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合集11篇)_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發布時間:2018-07-22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合集11篇)。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確保工廠的生產經營安全和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規范化建設,建立快速暢通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渠道,確保工廠的各項應急措施能夠得到有效實施,最大程度地預防和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結合工廠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本預案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有別于日常經營的,已經或者可能會對工廠的經營經營以及對工廠的聲譽產生重大影響的,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偶發性事件。

第三條 工廠應對突發事件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本預案適用于工廠內突然發生,嚴重影響或可能導致或轉化為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工廠緊急事件的處置。

第二章突發事件分類

第五條 突發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一)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澇等;

(二)事故災害:主要包括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災等;

(三)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傳染性疫情、食

品安全和職業危害,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員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信息類事件:主要包括報刊、媒體對工廠進行大量、集中的不實報道及負面新聞出;

(五)群體 性事件:主要包括勞資糾紛、惡性上訪等。

第三章組織體系及職責

第六條 工廠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第七條 工廠成立突發事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下稱“應急領導小組”)。

(一)組長職責:

1、負責工廠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

2、批準和終止本預案;

3、組織指揮突發風險處置工作;

4、在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對一些重要事項作出決策;

5、負責保持與各相關部門或政府有效聯系與關系。

(二)副組長職責:

1、協助組織進行有關突發風險的處置工作;

2、指導工廠相關部門及分支機構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3、綜合協調作息收集、情況匯總分析等工作,發揮運轉樞紐作用;

4、負責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披露工作;

5、協調和組織突發風險事件處置過程中對外宣傳報道工作,擬定統一的對外宣傳解釋口徑。

(三)組員職責:

1、各相關組員按照其分管的工作歸口負責相關類別的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

2、督促、落實領導的批示、指示及有關決定;

3、收集、反饋突發風險事件處置的相關信息;

4、指導和協調各部門及分支機構做好相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等工作;

5、負責組織突發風險事件處置工作的善后和總結工作;

6、履行突發事件的值守等職責。

第八條 應急領導小組是工廠突發事件管理以及處置工作的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工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就相關重大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根據需要研究決定本工廠對外發布事件信息,主要職責包括:

(一)決定啟動和終止突發事件處理系統;

(二)擬定突發事件處理方案;

(三)組織指揮突發事件處理工作;

(四)協調和組織突發風險事件處置過程中對外宣傳報道工作,擬定統一的對外宣傳解釋口徑;

(五)負責保持與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有效聯系和銜接;

(六)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的其它事項。

第四章工作原則

第九條 妥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反應迅速,果斷處理。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突發事故,要在第一時間內動作響應,堅持以人為本,果斷處置,對涉及到政局、社會秩序,影響單位正常生產的公共突發事件,要多方面,準確收集情報,做好應對策略;對涉及到勞資糾紛,惡意上訪等,要按“宜散不宜聚,宜順不宜激”的方針,積極主動化解矛盾;對涉及到重大財產損失、安全事故的各類突發性事件,要及時上報工廠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尋求對策,盡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對出現的負面宣傳報道,及時料及情況,深入了角事件真相,及時對接媒體。

(二)迅速上報。案發事件是指對本單位(包括機關和工廠所屬各項目、架子隊、工區等)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影響的事件,發生突發事件后,各單位要迅速處置,啟動應急預案,并在事發一小時內上報給工廠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第五章工作程序

第十條 各單位要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的預防。

(一)工廠應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各種因素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根據突發事件的監測結果對突發事件可能產生的危害程度進行評估,以便采取應對措施。

(二)工廠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作為突發事件的預警、預防工作第一負責人,定期檢查及匯報部門或工廠有關情況,做到及時提示、提前控制,將事態控制在萌芽狀態中。

(三)工廠相應崗位人員應保持對各類事件發生的日常敏感度,不斷地監測社會環境變化趨勢,收集整理并及時匯報可能威脅企業的重要信息,并對其轉化為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進行評估。

(四)工廠的任何人均可作為信息的報告人,接到電話后立即向工廠相關部門負責人報告,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到信息后應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匯報。有關人員報送、報告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五)預警信息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工廠預警信息的傳遞主要由工廠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進行匯報、然后由組長、副組長協同有關人員對信息進行分析及調查,確定為有可能導致或轉化為突發事件的各類信息須予以高度重視,必要時提出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

第十一條 根據突發事件的具體類別、性質、產生的后果

等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基本工作程序是:

(一)突發自然災害事件。自然災害發生后,有關部門在接到災情報告的同時,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趕到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判定自然災害級別及誘發因素,災害規模等,提出應急處置措施,并按災害規模 級上報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

(二)各類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對于出現的此類突發事件,要本著“救人第一”的原則開展工作,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和善后處理小組。

(三)公共衛生事件。根據疫情規模,做出暫停工作、封閉管理等決策,及時聯系醫院等衛生醫療機構,本著“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做好車輛的安排和調度。

(四)信息類事件。新聞危機一且爆發,當事人和所在單位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12小時內形成書面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時跟進調查,了解事件真相,明確新聞發言人,積極對接媒體。

(五)勞資糾紛、惡性上訪事件。根據具體情況,聯合相關部門,迅速開展相關處置工作,控制事態發展,特別是年底、節前,對于人數較多的惡性討薪等事件,要及時搜集資料,整理證據,并報送公安部門。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一)行政區劃

我縣位于xx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東南陲,古長城外側。周鄰xx市、萬全、尚義、康保、沽源、xx縣,又與內蒙古xx縣接壤。東西109公里,南北67公里,總面積4185平方公里?,F有18個鄉鎮、366個行政村、1189個自然村,總人口37.1萬人。

(二)自然資源

境內地下礦藏豐富,現已發現和探明有金、銀、鉛、鋅、硫鐵、硅藻土、浮石、大理石、螢石、橄欖石、石灰石、褐煤、專用粘土等20余種。蔡家營鉛鋅礦屬全國大型綜合礦床,富含鉛、鋅、金、銀,礦石儲量達8000萬噸。

森林覆蓋率達到22%,天然植被以耐寒、旱生、半旱生草本植物為主,主要有:披鹼草、羊草等。人工植被為人造林木和人工種草,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榆樹、落葉松,主要人工種草種類有:沙打旺、苜蓿等。

野生動物中獸類主要有:兔、鼠、蝙蝠、狼、狐等野生動物,禽類有大雁、野鴿、喜鵲、野雞等。

(三)自然氣候

我縣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397毫米,無霜期95—110天,年平均氣溫2.6℃,年平均日照時數2841.8小時,全年活動積溫2448℃,年平均7級以上大風日數53天。氣溫低、無霜期短、光照充足、平均晝夜溫差大、干旱多風少雨是主要氣候特點。

(四)主要河流

境內有25條河流,主要是內陸河水系,分三個流域,包括安固里淖流域、九連城流域、西鹽淖流域,河流主要匯集處為安固里淖。安固里淖等10條主要河流年產水量7261萬立方米。地下水年補給量2.755億立方米?,F有中小型水庫10座,控制面積7.13萬畝。

(五)交通狀況

張北雄距要位,背靠內蒙,南臨京津,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聞名世界的古張(張家口)庫(庫倫)大道必經之地??h城距北京240公里,距張家口和京包鐵路45公里,207國道、張化、張尚、張沽、東商、張三等公路干線和正在建設的張石高速公路于此聚集輻射,構成了以縣城為樞紐,連接內蒙、輻射京津的交通運輸網絡,是溝通華北內地與壩上及內蒙古的咽喉要道。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發生泄露的危險性增大。

