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浙教版科學教案
2024浙教版科學教案(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地球上的水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1
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第3s、第2s至第3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與位移的關系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運動圖像的含義和應用
由于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
(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了解圖象斜率的含義:
(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2
教學主題:
夏天的溫度越來越高,幼兒需要的水越來越多,最近我發現幼兒經常以喝水、洗手為借口玩水,有的用洗手液搓泡泡,有的用杯子接水、倒水玩,有的還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戲,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水的喜愛。因此,我們從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開展了本次關于“水”的活動。
教學目的:
1、知道水的性質、作用,培養幼兒保護水源、愛護環境的意識。
2、幼兒養成講衛生、愛干凈、多喝水的良好習慣。
3、體會相互合作的樂趣,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開始,我們請家長幫助搜集關于水的書籍、圖片、及光盤,運用各種方式讓幼兒對水有初步的認識,探索水的性質。通過做實驗,幼兒發現水是無色、無味、無形能流動的液體。我們在科學發現區放置了水、醋、奶等不同液體,請幼兒看一看、嘗一嘗、聞一聞、倒一倒了解水的性質。有一次陽陽提出了“透明水是干凈的”觀點,引起了激烈的議論。樂樂說:“透明水不一定是干凈的,含有很多細菌?!庇谑俏覀冞M行了“為什么不能喝生水”的討論。幼兒通過看有關光碟,知道了顯微鏡下一杯水中有許多細菌。
我們請了一位在水廠工作的家長向孩子們介紹,其中,幼兒最感興趣的是過濾環節,為了讓幼兒了解水的過濾過程,我提供了各種材料的過濾網,幼兒在操作、觀察的過程中發現污水要經過好幾次過濾才可以變成清水,使用不同材料過濾效果是不同的。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水和感受水的樂趣,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水上玩具,帶領幼兒去游泳池,請幼兒交流討論。
然后,我們又提出一個問題:什么需要水?帶領幼兒觀看幼兒園工作人員澆花、喂雞,讓幼兒知道動植物都需要水。
小雨
接著我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水?幼兒發揮想象。
奇奇:如果沒有水,世界就太可怕了,也許有怪獸的。
小雨:如果沒有水,地球會變成一個垃圾場。
洛洛:如果沒有水,花草樹木都會枯死。
《如果沒有水》幼兒想象中非常可怕,那小朋友有什么辦法嗎?通過談話,孩子們想的辦法非常的多,于是生成活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幼兒記錄的大多是圍繞自己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們開展了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請幼兒說一說在家和在幼兒園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幼兒園能做的有疊自己的被子、疊自己的手絹、自己收拾所用的彩筆、洗手絹等等,這些事情幼兒平時做的就很不錯,可是洗手帕環節,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們讓幼兒體驗一次,在洗手帕的時候,有幾名幼兒在討論誰的手帕漂亮。為了加深幼兒對手帕的了解,我們開展了《方方得手帕》活動,首先,我們請家長幫助搜集了彩紙、大小、圖案不同的手帕,充分的認知手帕后并添畫了手帕。
佳佳說:我不喜歡正方形的手帕,我想要一塊三角形的手帕。
倩倩說:我想要一塊和太陽一樣圓的美麗的手帕。
活動中,我發現裝飾畫已滿足不了孩子們的愿望,接著我請幼兒嘗試制作自己喜歡的手帕,孩子們制作的都很有特色,五花八門,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還有其他很多奇特的形狀,幼兒說說并展示自己的制作品。晨晨是一個非常機靈的男孩子,他說:“大家快看,我的手帕會變魔術”,一邊說一邊動手折,一塊方形的手帕變成了三角形的了,幼兒都很感興趣,于是活動《按規律排序》和《會變的圖形》應運而生,把材料投放在區角活動中,供幼兒學習和探索。
多數幼兒在游泳池戲水時只顧玩,為了引導幼兒進一步的了解水,我們特設了玩水的區角供幼兒探索發現。
“老師,你說怎么辦?”小毅非常著急的問我
“怎么了?你慢慢的說”我反問道。
“瞧,這只小鴨子它一點兒也不聽話,我想讓它下水去捉條魚,它卻不肯?!?/p>
噢!我明白了孩子們的意思,由此,我們一起探索了物體的沉浮現象,孩子們并進行記錄。
“我畫了一條魚”陽陽大叫起來。孩子們都湊了過來,原來,陽陽在玩水的時候一不小心水撒在了外面,陽陽借此用手畫了一條魚,這可吸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也跟著畫了起來。有的小幼兒干脆把水倒在了地下,用手描繪了起來??吹胶⒆觽兒芨信d趣,于是,我請家長幫助我們用各種材料做了用水寫字的筆,有的用布做成、有的有毛線做成、有的用海綿做成......然后,我們帶著筆和水一起去了旱冰場,在旱冰場孩子們毫無拘束的`揮畫了起來。
我們以幼兒熟悉的《雪糕》、《夏天的雷雨》、及《水蒸氣》為題材進行探討。
在學習《雪糕》的過程中,小朋友們交流討論了雪糕的種類和用途,嘗試制作了雪糕。小朋友們一致認為雪糕有制冷作用,還有什么有制冷作用,小朋友們講的都很棒??煽烧f:“空調和冰箱都有制冷作用。”
