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集合十九篇)

發布時間:2020-04-07

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集合十九篇)。

『一』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國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中體現,我們在學習中碰到的論語、唐詩、宋詞,都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門。它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與現代比擬,都有良多不同。有的比較難理解,有的讀著很希奇。固然難懂,但是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理解后,發現它儲藏著無限的`聰明和美。

國學中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小時候,媽媽常常去上班,那時候的我經常會哭鼻子。長大后,讀了蘇軾的《水調歌頭》,結合起小時候的情景,便理解了詞里所說的一切,“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啊,有相聚就會有告別。這首詞告訴我們,人生不可能都萬事如意,不如意的時候,不要過分的計較,最好坦然面對。論語中有子說道“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就非常有道理,有些人在家不尊重父母,更不用說在學習上服從老師教誨。有些人在家服從父母的指令,那么不可能在學校不完成老師的任務。

國學中蘊含著糊口的美。就像《望廬山瀑布》一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弊髡呃畎拙唧w描寫了廬山瀑布的宏偉和天然風景的壯觀。當我真正到三疊泉去看的時候,這句詩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詩人真的把天然景觀的狀麗表達的淋漓盡至。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也描寫了廬山的山從各各角度看都是不一樣的。這兩首詩真正把糊口的美展現了出來。

國學中還蘊含著做事的方法。論語里的一句話就讓我受益匪淺。“溫故而知新,可認為師矣。”就是指溫習舊的知識時發現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好比,以前我看過《西紀行》,良多詞都不懂,前幾天又拿出來翻了一遍,許多不懂的詞,現在全明白了。直到現在我才體會到這就是國學里的學習方法。

國學是個博大精深的學問,我現在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后還要繼承學習它吸收它有益的影響,讓我能更好的成長。

『二』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珍愛生命手抄報:珍愛生命手抄報——我想大家一定都看過四川大地震中關于生命的故事,他們在快要失去生命之時,知道如何安慰與保護自己,得到自己僅有的唯一的生命,這是因為他們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已經不再。珍愛生命手抄報:珍愛生命手抄報——世界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雖然有些東西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他們都由有生命的東西轉化而來的。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屬于我們,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手抄報:珍愛生命手抄報——讓我們的成品——沉穩寧靜廣博透明的心,覆蓋生命的每一個清晨和夜晚。從此不再因外界的風聲鶴唳而瑟瑟發抖,不再因世間的榮辱得失而錙銖必較,不再因身體的頓挫不適而萬念俱灰,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飄逝面惆悵莫名……珍愛生命手抄報:珍愛生命手抄報——這是一個炎熱的夏季,持續月余的高溫和干旱,使得我生活的這座城市燥熱難安。河畔的垂柳蔫了,苗圃的花兒萎了,就連廣場上人工種養的草,盡管不時有人噴水,仍顯得面黃肌瘦,弱不禁風。當我被暑氣所逼,下樓來散散心時,圍墻邊那株扎根瓦礫、頭頂烈日的野草,便定格在我的眼中。

『三』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真情流淌于血液,文化蘊含于精神。國學則是從古至今所有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朗朗乾坤,堂堂中華。高齡五千歲,繁衍百億人。

在過去渺遠的歲月當中,撫慰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心;如果你聽過<>,你就能夠體會古人那種簡遠淡泊;如果你欣賞過<>你就可以讀懂中華兒女的悲慨過往。滄桑流淌于指尖,神情落墨在紙上,人生如棋,落子無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人生態度,是國學帶給我們的生命真諦。

天空之大,唯有白云漂浮其中;文化之深,唯有國學熠熠生輝。

當我們靜下心來,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是否曾被其中璀璨的文化所震撼?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一個擁有五千年智慧的國家。

看著臺上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少年,從口中流暢的道出一幅幅押韻的對聯和一句句優美的古詩,我的眼中充滿了羨慕,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我們明明年齡相同,而且同樣是中學生,可是他們是如何留出足夠時間來背誦,了解和欣賞這些優美的古詩詞呢?難道自己當下的學習任務就可以放輕松了嗎?

帶著疑問,我繼續認真看下去,臺上的兩位少年依然是伴隨著古色古香的中國古典文化和振奮人心的音樂進行比拼。如果答題速度跟不上,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回答自己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臺上的人絲毫不分心,他們始終保持一個信念:我永遠是最棒的!而在生活中的一些人,僅僅遇到一些雞毛蒜皮,不足掛齒的小事就滯留不前,自暴自棄。國學,不僅僅是古文,古詩,對聯等方面,它還包括著一個人最起碼的信念,在感覺自己無路可走時,我們一定要堅持陸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神,在遭受別人冷漠是,我們一定要學習孔子“人不知而不慍”的的精神--亦君子乎。

我想問題也該解決了,學習國學,是一個人基本的道德修養,是用來提升自己水平,升華自己能力的一種方法。所以,現在開始,讓我們愛國學,學國學,敬國學,共同歌唱屬于我們中國自己的典雅文化。

現在,無需壓抑,用一副對聯來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敬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炎黃子孫萬代千秋。

『四』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雜詩》

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

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進學解》

7、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8、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浪淘沙》

9、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10、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1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12、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3、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如夢令》

1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子罕》

15、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1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浲躏L黍離》

『五』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課堂之上,總有她頻頻舉手,積極發言的身姿;課間休息,總有她翻閱書卷,伏案思索的背影;異彩紛呈的校園讀書活動中,總有她大展身手的`風采,她就是瑞安市外國語學校四(1)班王姝寒同學。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談古論今任瀟灑?!辨畯男【拖M约耗艹蔀橐粋€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她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追尋著她的讀書夢。

從一年級入學到現在,她閱讀了無數的書籍,國學經典仿佛是雨露和甘霖,伴著她成長,讓她學會許多知識,也教會她許多做人的道理。每個學期,她都被評為學校“誦讀小狀元”。在學校讀書節活動中,她獲得快速閱讀、現場作文、文學常識一等獎,輕松取得“小文學家”稱號。她愛好習作,獲全國小學生自主寫作大賽一等獎,全國“乾有杯”寓言、童話大獎賽二等獎,溫州市“我的課外生活”青少年征文大賽三等獎。她還有書法特長,獲浙江省第四屆大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二等獎,溫州市“蘭亭獎”現場書法大賽一等獎,瑞安市藝術節書法比賽二等獎。她也擅長演講,獲瑞安市中小學生“黨在我心中”主題演講比賽二等獎,“我愛祖國我愛黨”故事大王獎……

讀書明理,讀書益智,書給她注入了前進的動力,增強了信心和勇氣。相信在書籍這座燈塔的引導下,她會牢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古訓,勇往直前,在浩瀚書海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到達更加光輝的彼岸。

『六』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1、因此,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一般讀者,閱讀都是一種有益的文化體驗和知識收獲。

2、從心理學角度,在《探索生命》里,我也分析過,人確實是有矛盾的一面。這種矛盾性無法避免。但沒有矛盾的人生,不可想象。你無法從平靜中得到動力,有交互才有力的作用。人生不就是如此嗎?

3、在他的醫治下,日本軍官脫離了危險,存活了下來。但就在日本軍官快要出院的時候,這位名醫又用刀捅死了這個日本軍官。日本軍官臨死問為什么救他,又殺他。名醫說:“我跟師傅學醫時候發過誓,救人不問男女老幼,不分貧富,不分種族,懸壺濟世是我的職責。你在垂死中,我不得不救,我是醫生。殺死你,我也不得不殺。我不殺你,國恨家仇難下心頭,我死去的女兒也會恨我的?!?/p>

4、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5、越長大,越經歷一些事情,越發現生活不易。每個人的生活如此不易,我不愿意讓你在我這里也是不易的。一個真正寫作的人,不應該是俗氣的,不應該總是被瑣事纏身,也就是說你必須給自己留出獨處的時間,寫作的時間。

6、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7、我看到網上有人這樣評論向佛的人,說很多向佛的人,都是懦弱的人。都是不大敢面對貧窮和現實,通過佛學來得到安慰。評論這樣語句的人,大概忘了,釋迦摩尼是什么身份。他出生為王子,家境富裕,何來懦弱和貧窮?

