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節日舞教案

發布時間:2025-02-15

2025節日舞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間舞傣族舞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節日舞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本次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歡樂和節奏。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3、教幼兒學會舞蹈的表演。

教學重難點

有節奏地敲擊筷子。

教學準備

廢舊筷子、彩色皺紋紙、橡皮圈、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游戲《捆扎筷子》。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廢舊筷子。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靶∨笥涯銈兛次沂稚夏玫?是什么?”

幼兒回答:筷子?!澳俏乙托∨笥岩粔K來將這些廢舊的筷子捆扎成我們舞蹈的道具,把他裝飾得更美麗行嗎?”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對個別能力稍差的幼兒可請能力稍強的給予幫助,充分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基礎部分:舞蹈《筷子舞》

1、請幼兒欣賞音樂一遍,從音樂中感受節奏的歡快,并請幼兒把自己聽到的,有什么感覺講出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剛才每個小朋友都說聽到音樂想跳舞,那么我們就跟著音樂跳起來吧!”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用筷子進行動作想象。

3、“小朋友的動作都想得很不錯,那老師把它變成一個整體的舞蹈,請我們大家來表演行嗎?”,全體幼兒欣賞教師示范表演舞蹈。

4、全體幼兒跟著教師重點練習用筷子敲擊有節奏的聲音,可變換不同方位的敲擊方法,在幼兒練習中提示幼兒注意隨著音樂的開始起落有節奏地敲擊,不要亂讓筷子發出聲音。

5、全體幼兒跟著教師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教師可進行整體示范和個別指導幼兒掌握舞蹈動作,可反復幾次。

6、鼓勵幼兒想象變換筷子的不同敲擊方法:上下敲、左右敲、前后敲、體側敲、兩個小朋友對敲等等,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教師不規定和教師的動作一樣,幼兒自由地表演。

7、提示幼兒除了變換筷子的不同方位敲擊,我們還可以變換隊形進行表演(四路縱隊、兩個小圓、一個圓環),播放音樂幼兒表演,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游戲《玩筷子》。

1、教師提問:“我們手上的筷子可以供我們舞蹈還有什么作用?”請幼兒展示想象(可以吃飯,還可以放在地上玩),教師抓住幼兒的思路,鼓勵幼兒進行玩筷子的游戲活動。

2、全體幼兒在自由自在的玩筷子活動中結束。

節日舞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有民族特色的音樂。

2.按照音樂節拍有節奏地舞蹈。

重點難點:

學習用特色的動作表達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書、《快樂地跳舞》、手腕花和各種頭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2——3遍,激發他們對少數民族音樂和舞蹈的興趣。

1.這支曲子聽起來感覺如何?

2.這支曲子里有人唱歌嗎?有哪些樂器在演奏?

3.這首歌與我們平時學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書,鼓勵按照圖示進行集體舞蹈表演。

1.你們知道這支曲子應配什么舞蹈才好玩嗎?

2.你們是喜歡圍成一個大圈集體跳還是單獨一人跳?為什么?

3.這個舞應該怎么跳?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播放音樂,帶領幼兒圍成圈按照圖示進行跳舞,注意提醒幼兒在統一時間變換舞蹈動作。

1.我們先跳什么動作?再跳什么?接著呢?

2.什么時候向圈內走?什么時候舉起雙手?什么時候向圈外走?

3.什么時候頓步?歡呼時做什么動作?

4.什么時候跑動?先向左跑還是右跑?

四、幼兒選擇喜愛的`飾品裝飾自己,再集體跳舞。

一般在慶祝豐收和節日的時候,少數民族的朋友會聚在一起跳舞?,F在為了慶祝即將畢業,我們也要把自己裝扮一下,你們喜歡什么飾品呢?