小雪說:“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可以用來遮陽,有制冷作用?!?/p>
珠珠說:“在我很熱的時候,奶奶用小扇子給我扇一扇,很快我就涼快了。”
然后師生一起制作了《漂亮的扇子》。
在活動《夏天的雷雨》中,讓幼兒觀察了下雨,然后,記錄了下雨的樣子。
浩浩說:“雨下的真大呀,小草小樹、小花在快樂的洗澡,它們真幸福呀”。程程說:“打雷就像很美的音樂,看!小草在音樂下開心地舞蹈呢”。
在水的秘密的探索中,我們用作實驗的形式,泡在水中的芹菜快速成長,反之,芹菜卻死掉了,引導幼兒了解水的流失現象,教育幼兒多喝水。我們班開展了活動《好朋友俱樂部》,活動中,幼兒開心地交流,家長之間也有了很好的溝通學習。
接著,我們還舉辦了《陽光貝貝》壁報,開展了五個欄目有教子心得、貝貝畫廊,健康綠洲、陽光寶貝、童心無限,內容有孩子的心聲、家長的心得和老師的體會。
本月活動豐富多彩,幼兒作品多數是兩名幼兒一起完成的,培養了幼兒相互協作的意識。還有,我們請家長資幫忙搜集了相關的圖書,在家長的幫助下我們順利開展了活動《好朋友俱樂部》等。這個月,我們充分調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家長之間的互動、家長與教師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活動更好地進展。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3
名稱:加速度
1.定義:速度的變化量Δv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單位:m/s^2(米每二次方秒)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ΔV方向始終相同。特別,在直線運動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相同;如果速度減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相反。
5.物理意義:表示質點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舉例:假如兩輛汽車開始靜止,均勻地加速后,達到10m/s的速度,A車花了10s,而B車只用了5s。它們的速度都從0m/s變為10m/s,速度改變了10m/s。所以它們的速度變化量是一樣的。但是很明顯,B車變化得更快一樣。我們用加速度來描述這個現象:B車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變化量)
加速度計構造的類型
A車的加速度。
顯然,當速度變化量一樣的時候,花時間較少的B車,加速度更大。也就說B車的啟動性能相對A車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
1.當物體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變時,物體就做勻變速運動。如自由落體運動,平拋運動等。
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直線運動。如豎直上拋運動。
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直線運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變化和時間來計算,但決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體所受合力F
和物體的質量M。
3.加速度與速度無必然聯系,加速度很大時,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時,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彈在發射的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線勻速行駛的賽車,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勻速行駛,速度的變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為零。
4.加速度為零時,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相對于同一參考系)。任何復雜的運動都可以看作是無數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勻加速運動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參考系(參照物)選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為參考系。
6.當運動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之間的夾角小于90°時,即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是正數;反之則為負數。
特別地,當運動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之間的夾角恰好等于90°時,物體既不加速也不減速,而是勻速率的運動。如勻速圓周運動。
7.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物體受到外力的作用就產生加速度,或者說力是物體速度變化的原因。說明
當物體做加速運動(如自由落體運動)時,加速度為正值;當物體做減速運動(如豎直上拋運動)時,加速度為負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較只比較其絕對值。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勻速圓周運動中的加速度)的計算公式:
a=rω^2=v^2/r
說明:a就是向心加速度,推導過程并不簡單,但可以說仍在高
科里奧利加速度
科里奧利加速度
中生理解范圍內,這里略去了。r是圓周運動的半徑,v是速度(特指線速度)。ω(就是歐姆的小寫)是角速度。
這里有:v=ωr.
