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有哪些|李白的詩有哪些(集錦11篇)
發布時間:2019-03-14
李白的詩有哪些(集錦11篇)。
? 李白的詩有哪些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鐘考鼓宮殿傾,
萬姓聚舞歌太平。
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如窅冥。
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
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臺榭壓城闉。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 李白的詩有哪些
導語:夏日時節,目光所能及的事物都處在漸漸蒸發的狀態,空氣里自然都是垂死掙扎的火藥味。而李白夏天的詩句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與夏十二登岳陽樓<\/h2>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二)別儲邕之剡中<\/h2>唐代:李白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
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三)子夜吳歌·夏歌<\/h2>作者: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注釋<\/h2>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崩畎椎摹蹲右箙歉琛芬彩欠衷佀募荆@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鏡湖:一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境內。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西施浣紗于此,故又名“浣紗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離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時候,月亮尚未出來,就被帶邀而去了。這是夸飾的修辭手法。
(四)西施<\/h2>作者: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翻譯<\/h2>西施是苧蘿山下,越溪邊的美女
秀色天下第一,古今無雙,荷花也自感羞澀不如
碧水邊浣紗洗衣,與清水嬉戲,多么悠閑,
一般情況下她是相當矜持,皓齒朱唇難開,一旦獨自沉吟,歌聲飛入云霄,繞梁三日
越王勾踐尋找越國美色,給敵手吳王施美人計
在吳王夫差的館娃宮里,西施最受寵信,高不可攀
一旦消滅了吳王夫差,西施便隨范螽,五湖泛扁舟,一去不復返.
(五)江夏別宋之悌<\/h2>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六)淥水曲<\/h2>唐代: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七)江夏別宋之悌<\/h2>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八)折荷有贈<\/h2>作者: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注譯<\/h2>蕖〈名〉
芙蕖。荷花的別名 [lotus]。如:蕖華(即蓮花);蕖影(蓮花影);蕖耦(即蓮藕)
紅蕖(荷花盛開的樣子)
? 李白的詩有哪些
《老子》以歌訣的'形式寫出了中國的哲理長詩,在世界哲學史上有出類拔萃的地位.《老子》以其鮮明的特點,對中國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 者:李爾重 ?作者單位:湖北省委辦公廳,武漢,430073?刊 名: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5)?分類號:B223.1?關鍵詞:《老子》 ??哲理詩 ??歌訣形式 ?
? 李白的詩有哪些
導語:請你別忘記我們一起走過的時光,別忘記那校園中每一個角落,偶爾回憶起那個時光,眼淚隨著腦海里的劇情所流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贈別詩有哪些,歡迎借鑒!
1、《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贈別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6、《送韋城李少府》
唐·張九齡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7、《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擴展閱讀:贈別句子
1、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2、分別時,我們沒有流連的淚眼,相對,無語??聪﹃柾高^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暉灑在西清河畔。
3、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4、高山重洋使我們分離,沒奈何我只能在回憶中與你重逢,在夢境中與你相遇。
5、揮別的是手臂,更近的是心靈。
6、白浪給你獻花,陽光與你擁抱,海鷗與你話別,啊,生活的大海托著你青春的船只啟航了。
7、別后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
8、別離的淚水,為記憶的長河增添新的浪花;別離的祝福,為再一次的相聚拉開了序幕。
9、不要去勉強自己,明天沒什么特別!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的時間里也在我離開前。
10、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需誓言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日何夕,君無陌路。
? 李白的詩有哪些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詞鑒賞: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詩詞鑒賞:此詩寫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與離情別緒。首聯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頷聯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頸聯大筆揮灑出分別時的寥闊背景;尾聯借馬鳴之聲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全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詩詞鑒賞: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宣州謝x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詞鑒賞:此詩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并不陰郁低沉。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
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此情不可道,此別何時遇。
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
詩詞鑒賞:此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也抒寫了作者西望京華、思君念國之意。全詩用語自然,構思奇特,形象鮮明,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詩詞鑒賞:這首詩以“醉別”開始,干杯結束,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無纏綿哀傷的情調。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詞鑒賞: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關于李白的膾炙人口的七首送別詩的分享到這兒就結束了,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其他的送別詩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贊收藏!