8、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9、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

11、坐的累了,我起身走走。發現空位還有。可是在走廊兩邊,還睡著人??恐囬T廂睡,身下又什么都不鋪,有多冰冷可想而知??墒沁@兩位農民工,一睡就是一兩個小時。

12、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13、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14、所以你會發現,沒有哪個首富,能成為大作家。不是他們沒有思考,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寫。他們的日程表可能排到了一個月后了,怎么靜心寫作呢。我挺敬佩馬云,不迷戀金錢,不執著權利,敢于做時代的弄潮兒,又敢于放下,他的成功順理成章的。所以首富往往影響力很大,甚至比很多作家影響力大。

15、你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會引發更多的思考。我在小說里,看過一個關于抗日的故事。一個日本軍人受了重傷,找當地的中國名醫醫治。所有的人都勸這位名醫,你不能去。日本人不該救,不值得救。而且救不活你得死,救活你也不撈好。但名醫不為所動,不顧罵名,依然奮力搶救這個日本軍官。

16、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17、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18、摘自獨立學者,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散文作品。

19、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20、因為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梳理和摘錄,讓讀者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21、品人生,就像品一碗清茶。微澀中帶有淡香,慢慢品,入口不要急。形形色色,人來人往,都在一碗茶里。生活不易,才有嚼頭。當你遇見一個人的時候,他讓你舒服,如沐春風,你就好好和這個人學,你學別人的時候,學著學著就像了。當你遇到另一人的時候,他讓你恐懼,不安,你也好好看著這個人,你一定要問,我是這樣的人嗎?不要畏懼任何人,你是什么樣的人,你也不要畏懼。因為我說了,任何人都得被救,即使總是迷失自己,想放棄自己。但我也說了,值得被救,和能被救活是兩個概念。

22、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喝的不行了,到醫院,我們不能說,他不值得被救。即使他的妻子兒女總是罵道:“喝死算了,禍害人的人?!彼绾螑圩约?,愛別人,這也是一個問題。

23、每個人所攜帶的行李不同,每個人的目的地不同,每個人的面孔不同,連每個人的打鼾聲都不同。但人生的終點都一樣,從出生要走到死。這是個嚴肅的問題,有時候卻好笑。你仔細想想,你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人間,卻要冒著生命危險走到死。無論是嚴肅的,還是搞笑的,此刻睡著的人不會察覺。

24、人生就是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到站。火車是一個工具,載著你到達你想去的地方。所有你之外的東西,都是工具,你要控制工具,而不是讓工具控制你。你快樂,你就快樂,你痛苦,你就痛苦。你——是你的一切。

25、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p>

26、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27、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28、我此刻坐在榆林開往西安的K655列車上。此時夜已深,我周圍鼾聲四起,很是熱鬧。但我的內心很平靜。

29、你確定了,這不是悲傷的事情,當然就確定了,人生不是悲傷的事情。冒著生命危險來,是為了悲傷嗎?是為了等死嗎?反正都是要耗費生命去生活的,那么還有什么好怕的。所以生命的誕生和終點,都不重要。過程才精彩,才重要。

30、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31、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32、火車一開,天各一方。人生的不同,往往就是這樣開始的。我在想,當兵挺好的。與其迷茫流落在社會上,不如迎接一場新的洗禮。

33、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34、讀者可以通過來學習漢字的演變、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淵源等內容。

35、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36、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37、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8、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3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p>

40、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41、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4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3、眾生覺得自己很累,但這并不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因為經過一些勞累的旅途,會實實在在得到一些東西。我們把這叫做成長。

44、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45、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46、借人物 及時還 后有急 借不難

4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p>

48、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49、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50、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51、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52、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53、值得閱讀。

54、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55、醫生是從死神手里搶人的人。魯迅棄醫從文,就是覺得從文能喚醒和拯救更多的人。所以這方面來說,作家也是從死神手里搶人的人。每個人都值得被救嗎?這是一個問題。

56、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57、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58、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59、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60、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61、我似乎從他的眼神里,讀到了他的想法。他是不自信,不敢去找。也是害怕打擾別人,或者說被人拒絕。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的。我之前沒有買到座位的時候,也是站著。沒有想過還有空位,是跟著一起站著的人學會的。這個阿姨經常坐火車,她說:“每一站都會下人,車廂這么大??隙ㄓ泻芏嗫障稌r間,座位上沒有人。你就可以去坐一下?!?/p>

62、人害怕孤獨,害怕無聊的生活,是因為人害怕一成不變。你需要不斷刺激自己。有一些東西,就是這樣被我們發明出來,好像就是要刺激,甚至毒害我們自己。但我們樂在其中。比如煙,酒,檳榔,毒品……我們都知道吃多了有害健康,但還是樂此不疲。

63、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64、大多時候坐在火車上,我是不睡的。就在剛才,一位鄰座的大哥說:“火車司機也困了,睡著了?!被疖囃?吭谶@個不知名的地點,已經20多分鐘了。每個醒著的人,內心是焦急的。

65、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6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p>

67、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68、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疲骸缜腥绱瑁缱寥缒ァ?,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69、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7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1、答:《論語》

72、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73、貧窮是一個問題,但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就算人人有能力購買臥鋪,可是有那么多臥鋪嗎?就算人人可以買車,可是有那么寬的路嗎?看待窮富的方式,似乎比窮富本身有深意。不否認每個人都渴望富裕,因為富裕是獲得資源的一個工具。

74、/2、行進的列車

75、我相信所有攜帶重行李的人,身后都有這樣一個母親。生活的不易,生活的壓力,也是從過去傳遞到今天的。后輩的我們,背起了父母們再也背不起的行囊。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歷史學家說歷史是沉重的。

76、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77、待婢仆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78、同時,對于個人修養和人生哲理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值得一讀。

79、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80、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81、“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父母在不遠游?!薄叭说膬r值在于奉獻。”“春風十里不如你。”……看到這些句子,你就知道了,愛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就是如何愛自己,如何愛別人的秘訣。

82、一上車不久,我就看到一個小伙坐在洗手臺上。他戴著耳機,似乎在玩游戲。他應該注意到了,我旁邊的座位空著。但他遲遲沒有過來坐。我猜他擔心座位有人。所以我就叫了他。我說:“這有座位,你先坐。人來了,你再讓?!庇谑撬铝?。

83、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84、但還有一點,完全不暗事理,獨居在家,不經歷瑣事困難的人,也不適合寫作。因為寫作寫的是人,人的生活。人的生活不易,就體現在這些或高興,或悲傷的事情上。所以你還要深入生活,深入觀察生活,觀察人。

8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p>

86、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87、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88、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89、每個人其實都是修行者,修的不是學歷和能力,一定是修養。說的通俗點,就是性格。一開頭我就說了,人都難。有的人遇難事耿耿于懷,很多年不能釋懷。而有的人,遇事要么堅強,要么坦然,總之心態敞亮。這樣的人,勢必活得自然。

90、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作家,但幾乎每個人都想成為首富。作家本身也希望自己有錢,不為生活所困。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91、說到因果律,你大概會想到佛。佛說人皆有佛性。所以在佛的眼中只有兩種人。向佛靠近的人和即將放下屠刀靠近佛的人。所以佛學講眾生皆有靈性,不可殺生。殺生就是在造孽。

92、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93、我曾經寫過一句話:“妄想從無盡放縱中得到解脫,是自取滅亡。”遠離死亡,愛自己,坦然面對生活的快樂和挫折,就總結這一句就夠了。但能堅守信仰的人,又有多少呢?

94、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95、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96、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97、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像個嬰兒。歸去的時候,體味了人生百態,什么都可以理解,可以坦然,就算是一種大覺悟。

98、弟子規 圣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99、余力學文

100、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101、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102、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103、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104、生活如一碗清茶

105、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退錯

106、其次你會注意到農民工,他們的行李總是最多的。我對面一個師傅,就背著厚厚的被子。放不到行李架上,只能放在地上。他們總是急急忙忙,跑步前進著登車。同樣的經歷,我在上學時候有的。母親總是為我打包滿滿的東西。她總是說:“車拿呢,又不是你拿呢!”她也會說:“這些東西,到了地方上都得買。又貴又不好。”

107、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08、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109、大多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人,大概可以有這個感悟,那就是你離真相越近的時候,往往離你自己越遠。當然這不是悲哀,是一種獎勵吧。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

110、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111、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112、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113、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114、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p>

115、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116、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117、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118、過能改 歸于無 倘掩飾 增一辜

119、非圣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120、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121、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22、旁邊還站著一個小伙。我問他去哪?他說:“我去杭州。”杭州是這趟車的終點站。起碼得30個小時。30小時竟然沒有坐。我跟他說:“里面有很多空位?!彼悬c不相信我,看看車廂里說:“沒有吧?”

123、我說肯定有,甚至還有幾個人一個人睡三個座。他點點頭說:“我一會去看看?!?/p>

124、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125、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126、勿自暴 勿自棄 圣與賢 可馴致

127、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128、火車就好像一個實驗場所,你能看到各種人在一起的景象。首先,現在是當兵季節。他們統一的藍色制服很搶眼。來的時候,見到了很多送行的人。我還為一對情侶拍了照片,我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這一生重要的一張照片。女孩不斷給當兵的男孩拍照,數量不會低于50張。也有哥們來為哥們送行的。他們在欄桿的兩邊,一直在聊,舍不得返回候車廳。

129、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I無變

130、火車在幾百年前是不存在的,那么古人從呼呼浩特走到杭州,得走多少天呢?有首韓愈的詩歌叫《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p>

131、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13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3、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134、這個時候韓愈已經是晚年了,他的小女兒,就死在了路上。這大概是韓愈最悲痛的一首詩歌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人類確實得到了解放,拉長了生命的長度。倘若那個時候有火車,韓愈的小女兒估計可以存活。速度是可以觸摸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不過速度有限制,永遠不能超光速。所以我們還要拓寬生命的維度,讓他在各個方向上成長,那就更精彩了。

135、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136、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137、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如果真的不要命的話,再好的醫生也救不回來,再好的作家也說服不了他。因為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是屬于他的。但生命的矛盾性和社會性,告訴我們,生命不只是屬于自己。

138、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139、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40、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141、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142、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143、——靈遁者

144、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145、我以為最好的生命的狀態,就是一碗清茶。男女老少都可近它。不會厭惡,也不會生出狂熱。所以好好品自己這碗茶,好好生活。我在這里等你,希望你春光滿面,攝人心脾!