(六)污染物排放情況

XX年,全縣共有重點工業企業19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1604萬元;主要污染物有cod、氨氮、二氧化硫、煙塵、粉塵、固體廢物等六項污染控制指標;全年總用水量450萬噸,其中:工業用水總量189.94萬噸,共排廢水282.88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60.88萬噸;cod排放量379噸,氨氮排放量1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70噸,煙塵排放量123噸,粉塵排放量53噸,固體廢物排放量1.09萬噸。工業企業重點污染源有:皮毛加工行業、馬利、天露等企業,危險源主要有:鉛鋅礦、東華公司。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健全我鎮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機制,科學有序高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

(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重慶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等,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鎮轄范圍內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以及鎮轄區域外發生的、可能影響珍溪鎮環境安全的環境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

(四)工作原則。以人為本、積極預防,政府領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專家支持,社會救援、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分類管理,快速反應、科學處置,資源共享、保障有力。

二、組織機構

(一)成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

指揮長:石以超(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指揮長:蔣騰蛟(鎮黨委副書記)、周遼(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武裝部長)、王前明(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郎廣榮(鎮黨委委員、政法書記)、劉萍(鎮黨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鄒鵬(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彭勝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二)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及職責

1.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負責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的統籌和協調工作。要加強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管理,督促有關企業或生產經營者做好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識別、登記、評估和防控工作,并根據存在的風險、隱患,完善和優化應急預案。要加強對有關企業或生產經營者的檢查,及時發現環境安全隱患,督促有關企業或生產經營者及時整改。要督促有關企業或生產經營者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環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并及時整改環境安全隱患。建立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對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及周圍區域環境提出防止事態擴大和控制污染的要求或建議,并對事故現場污染物的清除以及生態破壞的恢復等工作予以指導;負責調查處理除船舶、漁業污染事故以外的一般和較大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參與調查處理除船舶、漁業污染事故以外的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協助有關部門對危化品等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引發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向區生態環境局報告事件相關信息。

2.鎮應急辦。配備相應的應急設施、設備、物資、器材,組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組織應急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和調度。

3.鎮綜合執法大隊。負責對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和應急工作實施監督管理;指揮、協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處置;負責有關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4.鎮農服中心。對農作物受災情況實施監測。負責漁業水體造成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和調查處理工作;對農作物、水產養殖、家畜家禽受災情況實施監測并開展處理,協助村上的善后處理工作。負責森林、林木以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5.鎮規劃環保辦。負責應急后備飲用水源調度,負責對危險化學品引發管轄水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現場處置,參與相關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負責因船舶運輸有毒有害物品落水引起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協助珍溪派出所對事故處置中的人員疏散、傷員及救災物資運送和危險物品轉移。負責管轄水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長江干線水域上交通管制,避免無關船舶進入管轄水域,確保長江干線過往船舶安全,協助環保部門開展水上監測作業并協助實施相關飲用水源保護措施。

6.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協調和督促所屬排污單位控制污染源頭,參與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7.鎮人居辦。負責公廁及糞便處理設施等市政設施損壞導致的水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參與有關事件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8.鎮財政辦。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經費保障;將應急物資及裝備配備、應急預案演練等費用納入財政預算。

9.鎮社會事務辦。根據事故受災程度,協助做好受災群眾的安撫和善后工作。

10.珍溪派出所。負責現場警戒、人員疏散、交通管制、社會治安秩序維護;負責有毒有害物品車輛運輸中發生的泄漏、遺散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11.珍溪中心衛生院。組織醫療救護,對事發現場和可能受到污染的區域實施衛生防疫。

12.各村(居)。在應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時,應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先期應急救援處置,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相關情況;

13.污染事故發生單位。負責及時啟動本單位污染事故處置預案,組織本單位專家及職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事態進一步擴大,保護事故現場,配合調查處理。

珍溪鎮人民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全鎮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下設在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由何偉擔任辦公室主任,鄭文珍具體負責本鎮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協調聯絡本鎮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遇到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時,及時了解情況,向本鎮應急指揮部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按照鎮應急指揮部下達的命令和指示,組織協調、落實全鎮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三、運行機制

本預案的啟動條件和程序: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根據預測部門或事發地的緊急通報進行分析評估,當確認發生或即將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的突發環境事件時,報鎮應急指揮部組織召開會議,確定事件級別,制定應急措施。明確任務分工,發布啟動命令,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一)各部門加強信息共享,發現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隱患的,要及時報告鎮政府。

(二)鎮有關部門要負責本鎮或本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的普查、登記和管理工作;掌握本鎮和本行業重大危險源數量、重大隱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以及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不斷完善預測預警機制,科學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四、應急響應

(一)分級響應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嚴重程度和發展態勢,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四個等級。

初判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分別啟動Ⅱ級、Ⅰ級應急響應,鎮政府領導及有關責任部門趕赴現場,第一時間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開展先期處置,并立即向區政府和區生態環境局報告,由區政府牽頭應對,啟動相應應急響應。

初判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啟動本預案,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由珍溪鎮人民政府負責應對工作,鎮政府應當迅速明確指揮機構,立即組織力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保護人員生命安全,減少和消除污染。

初判發生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由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牽頭,督促指導事發單位開展先期處置,各相關部門給予指導和支援。

(二)應急處置

鎮應急指揮部指揮長或副指揮長要在接報后第一時間親臨現場組織指揮,派出所所長、各相關辦(中心)、站所負責人、事發地村(居)委會主任也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現場污染物處置

涉事企業或生產經營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和控制廠(場)內泄漏的有毒有害物料,防止泄漏物料進入外環境造成污染,立即做好消防廢水、廢液等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和安全處置工作。如遇涉事企業或其他生產經營者不明,鎮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救援力量,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擴散,村鎮建設服務中心要會同綜合執法大隊、珍溪派出所等部門對污染源開展調查,查明涉事單位,確定污染物種類和污染范圍,切斷污染源。

鎮政府要組織制訂綜合治污方案,采用監測和模擬等手段,追蹤污染氣體擴散途徑和范圍;采取攔截、導流、疏浚等方式,防止水體污染擴大;采取隔離、吸附、打撈、氧化還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臨時收貯、微生物消解、調水稀釋、轉移異地處置、臨時改造等污染處置工藝,或臨時建設污染處置工程等方法處置污染物。必要時,要求其他排污單位停產、限產、限排,減輕環境污染負荷。

危險化學品事故引發突發環境事件,鎮綜合執法大隊要會同珍溪中心衛生院、珍溪派出所等部門督促涉事企業或經營者開展處置,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陸上交通事故引發突發環境事件,鎮綜合執法大隊要會同村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珍溪派出所等部門督促涉事企業(運輸單位或供貨單位)或經營者開展處置。

長江流域水上運輸事故引發突發環境事件,規劃環保辦要會同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綜合執法大隊、派出所等部門督促涉事企業(運輸單位或供貨單位)或經營者開展處置。

2.轉移安置人員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事發地及影響區域氣象、地理環境和人員密集度等情況,設立現場警戒區、交通管制區和重點防護區,確定受威脅人員疏散方式和途徑,有組織、有秩序地及時疏散轉移受威脅人員和可能受影響地區的居民,確保生命健康安全,并妥善做好轉移人員安置工作。

3.醫學救援

迅速組織珍溪中心衛生院對傷病員進行診斷治療,根據需要及時、安全將重癥傷病員轉運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救治。開展受污染人員的去污洗消工作,采取保護公眾健康措施。視情增派醫療衛生專家和衛生應急隊伍、調配急需醫藥物資,支持醫學救援。做好受影響人員的心理援助。

4.應急監測

加強大氣、水體、土壤等應急監測工作,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種類、性質以及當地自然、社會環境狀況等,制定相應的應急監測方案,明確監測方法、布點和頻次,調配應急監測設備、車輛,及時準確監測,確定污染范圍和程度,掌握污染態勢,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決策提供依據。

