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發布時間:2025-03-18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匯總二十篇)。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篇1

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依次有五:首要博學,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次為審問,刨根問底,吃透精神,認清實質;三為慎思,辯證思考,探求真諦,把握規律;四為明辨,識別是非,分清黑白,判定真偽;五為篤行,踐履所學,鍥而不舍,成就卓越。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譯文】:要想思如泉涌,下筆萬言,必須要讀很多的書。 如果讀了很多的書,那寫文章的時候就有如神助。

3.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譯文】:意思是說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成功,但他卻能毀滅于隨隨便便。

4.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譯文】: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云外。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譯文】: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

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譯文】:“看見德行好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內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以上就是小編帶給大家的經典國學名句,根據上面的這些經典名句翻譯,孩子們好好學習和認識下,并且,好好感悟下這其中的道理吧。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篇2

1、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

2、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ㄕ撜Z·季氏)

12、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1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4、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禮記·學記)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6、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17、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

1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20、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2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2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2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梁惠王下)

2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2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3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篇3

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宋陸游)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

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8.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1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1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宋蘇軾)

14.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1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16.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冬景)

17.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1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2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篇4

1、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弟子規》

譯文: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2、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 《弟子規》

譯文: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 《弟子規》

譯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弟子規》

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5、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弟子規》

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緕r120.coM 節日祝福網】

6、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 《弟子規》

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視,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弟子規》

譯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p>

10、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薄墩撜Z》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p>

1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譯文: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于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文: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13、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p>

1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譯文: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譯文: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

1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

譯文: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后生晚輩通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

譯文: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打開。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譯文: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9、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譯文: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

譯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見,聽什么也聽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注。

21、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譯文: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2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p>

23、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p>

人生理念國學名句 篇5

1、不尊德性,則學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獜堓d《正蒙》

2、極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獜堓d《正蒙》

3、由象識心,徇象喪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謂之心可乎?——張載《正蒙》

4、和樂,道之端乎!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獜堓d《正蒙》

5、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獜堓d《正蒙》

6、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于一?!獜堓d《正蒙》

7、誠于此,動于彼,神之道與!——張載《正蒙》

8、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凡聽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識見,又要知言者氣質,則聽不爽矣?!獏卫?/p>

10、不矜而行,終累大德《法句經》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