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七年級心理教案|七年級心理教案(分享16篇)

發布時間:2022-02-08

七年級心理教案(分享16篇)。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檢查學生預習字詞的情況。

整體感知:

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1、學生體會,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1)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以及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2)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學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奏,反復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

探究研討:

朗讀3~6節,思考問題組: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蹦闶窃鯓永斫獾?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e、從詩歌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業: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第一課 生活中的信息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并能識別有害信息,認識信息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術的大致發展過程,了解信息的重要處理工具——計算機;樹立信息意識,培養信息道德。

2、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信息交流讓學生感知什么是信息,怎樣感受信息。

3、通過學生交流、討論讓學生了解信息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4、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與相互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課帶來的快樂。教學重點: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術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

學生信息意識及信息道德的培養。

教學準備:

PPT課件--信息技術的發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引入課題

1、同學們,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信息技術課。

2、請同學們不要打開書,你們猜猜這門課程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

3、那么,上這門課要注意些什么呢?(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課堂常規要求的講解)。

二、認識信息,體驗交流

1、什么是信息?

(1)教師播放短片——“走進大自然”

(2)師:你是通過什么知道“春天來了”?(學生交流,討論。)

生:冰雪融化,小草發芽,??萬物復蘇。

師:原來是這些信息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可見,信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那么你還能夠舉例說出我們身邊的其它信息么?(示意學生舉手,一一回答。)

師:哦,這么多的信息,充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板書:信息無處不在)

教師小結:廣義的說,信息就是消息。一切物質和事務的屬性。人類的大腦正是通過感覺器官接受物質和事務發出的種種信息來識別它們的存在、發展和變化的。然而,大量的信息并不可以被我們直接感受到,我們必須通過某種方式間接的感知它們,發現它們。

2、什么是信息技術?

師:請大家思考信息是怎樣產生和傳遞的呢?想想剛才的短片。

師:冰雪融化,小草發芽,人們通過每年的觀察,知道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這些自然現象就會發生,對么? 生:對。

師:那么我們的信息是怎樣產生的呢?

生:日積月累的觀察;不斷的觀察??

師:再不斷的收集和整理而產生的。那么信息怎么存儲和傳遞呢? 生:通過書本;通過影碟;通過錄像;通過電視?? 師:同學們真不錯。

教師總結:有關信息的產生、傳遞、存儲及處理的的技術就叫信息技術。

三、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

1、學生自學,看書第4-5頁。

2、請學生說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哪些方面運用了什么信息技術? 除了書本上提到的,鼓勵學生多舉例。

3、當今社會的信息技術有哪些?你利用了嗎?

四、引導從生活出發,了解信息的重要性

教師演示幻燈片,出示幾張因獲得信息及時而拯救了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資料。

師:從剛才的資料中,你體會到了平時生活中的哪些信息重要?

生:防洪,氣象??

師:你覺得信息重要嗎?你能舉例說說在你生活中遇到的對你有重要意義的信息么?

生:重要。學生交流舉例(如有學生舉了書本上第3頁的例子,則教師來臨學生一起閱讀)。

師:那么,請大家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意義?

生:不是。(也有學生說是)

師:請說“不是”的學生來給大家講講為什么?

學生舉手,教師請一兩名學生回答。

師:聽了剛才幾名同學的舉例,我們發現不利的信息確實對我們危害很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獲得的所有信息呢?誰來說說? 學生討論,回答。

師:請把教材翻到第5頁。教師強調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學生齊讀。

(1)不閱讀、不復制、不傳播更不能制作虛假、有害的信息。

(2)主動地學習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培養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3)善于辨別有用信息、無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4)發現信息污染,及時提醒相關部門或人員。

五、復習鞏固

1、完成書第6頁的“拓展與練習”。

2、引導學生填寫本課“收獲與問題”表格。

3、組織學生互評“收獲與問題”,然后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第一課 生活中的信息

認識信息:

信息無處不在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古代

驛馬傳書、飛鴿傳書、烽火狼煙

現代

電視、雷達、電腦(信息技術)

遵守信息道德:利用有益信息 拒絕有害信息

課后記:

第二課

計算機真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2、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3、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信息交流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4、通過學生交流、討論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5、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為更好地使用計算機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重點:

1、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2、初步了解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教學難點: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新課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計算機,知道了計算機的分類和組成以及各組成部分的作用。計算機還是重要的信息處理工具,現在各行各業都在使用計算機,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

二、新課講授。

(一)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簡單地說,計算機是由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組成的。對計算機而言,硬件和軟件都很重要,少了誰都不行。

1、計算機的硬件

計算機的硬件包括哪些部分呢?它們都有什么作用?

2、學生回答。

3、教師補充:

計算機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顯示器、主機、鍵盤和鼠標。

4、計算機還有哪些好幫手呢?你能說說它的用途嗎?

5、計算機的軟件

計算機的軟件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工作的命令語言,它可以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

6、你知道哪些計算機的軟件?

(二)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1、師:計算機又被稱之為“電腦”,是因為它處理信息的過程在某些方面類似于人腦處理信息的過程。

2、我們人類處理信息主要通過眼睛、耳朵、鼻子、手、口等感覺器官和大腦來完成,那么,計算機里有這些類似“器官”嗎?它們分別是哪些部分呢?

3、想一想,你能完整說一說它的工作過程嗎?

學生回答,討論。

三、拓展與練習。

1、觀察計算機的各個組成部件,看看它們是如何連接的?自己動手試試看,能不能將一臺計算機的各個設備連接好?

2、作為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現在計算機的應用十分廣泛。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計算機?

四、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計算機的哪些知識?你還有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第二課

計算機真神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硬件:

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

軟件:

系統軟件:WINDOWS2000等

應用軟件:畫圖、FLASH、WORD等 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輸入設備

主機

輸出設備 鼠標、鍵盤、麥克風等

打印機、音箱等 課后記:

第三課

走進windows XP 教學目標:

1、了解機房規則;

2、學會開機和關機;

3、認識windows XP的桌面;

4、初步掌握鼠標的基本操作。

5、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信息交流讓學生了解機房的規則,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為更好地使用計算機奠定良好基礎;

6、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學會開機和關機;

7、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了解桌面的的構成;

8、通過鼠標小游戲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鼠標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windows XP的桌面;

2、鼠標的基本操作; 教學難點: 鼠標的基本操作。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新課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計算機,知道了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回顧一下計算機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呢?(學生齊答)。非常不錯!那么我想大家也許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打開計算機,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了!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二、新課講授。

(一)機房規則

師授:機房里的設備都接了電源,如果不聽老師指揮,不但會損壞設備,而且很不安全;遇到機器故障時,應立即舉手請老師處理。

機房規則:(課件演示)

(二)開機

1、課件演示開機過程

2、學生動手開機,老師巡查。

(三)認識windows XP的桌面

同學們,現在計算機已經打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windowsXP操作系統(課件演示)。它是計算機的“大管家”,是溝通我們與計算機的橋梁,我們通過它來指揮計算機完成各種工作。

那這個大大的屏呢什么呢?這個就是“桌面”

課件演示:桌面的組成桌面:占據整個屏幕的背景區域,它就像辦公桌的桌面,辦公時在辦公桌上進行,而windows的每個任務也都是在桌面上進行的。

圖標:桌面排列著許多小圖形,這些小圖形分別代表各種應用程序,就像我們擺辨在辦公桌上的文具盒、作業本、小鬧鐘一樣。

任務欄:一般情況下它以矩形條形式位于屏幕底部,我們也可以將它移到桌面的頂部或一側。學生動手移動任務欄

拓展知識:開始按鈕、任務按鈕(課件演示)

(四)鼠標的基本操作

在視窗操作系統中,鼠標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講解:我們把小箭頭稱作鼠標指針,它會隨著鼠標的移動而在屏幕上移動位置。

課件演示鼠標的基本操作:指向、單擊、雙擊、右擊、拖動

課件鏈接鼠標小游戲,學生分組比賽看哪組完成的最好!

老師評比后講解:鼠標的每一種操作都有不同的作用,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實際操作中再慢慢體會。

(五)關機:自主學習

三、拓展與練習。

1、按照正確的步驟,練習打開、并關閉計算機。

2、將鼠標指針指向任務欄最右邊的時間,看看今天是幾月幾號?如果時間不對,你能想辦法將它調整為正確的時間嗎?

四、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計算機的哪些知識?你還有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第三課

走進windowsXP

1、機房規則

2、開機

3、認識windowsXP的桌面(視窗操作系統)

桌面

圖標

任務欄

4、鼠標的操作

指向

單擊

雙擊

右擊

拖動

5、關機 課后記:

第四課 神奇的窗口

教學目標

1、認識Windows XP的窗口,了解窗口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特殊功能;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改變窗口的大小,移動窗口,切換窗口等;

3、進一步掌握鼠標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4、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對計算機的興趣以及良好的自學能力。 教學內容

窗口的基本組成,包括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狀態欄、工作區、水平垂直滾動條等,以及它們的功能和意義;

窗口的基本操作:改變窗口的大小,移動窗口,切換窗口等。教學重點

窗口的基本組成,與改變窗口的大小。教學難點

窗口基本組成及其功能意義。

學習方式

確定教學目標,設計對應任務;教師講解為主,配以課件,并加強與學生互動; 教師輔導學生完成課堂實踐操作,并輔助其拓展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適當通過課堂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所用課時

1課時 學習環境

網絡教室 學習過程

一、課前組織教學。

教師打開寫字板程序,給學生介紹寫字板的強大功能。

然后,引入對寫字板窗口的各部分(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狀態欄、工作區等)功能和意義的介紹。

二、教師講解課堂內容。

講解過程中,教師注意在講解窗口組成及其功能的時候,相對應地演示其功能。

如,在講水平、垂直滾動條時,可以適當地拖動窗口改變其大小,讓學生觀察滾動條的變化。講切換窗口時,注意要學生觀察任務欄任務按鈕的變化。

三、授課完畢,布置學生課堂作業。

教師下堂輔導,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并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講解各種操作的不同。同時也可以挑選計算機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給其他學生輔導。

四、學生進入調查反饋板塊,填寫內容。

五、對本堂課進行總結,布置課外作業。

評價方案

教師評價配合學生自我評價與同學評價,課堂表現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表現相結合。課后記:

第五課

手指安家

教學目標:

1、學會操作“金山打字通”軟件;

2、掌握一些常用功能鍵的使用。

3、通過課堂教學中的練習熟練掌握各鍵所在的位置。

4、通過學生在打字游戲中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5、讓學生初步樹立信息意識,善于辨別有害信息,有良好的信息道德。 教學內容:

1、啟動金山打字通

2、按鍵練習

3、認識一些常用的功能鍵 教學重點:

1、按鍵練習

2、認識一些常用的功能鍵 教學難點:

認識一些常用的功能鍵 教

具:

1、一套多媒體計算機演示設備;

2、一套多媒體教學環境。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通過上節課學習,同學們對鍵盤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吧?鍵盤是計算機重要的輸入工具,通過鍵盤,我們可以將命令、符號、數字等輸入電腦中,因此熟練操作鍵盤是計算機基本技能之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一步接觸和利用鍵盤。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嘗試操作,感受難度

教師介紹“金山打字通”軟件。要求學生通過以前學習的關于打開窗口的知識來嘗試啟動該軟件。然后老師加以小結。接著老師提問“有什么其他的啟動的方法?”由學生操作演示來解答。

2.提出任務,實踐總結

老師:教師演示鍵盤上的常用功能鍵,提出任務:看看這些常用功能鍵的作用。學生:利用金山打字通打字,然后總結功能鍵的功能。老師:對學生總結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

老師:讓學生分別輸入自己的姓名、班級、學號的漢語拼音,然后按“回車鍵”、“退格鍵”、“大小寫字母鎖定鍵”、“Shift”鍵說說你能發現什么?請四人小組交流,然后由各小組分別派一名代表匯報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

組1:空格鍵。鍵盤上最長的鍵,叫空格鍵。用于向計算機輸入空格。

組2:回車鍵。標有“Enter”的鍵叫作回車鍵。回車鍵有兩個作用,當你向電腦發出命令后,一定要按一下,電腦才會執行你的命令,還有當你在寫字時,按下可以使光標移到下一行。組3:標有“Caps Lock”的是大寫字母鎖定鍵,可以改變英文字母的大小寫狀態,控制著一盞信號燈,位于鍵盤右上角信號燈區的中間。Caps Lock指示燈滅了,鍵盤進入小寫狀態。

組4:主鍵盤區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標有“Shift”的鍵,叫做換檔鍵,按住它不要松開,再按其他鍵,之后松開各鍵,而且它還可以改變字母大小寫。

組5:標有“Back space”的叫退格鍵,每按一下,可以擦去光標前面的一個字符。

組6:跳格鍵。在主鍵區的右側有一個“Tab”鍵,叫做跳格鍵,在文字處理軟件中按一次“Tab”,光標可以跳好幾個空格或移到指定的位置。在處理表格時,“Tab”的用處就更大了,可以跳到下一個單元格。

3.教師引導,掌握技巧

老師:看來每小組都經過認真的觀察,并進行詳細而有條理地解說。教師讓生根據匯報結果,讓生練習操作:

⑴ 請同學們輸入26個字母,先輸入小寫字母,再輸入大寫字母,看誰的指法最正確,速度最快。

⑵ 練習輸入下列符號,每個符號中間空兩格,每組之間空一行。

@ & *(^ $ #!)

三、多元評價,鞏固新知

對于在學習操作過程中有新發現的同學進行表揚,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利用字母、數字、符號等創作一些簡單的畫。

板書設計:

第五課

手指安家 回車鍵

Enter 退格鍵

Back space 大小寫字母鎖定鍵

Caps Lock 課后記:

第六課

運指如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通過速度測試檢測打字水平;

2、讓學生通過打字游戲對主鍵盤進行綜合練習,進一步掌握盲打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信息交流讓學生感知什么是盲打,怎樣做就可以達到盲打。

2、通過學生交流、討論讓學生了解打字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初步樹立有益游戲意識,善于辨別有害游戲,正確對待計算機游戲。

教學重點:

1、測速打字以及打字的正確指法;

2、打字游戲;

教學難點:

學生正確對待計算機游戲的培養。

教學準備:

金山打字通軟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引入課題

1、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打字的方法和指法我們這節課來測測大家的學習效果,看看大家的打字速度怎么樣,看看誰才是我們班的“鍵盤高手”。

2、演示金山打字通軟件,你們這個軟件好玩不?

3、金山打字通軟件怎么玩呢?(對學生進行正確對待計算機游戲的講解)。

二、速度測試

1、進入“金山打字通”,單擊“登陸”,選擇英打練習后,點“是”按鈕,進入速度測試模塊。

2、單擊左上角的“屏幕對照”,然后單擊“課程選擇”按鈕,選擇一篇普通的英文文章,單擊“確定”。3、對照屏幕上的內容開始輸入,完成后將出現測試結果。如果內容較多,需要中途停止并查看結果,可以單擊右下角的“完測試”按鈕。

4、留意測試結果對話框左上角的用戶水平,看看你處于什么級別。

5、完成測試以后,可以單擊“排行榜”按鈕,瀏覽一下“測試—排行榜”,看看自己排在第幾位。

6、練一練:選擇不同的文章,多做幾次速度測試,看看自己的成績是否穩定。

二、打字游戲

1、啟動金山打字通,單擊打字游戲按鈕,就進入了一個打字游戲世界。 2、單擊“生死時速”,進入警察抓小偷的游戲。

3、單擊“單人游戲”,在接著出現的畫面中,你可以選擇扮演正義威嚴的警察,或是鬼鬼崇崇的小偷,在你選擇好的人物上單擊鼠標;你還可以選擇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或小汽車,安們的速度不同,可以使游戲的難度不同。選擇好后,單擊“開始”。4、對照屏幕上顯示的文章,開始鍵盤輸入,看看自己能不能過關。

5、練一練:先選擇當警察,看你是否能夠順利地抓住小偷;然后選擇當小偷,看是否能夠擺脫警察的追捕。

三、復習鞏固

1、玩一玩“金山打字通”里的其他打字游戲,如“太空大戰”、“激流勇進” 2、通過“速度測試”在全班開展打字競賽,評出班上的鍵盤高手。3、根據下面兩幅圖,說一說沉迷計算機游戲有什么害處。

第七課

漢字輸入

教學目標 1.基本目標

認識領域:使學生認識漢字輸入的重要性。

操作領域:熟悉操作法的調出,漢字的輸入,文件的保存和打開。

情感領域:在漢字輸入過程中,體驗在網絡中與人交流的樂趣,和在網絡交流中應注意的文明公約,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網絡知識。2.發展目標:

在各種形式的漢字輸入過程中,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計算機的能力,讓學生較快地適應網絡社會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遷移進行探索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利用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漢字的基本操作。

教學難點:文件名的組成。教學媒體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網絡、計算機、投影儀、自制課件、音響、學校網站。所用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逐個輸入鍵盤上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完成英文輸入。但是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且字很多,怎樣才能將中文輸入到電腦中呢?

由于中文字多,因此中文字需要使用字母編碼才能輸入到電腦中。常見的漢字輸入編碼方案有:拼音輸入法、五筆字型輸入法、紫光拼音輸入法、微軟拼音輸入法、智能ABC輸入法等。

在電腦中輸入中文,必須選擇一種漢字輸入法,同學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輸入法,并熟練地掌握它。

二、選擇漢字輸入法

選擇智能ABC輸入法,在【記事本】中輸入以下文字:

啟動【記事本】程序,然后單擊屏幕右下角的“En”,選擇智能ABC輸入法。如圖。

同時按下“Ctrl”和“Shift”鍵(即Ctrl+Shift),可以切換漢字輸入法。

三、智能ABC輸入法

選擇了智能ABC后,便可以在記事本上輸入漢字了。

同一拼音對應很多個漢字?!疤摇弊衷诤蜻x窗口中的編號是“4”,按鍵盤上的“4”,“桃”字就輸入到【記事本】了。

1、如果要輸入漢字候選窗中的第一個字,除了按相應的數字鍵“1”選擇外,還可以單擊“空格鍵”來選擇。

2、要在小寫字母輸入狀態才能輸入中文。(試一試,怎樣由大寫輸入狀態變到小寫輸入狀態?)

3、如果在漢字候選窗里找不到要輸入的漢字,可按

向后翻頁,或按

向前翻頁尋找漢字。

4、輸入漢字時,拼音字母“ü”用“v”代替。如女(nü)用“nv”表示。

四、單字輸入訓練

打開【記事本】,使用你喜歡的漢字輸入法,逐字輸入你喜歡的古詩。

五、詞組輸入訓練

用智能ABC輸入法、紫光拼音輸入法等拼音輸入法輸入時,連續輸入各個漢字的拼音就可以把它們當詞組輸入。例如:連續按拼音“qingchen”,輸入“清晨”、“zhaoyang”輸入“朝陽”。有些連續的字本來并不是詞組,例如:“還不止”。第一次輸入這個詞組時顯示如圖所示的提示(以搜狗拼音為例): 當我們第二次輸入“還不止”這幾個字時,它就會像詞組一樣地顯示出來,漢字輸入法的這種功能稱為“自動造詞”。對于搜狗拼音、智能ABC等拼音輸入法,只輸入拼音的聲母也可以輸入詞組(簡拼輸入)。圖使用簡拼輸入提高輸入速度

在【記事本】中重新輸入以上段落《清晨》,要求盡量使用詞組方式輸入。例如:清晨、天氣、格外、晴朗等都是詞組。

六、整句輸入訓練

利用整句輸入功能,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輸入速度。目前具有整句輸入功能的輸入法有:微軟拼音等。

例如,使用微軟拼音輸入法輸入上面的段落《清晨》,我們只需要將所有的拼音(全拼)連同標點符號連續輸入電腦,就可以完成文字的輸入。整句輸入時,電腦會根據前、后拼音的意思自動匹配詞組和句子,如果匹配錯誤,可以移動光標到錯誤的詞組處,手動選擇匹配的字或詞。

七、文件的保存;

老師:好了,大家看看老師已經輸入這么一大段文章了,該怎么讓它一直呆在電腦里面不消失呢?

