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發布時間:2025-05-07最新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匯集八篇)。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1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大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
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佳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2
這是呆在急診科的第xx個星期,但卻是我第獨自抽血,第打針,第看見搶救驟停的病人,第看到呼吸機,也第學習呼吸機和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第獨自一人做心電圖,第接觸洗胃機、好多好多的第,每都有著特殊的經歷和含義。
在這,我印象深的是第抽血。還記得那天,老師們都在忙著護理其他的患者,忽然,一位大哥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叫我給他抽血。因為之前都沒有獨自抽過血,所以有點擔心。當我正在猶豫的時候,大哥哥說:“沒事,我相信你。”就因為他的這句話,我鼓起了勇氣,但在進針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害怕。當針進了二分之一時依然沒有見到血,我更害怕了,手也不敢再動了。這時只聽大哥哥說:“沒事,別害怕。”于是我鼓足了勇氣再進了針一點點,后來終于見到血了,我很開心,看到這位大哥哥也笑了。我也終于完成了第獨自抽血。
經過這,讓我后來有了更多的第,也讓我懂得了自信和溝通的重要性。第的嘗試真的很艱難,因為患者不敢做一個實習生的“試驗品”,他們害怕實習生會做不好,害怕在這個時候在醫院還出即使那么一點點差錯。但為了成功的做好第,首先我們得相信自己,然后與患者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我很努力地這樣做了,所以我才有了那么多的第。相信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學得更多。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3
實習第7周,風濕科。一個據說一群醫生打魔獸的科室。這周是比較凄慘的一周,清明節值班就算了,周六、周天還連續值班,實在是累。
本來以為風濕科應該都是一些病情比較輕的病人,但是一看卻發現,一堆重病號,比其他科還多。而且風濕科的疾病無非就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炎、MCTD、白塞病,硬皮病。這些的風濕性疾病很多都是全身性疾病,導致全身性損害,病人就病情比較嚴重。甚至很多疾病都是第見,如MCTD、白塞病,硬皮病。
風濕科又是一個討厭的科室,和內分泌一樣,要測血糖,但還好,不會像內分泌那么頻繁。測血糖的很多不是因為原發的糖尿病,而是因為風濕性疾病治療過程中需使用大量激素,需要檢測血糖,還有很多的類固醇性糖尿病。
周一,來了一個MCTD的病人,主任讓我去問下病史,糟糕,書本沒講這個病呀,也不清楚這個病大概是什么情況,沒辦法硬著頭皮過去問下,患者主訴:醫生,我手怎么又變白、又變紫、又變紅。OK,明白了,雷諾現象,后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雷諾現象常見于MCTD、硬皮病、類風關等疾病。
周二,主任查房,一個干燥綜合征病人,雙飛布滿濕羅音,翻下病歷,一個抗感染藥都沒用,問下主任為什么沒用?糟糕,又被批,這不是平常的濕羅音,這叫帛裂音,是干燥綜合征引起的肺間質病變,抗感染是無效,要用激素沖擊。自從被批以后,牢牢記住“帛裂音”這新名詞。
周四晚上,過去科室寫病程,剛到,護士喊到“10床在搶救,過去幫忙下”。從抽屜拿個口罩帽子和手套飛奔過去,只見病人已經沒有自主呼吸,只靠氣管插管維持,煩躁不安,第感覺到搶救病人那緊張氣氛,遠比上次心內科給室顫病人除顫要來得緊張。戴好手套,拿起氣囊開始按壓,護士一會吸痰,一會上亞寧定泵。就這樣,壓了半小時,平車來了,開始轉ICU,一路上壓過去,手都酸了,在ICU,看那群醫生手腳還真是麻利,10幾個醫生處理一個病人,一會兒呼吸機、心電、泵全上了,確實需要這樣的速度,才能搶救病人,降低死亡率。
周天,跟一個很過分的研究生一起值班,這就是所謂的會打魔獸的那群人之一,今天中午來了兩個病人,那可惡的研究生竟然躲在角落打魔獸,讓我自己去寫兩份病歷和首程,寫到后都快睡著了,我也需要午睡呀!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4
