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作文(系列12篇)_花婆婆作文
發布時間:2021-02-15
花婆婆作文(系列12篇)。
★ 花婆婆作文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描寫了一個小女孩的婆婆,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情,遇到過的事情,非常好,花婆婆讀后感。我覺得在撒種子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她年紀那么大,還要出去撒種子,而且是她所有路過的地方都要撒,而且還非常累,但是她沒有覺得累,卻覺得很好。這個繪本的繪畫太漂亮了,繪本里的建筑風格和我們周圍的不太一樣,可以細心看一看呀!看看都是什么樣的建筑風格。
當花婆婆還是一個名叫艾麗絲的小女孩時,常常坐在爺爺的腿上聽她講故事。每次爺爺講完故事,她就會說:“爺爺,長大以后,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讀后感《花婆婆讀后感》。當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薄昂芎茫睜敔斝χf,“但你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p>
艾麗絲很快就長大了。
她去了一座真正的熱帶小島,還爬過雪山,走過沙漠。當她從駱駝背上摔下來以后,她在海邊買了一座小房子住下來?!皩α?,我答應爺爺,要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但是做什么好呢?這世界已經夠美了?!彼鎸Υ蠛?,不斷地想著這個問題。
冬去又春來,她爬上山頂,發現那里開滿了一大片藍色、紫色和粉紅色的魯冰花。于是她買來了一大包魯冰花的種子,一路走一路撒,撒在了公路和鄉間的小路邊,撒在了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墻下面。第二年春天,這些種子幾乎同時都開花了。她終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
她現在已經非常老了,頭發也白了,可她還是在不停地種花,每年都開出更多更美麗的魯冰花。
《花婆婆》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從小就想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長大后,她游遍了好多地方,后來受傷了,就在海邊住了下來。她把魯冰花的花種,灑在了公路邊,學校前面,教堂后面......可是周圍的人都不理解他的舉動,覺得他是個怪婆婆。春天來了,小鎮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魯冰花。這是大家才明白她做了一件什么事,都親切的叫她花婆婆。
世界如此美好,太陽給我們光明,四季給了我們變化,花朵給了我們芬芳......我要描繪,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閃爍的繁星,交界的月光,我要記下,和睦溫馨的家,團結互助的班級,美麗的校園......
《花婆婆》,花婆婆是誰?為什么叫她花婆婆?一個叫艾莉絲的女孩答應爺爺長大以后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老了之后,住在海邊,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于是,艾莉絲開始了她的夢想之旅
花婆婆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一路成長為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使者。我長大后,也要像花婆婆一樣,答應別人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難,一定要去做到。平時不亂涂亂畫,不亂扔垃圾,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美好。
讀了《花婆婆》,我知道了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你看,花婆婆從小到大一直在做她爺爺說的三件事情,就算是受傷了,年紀大了,她也依然堅持著,為的就是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最后她做到了。我也有我自己的夢想,現在我要好好的學習,將來才能實現夢想。
繪本中的花婆婆總是一張側臉,一個人高高地昂起頭,任風吹亂頭發,一路走得飛快。我們看不清花婆婆臉上的表情,印象中只留下一個女人永不磨滅的身影。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其實花婆婆可以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她們或許默默無聞,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為了讓孩子獲得自然的情感體驗,將這個故事推薦給了二年級孩子學習。
花婆婆艾麗絲答應爺爺長大以后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艾麗絲長大了,實現了自己的兩個愿望:去旅行和住在海邊。但是答應爺爺的事情卻不知道怎么做到。有一天,當她發現山頂有一大片藍色、紫色和粉紅色的魯冰花時,她有了一個好主意。她走到哪里,就把種子撒到哪里。第二年春天,她走過的地方都開滿了美麗的魯冰花。大家都叫她“花婆婆”,因為花婆婆用鮮花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在花婆婆小的時候,花婆婆常聽爺爺講年輕時候探險的故事,她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周游世界,等我老了之后也要住在海邊!”爺爺說:“好呀!可是還要完成第三件事。”“什么事呀?”花婆婆問?!白屖澜缱兊酶利?。”“好哇!”花婆婆長大后周游世界,去了很多國家,但是,在一次旅行中不小心傷到了腰?!拔业牡谝粋€愿望也算完成了?!彼f。于是,她在海邊的木屋里調養。第二年春天,房子周圍開滿了魯冰花,花婆婆立刻下了床,采集許多魯冰花的種子,種子充滿了衣服的口袋,花婆婆便去散步,她走到哪兒就把種子撒到哪兒。過了一年又一年,世界到處都有魯冰花,都有花婆婆的足跡……