1.勻速圓周運動并不是真正的勻速運動,因為它的速度方向在不斷的變化,所以說勻速圓周運動只是勻速率運動的一種。至于說為什么叫他勻速圓周運動呢?可能是大家說慣了不愿意換了吧。
2.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總是指向圓心,即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只是不斷地改變著速度的方向。
重力加速度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因受重力產生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區的同一高度,任何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海拔高度增大而減小。當物體距地面高度遠遠小于地球半徑時,g變化不大。而離地面高度較大時,重力加速度g數值顯著減小,此時不能認為g為常數
距離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會隨著緯度的升高而變大。由于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提供了物體繞地軸作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物體所處的地理位置緯度越高,圓周運動軌道半徑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將隨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變大。地理南北兩極處的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0,需要的向心力也為0,重力等于萬有引力,此時的重力加速度也達到。
由于g隨緯度變化不大,因此國際上將在緯度45°的海平面精確測得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9.80665m/s^2;作為重力加速度的標準值。在解決地球表面附近的問題中,通常將g作為常數,在一般計算中可以取g=9.80m/s^2。理論分析及精確實驗都表明,隨緯度增大,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逐漸增大。如:
赤道g=9.780m/s^2
廣州g=9.788m/s^2
武漢g=9.794m/s^2
上海g=9.794m/s^2
東京g=9.798m/s^2
北京g=9.801m/s^2
紐約g=9.803m/s^2
莫斯科g=9.816m/s^2
北極地區g=9.832m/s^2
注:月球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1.62m/s^2,約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
勻加速直線動動的公式
1.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s=V0t+(at^2)/2=(vt^2-v0^2)/2a=(v0+vt)t/2
2.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vt=v0+at
3.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也是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v=(v0+vt)/2
其中v0為初速度,vt為t時刻的速度,又稱末速度。
4.勻加速度直線運動的幾個重要推論:
(1)V末^2-V初^2=2as(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a取正值;勻減速直線運動,a取負值。)
(2)AB段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
Vt/2=(v初+v末)/2
(3)AB段位移中點的即時速度:
Vs/2=[(v末^2+v初^2)/2]^(1/2)
(4)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1s,2s,3s……ns內的位移之比為1^2:2^2:3^2……:n^2;
(5)在第1s內,第2s內,第3s內……第ns內的位移之比為1:3:5……:(2n-1);
(6)在第1米內,第2米內,第3米內……第n米內的時間之比為1:2^(1/2):3^(1/2):……:n^(1/n)
(7)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aT^2(a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T一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8)豎直上拋運動:上升過程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過程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全過程是初速度為VO,加速度為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加速度-加速運動與減速運動
物體運動時,如果加速度不為零,則處于加速狀態。若加速度大于零,則為正加速;若加速度小于零,則為負加速(即速度減至0后反向加速)。(提示:物理中的符號不同于數學中的符號,在+、-號只代表是的標量,在物理中+、-號部分代表單純的標量,還有部分還代表的像方向啦什么的矢量)
V=v末—v初
加速度公式:a=△V/△t
加速度-曲線加速運動
在加速度保持不變的時候,物體也有可能做曲線運動。比如,當你把一個物體沿水平方向用力拋出時,你會發現,這個物體離開桌面以后,在空中劃過一條曲線,落在了地上。
物體在出手以后,受到的只有豎直向下的重力,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不改變。但是物體由于慣性還在水平方向上以出手速度運動。這時,物體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就不在同一直線上了。物體就會往力的方向偏轉,劃過一條往地面方向偏轉的曲線。
但是這個時候,由于重力大小不變,因此加速度大小也不變。物體仍然做的是勻加速運動,但不過是勻加速曲線運動。
加速度-小問題——加速度單位的來歷
根據我們高中的課本描述,有加速度a=(Δv)/(Δt)=(v1-v2)/t,因為速度(v)的單位是m/s,時間(t)的單位是s,于是將m/s與s相除,得到的就是它的單位:m/s^2.