實習第xx周,適應很快,有了第一周基礎,不再驚慌失措,就是感覺節奏變慢了,有點拖拉,一點都不像我的風格,什么時候養成這壞習慣,哎……
其實和同學交流下,在內科都差不多,每天除干各種雜活:問病史,寫病例,病程,出院小結,量血壓,測血糖,描心電圖,扎血氣,上心電監護,插胃管及跑腿等外,就是看看書。
每一樣都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鍛煉平臺,機會總是自己去爭取。
漸漸的,不再排斥值班,相反覺得值班時間是收獲大,大家都回家了,這時候動手機會就多了,也不用礙于上級醫師,可單獨處理些問題,大不了挨批。同時可收集一系列問題向老師請教,會發現一個晚上飛快地過去了。
一個大內科觀念至今還無法形成,都無法把整個大內科知識融合,我想我至少也應該把大內科都輪完,大致了解,我才有可能辦到。
兩周的內分泌實習很快,出科時xx老師說有空或者值班?;貋碜两袢愿袆?。
下周輪綜合內又是個新的挑戰……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5
這個星期被護士長調到ICU照顧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寶寶了。剛開始不知道怎么照顧寶寶,也不知道怎么哄哭的寶寶,所以只好當寶寶一哭的時候我就抱著他。一天下來,感覺自己什么都沒學到,還累得全身無力,不過我終于體會到了父母照顧子女的艱辛。當看到重癥監護室外面孩子們的父母沒日沒夜的守護,我了解了父母的偉大。
呆在監護室的這些天,雖然我沒有做過什么實際性的操作,而是如同學說的:像保姆一樣在照顧孩子,但是,我知道了寶寶為什么會哭,知道了該怎樣與寶寶相處,學會了哄寶寶,也學會了給寶寶穿衣……這些都為我在兒科的實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急診科這樣一段特殊的日子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童真回憶,我相信這也會讓我在之后的實習生涯中越走越順。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6
到海醫附屬醫院實習已經一周了,我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就是在實習生中口口相傳的好科室之一的呼吸內科。在這一周的實習時間里,在這個大科室里,我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的。
首先,我要慶幸的是被分配給一個非常優秀的帶教老師林老師,他是個很有耐心和責任心的老師,同時也很關心同學,無論我問出多么讓人無語的各種問題,他都會非常耐心地給我解答,在查房的時候,有時碰到比較特殊的病例或者問題,他甚至會主動給我們講解,而且重要的是他會給我們動手實踐的機會,這在實習帶教的過程中實屬難得呀!所以我真應該偷著樂呵樂呵,跟了這樣好的帶教老師,真是太給力了!
由于在呼吸內科實習的同學比較多,所以林老師一個人帶五個同學,其中有一個全科醫生、兩個臨床專業的學生、一個影像專業的學生外加我一個預防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比我大xx屆或幾屆的學長學姐,于是論資排輩兒起來,我就是小的那個,理所當然我成了我們這個實習小組的小跟班。
小跟班就得手腳麻利點,態度積極點,開個化驗單、整理個病歷首頁就都成了我的工作,偶爾還要被他們指使著去跑跑腿兒,說實話,心里有時候挺不服氣,憑什么總是指使我做這些,還要擺出一副盛氣凌人耍酷的樣子,可是想想還是無所謂了,自己多干一些還可以多熟悉一下新的工作環境,這樣也可以更好的進入在附院的實習狀態何樂而不為呢。有時我真的發現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在呼吸內科,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年齡比較大的患有肺部疾病的老年人,當然也包括一些肺部感染的病人。由于海南的天氣漸漸地轉涼了,所以很多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者哮喘的老人就會急性發作,導致原有的病情加重而住院治療,很多老人的診斷都是COPD,霧化治療,解痙平喘,控制肺部感染等就成了主要的治療途徑,但是老年人的體質較弱,一般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恢復期。在呼吸內科,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相對于其他科室來說用量較大,主要是為了抗菌抗感染的治療而不得不使用,可是由于藥物監督的使用規定對抗生素的使用加以限制,所以每加用一種藥時,都需要上級醫生給予批準。關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我還聽了一節由廣州中山醫附屬醫院的老師講授的課程學術研討會,其中關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我們應該遵循3R、2D、3M的原則。在后的病例討論環節,關于如何提高美平的藥效,老師強調了兩點,一是可以加大用藥劑量,二是延長滴注的時間,對于前者可能需要很大經濟投入,要依據病人的情況來看,而后者則可在一定的藥物用量基礎上提高藥效,更切實際。