146、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147、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148、房室清 墻壁凈 幾案潔 筆硯正

149、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150、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國學經典段落摘抄大全

151、此外,的內容豐富多樣,有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文化歷史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滿足讀者不同領域的需求。

152、這是我讀的一個非常深刻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相信,任何人都值得被救。但值得被救,和最終被救是兩個概念。你欺負了別人,就要想著別人可能會報復。因果律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適用的。

153、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154、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155、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156、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157、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158、行進的火車上,茫茫夜色中,依然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燈光。有燈光的地方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是目的地。一定會有人在這個地方下車,一定會有人在這個地方守候。

『七』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1、苛政猛于虎也。

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啤だ钯R《南國》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7、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9、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1、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龂鴦?/p>

13、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1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17、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1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獓Z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0、滿招損,謙受益?!渡袝ご笥碇儭?/p>

21、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2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龂T葛亮誡子書

2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2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5、——《尚書》

2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献?/p>

27、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2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29、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30、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洝ご笱乓帧?/p>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啤だ畎住墩撛姟?/p>

3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Y記《中庸》

33、善人者,人亦善之。

3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35、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36、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3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3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啤ぴ 峨x思》

3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0、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唐·李商隱

41、譯:可憐我的父母啊,如此勞苦的養育我。

4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洝ね躏L黍離》

43、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巍W陽修《伶官傳序》

44、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45、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46、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8、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4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獤|晉陶淵明雜詩

50、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5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啤ね醪汀抖派俑问翊ā?/p>

52、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53、故兵貴勝,不貴久。

54、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啤だ畎住督弦鳌?/p>

5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6、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57、——《詩經》

58、強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

59、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啤⒂礤a《陋室銘》

60、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铣な掕I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61、——《詩序》

62、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63、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

6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65、——《孔子家語》

66、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6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巍W陽修《伶官傳序》

6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69、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啤ろn愈《進學解》

7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1、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巍ぬK軾《冬景》

7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啤ざ鸥Α锻馈?/p>

7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7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

75、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7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妒酚洝笕紊偾鋾?/p>

77、多行不義,必自斃。

78、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巍だ钋逭铡蹲砘帯?/p>

79、學不可以已。

8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81、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巍に抉R光《資治通鑒》

82、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巍ぶ祆洹蹲x書之要》

8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鲿x陳壽三國志

84、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8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8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87、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88、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啤⒂礤a《酬樂天揚州初逢》

8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9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蹲髠鳌?/p>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9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p>

9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巍し吨傺汀对狸枠怯洝?/p>

93、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9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9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云》

9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痘茨献印ふf林訓》

97、知子莫若父。

98、譯:(人要有九德)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干而敬業,善于變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制,剛強而務實,勇敢而符合道義。

99、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100、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01、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10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0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104、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10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啤だ畎住秾⑦M酒》

10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献?/p>

10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o《卜居》

108、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啤だ畎住秹粲翁炖岩髁魟e》

10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啤だ畎住缎新冯y》

110、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11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云覽

1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逗鬂h書·廣陵思王荊傳》

113、圖窮而匕首現。

11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1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f子

116、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啤ね醪g《從軍行》

11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1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1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稘h書·枚乘傳》

120、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121、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122、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啤べZ島《劍客》

123、譯:懂得道理并不難,實際做起來就難了。

12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献印陡孀酉隆?/p>

125、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126、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27、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抖Y記·禮運》

128、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巍り懹?/p>

129、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1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3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1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13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34、譯: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13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妒酚洝り惿媸兰摇?/p>

136、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137、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138、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13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140、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14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献印豆珜O丑》

142、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逗鬂h書·王霸傳》

14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懿俣谈栊?/p>

14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巍り懹巍恫∑饡鴳选?/p>

14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146、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14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巍ぬK軾《水調歌頭》

148、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巍W陽修《戲答元珍》

14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150、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15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152、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

15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154、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p>

1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56、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铺凇顿浭捰怼?/p>

157、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巍ぬK軾

158、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159、故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160、譯: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161、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啤ね踅ā妒逡雇隆?/p>

16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6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164、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巍だ钋逭铡度鐗袅睢?/p>

165、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166、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啤だ钌屉[

167、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168、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169、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170、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

171、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172、亡羊而補牢,猶未遲也。

17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74、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75、——《荀子》

176、器滿則傾,志滿則覆。

177、盡信書,不如無書?!献印侗M心下》

178、譯:先出擊就能制服敵人,隨后應戰只會被控制。

17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龂T葛亮誡子書

180、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18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18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18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養生主》

18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啤だ钌屉[《無題》

18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186、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187、——《漢書》

188、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往(為了利益而奔波)。

18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巍ぶ祆洹队^書有感》

190、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191、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192、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19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194、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对娊洝ご笮颉?/p>

195、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196、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197、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獤|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98、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199、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20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0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02、——漢·司馬遷

203、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

204、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05、遠水不救近火。

206、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207、來而不往,非禮也。

20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09、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2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21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212、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21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啤ろn愈《調張籍》

214、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啤ざ鸥Α都谋臼锥?/p>

21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216、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217、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218、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19、貧則見廉,富則見義。

220、福不擇家,禍不索人。

221、后人發,先人至。

222、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223、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224、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225、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22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妒酚洝ち艉钍兰摇?/p>

22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22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229、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

230、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231、明大數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

232、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23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3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巍ち馈而P棲梧》

23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逗鬂h書·宋弘傳》

23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献印侗M心上》

237、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2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3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献印豆珜O丑》

24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24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242、滿招損,謙受益。

24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244、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

24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24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妒酚洝だ顚④妭鳌?/p>

247、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

248、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靈公》

249、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50、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25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饼R書·元景安傳

252、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5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啤だ畎住渡侠铉摺?/p>

25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啤だ钌獭峨[無題》

255、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巍ね醢彩?/p>

25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献印侗M心上》

257、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

258、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25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260、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啤だ钌屉[《錦瑟》

261、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262、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26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26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睹冻恕?/p>

265、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66、——《史記》

267、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稇饑げ咔G軻刺秦王》

26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269、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27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啤ぐ拙右住堕L恨歌》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271、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272、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273、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274、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27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276、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西晉.李密.陳情表)

27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7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279、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280、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2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28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啤⒂礤a《秋詞》

28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28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287、言不周密,反傷其身。

288、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89、譯: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里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

29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9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

29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巍ね醢彩兜秋w來峰》

29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子罕》

29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

295、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9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29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啤ぐ拙右住斗叛浴?/p>

298、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99、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30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國學經典名句摘抄

30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巍ぬK軾

302、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303、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304、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305、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啤⒂礤a《浪淘沙》

30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0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巍り懹巍队紊轿鞔濉?/p>

308、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309、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啤だ罴潯稇戅r》

3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31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宕り淌狻兜麘倩ā?/p>

31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313、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314、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315、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316、譯: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八』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31、鱸肥菰脆調羹美,熟油油新作餅香。

32、上榜理由:其為清末民初的風云人物,既在政治舞臺上有令人矚目的表演,從革命黨人、無政府主義者到清廷幕僚、籌安會“六君子”之一,又在學術舞臺上連創佳績,甚至與章太炎齊名,并稱“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劉師培字申叔)。其為橫跨政、學兩界的聲名顯赫的人物,其在學術上所做影響最為深遠和取得成就最大的事情,是有關“中國文學”、“文學史”課程的講授與《中國古文學史講義》的出版上,他使《文選》派在文派之爭中獲得勝利,并在文學史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奠定垂之后世的“典范”。

33、弟子:馬裕藻、沈兼士、錢玄同、黃侃,魯迅,朱季海等。

34、NO.7王力

35、代表作:《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佛學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飲冰室全集》。

36、上榜理由:其在經學、文學、哲學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并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后人”。更令世人驚嘆的是其在生前并未出版過任何著作,其曾有一句經典名言:“五十之前不著書”。這句話在半個世紀后還在武大校園內廣為流傳,成為其治學嚴謹的證明。在其生前,章太炎先生曾多次勸他著書立說,但其終不為所動。其雖未出版任何著作,卻成為海內為公認的國學大師。

37、NO.2梁啟超

38、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九』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2、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勸學》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

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p>

6、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抖Y記》

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十』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警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做到誠心誠意。

2、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警示:要注意珍惜眼前的機會,一旦錯過,就會后悔。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警示:學習和思考是需要同時存在的。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警示:要聽得進別人的真誠勸告。