教師演示,單擊“文件”菜單。

學生思考選擇正確的操作命令。

老師:好了,跳出了這個對話框,要在“文件名”處寫輸入正確的名字。

教師分別嘗試用特殊字符、數字、漢字、英文等做文件名。學生從中總結哪些可以作為文件名。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總結概括。

然后提問:如果想打開剛才保存的文件該怎么做呢? 學生和老師一起探索解答。

1、在記事本中輸入下面的句子,看誰的速度最快:

1)、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愛。2)、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3)、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2、在【記事本】中重新輸入段落《清晨》。要求使用微軟拼音輸入法,用整句輸入方式輸入。

八、總結下課。

今天同學們剛剛學,速度就那么快,真了不起,讓老師感到非常高興,與你們合作很愉快。課后記:

WORD2003

第一課時

認識WORD2003 教學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啟動與關閉,學會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學重點:認識WORD的窗口;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1、WORD的啟動與關閉

啟動:開始→程序→Microsoft Word

關閉:文件→退出、關閉按鈕

2、WORD窗口的

組成: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文檔窗口、狀態欄

3、打開或關閉工具欄:“視圖”菜單→工具欄→選擇工具選項(右擊工具欄→選擇工具選項)

4、上機操作:輸入下列英文字母

Last weekend there were two days’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clamates on Saturday played games, we were very happy.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WORD中輸入漢字 2 教學目的:學習在WORD中輸入漢字,學會保存文檔 教學重點:在WORD中輸入漢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1、引入:讓我們在WORD中輸入一段“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愛好,就讀學校

2、復習用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漢字的步驟

3、學生自行輸入 “自我介紹”

4、教師課堂輔導。

5、教師演示保存文檔的步驟。

6、學生練習保存“自我介紹”

7、小結學生 “自我介紹”編寫情況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WORD中輸入漢字 3 教學目的:熟練掌握在WORD中輸入漢字,認識自動保存文檔功能 教學重點:在WORD中熟練地輸入漢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1、出示word編輯的我的家庭文章,引入課題:用word 寫一寫你的家庭。

2、比一比:看誰打字最快、作文寫得最好(學生操作練習,教師課堂輔導)

3、教師小結學生操作情況

4、指導學生了解WORD的自動保存功能 1)教師演示設置“自動保存“操作 2)學生練習設置“自動保存” 3)討論;該功能有何作用?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文字的基本編輯教案

教學目的:學習文本編輯的方法 教學重點:文本編輯的方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1、文本編輯的方法

1)插入文字:①用鍵盤移光標到插入文字處;②在插入文字處單擊鼠標光標。2)輸入特殊符號:①插入→符號;②右鍵→快捷菜單中“符號”

3)刪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鍵刪除光標后面的字符;按Backspace鍵刪除光標前面的字符。

4)選定一段文字:單擊段首選中當前行;雙擊段首選中當前段;三擊段落任

意處選中當前段。

5)移動或復制一段文字

移動:選定文字→剪切→選定目標位置→粘貼(或用鼠標選定直接拖動到目標位置)復制:選定文字→復制→選定目標位置→粘貼(或用鼠標選定按ctrl鍵直接拖動到目標位置)

2、上機練習

修改上節課練習的“我的家庭”這篇文章,文章由教師提供,里面含錯別字。找出“我的家庭”里面相同的字,嘗試復制粘貼功能看能否快速完成。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對文字進行修飾教案

課題:對文字進行修飾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文字格式的設定

2.學會給文字添加一定的特殊效果

3.學會添加項目編號與符號

4.尋物啟事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文字格式的設定和特殊效果的添加 教學難點: 添加項目編號與符號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機,學生機

2.教學范例和課件

教學過程:

希望通過寫一則尋物啟事的任務,讓學生完成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一、導言:

同學們,老師今天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們。通過老師的敘述引出要同學們寫尋物啟事的任務。

二、布置任務:

通過觀看一則尋物啟事的例子以及老師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到尋物啟事、布告、通知、簡訊這類文章的共同點。

尋物啟事

三月十六日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在學校操場玩不小心丟失了一個鉛筆盒,里面總計有:一個橡皮擦、一個涂改液、一只藍色的英雄牌鋼筆和兩只中華牌鉛筆。如有拾到的請送還,謝謝!

一(1)班

趙明 2005年3月17日

老師簡單介紹寫尋物啟事需要注意的內容: 標題、重要特征、地點、日期、落款

三、學生制作:

師描述丟失的背包的特征,請學生根據特征寫一則尋物啟事。標題:尋物啟事

重要特征:黃色背包(內有白色帽子一頂、藍色運動服一件和礦泉水一瓶)地點:新秀小學操場 日期:昨天下午放學 落款:一(1)班 趙明

四、文字修飾:

請學生們看下面兩則尋物啟事,并且比較它們哪個更好,好在哪里? 學生通過對比發現第二則尋物啟事的優點。師引導學生進行文字修飾的學習。

五、總結: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第三節地圖

第一課時

迷語導入:“容納千山萬水,胸懷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渾身絢麗多彩?!保缘祝旱貓D)同學們猜得對,是地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地圖的知識。

板書:第三節地圖

提問:一張地圖怎么能容下千山萬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學生:把實物縮小,用符號表示??

提問:下邊我們就實驗一下,把實物畫在紙上。

學生活動:用尺子測量自己課桌的長度和寬度(60×40),然后畫在筆記本上;請一學生畫在黑板上

提問:同學們畫的非常好,誰能告訴大家,畫圖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一點是什么?學生:把課桌縮小。

提問:你們把課桌縮小了多少倍?

學生:縮小了10倍

提問:我們把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叫做比例尺。寫成1:10(注意單位用厘米)。板書:一、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學生活動:打開地圖冊,找一找地圖上的比例尺,請一學生寫在黑板上

(根據學生寫的比例尺的形式歸納出比例的三種表示形式)

板書:比例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提問:數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現地圖縮小的倍數,線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義。三種形式可以相互轉換。注意轉換時單位換算:由千米換算成厘米時,要在千米數字后加上五個零,由厘米換算成千米時,要在厘米數字中去掉五個零。

學生活動:

提問:地圖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圖縮小的程度,可以用來量算距離,看地圖不僅要會讀比例尺,還要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板書:二、地圖上的方向

演示:指導學生讀P19“C圖-c”、分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經線指示什么方向,緯線指示什么方向?

2)標出圖中甲、乙、丙三點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3)圖中的甲點在乙點的什么方向,丙點在乙點的什么方向?

學生: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甲點在乙點的正北方向,丙點在乙點的正東方向

提問: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來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板書:1、經緯網定方向

提問:同學們打開書,看圖P19“C圖-a”,誰發現了這張圖與“C圖-c”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張圖沒有經緯網,有一個標志。

講解:這個標志叫指向標,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要注意:指向標指向北方。板書:2、指向標定方向

學生活動:1)分組討論,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動;

2)1、2、3組同學將指向標改成,4、5組同學將指向標改成斷:汽車沿什么方向行駛?

黑板畫板圖:

講解:有的地圖既沒有經緯網,也沒有指向標,這樣的地圖怎么判斷方向呢?

學生:用人們常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學生活動:1)分別說出B、C、D各點在A點的什么方向;

2)假如圖中B、C兩點的實地距離是90千米,分組討論怎樣確定該圖的比例尺。

學生:B點在A點的正東方,C點在A點的正南方,D點在A點

圖2的西北方向。

提醒學生:知道實地距離,確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圖上用直尺量出B、C兩點的圖上距離,再與實地距離相比,可得出該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2厘米2厘米即:1:90千米9000000厘米實地距離

板書:3、一般定向法

提問: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地球上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個方向?學生:站在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當站在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學生活動:各小組同學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據什么來確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個小組的點子多?

學生:1)可用指南針

2)白天可以利用太陽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極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確定方向

提問:同學們想的點子非常多,說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知識,也說明了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地圖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種景物,是怎樣表示出來的呢?請同學們翻開書,觀察“一些常用圖例”。

板書:三、圖例和注記

提問:圖例和注記幫助我們區別不同類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們的特性。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一種特殊語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圖例。

學生活動:

1)分組討論,怎樣盡快記住一些重要的圖例,相互交流記憶方法;

2)每人發三張卡片,畫出三種圖例;

3)小游戲:出示卡片,學生搶答。

課后小結:地圖是日常生活、生產以及我們學習地理所必須的重要工具。地圖有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在地圖上辨別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圖例和注記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識。

布置作業:利用課余時間,分小組觀測校園內的主要地理事物,繪制一張校園平面圖。板書設計:

第三節地圖

一、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比例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二、地圖上的方向

1、經緯網定方向

2、指向標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圖例和注記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討論和交流,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討論和交流,發現環保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培養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分組調查自己周邊的環境情況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了解社會,提高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討論和交流,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教學難點】

通過討論和交流,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課前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和調查,同學們知道了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例。對于我們人類來說,這都是振聾發聵的警鐘。環境的惡化已經使得我們的生存環境每況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災難性的后果:(出示圖片)水因為污染嚴重而無法作為飲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塵暴席卷著半個中國……環境的惡化讓我們憂心忡忡,我們應該清醒地知道這個結局的肇端是人類對地球的肆意破壞。

這節課,我們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對校園周圍或家庭所在社區、鄉鎮的生態環境進行實地調查,了解一下我們生活地區的各項生態指標是否符合標準,并擬定一個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學生看圖片,認真思考。通過觀察圖片,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喚起學生強烈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愿望和意識。

講授新課

閱讀教材P112的“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和P114的“退耕還林還草”兩部分內容。

問題設疑:

1.我國西部地區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

2.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書上和電視里的信息又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得的?

4.如何改善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閱讀教材,并小組討論相關問題并回答。

1.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塵暴。

2.毀林、毀草開荒和陡坡種糧。

3.實地調查得來的。

4.退耕還林還草。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F在,如果我們想調查本地區生態環境的狀況應該怎么做,基本步驟有哪些?大家按小組進行討論,制定各自的調查方案。

①課前調查,形成調查報告。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親自獲得當地生態環境狀況的第一手材料。

②課上交流,制定計劃。

我們本地又存在著哪些環境問題呢?你們認為哪些環境問題是最主要的?其現狀如何?你們將通過什么途徑進行調查?這些都是我在上節課就已經布置大家討論的,那么,等一下我們將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在之前,我先作一些簡要的指導。

對校園周圍環境進行局部調查,寫成校園環境保護條例。

③到環保部門或環保網站,了解當地的空氣狀況、水源狀況、城市垃圾的處理狀況、植被現狀、生物種類和數量狀態等。

學生閱讀教材,小組討論并制定自己小組的計劃。

1.每個同學在一張紙上列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個環境問題。

2.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你們所列的環境問題,討論決定哪一個問題是最值得我們重視的。

3.關于這個問題我市的現狀怎樣?你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調查?

4.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以小組展開討論,并確定所要調查的重點項目,并確定調查方案,同時作好必要的分工。

鼓勵學生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課下分組實施,并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受到環保教育,使環保意將查找的資料,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分享,互相交流,形成從現在做起的環保意識。

板書設計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一、目的要求

二、材料用具

三、方法步驟

1.分組

2.選擇問題

3.寫出保護計劃

4.匯報計劃

四、注意事項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第一單元《中學時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蓓蕾之歌》《飛來的花瓣》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感情和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的語言、媒體激情導入,在反復的對比欣賞以及討論分析中理解歌曲內涵。

3、知識與技能:能夠理解歌曲表達的情緒、意境。并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歌曲的情緒,掌握相關音樂知識。

2、難點:實踐體驗力度記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蓓蕾長成為鮮花,從幼苗成長為大樹,幼苗成長為大樹,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勞動。老師就像園丁,精心培育著我們,使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傾聽一首唱給老師的歌!

