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花作文(精華十三篇)
發布時間:2021-12-24解語花作文(精華十三篇)。
「1」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鞭春
清-楊芳燦
鮮云乍卷,麗景初舒,簫鼓晴郊鬧。朱幡翠葆。
紛成隊、兒女攔街歡笑。蹄瑩角矯。
訝刻畫、形模偏肖。待來朝、撲散香塵,看彩絲爭裊。
陌上春泥融了。漸軟紅吹漲,花信先到。玉驄騕裊。
尋芳客、別有珊鞭縈繞。田家相報。
聽遠樹、架犁催曉。好呼童、飯犢煙坡,勸東畬耕早。
「2」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二首(其一)
清-蔣敦復
綃輕蘸夢,笛瘦黏愁,一片迷香霧。
畫堂銀燭,春如海、脈脈此情不語。繁華易誤。
空占斷、二分荒土。莫夜深、環佩人來,幾點蕭疏雨。
誰省芳蹤倦駐。散銖衣仙麝,瑤島歸路。
玉笙吹徹,招難下、帝子碧云何處。珠簾卷去。
還只恐、蝶欺蜂妒。恨別來、天上人間,早亂紅無主。
「3」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詠美人花間影和鳳于
清-曹貞吉
伯勞偷喚,才理晨妝,小立東風徑。綠陰深靚。
苔痕濕、羅襪一鉤清冷。遲回不定。
喜蝶粉、花光相映。生憎他、倒暈明霞,漏泄驚鴻影。
百裥繡裙廝稱。似天風吹墮,露桃仙井。冶游暗省。
銷凝處、怕惹離魂難靜。流輝耿耿。
任撲簌、亂紅飛暝。帶滿身、香氣歸來,向枕邊猶剩。
「4」解語花作文
三月三日,長安水邊又站滿了盛裝麗人,你明亮的笑顏仿佛也出現在煙柳籠絲里,回眸對我輕笑,連春光都失了顏色,可再細看時,卻又蹤跡全無。原來,這一切只是因我刻骨的想念而生出的幻影。
玉環,你是我不忍再念出的名。
你定已涉水而過,三生途,彼岸花,都留不住你飄逝的身影,從此與我隔水坐于塵世兩岸,留我一人吊影念生涯。彼岸曼珠沙華繽紛艷極,一如你當年凝住我眼光的`傾城容顏。你在天花如雨里言笑晏晏,而我在人間地獄里度日如年。
我們曾一起指點江山,安享太平。我對你的情,清如太液池的水,濃似百花園的蜜,只恨不得用天下萬物來裝點,卻未想到因此荒廢了江山。一枕美夢還未做到極致,便惶惶然被驚醒,眼前是你手握白綾凄楚哀婉的模樣。要怎么拯救你,又怎么拯救一盤散沙的社稷,我空空伸手,指尖徒余悲涼。
你已先我一步抵達結局,桃源也好,仙境也罷。而我還在長途跋涉,經歷了傾城之劫,穿過硝煙彌漫的時光,穿過人生最倉皇的歲月,苦難漫長得像沒有盡頭??兆顑?,獨倚闌干,聽絲竹從遠處悠悠傳來,可身邊再無花解語。
那樣聲勢浩大的愛情像幻夢一場,山河破碎,痛都不及所愛之人死在自己的懦弱無能下。你閉眼時,是否懷疑過這段傾城之愛,和曾經與你相約三生的我?
故事開頭感天動地,以為花月錦繡永無止休。結局卻如此不堪,像是殘花零落,連稍施垂憐都不能。原來,江山于我,甚至是你于我,我以為是很愛很愛,其實都不及我愛自己多。若時光倒流,重回春風拂檻露華濃時,我向你伸手,你是否還敢回應?