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警示: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好好努力。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警示: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局促憂愁。做人要做君子。

7、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警示:時間轉眼即逝,要珍惜時間。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警示:做人做事要有長遠的打算。

9、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警示:做事要謹慎,不能對存在的誤差不理會。

10、禮之用,和為貴。

警示:為人處世都要講究和諧。

『十一』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一直以來,我對古詩文等經典都是斷章取義,鮮學鮮用,用過即忘。即使教畢業班復習古詩文,也是如此應付。畢業班過后,一切詩文皆忘。為此常信誓旦旦,要利用假期惡補,要與學生齊積累……可是總擱淺于半途。試思緣由,皆因無內需。

今聽楊XX教授講座,單不說內容,僅從其年愈七旬,口齒清晰,頭腦清明,就令人感慨萬千。老太太國學經典娓娓道來,堅澀難懂的周易,經她旁征左引,日漸清晰。〝相似育人〞的教育教學理論漸漸浮出水面。〝相似、易簡、德圓〞的過程中〝成人成己〞。陰陽自然之間〝隨姿順勢〞、〝以愚誘智〞,做水一樣的教師,行水一樣的教育,研天地之學問……看似高深莫測的教學論竟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支撐。〝厚德載物〞之理原來如此。

邊聽邊記,更在不停〝_____〞,這些耳熟的經典似曾相識,卻不明其真正的含義。腦袋還停留在上句,楊XX已引入新句。只有不停搜索網絡,搜索大腦的每個角落,不然自己跟不上楊XX的步伐。看似與教學無關的經典,卻蘊藏深刻的哲理,聽著聽著,驀然有種〝眾里尋他千_____,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這或許正是國學經典之魅力。

國學之德在于明,國學之魅在于省,國學之魂在于承……由點及面,深研之,必有成!

『十二』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工具之部《書目舉要》(周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館本。這是書目的書目。

《書目答問》(張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記書莊有石印“增輯本”,最易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附存目錄廣東圖書館刻本,又點石齋石印熬最方便。

《匯刻書目》(顧修)顧氏原本已不適用,當用朱氏增訂本,或上海北京書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續匯刻書目》(羅振玉)雙魚堂刻本。

《史姓韻編》(汪輝祖)刻本稍貴,石印熬有兩種。此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歷代名人年譜》(吳榮光)北京晉華書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傅運森)商務印書館。

《歷代地理韻編》,《清代輿地韻編》(李兆洛)廣東圖書館本,又坊刻《李氏五種》本。

《歷代紀元編》(六承如)《李氏五種》本。

《經籍纂詁》(阮元等)點石齋石印熬可用。讀古書者,于尋常典外,應備此書。

《經傳釋詞》(王引之)通行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等譯編)上海醫學書局(二)思想史之部《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胡適)商務印書館。

『十三』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1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1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1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1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1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13、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1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十四』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啟下

1【單選題】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時候?()A、公元前511年 B、公元前515年 C、公元前551年 D、公元前471年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周朝的禮樂制度和文獻典籍在以下哪個地方得到了比較好的保存?()A、齊國 B、魯國 C、秦國 D、燕國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在商周時期,一些民族的經驗通過文字被記錄在哪里?()A、竹簡 B、甲骨文 C、紙 D、銅器銘文 我的答案:BD

4多選題】在周朝時期,將一些人們的生活經驗、習俗等進行總結形成了以下哪些書籍?()A、《詩經》 B、《周易》 C、《尚書》 D、《楚辭》 我的答案:ABC

5【判斷題】孔子給中華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的答案:√

6【判斷題】東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無法添置一些禮器樂器。()我的答案:√

7【判斷題】

《論語》既是四書之一,也是現存較早較完整記錄孔子言行的一本書。()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

1【單選題】《孔子》這本書內容極其的廣泛,主要由多少篇構成?()A、10篇 B、15篇 C、20篇 D、30篇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在論語中“君子”和“小人”一詞分別一共出現多少次?()A、107次和42次 B、107次和24次 C、170次和24次 D、170次和42次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哪些書籍中看到古人對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記載?()A、《詩經》 B、《左傳》 C、《國語》 D、《楚辭》 我的答案:BCD

4【多選題】在世界上,對人類而言的以下哪些屬于比較主要的關系?()A、天跟人的關系 B、人與人的關系 C、神與人的關系 D、自我關系 我的答案:ABCD

5【判斷題】在夏商朝時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現象較少出現。()我的答案:×

6【判斷題】“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這句話出自莊子。()我的答案:×

7【判斷題】孔子摒棄了鬼神觀念,開創了人文理性的時代。()我的答案:√

8【判斷題】在時間階段上而言,中國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進入到人文理性時代。()我的答案:√

君子的內涵

1【單選題】君子其最根本的一個道德底線是什么?()A、智 B、禮 C、仁 D、義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在以下哪本書籍中記載了夫妻的相處之道?()A、《周易》 B、《詩經》 C、《世說新語》 D、《楚辭》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人達到何種條件才具備了人類基本的道義?()A、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B、對妻子的保護之心 C、對孩子的保護之心 D、對朋友的關愛之心 我的答案:ABC

4【判斷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孔子對提高自身修養而提出來的。()我的答案:√

5【判斷題】“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恰恰是讓人開始放棄一些東西。()我的答案:×

6【判斷題】君子在做人、培養自己德行的時候要抓住根本,這種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

我的答案:√

君子之道

1【單選題】君子務本的第三點指的是什么?()A、守信 B、孝順 C、自重 D、仁德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泛愛眾而親仁”是以下哪個學派提出的?()A、佛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是誰說的?()A、莊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我的答案:B

4【多選題】以下哪些君王是通過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尊重和愛戴?()A、堯 B、周文王 C、舜 D、禹

我的答案:ABCD

5【判斷題】從思想上講,成為一個君子要清正剛毅。()我的答案:×

6【判斷題】孟子曾說君子最好的品德就是剛毅木訥。()我的答案:×

7【判斷題】從心態上講,成為一個君子必定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我的答案:√

廣義《春秋》與狹義《春秋》

1【單選題】現在流傳下來的《春秋》是哪個地方的?()A、趙國 B、秦國 C、魯國 D、齊國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吾見百家春秋”中的“吾”指的是誰?()A、孟子 B、莊子 C、墨子 D、孔子 我的答案:C

3【單選題】《春秋》這本書中一共記載了春秋的多少個國君的事情?()A、4個 B、7個 C、9個 D、12個 我的答案:D

4【多選題】在《春秋》這本書中加載中是按照怎樣的一個時間順序記載的?()A、年 B、時 C、月 D、日

我的答案:ABCD

5【判斷題】古代墨子是一個史官出身。()我的答案:×

6【判斷題】在我國古代時期,“春”和“秋”指的是朝聘的兩個重要時節。()我的答案:×

7【判斷題】在中國古代文化中,道成為社會上所普遍推崇的東西。()我的答案:√

春秋三傳之別

1【單選題】“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這句話出自以下哪本書?()A、《鄒氏傳》 B、《谷梁傳》 C、《公羊傳》 D、《左氏傳》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行人辭令”中的“行人”指的是哪類人?()A、太尉 B、御史大夫 C、外交官 D、史官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以下哪些戰役在《左傳》中有詳細的記載?()A、崤之戰 B、城濮之戰 C、鞍之戰 D、長勺之戰 我的答案:C 4【判斷題】《春秋》成熟的比較早,是對《左傳》中一個史實的補充和說明。()我的答案:×

5【判斷題】在春秋三傳中的《左傳》是從一個經學的角度來闡述的。()我的答案:√

6【判斷題】行人辭令是中國政治史上和外交史上重要的資源。()我的答案:√

如何讀《春秋》

1【單選題】“例莫名于《公羊》”是以下哪位古人對春秋三傳的評價?()A、范寧 B、鄭玄 C、胡文定 D、葉少蘊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從史學的角度而言,對《春秋》的品讀主要是先從以下哪部開始入手?()A、《鄒氏傳》 B、《公羊傳》 C、《谷梁傳》 D、《左傳》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以下哪部典籍是強化了君權對國家的控制,因而深的武權時期天子的喜愛?()A、《鄒氏傳》 B、《公羊傳》 C、《谷梁傳》 D、《左氏傳》 我的答案:B

4【多選題】鄭玄在《六藝論》中對三傳的評說有哪些?()A、左師善于禮 B、公羊善于讖 C、谷梁善于經

D、左傳艷而富,其失也巫 我的答案:D

5【判斷題】古代不同的人都對春秋三傳進行了評價,并產生了不同的觀點。()我的答案:√

6【判斷題】在讀春秋的時候我們都是直接以讀經為主。()我的答案:×

7【判斷題】《谷梁傳》屬于魯學,是純謹細微的。()我的答案:√

《尚書》中的“古文經”與“今文經”

1【單選題】在伏生多少歲的時候還在齊魯之間傳播《尚書》?()A、80多歲 B、70多歲 C、60多歲 D、50多歲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周易》最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傳的?()A、禹 B、舜 C、伏羲 D、堯 我的答案:C