節日舞教案 篇3

傣族舞跳出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們的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鼓語伴奏。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初步了解并掌握傣族民間舞的'風格動作特點、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動律特點等,及在幼兒舞蹈中運用。為今后的幼兒舞蹈表現、創編、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內容:

㈠簡介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1、風格特點:優美、靈活、樸實、矯健、含蓄

2、動作特點:舞姿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狀態,軀干和手臂保持

一定彎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彎”。

㈡基本手形、手位、腳位

1、傣族舞蹈基本手形:

⑴掌形 ⑵冠形 ⑶爪形 ⑷嘴形 ⑸葉形 ⑹曲掌

2、基本腳位: ⑴正步 ⑵丁字步 ⑶之字步 ⑷點丁字步 ⑸跟點丁字步

3、基本手位:

⑴低展翅(單、雙) ⑵平展翅(單、雙) ⑶高展翅 ⑷雙合翅 ⑸單抱翅 ⑹合抱翅 ⑺反抱翅 ⑻順展翅 ⑼側展翅

㈢基本舞步

1、平步

2、踮步 ⑴單踮步 ⑵吸踮步 ⑶碎踮步 ⑷跳踮步

3、點步 ⑴旁點步 ⑵點上步 ⑶點退步 ⑷點跳步

4、《孔雀舞》基本動作:

⑴走步:輕起重落

⑵原地踏步掏手

⑶踏掂步

⑷原地屈伸、提壓腕 ⑸抖肩吸墊步 ⑹退點步 ⑺過渡動作

①圓場步后轉,半圓蹲 ②吸水,抖肩,踏步翻身起 ⑻快板動作 ①姿態跳步 ②踏掂跑步 ③上步轉身

㈣組合訓練

1、傣族《手位組合》

2、傣族《舞姿步伐組合——孔雀舞》

3、傣族兒童舞蹈:《美麗的小孔雀》

節日舞教案 篇4

教學對象:

10級19班

教學內容:

把桿訓練——腰組合(復習課)

教學目的:

本節課以復習為主,鞏固新教的學習內容把桿訓練—腰 組合,嚴格、細致地要求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在音樂節奏里完成和體現動作的性質。

教學難點:

學生連接動作的能力不夠以及手腳的配合不夠準確,移動性運動過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的不足,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也不連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2、簡單介紹本節課內容:復習上節課腰組合,重點是把單一動作再做進一步細致地講解,使學生達到熟練、規范。

3、熱身運動(給學生3分鐘自己練習)

開肩、壓腿、踢腿(扶桿上)

二、復習把桿訓練——腰組合

1、同音樂配合,集體進行練習

2、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糾正不規范的'動作,把單一動作再做進一步細致的講解 (教師講解及示范)

3、把單一動作通過節奏變化反復練習,直到熟練、規范

3、動作與音樂配合階段(學生互相討論練習)

4、抽學生進行示范、練習教師點評

三、結束教學:總結本堂課內容,要求在課后復習,熟悉動作和節奏,更好的把組合內涵表現出來。

節日舞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 學習西藏舞蹈中的基本動作(彈簧步和進退步),體驗西藏民族舞蹈中的節奏感。

2、 欣賞西藏舞片斷,了解西藏舞生活化的特點。

3、初步了解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民族舞蹈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在音樂角中提前提供西藏、新疆、壯族、傣族的服飾裝扮、民族舞蹈及少數民族草原生活的錄像、觀看藏族人民生活的片斷,以及載歌載舞的場景。

活動材料準備:自制西藏舞的服飾、哈達、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有感情的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體驗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1、 運用肢體動作的伴奏,邊唱邊表演歌曲

提問:《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呢?

引導:讓我們一邊演唱,一邊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伴奏吧!

2、 有表情的表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提問:這是一首怎么樣的歌曲?

引導:我們帶著怎樣的表情才能表現出活潑、愉快的特點呢?

(幼兒分組表演唱)

二、欣賞西藏舞的片斷,簡單了解西藏的民俗特點

引導:到天安門去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也是很多少數民族小朋友德愿望。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們離北京可遠了,因此他們常常會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想法和愿望。

提問:今天我就學會了一個少數民族的舞蹈,請你們猜猜看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教師簡單打扮后,表演西藏舞)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我表演的是西藏舞?

小結:是的,這種五彩方格的圍裙和五彩繽紛的頭帶就是西藏人的傳統服飾中一種。

提問:你們知道這塊白色、長條的布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小結:這塊布叫做哈達,是藏族人是個很好客的民族,哈達用來向客人們表達尊敬和友愛的。

三、學習西藏舞中的基本舞步(彈簧步和進退步),體驗西藏舞蹈中強烈的節奏感

1、模仿基本舞步,感受西藏舞生活化的特點

提問:在這段舞蹈中有兩種基本動作,你們看看這種動作像在干什么?