5.市場監管和調控

密切關注市場供應情況及社會反映,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場監管和調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飲用水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發環境事件引發中毒事件等。

(三)響應終止

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條件已經排除,勢態得到妥善控制,污染物質降至規定限值以內,造成的環境危害基本消除,應當終止響應。

五、善后工作

(一)鎮應急指揮部會同事發地村(居)委會,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結束后,現場指揮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按專項處置方案的要求,及時清理事故現場,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三)對突發環境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分別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

(四)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終止后,要及時開展污染損害評估,現場指揮部要適時成立調查小組,對事件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評估,并在宣布應急結束后的5日內,向鎮應急指揮部提交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報告。

六、宣傳培訓與演練

各村(居)委會,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向公眾宣傳本預案相關的環境應急知識,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部門應急聯動水平,提升公眾應急防范意識。要定期開展應急培訓,特別加強對重點環境風險源管理人員的培訓,熟悉應急處置程序和要求,做好實施應急預案的各項準備。

每年組織一次實戰演練,加強不同層面的預案演練培訓工作,通過演練,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反映能力和救援能力。

七、附則

(一)分級標準

1.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萬人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重大跨國境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2.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縣(自治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跨?。▍^、市)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3.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街道)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跨區縣(自治縣)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4.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區縣(自治縣)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因環境污染造成村、社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

上述有關數量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二)預案管理

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定期開展預案評估工作,及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原則上不超過五年。

(三)預案解釋權屬

本預案的解釋權歸屬涪陵區珍溪鎮人民政府。

(四)預案實施日期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為依據,正確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區域環境污染事故,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快速有效的進行現場應急處理、處置,保護廠區及周邊環境、居住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制度適合本廠區的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體現以人為本,一旦發生突發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二、適用范圍

本廠區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包括廢水、廢氣、危險廢物事故排放等對河水造成污染、對當地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對廠區員工或周圍居民的生命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環境污染事故。

本預案適用于在本廠區范圍內人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廢水、廢氣、固廢(包括危險廢物)、破壞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急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險辨實與評估

廠區如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從物質的屬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氣。從事故的類型分主要有危險品泄露、火災、廢水事故排放、大氣事故排放等。

最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是化學品存儲區、輕柴油儲罐、生產區、廢水處理區等,是防范事故的重點區域。人的操作失誤、防護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場所的設備設施存在隱患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揮機構、職責和分工

(一)指揮機構

1、專項指揮部:組建一個針對環境污染事故的專項指揮機構。

2、現場指揮機構:機構內含現場指揮機構,負責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指揮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

成員:

3、日常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組長:

成員:

4、物業管理(行政):協助事故報警及事故處理工作,包括保衛治安、醫療、消防、物質供應等。

組長:

成員:

5、應急救援專家組織。

6、根據發生事故的特點,組建應急救援專家組,由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建。

組長:

成員: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水庫環境風險應急預案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通常會被要求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應該怎么編制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庫環境風險應急預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確保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及時、高效、有序地進行,有效地控制和減輕對飲用水源造成的危害,保障供水水質和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政和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政和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實際,制訂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年);

(6)《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2011年第17號令);

(7)《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2012年);

(8)《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2011年);

(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0)113號);

(10)《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

(11)《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指南》(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辦函[2009]62號);

(12)《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試行)》(環辦〔2011〕93號);

(13)《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指南》(環辦[2012]50號);

(14)《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89)環管字第201號);

(15)《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2011年01月01日起施行,環境保護部;

(16)《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2004年12月11日起施行,HJ/T169-2004;

(17)《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突發事件信息速報機制的通知》(閩政辦[2013]80號);

(18)《福建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09年);

(19)《福建省環保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2年4月);

(20)《南平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4年);

(21)《南平市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4年9月);

(22)《南平市環保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3年12月);

(23)《政和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年);

(24)《政和縣政府突發環境應急預案(試行)》(2014年);

(25)《政和縣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調整劃定方案(報批本)》(2013年11月);

(26)《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南平市政和縣珠山水廠水源保護區的批復》(閩政文[2014]328號);

(27)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文件。

1.3事件分級

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1.3.1特別重大(Ⅰ級)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

1.3.2重大(Ⅱ級)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

(4)因環境污染造成縣城飲用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5)重金屬污染或危險化學品生產、貯運、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危險廢物等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在國家重點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或居民聚集區、醫院、學校等敏感區域的。

1.3.3較大(Ⅲ級)突發環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

(4)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5)跨地市界突發環境事件。

1.3.4一般(Ⅳ級)突發環境事件

除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重大突發環境事件、較大突發環境事件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影響或可能影響政和縣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水質安全的除核與輻射事故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

1.5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積極預防。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構建飲用水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及時控制、消除污染隱患。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職能部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實行分級響應。

(3)強化能力,充分準備。加強水源地預案體系建設,構建完善的應急指揮平臺、聯動機制,強化能力保障,全面提升應急能力。

(4)快速反應,科學應對。加強環境應急專家隊伍和救援隊伍建設,重視應急演練,確保處置手段科學、快速、高效。

1.6應急預案銜接與關系說明

本預案執行主體為政和縣人民政府,在上級預案的統一規范下,與專業應急機構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平行聯動發揮效能。

當發生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時,本預案與《政和縣環保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啟動,在上級預案的統一規范下,平行聯動。

本預案在預防預警機制、信息上報、應急響應與處置等環節與《南平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平市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平市環保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政和縣政府突發環境應急預案(試行)》相互銜接。

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應按事件的危害性及影響范圍,根據本預案的要求,及時上報南平市政府、南平市環保局及省政府,當事件超出縣政府應對突發環境事件處置能力,由省政府、市政府及市環保局分別啟動《福建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平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平市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平市環保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組織體系

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組織體系共用《政和縣政府突發環境應急預案(試行)》的組織體系,并根據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實際情況設置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日常管理機構。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組織體系由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辦公室、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專業指揮機構、應急支持保障部門、專家組和應急救援隊伍組成。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日常管理機構設在環保局。

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受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h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保障工作。

2.2組織機構及職責

2.2.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政和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簡稱“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作為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指揮和協調機構??h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主任、縣環保局局長及縣水利局局長任副組長,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環保局、交運局、水利局、衛生局、安監局、公路分局、民政局、財政局、氣象局、住建局、水文局、監察局、自來水公司、供電公司及事發地人民政府等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認真落實縣政府有關環境應急工作任務;負責制定、修改和完善、啟動及終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負責現場組織、指揮、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及時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決策和控制措施;做好事件調查處置,協調重點防控單位,督促、指導相關單位做好應急防范和應急準備,開展監督、檢查及宣傳、演練、培訓活動,協助當地政府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等善后工作;完成縣政府下達的其他應急救援任務。

2.2.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辦公室

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縣環境應急辦”),掛靠在縣環保局,縣環保局分管副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由縣環保局辦公室、監督管理股、綜合法規股、環境監測站等科室的主要負責人組成。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準備、預警、預報、事件確認、協調處置、應急預案管理等日常事務工作;在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通知、督促、指導各有關成員單位實施飲用水源應急救援工作。

2.2.3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

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發生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響應工作,指揮長由縣環保局局長擔任。所有參與應急救援的隊伍和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揮。

主要職責:向有關專家咨詢,根據專家意見提出現場應急行動方案和措施;負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協調各級、各專業應急力量實施應急支援行動;開展受威脅的周邊地區危險源的監控工作;劃定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及時向縣政府及市政府報告應急行動的進展情況。

2.2.4相關專業指揮機構

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負責各自專業領域的應急協調保障工作。各有關成員單位之間建立應急聯系公眾機制,保證信息通暢和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職責制定本部門的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應急預案,并負責管理和實施;需要其他部門增援時,有關部門向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提出增援請求。