3【單選題】伏生曾為秦博士,在秦始皇焚書坑奴的時候將詩書藏于哪里?()A、土里 B、湖底 C、墓穴中 D、墻壁中 我的答案:D

4【多選題】漢初伏生將《尚書》傳給了哪些人?()A、歐陽高 B、夏侯勝 C、夏侯建 D、夏侯惇 我的答案:ABC

5【判斷題】對待前代文學經文的解釋的兩種基本方式:一是盡量忠實于原著,二是盡量把原著的意思進行升華和闡發,讓其服務于現實。()我的答案:√

6【判斷題】《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本政書,也是五經里面最容易讀的一本書。()我的答案:×

7【判斷題】一本書其傳承的環節越多,傳抄的的環節越多,則傳承下來的經書的改變則越大。()

我的答案:√

《尚書》的流傳

1【單選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出自誰之口?()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莊子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在西漢時在拆以下哪位古人的房子時曾發現過一本《尚書》?()A、伏生 B、孔子 C、鄭玄 D、老子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由魯恭王所發現的一本《尚書》還有以下哪些別稱?()A、古今本 B、今士本 C、孔壁本 D、家傳本 我的答案:C

4【多選題】我們先進看到的《尚書》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A、《今文尚書》 B、《周禮》 C、《易經》 D、《古文尚書》 我的答案:AB

5【判斷題】在東漢時期《古文尚書》學的人有很多,學成的人也有很多。()我的答案:×

6【判斷題】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是一部偽書。()我的答案:√

《尚書》的中心思想

1【單選題】文王之德中最重要的一個根本的特征是什么?()A、義 B、仁 C、禮 D、智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尚書》中主要討論的是哪些內容?()A、做人的道理 B、民間習俗 C、治國的經驗 D、禮樂制度 我的答案:C 3【單選題】“平章百姓”中的“百姓”指的是什么?()A、百家姓氏 B、平民百姓 C、百官 D、王室 我的答案:C

4【多選題】整個《尚書》的禮儀中包括以下哪些?()A、人心惟危 B、道心惟微 C、惟精惟一 D、允執厥中 我的答案:BCD

5【判斷題】在周朝時期,在治理天下時采用的是通過王室來分封到各地,建諸侯。()我的答案:√

6【判斷題】《尚書》與《國語》相比,在所記錄的內容方面更正式、更重要。()我的答案:√ 7【判斷題】《尚書》《周禮》中更多的是講一種親親的關系。()我的答案:√

8【判斷題】周朝在滅掉商朝后,其提出一個說法指出商朝之所以滅亡在于殷不用舊。()我的答案:√

《尚書》的治國之道

1【單選題】繼承和推崇大禹學說的是以下哪一學家?()A、儒家 B、佛家 C、墨家 D、道家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有情”這句話出自哪里?()A、《論語》 B、《周禮》 C、《尚書》 D、《左傳》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以下哪些古人以“克勤于邦”而聞名?()A、嬴政 B、周公 C、周文王 D、商紂王 我的答案:BC

4【判斷題】中國的很多觀念實際上是在《尚書》時期就已經形成,實際上是一個商朝的經驗的總結。()我的答案:×

5【判斷題】《尚書》中曾提出對于政策以及一些措施一定要經過幾番好好的討論才能確定。()

我的答案:√

詩到《詩經》

1【單選題】“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這句話出自哪里?()A、《詩經》 B、《論語》 C、《毛詩序》 D、《周禮》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孔子聞“召月”是在哪里聽到的?()A、越國 B、燕國 C、齊國 D、魯國 我的答案:C

3【單選題】《詩經》中的“大雅”和“小雅”基本上是由誰創作的?()A、皇室 B、貴族 C、官員 D、百姓 我的答案:B

4【多選題】“頌”的生成具有哪些方式?()A、早期的頌是慢慢積累的 B、早期的頌是經過加工和改編 C、后期的頌是慢慢積累的 D、后期的頌是經過加工和改編的 我的答案:AD

5【判斷題】在古代時期,“詩”和“歌”指的就是同一個問題。()我的答案:×

6【判斷題】《詩經》在早期的傳播時是音樂和歌詞結合起來一起傳播的。()我的答案:√

7【判斷題】“徒歌”指的是唱歌時沒有伴奏,即清唱。()我的答案:√

《詩經》的編訂

1【單選題】“述而不作”是哪家學派的原則?()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我的答案:D

2【多選題】以下哪些人是是從鬼谷子?()A、蘇秦 B、張儀 C、龐涓 D、孫臏

我的答案:ABCD

3【多選題】到了漢朝《詩經》形成了哪幾種流派?()A、齊 B、魯 C、韓 D、毛

我的答案:ABD

4【判斷題】我們現在用的詩經基本上都是韓詩。()我的答案:×

5【判斷題】王洛賓收集了大量的新疆民歌,例如《大阪城的姑娘》等。()我的答案:√

6【判斷題】《尚書》有兩種指向一種指的是大雅小雅,一種指的是現今的《詩經》。()我的答案:×

風、雅、頌

1【單選題】《送元二使安西》是誰寫的?()A、白居易 B、蘇軾 C、王維 D、李白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比其音律”中的“比”是什么意思?()A、比擬、比喻 B、參照、對照 C、比較、對比 D、附加、加上 我的答案:D

3【多選題】以下哪些作品是以個人的名義進行創作的?()A、《節南山》 B、《考盤》 C、《及時隱逸》 D、《及時享樂》 我的答案:C 4【判斷題】在《詩經》中曾這樣對孔子評價到“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我的答案:×

5【判斷題】對于《風雅頌》的解釋一種是從其功能上的解釋,一種是從其性質上進行解釋。()

我的答案:√

6【判斷題】在《毛詩序》中寫到“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我的答案:√

賦、比、興

1【單選題】“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句話出自哪里?()A、《節南山》 B、《周禮》 C、《詩經》 D、《中庸》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研究《詩經》的人分為兩派,一派把詩當成“經”,則另一派把詩當成什么?()A、曲 B、歌 C、詩 D、經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賦”有以下哪些功能?()A、描寫 B、描述 C、簡答 D、敘述 我的答案:AC

4【多選題】“朝廷之音,宗廟之音”分別屬于以下哪種?()A、雅 B、國 C、風 D、頌

我的答案:AD

5【判斷題】“比德”指的是用自然界一種美好的東西直接來比喻。()我的答案:√

6【判斷題】“賦”中的描寫解釋的是外在的樣貌和特征。()我的答案:×

7【判斷題】以鄭樵為代表的對風雅頌的評價是從其功能上進行的。()我的答案:×

孟子生平與孟子理論

1【單選題】逍遙游出自以下哪本書中?()A、《孟子》 B、《莊子》 C、《詩經》 D、《大學》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以下哪位學者把孔子的學說更加學理化、系統化和具體化?()A、墨子 B、韓非子 C、孟子 D、莊子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以下哪些篇章屬于《孟子》中的篇章?()A、《梁惠王》上下 B、《公孫丑》上下 C、《離婁》上下 D、《萬章》上下 我的答案:ABCD

4【多選題】以下哪些古文獻記載了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A、《孟子》 B、《節南山》 C、《周禮》 D、郭店竹簡 我的答案:A C 5【判斷題】南宋時期,朱熹將《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為四書。()我的答案:√

6【判斷題】作為一個人,其最本質的屬性不是社會屬性,而是自然屬性。()我的答案:×

7【判斷題】《孟子》是最早列入到儒家經典中的書籍,也是最受爭議的一本書。()我的答案:×

孟子對儒學思想的發展

1【單選題】以下哪部古籍中收藏了大量的雍容華貴的作品?()A、《孟子》 B、《論語》 C、《詩經》 D、《全唐詩》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把孔子的仁發展到義的是以下哪位學者?()A、荀子 B、莊子 C、孟子 D、告子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法”是一種感情的外發,是一種感情的流露。()我的答案:×

4【判斷題】人的道德人的善良都是人心境的產物成為了思孟學派的一個主張。()我的答案:√

5【判斷題】諸子學說的建構是來自于社會,關注于社會,目的是服務于社會。()我的答案:√

從內圣到外王

1【單選題】儒家學說的基本起點是什么?()A、道德 B、仁義 C、內圣外王 D、性善論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出自哪以下哪部書籍?()A、《大學》 B、《論語》 C、《孟子》 D、《梁惠王》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在禮中的“四非”包括以下哪些()A、非禮勿視 B、非禮勿言 C、非禮勿聽 D、非禮勿動 我的答案:ABCD 4【判斷題】“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大學》 我的答案:√