二、教學過程

(一)欣賞《蓓蕾之歌》

1、初聽歌曲《蓓蕾之歌》

師:這首歌曲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生:(討論)

師: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嵐清副總理在1999年秋第三屆全國教育會議期間舉辦的藝術歌曲音樂會而創作,贊美了老師無私奉獻之情。

2、復聽歌曲《蓓蕾之歌》

師:是什么原因讓歌曲擁有這種情緒呢?讓我們再次聆聽歌曲,從速度、節拍、節奏這些音樂要素方面來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節拍:4/4拍(強弱次強弱);節奏:穩健,略有動感。師: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略有動感的節奏特點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節奏:XXX和XX.

(二)欣賞歌曲《跨世紀的新一代》

1、課件播放《跨世紀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樂結構:(AB)

演唱情緒:(充滿活力的)

演唱形式:(齊唱)

3、復習學過的相關音樂知識。

(三)欣賞歌曲《飛來的花瓣》

1、初聽歌曲《飛來的花瓣》

教師介紹歌曲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提問: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記號找出來?

2、復聽歌曲,體會力度記號對歌曲情感表達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師指揮學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體驗力度記號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師:你還知道哪里贊美老師的歌曲呢?

生:《飛來的花瓣》、《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我愛米蘭》、《教師圓舞曲》。

師:根據時間安排,讓學生有選擇性的欣賞。

四、課堂總結(伴《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1、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2、師:同學們,學習了這節課,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師對你們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會讓每一位老師感到幸福。為你們的夢想插上翅膀吧!為你們的夢想揚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師會真心的為你們保駕護航,讓你們在搖籃中茁壯成長!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中學時代》

〔學習目標〕

1、學會歌曲《中學時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夠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學時代的學習機會,豎立為社會服務的理想。

〔學習重難點〕

能夠熟練的演唱好歌曲《中學時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學習內容〕

1、歌曲《中學時代》

2、歌曲常見的音樂結構一段體A;二段體AB;三段體ABA或ABC。〔教學預設〕

1、很多同學可能對中學抱有很多的想象,也會有些迷惑。

2、配樂詩的形式拿來演唱,可能學生對音高上只能聽老師范唱來衡量了?!步虒W措施〕

老師通過講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黃金時代、人生的轉折點等來啟發學生珍憯學習光陰,豎立長大為社會服務的遠大理想。

〔教學準備〕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導語

人生道路上最迅麗多彩的年華是在中學時期,它是我們求知、探索、建立友誼、增長智慧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懂得人生的關鍵時期,因此、它值得珍愛、也確實讓人難以忘懷。

(三)視唱練習:《蓓蕾之歌》主旋律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就是中學生了,對于中學時代,你曾經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應該以怎樣的形式來度過你的中學時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學時代》歌曲。

(四)學習過程:

1.作品分析:

(1)作詞作曲者:王曉嶺和戴于吾;這首歌詞是非常好的詩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頌了美好的中學生活,主題鮮明、深刻?!吨袑W時代》里“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戴著團徽走向未來”;這些點睛之筆讀來令人感動。

(2)講一講:中學時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學生討論(略——)

(3)下面老師用一首歌曲來表達“中學時代”,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看看哪位同學能說出老師心中的“中學時代”是怎樣的時代?

(4)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學生討論:(略——)

師:老師心中的“中學時代”就是一個珍惜時間的黃金時代,只有珍惜時間學好本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才是我們中學時代最寶貴的,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在這個黃金時代里快快樂樂的成長,認認真真的學習。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中學時代》

a朗誦《中學時代》,熟悉歌詞,感受歌詞的美。

b講解作品的調性為降B大調、2/4、附點、減時線、增時線、連音線、小節線等。

c視唱簡譜,熟悉歌曲旋律。

(6)高聲區大跳音程的跳躍

a師范唱,學生模唱

b慢速練,待準確后再演唱

(7)長音的時值要求學生要把握好

(8)師帶唱歌曲《中學時代》(1—3遍)

(9)學生跟著老師的手風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組練習歌曲《中學時代》要求盡量背唱歌曲

(老師巡堂指導學生練習唱歌)

(11)讓學生討論找出認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師再反復教幾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齊唱一遍。

(13)師:今天我們在速度的變化中體會一下歌曲。(學生排練中——老師指導——)

(五)擴展

欣賞水木年華的《中學時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不但學習了歌曲《中學時代》,而且還懂得了珍惜中學時代這個黃金學習時代,把握好每一寸學習光陰,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校園的早晨》

〔教學目標〕

1、會唱歌曲《校園的早晨》。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祖國的情感。

2、掌握反復跳躍記號等樂理知識。

3、能認真聆聽樂曲《校園的早晨》,體驗樂曲中活潑可愛、親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隨樂舞動,自編自演。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1、切分音和強位出現休止符,增強了歌唱難度;

2、根據歌曲自編自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

二、歌曲簡析、樂理、節奏

1、三段式A+B+A

2、反復跳躍記號

3、弱位起音、切分音

4、︱0ⅹⅹⅹⅹⅹⅹ∣

三、學唱歌曲

1、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校園的早晨》,聽一聽并思考: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場景,表達怎樣的情緒?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哪位學生用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情感來讀第一段歌詞。

3、重點學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講授重點、難點樂句,并加強練習。師:因為我們這首歌是以校園生活為素材的,所以出現很多強位上的休止,使音樂顯得活潑可愛。∣ⅹ0ⅹⅹⅹⅹ∣

學生齊唱第一段,老師伴奏。打節奏要清晰,打的聲音不要太大。

4、學唱第二段。

(1)分句指導歌唱(同上)。

(2)重點練唱:有強位休止符的樂句;有切分音的樂句。

(3)學生齊唱第二段,老師伴奏。

5、學唱第三段,重點學唱最后一句,齊唱第三段。

6、齊唱《校園的早晨》。

(1)按怎樣的順序唱?

(2)邊打拍子邊跟錄音機唱,糾錯。

(3)邊唱邊打拍子,老師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現出活潑可愛的樣子。

四、歌表演。一至四名學生用自編舞蹈表演再現第一樂段所表現出來的場景。

五、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我們感受到了音樂中顯現出來的活潑可愛、親切自然情趣。快樂的校園是我們成長的又一個搖籃,我們要熱愛校園,熱愛校園的一草一木、要愛老師、愛同學、愛自己,我們更要愛家愛國愛人民!

課后反思:

第二單元《祖國頌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歌唱祖國》

〔教學目標〕

1、學唱《歌唱祖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通過教唱歌曲培養學生控制力度變化及用氣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過講解音樂知識、分析歌曲,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體及三段體歌曲的方法。

3、通過學唱簡譜,使學生掌握住唱音準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唱音準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緒及演唱方法。

〔教學難點〕

1、對歌曲情緒的處理。

2、個別節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學方法〕

視唱法、練習法、賞聽法。

〔教學用具〕

電子白板、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復習音高。學生唱出基本音階(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課:

1、學習唱音準。

怎樣唱準音的高低,唱準音的高低是學會識譜的關鍵。介紹幾種練唱音準的方法:

(1)、以詞帶譜法。練唱音階是練唱音準的第一步??梢詮淖约撼幂^準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調,幫助練習。再如:《歌唱祖國》中: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通過小節54321的練習,幫助我們將1234567的音階練唱準。

(2)利用手風琴等樂器邊奏邊唱或先奏后唱來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聽自己唱出來的音與樂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樣高。

(3)對于一些跳進的,不容易唱準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來練習。如《說句心里話》的開始:說句心里話3-3的八度,我們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來練習,即從“3”開始,順著梯子-456712唱到3,這樣反復唱幾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節的13可采用下行音階的梯子。176543來幫助練習。

2、聽歌曲,邊聽邊看曲詞,注意主體。

3、作者簡介:王莘,1918出生,江蘇無錫人。青年時期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歌詠運動,1938年到延安魯藝跟冼星海、呂驥、向隅等學習音樂,畢業后在華北聯大文藝部音樂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主要作品有歌曲《邊區兒童團》、《戰斗生產》、《愉快的勞動》、《歌唱祖國》、《祖國頌歌》及歌劇《義和團》《煤店新工人》等。、

4、簡介作品:《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記錄了剛剛解放的中國人民雄

人教版新版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篇二: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中學時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蓓蕾之歌》《飛來的花瓣》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感情和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的語言、媒體激情導入,在反復的對比欣賞以及討論分析中理解歌曲內涵。

3、知識與技能:能夠理解歌曲表達的情緒、意境。并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歌曲的情緒,掌握相關音樂知識。

2、難點:實踐體驗力度記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蓓蕾長成為鮮花,從幼苗成長為大樹,幼苗成長為大樹,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勞動。老師就像園丁,精心培育著我們,使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傾聽一首唱給老師的歌!

二、教學過程

(一)欣賞《蓓蕾之歌》

1、初聽歌曲《蓓蕾之歌》

師:這首歌曲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生:(討論)

師: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嵐清副總理在1999年秋第三屆全國教育會議期間舉辦的藝術歌曲音樂會而創作,贊美了老師無私奉獻之情。

2、復聽歌曲《蓓蕾之歌》

師:是什么原因讓歌曲擁有這種情緒呢?讓我們再次聆聽歌曲,從速度、節拍、節奏這些音樂要素方面來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節拍:4/4拍(強弱次強弱);節奏:穩健,略有動感。

師: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略有動感的節奏特點呢?生:歌曲中的切分節奏:XXX和XX.

(二)欣賞歌曲《跨世紀的新一代》

1、課件播放《跨世紀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樂結構:(AB)

演唱情緒:(充滿活力的)

演唱形式:(齊唱)

3、復習學過的相關音樂知識。

(三)欣賞歌曲《飛來的花瓣》

1、初聽歌曲《飛來的花瓣》

教師介紹歌曲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提問: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記號找出來?

2、復聽歌曲,體會力度記號對歌曲情感表達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師指揮學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體驗力度記號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師:你還知道哪里贊美老師的歌曲呢?