高一上冊物理知識點梳理
第一章:力
知識要點:
1、本專題知識點及基本技能要求
(1)力的本質
(2)重力、物體的重心
(3)彈力、胡克定律
(4)摩擦力
(5)物體受力情況分析
1、力的本質:(參看例1、2、3)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脫離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對應一個力,有受力物體同時有施力物體。找不到施力物體的力是無中生有。(例如:脫離槍筒的子彈所謂向前的沖力,沿光滑平面勻速向前運動的小球受到的向前運動的力等)
(2)力作用的相互性決定了力總是成對出現:
※甲乙兩物體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同時,甲給乙一個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它們總是同種性質的力。(例如:圖中N與N ?均屬彈力, 均屬靜摩擦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3)力使物體發生形變,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變)使物體獲得加速度。
※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合外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產生運動的原因。對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結合上定律就更明確了。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標量只有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決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要素)。大小和方向有一個不確定作用效果就無法確定,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5)常見的力:根據性質命名的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根據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拉力、下滑力、支持力、阻力、動力等。
2、重力,物體的重心(參看練習題)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
(2)重力的大?。篏=mg,同一物體質量一定,隨著所處地理位置的變化,重力加速度的變化略有變化。從赤道到兩極G?大(變化千分之一),在極地G,等于地球與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隨著高度的變化G?小(變化萬分之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一、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的特點:在曲線運動中,運動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就是通過這一點的曲線的切線方向。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這是因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不斷變化的。做曲線運動的質點,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線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線上,且一定指向曲線的凹側。
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www.alwaycall.com
1、深刻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物體的實際運動往往是由幾個獨立的分運動合成的,由已知的分運動求跟它們等效的合運動叫做運動的合成;由已知的合運動求跟它等效的分運動叫做運動的分解。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基本關系:
1分運動的獨立性;
2運動的等效性(合運動和分運動是等效替代關系,不能并存);
3運動的等時性;
4運動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互成角度的兩個分運動的合運動的判斷
合運動的情況取決于兩分運動的速度的合速度與兩分運動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兩者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在同一直線上作直線運動,不在同一直線上將作曲線運動。
①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仍然是勻速直線運動。
②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是曲線運動。
③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仍然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④兩個初速度不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可能是直線運動也可能是曲線運動。當兩個分運動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與這兩個分運動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合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否則是曲線運動。
2、怎樣確定合運動和分運動
①合運動一定是物體的實際運動
②如果選擇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則參照物的運動和物體相對參照物的運動是分運動,物體相對地面的運動是合運動。
③進行運動的分解時,在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前提下,類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實際效果進行分解。
3、繩端速度的分解
此類有繩索的問題,對速度分解通常有兩個原則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體運動的實際速度②沿繩方向一個分量,另一個分量垂直于繩。(效果:沿繩方向的收縮速度,垂直于繩方向的轉動速度)
4、小船渡河問題
(1)L、Vc一定時,t隨sinθ增大而減小;當θ=900時,sinθ=1,所以,當船頭與河岸垂直時,渡河時間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寬度。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須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與河岸垂直。這是船頭應指向河的上游,并與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據三角函數關系有:Vccosθ—Vs=0.
所以θ=arccosVs/Vc,因為0≤cosθ≤1,所以只有在Vc>Vs時,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橫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靜水中的航行速度,則不論船的航向如何,總是被水沖向下游。怎樣才能使漂下的距離最短呢?設船頭Vc與河岸成θ角,合速度V與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離x越短,那么,在什么條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為圓心,以Vc為半徑畫圓,當V與圓相切時,α角,根據cosθ=Vc/Vs,船頭與河岸的夾角應為:θ=arccosVc/Vs.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總目標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二、教材與學生現狀分析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五冊。全冊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學生知道晝夜變化與地球的自轉有關;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晝夜變化對人及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光與色彩”主要使學生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平面鏡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光是有顏色的;日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半姾痛拧北締卧饕箤W生知道電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認識完整的電路組成;會組裝一個簡單電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掌握安全用電的常識;認識磁鐵的性質;知道電能產生磁性;會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電磁鐵的應用等?!昂粑脱貉h”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過程及常見呼吸疾病的產生和預防的知識;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強健康及保護的意識?!敖忉屌c模型”和“自由研究”6個單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三、學期總體設想、具體措施及學科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相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具體安排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科學探究目標:
1、查閱資料,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能用圖表形式表示地球上咸、淡水分配比例信息。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和與水有關的自然景觀。
2、意識到水對于生命的意義,認識到水的無比珍貴。
3、將“珍惜每一滴水”化為學生每天的實際行動,養成節約用水、一水多用的好習慣。
(三)科學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知道生命離不開水。
3、了解自然界淡水資源的缺乏。
教學重點:
意識到水對于生命的.意義,認識到水的無比珍貴
教學難點:
知道生命離不開水
教學準備:
CAI 、榨汁設備、蔬菜、水果、彩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十一周二】
教學導入
提問:我們周圍哪里有水?冰和雪是不是水?水還有哪些狀態?地球上還有哪些地方有水?
