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5-03-13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集錦9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美術班《素描》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1

第一部分:石膏幾何體、靜物素描教案

課程名稱: 石膏幾何體、靜物素描

教學目的:通過本科教學使學生懂得寫實素描:靜物、石膏幾何體寫生的意義。掌握寫生的觀察方法、作畫步驟、和技巧。為上好其他繪畫專業課奠定造型基礎。

教學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對形體空間狀態的理解和分析,透視現象和原理。

教學難點:對形體空間狀態的理解,繪畫透視原理。

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參觀法、圖片展示法,談話法。 教材:《素描》參考書目:《素描石膏幾何體》I《素描靜物》張路光 著 河教學工具準備:1 教具---寫生臺、襯布、景物、石膏幾何體若干、范畫、 印刷畫頁、畫冊。2 學具---素描紙、中華繪圖鉛筆、HB、B、2B、4B、削筆刀、橡皮。

學 時:6╳10

課時分配:

一 理論部分6課時。

1 概述: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和學習的意義;素描的工具材料。

2景物、石膏幾何形體寫生的目的和意義。

3 景物、石膏幾何形體寫生基本透視原理。

4景物、石膏幾何形體寫生的.光影規律。

素描石膏幾何體素描教案

5寫生中的角度選擇及構圖。

6寫實素描的觀察方法與表現。

7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8長短期素描作業的表現方法。

二 實踐部分54課時

作業1:立方體、白襯布

要求:線造型,立方體的各條棱邊線必須服從透規律。簡單畫出白色石膏不同面,由于受光角度不同所呈現的不同深淺調子。

作業2:立方體,陶罐,淺灰色襯布寫生。

要求:線造型略加光影,仍然訓練學生對形體和透視現象的理解。

作業3:深灰色襯布,圓錐體,瓷灌,立方體。(要求同上) 作業4:球體景物,十字交叉體,金屬器、黑色襯布。 要求:全因素描,畫出物體的質感量感。

作業5:學生自己選擇擺放一組靜物作為考試得題目。 評分標準:物體的形狀比例準確,符合繪畫透視原理;構圖大小前后要有層次感、有節奏感。明暗素描關系正確,有空間感,立體感,能體現出物體的質感量感。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使學生掌握素描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豐富的繪畫表達語言,達到準確、生動、深刻地表現對象。

2、在教學中鍛煉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及對素描、對速寫、以及對西方繪畫科學的認識。

二、在教學中擬采取的措施

1、為了改變素描教學的枯燥,我們計劃在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練好扎實基本功的同時又體驗到素描的樂趣。在整個學期的'教學中,將不定期的外出寫生,調節學生的情緒,訓練學生捕捉生活動態的能力和細致的觀察能力。外出寫生的內容主要有人物速寫與景物速寫。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通過靜物、人物、景物的相互轉化和滲透,既能夠體驗到素描的樂趣,又能夠使這三方面相互影響,從而在繪畫的道路上得到快速的提高。

2、在室內進行靜物寫生的同時,穿插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繪畫表現。比如炭筆,彩色粉筆,鋼筆,中性筆,炭精條等;同時嘗試不同的紙張帶給我們的樂趣,比如卡紙,牛皮紙等都可以作為繪畫的材料來進行嘗試。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會豐富多彩,學生的興趣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3、在整個素描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嘗試其他的畫種。比如,刮畫的嘗試,手工的嘗試等。這樣,就會很好的調節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三、教學進度

1、認識素描、了解素描的含義以及素描的重要性;了解素描的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2、單個幾何體寫生,如球體、正方體、圓錐體、棱錐體、圓柱體等,初步學習素描造型的觀察方法、構圖知識、簡單的透視知識,簡單的明暗關系。

3、兩個或兩個以上幾何形體寫生練習;深入學平行透視和成角度透視知識、構圖知識等,經過本期的學習,學生作品基本達到:構圖適當,比例形體基本準確,結構完整有簡單的黑白灰關系。

4、多個幾何形體組合寫生練習(三個以上)及陶罐、水果等其他三個以上的靜物寫生配合單色襯布及穩定光線,深入學習素描造型知識,通過學習,學生畫面達到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能較好的表現幾何形體的立體感、明暗關系明確。

5、靜物組合寫生練習,配有灰色襯布和穩定光線,繼續學習素描造型知識和訓練繪畫技巧。通過學習,使畫面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黑白灰關系明確,能較好的表現各靜物的立體感和質感。

