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網

導航欄

×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發布時間:2025-01-03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模板7篇)。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1

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里被打掃得干干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后,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么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迸@陕牭眯幕ㄅ?,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云。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云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迸@烧f什么也不愿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伙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愿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迸@梢豢瓷盗搜?,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么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于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2

清乾隆年間,江南水鄉有一位響當當的廚子,名叫張小采。二十年前,張小采機緣巧合下得到一位前輩的指點,烹飪之道略有小成。后來,他拿出自己積攢多年的銀兩,開了家酒樓,定名為“玉香樓”。

開張之日,酒樓上下張燈結彩,鑼鼓鞭炮震天作響。張小采讓伙計在酒樓門上貼出一副對聯。呵!讓人無不稱奇。只見那上聯:四大菜系無一不精;下聯:天南海北全都會做;橫幅:天下美食。

口氣不小,只是不知道這夸下??诘膹N子有沒有幾把刷子?讓人沒想到的是,張小采硬生生地借著自己的機靈勁兒和這幾年的努力,把客人要求的菜肴全做了出來,做得也是鮮嫩豐美,色、香、味俱全。食客無不驚嘆,拍手稱快。

這日,剛過晌午,一個老者經過玉香樓前,望見那副對聯,他冷笑了一聲,一走進酒樓,就招呼小二:“你家掌勺當真‘四大菜系無一不精、天南海北全都會做’?”

“我家掌勺的說了,若是有一道菜他做不出來,門口的對聯就摘下來。我家玉香樓開張這幾年,倒是有好多客人想摘,可惜沒人有這個能耐?!崩先诵α耍瑩P聲說:“哈哈,好!那就先給我來一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毙《鸬美鳎骸翱凸?,您就瞧好吧!”

一會兒工夫,小二風風火火地從后廚走出來,手中多了一盤“桃花點絳紅”。周圍的食客看見,忙圍上前來。呵!張小采這道菜真是討巧,他用的是一個繪有翠竹的碟子,旁邊正放著三塊帶著點點艷紅的桃花餅。還別說,真有那么點味道!小二略帶一絲得意,問:“客官,您看,合您的心意嗎?下一道呢?”

老人端詳著這道菜,說:“倒也有股機靈勁兒。好,這次算他搪塞過去。第二道,我要點‘春江水暖鴨先知’?!?/p>

“好!”沒過多久,小二從后廚出來,只見他向一個伙計低語幾句,就見伙計帶著一個木桶,提著一個菜籃,急匆匆走出樓去。

不一會兒,只見伙計提著一桶水、帶著一籃蔬菜回來了。又一會兒,后廚里飄出一股鮮香,光是聞一聞,就讓人垂涎三尺。片刻后,小二小心翼翼地端著一個大砂鍋走上前來,說:“客官,您看?!毙《破鹕板伾w,濃濃的一股香味帶著騰騰的熱氣,散發出來。只見那砂鍋中,幾片金黃的帶皮鴨肉悠悠然漂在水上,煞是好看,真有幾絲小鴨鳧水的意趣;砂鍋的配菜新鮮翠綠,倒也有幾分江邊柳樹隨風飄揚的滋味;湯汁鮮黃,給人一種飽滿厚實之感。

這時,小二放下一個小火爐,將砂鍋放在上面。老者端詳著砂鍋,眼底從開始的淡然,多了一點疑惑,進而竟變成一絲喜悅。只聽老者低聲道:“難道……真是……那倒也算有所長進。只是這刀工,怕是受心高氣傲的.影響,不進反退。唉,這樣下去,到最后頂多也就算個尋常廚子,我怎放心得下?”小二可沒注意老者的話語,他以為老者也被張小采的廚藝所折服,隨即說道:“客官,我看要不就這樣打住?”

“急什么?我方才叫了兩道菜,你們上了一道點心,一道湯,主菜還沒做,這讓我如何下口?”小二頗有些無所謂,同時也帶著些期待,信口說道:“那您還想叫什么?”說著,他看了一眼砂鍋,只聽見“咕嘟咕嘟”,想必是鴨湯開鍋了。

老人想了想,說:“很簡單,那就下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吧?!?/p>

小二哈哈笑道:“我就知道是這兩句。我家掌勺的已經吩咐好了。您看,正是時候?!毙《破疱伾w,略顯沸騰的鴨湯泛著絲絲熱氣。突然,只見一塊塊白花花的河豚肉,從鍋底翻騰了上來。這架勢,真好似河豚在水中游動,上下翻飛,竟真是那“正是河豚欲上時”!