《花婆婆》是這學期我帶孩子們在課堂上讀的第二本繪本。第一本書側重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故事比較簡單、易讀,也很有趣,從中受到啟發;而這一本書,相對來說就比較深奧一些,故事平鋪直述,沒有什么很吸引孩子的故事情節,但是慢慢讀來、細細品味,卻值得人深思,整個閱讀過程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書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圖畫,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書中傳達出來的“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也剛好和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主題相呼應,同樣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的事,除了去幫助別人,關注到人,還可以關注到物,于是拓展了孩子的思維。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達到了較好的效果,明白了什么是環襯頁,它與扉頁的區別,同時能夠歸納出對于三件事情的傳承,所以能夠較好的掌握文本。
課堂上,我通過圖文對照,欣賞圖畫美的同時,品味文字的美,感受故事的美。如在盧菲絲小姐做第二件事時,盧菲絲小姐海邊的房子,我先出示圖片,讓孩子欣賞美麗的圖片,孩子先說,鍛煉了口語的表達能力,再回到文字,品讀文字帶來的美感。又或通過看圖猜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看花婆婆給圍著的孩子們講故事時,讓孩子們來猜,他們會講什么?讓孩子去思考、表達,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也對前面的故事有一個回憶的過程。
學生分角色朗讀文本,增強學生閱讀的參與性,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在閱讀爺爺對艾莉絲的對話和花婆婆和“我”的對話時,讓孩子參與進來,分角色讀,不僅孩子的閱讀興趣高漲,而且,忽然明白,爺爺要花婆婆做的事和花婆婆讓“我”的事是一樣的,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創設情境,走進故事,體會花婆婆的一生。就情境創設這一點,覺得自己做的不是很好。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有部分孩子越往后讀越沒有什么興致,在這一方面還有待改進。另外,對于文本缺乏一個整體性的掌握,所以對于部分孩子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從前,有個小女孩,她和爺爺說好了她一生只做三件事:出去旅行、在海邊住、把海邊變得更美麗。過了幾年,小女孩帶了一些花種子,去了好多地方旅行。等到她老了才到海邊買了一座小房子。然后她開始做第三件事,她先把花種灑到地里,經過她的精心照料,這些花沒過多久已經長得很好了,因為她種花很好,所以當地人們就叫她“花婆婆”。
我記住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和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樣,也想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也想到平靜的海邊住。我不喜歡種花,因為我不想讓別人叫我“花公公”,但是我更喜歡研究昆蟲和動物。比方說,甲蟲的翅膀為什么是透明的?蝸牛為什么有兩道粘液?誰都知道昆蟲都會飛,可是為什么螞蟻不會?我和小女孩一樣,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向往的事。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和你的想法一樣!所以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孤獨的喲。
今天我讀了一個美麗的繪本故事《花婆婆》,書上畫了在藍色的大海邊有一座小房子,房子的周圍以及山坡上田野上到處都開滿了漂亮的魯冰花,有藍色的,紫色的,還有粉色的,美極了!讀完后我發現了為什么會這樣。
花婆婆小時候答應爺爺三件事情,一是長大后要向爺爺一樣到處去旅行,她爬過高高的雪山,穿過沙漠,走過熱帶雨林,認識了很多朋友。后來她從駱駝的背上摔下來受傷了,于是她決定做了第二件事情,在海邊找了一個房子住了下來,她買了許多魯冰花的種子撒在了花園里,但后來她發現田野里也開滿了魯冰花,她很驚奇,于是她買了更多的種子,她每天都出去撒種子,只要是她經過的地方她都會撒下種子,大家都喊她是又老又瘋的怪婆婆,可是她并沒有放棄,第二年春天到處開滿了各種顏色的魯冰花,她終于完成了第三件事情,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
我讀了《花婆婆》,花婆婆小時候叫艾莉絲,她和她的爺爺就是搭乘一艘大帆船來到美國的。艾莉絲的爺爺在房子的一樓開了一家店。晚上,艾莉絲常常坐在爺爺的膝上,聽他講發生在遠方的事情。
每次爺爺說完了故事,艾莉絲就接著說:“爺爺,我長大以后,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當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樣住在海邊。
”“很好,”爺爺笑著說,“但是,你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聽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很遠的地方旅游,第二件事就是在海邊住,第三件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情。最后他做了,讓我們的世界更美麗。我們應該向奶奶學習,用勤勞的雙手做些事情,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在校園里種樹。植樹之后,我們很高興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第二年,我和我的同學來看我們班上種的樹。我們的樹長得很高。我們很高興。
花婆婆很努力。她種了許多美麗的油花,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快樂?;ㄆ牌抛鍪虑槌约旱哪繕硕?。如果我長大了,我想畫出所有我看到的好東西,當然,我會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我讀了《糖巫婆和棒棒糖》的故事,我知道了分享是很快樂的。
糖巫婆的脾氣可壞了,有一次,一個小女孩笑著從糖巫婆家走過,糖巫婆看見了說:“誰的笑臉都不如我糖巫婆甜?!庇谑撬研∨⒄匙×耍诺綐渖?。
她還把開心的小男孩也放到了樹梢。她去了又去。一只小青蛙看到她的鞋子是糖做的。她舔了舔鞋尖。糖巫婆生氣了,抓住了小青蛙。小青蛙跳進了水里,她也跳進了水里。結果,她融化了,變小了。
小男孩和小女孩從樹上跳下來把她釣上來。后來,她再也不壞脾氣了。她把棒棒糖烤得很軟,不僅讓自己有了過去的身材,還邀請小女孩到她家吃糖。
我們不能和糖巫婆一樣太自私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大家一起分享才是最快樂的!