6、靜物增加:瓷碗、白盤子、各種水果、石膏手、腳或個別石膏五官寫生訓練,深入學習素描造型能力,畫面構圖完整,形體比例準確,能準確的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刻畫深入。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3

一、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和表現方法,掌握正確的作畫步驟,學會初步的構圖知識,掌握正方體、柱體、圓球體等幾何石膏體的畫法。解決對物體大小的形體關系,學習掌握對畫面的細部刻畫能力,分析形體的變化及空間的處理。

二、 教學內容:

透視、空間表達、體積塑造、明暗、構圖、素描表現技法、質感練習

三、 教學過程:

1、 線條練習:線條是素描繪畫的根本,通過不同線條的訓練,掌握不同線型語言帶來的體會同時平穩的心態更是畫好素描的前提。

2、 體積感訓練:講解概括之后的素描精要,目的在于提高基礎

的造型能力,訓練概括的能力。

3、 單體訓練(簡單):針對素描繪畫中會出現的各種主體的基礎訓練。

4、 單體訓練(復雜):針對素描繪畫中會出現的'各種主體的提高訓練。

5、 單體組合訓練(簡單):將以上的內容組合起來訓練,關鍵在于掌握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虛實關系。

6、 單體組合訓練(復雜):將以上的內容組合起來訓練,關鍵在于掌握多個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虛實關系。

7、 完整空間訓練:整體物體空間練習,到此基礎訓練基本結束,開始構圖、黑白灰虛實關系訓練。

本階段目標:

1、 了解正確的作畫步驟,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組合形體的作

2、 培養學生較準確地表現物體形體,結構,比例,明暗,虛實

透視解剖造型能力。以及對物體大體積,大空間,質感,量感的繪畫能力。

通過學習幾何石膏,逐步讓學生認識和理解素描的含義、意義和種類,掌握其所表現物體的造型、結構、空間、透視、光影、體積、質感等基本的繪畫表現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美的感受!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使學生掌握素描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豐富的繪畫表達語言,達到準確、生動、深刻地表現對象。

2、在教學中鍛煉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及對素描、對速寫、以及對西方繪畫科學的認識。

二、在教學中擬采取的措施

1、為了改變素描教學的枯燥,我們計劃在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練好扎實基本功的同時又體驗到素描的樂趣。在整個學期的教學中,將不定期的外出寫生,調節學生的情緒,訓練學生捕捉生活動態的能力和細致的觀察能力。外出寫生的內容主要有人物速寫與景物速寫。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通過靜物、人物、景物的相互轉化和滲透,既能夠體驗到素描的樂趣,又能夠使這三方面相互影響,從而在繪畫的道路上得到快速的提高。

2、在室內進行靜物寫生的同時,穿插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繪畫表現。比如炭筆,彩色粉筆,鋼筆,中性筆,炭精條等;同時嘗試不同的紙張帶給我們的樂趣,比如卡紙,牛皮紙等都可以作為繪畫的材料來進行嘗試。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會豐富多彩,學生的`興趣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3、在整個素描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嘗試其他的畫種。比如,刮畫的嘗試,手工的嘗試等。這樣,就會很好的調節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三、教學進度

1、認識素描、了解素描的含義以及素描的重要性;了解素描的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2、單個幾何體寫生,如球體、正方體、圓錐體、棱錐體、圓柱體等,初步學習素描造型的觀察方法、構圖知識、簡單的透視知識,簡單的明暗關系。

3、兩個或兩個以上幾何形體寫生練習;深入學習平行透視和成角度透視知識、構圖知識等,經過本期的學習,學生作品基本達到:構圖適當,比例形體基本準確,結構完整有簡單的黑白灰關系。

4、多個幾何形體組合寫生練習(三個以上)及陶罐、水果等其他三個以上的靜物寫生配合單色襯布及穩定光線,深入學習素描造型知識,通過學習,學生畫面達到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能較好的表現幾何形體的立體感、明暗關系明確。

5、靜物組合寫生練習,配有灰色襯布和穩定光線,繼續學習素描造型知識和訓練繪畫技巧。通過學習,使畫面構圖完整、比例、結構準確,黑白灰關系明確,能較好的表現各靜物的立體感和質感。

6、靜物增加:瓷碗、白盤子、各種水果、石膏手、腳或個別石膏五官寫生訓練,深入學習素描造型能力,畫面構圖完整,形體比例準確,能準確的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刻畫深入。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標:通過素描幾何形體、石膏像、靜物的練習,對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質感,不同難度的物體進行描繪,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在具備了基本形體塑造技巧的基礎上,對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進行研究,如寫生訓練,從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藝術修養,為將來人物頭像打下良好基礎。