5【判斷題】在儒家學說中的“仁義”中,“仁”主要講的是人的內心,而“義”則主要講的是人的外在。()我的答案:√

6【判斷題】儒家思想是從行為上來改變一個人。()我的答案:×

《孟子》的內在要求

1【單選題】“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边@句話出自以下哪部書籍?()A、《中庸》 B、《大學》 C、《論語》 D、《孟子》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人人平等”打破了先秦時期的哪一個特點?()A、君主制 B、等級制 C、血緣制 D、世襲制 我的答案:B 3【多選題】在孟子的學說中,民主主要建立在哪些原則基礎之上的?()A、仁義禮德 B、人人平等 C、君臣對等 D、民貴君輕 我的答案:BC 4【判斷題】“民主”這一思想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中有一些萌芽的趨勢。()我的答案:√

5【判斷題】孟子這種仁政的思想在《尚書》中稱為王道。()我的答案:×

6【判斷題】在我國古代時期,孟子是反對“陪臣執國命”,而孔子則是支持這一主張。()我的答案:×

天命與人性

1【單選題】對于“天命”這一說法中,哪位學者認為有天但反對有命?()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天命之謂性”出自以下哪本書?()A、《論語》 B、《大學》 C、《中庸》 D、《孟子》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天可以主宰萬物”這一觀點在以下的哪些書籍中也有所體現?()A、《尚書》 B、《道德經》 C、《大雅》 D、《小雅》 我的答案:B C 4【多選題】古代時期對天的看法有哪些?()A、主宰之天 B、道德之天 C、通靈之天 D、統領之天 我的答案:AB

5【判斷題】按照法家學派的觀點來理解性則指的就是善念。()我的答案:×

6【判斷題】人能夠成為人類的根本就是儒家學派所說的“能群”。()我的答案:√

《中庸》里的儒家思想 1【單選題】以下哪位學者認為善念就是人的本性的善?()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王陽明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慎獨”是哪個思想學派提出來的?()A、法家學派 B、墨家學派 C、道家學派 D、儒家學派 我的答案:D

3【多選題】以下哪些歷史上的君王是有為或有道之君?()A、李世民 B、宋仁宗 C、唐太宗 D、商紂王 我的答案:AC

4【判斷題】從儒家觀點來看,有道和無道都是道的體現。()我的答案:×

5【判斷題】“欲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生理需求,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來看稱為“人的自然屬性”。()我的答案:√

6【判斷題】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人的角度來看人,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來看人。()我的答案:×

《中庸》的內在含義

1【單選題】“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下也”這句話出自以下哪部書?()A、《孟子》 B、《周易》 C、《論語》 D、《中庸》 我的答案:C

2【多選題】在《周易》中對“中”的解釋有哪些?()A、中和 B、中規中矩 C、位中 D、時中 我的答案:ACD

3【判斷題】“教”一方面講的是自我的教育,另一方面講的是國家層面的教化。()我的答案:√

4【判斷題】在儒家思想中“自省”指的是用一種標準進行反省,而不是以道德的形式。()我的答案:×

5【判斷題】動態平衡指的是在兩者或多者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點,在同樣的一個距離。()我的答案:√

《中庸》的修煉之道

1【單選題】()不屬于《中庸》所說人做事的三個層面。

A、利而行之 B、懶惰而行之 C、勉而行之 D、安而行之 我的答案:B

2【多選題】屬于《中庸》的要求的是()。

A、篤行 B、明辨 C、不問 D、博學 我的答案:ABD

3【判斷題】五十而知天命,所以聽天由命是正確對待天命的態度。()我的答案:×

4【判斷題】慎獨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備之心,也要有警惕之心。()我的答案:√

5【判斷題】修養過程是指“誠明”,講教過程是指“明誠”。()我的答案:√ 《周易》的基本概況

1【單選題】()形成的時間最長。

A、《周易》 B、《禮義》 C、《尚書》 D、《詩經》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周易》的“易”的意思有三個:變易、()、簡易。

A、不易 B、易得 C、容易 D、易理 我的答案:A

3【單選題】()是從《堯典》開始記錄。

A、《詩經》 B、《禮義》 C、《周易》 D、《尚書》 我的答案:D

4【判斷題】群經之首當屬《周易》。()我的答案:√

5【判斷題】《周易》中八個基本的卦分別是:乾、坤、震、艮、坎、離、兌、巽。()我的答案:√

《周易》的內容蘊涵

1【單選題】“地”在《周易》中指的是()。

A、地域 B、地球 C、土地 D、大地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周易》具有培養人的含蓄萬物,()的胸懷的作用。

A、同胞物與 B、包容萬物 C、萬物一體 D、兼容并包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讀《周易》要抱著陰陽平衡,()的視角。

A、對立統一 B、物我平衡 C、矛盾對立 D、和諧相處 我的答案:A

4【判斷題】《周易》總結了周文王那個時代很多人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包括對宇宙的認識。()

我的答案:√

5【判斷題】《周易》就是本占卜之書。()我的答案:√

《周易》值得借鑒之處

1【單選題】《周易》講的德行就是對人的一種()。

A、習慣 B、激勵 C、勉勵 D、關懷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讀《周易》時我們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A、不思進取 B、進德修業 C、戰天斗地 D、勇往直前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中國哲學強調量變,是因為()被當做是中國哲學的最高層面。

A、法 B、天 C、道 D、禮 我的答案:C

4【判斷題】化境就是一種在變化中達到的一種最完美的狀態。()我的答案:√

《周易》與人生修養

1【單選題】()在《周易》中起了關鍵作用。

A、自然 B、地 C、人 D、天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是《周易》這本書里邊所體會出來的一種精神。

A、道德意思 B、佛家意識 C、秩序意識 D、鬼神意識 我的答案:C

3【單選題】讀《周易》具有培養協理三才()的境界的作用。

A、超凡 B、大氣 C、包容 D、廣博 我的答案:B

4【判斷題】《周易》里只有兩個卦講天和地。()我的答案:√

5【判斷題】乾卦和坤卦講的是人和神。()我的答案:×

《大學》的基本概況

1【單選題】“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樣的德行,給人以()和溫暖。

A、柔美 B、光明 C、光輝 D、陽光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四書的第一篇是《大學》,其原因是由于《大學》準確概括了儒家的()。

A、內容 B、宗旨 C、目的 D、意義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新”在“新民”中的意思是()。

A、革新 B、新格局 C、新氣象 D、新事物 我的答案:A

4【判斷題】大藝并不是說個人的修養,講的是內圣外王之道。()我的答案:×

5【判斷題】“小藝”是指大家所熟悉的六書。()我的答案:√

《大學》的核心內容

1【單選題】()的人相惜就是“英雄相惜”的意思。

A、智慧 B、英勇 C、謀略 D、賢良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新民”的意思是?()A、實踐 B、改變自己 C、親民 D、學習我的答案:B

3【單選題】能夠擔當()的大任才是儒家所說的“君子”。A、道德示范 B、治國利民 C、治國 D、平天下 我的答案:B

4【判斷題】“靜”在“定而后能靜”中指的是安心做事。()我的答案:√

5【判斷題】“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我的答案:√

《大學》的核心思想

1【單選題】“靜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A、安定 B、安慰 C、安全 D、安穩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慮”在“安而后能慮”中指的是()。

A、考慮 B、顧慮 C、思慮周詳 D、想法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格物指的就是明理。()我的答案:√

4【判斷題】八個發展步驟可以使一個人成長成一個溫文爾雅的君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的答案:√

5【判斷題】討論中國人性的一個本源是“正心”。()我的答案:√

《大學》的具體要求

1【單選題】()是儒家強調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兩個方向。

A、態度積極 B、心平氣和 C、樂觀豁達

D、物我關系和人際關系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治國”就是管理一個(),并把他治理好。

A、大家族 B、國家 C、四海 D、小諸侯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正心”指的是,每個人要正確地面對自己的()A、心情 B、心智 C、心志 D、心性 我的答案:D

4【判斷題】五達道在《中庸》里邊講的意思是怎么去調節人際關系。()我的答案:√

5【判斷題】《大學》里講端正是原則,忠正是方向。()我的答案:×

領導力的內在要求

1【單選題】()曾說過: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我的答案:A

2【單選題】()是《新君主論》中的主要內容。

A、怎么統治國家 B、怎么當君主

C、世界上各國政要的危機公關 D、怎么當領導人 我的答案:C

3【多選題】領導干部要具備的素養是()。

A、知識 B、能力 C、奢侈 D、修養 我的答案:ABD

4【判斷題】國學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積累的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我的答案:√

識人之術與自我提升

1【單選題】()的問題叫做“氣度”。

A、高度 B、寬度 C、廣度 D、管理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中國文化中的兩個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長、二是用人()。

A、之短 B、之技 C、之能 D、之功 我的答案:A

3【單選題】法家所說的“因性說”的“因”是()的意思。

A、按照 B、遵循 C、因為 D、順著 我的答案:D

4【判斷題】思路是由格局決定的。()我的答案:√

5【判斷題】儒家學說的“化性說”的意思不是指法律約束。()我的答案:√

儒學與領導力

1【單選題】“疏通知遠”是指通透而()。

A、想得遠 B、周全 C、看得遠 D、廣博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與孔子的“仁”、孟子的“義”不同的是,荀子講究的是()。A、術 B、勢 C、禮 D、法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儒家學說是關于守天下的學說。()我的答案:√

