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以內加減教案(合集十二篇)_萬以內加減教案
發布時間:2019-05-15萬以內加減教案(合集十二篇)。
?一?萬以內加減教案
《萬以內加法》的教學,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節課是一堂計算教學課,李宏老師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能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李老師根據課本的素材進行合理地設計,李老師根據學生喜愛的動物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四種動物圖,并出示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為學生創設了一連串的問題情境,用動物提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類一共多少種?”“鳥類比爬行類多多少種?”等問題,學生都提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
教學例題時,李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先出示不進位的271+122=,再出示進位的271+31=,重點指導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筆算過程師指導學生說:如271+31=先把相同數位對齊,再從個為加起;個位上1加1得2,在個位下面寫2;十位上3加7得10,,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再加進上來的1得3,得數是302。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能完整回答。
三、練習設計具有針對性,設計的標題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建議:老師應重指導,引領學生在探究中去發現計算方法。
?二?萬以內加減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二)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一)引導發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師質疑:今天咱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三)再次探究: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1)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二)口算比賽。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師生共同回顧:
板書設計:簡單計算
方法一:35+30=65、65+4=69
方法二:30+30=60、5+4=9、60+9=69
方法三:30+34=64、64+5=69
?三?萬以內加減教案
活動目標:
1、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編出引用題,并列出算式。
2、初步理解加法交換律。
3、激發幼兒合作能力與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兔漂亮的房子。
2、ppt3學具:操作材料、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以前學過的內容。
數學兒歌導入活動。
我問你答的形式。一起拍手說兒歌(小朋友我問你4和4合起來是幾,幼兒回答:ⅹ老師告訴你是4和4和起來是8)
二、展示掛圖。
小兔媽媽買了一件漂亮的新房子,小兔非常喜歡。(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媽媽說了如果你闖過這幾關才可以住進去,小兔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闖關。
1、用破解密碼來復習鞏固以前學的數的組成。
第一關用破解密碼方法打開門鎖(破解密碼第一個數是4和4合起來的數;第二個數是2和5的數,第三個數是比8少1得數;第四個數是比7少2得數。)。
2、第二關探究活動。
小兔墻上有一幅畫上面有一個蘋果樹,樹上有9個不同的蘋果,讓幼兒看著蘋果不同特征編應用題。
請幼兒仔細觀察,講講畫面上是什么東西?啟發幼兒分析、從不同特征進行分類編出9的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3、第三關游戲活動:數字寶寶找家鞏固9的加減。
這些可愛調皮的數字寶寶出去游玩,結果迷路了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請我們小朋友幫忙送回家。他們的家在哪里呀,他們家房子上有一個算式,算式的結果就是相對應那個數字寶寶,也就是數字寶寶的家。當音樂響起時,大家把他們送回家。
4、第四關幼兒操作練習。
小朋友幫小兔把這些操作練習解決了。啟發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從不同角度觀察按特征列算式如:花朵的大小、顏色、形狀、方位特征進行分類并列出算式。
最后幼兒講述自己列的算式,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在家玩拍手游戲。
?四?萬以內加減教案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算式題(掛于幼兒胸口)、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停車場標記、沙包(上面有數字)、簍子(有數字1—10)、獎品(有算式題)、塑圈、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開著汽車一起到數學宮玩玩吧?。ㄓ變郝犚魳烽_汽車進活動室)
師:數學宮到了,讓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胸口算式的得數就是你的車位號。
師:汽車停好了,我們一起進數學宮吧。
二、闖關游戲
1、錄音:歡迎來到數學宮,請闖第一關:對暗號。
師:進數學宮還得闖關??!讓我們看看闖關的要求是什么!
師:老師說一個數,你們對一個數,兩數合成小旗上的數。這樣就能闖關成功。
師:嘿!嘿!我說數字2
幼兒:嘿!嘿!我說數字6,2和6合成8。
2、錄音:小朋友你們真棒!歡迎進入第二關:投擲。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數,然后站在線上投到相應的數簍子里。(幼兒分組檢查)
3、錄音: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快快來闖最后一關吧!第三關:看誰報得多。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聽一個數,請你說說有哪些算式的得數等于它。
4、錄音:祝賀你們闖關成功。博士爺爺還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禮物。請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數一樣的就是爺爺送給你的禮物。
三、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帶著禮物開著開汽車回家吧!
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
教師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的欲望 在本活動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游戲、挑戰性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把數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應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五?萬以內加減教案
1、使學生能夠熟練動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速法知識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簡單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的計算技能。
教學難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出示:二(1)班原來有38位同學,這學期又轉來5位,二(1)班現在有多少位同學?
這道題該怎么樣解答?
把你的解題思路在小組內說一說。
指名匯報,并說出解題思路。
解答這類題是應該注意什么?
