很安靜,可是同學們的心早就飛到了九霄云外......
走出校門,同學們連蹦帶跳的來到了校門口的梧桐樹下,梧桐樹的葉子有的青綠,有的半紅半綠,還有的都枯黃了,秋風輕輕吹過,枯黃的葉子像蝴蝶一樣在空中打著,風打著旋兒紛紛落下,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從不遠處,傳來一陣陣哨聲,原來是警察叔叔正在指揮交通,只見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有序地通過十字路口。前方就是潛江市中心醫院,工人們正辛辛苦苦地修建發熱門診,他們一心想著中國能戰勝疫情,并為中國出一份力??斓郊視r,一陣陣花香撲面而來,那就是鄰居阿姨的花店,花店里的花五顏六色,紅的艷,白的嬌,黃的嫩......
我回家的路上真是風景如畫......
[17]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長滿花草樹木的小路
早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天空陽光明媚,萬里無云。
道路兩旁長了很多的桃樹,粉紅色的桃花像姑娘可愛的小臉蛋。一走到橋邊就能看見特別多的小柳樹,看!柳叔還在慢慢長大呢!柳樹上有一個小窩,我好奇地湊近一看,噢,原來是小鳥的家。鳥窩里有三個小鳥蛋,還有一只鳥媽媽。等小鳥出生的時候,我真想來看看。
這條通往我的小學路上長滿了花草樹木,特別茂盛,每一次走過,我的腳都被這漂亮的花勾住了,你看!這兒多美呀!
小作者:韓可昕
[18]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郁凌越
一晨朝霞,一夜晚霞。
我去參觀博物館時,天空又露出了那熱情的笑臉。
??!多么溫和的陽光。曬在了一棵棵楊樹,曬在了高大的房屋上,還曬在了小朋友熱呼呼的小臉蛋兒上。
瞧!遠處飛來了幾個字,等等,那可不是幾個字,而是一群在遷徙的大雁,現在可是金黃初秋,寒冷冬季將要來到,所有的候鳥可都不愿在這里過苦日子,都紛紛飛向了南方。
這時,掛在天空上的棉花衛士也都出動了,他們整整齊齊排成兩列,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太陽。
隨著儀式越開越大,陽氣和陰氣也坐不住了,他倆互相碰到一起,咚的一聲,大炮打響了。下雨了,花兒垂下了頭,魚兒探出了水面,小動物們逃回了樹林,我也打起了小黃傘在雨中穿梭著。
雨珠在傘上打起了大鼓,秋風在林間拉起了手風琴,看起來他倆還是一對音樂家呢
要不是怕博物館會關門,我會在這里多看多聽一會兒。
一晨朝霞,一夜晚霞。
當我去參觀博物館時,
[19]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美麗的街道
一夜秋風,一夜寒。
早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太陽已經慢慢地升起來了。
啊,多么晴朗的天空!
樓下小區真是漂亮極了,那桂花樹在草叢里飄下來一片片“小扇子“,金黃金黃的?;▔锏木栈ㄉl出一點點淡淡的清香,我走在窄窄的石子小路上,落葉從我的頭上落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我走在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人多車多,堵得不得了:有紅色的車,白色的車,黑色粉色和藍色的車……
再走幾步就到學校了。
上學的路上真美?。?/p>
[20]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5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印、凌”等6個字,讀準多音字“鋪、熨”,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明朗、凌亂”等詞語的意思,并與同學交流理解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4.能仿照課文或“閱讀鏈接”,用幾句話寫出自己上學路上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有新鮮感的詞句。 2.掌握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學會感受日常生活當中的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洼、印、凌”等6個字,讀準多音字“鋪、熨”,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水泥道的美。 教學重點:
會認“洼、印、凌”等6個字,讀準多音字“鋪、覺”,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水泥道的美。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1:一條公路,生觀察圖片并填空一條( )的路。(長長的、望不到盡頭的、筆直的、光禿禿的、)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條路美嗎?那么怎樣使它變成一條漂亮的公路呢?(路邊種花、樹、涂顏色......)