小二一臉得意的表情,他看了一眼老者,又說:“‘蔞蒿滿地蘆芽短’我想就不必說了吧!老人家,您知道的?!?/p>

老者點了點頭,略帶一絲微笑。他拿起竹筷,在砂鍋中一撈,正是幾樣春季的時令蔬菜,不多不少,剛好五樣。

小二繼續說:“我家掌勺的早就料到了。他特意讓我派個伙計,去取活江水以及新鮮的蔬菜,正是想到會這樣?!?/p>

聽到這里,老人竟搖了搖頭,他說道:“可我要的是主菜,你家掌勺的只求表面功夫,會錯意了。這樣吧,我讓他一回,有道是‘螞蟻上樹,猴子爬桿’。最后一道菜,就讓他給我來一道‘猴子爬桿’吧。不過,我有一點要求,必須讓你家掌勺的現場做出來。”

小二略有一絲驚訝,心想這還鎮不住你?不過,他對張小采的廚藝絕對有信心,答道:“好,客官!不過我得先問問掌勺的?!闭f完,小二悠然走向后廚。

張小采年輕氣盛,現場做就現場做。他招呼伙計搬來廚具,準備原料,開始做菜。老者站立一旁,靜靜地看著。只見張小采先將烙好的白面餅“噌噌噌”切成細條,然后把雞蛋液與切好的餅條打勻,倒進油鍋里,一起翻炒,最后,放入佐料,翻炒均勻。

不一會,只見一盤猴子爬桿餅條出鍋了,色澤金黃,松軟鮮香。圍觀之食客,無不叫好稱贊。張小采端著盤子走到老者面前,自信地說:“這份猴子爬桿,有虛有實,有動有靜,也算是一道名菜。老人家您果然見識非凡?!?/p>

但是老者看都沒看這盤菜,就揶揄道:“你這就做好了?哼!果然還是欠火候。你這道菜,猴子有了,桿也有了,可我怎么沒看到猴子爬桿呢?我要你現場做,個中奧秘,皆緣于此。而且,你這小猴,怎么連眼睛都沒有啊,哈哈哈?”

“這……”張小采啞口無言。“這真正的猴子爬桿,其實是這樣的。”老者命伙計取來鮮蝦、竹筍,佐料若干。老者提刀切筍,較于張小采,老者刀工更慢,更柔和,但切出來的筍條卻十分整齊。老者將筍條倒入鍋中,竹筍“噼噼啪啪”,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發散出來。這香味,相比之前的猴子爬桿,更具一股清涼芬芳之感。幾分鐘后,老人將炒好的竹筍收入盤中,然后他再起油鍋,將佐料撒入鍋中,霎時間,奇香四溢。

接下來,老人又放入竹筍,炒拌均勻,再迅速將活蝦傾盆倒入鍋中,只見活蝦受不住高溫煎烤,蝦腳自然彎曲,竟然正是抱住竹筍,向上躥動。一雙雙小蝦眼,真給人一種小猴在桿上玩耍的奇特感覺,卻正像那“猴子爬桿”!

“好!”不經意間,周圍聚攏的人越來越多,潮水般的叫好聲四面而來。老者將這盤真正的猴子爬桿放在張小采面前。這位年輕人看得呆若木雞,而后面紅耳赤,恨不得挖個洞鉆進去。

“年輕人啊,滿招損,謙受益。我們廚子,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唯我獨尊的狹隘。我之前教過你的,可惜你……唉!你看你這幾年,受自負侵蝕,你做菜的心意,竟是不進而退。心意沒有,再好的色與香,又能如何?終是抵不過‘味’這位冷面判官?!?/p>