4【判斷題】《孝經》把人分成五等人,天子是第一等最高的。()我的答案:√

5【判斷題】關于處理人際關系的法則,儒家有:仁、義、禮、法。()我的答案:√

儒學的具體要求

1【單選題】放權指的是“無為”,而“無不為”強調要抓住()。

A、方向 B、要害 C、關鍵 D、重點 我的答案:B

2【單選題】“易良”在“廣博易良”中的意思是()。

A、通俗易懂 B、能夠進行改良 C、能夠把道理講清楚 D、能夠從復雜中把握簡易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道家學說講“人往低處走”。()我的答案:√

4【判斷題】一方面“敬”是敬人,另一方面“敬”是敬事。()我的答案:√

5【判斷題】“恭儉莊敬”這四個字是對一個人的基本的一個素養。()我的答案:√

道家、佛學與領導力

1【單選題】山、卜、()、相、醫是道教的五門學問。

A、修煉 B、調養 C、命 D、煉丹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那個學派的思路是“謙退是保身之法”?()A、佛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涵容”就是要去()別人。

A、恭敬 B、尊敬 C、寬容 D、包容 我的答案:D

4【判斷題】法家學說和儒家學說結合而成了中國的管理之法。()我的答案:√

5【判斷題】道學講“寡色欲以養腎氣”。()我的答案:√

法家、兵家與領導力

1【單選題】兵家對將領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嚴”。

A、禮 B、德 C、義 D、勇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仁 智 信 勇 嚴”出自哪本著作?()A、《吳子》 B、《孫子兵法》 C、《論語》 D、《六韜》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指的是法家的“勢”。

A、順勢 B、合情理 C、權威 D、權勢 我的答案:C

4【多選題】屬于法家的治國策略的是()。

A、任法于賢 B、司法于官 C、明法于國 D、司法于民 我的答案:ABC

5【判斷題】法家的用人術:“實能、專任、易制”。()我的答案:√

禮的含義

1【單選題】《禮》是綜合()形成的。

A、天道人情 B、人倫關系 C、物質分配 D、等級秩序 我的答案:D

2【單選題】在中國文化中,《禮》起的是()的作用。

A、法律 B、憲章 C、道德 D、規矩 我的答案:B

3【單選題】在唐代之前,《禮》指的是()。

A、《禮記》 B、《周禮》 C、《禮儀》 D、《儀禮》 我的答案:D

4【判斷題】《儀禮》、《周禮》和《禮記》合稱為三禮。()我的答案:√

5【判斷題】在唐之后,《禮》才稱為《禮記》。()我的答案:√

禮的來源

1【單選題】對先祖的()是《禮》。A、尊重 B、思念 C、懷念 D、尊崇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禮》的起源是()。

A、社會 B、家族 C、禁亂 D、生活 我的答案:C

3【判斷題】與法不同,禮是一種社會規則,是約定俗成的。()我的答案:√

4【判斷題】《禮》的教化功能有:成為社會規范、維持社會秩序。()我的答案:√

禮的建構

1【單選題】在早期的時候關于“禮樂關系”的表述上是幾種?()A、4種 B、3種 C、2種 D、1種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儀禮》的功能和《周禮》的特點是?()A、禮的做法 B、禮的形成 C、禮的發展 D、“禮”的一個概念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禮別異”、“樂合同”是一個政治化概念,強調的是一個現實的()功能。

A、社會 B、政治 C、經濟 D、文化 我的答案:B

4【判斷題】社會中建立人際關系的兩種方式分別是禮、樂。()我的答案:√

5【判斷題】人與人能夠產生一定的距離感不是“禮別異”的含義。()我的答案:×

禮的精神

1【單選題】()的秩序是對早期官員的一種管制。

A、儀禮 B、禮度 C、禮 D、禮樂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書借鑒的?()A、《中庸》 B、《論語》 C、《大學》 D、《周禮》 我的答案:D

3【單選題】對禮的()進行概括而成禮制。

A、程序 B、規范 C、空間 D、精神 我的答案:B

4【判斷題】前代周朝的影子在《周禮》這本書中有所展現。()我的答案:√

5【判斷題】禮是從動機上去進行約束。()我的答案:√

老子學說的特點

1【單選題】()的學說在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起著主導作用。A、子學 B、佛學 C、經學 D、心理學 我的答案:C

2【單選題】王官之學的下行是諸子之說形成的來源之一,()是另一來源。

A、讀書的普及 B、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 C、禮制的發展 D、政府的政策 我的答案:A

3【單選題】“動”在“動莫若敬”中指的是()。

A、行動 B、口動 C、心動 D、一舉一動 我的答案:D

4【單選題】“德莫若讓”是指()。

A、謙讓是最好的德行 B、要懂得謙讓 C、謙讓就是有道德 D、人要有道德

『十五』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小學生國學小報圖片——博大精深?!¢喿x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小學生國學小報圖片——博大精深。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小學生國學小報圖片——有關國學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小學生國學小報,簡單的國學手抄報大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十六』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魯迅先生說:“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能夠使天才成長的民眾發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奔僭O有人自以為很有才華,孤軍獨戰能夠闖全國,而不注意與社會、與他人的協作,勢必會鬧得“人仰馬翻”。真實有頭腦的人會懂得,要成功一件事,就必須考慮多方面要素,學習各種案例,與各式各樣的人協作,與各式各樣的環境協作,才干取得成功。

所以,最新教育理論——協作教育學由俄羅斯的教育專家提出來了。師生在教育范疇建立起簇新的協作伙伴關系,進行研究性學習,在常識的海洋里調和猛進。(《談協作》)

2、你能夠在梅雨潭邊感觸朱自清描繪的綠色的沉醉,你也能夠在西湖邊傾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能夠小橋流水人家,也能夠古道西風瘦馬;你能夠手持常劍,獨立朔漠,感觸“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涼,你也能夠手握畫筆船頭賞花寫韻,領會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瑰麗的風景給國際增加一抹耀眼的兩色。

3、古往今來,“誠信”便是英豪們志同道合,成果大業的底子,不論儒法,仍是老莊?!罢\信”,“誠”總是作為正人最重要的美德呈現的,古書上處處寫著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誠信,打動了諸葛孔明,三分全國,成果霸業。而梁山上,那些英豪豪杰,言而有信,為誠信兩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寫進文人名著,感動著千百萬讀書人。

誠信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過去的必定,更是對未來的許諾,背上“誠信”,咱們便會感到一種責任感,那是對自己的要求?!罢\信”是一只背囊,背上它,咱們便勢必要面臨一種或許,一種被扔掉,被詐騙,甚至被誹謗、被使用的或許。可誠信肯定會還你一份輕松,一片坦蕩,一身磊落。(《難舍誠信》)

4、有了它,才有了“正人一言,駟馬難追”的許諾,才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才有了“三分全國有其一”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頂風飄蕩。由于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升昌”,才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我國的財富聚集一堂。相同是由于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岡山的星火總算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陳舊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途。(《千年的呼喊》)

5、人類之所以能走出蠻荒,脫節愚蠢,踏進文明,便是由于人類有不盡的期望。梁啟超曾說“夫有期望者,人類之所以異于禽獸,文明之所以異于粗野,而亦豪杰之所以異于凡民者也。”期望帶給人們無量的決計、勇氣和力氣,鼓勵著人們去戰勝困難和困苦。期望使人類戰勝了天然,戰勝了自我,帶來了人類的光亮,點著了生命的火光。古希臘統治者亞歷山大在遠征前,把一切的金銀財寶、土地莊園等皆贈給大將元帥,一大臣見狀非常不解問道、“陛下,您把悉數產業分掉了,那?把什么留給你自己呢?”亞歷山大答道、“我把期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量的財富!”亞歷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示于古今,是期望帶給他無量的力氣。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懷期望,終排除萬難,凱旋歸漢;史可法、譚嗣同、秋瑾、李大釗、江姐……太多太多的英豪拋頭顱、灑熱血,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又是期望幻化成的執著信仰帶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力氣。是期望使人們在險境、絕地中憤然發奮,盡力反抗;是期望使人類代代生生不息,永久在前史的大道上奮勇向前。(《論期望》)

6、我覺得語文是初升的向陽,噴薄而出,霞光萬道;語文是一顆草尖上久久不愿滴落的露水,晶瑩剔透,明澈靈動;語文是傍晚天邊如血的落日,照射旅人,染紅山川。

語文是古都洛陽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夜星下靜寂的荷塘;語文是古道邊長亭外無聲的冷月;語文是那一雙看清國際尋覓光亮的黑色眼睛。

語文便是彼蒼里那一行白鷺;便是沉舟側畔的千點白帆;便是秦皇島無邊無際的大海中突破萬里玻璃皺的打魚船。

語文是當陽橋張飛驚天動地的咆哮;語文是水滸豪杰闖神州的風風火火;語文是林黛玉淚珠下飛紅萬點愁如海的片片花瓣。(2000,河北考生《最終一課》)