生:《飛來的花瓣》、《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我愛米蘭》、《教師圓舞曲》。

師:根據時間安排,讓學生有選擇性的欣賞。

四、課堂總結(伴《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1、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2、師:同學們,學習了這節課,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師對你們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會讓每一位老師感到幸福。為你們的夢想插上翅膀吧!為你們的夢想揚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師會真心的為你們保駕護航,讓你們在搖籃中茁壯成長!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中學時代》

【學習目標】

1、學會歌曲《中學時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夠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學時代的學習機會,豎立為社會服務的理想。

【學習重難點】

能夠熟練的演唱好歌曲《中學時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學習內容】

1、歌曲《中學時代》

2、歌曲常見的音樂結構一段體A;二段體AB;三段體ABA或ABC。

【教學預設】

1、很多同學可能對中學抱有很多的想象,也會有些迷惑。

2、配樂詩的形式拿來演唱,可能學生對音高上只能聽老師范唱來衡量了。

【教學措施】

老師通過講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黃金時代、人生的轉折點等來啟發學生珍憯學習光陰,豎立長大為社會服務的遠

大理想。

【教學準備】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導語

人生道路上最迅麗多彩的年華是在中學時期,它是我們求知、探索、建立友誼、增長智慧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懂得人生的關鍵時期,因此、它值得珍愛、也確實讓人難以忘懷。

(三)視唱練習:《蓓蕾之歌》主旋律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就是中學生了,對于中學時代,你曾經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應該以怎樣的形式來度過你的中學時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學時代》歌曲。

(四)學習過程:

1.作品分析:

(1)作詞作曲者:王曉嶺和戴于吾;這首歌詞是非常好的詩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頌了美好的中學生活,主題鮮明、深刻?!吨袑W時代》里“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戴著團徽走向未來”;這些點睛之筆讀來令人感動。

(2)講一講:中學時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人教版新版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篇三:新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春之聲

第一課時《渴望春天》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2、讓學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并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嘗試,在表現中體驗和實現自信、交流、分享和創造的快樂。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弦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輕快、活潑;曲式結構單純、緊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伴奏織體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輕快、流暢,有效地起到了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學難點:

歌曲的藝術處理和創作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欣賞門德爾松的《春之歌》,創設情景,幫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

(二)、新課導入

聽賞童聲合唱《渴望春天》,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

(三)、學唱歌曲

1、聆聽《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東西。以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演唱的熱情。

2、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師手指一位音樂大師畫像說:“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創作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關于他,同學們早就充滿了好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他是哪國人?寫過什么作品?為什么會成為音樂家???。學生發言,想知道更多的情況課后查閱資料。讓學生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通過故事引起學生對莫

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3、師充滿激情的講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間上恐怕沒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樣,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著如此鮮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時期飽受寵愛,莫扎特的一生經歷貧窮、疾病、妒忌、傾軋等種種坎坷,特別是到了后來和大主教發生沖突以致決裂??學生認真聽故事,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要求進一步結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體會如陽光般燦爛,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風格,使學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緬懷一代音樂大師,并對他的作品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4、復聽歌曲,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作品的體裁: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b、作品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傷c、歌曲的拍號:1、3/42、6/8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最后一題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5、師再放歌曲,讓學生跟著錄音小聲哼唱,并仔細觀察,找一找,議一議,談一談,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如“三連音”符號、“#”號等,讓學生理解節奏的變化和特點這些都是為表達歌曲的已經和情感服務的。

6、教師彈奏《渴望春天》,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學生仔

細聆聽老師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讓學生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邊聽邊用手劃一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并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一致、和諧,為后面的創作做好鋪墊。

7、深入介紹莫扎特創作《渴望春天》時的情景:

師: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嘆的是這首歌曲中沒有絲毫傷感和絕望,整個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輕輕的歌曲旋律中聽著小故事,填出與括號中相類似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歌曲的內涵,引起學生對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鋪墊。

8、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后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學生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分幾句,有沒有重復句?請生邊聽邊用手指出重復句的出現,并在師的幫助下寫出結構圖式:a+a1+b+a2以聽為主來分析歌曲,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使學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結構后,能模仿創作。

9、在教師鋼琴的伴奏下,學生進一步練唱歌曲。

10、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練習擊拍三連音節奏,讓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用鋼琴伴奏,將學生分成兩組,比一比那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和節奏準確。

11、師讓學生討論:這首歌曲還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師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我的信念

瑪麗·居里(?)

教學目標

①理解課文內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

教學重點

①梳理課文內容。

②歸納居里夫人的人格特點。

③品味平實且富于哲理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說起居里夫人,我們大都知道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推動了核科學的發展。但關于她的人格,也許我們知道的并不多。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的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今天我們來學習居里夫人的自傳體散文《我的信念》,或許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二、研讀課文 (疏通文意,品味語言,識記字詞。)

1、教師導學

本文內容龐雜,頭緒紛繁,重在梳理。教師應引導學生首先按順序搜集、篩選信息,而后概括綱要,最后歸納整理。這樣,舉一綱而萬目張,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①默讀,搜集、篩選信息

讓學生獨立默讀、思考,試著讓學生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討論歸納: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探討真理 生活簡單 重大發現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珍惜時間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熱愛生活 沉醉科學

②概括綱要,歸納整理

(全班討論,將有關信息分門別類,從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書:

探討真理 保持安寧 集中目標

思想理念{不圖財富 環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態度{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 珍惜時間 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2、重點研讀

①研讀內容

指導學生重點研讀有關詞語、句子、語段,品味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語言。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內容,采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討論解決。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考題備案):

a.“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中的“某種力量”指什么?

b.解釋“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的含義。

c.“我們都認為不能違背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中“純粹研究的觀念”指什么?

d.“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講究現實的人”是什么人?“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從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換成“希望”?為什么?

f.“在他猝然長逝以后,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甭撓瞪舷挛?,談談“逆來順受”在句中的確切意思。

g.為什么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一個小孩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h.“我從沒把這種權益視為理所應當”中的“這種權益”指什么?

問題設置比較多,教師可根據需求取舍。

②品味語言

a.教師指導學生體會、品味語言。理解這種樸素而平實的語言風格。不重文采,而重寫實,是傳記類作品的特點。如果學生感到有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與文學作品語言作比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課文中帶有哲理性的句子,試著進行賞析。

參考:

◆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

三、教師小結

讀了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我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動。如果說我們過去沒有生活目標,現在我們明確了人生;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現在我們學會了艱苦;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能依賴他人,現在我們懂得了奉獻;如果說過去我們意志薄弱,現在我們擁有了信念。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四、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

②居里夫人放棄了鐳的專利,卻兩次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對此,你怎么看?寫成300字的小文章。

五、教后反思: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教材分析

《地球公轉》在七年級已經學過,初中階段的重點是: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地軸傾斜及由此產生的太陽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變化、四季的形成。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優秀生在1/4,中層生占1/2,有1/4的學生成績不是很理解,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辦法,通過組內、組間、師生合作互助交流,解決問題,實現全體學生成績的提升。

2、七年級學習過的內容,現在有所遺忘,通過復習,溫故而知新,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課標考綱要求

1、分別用事實說明地球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課標)

2、能夠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考綱)

3、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帶形成是地球公轉造成的;(考綱)

4、懂得比較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考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觀看教學視頻、動畫等,理解地球公轉的規律及各種現象的相互關系。

2、熟悉地球公轉中的知識點并系統化。

3、分析圖形,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播放視頻、動畫,投屏,角色扮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感知,理解抽象理性的地理原理,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

2、采用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統籌分配時間,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展示、評價、互助,面向全體學生。

3、投屏包括:平板屏幕投影,平板控制講臺電腦,平板充當移動的實物投影儀,增強教學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角色扮演,培養學生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實現學生上的“精準扶困”,引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周期及地軸傾斜指向。

2、地球公轉過程二分二至點的日期、太陽直射位置及晝夜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1、理解地球公轉的規律及各種現象的相互關系。

2、系統化地球公轉中的知識點。

3、分析圖形、數據,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

教學策略

感性到理性認知法、問題導學復習法、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原創ppt課件,投屏教學的軟硬件,自制教具等。

【學生準備】導學案、地理書、圖冊等。

【應用的新(相對)技術】

利用路由器(或隨身wifi等)及希沃授課助手實現同屏(投屏)教學,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無線操作講臺電腦,減少被講臺的束縛,提高效率;把手機或平板電腦屏幕投影到講臺電腦屏幕及白板,打開錄像功能,實時拍攝學生答卷或活動過程并同步投影到講臺白板,變成移動實物投影儀。

利用PPT功能創作:太陽直射點移動及晝夜變化的動畫,控制歌曲播放時間,ppt中有ppt對象,控制答案顯示。

地理功能室應用:白板書寫,雙屏投影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堂三合一:

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跟崗老師匯報課

斗門區城東中學地理室驗收展示課

珠海市初中地理小組合作與現代教學手段優化整合研討課

總設計意圖:

整理加工知識,構建思維線索和知識網絡。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根據已經講過的知識,設置新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思考和應用的機會,讓學生愛聽,加強理解,加深記憶,并能思考應用。疏理系統、整理結構、總結規律、分析聯系,相同知識歸納,不同知識重組,相似知識遷移,相關知識聯系。

通過小組合作、投屏等教學技能的優化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后練習

課后制作環保教具

教學后記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運用地圖,說明美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這里居民組成和語言與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的差異。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說明美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過讀圖,分別了解兩個大洲自然環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學難點:

運用地圖,說明美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學生逐步學會熟練的掌握對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異同。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教師講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根據他對美洲大陸的考察見聞,寫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這個“新大陸”的存在,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以亞美利哥的名字為這個“新大陸”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稱詞尾形式稱為“亞美利加州”,簡稱美洲。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美洲。

二、教授新課

㈠新大陸(簡單介紹,以趣味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簡單介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穿過白令海峽的三線,中美地峽,巴拿馬運河,西印度群島

強調白令海峽以及巴拿馬運河的地理分界線作用和交通作用

2、讀圖6-28總結美洲的地理位置

(對照前面所學方法,通過讀圖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極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東在30°w以東,最東在180°經線以東。

⑵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面與南美洲相連,以巴拿馬運河為分界線,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東在30°w以東,最西在80°15 w以西。

⑵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麥哲倫海峽)。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補缺,及時根據反饋信息指導學生。最后教師進行綜述。)

3、介紹拉丁美洲的來源、含義、語言、國家等。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讀圖,分別了解兩個大洲自然環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標:通過讀地形圖、統計圖表對比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的異同之處。

教育目標:使學生逐步學會熟練的掌握對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異同。

教學重點::通過對書地形圖進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點。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總結作業情況。

二、導入新課

在黑板上繪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兩個三角形,利用板圖加深學生印象。(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三、教授新課:

對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運用地形圖6-32 6-38讀圖分析

小組討論互助合作。對照板圖回答各地形區的名稱。在板圖中分別標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區的代號:

海岸山脈、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奧里諾科平原、圭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16指導學生讀圖對比分析。

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地勢起伏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

南美洲:世界第四(600米);地勢起伏一般;西部是年輕高大的山脈,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區,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冰川最廣的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產物。

四、練習:教材27頁第1、2、3題。

五、小結:強調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對比。

課時安排:第3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對書25頁26頁的氣候圖進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氣候的特點。

通過對圖6—47、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通過展示“世界氣候類型圖”提出問題,美洲的氣候與我們亞洲有沒有相似之處?