? 李白的詩有哪些
1.《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4.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5.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8.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責任編輯:admin)
? 李白的詩有哪些
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F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保ā墩f詩晬語》上)。
語言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于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丑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代表作品
《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秋歌》等。
? 李白的詩有哪些
【篇一:《詠苧蘿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篇二:《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篇三:《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篇四:《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篇五:《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篇六:《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 李白的詩有哪些
《將進酒》唐代: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唐代: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3、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缎∷伞诽拼憾跑鼹Q釋義: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4、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上堂開示頌》唐代:黃蘗禪師釋義:哪有梅花撲鼻芳香?!渡侠铉摺诽拼豪畎揍屃x:
? 李白的詩有哪些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與自然之理。闡發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的詩便是哲理詩。一些含道應物、遷想妙得的哲理詩,其本身就是詩人觸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產物,是詩人對人生、對社會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體察的結果。它往往是把發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穎鮮明的藝術形象熔鑄一體,來服人以理、動人以情的。
一是沒有具體的意象的哲理詩。
這類詩的基本特點是有一定的詩意,但不夠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因而人們可以認為這不是上乘的作品。如:“被打倒的/沒人同情/擊倒他人的/反得一筆可觀的獎金”(《世界拳王爭霸賽》)。但它畢竟對生活進行提煉,語言簡潔,內蘊深刻,也不失為一首哲理詩。
二是含有鮮明意象的哲理詩。
這類詩,之所以倍受贊賞,是因為具有兩個突出特征:一是具有系列生動意象。二是含蓄,不露理。
張先生新著《 風動石》里的絕大部分哲理詩,顯然已經從無意象到有意象的成功過渡。這對張先生來說,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
張先生的哲理詩很鮮明的一個特點,便是從“靜”的物象寫出“動”思想,表現了詩人對周圍的人、情、物、態的濃厚的人文關懷。從作品中,處處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改變生活的關注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它們往往從一種人們熟視無睹的小事物、小景象中反映出大主題。如《豆芽》:好端端的子兒/無奈被人放進水缸/浸泡幾天幾夜變成/白發蒼蒼老頭――/長長的胡子/瘦瘦的身材/不像人也不像鬼/ 差強人意被逼/推向市場/可憐巴巴地/出賣形象/兜售青脆。
這首詩,使讀者產生強大的震撼力,人們立即聯想到被逼 “出賣形象”侵害人權的種種罪惡交易。因此這類哲理詩,往往觸及重大社會主題,它的 美學價值已經超越文學,而進入社會學、人類學范疇。當然,有的哲理詩,既不表現驚心動魄的情感,也不表達深不可測的哲理,有的只是表達一種生活情趣,給人們一種美感享受而已。如《翠竹》:別以為我身材苗條/鳥就不買我的賬/風老是欺負我/親一口就跑。
不管怎樣,我愿意不厭其煩地強調的還是:哲理詩,首先必須是詩,要具備詩的內質。因此,意象要鮮活,主題要含蓄。盡管張先生某些詩尚停留于“生活注釋”之嫌,但總體觀,已經寫得十分老到了,不少佳作可稱之謂“精品”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懊讽氝d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同樣為此理的還有王安石的【題目】《登飛來峰》【詩詞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簡析】這首著名的哲理詩,曾經被多少青年人背誦,抄錄在自己的案頭作為 座右銘??墒牵瑲v史往往會與一些人開不大不小的玩笑。這樣一首曾經影響和激勵過整整一代人的詩篇,在今天也會被某些時髦的人物嘲笑,認為這是一種陳腐了的過時觀念。據說,只有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義的人。