張小采這才反應過來,這似曾相識的老者,不正是多年前點化自己的高人嗎?這番教導,更是字字入耳。張小采如醍醐灌頂,他趕緊行禮。但是待他抬起頭來時,老者早已融入人群之中,不見蹤影。只留下一盤“猴子爬桿”,在桌上冒著熱氣,那蝦腳,似乎還動著哩!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3

相傳,在亙古遙遠的年代。從古老的黃河到綿長的賀蘭山之間,有一片土肥水美的原野。那里四季鮮花盛開,牧草茂盛,清澈的河水滋潤著這方土地和人民。住在在這里的人們辛勤的耕作,換來的是豐衣足食的年復一年的好光景。

這里就是號稱塞上江南的“寧夏川”,她不僅有“塞上江南”的美譽,而且據說還有一個“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這個“套”,指的就是位于黃河河套地區的寧夏川??墒窃谶@個美麗的令人向往的土地上,卻流傳著一個叫人心碎的傳說。這個傳說已經流傳了千萬年。

原來靠近寧夏西北邊緣的騰格里大沙漠,一直向東南延伸過來,覆蓋著這片土地。從黃河灘到賀蘭山方圓幾千里寸草不生,是一片渺無人煙的荒沙戈壁。生活在賀蘭山的人們過著“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貧瘠日子。他們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這樣的貧苦生活,因為這方土地屬于“旱魔”。這個統治者,只有在每年按時收到獻給他的貢品,才會取出“雨珠”,沿著賀蘭山撒上幾滴,讓種在山腳下的莊稼,可以勉強有個收成來維持生計。

那一年,天大旱。因為旱魔沒有收到貢品,他拒絕下雨。

眼看山腳下綠油油的莊稼,打蔫了,發黃了,泛焦了。人們一年的辛苦就要泡湯了。

就在一個小村子里,有個叫“紅”的小伙子,他是人們公認的英雄?!凹t”曾經獨自一人在賀蘭山里,殺死過野豬,生擒過豹子!還在單騎穿越戈壁沙漠時斗過群狼。

“紅”不忍看著鄉親們在旱魔的肆虐下受苦,他決心挑戰旱魔,讓人們可以重新擺脫旱魔統治。出征那天所有的人都來送他,每人帶來的都是從山上泉眼里,背下來的一罐泉水。[幼兒教師教育網 www.YjS21.COm]

“紅”把鄉親們送的泉水,倒進一只鹿皮縫制的口袋,掛在腰上。他背著弓箭,插著一把開山斧,手里提著一把三尖叉,告別鄉親們上路了。

“紅”獨自一人孤獨的'走進了無比無際的沙海,一直向西走去。他必須穿越這片完全看不到邊際的沙海,因為旱魔的宮殿在騰格里沙漠的最深處。

“紅”在沙海里,走了整整十個晝夜,如果不是他精心的分配飲用鄉親送的那袋“鄉親水”,他也許不等穿過沙海就已經葬身在沙漠里。

終于在第十一天的早上,紅終于看到了金碧輝煌的一座宮殿,這就是旱魔居住的“旱宮”

“紅”與旱魔在宮外一連斗了7天。

狂傲的旱魔并沒有動用他的屬從???天打下來卻無法叫這個年輕人認輸,反倒是旱魔產生了要收服“紅”為己所用的念頭。

他在第8天早上拼殺開始前對紅說:“年輕人,我們不要再打了!我雖然現在不能叫你認輸,可憑你現在的力量要打贏我也是不可能的!你是個不錯的年輕人,可以留在我身邊,我會給你一個很好的位置。說吧,你想要什么?”

紅抹去臉上的污血,他已經是渾身是傷,完全成了一個“血人”!卻高傲的仰起頭顱,回答:“我要的東西,你給不了!除非你打死我,否則我一定和你拼殺到底!”

“我知道,你是來討‘雨珠’的。你要它不就是為了下幾場雨,換個好收成可以糊口?來我這里就是永遠的風調雨順,可以過應有盡有的好日子?!焙的дT惑著。

他從心里賞識這個年輕的挑戰者。

“紅”仰面“哈哈”大笑,說:“風調雨順?應有盡有?好!只要你交出‘雨珠’,從此退出河套,我甘愿一死聽憑你處置!”