獨自行在人世間,每次追憶都要承受錐心刺骨之痛,才能來到你我相愛的當初。回憶是一趟歸途,回憶的人當以虛懷若谷的心態跨過痛苦,才能回到相愛的起點,如果不跨越,那往事就不能如煙,歸途上就不會有芳草萋萋。
但是,回憶終究不再那么美好,經不起考驗的我怎敢抬頭面對你深沉的愛?我跨過時光,卻跨不過心中那道憾恨的溝壑。
我的愛固然盛大,卻又那么輕盈,載不了生死;你的愛如此繁華,所以凋如桃花。
當脖頸被冰涼白綾輕輕纏繞時,你一定是祈望過的,祈望我能不顧生死,不顧江山,與你一起從這世間私奔。然而我終究退步,一步就拉開了生死距離,而我再也走不出一生的回憶。
愿你來世再復人身,再以蝶身,戀上一朵值得你愛戀的花朵。而我在此間,抱著有你的記憶荒度余生。眼前已是滄海桑田,唯有你一直活在最好的年齡。榮華還在,不見你蒼老,只剩我蒼涼。
史書記載,楊貴妃死后,唐玄宗為她作得一曲《雨霖鈴》,以漫天的雨為烏絲欄,只為抒寫思念二字。后來回到長安,在望京樓,唐玄宗讓大唐第一樂工張野狐奏《雨霖鈴》,每聽此曲都淚流滿面。他對她的愛始終都在,如今化為利劍,一寸寸切碎自己的心。
此情本可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贈沈釋堂侍講典試
清-王瑞淑
帝心隆眷,文采千秋,珠玉光爭射。典儀風雅。
飄丹桂,月闕梯云先駕。班揚阮謝。
看桃李、巍然聲價。不勝衣、金帶垂腰,楚楚惟盈把。
此際鳳池清夜。有瑞煙銀燭,瀛署杯斝。宮槐瓊榭。
龍蛇字,風雨也堪驚怕。香塵似麝。
歸朝去、綸音重下。東閣開,新筑沙堤,待沐升平化。
「6」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其二)立春風雨中餞處靜
宋-吳文英
檐花舊滴,帳燭新啼,香潤殘冬被。澹煙疏綺。
凌波步、暗阻傍墻挑薺。梅痕似洗。
空點點、年華別淚。花鬢愁,釵股籠寒,彩燕沾云膩。
還斗辛盤蔥翠。念青絲牽恨,曾試纖指。雁回潮尾。
征帆去、似與東風相避。泥云萬里。
應剪斷、紅情綠意。年少時,偏愛輕憐,和酒香宜睡。
「7」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題美人捧茶
明-王世貞
中泠乍汲,谷雨初收,寶鼎松聲細。柳腰嬌倚。
薰籠畔、斗把碧旗碾試。蘭芽玉蕊。
勾引出、清風一縷。顰翠蛾、斜捧金甌,暗送春山意。
微裊露鬟云髻。瑞龍涎猶自,沾戀纖指。流鶯新脆。
低低道、卯酒可醒還起。雙鬟小婢。
越顯得、那人清麗。臨飲時、須索先嘗,添取櫻桃味。
「8」解語花作文
“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嬴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獨自一人,唱著你最愛的霸王別姬。每唱一遍,心就有點抽疼,像把銹了的刀在深深淺淺地磨,滴不出血卻形成了痕。唱戲的,依舊是那個人,可是對戲的人,卻沒有了!