(1)縣水利局職責:

①在發生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后,協助分析確定污染源、污染傳輸、擴散的可能范圍;

②根據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指令,負責水資源的合理調度,開閉水庫水閘,控制水庫水體需要的流速、流量,控制污染物擴散,減輕事故造成的影響;

③根據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指令,提出城區應急水源調度方案,科學合理調度水資源,并及時報告應急水源地的可調水量,配合環保部門做好城區水源地的水質跟蹤監測;

④在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警報解除后組織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的善后處置。

(2)縣環保局職責:

①協助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判定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程度和危害;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小組匯報,再由領導小組向縣政府報告;跟蹤污染動態情況,對發布和解除污染警報的時間、區域提出建議;

②在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的協調下,根據職責組織查找污染源和污染原因,分析確定污染物,對切斷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提出建議,防止污染范圍繼續擴大;

③組織監測,負責水質監控斷面的設置、監測以及數據的匯總、分析和上報等,嚴密監控污染事態;

④會同相關部門評估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受污染的范圍和程度,提出相關建議和措施。

(3)政和縣自來水公司職責:

政和縣自來水公司負責對各個水廠的調度和保障群眾飲用水供應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2.2.5相關應急支持保障部門

(1)縣消防大隊協助做好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中的污染源控制工作,負責危險化學品污染事件中污染源的轉移和污染源的洗消工作。

(2)縣公安局負責應急救援治安維護、交通管制等工作,協助星溪鄉政府落實各項強制隔離、轉移措施。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3)縣衛生局負責污染區域內人員的專業救治和衛生疾病控制工作。

(4)縣交運局、公路分局協助交通應急管制工作,協助調度應急通行路線和應急車輛保障,保證各類交通運輸工具在應急行動時優先運送應急物資。

(5)縣氣象局負責及時、準確提供區域內的氣象情報資料。

(6)縣委宣傳部:負責督導新聞媒體及時、準確發布應急預警及應急處置工作信息,協調新聞媒體做好應急工作宣傳報道,正確引導輿論。

(7)縣安監局:負責做好因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行為引發的飲用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和處置工作,及時查明事故原因,責令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停止生產、經營活動。

(8)縣民政局:負責社會對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捐助的資金和應急物資管理使用工作;負責救濟物資發放,污染區域內人民群眾的安置工作。

(9)縣財政局:根據有關規定安排應急工作所必需的通訊和信息化設備、監測儀器、防護用具、應急交通工具、應急物資等經費,提供應急能力建設的資金保障。

(10)縣監察局:負責對水源保護區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導。

(11)縣水文局:負責提供水文技術支持,負責水源地的水情監測和預報工作。

(12)縣住建局:根據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指令,協調組織政和縣自來水公司開展環境應急處置,負責啟動供水安全應急預案。

(13)縣供電公司:配合做好應急電力保障工作。

(14)星溪鄉政府:照屬地管理原則,事發地人民政府在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組織和指揮本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及善后工作,調集應急物資和籌措應急經費,提供后勤保障。

2.2.6突發環境事件專家組

專家組由氣象,水利水文,農、林、漁業,安監,交通,消防,衛生疾控,環保,供水等方面專家組成。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迅速成立應急專家組。專家組為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決策提供專業咨詢和技術支持;對事發現場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綜合評估水污染事件,預測其發展趨勢,提出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的建議、應急處置措施和環境安全建議;提出指導、調整和評估應急處理措施建議和意見;參與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的總結評估并提交評估報告;在日常工作中為環保部門提供工作咨詢。

2.2.7環境應急救援隊伍

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由各相關單位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組成,主要包括環保部門、水利部門、消防部門、公安部門、自來水公司的.應急救援隊伍等。

(1)共同職責:根據現場應急指揮部指令應對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積極參加學習、教育和演練,主動接受應急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積極做好應急準備,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的儲備、維護、保養。

(2)各自職責:

①環保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由縣環保局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查找污染源和污染原因,分析確定污染物,對切斷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提出建議;組織對水源保護區的監測以及數據的匯總、分析和上報。

②水利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由縣水利局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開閉相關水閘及設置攔截設施,攔截污染水體,負責調配應急供水資源及應急結束后組織城區水源地水域的善后處置。

③消防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由縣消防大隊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污染源控制工作,負責危險化學品污染事件中污染源的轉移和污染源的洗消工作。

④公安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由縣公安局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對污染疏散區域實行交通應急管制。

⑤自來水公司應急救援隊伍:珠山水廠等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調整自來水廠工藝等應急處置措施,調度應急供水,保障群眾供水安全。

其他應急保障部門:由衛生局、交運局、公路分局、氣象局、民政局、水文局等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組成,負責提供現場救治,協助交通管制及提供水文、氣象等資料。

2.2.8日常管理單位

星溪鄉人民政府:負責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的日常巡查和管理;接到突發環境事件報警時,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實施先期處置,通知供水單位,并及時向縣政府、縣環保局報告。

縣水利局:負責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的日常巡查和管理;接到突發環境事件報警時,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協助實施先期處置,并及時向縣政府報告。

縣環保局:負責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的日常監管;接到突發環境事件報警時,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協助實施先期處置,并及時向縣政府、市環保局報告。

珠山水廠:負責寶嶺水庫取水口的日常巡查和管理;負責水廠原水、進廠水、出廠水的水質監測;負責調整自來水廠工藝等應急處置措施,完善必要的應急設施,調度應急供水,保障群眾供水安全。

2.3部門協調聯動機制

為有效整合寶嶺水源保護區現有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力量,建立統一完善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協調體系,密切各部門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中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圓滿完成應急處置任務,保障公眾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應建立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

(1)建立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應急聯會制度。聯席會議每年召開一次,由縣政府組織,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參加,共同分析研究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在應急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協調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2)簽訂應急聯動協議??h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相互簽訂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協議,積極開展各項合作,形成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3)建立聯絡員工作制度??h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收集各單位的應急工作情況,反饋應急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各聯絡員工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相互通知,相互預警。

(4)建立統一指揮機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救援隊伍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按照各單位預案和處置規程,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共同實施環境應急和緊急處置行動。

3預警與預防

3.1預警分級與發布

與事件分級相對應,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分為四級,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分為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根據事態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預警級別可以升級、降級或解除。

藍色(Ⅳ級)預警: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可能發生或引發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經發生,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造成公共危害的。由政和縣政府發布。

黃色(Ⅲ級)預警:情況比較緊急,可能發生或引發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經發生,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造成較大危害的。由南平市政府發布。

橙色(Ⅱ級)預警:情況緊急,可能發生或引發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經發生,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造成重大危害的。由省政府發布。

紅色(Ⅰ級)預警:情況危急,可能發生或引發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經發生,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造成特別重大危害的。紅色預警由省政府根據國務院授權負責發布。

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車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3.2預警信息與監控

(1)任何部門、單位或公民一旦發現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污染事故或接到污染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撥打24小時值班電話12369,通知縣環境應急辦。

(2)縣水利局和環保局應按照日常執法巡查制度,做好水源保護區的日常監管工作,發現問題立即上報縣環境應急辦。

(3)縣環保局環境監察隊應做好對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污染源的監管,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4)珠山水廠要按照規定和要求,嚴格做好入廠水和出廠水的水質常規監測,發現問題時必須詳細做好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其狀況,立即上報縣環境應急辦。

(5)各應急單位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開展對水文、水質、氣象和環境質量等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風險評估工作。

(6)縣環境監測站和縣疾控中心及各制水廠的檢測機構的預警信息,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有關主管部門要及時對預警信息進行接收和預評估,并視情況上報縣環境應急辦。