青島銀海學校二
我一口氣讀完了《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這本書真是太精彩了,主要說的是:主人公安迪沒有外婆也沒有奶奶,這使他很傷心,可是有一天外婆神奇地出現了,帶著安迪四處游玩,領著安迪見識世界。讀完此書,說句悄悄話,我也很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外婆,雖然我的外婆也特別好。
★ 花婆婆作文
我第一次讀《花婆婆》這本書還是在上小學前,那時吸引我的是美麗的封面和插圖。今天,我偶然又翻出這本繪本,看到扉頁上寫著獻給所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人,我好奇地又讀了一遍,果然有了新的感想。
主人公盧菲絲小姐在小時候常常聽爺爺講旅行的故事,她也立下了兩個心愿:第一個是長大后要像爺爺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第二個是當老了的時候也要住在海邊。爺爺笑著告訴她,還有第三件事一定要記得做,那就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盧菲絲小姐長大后,她實現了她的前兩個心愿:去了很多地方旅行,老了也在海邊住下了。后來當她背傷復發,躺在床上不能行走的時候,她還在思考怎樣完成第三個心愿。忽然看到去年種的魯冰花,覺得很美,她就有了主意。傷好后,她到處播撒花種,大家都叫她又老又瘋的怪婆婆,等到第二年春暖花開時,漫山遍野開著魯冰花,別人都稱她花婆婆,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三個心愿。
當我讀到漫山遍野都開滿魯冰花時,我被這美震撼了,不僅僅是成片的魯冰花美,還有老婆婆心中那份為世界增添美的執著精神美。后面,盧菲絲老婆婆的外甥孫女,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也立下了和盧菲絲當年一樣的愿望,也包括著最重要的第三條: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我覺得這句話就是美麗的,我也要和花婆婆一樣,做讓世界更美麗的事。
我又在思考:怎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呢?或許是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樣撒花種?或許是在同學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還是把看到了的垃圾撿進垃圾桶?媽媽告訴我:勿以善小而不為,只要心中有這樣的信念,一定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機會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 花婆婆作文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四季特征明顯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紅梅、臘梅、水仙花、白玉蘭。
2、《花婆婆》PPT。
3、兒歌四季花開:
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涼爽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寒冷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備有: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
4、背景音樂。
過程與記錄:
一、聽故事。
1、引出活動:
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Y),認字嗎?《花婆婆》。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這里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
在活動中:
老師: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
孩子:老人。
老師: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孩子:種花的買花的喜歡花的
2、講述故事
老師: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們聽聽故事。(音樂起)
(講到:第三件事后,插問)。
老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師:就是去旅行)在海邊住
3、繼續講故事。
二、四季開的花
1、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引發交流四季開的花。
老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老師: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兒會在什么季節開放嗎?