(教師分別示范彈簧步和進退步)

小結:這種一高一低的腳步叫做彈簧步,而這種一前一后的動作叫做進退步。

引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這兩種舞步吧!

提問:猜猜看為什么西藏舞的`舞步是這樣一高一低?

引導:我可以提示大家,他們的舞蹈動作都是從平時生活中的動作中演化而來的。

小結:西藏人民是非常樂觀、熱愛勞動的民族,他們把上山時一高一低的腳步演變成了彈簧步、鋪路時踏平路面的動作演化成了進退步。

2、嘗試練習基本舞步,體驗西藏舞蹈的快樂

引導:剛才我們已經基本學會了這兩種舞步,讓我們聽著音樂踩著這兩種步法一起來感受西藏人民勞動的場景吧!

(幼兒跟著音樂,練習彈簧步和進退步)

3、初步學習西藏舞《我愛北京天安門》

引導:讓我們一起跳起西藏人的舞蹈,共同來感受他們跳舞時的快樂吧!

節日舞教案 篇6

幼兒舞蹈興趣活動在訓練教學上分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礎訓練。

也可稱為舞蹈的基本技能訓練。主要是采用地面訓練的方式,訓練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動作。

二、表演性組合。

主要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藝術表現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兒的天性,使幼兒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從而啟發幼兒用肢體去表達情緒,抒發感情。

三、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材第一級的教學和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 的教學。

基礎訓練與表演性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更加適用于幼兒舞蹈訓練及各種演出需要,使訓練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本年級的教學任務也很明確:

1.認識身體的基本部位『頭,頸,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對這些部位進行松弛,伸展和靈活運用的初步聯系。

2.認識身體部位的左右。

3.認識音樂節拍,培養幼兒按節拍做動作。

4.培養兒童帶著愉悅的心態學習舞蹈,使他們在舞蹈中產生對舞蹈的熱愛。

第一節課

基礎訓練內容:

1、列隊、坐姿,

2、站姿、勾繃腳練習

3、正壓腿

4、側壓腿

第二節課:

基礎訓練內容:

1、勾繃腳的基本練習、正壓腿、側壓腿

2、開胯練習

3、基礎訓練內容:拉肩練習

4、舞蹈組合內容:

第三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拉肩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音樂反應一《西瓜》

第四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拉肩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兒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

第六節課:

音樂反應《球球操》 《走步》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 音樂反應《打花巴掌》

第七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拉伸練習《小蝸牛》

第八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前壓腿組合

2、舞蹈組合內容:音樂反應《我的小小手》

第九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前、旁壓腿組合跪下腰組合

2、舞蹈組合內容:《飛吧,小蜜蜂》蒙古族

第十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吸伸腿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數星星》

第十 一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吸伸腿組合

2、舞蹈組合內容:《我是小畫家》

第十二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組合內容: 腳位組合

第十三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頭部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 頭的動作組合

第十四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舞蹈組合一的分解動作

第十五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小雞啄米》

第十六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棗園童趣》

第十七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棗園童趣》

第十八節課: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第十九節課:www.alwaycall.com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第二十節課: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的復習

第二十一節課:

1、復習

2、復習

第二十二節課:

初級班結業表演 《棗園童趣》 《棗園童趣》

節日舞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中國古典舞蹈欣賞學習,學生感受中國古典舞的典雅風格。通過觀察感知、聯想模仿、即興創編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舞蹈藝術想像力及表現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古典舞組合,感受中國古典舞的典雅風格。

教學難點:古典舞基本動作中神韻,提、沉的感覺。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熱身組合:手腕(小五花)、手臂(云手)擰、提沉組合。

2.初步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依次回答。鼓勵各抒己見、大膽表現。

①我們進行的熱身活動的背景音樂和舞蹈動律具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是古典舞蹈?

③曾欣賞過的古典舞有哪些?