(7)縣環境應急辦收集或接到有關預警信息后,綜合評估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研判預警信息,并將相關信息立即報告縣政府,做出與預警信息相應的處置決定。

3.3預警措施

接到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的預警信息時,縣環境應急辦應及時核實信息,適時采取以下措施:

(1)發布預警公告;

(2)啟動相關應急預案;

(3)指令各應急處置隊伍進入應急狀態,監測部門立即開展應急監測,密切注意水文、水質和氣象條件的變化對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水質的影響,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

(4)組織人員救治病人;

(5)針對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6)縣住建局通知珠山水廠采取停水、減壓供水、改路供水等措施,做好相關應急工作;受影響的街道、鄉鎮府通知相關居民停止取水、用水,儲備飲用水;通知相關工業企業采取輪產、限產、停產等手段,減少自來水的消耗;

(7)調集應急處置所需物資和設備,做好應急處置的保障工作。

3.4預警報告

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要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開展環境信息、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常規環境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風險評估工作。發現可能對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水質造成影響的事件信息應及時向縣環境應急辦報告,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態發展,必要時,及時組織專家研究,提出意見報縣政府。

3.5預警級別的調整和預警解除

當發布突發環境事件預警的人民政府調整預警級別并重新發布時,縣環境應急辦應同時調整相應的預警級別。

當已發布預警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預警時,縣環境應急辦應繼續跟蹤事件進展情況直至確定污染危害已經消除,方可解除預警。

3.6預防工作

為有效預防寶嶺水庫水源保護區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日常管理機構應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工作。

4應急處置

4.1分級響應

4.1.1分級響應機制

與預警級別相對應,應急響應分為Ⅳ級(一般)、Ⅲ級(較大)、Ⅱ級(重大)、Ⅰ級(特別重大)四級。

4.1.2應急響應行動

A.一般(Ⅳ級)響應。由縣政府組織處置,采取下列應急響應措施:

(1)縣環保局響應:應對事件快速確認,立即啟動本部門專項應急預案,組織應急隊伍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環境應急監測、污染源調查、劃定受污染區域、分析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工作建議,并及時向縣政府和市環境應急辦報告。

(2)縣環境應急領導小組響應:派員迅速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處置,主要處置措施包括:

開通與星溪鄉政府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件進展情況,指導督促當地開展。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第一章 介紹


再生纖維是一種將廢棄纖維或紙漿再利用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張強度和可再生性。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環境應急情況,例如事故排放、廢水處理等。為了應對這些應急情況,制定一套完善的再生纖維環境應急預案非常重要。本文將從應急預案的制定、應急情況的具體分析和應急方案的落實等方面進行詳細描述。


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制定


2.1 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組成


為了制定一套有效的環境應急預案,我們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的應急預案編制小組。該小組應包括再生纖維生產企業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環保部門、安全監管部門以及專業的環境應急預案編制人員。


2.2 預案制定步驟


應急預案的制定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2.2.1 應急情況分析


我們需要對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應急情況進行分析。這些情況可能包括事故排放、廢水處理裝置故障、污染物泄漏等。


2.2.2 風險評估


在應急情況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全面的風險評估是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各種應急情況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具體影響,以及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2.2.3 應急預案的制定


根據應急情況分析和風險評估的結果,開始制定具體的應急預案。預案中需要包括緊急情況的快速響應措施、預警機制、應急資源的調度和利用,以及應對各種事故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第三章 應急情況的具體分析


針對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應急情況,我們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3.1 事故排放


在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設備故障等原因,可能導致危險物質的泄漏或排放。這些危險物質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持續的污染。在應急預案中,我們需要包括事故排放的緊急響應措施,如封鎖事故區域、提供個人防護裝備和緊急處置設備等。


3.2 廢水處理裝置故障


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需要經過處理后才能排放。由于設備故障或操作不當,廢水處理裝置可能遭受損壞,導致廢水排放超標。在應急預案中,我們需要制定廢水處理裝置故障的應急處置方法,如及時調派維修人員、暫停廢水排放等。


3.3 污染物泄漏


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某些化學品可能存在泄漏的風險。這些化學品泄漏可能對人員和環境造成嚴重的傷害。在應急預案中,我們需要制定相關的緊急撤離和處置措施,如提供個人防護裝備、封鎖事故區域、調用專業化學品處置隊伍等。


第四章 應急方案的落實


在應急預案制定完成后,我們需要將預案落實到實際操作中。


4.1 應急演練


定期進行應急演練非常重要。通過演練,可以驗證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4.2 應急資源調配


為了保證應急響應的迅速性和有效性,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應急資源調度機制。包括調度物資、人員和設備等。


4.3 應急培訓


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應急培訓,是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培訓內容包括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應急情況和對應的處置方法。


第五章


再生纖維環境應急預案是確保再生纖維生產過程中環境安全的關鍵措施。通過制定一套完善的應急預案,可以有效應對各種應急情況,減少環境污染的風險。同時,需要將預案落實到實際操作中,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和培訓,以提高應急響應能力和應對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再生纖維生產過程的可持續發展。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完善環境應急預案體系,增強環境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評估、發布、備案、實施、修訂、宣教、培訓和演練等活動。

第三條 環境保護部對全國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環境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

第四條 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編制指南等規定;

(二)符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實際;

(三)建立在環境敏感點分析基礎上,與環境風險分析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相適應;

(四)應急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位;

(五)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明確具體、操作性強;

(六)應急保障措施明確,并能滿足本地區、本單位應急工作要求;

(七)預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確;

(八)與相關應急預案相銜接。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應急預案,按照相應的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編制環境應急預案,由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后發布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編制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重大活動期間的環境應急預案。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總則,包括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等;

(二)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包括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地方機構或者現場指揮機構、環境應急專家組等;

(三)預防與預警機制,包括應急準備措施、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措施、預警分級指標、預警發布或者解除程序、預警相應措施等;

(四)應急處置,包括應急預案啟動條件、信息報告、先期處置、分級響應、指揮與協調、信息發布、應急終止等程序和措施;

(五)后期處置,包括善后處置、調查與評估、恢復重建等;

(六)應急保障,包括人力資源保障、財力保障、物資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維護、通信保障、科技支撐等;

(七)監督管理,包括應急預案演練、宣教培訓、責任與獎懲等;

(八)附則,包括名詞術語、預案解釋、修訂情況和實施日期等;

(九)附件,包括相關單位和人員通訊錄、標準化格式文本、工作流程圖、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

第七條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物品的企業事業單位,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編制環境應急預案。

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的環境應急預案包括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預案。

對環境風險種類較多、可能發生多種類型突發事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編制綜合環境應急預案。綜合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件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內容。

對某一種類的環境風險,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類型,編制相應的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種類、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對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編制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預案?,F場處置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企業事業單位編制的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預案之間應當相互協調,并與所涉及的其他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九條 工程建設、影視拍攝和文化體育等群體性活動有可能造成突發環境事件的,主辦單位應當在活動開始前編制臨時環境應急預案。

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中除了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內容外,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本單位的概況、周邊環境狀況、環境敏感點等;

(二)本單位的環境危險源情況分析,主要包括環境危險源的基本情況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及嚴重程度;

(三)應急物資儲備情況,針對單位危險源數量和性質應儲備的應急物資品名和基本儲量等。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應當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并充分征求預案涉及的有關單位和人員的意見。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環境應急預案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編制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

企業事業單位可以委托相關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制環境應急預案。

第三章 環境應急預案的評估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環境應急預案草案編制完成后,組織評估小組對本部門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草案進行評估。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環境應急預案評估小組的組成人員應當包括環境應急預案涉及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相關行業協會和重點風險源單位代表以及應急管理和專業技術方面的專家。

第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在環境應急預案草案編制完成后,組織評估小組對本單位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進行評估。