的確,對于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之類的觀念,是會隨著人們認識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更新的。猶如對正確的哲學命題人們也常常會作出歪曲的解釋一樣,對于詩,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頗也難以避免。只要是正確地體會詩的原意,我想絕不是叫人們都去做庸碌之輩,而是勉勵和提倡那種獻身精神,是在宣揚把個人溶入集體事業的革命觀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歷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個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鞍炎约寒斪髂嗤痢钡木?,正是使自己的生命價值獲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種追求,豈能對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簡析】此詩與 魯藜那首《泥土》有異曲同工之妙??梢钥闯鏊芮罢叩膯⒌虾陀绊懀^非重版,而是寫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從不同角度發現其哲理蘊涵。 林希筆下的泥土不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價值的一面,而且還看到了當它“沉浮在空間里”時的輕浮的一面。一旦變成“塵?!保粌H無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價值也是如此。當把生命與理想同一種偉大的集體事業相聯系時,人生的價值才會顯示出來;而一旦離群索居,孤芳自賞,陷入虛幻的空間,就會成為污染環境的“塵?!?。
錢塘一望浪波連,
頃刻狂瀾橫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
蘊藏能量可驚天。
【簡析】這是一首現代哲理詩,以錢塘江潮為意象,表現了看似平常的錢塘江浪波下,蘊藏著驚天的能量,頃刻間涌起排山倒海的巨浪。意喻看似平常的人會蘊藏巨大的潛力;看似平常的事物后面會蘊藏巨大的力量。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取舍,
困惑不已的瑣事所糾纏著,
這時所需的就是斷然的舍棄與明智的抉擇,
唯一會限制我們的,
逃避不一定躲的過,
面對不一定最難過,
孤單不一定不快樂,
得到不一定能長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擁有。
你可能因為某個理由而傷心難過,
最凄涼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
失去所愛的那一刻,
而是你還在徘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
不愛了,就別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還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還是對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這種 窘態,
當愛情要完結時,
你不想畫上句號也不行,
當你懷疑是否主動畫上句號時,
那表示你根本就拾不得,
也沒辦法畫上這個句號。
每一段情始終會有句號,
句號要來時,
愛情一旦成為了習慣,
放棄一個很愛你的人,
并不痛苦。
放棄一個你很愛的人,
那才痛苦。
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
別因為寂寞而錯愛,
別等到錯過后才去后悔,
或許只有在離得最遠的時候,
才能把曾經走過的那段日子,
人一生有許多的機會,
只是看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珍惜眼前所看到的,
滿足目前所擁有的。
我們常常為了一個機會,
若是有緣,
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
若是無緣,
終日相聚也無法會意。
凡事不必太在意,
更不需去強求,
思念總是有不得不收藏起來的時刻,
而生命里最舍不得,
藏得總是最深,
一個人受到感情的傷害,
原本是可以慢慢淡忘的,
但如果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就會使其所受的傷害,
該是你的遲早都會是你的,
不想面對他離開,
逃避不是一個好方法,
一個人如果不能學會遺忘,
那將是很痛苦的事,
別再自尋煩惱,
學會了與人分享愛,
還必須學會不要緊捉著所愛不放,
最偉大的愛就是做些對所愛的人,
最有利的事,
最好的報復不是毀掉對方,
更不是毀掉自己,
人往往都只在乎別人是關心你,
哲理詩(philosophical poem):詩歌與哲學是近鄰,詩歌往往含有一定的哲理,這樣的詩歌可以被稱為哲理詩。
俄羅斯詩人 普希金的詩歌《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詩歌全文表述了一種積極樂觀而堅強的 人生態度,親切和藹。蘊含的哲理:面對挫折要正確、樂觀的對待它,要 鎮靜,要堅信未來是美好的、光明的。
Если жизнь тебя обманет,
Не печалься, не сердись!
В день уныния смирись:
День веселья, верь, настанет.
Сердце в будущем живет;
Настоящее уныло:
Все мгновенно, все пройдет;
Что пройдет, то будет мило.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你不要悲傷,不要生氣!
心兒生活在未來;
而過去的一切都將可愛。
英國 蒲柏的《人論》就是用雙韻體寫成的規模巨大的哲學論文,它從 創世主、宇宙一直談到人性、人類社會、道德和人的快樂,其中心思想是 柏拉圖的偉大的生存之鏈,宇宙萬物在此鏈中各有位置,人處于天使與野獸之間,人只有安于這個位置,才能快樂。人應該堅信上帝,學著看遠看全,就會發現,一切都是合理的:
All nature is but art, unknown to thee;
All chance, 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All discord, 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 universal good:
And, spite of pride, in erring reason’s spite,
One truth is clear: whatever IS, is RIGHT.