我喜歡海棠,因為你說,海棠解世語??晌覅s發現,只有透著染血海棠間的你,才是妖艷的。你走之后,我一次次把手上的血滴在花上。在間隙中,卻再看不到你的身影了。
我不知道偶像的定義是什么,我只知道,在我的世界里,偶像是信仰。我承認,我是個傀儡,沒有靈魂。但在知道有你之后,我變得,會在你面前透露情緒。不是假笑,而是發自內心的快樂,會哭,會鬧,會笑。知道你喜歡唱戲,卻只喜歡《霸王別姬》;知道你喜歡海棠;知道你喜歡寫戲詞。我學會了你愛看的戲,愛上了血染海棠,習慣寫戲詞時把你加進去。不自覺把你當成我的光明,我的信仰。
你走后,我一遍一遍地唱著你最愛的戲,唱到聲音沙啞地說不出話來;你走后,我喜歡上了血,喜歡一個人在黑暗中寫戲詞;你走后,我發瘋般地在你碑前唱了一天一夜為你作的戲詞。
都說戲子無情,我卻在為你唱的戲中投入了情緒。從此之后,我會了很多,也丟了很多,也似乎回到起點了。會了在深夜獨寫戲詞,會了獨演戲曲,會了獨當一面。丟了天真,丟了真情,丟了心。
凌時子夜獨自演,
煜解雨中獨釋臣。
陽中韻雨無已棄,
恨罷無情卻有心。
你說我的聲音不適合唱戲,卻還是繼續教我。聽著你柔和帶著低沉的聲音。我再也沒忍住淚打濕了衣襟。習慣了為你寫著戲詞,卻發現沒有人唱了,我知道,這場戲,已經落下帷幕了。
我答應過你,要好好活著??苫钪鴽]你,也沒意思了。一切都沒變,只是少了那個教我唱戲的人;只是少了那個愛海棠花的人;只是少了那個陪我一起寫戲詞的人,罷了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們都離不開對方。
你我,都是對方的信仰。
「9」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上元》作品介紹
《解語花·上元》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詞作,是詞人流落他鄉,元宵節感懷故人舊事之作。詞上片寫荊南之夜,描繪了一個燈月交輝、麗人多姿的元夜歡樂嘲。下片追憶京城“千門一晝”燈節歡騰的嘲,抒寫節日依舊而情懷衰謝的抑郁之情。全詞語言精煉優美,構思巧妙,詞人借描寫當地元宵佳節的熱鬧情景和對京城節日盛況的想象,抒發了自己潦倒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解語花·上元》原文
解語花1·上元2
風消絳蠟3,露浥4紅蓮5,燈市光相射。桂華6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7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8。望千門9如晝,嬉笑游冶。鈿車10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11歸來,從舞休歌罷。
《解語花·上元》注釋
解語花:詞牌名。相傳唐玄宗太液池中有千葉白蓮,中秋盛開,玄宗設宴賞花。群臣左右為蓮花之美嘆羨不已,玄宗卻指著楊貴妃說:“那蓮花怎比得上我的解語花呢?”后人制曲,即取以為名。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節。
絳蠟:紅燭。
浥:沾濕。
紅蓮:指荷花燈。歐陽修《驀山溪·元夕》:“纖手染香羅,剪紅蓮滿城開遍。”
桂華:代指月亮、月光。傳說月中有桂樹,故有以桂代月。
素娥:嫦娥。
放夜:古代京城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夜弛禁,市民可歡樂通宵,稱作“放夜”。
千門:指皇宮深沉,千家萬戶。
鈿車:裝飾豪華的馬車。
飛蓋:飛車。
白話譯文
蠟燭在風中燃燒,夜露浸濕了花燈,街市上燈光交相映射。皎潔月光照著屋瓦,淡淡的云層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飄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國少女個個都細腰如掐。大街小巷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條條路上幽香陣陣。