二、氣候特征(指導學生讀圖、讀書)

1、根據書25頁圖6-41和圖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氣溫。(分別從等溫線的讀數、等溫線的分布、等溫線的走向來分析。)

2、根據書26頁圖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分別從等降水量線的讀數、等降水量線的分布、等降水量線的走向來分析。)

3、根據書26頁圖6-44分析美洲的氣候類型。通過讀圖分析復習影響氣

17候的各個主要因素。鼓勵學生總結。

北美洲:1.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較齊全2.以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最廣3.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對氣候影響大

南美洲:1.南美洲主要位于熱帶,溫帶面積不大,寒帶缺失2.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

三、河流(學生讀圖對比分析。)

通過對地形圖的分析和書上統計圖表的判讀,列表比較南北美洲最大的兩條河流的特點。小組討論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圖和統計圖表。

課時安排: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了解美洲的主要國家、語言,政治區劃等。

⑵通過實例說明美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⑶使學生了解部分美洲國家的主要經濟部門。

2、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閱讀,了解美洲的居民組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教育目標:使學生通過閱讀,了解美洲的居民組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⑴通過實例說明美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⑵使學生了解部分美洲國家的主要經濟部門

教學難點:通過實例說明美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學生通過閱讀,了解美洲的居民組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方法: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說說美洲的氣候特征。

二、導入新課:

簡單介紹。美洲的國家像美國、加拿大是人們非常熟悉的經濟大國,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聞名的國家。

(以趣味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講授新課:

人口與經濟

閱讀美洲政區圖,分別找出美洲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通過指圖辨認美洲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美國——華盛頓、加拿大——渥太華、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1.人種(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這一部分知識。)

通過書上29頁閱讀材料分析強調北美洲以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為主,黃色人種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種為主,被譽為“世界人中大熔爐”、說明美國加拿大都是移民國家、

2、語言

美國和加拿大通行英語,加拿大東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語。

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數國家通行西班牙語,巴西和一些島國使用葡萄牙語。

介紹拉丁美洲的范圍、名稱來源

3、經濟

①美國是當代實力最為雄厚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加拿大也是發達國家,其余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②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業為之支柱的工業體系。

③墨西哥是與米的原產地,玉米是該國的主要糧食作物

④巴西是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

⑤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農礦產品為主要的出口產品,能源礦產以石油最為重要,金屬礦產以鐵、銅、鋁土為多。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大量出產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數國家的糧食生產不能滿足本國的需要。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一、教學目標

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2.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觀察。

4.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體的基本特征,樂于觀察身邊的各種生物,從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理解實事求是的科學意義。

6.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本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有兩點:(1)區別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節教材內容的教學,不是從現代生物學發展水平的角度介紹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讓學生在常見的生命現象層面上了解生物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學中不能直接講述,而是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 ,由學生自主獲得關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識,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學重點:

①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標。

3.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教學準備:

①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四、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建議

本節課的導入可這樣設計:可讓學生觀察有山、水、蟲、樹、石頭的多媒體畫面,欣賞與畫面協調的音樂,請學生描繪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畫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關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這一問題,可與學生一起對照教科書上的描述,進行比較歸納。但是,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在與學生討論時,應讓學生多舉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補充,如生物對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

本節教學,以觀察討論為主,輔以閱讀、講授等法。

2.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回憶在小學自然課里已學過的一些關于生物的知識,舉例說明什么是生物,區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關于生物的特征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材中的10幅插圖,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觀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小學的自然課里已經學過一些關于生物的知識,你能說出一些生物嗎?(要求:每位同學說出一種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復)從而導入新課。

學生思考后回答。

2.新授

(1)什么是生物

教師:你能說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嗎?請你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

⑵生物的特征

教師:請大家列舉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們需要什么條件才能存活?

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1—5,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邊觀察邊討論。

問題1:①每幅圖說明了什么含義?②植物需要的有機物從哪里來?③植物也能進行呼吸嗎?④人是有生命的,能進行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其他的生物也會排出廢物嗎?⑤植物是通過那種方式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

每組派代表回答討論的結果。

學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了解的,教師可簡單解釋一下其概念,以加深學生對其問題的理解。

學生回答的問題可能不太準確,教師要加以指導。

再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6—10,并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2:①圖6---7說明了什么問題?②請你用手觸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葉片,觸碰的含羞草葉片與周圍的葉片相比,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可告訴學生,這些都屬于應激性,并補充說明含羞草葉片合起并垂下,其實是在保護葉片。在多數情況下,動物的應激性比較明顯,植物的應激性大多表現在向光生長、向地生長和向水生長等方面。

讓學生繼續觀察教材插圖并思考問題

問題3:①圖8—10 說明了什么問題?②想一想,生物還有那些繁殖方式?動物、植物、細菌是怎樣繁殖的?

小組同學回答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出:狗、貓等動物可以產仔,有的植物可用種子繁殖、有的可用根、莖、葉來繁殖,有的還可用細胞來繁殖。還可補充說明細菌能進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進行出芽生殖等。完成開放性作業3、4題。

問題4:你能準確地表達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嗎?

師生共同整合得出結論

問題5: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這些特征?②請任舉一種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這些特征嗎?這些特征是否都應在一個生物體上體現?③假如有人問你“什么是生物”你怎樣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3)練習:

①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師再提出問題:剛才你們描述的生物特征是怎樣總結出來的?從而引導學生總結出觀察的方法與基本要求。

3、教學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出: ⑴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⑵怎樣判斷一個生物是否具有生命 ⑶ 觀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4、拓展

針對這節課,你還有什么建議嗎?

5、板書設計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什么叫生物

生物具有營養、呼吸、排泄、對刺激作出反應、能生長和繁殖等特征,具備這些特征的物體才是生物。

三、觀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地理位置的特點;在南極洲地圖上能正確指出南極洲瀕臨的三個大洋、長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稱。

2、能力目標:在南極洲地圖上培養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南極氣候的特點,理解氣候的成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教育目標:讓學生理解保護南極環境的意義,認識到保護南極洲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南極洲位置特點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南極洲的氣候特點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教學難點:南極洲氣候的成因。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說說你了解的歐洲西部。(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兇悍的北極熊,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區嗎?講述,引導學生回答。

學生自由發言。

冰天雪地,企鵝成群、冰川深厚,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兩個神秘的地區。

板書:第五節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三、講述新課:

㈠范圍、位置

學生讀圖、讀書,回答問題。指圖,指導學生從地圖上找到答案。教師最后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

1、北極地區:北極圈以北(學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緯度位置特點(緯度最高的大洋)

(2)幾乎被哪幾個大洲包圍?(注意方位)北美洲、亞洲、歐洲。

(3)我們要講的地區是否就是北冰洋?不準確。應該是北極圈以內的地區,面積要大于北冰洋。

2.南極地區:

南極大陸及附近島嶼和陸緣冰。

(1)南極洲的緯度位置特點

(2)環繞三大洋(方位、順時針由東往西各是哪幾個大洋?)

(3)與哪幾個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緯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2頁《南極洲》和64頁《海上浮冰》、《南極冰蓋》。提出問題:想一想,為什么浮冰對海上航運會構成較大的威脅?

㈡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氣候

教材62頁,閱讀材料,概括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學生一條一條的閱讀,討論、總結。

(3)北冰洋跨多少個經度?(跨360度,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干燥。

2、兩極地區的氣候特征: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3、兩極地區的氣候形成原因㈢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

1、淡水資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儲于兩極地區。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2、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查爾斯王子山脈上有是節上最大的鐵礦床,另外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3、生物資源

請同學們看一下圖片,65頁“兩極地區的動物”。65頁,活動題。

四、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指導學生閱讀66頁,《南極探險》。了解人類征服南極的過程。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含義,品味平實質樸的語言特點。

2.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歸納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同時品讀文中質樸而富于哲理的語句。(2)培養學生搜集、篩選和交流學習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感受居里夫人那顆水晶般的心;并聯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人格特點的聯系。

2、品味平實質樸而富于哲理的語言。

突破方法:(1)通過初讀、搜集、篩選信息,引導學生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人格特點,可以用“居里夫人是一的人”的表達形式。(2)品味語言時,先畫出對你有啟發的句子,在書上作好批注,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體會,這樣就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1.激趣導入法:讓學生課前搜集居里夫人的相關材料,課上交流信息。

2.片段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歸納中心、品味語言、感受哲理。

3.質疑解答法:對教學難點的突破,采取學生批注質疑、組內交流、全班解疑的方法。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要求:

1、 查閱有關資料,初步了解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及其科學貢獻。

2、 熟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生詞,并注拼音、作解釋。

3、 在你心中,居里夫人是個怎樣的人?請在文中劃出體現居里夫人優秀品質的句子。

(二)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我的信念》,寫的是誰的信念?瑪麗-居里。昨天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這篇文章了,第一項預習任務是什么?(查閱課外資料,收集有關居里夫人的一些信息)。大家先準備一下,2分鐘后請同學們來介紹居里夫人。

關于居里夫人:

A. 請看課本插圖:居里夫人的照片

B. 原名 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丈夫 皮埃爾-居里

C. 波蘭著名科學家,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兩次獲諾貝爾獎(1903物理、1911化學),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 釙、鐳。

D.1867-1934.7.4 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就是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他之所以為全世界人們所銘記和懷念,絕不僅僅是因為她獲得了2次諾貝爾獎,就如流沙河在《理想》這首詩中所告訴人們的那樣:“榮譽,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作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具有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用心去貼近這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注音解詞:

請同學們輕聲地朗讀課文,把昨天布置大家查字典注音和解釋的那些詞語在課文中找出來。等一下我請兩個同學來黑板上注拼音。

執著 蹂躪 呵責 懊惱

猝然長逝:突然去世

問心無愧:反省自己有沒有什么可慚愧的地方,既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 獲益匪淺:得到很多益處。匪:非,不。

2、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5分鐘)

(1)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把每一段中你認為是重點的地方畫出來。

(2)你覺得居里夫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文中劃出體現居里夫人優秀品質的詞語或者句子。

明確:

(1)文章寫了居里夫人對科學的追求,還有她一心追求科學真理、不貪圖富貴的優秀品質。

(2)引導:a、在每段中找出體現居里夫人優秀品質的詞語;(提醒標示段落序號)

b、用四字短語概括她的品質特點:“居里夫人是一個 的人?!?/p>

c、歸納整理。

思想宗旨:探討真理,獻身科學;純粹研究、不圖財富;沉醉于科學之美。

工作態度:堅韌不拔,樹立信心;執著奮斗,目標集中。

環境需求:力求簡樸,保持安寧;珍惜時間;渴求自由。(一戰、波蘭。)

性格要求:克制敏感,溫和沉靜。

3、現在請思考:居里夫人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這些人格、品質有哪些聯系?