教學新課
一、多媒體播放。
地球上的水的形態和分布有關的圖片和資料。 (讓學生欣賞美麗的自然 水域和風景,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資源信息等。 )
二、感受生命體內也存在水。
榨水果或蔬菜汁活動。
三、生命離不開水。
1、學生舉出人類和動植物都離不開水的事例。
2、假如沒有水,我們的地球會是什么樣子?
3、將自己的觀點寫或畫在紙上。
4、對比認識:生命離不開水。我們要節約用水。
四、珍惜每一滴水
1、要求學生用彩色筆將咸水、淡水、可利用的淡水分別占有的份數在教材上的方格坐標圖上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出來。(讓學生感受水資源的缺乏,要節約用水。)
2、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現象?關于節約用水我們應該怎樣做? 你有哪些建議?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拓展延伸
課后可將自己好的建議寫成書面報告,寄給水資源管理局。
板書設計:
5 地球上的水 一. 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 生命體內也有水,生命離不開水三,珍惜每一滴水
教學后記:
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缺少,進行了節約教育。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及教學主要目標
《科學》五年下冊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通過五年級的學習,學生對科學和科學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冊教學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科學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學素養的其他方面都獲得進一步發展。
1、“沉和浮”單元,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有關物質的密度,他是物質固有的特征之一。密度是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他是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關。
本單元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具體概念:當把物體放入一種液體,相同體積下物體與液體重量的不同將決定作用在物體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體積下,比液體中的物體會下沉,比液體輕的物體會上浮。
學生通過本單元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感受人類創造發明的歷程,激發創造欲望。
2、“熱”單元,本單元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3、“時間的測量”這個單元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中到機械擒縱器,在制作計時工具的時間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4、“地球的運動”這個單元共有8課,前5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轉,后面3課,研究公轉和與地球運動相關聯的現象:四季和極晝極夜。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在逆時針自傳和公轉,自傳產生晝夜現象,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產生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五上的學習,小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還是處于模仿為主的`階段,而且大部分同學對實驗還是停留在動手為主,思考缺乏的狀態下。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關鍵是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善思”的學習習慣。
五、具體措施
本學期在合作學習及記錄習慣的養成方面仍舊不能松懈,繼續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及養成及時記錄的習慣,重點是培養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善于思考的習慣。在此基礎上確定本學期為突破重難點的具體措施是: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堅持積累每一?!吧场?/p>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3、通過控制材料來調控學生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等學習習慣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通過表揚獎勵等方法正面引導學生養成敏于思考、善于傾聽、樂于交流等良好的合作學習的品質。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放大課堂,讓學生更多地進行課堂外的學習探索,以減少“動手饑餓”,培養學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6、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7、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8、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注:以上僅為參考,具體教學進度將根據學校工作,機動安排。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從適當的情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2)能向大家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
(2)知道水資源在工農業生產、人類中的應用。
(3)知道常用的節水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欣賞大自然中美麗的水體,產生喜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
(3)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水好處。
(4)養成節水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1.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觀察地球儀,認識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師生共同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麗。
2.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盡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數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
(2)模擬感知地球上的水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P32頁。
學生分組操作。
3.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發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農業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師生小結:工農業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先分組討論發言,形成一個小組意見,寫在紙上,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全班發言,最后把各小組的內容張貼在教室內的墻上。
4.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象,提出節水措施。
(1)師生討論。
(2)老師補充介紹農業、工業等高科技節水技術。
(三)作業:想象,如果沒有水了,將會怎么樣?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8
追及和相遇問題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
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方程。
(4)聯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
(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
4.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數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紙帶問題
1.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1)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加速度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
(2)v—t圖象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后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
如何學好高一物理知識
一定要將書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先弄明白
一定要多思考,不一定要使用題海戰術,但一定要勤于思考,物理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多思考可以逐漸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二級結論以及模型,建議少記,如果記憶,一定要牢記對應的條件,不過更建議一切從基礎出發去分析,這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比較努力,很多基礎的知識點記憶的要比較好,但是解題沒有思路,成績提不上來,我們可以多溝通一下,找出原因,予以解決。
浙教版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玻璃與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區分什么是假設,什么是事實;能對研究過程的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2、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為人類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喜歡大膽想象。
教學準備:
玻璃片、塑料片、玻璃塑料制品、電池、導線、鑷子、木錘。
玻璃塑料有關資料。
錄像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材料--玻璃與塑料。
活動一:
1、列舉事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玻璃與塑料
學生結合自己常用的物品說一說:哪些物品是玻璃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2、交流:如果沒有玻璃、塑料制品,生活會怎么樣?