不由想起當年京城的燈夜,千家萬戶張燈結彩如同白晝。姑娘們笑盈盈出門游賞,香車上不時有人丟下羅帕。有緣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馬相隨塵土飛灑。今年的京城想必依舊,只是我舊日的情懷已全衰謝。鐘漏輕移時間不早,趕快乘車回去吧,任憑人們去盡情歌舞玩耍。
《解語花·上元》創作背景
關于此詞寫作的地點和年代,舊有異說。清人周濟《宋四家詞選》謂是“在荊南作”,“當與《齊天樂》同時”;近人陳思《清真居士年譜》則以此詞為周知明州(今浙江寧波)時作,時在徽宗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竊謂兩說均無確據,只好兩存。周濟說似據詞中“楚女”句立論,然“看楚女纖腰一把”云者,乃用杜牧詩“楚腰纖細掌中輕”句意,而小杜所指卻為揚州歌姬,并非荊楚之女。所謂“楚女纖腰”,不過用“楚靈王好細腰”的舊典(見《韓非子·二柄》,《墨子》、《國策》亦均記其事)而已。況且據近人羅忼烈考訂,周邦彥曾兩次居祝南,其說甚確(見《周清真詞時地考略》,載《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文集》,下同)??梢娂词箯闹軡f,寫作年代亦難指實。故“作于荊南”一說只有闕疑。陳《譜》引周密《武林舊事》以證其說,略云:“《武林舊事》:‘(元夕)至五夜,則京尹乘小提轎,諸舞出(原書無“出”字)隊,次第簇擁,前后連亙十余里,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曰:‘蕭鼓喧,人影參差’;又曰:‘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足證《舊事》所記,五夜京尹乘小提轎,舞隊簇擁,仍沿浙東西之舊俗也?!绷_忼烈從之,并引申之云:“按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詞,懷杭州元宵之盛云:‘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c清真此詞景色相似,則《年譜》所謂南宋時仍沿浙東西舊俗是也?!苯癜矗耗纤螘r杭州為行都,故有“京尹”,至于地方上是否也同樣如此,殊未可知。而蘇軾詞中所寫,亦只是上元節日習見情景,不足以說明確為宋代浙東西舊俗。故作于明州之說也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從周詞本身來看,有兩點是無可置疑的。一、此詞不論寫于荊州或明州,都為作者在做地方官時懷念汴京節日景物而作;二、此詞當是作者后期所寫,故有“舊情衰謝”之語。依陳《譜》,則下限在政和五年,作者已六十歲了。
《解語花·上元》賞析
從藝術表現手法看,這首詞確有一定特色,不獨“措辭精粹”,而且設想新奇,構思巧妙。譚獻評《詞辨》,于周邦彥《齊天樂》起句“綠蕪凋盡臺城路”評為“以掃為生”,這首詞的起句也是如此。元宵佳節,到處都是輝煌燈火,所謂“東風夜放花千樹”:而作者卻偏在第一句用了一個“銷”字,意謂通明的蠟炬在風中逐漸被燒殘而銷蝕。但由于第三句“花市光相射”驟然振起,可見元宵的燈火是愈燃愈旺,隨銷隨點,縱有風露,不害其燦爛閃灼的。特別是第二句以“露浥紅蓮”夾在兩句之間,得虛實相映之妙,就更見出作者得“以掃為生”了。“絳蠟”是真,“紅蓮”是假,“風銷絳蠟”是寫實,“露浥紅蓮”則近于虛擬,由于在燈燭的映射下蓮花燈上宛如沾濕了清露。這就不僅寫出節日的盛妝,而且還摹繪出新春的生意。此正如孟浩然的《春曉》,盡管他說“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人們讀了卻并無“落紅滿徑”的殘春之感,相反,倒顯得春色無邊,仿佛預見到萬紫千紅即將呈現。那是由于詩人寫到雨后初晴,晨曦滿樹,既然處處鳥囀鶯啼,足見春光正艷。這與此詞同樣是“以掃為生”。當然,周詞畢竟含有消極成分在內,第一句也同下片“舊情衰謝”、“舞休歌罷”等句暗自呼應。因為元夜燈火縱然熱鬧通宵,也總有燈殘人散之時的。