課程內容提要:

(1)素描幾何形體

(2)素描靜物

(3)素描石膏像的結構表現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現

重點、難點分析:形體塑造,認識基本形體的結構特點和固有色、質感、光線、空間的結合。

重點:形體的塑造。

難點:固有色、形體塑造、質感的結合。

原則和方法:為了很好的執行教學大綱的要求,實現素描的教學目的,根據藝術教育的規律,擬定如下教學程序:

素描的訓練遵循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的原則展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與理論知識的講授相結合。了解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確定訓練的內容和難異程度。在提高學生繪畫表現力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訓練概括的手法和歸納組織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明白時間長短與所表現內容的關系,最好是長期和短期作業相結合。

第一章:素描幾何形體、素描石膏像

教學目的:通過幾何形體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寫生訓練,使學生對構成立體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體結構、比例關系。并在寫生訓練中掌握基本形體的結構特點、透視關系、明暗變化規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為今后真人寫生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認識基本形體的結構特點,以及對人的特征的認識表現。

教學難點:1、掌握基本形體的造型方法。2、人物和重心問題、動勢和比例關系。

教學場所:1、專業畫室2、教室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寫生實踐

教學用具:幾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學內容提要:1、幾何形體結構、空間結構的分析和理解2、結構的表現方法

3、線的表現方法4、全因素的表現方法

復習思考題:整體感在素描寫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靜物

教學目的:在幾何形體寫生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質感、不同難度的物體進行描繪,注重質感的表現,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備了形體塑造的基礎上,對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進行研究,從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學重點:形體的塑造,固有色、質感、空間、光線相結合。

教學難點:1、形體空間感、體積感2、形體結構與明暗、質感的結合

教學場所:畫室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寫生實踐

教學用具:靜物

教學內容提要:

1、靜物結構的分析和理解

2、形體結構、空間結構的結合

3、形體的結構表現方法

4、形體的全因素表現方法

復習思考題:靜物寫生訓練在繪畫中的作用

討論練習:

1、結構的產生

2、形體結構、空間結構之間的關系

3、通過對表現因素的分析、討論結構與光線的關系4、結構素描與全因素素描的關系

評價標準單個幾何形體的結構素描

1構圖

2透視原理掌握及準確度

3形體結構、解剖結構空間結構理解表現的能力

多個幾何形體的全因素表現:1畫面構圖完整2形的準確程度3黑白灰關系明確

靜物的結構表現:1構圖完整2透視合理3形體結構、空間結構清晰

靜物的全因素表現:1畫面構圖、形的準許確度2光的原理的把握3質感及明度變化的掌握4線條及虛實的'把握關系

石膏像的結構表現:1畫面構圖完整2形像生動3解剖結構準確4表現手法(線條、明暗、虛實)

石膏像的明暗表現:1畫面構圖完整2黑白灰關系明確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現:1畫面構圖、形的準確度2光影原理的掌握3明度變化掌握4不同材質感的表達

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1、物圖得當。2、造型準確。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2、切點定形。3、形體分析。4、鋪大調子。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6、整體調查。a、形體比例處理。b、形體色調表現。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d、物體質感。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6

一、前言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素描是描述形體、結構和比例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種視覺概括語言的基礎,同時也是各種繪畫形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是學習繪畫必不可少的內容。學習素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色彩、形態、結構和比例的認識和掌握。素描是一門煉獄,只有踏踏實實地學習,反復練習,才有可能取得扎實的技術和藝術成果。下面是我設計的“精微素描教學計劃”,希望對素描教學有所幫助。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學習素描,掌握正確的筆畫方法,鍛煉繪畫技能,提高繪畫水平。

2、通過分析和研究素描作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3、通過素描作品的審美品味,培養學生的情感、精神和態度,弘揚人文精神。

三、教學內容

1、素描基礎

學生通過觀察和筆畫的訓練,掌握線條、陰影、明暗、透視等素描基礎技法和基本規律。

2、素描靜物

學生通過觀察和繪制靜物,掌握正面、側面、背面等不同角度的視角感和透視感,同時提高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3、素描人物

學生通過繪制人物,學習人體結構、比例關系和形態特征,提高人物造型的能力和素描技巧,同時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