明確:(1)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使她形成了這些好的品格。--這,就是崇高理想的偉大力量。(2)這些優秀的品格是她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保證。

事業(動力) -- 人格(保證)

4、從居里夫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1)如何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系--珍惜時間(樸素穿著)

(2)目標集中,專心致至(我要考上一所重點高中,將來要上重點大學)

(3)樹立信心,堅韌不拔(考試成不驕、敗不餒)

(4)克制敏感,沉著冷靜(雞毛蒜皮小事不值爭鋒)... ...

(四)小結:

讀這篇文章就像在和一位偉人對話。這堂課我們初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堅韌不拔、拋棄財富、獻身科學等偉大的人格。今后我們在學習、生活乃至將來的工作之中,應該以她為楷模,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五)課后作業:

課后熟讀課文。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歡的或者難以理解的句子劃出來。喜歡的,在旁邊注上喜歡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個地方難以理解。我們下周一再一起來討論。

第二課時

(一) 預習要求:

熟讀課文。這篇文章里有很多富含哲理的句子,把你喜歡的或者難以理解的句子劃出來。喜歡的,在旁邊注上喜歡的理由,不理解的注明哪個地方難以理解。我們下周一再一起來討論。

(二) 品味語言,感受哲理

1、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或給你以啟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說說好在哪里?

(1)第1段:“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明確:她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誰都會遇到困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2)第1段最后一句:“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p>

明確:a、學習“‘......’”標點符號在作文中的應用。

b、理解:這句話很簡單,但很有力量。給人一種力量,是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當事情結束的時候,無論結果如何,都問心無愧,都能對自己說“我已經盡我所能、全力以赴”了。

(3)第7段:“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p>

明確:比喻句,把科學家對科學的那種熱愛,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

(4).........

2、小組合作,把你找出來的難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段落在小組內討論。然后,提出你們組認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組內討論沒有解決好的問題,拿出來全班一起交流、一起解決。

(1)“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確:a、什么叫“講究現實”--掙錢謀生。什么是“申請專利”?

b、這個問題書上就有答案。就在這一段:“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比绻永锓蛉松暾埩髓D的專利,獲得了一大筆財富,我們就可以說她是一個講究現實的人。但是她沒有這么做,沒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因此這樣的人才是夢想家。

(2)“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睘槭裁础肮陋毜亍睔q月她卻說是“美好快樂的記憶”呢?

明確:她的孤獨是說她是一個人。一個人工作,一個人研究,沒有其他人。而不是說她的心里感到孤獨和寂寞。她心里是快樂的,所以說即使是一個人工作,也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是一篇翻譯過來的文章,“孤獨”恐怕翻譯的不大恰當。居里夫人的意思是,她潛心學業,總是遠離歡樂喧鬧的人群,一個人靜心讀書,獲得了很多收獲。因此覺得沒有虛度年華,這樣的大學生活是美好的回憶。

(3)最后一段“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科學家又是一個小孩兒?

明確:因為小孩兒喜歡童話故事,癡迷于童話故事,而科學家喜歡大自然,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就像小孩兒一樣,所以說科學家又是一個小孩兒。

(4)第6段,“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為什么在她丈夫猝然長逝以后她就學會了逆來順受了呢?

明確:因為前文剛說過,“我并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也會過分懊惱,因而我盡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她丈夫死后,她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可能不如從前了。(參考課本第42頁方框里的課外閱讀:居里夫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居里夫人從她丈夫身上學到了溫和沉靜,不會再那么敏感,她學會了逆來順受,就是學會了在惡劣的環境或無禮待遇中采取忍受的態度,而不是過分的懊惱和敏感。

(5)第5段:“我們都認為不能違背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什么是“純粹研究的觀念”?

明確:結合上下文,什么是“人類需要的夢想家”?

純粹研究的觀念,就是人類需要的夢想家,他們的研究是受了事業的強烈吸引去研究,而不是為了獲得很多的報酬。所以,純粹研究的就是夢想家。

小結質疑與探究經驗:圈劃、標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

(三) 課堂小結:

學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動。如果說過去我們沒有生活目標,那么現在我們就要試著學會明確人生目標。如果過去我們一味地貪圖玩樂,那么現在我們就要學會珍惜時間和精力,專一對待學習;如果說過去我們意志薄弱,那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擁有堅定的人生信念,為我們實現人生理想提供源源不斷的前進的動力!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運用地圖,說明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范圍。掌握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2、能力目標:通過對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對比分析,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了解。

教學重點:

1.掌握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通過對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對比分析,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二、導入新課:

觀察亞洲政區圖。

指導學生讀圖。

回憶與中國相臨的1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南端的,與我國的廣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緬甸、老撾、越南,這三個國家以及位于這三個國家以南的國家,往往呈現出一派別具一格的熱帶風情,由于這里是亞洲的最東南角,這個地區就被人們叫做東南亞。

三、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讀圖。強調方法的掌握遠比知識的掌握重要。

指導學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分布特點)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1.通過讀圖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西南與大洋洲相臨。經緯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間半球位置:主要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通過讀圖強調東南亞的組成部分: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列表比較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自然環境各方面的相同點和差異

2.通過地形圖分析:

(1)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南部地勢低平(2)馬來群島地勢崎嶇,山嶺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圖中找出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圖中用筆描出,判斷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斷其水力資源的豐富程度分析河流與地形的相互聯系,以手做比喻加強學生對“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征的記憶。

(2)根據地形分析馬來群島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材料、查看相關地圖。

4.以緯度位置突出東南亞地處熱帶的特點:閱讀課文,嘗試獨立分析影響東南亞氣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斷學生以自學的形式獨立解決問題: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別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1)在中南半島上11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降水偏少,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風、降水很多為雨季。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在馬來群島上,終年高溫多雨,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一年到頭都有收獲馬來群島火山活動和地震頻繁,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

總結馬來群島地處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四、小結和作業:回顧東南亞的地形和氣候,做配套練習。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東南亞的國家,以及各國的首都。掌握東南亞聯系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能力目標:分析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洋運輸中的地位

3、教育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了解。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說明亞洲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亞洲地理位置的過程,掌握分析某一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運用地圖分析歐洲的地理位置。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了解。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以謎語引入:大江之中——河內;長鼻盛會——萬象;舉頭望明月——仰光(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簡單介紹。)

三、講授新課

㈠國家、首都、居民

1、國家:

利用掛圖指圖。指導學生讀圖的方法、技巧。讀圖7-8,找出東南亞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內老撾——萬象柬埔寨——金邊

泰國——曼谷緬甸——仰光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菲律賓——馬尼拉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文萊——斯里

巴加灣市東帝汶(最新獨立)

其中與陸地接壤的國家為緬甸、老撾、越南

湄公河在我國境內叫做瀾滄江,流經了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書上37頁的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如何讀圖,積極主動思考地理問題。

3、居民

利用書38頁的課文總結強調,從課文中使學生注意到新加坡的華人、華僑,引申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從課文中找出華人和華僑的區別。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㈢馬六甲海峽

通過指圖提問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強調其在交通運輸中的咽喉位置。東南亞地區位于亞洲與歐洲之間。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因而可說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之間

2.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3.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歐洲的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課時安排: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讀圖了解東南亞地區主要的農產品、礦產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2、能力目標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標:通過學習了解東南亞各國經濟的特點,從而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形式上的差異。

教學重點: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教學難點: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學生說說東南亞的氣候和地形。(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泰國的香米嗎?他與我們我家產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國就在東南亞,那么東南亞還有哪些物產呢?

板書:

㈣富饒的物產

三、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閱讀地圖的方法必須先看圖例。

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圖,分析書36頁圖7-6東南亞的物產分布。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

總結:

1.礦產資源:石油、錫

石油: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錫:馬來西亞是世界上錫產量最多的國家

2.糧食作物:水稻

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3.熱帶經濟作物:簡單介紹。

天然橡膠: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分居世界前三位。油棕(棕櫚油):泰國的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椰子(椰油):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總結南亞的物產,完成書上練習題鍛煉學生讀圖解題的能力,養成學生讀圖解題的習慣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第三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3、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胃、心臟、肝、肺、腎、眼、耳等。

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1、系統的定義: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這八大系統協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植物體是由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最終形成植物體。

二、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莖、葉、花、果實、種子

三、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1、分生組織:位于根尖的分生區就是分生組織。

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第三節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們身上。

二、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以草履蟲為例:如圖。草履蟲的結構和生活。

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數浮游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2、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痢疾內變形蟲等。

2、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漁業。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教學目標

①會查閱資料以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并進行交流。

②能選取多方事例來闡明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③發展收集資料,運用資料說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初步具有保護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識,拒絕破壞環境的行為。

難點和重點

重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而這種習慣的養成更要從小培養,因此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是本節的重點。

難點:學生逐個認識各個生態系統,難以從這個認知過程飛躍到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因此學生闡明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是本節的難點。

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復習什么是生態系統

①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什么是生態系統。

②學生設計:學生根據上節課所學內容,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設計一個可以長時間維持下去的生態系統。

①教師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生態系統的概念,注意糾正表達不準確的地方

②教師假設:假設給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設計你周圍的環境及各種生物,那么你要怎樣設計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態系統維持下去?

生態系統的類型

①學生根據生活常識和收集的資料說出各種生態系統。

②學生看各種生態系統的影片,通過影片讓學生來認識所看到的各種生態系統。

①教師引導:你認為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態系統?