3、出示:玻璃、塑料制品,讓學生鑒別"哪些是玻璃做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小結:通過上述活動,使同學們對玻璃與塑料的用途有更深刻的了解,并發現玻璃與塑料有許多相同之處,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呢?下面我們觀察實驗。
活動二:
1、猜想
玻璃與塑料可能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各有什么不同?
2、交流猜想的結果。
3、進行對比實驗
(1)設計實驗方案
(2)匯報實驗方法
(3)進行實驗活動
整個實驗活動老師注意調控課堂氣氛,及時發現問題,靈活地處理,確保學生觀察實驗的進行。
2、引導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再進行對比。
3、學生匯報
通過實驗,你發現玻璃與塑料分別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4、出示:資料卡,讓學生閱讀
討論交流:社會面臨著"白色污染"的威脅,應該對材料進行怎樣的改進?
小結:通過同學們觀察實驗、討論角落,認識到玻璃與塑料的使用給人民及社會帶來了方便,但是塑料廢棄物品嚴重污染自然環境,反過來又對人類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使用材料具有兩面性:既有正面的作用,同時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我們要發明新材料來代替塑料。
自由活動:
1、討論交流:玻璃與塑料的未來。
學生充分進行創新、想象,先分組進行討論,然后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想法。
2、評價:根據"對材料的研究、發現的問題、大膽想像"學生進行互評。
拓展活動:
調查一次性方便袋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猜你喜歡
更多>-
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清明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幼兒園清明節教案 篇1活動目的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
-
入黨申請書二百字左右 在現今繁榮的市場經濟社會,申請書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場合。我們可以通過申請書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請求,以期得到更好的回應和結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申請書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4入黨申請書完整版(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2024入黨申請書范文1500字左右 篇1敬愛的黨組織:加入中...
- 入團申請書高中生 希望團組織審慎考慮吸收我加入,并為團隊貢獻力量。我隨時準備著迎接新的挑戰,我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高中生入團申請書800字,歡迎閱讀參考。入團申請書800字高中生2024 篇1敬愛的團組織:我志愿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因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
- 預備黨員思想匯報 入黨申請書,又稱入黨申請報告,是要求入黨的人向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提出的一種書面材料。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最新2025大學生入黨思想匯報(精選9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2024大學生預備黨員思想匯報 篇1敬愛的黨組織:我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自身獲得了快速的成長。首先,思想覺悟提高很快。成為入...
- 大學生思想匯報 按類型分,又分為黨員日常思想匯報、外出流動黨員思想匯報、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預備黨員轉正思想匯報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入黨申請思想匯報(精選9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思想匯報2024大學生生活上 篇1敬愛的黨組織:自從轉為預備黨員以后,我也深知一名大學生,我們現在最緊要的任務就...
- 幼兒園防火安全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森林防火》中班安全教案(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幼兒園安全...
- 1開展組織生活主持詞(模板四篇)12-30
- 22024第三季度預備黨員思想匯報1500字(匯總十一篇)11-11
- 32024預備黨員思想匯報411-06
- 4預備黨員思想匯報2024-2024(分享10篇)11-05
- 5800字思想匯報范文(推薦8篇)11-03
- 6個人思想情況匯報50字士官10-27
- 7早戀思想匯報1000字(通用十三篇)10-27
- 8思想匯報1500字大學生預備黨員202410-27
- 2024浙教版科學教案(匯總九篇)12-31
- 2024科學及評價教案(收藏14篇)12-30
- 最新報告: 科學課見習報告09-16
- [教案分享] 實習的證實08-11
- 熱搜報告: 本科學生實習報告12-27
- 2024浙教版科學教案(匯總九篇)12-31
- 2024科學及評價教案(收藏14篇)12-30
- 最新報告: 科學課見習報告09-16
- [教案分享] 實習的證實08-11
- 熱搜報告: 本科學生實習報告12-27
- 最新秋分的語錄(收藏15句)12-31
- 兒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收藏八篇)12-31
- 寶寶科學光學篇12-31
- 母親節快樂家長句子(匯總85句)12-31
- 關于晚安的自拍文案(分享76句)12-31
- 教師在校工作證明格式(匯集12篇)12-31
- 王勃個人簡歷(精選8篇)12-31
- 酒店客房留言條(分享5篇)12-31
- 結婚開場詞(合集11篇)12-31
- 圖形運動課件(通用3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