企業事業單位環境應急預案評估小組的組成人員應當包括環境應急預案涉及的相關部門應急管理人員、相關行業協會、相鄰重點風險源單位代表、周邊社區(鄉、鎮)代表以及應急管理和專業技術方面的專家。

第十四條 環境應急預案評估小組應當重點評估環境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內容格式的規范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以及與其他相關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單位應當根據評估結果,對應急預案草案進行修改。

第四章 環境應急預案的備案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企業事業單位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實施之日起30日內報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實施之日起45日內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工程建設、影視拍攝和文化體育等群體性活動的臨時環境應急預案,主辦單位應當在活動開始三個工作日前報當地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報送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二份):

(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

(二)環境應急預案評估意見;

(三)環境應急預案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

第十七條 受理備案登記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報備材料之日起60日內,對報送備案的環境應急預案進行審查,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第十條規定并通過評估小組評估的,予以備案并出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對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第十條規定的,不予備案并復函說明理由,由申請備案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自行糾正后重新報送備案。

第十八條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的格式由環境保護部統一制定。

第五章 環境應急預案的實施與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將環境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作為日常環境監督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采取有效形式,開展環境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突發環境事件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環境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預案培訓工作,通過各種形式,使有關人員了解環境應急預案的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預案。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環境應急預案演練制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并積極配合和參與有關部門開展的應急演練。

環境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有關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對環境應急預案演練結果進行評估,撰寫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對環境應急預案提出修改意見。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依據有關預案編制指南或者編制修訂框架指南修訂環境應急預案。

環境應急預案每三年至少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及時進行修訂:

(一)本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二)相關單位和人員發生變化或者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職責調整的;

(三)周圍環境或者環境敏感點發生變化的;

(四)環境應急預案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等發生變化的;

(五)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認為應當適時修訂的其他情形。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于環境應急預案修訂后30日內將新修訂的預案報原預案備案管理部門重新備案;預案備案部門可以根據預案修訂的具體情況要求修訂預案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對修訂后的預案進行評估。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應當編制或者修訂環境應急預案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編制環境應急預案、不及時修訂環境應急預案或者不按規定進行預案備案的,由上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第二十五條 應當編制或者修訂環境應急預案的企業事業單位不編制環境應急預案、不及時修訂應急預案或者不按規定進行應急預案評估和備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二十六條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不編制環境應急預案或者不執行環境應急預案,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或者危害擴大的,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突發環境事件,是指因事故或意外性事件等因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或破壞,公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受到危害或威脅的緊急情況。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為確保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而預先制定的計劃或方案。

環境風險,是指突發環境事件對環境(或健康)的危險程度。

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環境敏感點,參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環境敏感區”的定義。

應急演練,是指為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20xx年全市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按照國家、省、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全面貫徹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和全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按照環境保護部《關于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和《20xx年全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精神,認真履行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職能,以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保障群眾健康和嚴守環境安全底線為目標,對飲用水源和環境風險源實施全過程環境應急管理,積極防范環境風險,妥善處置了各類突發環境事件,確保了環境安全。

一、切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

我市在前期開展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業環境污染隱患排查整治的基礎上,以保障飲用水源安全為重點,對轄區內沿江沿河以及工業集中發展區的企業進行了環境安全檢查,特別對造紙、化工、涉重涉危等行業企業進行了排查。督促企業加強管理,確保廢水、廢氣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危險廢物處置規范,加強環境應急演練及應急物資儲備,提高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對涪江、郪江和赤城湖水庫周邊的洪達家鑫、弘橋公司、精峰明膠、三鑫紙業、寧豐皮革等進行了認真排查。對造紙、化工企業的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三廢”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反鎯η闆r、應急演練情況、應急儲備物資等進行重點檢查。大英縣要求盛馬化工、鎣峰化工和興茂石化三家化工企業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對危廢的貯存和處置進行規范管理;對三鑫紙業、永佳紙業、金龍紙業三家企業治理設施運行、在線監控、污染物排放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查。對2009年已經關閉的大英縣騰華工業用燃料油加工廠、大英縣友章工業燃油廠、大英縣石門工業燃油加工廠3家煉油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從檢查情況來看,企業已徹底拆除設備,沒有生產跡象。

全年全市共出動執法車輛82臺次,執法人員248余人次,檢查企業40余家,發現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6家。截至目前,蓬溪縣對存在環境隱患的1家企業立案調查,已報請縣政府準備清理關停;其余5家企業正在按要求積極整改。通過全面細致的開展沿江沿河企業環境污染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有效消除了環境隱患,保障了我市區域環境安全。

二、科學應對各類突發環境事件

7月26日,阿壩松潘縣電解錳廠尾礦渣流入涪江后,我局第一時間與省環保廳和綿陽市、三臺縣環保局取得聯系,派出市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趕赴綿陽、三臺了解當地現場處置情況。第一時間啟動《遂寧市環境保護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成立遂寧市環保局應對處置涪江水質異常事件指揮部,全局干部職工24小時待命。從26日16時至異常水質成功處理,共出動人員4515人次,車輛811臺次,采樣688個,出具監測數據2064個,編發涪江水質短信700余條,在遂寧日報、電視臺、電臺等主流媒體第一時間更新水質變動信息,及時引導社會輿論,為冷靜處理突發事件創造了正面的社會環境,為領導及時、正確下閘封堵、開閘放水提供了準確的第一手信息。國家環保部、省政府、省環保廳、市委、市政府對市環保局這次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存在具體問題

(一)部分企業的應急預案還不完善。有的企業應急預案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企業將應急預案停留于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缺乏演練;多數企業應急處置技術和物資儲備不足,發生事故時易耽誤處置的最佳時機,不利于污染的及時、有效處置和控制。

(二)全市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環境應急指揮通信系統、運輸保障系統、應急監測裝備、應急防護器材、應急處置物資等均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認真謀劃“十二五”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在制定“十二五”環保規劃時,要與區域、流域等規劃相銜接,突出規劃中環境應急管理內容,系統考慮環境應急管理“一案三制”和應急能力建設。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和能力建設規劃的總體要求,認真謀劃、準確定位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把風險防范工作落實在環境管理的各個環節,積極研究應急能力建設問題。

二是加強電子、化工行業綜合整治及環境應急管理,全面排查和清理整頓現有電子、化工企業。嚴把環??⒐を炇蘸团盼墼S可證的頒發關。進一步核實轄區內重金屬、危險化學品企業排污許可證中的污染因子和允許排放總量。重點抓好該行業的環境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環保設施的配備情況,衛生防護距離要求內敏感目標的落實情況,危險廢物的暫貯、處理情況。

三是建立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各單位要積極探索依托大中型企業建立專業環境應急救援隊伍,促進環境應急救援工作專業化和社會化。

四是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按照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督促指導風險較高的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能力水平。建立環境應急處置儲備信息庫,各區、縣環保局要結合本轄區實際,建立環境應急處置儲備信息庫。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日照環境應急預案》



在日照這個美麗的城市中,我們享受著優美的環境和宜人的氣候。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也面臨著各種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的威脅。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環境和居民,我們急需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效的“日照環境應急預案”。



一、背景介紹



日照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城市,擁有壯麗的海灘、湖泊和山脈。然而,正是由于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也面臨著自然災害和人類活動引發的環境問題。比如,隨著氣候變化,我們要應對極端天氣的威脅,如臺風、暴雨、干旱等;同時,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以及土地破壞等也對我們的環境質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制定一份有效的環境應急預案。



二、目標和原則



1. 目標: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制定和實施環境應急預案,降低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對生活和健康的影響。同時,我們還將努力減少環境破壞,保護和改善我們的自然資源。