下面“桂華流瓦”一句,人們多受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影響,認為“境界”雖“極妙”,終不免遺憾,“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特別是王氏對詞中用代字的意見是十分苛刻的。他說:“詞忌用替代字。……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這就使人覺得周邦彥此詞此句真有美中不足之嫌了。其實《人間詞話》的評語未必中肯,至少是對詞用代字的意見未必適用于這首周詞。誠如王氏所云,那只消把“桂”字改成“月”字,便一切妥當。然而果真改為“月華流瓦”,較之原句似反覺遜色。個中三味,當細求之。這首詞的好處,就在于沒有落入燈月交輝的俗套。作者一上來寫燈火通明,已極工巧之能事;此處轉而寫月,則除了寫出月色的光輝皎潔外,還寫出它的姿容絕代,色香兼備。“桂華”一語,當然包括月中有桂樹和桂子飄香(如白居易《憶江南》:“山寺月中尋桂子”)兩個典故,但更主要的卻是為下面“耿耿素娥欲下”一句作鋪墊。既然嫦娥翩翩欲下,她當然帶著女子特有的香氣,而嫦娥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香氣正應如桂花一般,因此這“桂華”二字就不是陳詞濫詞了。這正如杜甫在《月夜》中所寫的'“香霧云鬟濕”,著一“香”字,則霧里的月光便如簇擁云鬟的嫦娥出現在眼前,而對月懷人之情也就不言而喻,昔曹植《洛神賦》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警句刻畫出一位水上女神的綽約仙姿,杜甫和周邦彥則把朦朧或皎潔的月光比擬為呼之欲下的月中仙女,皆得異曲同工之妙。周詞這寫月的三句,“桂華”句宛如未見其容,先聞其香;“纖云散”則如女子搴開帷幕或揭去面紗;然后水到渠成,寫出了“耿耿素娥欲下”。如依王說,不用“桂華”而逕說“月明”,則肯定不會有現在這一栩栩如生的場面,讀者也不會有飄飄欲仙的感受。上面所說的美成此詞設想新奇,構思巧妙,正是指的這種表現手法。
然而作者的筆觸并未停留在這里,他又從天上回到人間,寫“時序風物”和“人家宴樂”之盛美。但作者把這些全放到背景中去寫,突出地寫只有在良辰佳節才出來看燈賞月的女子,故緊接著繪出了“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的窈窕形象?!暗拧倍郑∨c上文“素娥”相映襯。“蕭鼓喧,人影參差”是寫實,卻用來烘托氣氛,體現鬧中有靜;而以“滿路飄香麝”作為上片小結,到底是因人間有衣裳淡雅而又馨香滿路的“楚女”引起作者對團?而明朗的皓月產生了“耿耿素娥欲下”的聯想和幻覺呢,還是用月里嫦娥來襯托或擬喻人間的姝麗?仙乎,人乎,那舊由讀者自己去補充或設想,作者卻不再饒舌了。此之謂耐人尋味。
上片是作者眼前目擊之景,下片則由當前所見回憶和聯想到自己當年在汴京元宵賞月的情景,用“因念”二字領起。結尾處的今昔之感,實自此油然而生?!岸汲欠乓埂笔翘囟ǖ臅r間地點:“千門如晝”寫得極空靈概括,然而氣派很足:“嬉笑游冶”轉入寫人事,即都中士女在上元節日總的活動情況,其中也包括作者在內。這些都是寫上元應有之文,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可是著重點卻在于“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這大有“晚逐香車入鳳城”(張泌《浣溪沙》)的味道。柳永在一首《迎新春》的詞里寫汴京元宵的景況也說:“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迸c周詞所寫,意趣正復相同。不過柳詞樸實坦率,直言無隱;周詞委婉含蓄,比較收斂而已。柳詞是客觀描述,周詞則由上片的眼前風物回顧當年,情緒上是由波動而克制,終于流露出年華老去,“舊情衰謝”的無可奈何之感。故兩詞風調仍復不同。這里對“自有暗塵隨馬”一句想多說幾句。歷來注家于此句都引蘇味道《上元》詩中五六二句:“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軾《密州上元》詞則反用其意,說是“更無一點塵隨馬”。而周詞此處的用法似與蘇味道詩略異其趣。意思是說女子坐著鈿車出游,等到與所期男子在約定地點相遇之后,車尾便有個騎馬的男子跟蹤了?!鞍怠辈华毿稳荼获R蹄帶起的“塵”,也含有偷期密約,躡跡潛蹤的意思。這是蘇味道原詩中所沒有的。