②教師播放影碟。

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

①游戲:我愛我家。學生分組扮演各種生態系統,以口頭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態系統表述出來(組內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組同學介紹)。

②團結協作:大部分的生態系統學生比較了解,但有一些生態系統有的同學不大熟悉,這時讓學生提出一個他不熟悉的生態系統,由其他的同學幫助他,給他介紹一些通過查閱資料所獲得的有關這個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使學生從其他同學那里獲得知識,體現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③學生詳細介紹幾種熟悉的生態系統,其他生態系統的詳細資料由學生課下查閱完成,并寫成小短文(或收集的圖片)在班級的墻報上展出“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

①教師幫助學生分組,鼓勵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家”。

②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熟悉的問題,同時要鼓勵其他同學進行幫助,不全面的由教師來引導和幫助。

③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各個生態系統,學生的小短文還可在墻報上展出,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①學生分析:這些生態系統雖然各有特點及作用,但從生態系統的組成上來說都有共同之處。并由學生討論找出共同點,從而得出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②學生分析:假設其中某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了,會對其他的生態系統產生什么影響?從而得出生物圈是一個整體。

①學生在分析聯系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出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②教師引導學生脫離個體,從整體上分析問題,幫助學生進行總結。③教師提出假設,讓學生分析,從而由小到大地引出生物圈是一個整體。

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①學生互相交流在自己的身邊有哪些人為的活動對生物圈產生了嚴重的破壞。

②學生觀看影片,表現出對被破壞環境的痛惜及對破壞行為的憎恨。

①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在整個生物圈中,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②教師播放一些已經遭到人類破壞且無法恢復的生態系統的影片或對比照片。

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①學生交流:從自身做起,如何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②學生以組為單位,在組內交流討論,制定保護校園的方案和實施計劃。

①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國內外保護環境的例子,并讓學生想想我們應如何做?

②教師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從校園開始,幫助學生制定計劃,鼓勵學生在課下實施。

課下作業

①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題,寫一篇文章。

②定期進行保護校園活動。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第一課時雄踞東方的大洲(亞洲的地理位置)

■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在地圖上讀出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能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大洲位置和范圍的學習,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簡述某一地區位置和范圍的方法。

2.通過類比思維、模擬旅行和角色表演,讓學生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再通過老師的點撥引導,把感性的認識轉化為理性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展示不同類型的地圖,給學生以思維美和發現美的享受,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亞洲的位置、瀕臨的大洋、相鄰的大洲及分界線。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地理位置特點的方法。

■教學策略

根據課標要求和知識特點,科學制定目標,準確指導學生學習方法,通過情景聯想、資料搜集等感性知識的積累,逐步達到分析、比較、歸納的學習目的,形成區域地理的學習策略。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查詢最新網絡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教材的導學問題自學課文,課前搜集有關亞洲位置特點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用亞洲的景觀圖片激趣導入,用模擬旅行啟發引導,體現從地理事實和身邊教起的教學新理念

教師:課件播放亞洲的景觀圖片(如喜馬拉雅山、長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這些景觀在哪個大洲嗎?

學生:亞洲。

教師:同學們,我們提到亞洲的時候,你還能想到什么?

學生回答預設:因為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了有關亞洲的資料,所以應該給他們在課堂上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言,并把所說到的有關亞洲的知識都寫在黑板上,最后可以總結:同學們知道這么多有關亞洲的知識,可還有不少知識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亞洲的知識,看看會有哪些新的收獲。

設計意圖:心中有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也是實際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教師:要了解一個大洲的情況,需要知道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那么自然環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學生: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系等。

教師:認識某區域的自然環境應該先從哪個要素入手呢?我們可以先設想這樣一次模擬旅行,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去濟南旅游,大家想步行去大明湖公園游玩,但首先得知道公園在哪里,那么怎樣描述公園的位置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剛才幾個同學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我們描述的──在哪個區、哪條街道、周圍有什么明顯的地物標志。其實,認識一個大洲,也要先從“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范圍、邊界。

設計意圖:優化教學方法,巧設情景,尊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讓難以理解的問題生活化,難以描述的知識情感化,讓學生的知識從身邊教起。給學生一個支點,帶大家探索新知!

講授新課──用類比思維、模擬旅行和學生活動創設情境,帶領學生探索新知,體現過程和方法教學的新思想

一、雄踞東方的大洲(亞洲的地理位置)

情景一:創造類比思維,讓學生感受位置知識,培養學生從身邊學起的思想

教師:我們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實這和我們剛才描述公園的位置是一樣的:亞洲所在的“區”就是它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亞洲所在的“街道”就是其經緯度,亞洲的“鄰居”就是它周邊的大洲和大洋。

? 七年級心理教案 ?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歌舞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2、了解不同類型的演唱形式。

3、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熱情的情緒演唱《愛我中華》。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5、通過學唱《愛我中華》,欣賞《走向復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的團結是國家昌盛的前提,激發學生奮發向睥精神風貌。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歌曲來提升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2、《愛我中華》音域跨度大,準確把握大跳時的音準,以及演唱時的精神氣氛。

三、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是一首優秀的創作歌曲,是90年代初喬羽和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這首歌曲同學們都比較熟悉,歌曲為二段體結構,采用廣西壯族民間音調并進行了發展。前12個小節為第一樂段,后11個小節為第二樂段。第一樂段節奏明快、旋律清新流暢;第二段具有強烈的號召性和使命感,情緒激昂,充滿活力,表現了中華兒女愛中華的深厚感情。但第二部分音域跨度較大,速度快,學生很不容易掌握音準,可放慢速度,對比、模仿來解決。《走向復興》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的歌曲。該歌曲的曲作者為印青;詞作者為李維福。

1、導入

教師通過PPT展示幾幅身著少數民族服裝人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分別是哪個民族?(采用搶答方式)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那么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

(學生回答,教師通過PPT總結有哪些民族?)這五十六個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區環境等的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因此我們要團結起來,我們是兄弟姐妹,我們是一家人,我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千言萬語匯聚在一首歌曲里,今天,就讓我們去學習這首《愛我中華》。

2、教師播放《愛我中華》視頻片段,讓學生在后面跟唱一下。

3、教師介紹歌曲作者詞作者:喬羽(1927.11.16—)山東濟寧人。中共黨員。1946年初入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學習,開始在報刊發表詩歌和小說,還寫過秧歌劇。1948年畢業于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藝術學院。1948年華北聯大與北方大學合并為華北大學,調入華大三部創作室,開始專業創作。20xx年4月9日,擔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名譽院長。是中國音樂創作界不折不扣的詞壇泰斗。著名歌曲歌詞:《我的祖國》、、、《讓我們蕩起雙槳》、《難忘今宵》、《夕陽紅》等。

曲作者:徐沛東(1954~),著名詞曲作者,是大陸流行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1970年考入福州軍區歌舞團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杜鳴心教授。1979年畢業,同年回福州軍區歌舞團任作曲及指揮。1985年調入中國歌劇舞劇院任作曲、指揮。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室主任、副院長等職。國家一級作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他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包括美聲、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藝晚會主題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盤個人作品專輯。包括《雍正王朝》主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亞洲雄風》、《辣妹子》、《愛我中華》等。

《愛我中華》是一首優秀的創作歌曲,是90年代初喬羽和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作曲家在創作時考慮到民運會是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一次盛會,既然是在廣西舉辦,最好要有廣西風格,但也不能全是廣西風格。所以在音調上盡可能像廣西的而又不全是廣西的,曲調上推陳出新。比如,“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襯詞“咳羅咳羅咳羅咳”則具有一種明顯的云南風格,整首歌曲發展顯得很大氣。

樸實的語言,簡潔的音調,深刻地反映出我國各民族的親密團結和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極大地激發了我國各民族人民的愛國熱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盛傳。

《愛我中華》這首歌先后由韋唯和宋祖英演唱,傳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成為一首歌頌民族團結、少數民族聚會的必唱曲目。

4、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學唱。音樂大部分學生很熟悉,基本會唱,因此教師只對個別音域跨度比較大的地方做一個提醒和教唱。

那么這首歌告訴了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團結起來,熱愛自己的國家。而接下來的一首歌就是告訴我們怎么樣去振興我們的國家,讓我們中國走向富強。它就是———《走向復興》。

5教師簡介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

《走向復興》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的歌曲。被選入新中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成為將演出推向高潮的壓軸曲目。在舉世矚目的慶祝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中,歌曲《走向復興》也成為聯合軍樂團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學生2500人組成的群眾游行合唱方陣對其進行了完整演唱。

6、教師播放《走向復興》MV,讓學生通過聆聽和欣賞,感受其進行曲式的風格,充滿自豪、剛勁、威武雄壯的感情和氣勢。

四、延伸拓展

總結這一單元學唱和欣賞過的歌曲,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的演唱形式,并通過舉例讓學生加深印象。

猜你喜歡

更多>
91精品国产99久久_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_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_成人黄色在线播放

  1.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sub>

    <strike id="fsw4v"><pre id="fsw4v"></pre></strike>

    <form id="fsw4v"></form>
    <nav id="fsw4v"></nav>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sub>

      <nav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nav>
      1. <form id="fsw4v"><th id="fsw4v"><track id="fsw4v"></track></th></form>
        亚洲人精品午夜| 午夜在线成人av| 小黄鸭精品aⅴ导航网站入口| 欧美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拍免费91在线|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 欧美丝袜第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院| 一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二区精品|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美v亚洲v综合ⅴ国产v| 蜜桃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欧美精品日韩区二区麻豆天美|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际精品| 欧美日韩免费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小视频|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国色天香| 欧美日韩另类丝袜其他| 韩日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久久成人| 亚洲免费在线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直播精品电影| 欧美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福利| 久久综合图片| 欧美精品videossex性护士|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欧美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每日更新成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美美女操人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男女羞羞无遮挡| 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五月| 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观看方式|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美国|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导航| 欧美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日韩区二区麻豆天美|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图片小说| 国内自拍亚洲| 欧美久久九九| 欧美aⅴ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在线免费日韩片| 黄色综合网站| 欧美成年人视频网站欧美| 激情自拍一区| 含羞草久久爱69一区|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 一个色综合av| 美女精品网站| 欧美经典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亚洲视频播放| 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ⅴ| 亚洲嫩草精品久久|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新片速递亚洲合集欧美合集| 欧美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99蜜桃的功能介绍| 在线成人激情| 久久福利一区| 久久米奇亚洲| 蜜桃av噜噜一区| 亚洲图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sm| 亚洲国产成人午夜在线一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三级|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淫|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网站| 欧美视频二区36p|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少妇无套啪啪呻吟| 国产精品色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在线| 亚洲日本视频| 国产亚洲欧洲| 激情综合在线| 美女福利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影音| 西瓜成人精品人成网站|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素人一区二区| 欧美va亚洲va日韩∨a综合色|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ⅴ| 欧美日韩视频第一区| 欧美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日本|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欧美一区在线直播| 亚洲午夜影视影院在线观看| 牛牛影视久久网| 欧美a级片网| 国产精品美女主播在线观看纯欲|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91app| 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电影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日韩国产| 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好男人在线观看| 欧美色图五月天|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美女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h| 曰本成人黄色| 欧美成人r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欧美色图麻豆|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亚洲区欧美区| 午夜激情综合网| 亚洲精品影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欧美在线网站| 激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噜噜噜久久亚洲精品国产品小说| 亚洲综合国产激情另类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 在线视频欧美精品| 欧美午夜欧美|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