(Alexander Pope: An Essay on Man, To Henry St, John, lines 289――294))
整個自然都是藝術,不過你不領悟;/ 一切偶然都是規定,只是你沒有看清;/ 一切不協,是你不理解的和諧;/ 一切局部的禍,乃是全體的福。/ 高傲可鄙,只因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的都合理,乃是清楚的道理。( 王佐良譯)
布萊克常辨證地看待問題,從《一粒沙》中可看出,詩人認識到事物之間有聯系,小東西里有 大宇宙: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恒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王佐良 譯)
弗洛斯特的詩始于愉悅,終于睿智,具有 新英格蘭鄉村風味的詩使他榮獲“鄉村哲學家”的稱號。最為人們熟悉的《雪夜林邊駐足》揭示了活著的人的責任,即人在結束自己的人生旅程之前,應該完成屬于自己的事情(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段催x之路》則把人人都經歷過的各式各樣的“選擇”以具體的選擇林中小路表達出來。心想沒有被選的路“就留待以后的日子再走”(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但又懷疑,路一條條接下去,怎能回到起點選擇當初沒有選擇的那條路(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最后詩人不得不感嘆:在人生的岔路口,因選擇的不同,所有的差別也就由此造成(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頗有人生哲理性。其他很多詩歌也富含哲理性,如《春潭》:
These pools, though in forests, still reflect
The total sky almost without defect,
And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chill and shiver,
Will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soon be gone,
And yet not out by any brook or river,
But up by roots to bring dark foliage on.
The trees that have it in their pent-up buds
To darken nature and be summer woods―
Let them think twice before they use their powers
To blot out and drink up and sweep away
These flowery waters and these watery flowers
From snow that melted only yesterday.
春潭雖掩隱在濃密的樹林,/ 卻依然能映出無暇的藍天,/ 像潭邊野花一樣瑟瑟顫栗,/ 也會像野花一樣很快枯干,/ 可潭水不是匯進溪流江河,/ 而將滲入根絡換蔥蘢一片。// 把潭水汲入其新蕾的樹木 / 夏日將郁郁蔥蔥莽莽芊芊,/ 但是在他們竭潭枯花之前,/ 不妨先讓它們多思考兩遍:/ 這 如花的春水和似水的花 / 都是皚皚白雪消融在昨天。( 曹明倫譯)
這首詩里,樹林中的水潭倒映著整個天空,旁邊的花因寒冷而顫栗,潭水不是流入哪條溪流江河,而是滲入樹根,換來一片蔥蘢樹蔭,它像旁邊的花,不久即將枯干消逝。水潭枯了,花謝了,夏日樹木卻郁郁蔥蔥了,這都是昨日白雪融化的結果。這里的“雪――水潭――樹根――樹林”構成一個循環,相互對立的物體有著內在的統一律,一物的消失其實是變成了另一種形式存在下來了(水被汲進新蕾),這就是宇宙萬物的生死循環。詩人從水潭的轉換這種看似矛盾實則包含著一些哲理的過程中表達了他發現的一種辨證的宇宙觀。
[哲理詩特點]
? 李白的詩有哪些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余。
我和此詩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
頭上毛發短,口中牙齒疏。
一落老病界,難逃生死墟。
況此促促世,與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東,榮駕方伯輿。
我在魏闕下,謬乘大夫車。
妻孥常各飽,奴婢亦盈廬。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統十郎官,君領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鄉閭。
君為父母君,大惠在資儲。
我為刀筆吏,小惡乃誅鋤。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書。
俱已佩金印,嘗同趨玉除。
外寵信非薄,中懷何不攄。
恩光未報答,日月空居諸。
磊落嘗許君,局促應笑予。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
歌聲長,辭亦切,此辭聽者堪愁絕。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