2. 原則:我們的環境應急預案需基于科學數據和專業研究,遵循以下原則:



a. 綜合性:預案需要涵蓋各種可能出現的環境突發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



b. 預防為主:我們將重點放在預防和減輕災害和環境問題的影響上,包括宣傳教育、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等手段。



c. 整體協同:我們將建立健全的機制,確保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在處理環境突發事件時形成整體合力。



d. 信息透明:我們將保持信息公開、及時傳遞,確保居民、企業等各個群體了解和參與應急響應。



三、應急方案與措施



1. 災害預警和監測機制:建立完善的災害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系統,及時報告各類災害事件的發生和發展趨勢,以便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



2. 防災減災教育:開展廣泛的社會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居民和企業的環境意識和應急能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培養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3. 應急資源保障:建立完善的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系統,確保緊急情況下的物資供應和需求匹配。



4. 組織協調機制: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協調各相關部門的工作,統籌調配應急資源,確保應急響應的整體性和效率。



5. 災后恢復和修復:制定相應的環境修復計劃,通過適當的技術手段和措施修復被災環境,恢復自然資源。



四、預案實施與監督



1. 預案實施:按照預案的要求,各相關部門和單位需要進行演練、培訓、檢驗和評估,使其掌握預案內容和操作要點。



2. 監督機制:建立跨部門的監督體系,對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并通過督察、獎懲等方式推動預案的有效實施。



3. 定期更新:由于環境和災害形勢不斷變化,我們需要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和更新,確保其與時俱進,能夠及時應對新的環境威脅。



總之,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效的“日照環境應急預案”對于保護我們的環境和減輕災害影響至關重要。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能夠建立起一個環境友好、安全可靠的城市,并為子孫后代留下清潔、美麗的日照。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大氣環境應急預案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涵蓋面廣、內容繁雜的專業預案。它是在突發高污染、復雜氣象、氣候異常等情況下,科學合理、有條不紊地組織調度、應對氣候災害和大氣環境突發事件的組織實施方案。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氣環境應急預案進行詳細、具體、生動地介紹。

一、應急預案的制定背景及必要性

二、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三、應急預案的組織實施

四、應急預案的評估與改進

一、應急預案的制定背景及必要性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大氣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氣候災害和大氣污染事件頻繁發生。這些氣候災害和大氣污染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各級政府在長期實踐中建立了由法規、規章、標準等構成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其中,應急預案作為大氣環境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加強氣象預報、提高應急響應能力,降低災害風險和環境污染,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

二、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監測預警:通過對大氣環境變化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及時分析和預判可能發生的危害,做好決策和應對準備。

2.組織指揮:根據預警信息的級別和區域,劃定應急響應級別和核心區域,成立領導小組、專業應急隊伍,統一調度指揮,協調應急資源和力量,做好預案執行的各項準備工作。

3.應急救援:對于突發氣象災害和污染事件,應急救援是防止事態發展的關鍵措施。預案需要明確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把握救援時機和節奏,確保救援措施的及時、有效的執行和實施。

4.社會保障:應急預案不僅要考慮到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也需要對受災群眾生活和精神安慰進行充分的考慮。預案中應當注重社會保障的互助機制,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做好災后救援和重建工作。

三、應急預案的組織實施

應急預案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在組織實施上認真、嚴謹、有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機制:明確應急響應領導小組的組成人員、職權和責任,確保領導小組的協調、指揮和決策能力。

2.應急響應:根據預警信息評估和應急響應方案,采取緊急措施,收集、分析和傳遞有關信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迅速、有序、有效的開展。

3.組織調度:緊密協調各部門、單位和機構,統一組織指揮,調度各個環節和節點,精細化管理各項工作和資源。

4.信息公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應急響應信息,做好信息公開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公眾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增強公眾的災后恢復能力和應對能力。

四、應急預案的評估與改進

應急預案實施后,需要開展評估與改進,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和優化預案的體系和機制。具體包括:

1.應急演練: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預案應急演練,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彌補漏洞。

2.效果評估:對實際預警和應急響應的效果進行評估,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3.持續改進:不斷優化預案的內容和體系,提高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適應性,切實增強應急響應的能力和水平。

總之,大氣環境應急預案是國家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預案的制定、實施和優化,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不懈努力和不斷改進,才能把應急預案建設成為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 制藥環境應急預案 ?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規范和強化本區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處置工作,建立操作性強、統一指揮、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管理體系,提升“雙高區”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中心城區市容環境衛生整潔。

二、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重大事件分析

根據靜安區固體廢棄物近期處置及未來發展規劃,以及歷年影響威脅上海的主要自然災害情況,靜安區今后可能發生的環境衛生重大事件主要表現在:

(一)自然災害

影響本區環境衛生作業正常運作的自然災害主要有臺風、暴雨、風暴潮、高溫及地震災害等,造成生活垃圾、糞便等廢棄物清除運輸處置受阻,道路保潔無法正常進行,燈光廣告、店招、店牌等戶外設施安全受到影響。

(二)事故災難

1、因作業操作失誤,引起本區垃圾中轉站設施、江橋焚燒廠設備損壞,造成垃圾物流梗阻;

2、水運船舶事故,虎林路碼頭不能正常中轉,造成垃圾物流梗阻;

3、水運船舶事故,長寧凱旋路糞便碼頭不能正常運作,造成糞便物流梗阻。

(三)公共衛生突發性事件

突發性的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需對疫情控制區域生活垃圾、糞便及動物尸體等廢棄物組織單獨收運處置。

(四)社會安全事件

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群體性的事件等,并對區域內市容環境衛生造成影響,需要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配合處置的社會安全事件,包括:

1、江橋焚燒廠、虎林路碼頭、長寧凱旋路糞便碼頭及本區生活垃圾中轉站等設施遭人為破壞,造成垃圾、糞便物流梗阻;

2、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可能影響本區城市保潔的正常進行,在局部區域引起垃圾的大量產生等。

3、作業隊伍群訪、罷工等,可能造成城區不能及時保潔,影響城市環境衛生面貌;造成生活廢棄物大量堆積,生活垃圾、糞便物流梗阻

(五)其他影響市容環境衛生事件

1、特大型公共活動。指聚集人數超過5萬,需要對活動區域進行突擊保潔和垃圾應急收運的。

2、因道路泥漿、渣土污染,影響市容環境衛生并造成交通梗阻,需要對道路泥漿、渣土進行快速清除的。

3、因大面積油污及其它易滑物質污染道路,影響市容環境衛生并造成交通梗阻的,需對道路進行快速保潔的。

三、突發公共事件分級

按照《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預案(試行)》規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可控性、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分為四級:即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大突發公共事件。

(一)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是指對較小范圍的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輕度危害與威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需要調度有關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聯動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二)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是指對一定范圍內的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一定危害與威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需要調度有關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聯動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是指對較大范圍內的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重大危害與威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需要調度有關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四)特大突發公共事件是指對大范圍內的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危害與威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特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需要由市應急指揮中心統一組織、指揮調度全市相關公共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四、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成立靜安區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指揮中心

1、應急指揮中心人員組成。靜安區市容市政委主任(環衛局局長)為總指揮;市容市政委分管環衛業務副主任、靜安區城市管理大隊大隊長、環境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總公司)總經理為常務副總指揮;市容市政委分管燈光廣告副主任、分管安全保衛副主任,城管大隊分管副大隊長、總公司分管業務副總經理為副總指揮;靜安區城市網格化管理指揮平臺(待組建單位)、監管平臺(待組建單位)負責人,市容市政委辦公室主任、環衛管理科科長、燈光廣告辦主任、安全保衛科科長、市容辦公室主任、建設發展科科長、愛衛辦主任、法制科科長、宣傳科科長,城管大隊勤務科科長、總公司經營業務部負責人為成員。