2.出示圖片2:一條公路,生繼續填空一條( )的路。(漂亮的、鋪滿落葉的、金黃色的、兩旁種滿梧桐樹的......)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一條漂亮的路,讓我們一起欣賞這條漂亮的、鋪滿落葉的路!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簡介作者張秋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
(1)出示生詞,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讀。
重點指導多音字“鋪”和“熨”。 (3)交流識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它們嗎? ①加一加:靴 棕 增 ②比一比:洼---娃 榆---愉 ③兩字組成詞語:圖案 排列 規則 ……
歸納小結識字方法。
(4)書寫指導:先歸類,再強調。
左右結構:10個。鋪 泥 院 印 排 列 規 則 亂 棕
上下結構:2個。晶 緊
半包圍:1個。遲
重點強調并范寫:鋪、晶、規、遲。主要強調結構(田字格書寫如何起筆落筆)、難寫筆畫即主筆、易錯筆畫。
(5)齊讀詞語。
(6)照樣子,說詞:亮晶晶 ______ (7)你能用其中的一個詞來說一句話嗎?
3.采取小組分段輪讀、指名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是一條怎樣的水泥道呢? 5.學生自由交流課文內容。
三、課外閱讀,延伸樂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感受其所描繪的景色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明朗、凌亂”等詞語的意思,并與同學交流理解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能仿照課文或“閱讀鏈接”,用幾句話寫出自己上學路上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學重點:
1.掌握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 2.摘抄喜歡的句子。 教學難點
學會感受日常生活當中的美,并能用幾句話描寫自己看到景象或者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1.出示詞語,開火車認讀。
2.指名回答:在你眼中,這是一條怎樣的水泥道呢?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一)發現美(1-5) 1.指名分段朗讀1-5自然段。 2.全班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3.教師指導理解:
(1)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風雨交加之夜為落葉形成條件。 (2)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這時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明朗”(師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3)“我”發現了什么?找句子,感受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地面上還是潮濕的,不時還能看見一個亮晶晶的水洼,映著一角小小的藍天。
(“亮晶晶”、“印著”說明水清澈如鏡)
②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 (模仿“金黃金黃”說詞語,如:雪白雪白)
③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被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回顧用:“一……便……”說句子)
(二)品味美(6-9)
1.學生自由朗讀6-9自然段,說一說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美?
2.從短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劃下來,并交流所劃的句子。 句子一: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①將“鋪滿落葉的水泥道”比喻成“地毯”。課件出示圖片,欣賞“閃閃發光”的地面。
②由近及遠具體描寫水泥道的美。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句子二: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①將“落葉”比喻為“小巴掌”,課件出示梧桐樹的葉子。 ②理解“熨帖”和“凌亂”,可聯系圖片和上下文或生活實際。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句子三: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①將“小雨靴”比喻成“小鳥”。 ②你從句子中感受到“我”怎樣的心情?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贊賞美(10—11) 1.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2.你覺得作者愛門前的水泥道嗎?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相機指導理解句子:
①要不是怕上課遲到,我會走得很慢很慢的。 ②門前的水泥道真美?。?/p>
3.引導學生觀察第10段與第1段,了解“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4.帶著贊賞之情再次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深化美
1.運用你喜歡的方式美美地把課文朗讀一遍。
2.為什么作者能把簡單的景色寫得這么美呢?(留心觀察,用心體會)
3.小結:這本來是很普通的景色,在下雨天我們也曾經歷過。只是我們不曾認真觀察過,希望大家以后做一個愛觀察的孩子,相信你也能發現很多美。
三、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到積累本上。 2.小練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3.課外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和張秋生的《小巴掌童話》。 教學反思: 優點:
1.教學設計有改進,從學生回答問題的效果看,課堂思路引導有進步,學生有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字詞教學嚴控在20分鐘以內,主要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認讀詞語,書寫指導針對性指導。
3.課堂上學生能借助插圖、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式理解詞語,并可以自行小結。
4.通過評改小練筆,發現一部分學生能很好地用簡單語句描寫生活中的場景。
缺點:
1.理解詞語過程,除了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等方法,多使用多媒體工具,直觀呈現,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比如“凌亂”一次,可以通過2幅畫直觀對比,讓學生加深理解,凌亂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
2.備課過程,對于課文教學目標、重難點需要再全面深入理解、吃透。另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落實教學目標還需加強學習與運用。 3.評改課后練習冊,發現部分學生對課文內容掌握不牢,反思2點原因:(1)課堂授課沒法面面俱到,或者重難點把握不全面。(2)練習冊習題偏難,應選擇性布置作業。
4.教學前后的檢測評價手段要具體有效,落實到位。課前預習要簡單有效,要了解學生做好預習需要花費多長時間,盡可能控制在30分鐘內。課后鞏固復習要以區教研和教參為導向,做到精要,了解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用時,控制在50分鐘之內。
-
想了解更多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的資訊,請訪問: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