底下作者自然而然轉入了自嗟身世?!澳旯狻倍涫钦f每年都有這樣一次元宵佳節,可是自己飽歷滄桑,無復昔日情懷,那種嬉笑游冶的輕狂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了。于是以“清漏移”三句作結。一到深夜,作者再也無心觀賞燈月交輝的景象,流連追歡逐愛的風情,于是就乘著車子趕快回到官?。ā帮w蓋歸來”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意味),心想,任憑人們去狂歡達旦吧。結尾之妙,在于“從舞休歌罷”一句有兩重意思。一是說任憑人們縱情歌舞,盡歡而散,自己可沒有這等閑情逸致了;二是說人們縱使高興到極點,歌舞也有了時,與其燈闌人散,掃興歸來,還不如早點離開熱鬧場合,留不盡之余地。作者另一首名詞《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的結尾也說:“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倍际菍懽约簾o復昔時宴安于聲色的情懷,卻又都盡極蘊藉含蓄之能事,也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吧。到了李清照,由于感情過分悲涼傷感,便直截了當地寫出“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臨江仙》)這樣萬念俱灰的句子,看似衰颯,情感卻反而顯得奔放,不嫌其盡。有人認為李清照的《詞論》中沒有提周邦彥,事實上卻是承認周邦彥為詞道正宗的,以此看來,未必盡然。
《解語花·上元》作者介紹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歷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贊揚新法?;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10」解語花作文
周密《解語花》原文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聲成句
晴絲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煙梢,壓闌干、花雨染衣紅濕。金鞍誤約,空極目、天涯草色。閬苑玉簫人去后,惟有鶯知得。
余寒猶掩翠戶,梁燕乍歸,芳信未端的。淺薄東風,莫因循、輕把杏鈿狼藉。塵侵錦瑟。殘日綠窗春夢窄。睡起折花無意緒,斜倚秋千立。
「11」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黃葵
清-李符
苞含鴉額,萼吐鶯衣,娟娟露華曉濯。
麝菊疑開,近籬根、挑蠹認時還錯。
迎風婉約,剛占得、雕欄一角。
綠鬢捧來金盞側,思瀉香醪酌。
鄰墻飛度媚蝶,松粉乍勻,黏辦有誰覺。
斂向斜陽,甚芳心、偏怯夜來蟾魄。香閨憶昨。
織罷流黃褰翠箔。說道似他顏色好,裁剪秋衫著。
「12」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雨后荷花
清-吳敬梓
青萍乍破,綠葉低翻,掩映遙天罅。香心撩惹。
還剩有、珠顆盈盈欲瀉。碧筒堪把。
剛植向、藥欄花榭。愛多情、水佩風裳,伴幾時間暇。
因憶錦帆銷夏。露輕盈半面,星眸頻射。館娃荒也。
誰提到、玉樹后庭閒話。江姝淚灑。
曾記取、珠珰偷卸。到如今、蓮步荷衣,付雨婚風嫁。
「13」解語花作文
解語花.白桃花
清-熊璉
凈洗胭脂,香生艷雪,不為紅顏誤。輕盈如許。
消魂煞,半面文君縞素。天臺舊路。
怕玉洞更無尋處。聽墻東,子夜歌殘,脈脈憑誰訴。
露井春光無數。訝千紅隊里,瓊瑤一樹。娟娟楚楚。
任飄泊,未染人間塵土。芳魂誰主。
被淡月清風留住。小窗前,夢入梨花,同按霓裳譜。
-
更多精彩解語花作文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解語花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