7、身形瘦弱的屈子行吟汨羅江岸,向咱們踉蹌而來;衣袂飄飄的李白持酒仰天放歌,向咱們狂奔而至。陳舊的前史與文明的`流程中,咱們的民族曾有太多的光輝與回憶。假設回憶能夠移植,我甘心讓我的父老鄉親們永久銘記中華民族的磨難與光輝,記住咱們神色嚴肅的先人,怎么從綠草如茵的古黃河流域,踏遍荊棘行進到今日的困難進程,以及在今日仍然值得咱們引以自豪的遠古文明的中華兒女……(1999,湖北考生《銘記民族的磨難與光輝——假設回憶或許移植》)

8、假設回憶能夠移植,那我要三毛漂泊天邊的灑脫;要柏楊的嬉笑怒罵間仍在憂慮吾國吾民的真情;要魯迅先生的一身傲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決計與勇氣;還要張海迪的生命力,諸葛亮的才智……(1999,陜西考生《假設回憶能夠移植》)

9、“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能夠把他消除,但你卻不能打敗他?!?/p>

常常看到這句名言,我的腦海里便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波瀾壯闊的大海上,一只小漁船,一只由一位老漁民駕馭的漁船。白叟正用他古銅色的身軀,鐵一般的胳膊,揮動著船槳,與鯊魚搏擊。濺起的浪花,灑在白叟的身上,射出落日的余輝。

這便是桑提亞斯——海明威筆下的響當當的鐵骨。(《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10、第一次看到紅棉,我便深深為之信服,為之感動。紅棉,也稱木棉,木科植物。談到紅棉,第一個形象便是“直”,垂直的樹干高聳入云。沒有一株紅棉是彎著長的,也沒有一株紅棉矮矮的便生出許多枝條。一排排,一行行,像許多堅毅的兵士俯首佇立著。了解紅棉,第一個感觸便是“韌”。紅棉不怕旱也不怕澇,不怕冷也不怕熱,即便遭受蟲害,也能趕快康復。因而不論這一年它過得多么艱苦,來年相同能開出滿樹火紅火紅的紅棉花,艷麗如霞。(1998,天津考生《此生愿為紅棉》)


『十七』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2、烏鳥之狡,雖善不親。不重之結,雖固必解——《管子·形勢》

3、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禮記·學記》

4、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对娊洝ね昧D》

5、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独献印さ澜洝さ诙耪隆?/p>

6、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洞髮W·第十一章》

7、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8、名聲若日月,功績如天地——《荀子·王霸》

9、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睹献印るx婁章句上·第二十七節》

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墩撜Z·子路篇》

11、君子安禮樂利,謹慎而無斗怒,是以百舉而不過也?!盾髯印こ嫉馈?/p>

12、怠慢忘身,禍災乃作?!盾髯印駥W》

13、真積力久則入?!盾髯印駥W》

14、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篇》

15、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睹献印す珜O丑章句下·第一節》

16、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

17、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睹献印とf章章句下·第八節》

18、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篇》

19、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赌印?7章三辯》

20、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孟子·萬章章句下·第四節》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篇》

22、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荀子·議兵》

23、且夫義者,政也。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赌印?6章天志(上)》

24、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睹献印るx婁章句上·第一節》

2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独献印さ陆洝さ诎耸徽隆?/p>

26、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

2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篇》

2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独献印さ陆洝さ谒氖苏隆?/p>

29、轂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对娊洝ご筌嚒?/p>

30、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31、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32、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对娊洝艄摹?/p>

33、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節》

34、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荀子·大略》

35、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傳習錄·卷上·徐愛錄》

36、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吨杏埂さ诰耪隆?/p>

37、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睹献印す珜O丑章句上·第八節》

38、若得鼓而進于義,則吾義豈不益進哉!——《墨子·49章魯問》

39、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独献印さ陆洝さ谄呤隆?/p>

4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41、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墩撜Z·季氏篇》

42、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荀子·不茍》

43、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抖Y記·祭義》

44、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对娊洝て咴隆?/p>

45、今日不為,明日忘貨。昔之日已往而不來矣。——《管子·乘馬》

46、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吨杏埂さ诙苏隆?/p>

47、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老子·道經·第十六章》

48、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吨杏埂さ诙逭隆?/p>

49、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墩撜Z·為政篇》

50、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睹献印ち夯萃跽戮湎隆さ谌潯?/p>

51、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詩經·有女同車》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5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墩撜Z·八佾篇》

5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經·第四章》

55、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赌印?5章七患》

56、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睹献印ち夯萃跽戮渖稀さ谒墓潯?/p>

5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洝な螂x》

58、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史記·五帝本紀》

5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篇》

60、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盾髯印ご舐浴?/p>

61、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七十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

62、舉大事,必慎其終始——《禮記·文王世子》

63、治則衍及百姓,亂則不足及王公?!盾髯印ぞ馈?/p>

64、圣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節》

6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衛靈公篇》

66、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道經·第二十二章》

67、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三節》

68、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赌印?2章修身》

69、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7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篇》

71、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荻梦?,攜手同行?!对娊洝け憋L》

7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对娊洝ぬ邑病?/p>

73、瞻彼日月,悠悠我思。——《詩經·雄雉》

74、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赌印?5章兼愛(中)》

75、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吨杏埂さ诙隆?/p>

76、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豆茏印ぐ匝浴?/p>

77、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禮記·儒行》

78、人之生不能無群——《荀子·富國》

79、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墩撜Z·季氏篇》

8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墩撜Z·學而篇》

81、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荀子·王制》

8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抖Y記·禮運》

『十八』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1、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妒酚洝ひ蟊炯o》

2、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倉頡

3、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來去不失期——莊子《逍遙游》

4、石篩篩兮蔽日,雪疊疊兮薄樹。車蕭條兮山逼,舟容與兮水路。憫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輟而在位,御者局而載顧?!冻o》

5、學問中人,無不從苦處打出?!獎⒆谥?/p>

6、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7、煙般往事夢中休,繞梁芳蹤難去留。君言相思一樣苦,妾嘆離散兩般愁。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孤影月明應寂寞,問君何處是歸途?——納蘭容若

8、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獏尾豁f《呂氏春秋·察今》

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茏印豆茏印ば蝿萜?/p>

10、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孔子《論語》

『十九』經典國學智慧素材摘抄

國學經典語錄摘抄片段(國學正能量語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3、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5、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6、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7、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8、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9、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10、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11、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1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3、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

14、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15、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16、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17、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9、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20、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2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22、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23、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24、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

25、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26、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27、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28、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29、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

30、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31、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32、自天v之,吉無不利。

3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34、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3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6、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猜你喜歡

更多>
91精品国产99久久_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_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_成人黄色在线播放

  1.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sub>

    <strike id="fsw4v"><pre id="fsw4v"></pre></strike>

    <form id="fsw4v"></form>
    <nav id="fsw4v"></nav>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sub>

      <nav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nav>
      1. <form id="fsw4v"><th id="fsw4v"><track id="fsw4v"></track></th></form>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亚洲国产人成综合网站| 欧美在线观看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第二页| 噜噜噜躁狠狠躁狠狠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日韩一级免费| 欧美激情偷拍|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久久久|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亚洲国产aⅴ天堂久久|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老司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1级| 国产精品影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韩国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中文|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自拍| 国产亚洲一级高清|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美女在线看| 国产中文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二区精品|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 蜜臀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激情小说另类小说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自拍16p|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免| 欧美午夜激情视频| 狠色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久久|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 午夜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啪啪| 久久成人av少妇免费| 亚洲男女毛片无遮挡| 亚洲高清一二三区| 欧美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自拍偷拍麻豆| 韩国v欧美v日本v亚洲v| 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看|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资源| 亚洲视频电影图片偷拍一区|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激情五月激情| 鲁大师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久久这里有精品15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 久久婷婷丁香|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国产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借妻| 午夜在线精品偷拍| 精品白丝av|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亚洲电影专区| 久久大综合网|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100|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欧美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欧美三级日产三级99|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激情在线|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每日在线| 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欧美人交a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一级| 国产亚洲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亚洲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欧美精品系列| 亚洲韩日在线| 国内自拍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悠悠色av|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线二线三线无人区| 亚洲午夜电影网| 欧美在线亚洲综合一区| 欧美午夜美女看片| 午夜在线一区| 伊人蜜桃色噜噜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欧美性做爰毛片| 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欧美激情2020午夜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aaaa|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mv| 欧美国产高潮xxxx1819|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夜| 亚洲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私人影院日本| 亚洲图片欧洲图片av|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丝袜| av不卡在线| 亚洲主播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av好男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性刺激影院| 亚洲女与黑人做爰|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欧美日韩专区在线| 免费观看30秒视频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鲁鲁狠狠狠7777一区二区| 美腿丝袜亚洲色图|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99视频+国产日韩欧美| 亚洲视频axxx|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播放| av72成人在线| 久久久久9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中文| 中日韩美女免费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性视频h|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国色天香|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偷拍| 亚洲精品中文字|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国色天香| 欧美三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下一站|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