2、應急指揮中心的主要職責。執行區政府和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指揮部的決定,具體負責本區域內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揮工作;負責全區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事故預防,以及應急處置中的綜合協調和組織管理工作;建立環境衛生事故預防及應急處置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處置建議報區政府及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及城管執法應急指揮部,承擔本預案修訂工作。

3、應急指揮中心的設置。應急指揮中心與本區城市網格化管理指揮平臺同步建設,在硬件配置上,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兼顧平時網格化管理與應急指揮工作的需要,確保各類硬件及設施配置到位,確保通信聯絡暢通。在應急情況下,網格化管理指揮平臺自動轉換成應急指揮中心。

(二)應急指揮中心下設四個辦公室

1、環衛業務應急處置辦公室。分管環衛業務的副主任為指揮長,總公司分管業務的副總經理為副指揮長。下列人員為環衛業務應急處置辦公室成員:環衛管理科科長、市容辦公室主任、渣土管理所所長、各街道市容管理所長、總公司經營業務部副部長、總公司下屬分公司負責人。環衛業務應急處置辦公室設置在環衛管理科,由環衛管理科負責具體日常工作。主要職責是:在城區生活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受阻,道路清掃保潔不能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在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負責特殊廢棄物的單獨收集、運輸、處置工作。

2、燈光廣告應急處置辦公室。分管燈光廣告的副主任為指揮長。下列人員為燈光廣告應急處置辦公室成員:燈光廣告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安全保衛科科長、景觀管理所所長,總公司下屬锝龍公司總經理。燈光廣告應急處置辦公室設置在燈光廣告辦,由燈光廣告辦具體負責日常工作。主要負責是:在應急情況下負責燈光廣告的處置協調工作,消除燈光廣告設施對社會公眾的危害。

3、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辦公室。分管安全保衛的副主任為指揮長,總公司分管安全保衛的副總經理為副指揮長。下列人員為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辦公室成員:安全保衛科科長、總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總公司下屬各分公司分管安全的負責人。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辦公室設置在安全保衛科,由安全保衛科具體負責日常工作。主要職責是:負責作業隊伍發生群訪、罷工,垃圾中轉站人為破壞,中轉站進出通道人為封堵等安全事故的應急協調工作。

4、城管執法應急辦公室。分管副大隊長為指揮長,勤務科負責人為副指揮長,各分隊行政負責人為成員。城管執法應急辦公室設置在城管大隊勤務科,由勤務科負責具體日常工作。主要職責是:負責城管應急隊伍的組建,負責應急情況下城管執法力量的調度。

五、應急隊伍組建

(一)道路保潔應急隊伍。由總公司下屬金締公司負責組建,組成人員35人,其中駕駛員不少于4人,主要由總公司及總公司下屬分公司二、三線人員組成。同時,配置機動清掃車1輛,機動沖洗車2輛,垃圾收集車1輛,客貨兩用車1輛,手推車、掃帚、鏟刀、刷子、塑料桶、抹布、洗滌劑若干。

(二)生活垃圾收運應急隊伍。由總公司下屬天拓公司負責組建,配備駕駛員5人,跟車工10人。同時配備2.75噸后壓車4輛,2噸平板自卸車1輛,鐵鍬、掃帚若干。

(三)糞便收運應急隊伍。由總公司下屬銳民公司負責組建,配備駕駛員2人,跟車工2人,2.75噸糞車2輛,并隨車配備小塑料桶、掃帚等用品。

(四)特種垃圾收運應急隊伍。由總公司下屬天拓公司負責組建,配置駕駛員1人、跟車工1人,配置密閉性能良好的垃圾收集車1輛,并配置防護服、口罩、橡膠手套、消毒藥劑等用品。

(五)渣土運輸應急隊伍。由渣土管理所負責組建,主要是對長期在本區從事渣土作業的單位及車輛進行登記,一旦發生需要緊急調用工程渣土車輛時,保證在4小時內組織一支100噸以上運力的渣土運輸應急隊伍。同時,由總公司下屬晨光公司配備鏟車1輛,鏟車駕駛員1人。

(六)市容環境巡查應急隊伍。由市容辦負責組建,配備人員30人,應急人員年?應以20至40歲以下的男性為主。同時配備對講機、雨衣雨具、手電筒等抗臺防汛所需物品。

(七)燈光廣告應急隊伍。由總公司下屬锝龍公司負責組建,組成人員不少于20人。應急人員中必須有具備高空作業的2人,強弱電操作資格2人,電焊工2人;配置巡查車1輛、切割機1臺、電焊機1臺、對講機2只;同時,配置封鎖路面所需標線與架子及吊繩(200米)、雨衣雨具、手提式電燈等抗臺防汛中所需物品。

(八)各街道市容所垃圾箱房保潔員和市容協管員作為局本委應急后備隊伍,必要時聽從局本部統一調度。

(九)城管大隊作為總預備隊,并成立40人左右的應急隊伍,必要時由區政府和市容環衛及城管執法應急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以上車輛均配置GPS定位系統。同時,為了確保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建設發展科必須做好相關應急物質的采購和儲備工作。其中,工業用鹽若干,簡易流動(能拆卸)廁所5座,手提式夜間照明設備若干,并對易耗物品進行及時更新。

猜你喜歡

更多>
91精品国产99久久_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_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_成人黄色在线播放

  1.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sub>

    <strike id="fsw4v"><pre id="fsw4v"></pre></strike>

    <form id="fsw4v"></form>
    <nav id="fsw4v"></nav>
    <form id="fsw4v"></form>
      <sub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sub>

      <nav id="fsw4v"><listing id="fsw4v"><meter id="fsw4v"></meter></listing></nav>
      1. <form id="fsw4v"><th id="fsw4v"><track id="fsw4v"></track></th></form>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激情|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麻豆|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欧美激情亚洲|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激情丁香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欧美亚洲成人网| 国产精品美女主播在线观看纯欲|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自产2019最新不卡| 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欧美精品网站|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欧美另类人妖| 这里只有精品丝袜|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玖玖玖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网站| 午夜精品国产精品大乳美女| 国产亚洲激情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首页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最新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午夜77777| 韩国福利一区| 亚洲永久免费av| 在线看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资源| 亚洲一级在线| 在线看片欧美|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老司机成人网| 久久视频在线看| 欧美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黄|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夜夜嗨一区二区| 老牛国产精品一区的观看方式|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国产在线欧美|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在线你懂得| 欧美精品日日鲁夜夜添| 亚洲尤物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久av水蜜桃| 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18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 最新国产の精品合集bt伙计|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aⅴ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级在线免费片| 久久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蜜桃香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播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bt|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观看| 9色精品在线| 亚洲一卡久久| 久久www成人_看片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专区h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av少妇免费| 尤物9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在线视频你懂得一区| 欧美一级艳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杨幂换脸| 韩国成人福利片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男人呻吟| 激情视频亚洲| 欧美伊人影院|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麻豆精品| 久久riav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啊v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看| 亚洲欧洲一二三| 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色天香一区二区| 欧美色偷偷大香| 欧美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夜|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日韩成人| 国产麻豆午夜三级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毛片完整版| 午夜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91久久午夜|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含羞草久久爱69一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午夜久久tv| 亚洲美女黄色片| 亚洲欧洲另类国产综合| 亚洲一级网站| 99国产精品| 韩日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有码专区| 米奇777在线欧美播放| 欧美华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理论片|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揄拍500视频| 日韩一本二本av| 韩国成人理伦片免费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欧美刺激午夜性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亚洲在线观看| 宅男噜噜噜66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专区| 在线看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台湾中文娱乐网| 亚洲精品一二区| 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伊人久久av导航|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宅男噜噜噜66一区二区66| 欧美精品自拍偷拍动漫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