④我跳過的古典舞是。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音樂舞蹈知識、審美習慣、藝術實踐經驗進行交流,使學生對古典舞有個初步印象。

3.聆聽與欣賞

①欣賞舞蹈《春吟》。

②欣賞舞蹈《踏歌》。

4.知識增長

1、什么是古典舞?

舞蹈種類之一。是在本民族傳統的民間舞蹈、宮廷舞蹈和宗教祭祀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本民族傳統藝術的表現方法,以及具體作品中的形象資料和文字描寫,經過專業舞者的融化創造后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舞蹈。中國古典舞是指具有中華民族典雅風格的古典舞蹈。例如:《踏歌》、《秦俑點兵》等。

2、兩個舞蹈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它們與現代舞有什么區別?

3、你最喜歡其中的'哪組舞蹈動作?請選擇所喜歡的部分進行模仿。

[設計意圖]模仿能力是學習舞蹈過程中一個重要素質,此環節意在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記憶和模仿能力,并讓學生自由地富有個性地表現自我,自主選擇來學習。

5.學習與掌握

中國古典舞基本動作組合:

①碎步、盤手、晃手、小舞花、臥魚、順風旗等基本動作鞏固講解。

②古典舞組合:《桃花謠》。

6.隨樂而舞(本節課的創編部分)

跟著音樂跳舞(背景音樂《桃花謠》)。

嘗試即興創編第二段動作,注意把握舞蹈的樂與韻及內容。

節日舞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跟著音樂學習在跳舞毯上跳舞。

2、培養幼兒對前后左右有空間概念。

3、能創造性地編出與他人不同的跳舞的動作。

活動準備;

跳舞毯一個、投影機臺、音響、貼有標簽的泡沫板120塊。

活動進程:

一、教師在跳舞毯上跳舞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請幼兒講出如何看了跳舞毯跳舞。

1、影幕上有些什么?(箭頭)

2、跳舞毯上有些什么?(箭頭)

3、它們的方向一樣嗎?

a、影幕上的朝前的箭頭和跳舞毯上的.哪個方向的箭頭一樣?

b、影幕上的朝后的箭頭和跳舞毯上的哪個方向的箭頭一樣?

c、影幕上的朝左的箭頭和跳舞毯上的哪個方向的箭頭一樣?

d、影幕上的朝右的箭頭和跳舞毯上的哪個方向的箭頭一樣?

三、請幼兒自己動手做跳舞毯。

1、每個幼兒取出四塊貼有箭頭的泡沫板,自己動手做跳舞毯。

2、幼兒自己向大家介紹如何做跳舞毯的,并示范演示。

3、選出最科學的一種跳舞毯。

四、幼兒在自制的跳舞毯上跳舞。

1、跟著音樂跳舞。

2、找出難點進行練習。

延伸活動:

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有意義的健身活動。

節日舞教案 篇9

主要目標

1、鼓勵幼兒能從不同的旋律、歌詞、動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數民族歌舞,引發對少數民族表達方式的興趣。

2、感受小組、集體初步合作編舞、跳舞的樂趣。

活動過程

(集體舞"愛我中華"進場)

一、講講、猜猜知道的少數民族(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大聲地用有節奏的語言節奏、大膽地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表現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數民族。)

1、師: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數民族大聲地告訴大家?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2、師:我們再來玩猜猜少數民族的游戲。等會兒請你看一個動作或是一樣東西來猜,也要用有節奏的話回答,行嗎?

二、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主要關注:師生間、幼兒間關于合作表演情況和方式的交流。)

師:我們不但知道很多少數民族,還4個人一組一起編了少數民族的舞蹈,是嗎?不過每一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是個秘密。今天我們就把小組編的舞蹈跳給大家看,請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哪組先來試試?

小結:今天我們不但跳了自己排練的舞蹈,還學到了一些記舞蹈動作的好方法,學習了別人好看的舞蹈動作。

三、集體跳各民族舞蹈(主要關注:1、幼兒能對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著音樂節奏自主地舞蹈。2、每個幼兒能否把學習到的新動作大膽地、有創造性地表現出來。)

1、聽音樂順序排列少數民族圖片。

2、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師表演。

尾聲:其實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以后再聽聽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跳跳舞蹈,好嗎?

想了解更多【節日舞教案】網的資訊,請訪問:節日舞教案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