實習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發現自身不足而不斷進步的過程。在呼吸內每周的英語角講座中,我真是見識到了我們呼吸科大主任的厲害,那么大的年齡,思維還如此敏捷,重要的是那一口流利的英語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呀!于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很重要!不僅如此,主任給我的實習建議是,著眼于病人,將病人放在首位,同時將曾經學過的理論知識鞏固,再將理論付諸于臨床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接觸臨床,得到更好的實習效果。
這就是我這一周來在呼吸內科的小小心得,做一個快樂的呼吸內科實習小跟班還不錯哦!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7
四年的學生時光就此結束了,迎來了八個月的實習工作,平時在聽一些學姐們談實習時,總有一種讓人望而生畏的感覺——實習太累了!
但是我懷著對白衣天使的的崇敬和夢想來到了醫院,開始了我的第一周實習工作!
我實習地點是自己找的——省立兒童醫院,這是安徽省很好的三甲醫院,聽字就可以知道,里面住的都是一些兒童,兒童是我們民族的花朵,是我們祖國的希望,是我們國家建設的后備軍,所以護理好他們不但是我工作的本分,更是用我用自己渺小的價值來回報祖國!從而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涯。
我先被分到的是重癥監護室:“護士是個累活,重癥監護室的更累”這里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更需要有愛心,耐心。ICU實行的是24小時無陪護制度,每位住進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療,護理以及喂飯生活照料全是由護士完成。這里發生的故事常常不動聲色地體現著“以病人為中心”。
這周星期一我來到了醫院,早上我們到醫院報到,下午我就開始上班,星期二是白班(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星期三星期四上了兩天的夜班(晚上八點到早上八點),上班時我們還考了兩次試,整天都是在忙碌中度過,對我這樣沒熬過夜的人來說,更是折磨!
在ICU工作的護士,都有一個愿望,要把我護理的病人管理的干干凈凈,病情逐漸好轉,身體逐漸恢復!但我們經常遇到的是那些臟亂,愛哭愛叫,夜間還在嗷嗷叫的小孩!像這樣的事在ICU里是再普通不過的,盡管我們也有過牢騷,也有過怨言,但是我們面對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哭聲,無望哀傷的眼神,又怎能不感傷,我們只知道我們有護理病人的責任,沒有一點自私隱秘動機,我知道今天所做的,明天就會被遺忘,但我們還是會做!無私的去做!是什么讓我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幫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這身潔白的衣服,我就會勇敢的走下去。
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 篇8
xx月15日,那一天的太陽特別猛烈,天氣尤其悶熱,偏不巧病房里的制冷機都出了故障,那里頭熱得更不用說了。我隨護士長和xx老師到病房里給病人做語言訓練和肢體運動訓練,喳、喳、喳,一、二、三,伸舌、鼓腮,舉手、抬腿,好,再來一遍病房里充滿了維修制冷機的聲響和訓練病人的口令。當時我看到老師們不厭其煩地幫助病人重復著同樣的動作;看到她們臉上流淌的汗和被汗水浸濕的護士裝;更看到了病人和其家屬會心的笑容。
在這一周里,我也能給病人做些常用的語言訓練和肢體功能訓練,而且我還發現了康復科治療和護理的一大特點,那就是愛心與耐心!
-
需要更多的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網內容,請訪問至:臨床實習生內科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