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發布時間:2025-02-25

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篇1

1、狼顧狐疑: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仡^看;狐疑,狐貍本性多疑。

2、狐貍尾巴:古時傳說狐貍能夠變成人形來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卻始終變不了,成為妖的標志。比喻壞人的本來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證。

3、與狐謀裘:裘:毛皮。跟狐貍商量要剝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謀求有損對方切身利益的事,對方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4、簡落狐貍:抓住狐貍。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5、狐潛鼠伏:像狐貍和老鼠一樣潛伏、藏匿。形容膽怯躲藏的樣子。

6、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貍的野獸。一個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

7、滿腹狐疑:狐疑:象狐貍那樣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態。

8、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貍那樣的兇殘、狡猾的心腸。

9、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鎰:古時重量單位,合二十兩;白:狐貍腋下的白毛皮。價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貍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國需要眾多人才的力量。

10、狐貍精:迷信人認為狐貍能修煉成精,變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誘惑男人的女子。

11、狐假虎威:假: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12、狐死首丘: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13、狐媚猿攀:像狐貍那樣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樣善于攀高。比喻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

14、狐疑不決:傳說狐貍多疑,所以稱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時決定不下來。

15、歸正首丘:首:向;丘:土丘。傳說狐貍即將死在外邊,也要把頭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歸葬于故鄉。

16、簡落狐貍:抓住狐貍。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17、歸正守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18、社鼠城狐: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篇2

狐字開頭四字成語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狐死首丘、狐鼠之徒、狐兔之悲、狐群狗黨、狐死兔泣、狐疑不決、狐埋狐搰、狐媚猿攀、狐鳴魚書、狐不二雄、狐藉虎威、狐朋狗黨、狐媚魘道、狐虎之威、狐裘蒙戎、狐裘蒙茸。

還有狐奔鼠竄、狐潛鼠伏、狐假鴟張、狐疑不定、狐綏鴇合、狐鳴魚出、狐媚惑主、狐蹤兔穴、狐疑未決、狐疑不斷、狐裘尨茸、狐唱梟和、狐埋狐揚、狐裘羔袖、狐羣狗黨、狐聽之聲、狐鳴狗盜、狐鳴梟噪、狐憑鼠伏、狐鳴篝火、狐鳴篝中。

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篇3

1、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狐貍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2、狐群狗黨

多用來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出自元代無名氏的《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3、與狐謀皮

指跟狐貍商量要剝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后也作“與虎謀皮”。出自《太平御覽》卷208引《苻子》,故事如下:

出自周國有個人喜好皮衣、講究美食,想做價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貍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樣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話沒說完,狐貍就一個接一個地逃進了重丘的山腳下,羊前呼后擁地躲進了深林之中。

4、滿腹狐疑

多作主謂式、作謂語和定語,意思是一肚子都是疑惑,形容疑慮很多、極不相信。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百十六回中的句子,寶玉滿腹狐疑,只得問道:“姐姐說是妃子叫我,那妃子究竟是何人?”

5、集腋為裘

集腋為裘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作賓語、謂語和賓語,比喻積少成多。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自志》中的句子,“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更多精彩的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歡迎繼續瀏覽:帶狐字的四字成語造句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