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發布時間:2025-04-13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精華五篇)。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賞月、手工剪紙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節日是過年。
在快過年的時候,人們都在買年貨、買年畫、貼福字、貼對聯,準備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在吃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小朋友們還可以放鞭炮。在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在忙著走親訪友,拜大年,小朋友們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
我問爸爸:“為什么在春節要放鞭炮?”爸爸說:“很久以前,傳說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年過年的時候,他就會來村子里吃人,一口能把一個村子的人全部吃掉。這一年,這只叫‘年’的大怪物又來村子里吃人了,于是人們想出來一個辦法,把鞭炮給點燃,鞭炮的火光令這個大怪物非常害怕。從此以后,這個叫‘年’的大怪物再也不敢跑出來到人間吃人了,但人們怕它還會來到人間吃人,于是每年過年人們都會放鞭炮。”
每年過年,我都特別開心,因為過年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所以過年是我最期待、最興奮的傳統文化節日。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篇2
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春節,從我記事起到現在,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傳統節日,和親人們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節日。
這些節日,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這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些節日中,我對于春節是情有獨鐘。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親朋好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里,為的就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除夕夜團圓飯。飯桌上,大人們的講述則是這一年的所有經歷,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大吃大喝。我最喜歡是在除夕夜吃完飯、分好歲,拿到壓歲錢后,我們一家人一起在火爐邊上烤火、吃瓜子、剝花生還有水果,大家有說有笑感到很幸福。奶奶坐到九點多鐘就開始做湯圓了,然后,我幫奶奶一起做湯圓,爺爺和爸爸就出去到鄰居家里串門,到十二點前他們就回來。等到十二點時,爺爺和爸爸就拿出煙花放在道地中央,然后開始放煙花,隨著“轟轟”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隨著這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啊!美麗的傳統節日文化,我最喜歡的春節。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篇3
鞭炮聲聲,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大年了。我們買了新春聯與煙花x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將舊春聯撕了下來,又把新春聯貼了上去,我剛準備貼上新春聯,就被母親阻止了,她說:“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擺正了一點往上貼,母親急著喊著:“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說完,她就倒著春聯往上一貼,我哈哈大笑:“母親,你犯胡涂了。春聯貼反了”。母親嚴肅地說:“不要亂說話,福倒著貼,代表福到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就這樣,除舊迎新的任務搞定了。
我與哥哥各拿著一根煙花x竹點了打火機,突然“嘶”的一聲,煙花x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著,煙花x竹出現了噼嚦,每過20秒,煙花上的顏色就會變煥,當最后一個顏色出現時,我不禁感嘆:“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顯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點,爸爸用打火機在點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遠遠的,鞭炮“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這個新年真美好?。?/p>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篇4
“二十七,殺公雞”,今天是二十七,可家里的公雞我舍不得殺。于是我決定,“二十七,不殺公雞”,我來切橙子!我找來一個又大又圓的橙子,先切下前面的一小點皮,用它把刀給擦一擦,然后就可以開始了。我用刀把橙子切成兩半,之后再把其中的一半繼續切成兩半,另一半也一樣。開頭倒是挺順利,可當我把刀抽出來的時候可就糟了——由于我抽的太快,橙子的汁水噴了我一臉。我找來紙,擦了把臉,惡狠狠地對橙子說:“哼,看我今天不把你給吃光!”說完,狼吞虎咽地吃掉了橙子。
吃完橙子,我擦擦嘴,上網查閱起二十七的資料來,想知道公雞原因來。資料上顯示:二十七宰公雞,雖然也是忙活年飯,這里面卻隱藏著父系社會的特征。為什么一定是公雞呢,母雞難道就不行嗎,很少有人思考這個問題,深究起來就會明白,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人們的潛意識里已經認同了男子為大的'觀點,認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過年這么隆重的節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雞了,而且公雞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顯著氣派。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場,而且是整只雞盤在一個碟子里擺放在桌子中間,盛宴上是不能將其拆解成一碗雞塊,而且天津人還給它取了一個好名頭,叫做大吉大利。
哦,原來殺公雞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吶!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 篇5
看,家家戶戶的大紅燈籠已經高高掛起來了;聽,淘氣的孩子已經噼里啪啦放起鞭炮來了,因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已經到來了。說到除夕,自然也少不了一頓年夜飯。媽媽在廚房忙里忙外,不多時,豐盛的飯菜擺上了飯桌。有紅燒大鯉魚,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噴噴的燒全雞,代表吉祥如意;有韭菜炒雞蛋,寓意圓滿長久;還有那肥肥的大豬蹄,媽媽說它是摟錢耙子,大人吃了多掙錢,小還吃了打高分。哇!那可太好了,大家吃得滿嘴都是油。后來,有人提議,我們喝一杯,我把大家的.杯子都給滿上了,小孩喝飲料,大人喝啤酒,然后我們高舉起酒杯,碰了一下子一飲而盡。大家吃著美味,喝著美酒,說著美好的話,真是開心極了。
不知不覺中,到了晚上八點,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著水果,嗑著瓜子,剝著花生,一邊興致勃勃地看著電視。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有歌舞、相聲、雜技等,可我最喜歡小品了,尤其是趙本山演的小品,更是妙趣橫生。當新年種聲敲響時,我在心里許下了好好學習,努力向上的愿望。
?。g樂的除夕之夜,真希望你永遠停留!
-
為了您方便瀏覽更多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網內容,請訪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