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立秋的古詩

發布時間:2025-02-16

立秋的古詩(精華3篇)。

立秋的古詩 篇1

1、《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2、《新秋》Sxw9.coM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齊己

葛衣沾汗功雖健,紙扇搖風力甚卑。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竹軒靜看蜘蛛掛,莎徑閑聽蟋蟀移。

天外有山歸即是,豈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6、《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7、《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9、《秋夜雨·和韻劉制幾》

立秋夜觀月,喜雨

宋·吳潛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來正是雙絕。

雷公驅電母,盡收卷、十分袢熱。

三更又報初秋了,少待他、西風凄冽。

靈司話頭莫說,且唱飲、劉郎一闋。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觀國

不肯樓邊著畫船,載將詩酒入風煙。

浪花濺白疑飛鷺,荷芰藏紅似小蓮。

醒醉夢,喚吟仙。先秋一葉莫驚蟬。

白云鄉里溫柔遠,結得清涼世界緣。

立秋的古詩 篇2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作者簡介: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度使鎮上。謚曰文。

立秋的古詩 篇3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爽病微瘳。主將歸調鼎,吾還訪舊丘。

廣德二年秋在嚴武幕中作。院中,節度使府署。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①。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②。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③。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④。

(敘立秋逢雨,在院有感也。借籌,時為參軍。長者,指嚴公,言不能成就其謀也。此及下段,皆一景一情疊敘,上下相應。)

①《詩》:“七月流火?!弊ⅲ骸按蠡穑男且?,七月則此星西流。”《左傳》:“火猶西流,司歷過也?!雹谥x靈運詩:“華屋非蓬居?!敝x脁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詩》:“風雨蕭蕭。”③《留侯世家》:“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雹芎弥\而成,子為長者慮,句中兩用《語》、《孟》。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禮寬心有適,節爽病微瘳。主將歸調鼎①,吾還訪舊丘②。

(撫院中雨景,思及草堂也。北戶、南樓,幕府宮室,樹濕、江喧,雨時景象。訪舊丘,復尋花溪也。此章,上下各八句。)

①《漢官儀》:“三臺助鼎調味。”牛弘《食舉歌》:“鹽梅既濟鼎鉉調。”②還舊丘,黃生謂隨武回京。按:《破船》詩云“緬邈懷舊丘”,本指草堂,此可相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實習報告網小編為您推薦立秋的古詩專題,歡迎訪問:立秋的古詩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