1、完成第24頁練習四第(4)題。
請把這此題卡分為兩類:得數比50大的算式和得數比50小的算式。比一比,看誰最先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回答。
指名匯報,選題目說計算方法。
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3、完成第25頁練習四第(5)題。
出示統計表。
通過觀察,你想到了哪些問題?和同桌的同學交流一下。
請選擇兩個問題列算式算一算。
指名匯報想到的問題及解答思路。
三、學習效果測評。
1、完成第25頁練習四第(6)題。
怎么樣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鳥吃了多少只蟲?
在堂練本上解答出來。
2、完成第25頁練習四第(7)題。
怎么樣做可以知道小玉攢了多少錢?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指名匯報解答方法。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1)班原來有38位同學,這學期又轉來5位,二(1)班現在有多少位同學?
?六?萬以內加減教案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是《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強調的內容之一。在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師以“估算”為線索,展開教學。
①在解決問題中進行估算。教師在引入主題,展會討論,鞏固練習等五一節上創設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礦泉水瓶,乘火車和乘飛機,購物,看書等。以生活化的情境為載體,以估算為內容,把解決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和估算緊緊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實在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生的思維各不相同,想出來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師在引導學生估算時鼓勵學生尋求多樣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學生獨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時,學生就想出了多種合理的估算方法,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也看出他們理解了估算,懂得運用估算。
③發展學生數學表達能力。流利的數學表達能促進更廣闊的數學思考。教師重視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估算過程。學生在表達中加深了對估算過程的印象,對估算理解也更準確。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能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②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③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第98、100頁采圖(或相應多媒體課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礦泉水瓶能再利用嗎?礦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屬于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進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個月來收集礦泉水瓶的情況。(電腦展示例題5;收集礦泉水瓶情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據統計表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這個統計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量嗎?
學生根據統計表提供的教學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學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幾個礦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哪個問題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第三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它。
②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怎么列式?
板書:192+219=
師:不計算,估一估這兩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對計算結果作出預測和解釋。
?七?萬以內加減教案
活動名稱:
10以內加減法應用題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2.學習看圖列算式,并學會自編10以內加減法應用題。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加減法算式6道。
2.多媒體課件。
3.作業紙《第六冊》
活動過程:
一、游戲:"陽光快車"
師生一問一答的形式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出示加減算式卡片。
如:9-6= 5+5= 6+4= 8-2= 5+3= 7-4=
老師說:小朋友你告訴我,你的汽車幾點開?
小朋友回答:楠楠老師我告訴你,我的汽車幾點開?)
二、看圖列式,學習編應用題。
出示課件
(一)教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圖片,誰愿意圖片上的事情說給小朋友聽。
(二)我們可以用怎樣的一道計算題來表示呢?那么5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8又代表什么?
三、學習用圖加文的方式自編10以內的加減應用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看圖編應用題,生活中還有許多的事情都可以編應用題,請小朋友想一想、編一編。
(一)發放編題圖片
(二)提問個別幼兒
四、幼兒練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于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于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后,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節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準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八?萬以內加減教案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完成后將物品歸還原處。
活動準備:
1、焦距準備:2個塑料簍子做“糧倉”、“糧袋”(上面寫有10以內的算式)
2、學具準備:雙色圓片10個(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算式卡片若干,飛行棋、汽水蓋,塑料碗、撲克牌、紅棗等。
3、《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游戲:拍手問答游戲。教師提問10以內的分解組成,幼兒回答。教師問到:“小朋友,我問你,10 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訴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戲活動。
創設游戲情景:游戲連環套。游戲王國的國王知道小朋友門都喜歡做游戲,于是國王派使者送來了許多的游戲。今天我們就一起玩個夠。
1、游戲“雙色卡”。有那10個雙色卡(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向上拋去,雙色卡落地后,數一數紅色的有多少片,藍色的有多少片,紅色的和藍色的合起來有多少片?教師將幼兒說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來。
2、游戲“扣碗”5人一組,每組準備10個汽水瓶蓋,一個塑料碗,一名幼兒左手向桌面上撒開瓶蓋的同時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蓋,大家一起數一數桌上剩下瓶蓋,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幾個瓶蓋,可以調整瓶蓋的總數來復習10以內的減法。
3、游戲“抓抓抓”將小鞋盒挖個洞,里面放10個紅棗,請幼兒將手伸進洞里抓出紅棗,數一數抓了幾個紅棗,算算盒子里還有幾個紅棗。
4、游戲“小馬運糧食”幼兒分成兩隊扮演小馬運糧食,老師發出命令后,兩隊排頭跑向“小河邊”拿起一袋糧食,“糧食上貼有10以內加法和減法算式題目,幼兒將答案填在等于號的后面,跑向“糧倉”答案正確的才能將糧食袋放到糧倉,再將每隊的第二名幼兒上來運糧食,依次進行,相同時間里哪隊云的糧食多為勝利。
三、分組活動。
1、雙色圓片游戲,幼兒操作雙色圓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數填寫在方框里。
2、撲克牌游戲,幼兒兩人一組,撲克牌1到10,兩人各自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大,用大數減去小的數,或者將兩張牌合起來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戲。2到4人為一組玩飛行棋游戲,每人兩次擲2次,顯示的點數相加就是飛機要走的步數,最后誰先到達中點誰就是勝利。
4、交流小結:
引導幼兒自由表達游戲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九?萬以內加減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理解除1以外的數,都可以分成兩個數,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
2.發展分析能、觀察能力以及記錄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瓶蓋若干、數字卡若干。記錄卡每人1張。
(2)老師這里有2個蘋果,要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會分嗎?想一想,怎樣分?有幾種分發呢?