從這里,延伸出另外的學習內容:關于花卉的活動。我認為,盡管故事最能凸現的是情感教育,但情感認知也需要現實認知作基礎。所以,一個故事一定蘊含著認知或其他的學習因素。另外,孩子在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也需要變換不同的學習內容或方式,才能保持學習熱情,所以,這里的走神,對主題和孩子的學習,都是有用的。只是,這時的故事,已經是孩子的認知活動的平臺了。
在活動中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開得荷花是在夏天里開的
老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孩子:梨花康乃馨(很踴躍)。
這里的兩個問題,前者難,后者易。按邏輯,應該先易后難??墒?,現場要觀察,孩子對于花卉的經驗有多少。
如果,孩子的花卉經驗積累比較正常的,那就先難后易,因為,先難讓有著一些四季花卉經驗的孩子,極力地搜尋自己的記憶,需要集中精力。而后易讓繃緊的思維,稍稍地松了一口氣,學習積極性依然很高。
如果,孩子的花卉經驗很少。那么就要先易后難,因為,先易讓孩子在少有的花卉經驗中,回答相對簡單的問題,再從孩子知道的花卉出發,開始思維的二維思考,但這時后難,往往帶有接受的性質,如***是什么季節開放的呢其實啊,***是在夏季開放的
本次活動,提問是先難后易。孩子先愣了幾秒,漸漸地有5個孩子相繼回答,后來,孩子的回答很踴躍,有些剎不住,場面因孩子的自信而熱烈。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師:其實,我們現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種。我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兩人一起,去認一認:這是什么花?
是在什么季節開放的?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花兒、夏天花兒)
孩子:(操作)。這時應該關注不認識字的孩子。老師出示字卡時,孩子跟讀一邊。
重點把握:
桂花:是在夏天過后的中秋節時開的,中國人常說:八月桂花香。
玫瑰:這是紅玫瑰,紅玫瑰是在火熱的夏天,開得最紅。
在活動中:
孩子:玫瑰是冬天開的
老師:紅玫瑰是在火熱的夏天,開得最紅。
孩子:桂花,不知道
老師:它是在中秋節開放的
孩子:夏天秋天,中秋節當然是秋天
老師:沒錯,是秋天。中國人關于桂花的詩叫:八月桂花香。
孩子:對,八月十五中秋節。
3、唱一唱:四季花兒開。
1]老師:還有許多花,會在四季里開放,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把花兒在四季
開放的事,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這里有一些兒歌,我們一起有節奏地唱唱看。
這里既幫助孩子認字,又有了節奏的范式。在春、夏讀完后,提問:剛才是用手來打擊節奏,還可以用什么來打擊節奏?(提示:腳,動作都可以表示節奏)
在活動中,請一個孩子回答:迎春花。孩子回答得節奏完全相符。于是,孩子和朋友兩人選一種花各自練習,一問一答。
老師提示:節奏和別人不一樣,那會更美好。
交流中,兩個女孩用轉腕動作表示節奏,大受贊賞。兩個女孩用手擊頭打節奏。
老師:節奏倒是表示出來了,頭受傷了,這事情就不美好了。所以,不要打頭。
孩子:桃花桃花朵朵開。
老師:瞧,重復桃花桃花真好聽,多美!
2]老師:出示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讓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節奏),是水仙花,怎么唱著回答?
女孩子節奏完全正確,大家跟著學一次。
老師:啊,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其實,這里的感嘆,都是為讓孩子感受現實中的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為后面的情感深化的環節作鋪墊。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歸故事。
老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寫信買了許多花籽可是,孩子們也不知道將
來會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師: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讓孩子擁有
一個短暫或許是永久的理想。
孩子:(愣了10多秒)念兒歌
老師:對,唱歌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孩子:做花,做紙花、布花,會讓世界更美好!
老師:是啊!那些紙花、絹花可美麗了!
孩子:彈琴。我彈的鋼琴聲傳到許多人家里,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老師:??!真的美好!
孩子:我要保護世界
大家:?。?/p>
孩子:讓大家知道,不要在水里扔垃圾,小河就變得更美好!
老師:對!小河一美好,世界也就更美好!
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知道嗎?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孩子想的美好的事情,都很實際,那是前面的伏筆所致。
★ 花婆婆作文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名字叫《花婆婆》,從前有個叫艾利絲的小姑娘,她決定實現自己小時候答應爺爺的三件事情,于是她開始去各地旅行,爬過高高地雪山,走過沙漠,穿過熱帶雨林,使她交到了許多難忘的好朋友。由于她背部摔傷所以才停下來做第二件事情,找個靠海的房子住了下來,當她發現山坡上開出大片藍色、紫色、粉色的魯冰花時,她決定實現她答應爺爺的第三件事情,于是她買來許多魯冰花的種子,把種子撒在公路和鄉間小路上,把種子撒在學校和教堂,把種子撒在她所有經過的地方。到了第二年春天,她所撒下種子的地方全都開滿了美麗的花朵,她終于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完成了答應爺爺的三件事情。
讀完故事我非常感動,艾利絲是一個守信用,講愛心的人。我以后做事情也要向她學習,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堅守承諾,說到就要做到。平時也要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會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