旱魔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說:“年輕人,這又何苦?你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去換河套的風調雨順,值得嗎?就是被你做到了,你死了,你還能看到這里的風調雨順嗎?”

“紅”扶住拄在地上的鐵叉,身上、手上連褲腳里,都在不住的有血水流淌下來。這殷紅的鮮血一滴滴滲進了荒漠干涸的土地。

他頑強地回答:“只要可以給河套的百姓換來一個可以風調雨順的家園,我甘愿用死和你交換!”

旱魔終于知道,自己無法征服這個年輕人,有點惱羞成怒,露出猙獰的面容。他惡狠狠發出了吼叫?!澳憔尤蝗绱说挠薮?要用自己的生命,為那些愚昧無知的老百姓放棄年輕的生命?好!我現在用自己的魔法賭咒,只要你敢把自己的血在沙漠里放干,你說的那方土地就一定會永遠的風調雨順!”

“紅”聽了這番話,毫不猶豫的拔出腰間的佩刀,割斷了自己的手腕……

鮮血像泉水,從“紅”的身體中流淌出來,流進干涸的沙漠。“紅”慢慢看著旱魔倒在地上。

奇跡發生了,就在那些鮮血滲入的沙漠上,不斷長出一叢又一叢的細柳。它們不同于其它的柳樹,不是喬木,而是一叢叢的灌木。它們也不是尋常的綠色,而是一種在綠色里透出暗紅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的顏色。那些紅色的灌木柳簇擁著“紅”,仿佛護衛一具神靈。

旱魔呆呆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的心被這個青年人徹底打敗了。旱魔尊重這個英雄式的年輕人,他遵守諾言,放出了雨珠。

從此以后,河套不再有旱情,寧夏川變成了風調雨順的米糧川。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叫“紅”的英雄,把那些細柳命名為紅柳,他們就是“紅”的化身。紅柳遍布在沙漠上,只要看見有紅柳的地方,就一定可以找到水源。因為紅柳所在之處,旱魔會主動退讓。旱魔曾經對著“紅”的尸體發誓:“你是唯一戰勝我的英雄,以后只要有你存在的地方,我都會退讓出來?!?/p>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4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卑姿刎懞托∏嘁糙s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墒?,“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5

定州八角井的傳說

定州北門街有個八角井,它是定州八景之一。關于井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古時候,定州城方圓幾十里都是汪洋一片的大湖,湖水混濁發黑,連魚都沒有。一天,東海龍王來到這里,龍顏大怒說:“這里上有清風,下有明月,藏風聚氣,可是個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怎么會變成大水一片呢?”龍王立即吩咐道:“查個清楚,是哪個水怪盤踞此地?”查的結果是黑龍小妖在橫行霸道,強行督戰,還淹死了上千個黎民百姓。龍王聽后,把腳一跺,下令道:“捉拿黑妖,就地問罪,將此地變成人杰地靈,物化天寶的好地方?!?/p>

說話之間,捉到了黑龍小妖,用粗粗的鐵鏈子鎖著,使它動彈不了,并派西山靈芝仙子看押。就在這一夜,在龍王爺踩腳的地方,四周出現了城墻,環繞城墻還有清涼的河水,城墻上長滿花草,紅的綠的鮮艷奪目,周圍百姓的高興勁就甭說了。當時百姓唱出了這樣的.歌謠:“花城環四壁,清水彎彎轉,鶴啼松頭月,金銀福壽天?!备柚{唱的起勁時,不知誰喊了一句:“看吶,這兒出了八角井了!”人們聞聽一下子涌了過去,是真的,通往東海的地眼變成了八角井,磚砌得整齊平滑,井深無底,井口大如磨盤。水面橫著一條鐵鏈子,是龍王把黑龍小妖鎖在了井底,永遠不讓它危害定州百姓,并派西山靈芝仙子在井內常年看管,東海龍王在地上還為仙子造了廟堂,塑了金身。

從此,定州城從來沒有遭到水澇災害,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6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后,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細數全網最火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7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于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臺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里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繡花嗎?為什么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么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臺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臺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臺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臺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于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并肩,兩小無猜。后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臺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臺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臺,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臺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臺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臺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云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猜你喜歡

更多>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