今天,我們要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你有信心嗎?敢挑戰嗎?
1、學習3的組成。
1、請個別幼兒上來分一分,說一說。
2、看課件,集體讀分合式。
1、幼兒每人與個瓶蓋。
要求:
(1)有序地分成兩份。獨立操作,填寫分合式。
(2)讀一讀分合式。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獨立操作完成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幼兒。
?十?萬以內加減教案
1.講述自己的購物過程,學習用數字和符號記錄。
2.學習用類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1.超市場景及貼有1—4元價格標簽的商品若干。
2.幼兒人手一張5元面值的人民幣,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幣若干。
一、購物活動,學習5以內的加減。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
每位小朋友用5元錢買一樣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錢,請在旁邊的簍子里按數目取出零錢,
再說說你的5元錢是怎么用的。
2. 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你有幾元錢,用了幾元錢,還剩幾元錢。
3.鼓勵幼兒在購物過程中邊購物邊講述。
如:我用5元錢,買了4元錢的牙膏,還剩1元錢。
4.請個別幼兒根據所列的算式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
二、帶領幼兒進行購物猜測活動,學習用推類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知道實物圖上數字的'含義,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測:
教師:我用5元錢,買了貨架圖上的兩樣食品,你們猜猜我買的是哪樣食品?
2.當幼兒說出兩樣食品后,教師可請大家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樣食品,
讓幼兒重新猜另一樣食品。
(如:幼兒猜出的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糖,因為這兩樣食品合起來是5元錢。)
?十一?萬以內加減教案
教學目標: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對較多的事物進行數量估計。
在實際體驗中感受估計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對較多的事物進行數量估計。
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黃豆)教師隨手抓起一把黃豆,你能估計估計這些黃豆有多少粒嗎?(學生估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估計。
1、教師板書課題。一些同學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我們去看看吧。(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2、看圖,說說小朋友們都在干什么?
4、解決“大約有多少學生在做操”的問題。
(1)學生自己看圖進行估計。
(2)說說你估計的結果。
(3)討論估計方法,怎樣估計才能使估計結果更準確。(先數出幾行,再數出幾列,就能估計。)
5、學生獨立估計“大約有多少棵大白菜”的問題。
(1)估計說出估計結果。
1、右面是小明寫給爺爺的一封信。估一估,他大約寫了多少字?
2、自主練習2根據給定條件進行估計。
一個桶能盛20個乒乓球。這個大桶大約能盛多少個?
學生獨立估計,肯定說大約能盛40個的同學。
說說你估計的想法。(因為大桶大約是小桶的兩倍,所以盛的球也大約是40。)
4、估計草莓和櫻桃的個數。
5、用0、5、1、2四張卡片能擺出哪些不同的四位數。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擺數,注意0
的位置在千位上的話就不是四位數了。
?十二?萬以內加減教案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后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字為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鈴鼓一只、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啦?。ɑ疖囈魳罚?/p>
進場后轉一圈
2、無意發現鼠跡
師:呀,這里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里怎么亂七八糟,是誰干的呀?瞧,這里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干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幼兒將垃圾撿干凈)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后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
3、老師教本領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B、對暗號(復習對數游戲)
師:剛才,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和你們跺腳的次數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出算式)
師:現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在媽媽來請你們玩個游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后
師:寶寶,瞧,這里有什么,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后,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現在我們就出發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后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只就到媽媽這里來領獎。
幼兒計算后到老師那里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才給予雪花片)
老師
5、結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
推薦閱讀:
萬以內加減教案(匯集6篇)
檢討萬能模板學生(合集十二篇)
2025大班10的加減教案(精選12篇)
熱愛生命小班教案(合集十二篇)
合并同類項的教案(合集十二篇)
手繪線條教案(實用十二篇)
-
想了解更多【萬以內加減教案】網的資訊,請訪問:萬以內加減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