通過豐富的素描作品和實物再現,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素描技法和創作方法,并親自示范和輔導學生。

2、訓練法

通過對學生反復的練習和考核,幫助學生掌握素描技法,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

3、探究式教學法

通過引導學生對素描作品進行分析和研究,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教學步驟

1、通過展示素描作品,了解素描的基礎知識和技法。

2、通過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掌握素描技法,練習初級線條、陰影、明暗、透視等基礎。

3、通過繪制靜物,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透視和陰影的基本法則,提高素描能力。

4、通過繪制人物,讓學生掌握人體結構和形態特征,提高素描水平。

5、通過對素描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六、教學評估

通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分和評估,了解學生的素描水平和學習態度,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素描能力和掌握素描技法。

七、總結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繪畫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了解素描的基礎知識和技法,掌握正確的繪畫方法,學生能夠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素描水平和審美水平。同時,通過素描作品的審美體驗和文化內涵,學生也能夠培養出更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文化素養。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

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

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

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

a、形體比例處理。

b、形體色調表現。

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8

教學目的:

在幾何形體寫生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質感、不同難度 的物體進行描繪,注重質感的表現,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備了形體塑造的基礎上,對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進行研究,從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學重點:

形體的塑造,固有色、質感、空間、光線相結合。

教學難點:

1、形體空間感、體積感

2、形體結構與明暗、質感的結合

教學場所:

畫室

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寫生實踐

教學用具:

靜物

教學內容提要:

1、靜物結構的分析和理解

2、形體結構、空間結構的結合

3、形體的結構表現方法

4、形體的全因素表現方法

復習思考題:

靜物寫生訓練在繪畫中的作用

討論練習:

1、結構的產生

2、形體結構、空間結構之間的關系

3、通過對表現因素的分析、討論結構與光線的關系

4、結構素描與全因素素描的關系

評價標準:

單個幾何形體的結構素描

1、構圖

2、透視原理掌握及準確度

3、形體結構、解剖結構空間結構理解表現的能力

多個幾何形體的全因素表現:

1、畫面構圖完整【wwW.692p.cOM 考試祝福網】

2、形的準確程度

3、黑白灰關系明確

靜物的結構表現:

1、構圖完整

2、透視合理

3、形體結構、空間結構清晰

靜物的全因素表現:

1、畫面構圖、形的準許確度

2、光的原理的把握

3、質感及明度變化的掌握

4、線條及虛實的把握關系

石膏像的結構表現:

1、畫面構圖完整

2、形像生動

3、解剖結構準確

4、表現手法(線條、明暗、虛實)

石膏像的明暗表現:

1、畫面構圖完整

2、黑白灰關系明確

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現:

1、畫面構圖、形的準確度

2、光影原理的掌握

3、明度變化掌握

4、不同材質感的表達

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為了適應當前的素質教育,提高小學生的繪畫能力,培養他們善于動腦,動口,動手,善于知難而上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了針對學生的特長,愛好,最大限度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盡才能挖掘他們的潛能,為祖國培養告訴制的新型人才,特成立了美術趣味活動小組。

二、學生情況分析:

多年來的美術教學實踐證明,廣泛的深入開展,小學課外活動,科學合理地舉辦一些美術競賽,是促進美術教育發展,提高青少年素質的一個有力措施,通過課外活動指導學生自覺學習,深入研究,并輔之適應的競賽,促進學有余力,對美術知識比較愛好的多進行鉆研,發揮他們的特長,促其成為美術方面的'能手。

三、活動內容

這學期的活動內容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主要是引發思考,學用結合,開發智力,從而鞏固所學知識,所涉及的內容有:

1、簡筆畫

2、素描練習

3、國畫練習

4、水彩畫練習

5、手工制作

四、活動目標

1、充分開發學生課堂對外的知識素養,

2、不斷開發他們的智力潛能。

4、形成較為完整的小學美術理論體系,

5、把美術特長的學生培養為新型人才。

6、結合課外活動的運行,

7、促進各班學生都喜歡美術,

8、積極認真地學習美術,

9、教給他們一些解題技巧,

10、形成一定的美術思想。

五、活動措施以及注意事項:

1、先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明例題,

2、再讓學生學一些動手制作。

3、教會學生學習一些巧妙的繪畫技能技巧。

4、活動時,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進行練習,

6、力爭掌握規律,

7、靈活運用規律。

8、活動時間安排。

為了您方便瀏覽更多的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網內容,請訪問素描課春季教學計劃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